热电池正极材料

!旦兰』————————;鬻纛■豳鬓繁麟舞蒸j

‰踢—∥圹纨一‰

热电池正极材料

种晋,曹军记,赵晋峰,董树本,张卫红,董静,朱金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300381)

摘要:过渡族金属硫化物是一类很好的热电池正极材料。利用热重分析(TGA)方法研究了矿物FeS:粉末与人工合成的CoS:的热分解特征,研究表明,矿物FeS:粉末的热分解温度在540℃,人工合成的CoS:的热分解温度在640℃;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的CoS:为近球形多孔网络状结构,而天然矿石的FeS:粉末表面光滑平坦;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CoS:比FeS:更适于研制工作时间长、脉冲电流大的热电池。通过在正极中引入适宜的添加剂,采用合适的添加剂配比和添加工艺,可以研制出适用于有大负载、快激活要求的热电池正极材料。关键词:热电池;正极材料;过渡族金属硫化物;添加剂中图分类号:TM

91

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87X(2004)07.0419.04

Effectofthecathodematerials

on

theperformancesof

thermal

battery

CHONGJin,CAO

Jun-ji,ZHAOJin—feng,DONGShu—ben,ZHANGWei—hong,DONGJing,ZHUJin-cheng

(Tianjin

Institute

ofPowerSources,Tianjin

300381,China)

Abstract:Thetransition—metalsulphides

are

widelyused

as

cathodein

thermalbaaeries,especiallyirondisulphideandcobalt

disulphide.Theirondisulphideandcobaltdisulphidewereanalyzedby

thermal

gravity

analysis(TGA).Results

showthatthe

iron

disulphide

decompositiontemperatureis540℃and

cobalt

disulphid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is640℃.The

electronicscanningmicroscope(SEM)imagesshow

thatcobaltdisulphide

net

structure

is

full—grown,irondisulphidegrain

surfaceisvery

flat

andtheelectricalresultsshowcobaltdisulphideismoreappropriateappliedinpulsedbattery.Using

differentadditivesincathode

can

develop

theheavy

currentload

thermalbattery

atactivated

beginning.

Keywords:thermalbattery;cathodematerial;transition—metalsulphides;additive

目前,“一长一短”已经成为热电池发展的两个主要方1.2正极添加剂

向,“一长”指的是长寿命热电池,“一短”指的是快速激活热把为改善金属硫化物的离子导电性而加入的电解质也作电池。热电池的优点已在文献[1】中有较详细的介绍,基于这些为添加剂,考察其对电性能的影响,观察石墨添加剂单独使用优点热电池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热电池可免维护存放10

或交互使用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以上,可封装于各类装备内部,勿须维护,直至这些装备的使因素就是正极处理工艺,包括添加剂的添加方式,即把密度相用期满,或者装备返厂检修时而更换,与银锌贮备电池相比可差较大的添加剂按普通的机械混合和球磨混合的方式加入,有效延长装备的使用时间1倍以上。热电池可在低温(一50在材料混合均匀的情况下,比较哪种工艺更有利于发挥正极℃或更低)下工作,而银锌电池在温度低于0℃时须要对电材料的潜力。

池预热才能工作,这使得热电池赢得了各类用电装备设计专在研究中采用NETZSCH

TG

209对材料作热重分析,使

家的青睐。

用Pt坩埚,氩气保护,升温速率10℃/min;采用HITACHI

从根本上说,产品的性能受限于材料的微观结构。本文研S-3500

N作扫描电镜分析。

究了过渡族金属硫化物作为正极材料,其微观结构、添加剂及2结果与讨论

处理工艺等对热电池性能的影响。

1实验

2.1过渡族金属硫化物

2.1.1热重分析

1.1过渡族金属硫化物的影响

天然FeS:粉末的热重分析(TGA)与微商热重分析正极所用的过渡族金属硫化物分别为FeS:和CoS:,分别(DTG)曲线见图1所示,在样品质量为初始质量的95%时,分按MS:80%(质量百分数,M代表Fe、Co)、Li:O1.5%、全锂电解温度约为540℃。人工合成的CoS:粉末的热重分析解质18.5%配制;单体电对为LiSi/LiF・LiCl・LiBffMS:。

(TGA)与微商热重分析(DTG)曲线见图2所示,在样品质量为初始质量的95%时,分解温度约为640℃。由图l和图2的

收稿日期:2003.10.06

作者简介:种晋(1977一),男,甘肃省人,助理工程师,学士,主

热重分析曲线可知,CoS:比FeS:的热分解温度要高出将近要研究方向为热电池材料。

100℃,说明其热稳定性高于FeS:。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无

Biography:CHONG

Jin(1977一),male,,assistant

engineer,bachelor.

异于加宽了热电池的有效工作温区。

万 

方数据

电源技术

蕊濑赫i警《黛麓瀵赣黼{}———竺兰丝丝丝丝二兰堕

2.1.3过渡族金属硫化物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图5与图6分别对比了以FeS:和CoS:为正极的单体电池在各种电流密度下经受脉冲的能力。在相同的电流密度下,CoS:正极的单体电池的电压要比FeS:正极的单体电池的电压低约70mV左右,在开路状态下这个值将达到100mV左右,这与SANDIA实验室测定的结果[2]是相吻合的。虽然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样脉冲电流放电下,CoS:正极的单体电池电压降却明显低于FeS:,表明CoS:负载特性优于FeS:正极的单体电池电压。此外,在本实验当中还得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CoS:的低温性能要比高温性能好,即在低温下,电池显示出更低的内阻,更高的脉冲负载能力,结果见图7所示。在常规的FeS:作正极的电池中,都是高温性能优越于低温性能,结果见图8所示,而CoS:的这种现象在国内外的文

献中还未见报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1.2扫描电镜分析(SEM)

图3是目前在热电池中广泛使用的FeS:天然矿石粉碎后的扫描电镜图。由图3(a)可见,粉体基本上都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大部分的粒径都在30pm左右。粉体的粒径基本上可以通过控制粉碎机的筛网而得到控制。图3(b)可见,颗粒表面比较光滑平坦,断口明显地呈现层状。图4是人工合成的CoS:粉末扫描电镜的照片。由图4(a)可见,大部分的颗粒都呈近球形,大部分的粒径都在40jun左右,颗粒表面比较疏松,并且凹凸不平。由图4(b)可见,颗粒表面呈发达的多孔网络状结构。与表面光滑平坦的晶体FeS:相比,CoS:这种近球形颗粒表面所具有的多孔网络状结构大大提高了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因此可以提高正极工作电流密度,还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利用率。多孔网络状的CoS:正极材料更适合于发展高比功率与高比能量的热电池。

万方数据 

!旦生生——————≤瓣黧囊鬻麟誓辫i

表1对比了FeS:与CoS:在同一型号电池中的放电数据,该电池有+8v和+12V两组电压输出,电池激活后前期空载240S,在240S时+12V电压组加负载电流7A,+8v电压组加负载电流2.3A。电池l一和24都在--30℃的环境中恒温4h以上,脱离低温环境后立即放电。其中电池14用FeS:作正极,电池24用CoS2作正极。

从表l的数据可以看出CoS:的特征结构所带来的优越性能,反应的活化面积增大后不仅缩短了激活时间,延长了工作寿命,更有效地降低了脉冲负载时的电压降。

2.2正极添加剂

2.2.1电解质添加剂

过渡族金属硫化物本身是电的不良导体,电解质添加剂在高温下熔化后可提高其离子电导,以确保在电池中能快速建立稳定可靠的功率输出。在过渡族金属硫化物中添加的电

表1

FeS2与CoS2在同一型号电池中的放电性能比较

Tab.1

DischargecharacteristicofthebatteryusedFeS2andCoS2separately

激活时间

工作时间

峰值电压

加载前后的电压降正极材料

Activatinl

timet,8Ooerating

time

t/S

Peakvoltage

UE/V

Volt般efan△U/VCathode

+12V组

+8V组

+12V组

+8V组

+12V组

+8V组

+12V组

+8v组

C.a'OIIDGroup

GroupGroupGroup

GroupGroup

GroupEeS20.65O.6736135512.093

8J043O.670.48

CoS2

0.48

0.48

376

389

11.712

7.840

0.53

0.37

解质有LiCI・KCl・MgO,LiF・LiCl・LiBr・Mgo,最近又有LiF・序同表1中的电池工作程序相同。/电池14、2”和3。都在KBr・LiBr・MgO和LiCl・KBr・LiBr・MgO。电解质添加的原则

一30℃的环境中恒温4h以上,脱离低温环境后立即放电。其可根据具体的电池电性能的特征要求来选择,如在大功率脉

中电池1”的正极添加剂量为18%,电池24和34的正极添加冲放电时最适宜的添加剂为LiF・LiCl・LiBr・MgO,有文献【3]报剂量为25%。

道这种电解质在500℃时的电导率为1.89S/cm。本实验电池通过表2数据对比可看出,随着电解质添加剂量的增加,

正极中所用的电解质添加剂是LiF・LiCl・LiBr・MgO,实验用电池的工作寿命得到了延长,也提高了正极的利用率。同时,

的CoS:正极中分别含有18%与25%的电解质。表2对比了电还可以看出CoS:正极的一个重要优点,即电性能的稳定性与解质添加剂的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表2中实验电池工作程

可重复性。

表2

电解质添加剂的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Tab.2

Dischargecharacteristicofthebatteryuseddifferentquantityoftheelectrolyteadditive

激活时间Activating

工作时间峰值电压240s加载前电压240s加载后电压电池号

timet/s

Operating

timet/s

Peakvoltage‰ⅡIV

Voltagebefore240

Sy,V

Voltageafter240S

V,V

Number

+12V组

+8V组

+12V组

+8V组

+12V组+8V组

+12V组

+8v组+12V组

+8v组

C-l'OUpGroupGroupGa-oup

GroupCroupGroupGroup

Group

Cnoup1。0.480.48

37638911.712

7.84011.55

7.6911.027.32280.460.46402

405

n.770

7.860

“.57

7.7011.09

7.363。

0.52

O.50

40340911.727

7,80511.57

7.7011.09

7.36

注:1。.添加剂量Additiveamount18%:Z3’.添加剂量Additiveamount25%:均为质量百分数Mass

i,ercentage.

以机械搅拌的方法加入。从图10可以看出,石墨的形貌比较完整,大量的片状石墨桥接在FeS:颗粒的周围。图11是石墨在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报道中都曾使用了石墨【4,5】,使用石作为添加剂的FeS:正极的背散射电子扫描电镜图,石墨以球磨的方法加入。从图11可以看出,石墨已无完整的片状形貌了。

2.2.2.2以石墨为添加剂的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表3是石墨添加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表3中实验电池图9是普通石墨的扫描电镜图。由图9可见,粉体基本上型号特征,采用816mA/cm2负载激活。电池1”、24和34都m左右。图10是在~50℃的环境中恒温5h以上,脱离低温环境后立即放

电。其中电池1正极中的石墨添加剂以球磨混合的方法加入;

万 

方数据2.2.2石墨添加剂

2.2.2.1扫描电镜分析(SEM)

墨的作用基本上都是为了改善正极材料的电子导电性。从图1知道,FeS:粉体的表面光滑平坦,反应的活化面积很小,大负载快速激活效果不理想。必须从添加剂的角度着手来改善正极性能。

都呈光滑的层片状,大部分的粒径都在25‘J石墨作为添加剂的FeS:正极的背散射电子扫描电镜图,石墨

电源技术

蘩簇鎏藏嚣国敷j黉鬃誊纛澎鞣糍i董

加入少量的石墨,用这样改善后的正极做了电池34。表3中电池34的性能得到了改善,说明石墨的形貌影响了大负载激活的电池性能的发挥。电池24中使用的正极完全的保留了石墨的大片状形貌特征,因此,电池的激活时间得以缩短,负载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结论

过渡族金属硫化物中的FeS:和CoS:作为热电池正极材料各有其特点,可根据所设计电池的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硫化物作材料。CoS:的特点更适于研制长时间工作的脉冲型电

电池24正极中的石墨以机械混合的方法加入。从表3的电池

池。低成本的FeS:可通过适当的处理措施如加入添加剂等改善其性能,可以用来研制快激活型热电池。

4和电池28的性能对比知,以球磨混合方式加入的石墨添

加剂没有起到增加反应活化面积的作用,表现特征之一为

816mA/cm2负载激活时间慢,特征二为816

致谢

感谢张卫红、刘延东课题组成员为本实验制备电池,以及董程林测试组提供的电性能测试数据。

mh/cm2负载激活

工作峰值电压没有达到最高值。电池1*的结果表明,石墨的形貌对改善反应活化面积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在经过球磨混合的这种正极材料中再以机械混合的方式

表3石墨添加剂不同加入方法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Tab.3电池号

Number

14243。

参考文献:

[1]种晋,董树本,朱金城.高能长寿命热电池及其隔热材料发展概

况[J].电源技术,2003,(2):137一140.

DischargecharacteristicofthebaReryusedthecarbonadditjve

激活时间Activating

timet,s

0.680.470.44

[2]RONALDA,GUlDOTTI,FREDERICKWR.EvaluationoftheLi一

(Si)/FeS2andLi(Si)/CoS2couples

thermal

for

high—voltage,high—power

峰值电压%。,V

26.5127.8227.77

battery【R】.SANDIA

REPORT【M].New

MexicoUS:

SandiaNationalLaboratories,2000.SAND2000・1408.

[3]RONALDA,GUIDOTTI.High-temperaturebatteriesforgeothermal

and

oil/gas

borehole

applications[R】.SANDIAREPORT[M].New

注:激活时的负载电流密度为816IILA,Cln2。

Theloadedcurrentd∞sitvis816mA]cm‘when

1。——石墨添加剂以球磨混合的方法加入。

Thegraphiteadditivewasaddedin

milling.

MexicoUS:SandiaNational

activated;

Laboratories.2000.SAND2000.133

cathodes

inthermal

1C.

【4]

FeS2

cathodeby

RONALDA

G,FREDERICK

useas

WR.Screeningstudyofmixedtran

batteries[A】.

sition—metaloxidesfor

HAMLEN

28——石墨添加剂以机械混合的方法加入。

ThegraphiteadditivewasaddedinFc嗒2cathodebystirrer.

P.Proceedingsofthe37thPowerSourcesConference

Power

Symposia[C].CherryHill,NewJersey:The

of

SourcesCenter

38——石墨添加剂经过球磨混合后再以机械混合的方式加入

少量的石墨。

Afterthegraphiteadditivewasmilling,then

Excellence,US

ArmyCommunication・ElectronicsCommand,

added

inFeS2“thode

by

1996.251--254.

[5】ROBERTLV.Solid

ing

littleofgraphiteadditivewas

added

inFeS2state

tetrachloroaluminatestoragebatteryhav—

cathodebystirrer.

transitionmetalchloride

cathode[P].US:4764438,1988-08—16.

万方数据 

热电池正极材料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种晋, 曹军记, 赵晋峰, 董树本, 张卫红, 董静, 朱金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300381电源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4,28(7)12次

参考文献(5条)

1. 种晋;董树本;朱金城 高能长寿命热电池及其隔热材料发展概况[期刊论文]-电源技术 2003(02)

2. Ronald A;GUIDOTTI;FREDERICK W R Evaluation of the Li(Si)/FeS2 and Li(Si)/ CoS2 couples for a high-voltage,high-power thermal battery 2000

3. Ronald A;GUIDOTT I High-temperature batteries for geothermal and oil/gas borehole applications2000

4. RONALD A G;FREDERICK W R Screening study of mixed tran sition-metal oxides for use as cathodes inthermal batteries 1996

5. Robert L V Solid state tetrachloroaluminate storage battery having a transition metal chloridecathode 198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种晋. 高文明. CHONG Jin. GAO Wen-ming 热电池硫化物正极材料放电机理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电源技术2009,33(3)

2. 苑晓宇. 马伟民. 闻雷. 杨化仁. Yuan Xiaoyu. Ma Weimin. Wen Lei. Yang Huaren 热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陶瓷学报2010,31(4)

3. 郭永全. 赵晋峰. 李潇. 鹿学玲. 高文明. 朱金城. GUO Yong-quan. ZHAO Jin-feng. LI Xiao. LU Xue-ling. GAO Wen-ming . ZHU Jin-cheng 高温处理对热电池正极材料氯化镍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电源技术2010,34(6)4. 孙淑洋. 刘延东. 曹军记. 种晋 二硫化钴作高功率热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期刊论文]-电源技术2003,27(1)5. 赵晶. ZHAO Jing 热电池正极材料氯化镍的性能研究[期刊论文]-电源技术2006,30(8)

6. 赵琳琳. 赵平. 高虹. 曹晓辉. 韩大冬. ZHAO Lin-lin. ZHAO Ping. GAO Hong. CAO Xiao-hui. HAN Da-done 热电池正极材料研究新进展[期刊论文]-电池工业2010,15(4)

7. 郭永全. 闻俊锋. 赵晋峰. 李潇. 张卫红. 鹿学玲. 朱金城. GUO Yong-quan. WEN Jun-feng. ZHAO Jin-feng. LI Xiao. ZHANG Wei-hong. LU Xue-ling. ZHU Jin-cheng 以氯化镍作正极材料的热电池研究[期刊论文]-电源技术2010,34(2)8. 刘占辰. 周卫平. LIU Zhan-chen. ZHOU Wei-ping 军用热电池钛合金壳体材料应用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弹道学报2007,19(2)

9. 李玉民 影响热电池电性能的因素[期刊论文]-探测与控制学报2001,23(3)

10. 种晋. 董树本. 朱金城 高能长寿命热电池及其隔热材料发展概况[期刊论文]-电源技术2003,27(2)

引证文献(12条)

1. 赵川 热电池用新型电解质材料的性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化工贸易 2013(11)2. 刘杰. 种晋. 高文明 热电池硫化物正极材料制备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电源技术 2009(2)3. 董静. 种晋 影响热电池用矿物二硫化铁热稳定性的因素[期刊论文]-电源技术 2008(3)4. 刘占辰 热电池激活时间研究[期刊论文]-火工品 2006(6)

5. 种晋. 董静. 张霣霞. 朱金城. 汪继强 两种常用电解质体系的LiB/FeS2热电池性能的差异及其影响机理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7(4)

6. 赵宝兴. 黄诚德. 董树本. 种晋 钒复合氧化物作热电池正极材料的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电源技术 2006(5)7. 孙明. 徐前忠. 郑育英. 黄钊文. 张伯泉 黄铁矿FeS2在电池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材料导报 2012(z1)8. 种晋. 马越军. 郝津臣. 赵宝兴. 刘志坚. 董静. 董树本 Li(B)合金负极在热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电源技术2007(3)

9. 高艳. 刘合财. 龚敏庆 热电池的可靠性模型[期刊论文]-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3)10. 苑晓宇. 马伟民. 闻雷. 杨化仁 热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陶瓷学报 2010(4)11. 吕坤. 赵平 热电池阴极材料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电池工业 2012(3)

12. 刘胜洋. 高虹. 孙丽娜 热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期刊论文]-节能 2010(11)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ianyjs200407008.aspx

!旦兰』————————;鬻纛■豳鬓繁麟舞蒸j

‰踢—∥圹纨一‰

热电池正极材料

种晋,曹军记,赵晋峰,董树本,张卫红,董静,朱金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300381)

摘要:过渡族金属硫化物是一类很好的热电池正极材料。利用热重分析(TGA)方法研究了矿物FeS:粉末与人工合成的CoS:的热分解特征,研究表明,矿物FeS:粉末的热分解温度在540℃,人工合成的CoS:的热分解温度在640℃;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的CoS:为近球形多孔网络状结构,而天然矿石的FeS:粉末表面光滑平坦;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CoS:比FeS:更适于研制工作时间长、脉冲电流大的热电池。通过在正极中引入适宜的添加剂,采用合适的添加剂配比和添加工艺,可以研制出适用于有大负载、快激活要求的热电池正极材料。关键词:热电池;正极材料;过渡族金属硫化物;添加剂中图分类号:TM

91

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87X(2004)07.0419.04

Effectofthecathodematerials

on

theperformancesof

thermal

battery

CHONGJin,CAO

Jun-ji,ZHAOJin—feng,DONGShu—ben,ZHANGWei—hong,DONGJing,ZHUJin-cheng

(Tianjin

Institute

ofPowerSources,Tianjin

300381,China)

Abstract:Thetransition—metalsulphides

are

widelyused

as

cathodein

thermalbaaeries,especiallyirondisulphideandcobalt

disulphide.Theirondisulphideandcobaltdisulphidewereanalyzedby

thermal

gravity

analysis(TGA).Results

showthatthe

iron

disulphide

decompositiontemperatureis540℃and

cobalt

disulphid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is640℃.The

electronicscanningmicroscope(SEM)imagesshow

thatcobaltdisulphide

net

structure

is

full—grown,irondisulphidegrain

surfaceisvery

flat

andtheelectricalresultsshowcobaltdisulphideismoreappropriateappliedinpulsedbattery.Using

differentadditivesincathode

can

develop

theheavy

currentload

thermalbattery

atactivated

beginning.

Keywords:thermalbattery;cathodematerial;transition—metalsulphides;additive

目前,“一长一短”已经成为热电池发展的两个主要方1.2正极添加剂

向,“一长”指的是长寿命热电池,“一短”指的是快速激活热把为改善金属硫化物的离子导电性而加入的电解质也作电池。热电池的优点已在文献[1】中有较详细的介绍,基于这些为添加剂,考察其对电性能的影响,观察石墨添加剂单独使用优点热电池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热电池可免维护存放10

或交互使用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以上,可封装于各类装备内部,勿须维护,直至这些装备的使因素就是正极处理工艺,包括添加剂的添加方式,即把密度相用期满,或者装备返厂检修时而更换,与银锌贮备电池相比可差较大的添加剂按普通的机械混合和球磨混合的方式加入,有效延长装备的使用时间1倍以上。热电池可在低温(一50在材料混合均匀的情况下,比较哪种工艺更有利于发挥正极℃或更低)下工作,而银锌电池在温度低于0℃时须要对电材料的潜力。

池预热才能工作,这使得热电池赢得了各类用电装备设计专在研究中采用NETZSCH

TG

209对材料作热重分析,使

家的青睐。

用Pt坩埚,氩气保护,升温速率10℃/min;采用HITACHI

从根本上说,产品的性能受限于材料的微观结构。本文研S-3500

N作扫描电镜分析。

究了过渡族金属硫化物作为正极材料,其微观结构、添加剂及2结果与讨论

处理工艺等对热电池性能的影响。

1实验

2.1过渡族金属硫化物

2.1.1热重分析

1.1过渡族金属硫化物的影响

天然FeS:粉末的热重分析(TGA)与微商热重分析正极所用的过渡族金属硫化物分别为FeS:和CoS:,分别(DTG)曲线见图1所示,在样品质量为初始质量的95%时,分按MS:80%(质量百分数,M代表Fe、Co)、Li:O1.5%、全锂电解温度约为540℃。人工合成的CoS:粉末的热重分析解质18.5%配制;单体电对为LiSi/LiF・LiCl・LiBffMS:。

(TGA)与微商热重分析(DTG)曲线见图2所示,在样品质量为初始质量的95%时,分解温度约为640℃。由图l和图2的

收稿日期:2003.10.06

作者简介:种晋(1977一),男,甘肃省人,助理工程师,学士,主

热重分析曲线可知,CoS:比FeS:的热分解温度要高出将近要研究方向为热电池材料。

100℃,说明其热稳定性高于FeS:。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无

Biography:CHONG

Jin(1977一),male,,assistant

engineer,bachelor.

异于加宽了热电池的有效工作温区。

万 

方数据

电源技术

蕊濑赫i警《黛麓瀵赣黼{}———竺兰丝丝丝丝二兰堕

2.1.3过渡族金属硫化物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图5与图6分别对比了以FeS:和CoS:为正极的单体电池在各种电流密度下经受脉冲的能力。在相同的电流密度下,CoS:正极的单体电池的电压要比FeS:正极的单体电池的电压低约70mV左右,在开路状态下这个值将达到100mV左右,这与SANDIA实验室测定的结果[2]是相吻合的。虽然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样脉冲电流放电下,CoS:正极的单体电池电压降却明显低于FeS:,表明CoS:负载特性优于FeS:正极的单体电池电压。此外,在本实验当中还得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CoS:的低温性能要比高温性能好,即在低温下,电池显示出更低的内阻,更高的脉冲负载能力,结果见图7所示。在常规的FeS:作正极的电池中,都是高温性能优越于低温性能,结果见图8所示,而CoS:的这种现象在国内外的文

献中还未见报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1.2扫描电镜分析(SEM)

图3是目前在热电池中广泛使用的FeS:天然矿石粉碎后的扫描电镜图。由图3(a)可见,粉体基本上都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大部分的粒径都在30pm左右。粉体的粒径基本上可以通过控制粉碎机的筛网而得到控制。图3(b)可见,颗粒表面比较光滑平坦,断口明显地呈现层状。图4是人工合成的CoS:粉末扫描电镜的照片。由图4(a)可见,大部分的颗粒都呈近球形,大部分的粒径都在40jun左右,颗粒表面比较疏松,并且凹凸不平。由图4(b)可见,颗粒表面呈发达的多孔网络状结构。与表面光滑平坦的晶体FeS:相比,CoS:这种近球形颗粒表面所具有的多孔网络状结构大大提高了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因此可以提高正极工作电流密度,还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利用率。多孔网络状的CoS:正极材料更适合于发展高比功率与高比能量的热电池。

万方数据 

!旦生生——————≤瓣黧囊鬻麟誓辫i

表1对比了FeS:与CoS:在同一型号电池中的放电数据,该电池有+8v和+12V两组电压输出,电池激活后前期空载240S,在240S时+12V电压组加负载电流7A,+8v电压组加负载电流2.3A。电池l一和24都在--30℃的环境中恒温4h以上,脱离低温环境后立即放电。其中电池14用FeS:作正极,电池24用CoS2作正极。

从表l的数据可以看出CoS:的特征结构所带来的优越性能,反应的活化面积增大后不仅缩短了激活时间,延长了工作寿命,更有效地降低了脉冲负载时的电压降。

2.2正极添加剂

2.2.1电解质添加剂

过渡族金属硫化物本身是电的不良导体,电解质添加剂在高温下熔化后可提高其离子电导,以确保在电池中能快速建立稳定可靠的功率输出。在过渡族金属硫化物中添加的电

表1

FeS2与CoS2在同一型号电池中的放电性能比较

Tab.1

DischargecharacteristicofthebatteryusedFeS2andCoS2separately

激活时间

工作时间

峰值电压

加载前后的电压降正极材料

Activatinl

timet,8Ooerating

time

t/S

Peakvoltage

UE/V

Volt般efan△U/VCathode

+12V组

+8V组

+12V组

+8V组

+12V组

+8V组

+12V组

+8v组

C.a'OIIDGroup

GroupGroupGroup

GroupGroup

GroupEeS20.65O.6736135512.093

8J043O.670.48

CoS2

0.48

0.48

376

389

11.712

7.840

0.53

0.37

解质有LiCI・KCl・MgO,LiF・LiCl・LiBr・Mgo,最近又有LiF・序同表1中的电池工作程序相同。/电池14、2”和3。都在KBr・LiBr・MgO和LiCl・KBr・LiBr・MgO。电解质添加的原则

一30℃的环境中恒温4h以上,脱离低温环境后立即放电。其可根据具体的电池电性能的特征要求来选择,如在大功率脉

中电池1”的正极添加剂量为18%,电池24和34的正极添加冲放电时最适宜的添加剂为LiF・LiCl・LiBr・MgO,有文献【3]报剂量为25%。

道这种电解质在500℃时的电导率为1.89S/cm。本实验电池通过表2数据对比可看出,随着电解质添加剂量的增加,

正极中所用的电解质添加剂是LiF・LiCl・LiBr・MgO,实验用电池的工作寿命得到了延长,也提高了正极的利用率。同时,

的CoS:正极中分别含有18%与25%的电解质。表2对比了电还可以看出CoS:正极的一个重要优点,即电性能的稳定性与解质添加剂的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表2中实验电池工作程

可重复性。

表2

电解质添加剂的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Tab.2

Dischargecharacteristicofthebatteryuseddifferentquantityoftheelectrolyteadditive

激活时间Activating

工作时间峰值电压240s加载前电压240s加载后电压电池号

timet/s

Operating

timet/s

Peakvoltage‰ⅡIV

Voltagebefore240

Sy,V

Voltageafter240S

V,V

Number

+12V组

+8V组

+12V组

+8V组

+12V组+8V组

+12V组

+8v组+12V组

+8v组

C-l'OUpGroupGroupGa-oup

GroupCroupGroupGroup

Group

Cnoup1。0.480.48

37638911.712

7.84011.55

7.6911.027.32280.460.46402

405

n.770

7.860

“.57

7.7011.09

7.363。

0.52

O.50

40340911.727

7,80511.57

7.7011.09

7.36

注:1。.添加剂量Additiveamount18%:Z3’.添加剂量Additiveamount25%:均为质量百分数Mass

i,ercentage.

以机械搅拌的方法加入。从图10可以看出,石墨的形貌比较完整,大量的片状石墨桥接在FeS:颗粒的周围。图11是石墨在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报道中都曾使用了石墨【4,5】,使用石作为添加剂的FeS:正极的背散射电子扫描电镜图,石墨以球磨的方法加入。从图11可以看出,石墨已无完整的片状形貌了。

2.2.2.2以石墨为添加剂的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表3是石墨添加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表3中实验电池图9是普通石墨的扫描电镜图。由图9可见,粉体基本上型号特征,采用816mA/cm2负载激活。电池1”、24和34都m左右。图10是在~50℃的环境中恒温5h以上,脱离低温环境后立即放

电。其中电池1正极中的石墨添加剂以球磨混合的方法加入;

万 

方数据2.2.2石墨添加剂

2.2.2.1扫描电镜分析(SEM)

墨的作用基本上都是为了改善正极材料的电子导电性。从图1知道,FeS:粉体的表面光滑平坦,反应的活化面积很小,大负载快速激活效果不理想。必须从添加剂的角度着手来改善正极性能。

都呈光滑的层片状,大部分的粒径都在25‘J石墨作为添加剂的FeS:正极的背散射电子扫描电镜图,石墨

电源技术

蘩簇鎏藏嚣国敷j黉鬃誊纛澎鞣糍i董

加入少量的石墨,用这样改善后的正极做了电池34。表3中电池34的性能得到了改善,说明石墨的形貌影响了大负载激活的电池性能的发挥。电池24中使用的正极完全的保留了石墨的大片状形貌特征,因此,电池的激活时间得以缩短,负载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结论

过渡族金属硫化物中的FeS:和CoS:作为热电池正极材料各有其特点,可根据所设计电池的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硫化物作材料。CoS:的特点更适于研制长时间工作的脉冲型电

电池24正极中的石墨以机械混合的方法加入。从表3的电池

池。低成本的FeS:可通过适当的处理措施如加入添加剂等改善其性能,可以用来研制快激活型热电池。

4和电池28的性能对比知,以球磨混合方式加入的石墨添

加剂没有起到增加反应活化面积的作用,表现特征之一为

816mA/cm2负载激活时间慢,特征二为816

致谢

感谢张卫红、刘延东课题组成员为本实验制备电池,以及董程林测试组提供的电性能测试数据。

mh/cm2负载激活

工作峰值电压没有达到最高值。电池1*的结果表明,石墨的形貌对改善反应活化面积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在经过球磨混合的这种正极材料中再以机械混合的方式

表3石墨添加剂不同加入方法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Tab.3电池号

Number

14243。

参考文献:

[1]种晋,董树本,朱金城.高能长寿命热电池及其隔热材料发展概

况[J].电源技术,2003,(2):137一140.

DischargecharacteristicofthebaReryusedthecarbonadditjve

激活时间Activating

timet,s

0.680.470.44

[2]RONALDA,GUlDOTTI,FREDERICKWR.EvaluationoftheLi一

(Si)/FeS2andLi(Si)/CoS2couples

thermal

for

high—voltage,high—power

峰值电压%。,V

26.5127.8227.77

battery【R】.SANDIA

REPORT【M].New

MexicoUS:

SandiaNationalLaboratories,2000.SAND2000・1408.

[3]RONALDA,GUIDOTTI.High-temperaturebatteriesforgeothermal

and

oil/gas

borehole

applications[R】.SANDIAREPORT[M].New

注:激活时的负载电流密度为816IILA,Cln2。

Theloadedcurrentd∞sitvis816mA]cm‘when

1。——石墨添加剂以球磨混合的方法加入。

Thegraphiteadditivewasaddedin

milling.

MexicoUS:SandiaNational

activated;

Laboratories.2000.SAND2000.133

cathodes

inthermal

1C.

【4]

FeS2

cathodeby

RONALDA

G,FREDERICK

useas

WR.Screeningstudyofmixedtran

batteries[A】.

sition—metaloxidesfor

HAMLEN

28——石墨添加剂以机械混合的方法加入。

ThegraphiteadditivewasaddedinFc嗒2cathodebystirrer.

P.Proceedingsofthe37thPowerSourcesConference

Power

Symposia[C].CherryHill,NewJersey:The

of

SourcesCenter

38——石墨添加剂经过球磨混合后再以机械混合的方式加入

少量的石墨。

Afterthegraphiteadditivewasmilling,then

Excellence,US

ArmyCommunication・ElectronicsCommand,

added

inFeS2“thode

by

1996.251--254.

[5】ROBERTLV.Solid

ing

littleofgraphiteadditivewas

added

inFeS2state

tetrachloroaluminatestoragebatteryhav—

cathodebystirrer.

transitionmetalchloride

cathode[P].US:4764438,1988-08—16.

万方数据 

热电池正极材料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种晋, 曹军记, 赵晋峰, 董树本, 张卫红, 董静, 朱金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300381电源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4,28(7)12次

参考文献(5条)

1. 种晋;董树本;朱金城 高能长寿命热电池及其隔热材料发展概况[期刊论文]-电源技术 2003(02)

2. Ronald A;GUIDOTTI;FREDERICK W R Evaluation of the Li(Si)/FeS2 and Li(Si)/ CoS2 couples for a high-voltage,high-power thermal battery 2000

3. Ronald A;GUIDOTT I High-temperature batteries for geothermal and oil/gas borehole applications2000

4. RONALD A G;FREDERICK W R Screening study of mixed tran sition-metal oxides for use as cathodes inthermal batteries 1996

5. Robert L V Solid state tetrachloroaluminate storage battery having a transition metal chloridecathode 198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种晋. 高文明. CHONG Jin. GAO Wen-ming 热电池硫化物正极材料放电机理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电源技术2009,33(3)

2. 苑晓宇. 马伟民. 闻雷. 杨化仁. Yuan Xiaoyu. Ma Weimin. Wen Lei. Yang Huaren 热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陶瓷学报2010,31(4)

3. 郭永全. 赵晋峰. 李潇. 鹿学玲. 高文明. 朱金城. GUO Yong-quan. ZHAO Jin-feng. LI Xiao. LU Xue-ling. GAO Wen-ming . ZHU Jin-cheng 高温处理对热电池正极材料氯化镍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电源技术2010,34(6)4. 孙淑洋. 刘延东. 曹军记. 种晋 二硫化钴作高功率热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期刊论文]-电源技术2003,27(1)5. 赵晶. ZHAO Jing 热电池正极材料氯化镍的性能研究[期刊论文]-电源技术2006,30(8)

6. 赵琳琳. 赵平. 高虹. 曹晓辉. 韩大冬. ZHAO Lin-lin. ZHAO Ping. GAO Hong. CAO Xiao-hui. HAN Da-done 热电池正极材料研究新进展[期刊论文]-电池工业2010,15(4)

7. 郭永全. 闻俊锋. 赵晋峰. 李潇. 张卫红. 鹿学玲. 朱金城. GUO Yong-quan. WEN Jun-feng. ZHAO Jin-feng. LI Xiao. ZHANG Wei-hong. LU Xue-ling. ZHU Jin-cheng 以氯化镍作正极材料的热电池研究[期刊论文]-电源技术2010,34(2)8. 刘占辰. 周卫平. LIU Zhan-chen. ZHOU Wei-ping 军用热电池钛合金壳体材料应用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弹道学报2007,19(2)

9. 李玉民 影响热电池电性能的因素[期刊论文]-探测与控制学报2001,23(3)

10. 种晋. 董树本. 朱金城 高能长寿命热电池及其隔热材料发展概况[期刊论文]-电源技术2003,27(2)

引证文献(12条)

1. 赵川 热电池用新型电解质材料的性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化工贸易 2013(11)2. 刘杰. 种晋. 高文明 热电池硫化物正极材料制备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电源技术 2009(2)3. 董静. 种晋 影响热电池用矿物二硫化铁热稳定性的因素[期刊论文]-电源技术 2008(3)4. 刘占辰 热电池激活时间研究[期刊论文]-火工品 2006(6)

5. 种晋. 董静. 张霣霞. 朱金城. 汪继强 两种常用电解质体系的LiB/FeS2热电池性能的差异及其影响机理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7(4)

6. 赵宝兴. 黄诚德. 董树本. 种晋 钒复合氧化物作热电池正极材料的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电源技术 2006(5)7. 孙明. 徐前忠. 郑育英. 黄钊文. 张伯泉 黄铁矿FeS2在电池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材料导报 2012(z1)8. 种晋. 马越军. 郝津臣. 赵宝兴. 刘志坚. 董静. 董树本 Li(B)合金负极在热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电源技术2007(3)

9. 高艳. 刘合财. 龚敏庆 热电池的可靠性模型[期刊论文]-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3)10. 苑晓宇. 马伟民. 闻雷. 杨化仁 热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陶瓷学报 2010(4)11. 吕坤. 赵平 热电池阴极材料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电池工业 2012(3)

12. 刘胜洋. 高虹. 孙丽娜 热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期刊论文]-节能 2010(11)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ianyjs200407008.aspx


相关内容

  • 锂电池几种正极材料的优缺点
  • 锂电池几种正极材料的优缺点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所用电池内部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这些电池内部材料包括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和正极材料等.其中正.负极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决定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与价格.因此廉价.高性能的正.负极材料的研究一直是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的重点.负极材料一般选用碳材料,目前的发 ...

  • 2017年锂电池正极材料深度分析报告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8月 正文目录 一.正极材料:锂电池的核"芯".................................................................... 5 1.1 正极材料为锂电池产业链的关键 ...

  • 锂电池电极材料综述
  • 锂电池正极材料综述 1.引言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所用电池内部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这些电池内部材料包括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和正极材料等.其中正.负极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决定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与价格.因此廉价.高性能的正.负极材料的研究一直是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的重点.负极材料一般选用碳材料,目前的 ...

  • 锂电池正极材料
  • 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磷酸铁锂的上市公司一览 磷酸铁锂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目前全球已经有很多厂家开始了工业化生产,国外美国Valence(威能)公司和A123(高博),国内天津斯特兰,北大先行等.其特点是放电容量大,价格低廉,无毒性,不造成环境污染.世界各国正竞相实现产业化生产. 锂离子电 ...

  • 磷酸铁锂的详细资料
  • 磷酸铁锂的详细资料 2010-11-15 11:25:18| 分类: |字号 订阅 磷酸铁锂的详细资料 磷酸铁锂电池 功能用途 磷酸铁锂电极材料主要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 自1996年日本的NTT首次揭露AyMPO4(A为碱金属,M为CoFe两者之组合:LiFeCOPO4)的橄榄石结构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

  • 锂硫电池正极改性.结构设计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硫正极也存在诸多缺点: (1)硫及还原产物常温下具有电子绝缘性; (2)硫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形成易溶于电解液的多硫化物并产生穿梭效应; (3)硫电极在充放电循环中存在较大的体积效应.这些因素造成锂硫电池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循环性能差.倍率性能不理想, 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实用化 不同碳材料对于碳硫复合材 ...

  •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 锂离子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一.电池的发展历程----------------------------.1 1.电池的发展历程-----------------------------1 2.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2 3. 未来电池的发展趋势------ ...

  • 2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及新型电池(选择题)
  • 二.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新型电池 (1)一次电池 1.(2000年上海,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的 ...

  • 锂电池成本结构与锂电池投资机会
  • 锂电池概念股风起云涌,成飞集成1.06亿增资中航工业锂电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从而一飞冲天,德赛电池.佛山照明也连续涨停--锂电池上市公司成为市场游资追逐的热点品种. 随说A股市场从来是李鬼也罢李逵也好,能涨就是好股票,但随着股价的上升,风险必然慢慢的加大,因此有必要详细的分析一下锂电池成本结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