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 导论

一、犯罪心理学的概念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人的心理和行为: 1、犯罪人(主要研究对象);2、一般违法人;3、虞犯;4、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的人;5、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6、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 三、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与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又偏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3、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 4、是一门或然性学科 四、近代犯罪心理学的诞生

奥地利犯罪学家格罗斯(Hans Gross, 1847-1915)于1897年出版的《犯罪心理学》一书,是真正意义的犯罪心理学。此书的出版,被视为是现代犯罪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第二章 犯罪心理结构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概述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

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第二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

一、犯罪心理动力结构的组成要素

1、反社会意识 (是个体实施犯罪行为的精神支柱) 2、强烈、畸变的需要

3、犯罪动机(最活跃的、直接动力) 4、不良兴趣

二、调节结构的组成要素

1、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 2、扭曲的道德意识 3、错误的法律意识 三、特征结构的组成要素

1、特定的气质——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 2、消极的性格特征——是个性社会化缺陷的突出表现

①对社会现实的态度特征(物欲型) ②性格的情绪特征(暴力型等)

③性格的意志特征(共有)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

3、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

4、不良的行为习惯——是某种能力的特殊形态的熟练,又是一种生活定势 四、犯罪人的心理状态——介于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必备的心理条件) 1、消极、不良的心境

2、实施犯罪时异常的心理状态 五、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

1、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需要、兴趣 2、特征结构中的潜意识: 3、心理状态中的潜意识

第三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

(一)一般模式(常见、典型)

泛指隐藏在大多数犯罪者头脑中与常见犯罪行为后面的内在心理驱动力的构成状况。 1、故意犯罪心理结构(是犯罪结构中最常见的类型,图见p45)

是以畸变的需要为核心,以反社会意识为支撑,以不良的习惯作基础,并于自身的职能条件相适应,反映出其消极的性格特征

2、稳固的、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

在故意犯罪中,惯犯、累犯的心理结构,属于稳固的犯罪心理结构

3、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是最常见的犯罪心理结构:典型性、普遍性) (二)特殊模式

是指不常见的,非典型的犯罪心理结构模式,主要特点是:缺少犯罪的意向和明确的犯罪动机,犯罪心理不稳定,结构不完整,犯罪的目的不明确,不是为了从犯罪行为中获得利益,知识为了发泄不满情绪等。

1、过失犯罪心理结构:缺少犯罪的故意和明确的犯罪动机;

2、不稳固、不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不稳定,结构不完整;

3、宣泄性犯罪心理结构:犯罪目的不明确,不是为了从犯罪行为中获得利益,只是为了发泄不满情绪等。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状态变化 (一)潜在形态(产生犯罪意向) (二)恶变形态

1、外界的不良诱因是导致潜在犯罪心理结构恶变的条件和契机 2、心理系统的“整合”功能是犯罪心理结构恶变的内部机制 3、犯罪动机外化为行为是犯罪心理结构恶变的结果 (三)衰落形态

第四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作用与特性

一、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结构的稳定性影响犯罪行为的发生

①自觉性与非自觉性②快速性与迟缓性③可变性与难改性 结构的组合状况决定犯罪行为的性质 ①层次性组合状况

②动力性组合状况

③主导性组合状况(意识主导性组合状况、个性特征主导性组合状况、心理状态主导性组合状况)

结构因素的组合方式影响行为的发展变化

①一主多从②多因并列③递进或递减④循环往复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特征

(一)驱动性与普遍性(二)整体性与层次性(三)开放性与动态性(四)隐秘性与客观性(五)稳定性与可变性

第三章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一、国外个体犯罪原因学述评【只述不评】

1、生物学:体型说、遗传说、生物生化因素与犯罪、神经生理因素与犯罪 2、社会学:

(1)文化冲突理论:主张犯罪是不同社会集团的不同文化规范之间冲突的结果。 (2)社会异常论:认为犯罪是行为人由于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

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氛的产物。

(3)副文化群论:主张在西方社会低阶层成员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副文化群,在副

文化群中,犯罪是可以接受,甚至是值得赞赏的。

★副文化群:指持有相同思想和价值观念而又处境相同的社会成员,为了相互支持、相互保护以及相互满足其他多种需要,寻求另外一种不同的能够使自己体会到自己价值的生活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群体,因其文化特征不同于社会主文化而称为副文化群。

(4)社会生态学理论:该理论把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一个城市的居

民分布情况以及其他环境情况相联系,认为一个城市的某一地区的犯罪率要比其他地区高。

(5)标签理论:个体变为罪犯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给其贴上了越规者的标签。 3、精神病学:病态人格说、低能说

4、心理本能说:侵犯性说、利欲性说、性冲动说、权欲性说 5、学习理论:

(1)模仿论:认为所有社会生活的重要行为与现象均因模仿而引起,犯罪行为也是

模仿而来的。模仿法则:距离法则、上至下法则、插入法则。 (2)不同接触说;(3)条件反射论;(4)社会学习论 6、多元性

二、犯罪综合动因论【重点】

1、定义:个体犯罪原因是一个整体系统,这个整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主体内外因素所构成的,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原因网络结构。 2

(三)主体内外因素在犯罪心理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主体外因素决定主体犯罪心理形成

2、主体因素在受主体外因素影响到同时,具有主观能动性。 (1)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主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犯罪心理形成是特定时空条件下主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一,主体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因,意味着主体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根据,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主体的不良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心理基础,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理、心理、行为)

第二,主体外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外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条件,其作用的发挥必须以主体因素为中介。①主体外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动力;②外界环境的变化可改变已形成的特定的犯罪心理的变化;③主体外因素延缓或阻碍了犯罪心理的形成。

(3)主体内外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导致犯罪心理的形成。 三、犯罪综合动因论的要点

(一)整体性

1、个体犯罪原因由多种主体内外因素构成。 2、构成犯罪原因的诸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二)层次性

1、个体犯罪原因是分层次相互组合的(掌握P80的图)

2、个体犯罪原因可分为原因因素和条件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3、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三)结构性

在认识犯罪原因系统时,要注意各种因素之间的结构及其对原因整体的作用和影响。 (四)动态性 个体犯罪原因是个开放系统,它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个体犯罪的原因。(P90补充X3)

第四章 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

一、概述

犯罪心理机制(与犯罪有关的防卫机制)包含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与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它是犯罪心理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方式与过程的总称。主要研究:

1.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与规律

2.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环节和阶段问题 3.犯罪行为发生的常见模式与特殊模式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 (一)强烈欲求与满足方式的选择

1、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处于对立地位 2、畸形的、膨胀的需要 (二)品德缺陷与抑制力的缺乏

1、不健全人格:个体因社会化程度不足,导致偏离社会规范的个性。 2、品德内涵:克己、利他

(三)萌发犯罪意向:行为人实施犯罪活动之前处于朦胧状态的冲动或意图。 (四)形成犯罪动机和确定犯罪目的

1、形成犯罪动机

(1)萌发阶段:初始性、模糊性、内隐性 (2)过渡阶段:明确动机阶段 (3)定型阶段:犯罪决意阶段 (4)消失阶段: 2、确定犯罪目的 P.s.: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犯罪行为的关系: (1)多数情况下,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是一致。 (2)犯罪动机相同,犯罪目的不同。 (3)有时犯罪目的相同,犯罪动机不同。

(4)犯罪动机源于需要,犯罪目的既来自需要,又受行为人个性与情境、条件制约。犯罪行为服从于犯罪目的,是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

(5)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犯罪目的的实现/受阻易使犯罪动机强化/弱化。由于犯罪动机和目的的变化,决定着犯罪行为方式的变化。 (五)犯罪决意——行为的决定阶段

1、行动手段的选择:机遇+行为人自身条件 2、行动时机的捕捉: 三、犯罪心理形成的模式 (一)常见模式

1、渐变型:原发型、续发型

2、突变型:人际冲突、回避危险、特定气氛

3、机遇型:机会型、境遇型 (刺激、胁迫、从众) (二)特殊模式

1、习惯型;2、朦胧型;3、变态型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具体见书p103-111)

一、内外化机制概念

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

(二)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1、认知的选择与加工机制2、模仿学习机制3、角色扮演机制4、

自我强化机制

(三)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1、预谋发动机制2、情境互动机制3、挫折攻击机制

第五章 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发展变化的阶段

(一)从情境与主体相互关系上划分:被动型、主动型

(二)从主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划分:因社会化缺陷而犯罪的类型、因反社会态度而犯罪的类型。

(三)以主体是否形成犯罪动力定型划分:偶发型、习惯型 (四)以犯罪活动在主体中的地位来划分:业余型、职业型 二、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发展变化的因素

外界积极因素惩罚的正面效应:准确性、及时性、合理性 教育与综合治理 情境变化 犯罪机遇和现场条件的变化 犯罪目标或侵害对象的变化

外界其他影响因素被害人的态度

共同犯罪人的影响 惩罚的负效应 个性心理结构中的积极因素良知与罪责感的萌发 需要的转换、满足与代偿 条件限制:心理、生理、强制性

主体因素 1、需要(强度);2、情绪;3、认识; 主体其他影响因素4、意志;5、犯罪经验;6、犯罪习惯; 7、犯罪模仿;8、犯罪准备;9、生理状况 三、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的概念

犯罪心理形成后恶性发展的过程。即犯罪心理定型化、个性化、多方向化的过程,是从初犯到惯犯、职业犯的变化过程。 四、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特征【重点】:

1、犯罪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2、非法欲望更强烈 3、具有一定的犯罪经验

4、犯罪活动向多方向性发展 5、反社会心理形成和巩固 6、犯罪观念进一步确立 7、形成犯罪人格

五、犯罪生活曲线理论(P132)

三种标志组合成个人犯罪生活曲线:

标志Ⅰ:初次犯罪年龄。以25岁为界,区别为早发犯和迟发犯。 标志Ⅱ:犯罪的方向:单一方向,反复进行同一犯罪

同种方向,在同一类犯罪中反复进行两个以上罪名的犯罪 异种方向,跨两种的反复犯罪

多种方向,跨两个以上种类的反复犯罪 标志Ⅲ:再次犯罪及其间隔时间

实际的累犯者可归纳为以下六种类型:1、早发单一方向持续型;2、早发同种方向持续型;3、早发多种方向持续型;4、迟发单一方向持续型;5、迟发异种方向弛缓型;6、迟发单一方向停止型。

六、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的概念

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后,由于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和影响,由显著的变动状态转为相对静止的状态,或者由较强活动变为较弱活动的渐进过程。 七、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层次和类型:

1、暂时型;2、假象型;3、渐进型;4、反复型;5、醒悟型;6、停止型

第八章 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重点】

第九章 不同行为方式的犯罪心理

一、智能犯罪的概念

智能犯罪,是指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行为人借助高科技工具和先进技术,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二、暴力犯罪的概念

暴力犯罪,是指以强暴的力量实施刑法规定的应予以制裁的行为。 三、智能犯罪与暴力犯罪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比较

四、恐怖主义犯罪的社会心理原因

1、社会政治与经济地位不平等引发的心理失衡 2、权利欲望 3、歪曲的价值观 4、淡薄的法律意识 5、投机心理

第十章 不同年龄与性别的犯罪心理

第一节 少年犯罪

一、少年犯罪心理形成原因

(一)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点

1、形态发育: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第二性征出现; 2、内分泌变化很大

3、各项机能发育接近成熟

(二)青少年时期身心矛盾与犯罪的关系 1、旺盛的精力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 2、好动好奇与认识水平低的矛盾 3、兴奋性高与控制能力低的矛盾 4、性发育成熟与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 (三)个性心理结构内部矛盾 1、认识与情感的矛盾 2、认识与行为的矛盾 3、情感与意志行为的矛盾

4、独立性意向与认识能力的矛盾 5、自我意识的矛盾

(四)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1、辨别是非能力并与外界不良影响的矛盾 2、个人需求与客观现实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二、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特征

(一)个性特征

1、个性倾向性特征

(1)动机:外界诱因、不稳定、强烈的情绪情感、未被意识; (2)人生观腐朽、颓废

2、个性心理特征:智商偏低、性格不成熟和严重缺陷 (二)认识特征

1、在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方面,认知不成熟 2、难于处理复杂事物

3、理智调控能力弱,往往感情用事 (三)情感特征

1、缺乏社会性情感 2、情绪体验低级、庸俗 3、不良倾向的消极情感情绪 4、自尊与自卑并存 5、情绪不稳定 (四)意志特征

1、意志两极性明显:薄弱/顽强 2、侥幸心理突出

三、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

1、模仿性和易受暗示性;2、情境性3、戏谑性;4、冲动性;5、反复性

第二节 成年男性犯罪

一、成年男性犯罪的心理结构特征 (一)个性特征

1、动机特征:冲突 2、能力特征: (二)认知特征

1、认识范围广,理解能力强 2、知行不一 3、错误观念牢固

(三)情绪情感特征:稳定、较强克制能力较少冲动,但存在较大的个别差异 (四)意志特征:坚定性

二、成年男性犯罪的行为特征 (一)预谋性

1、有明确的犯罪动机 2、犯罪过程的周密性 (二)独立性 (三)功利性

第三节 老年犯罪心理

一、老年犯罪的心理结构特征 (一)个性特征 1、性格敏感多疑 2、自我中心

3、动机特征:简单 (二)认识特征

1、感知觉和记忆能力衰退 2、认识错误 (三)情绪情感特征

1、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 2、情绪体验强烈

3、情感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 (四)意志特征:薄弱 二、老年犯罪的行为特征 1、非暴力性 2、重复性 3、独立性

第四节 女性犯罪心理

一、女性犯罪心理形成原因

(一)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不可塑性与心理发展的可塑性矛盾 (二)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与未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 (三)女性的依附心理同自我保护能力差的矛盾 (四)女性经期与绝经期和犯罪的关系 二、女性犯罪心理结构特征 (一)个性特征

1、个性倾向性特征:(1)需要:低级(2)动机:诱因(3)法制观薄弱 2、个性心理特征:(1)性格:温柔、文静、感性、细心、胆小 (2)能力

(二)认识特征:认识范围狭窄、社会化认识系统薄弱 (三)情感特征

1、情感丰富、细腻; 2、情绪波动大 (四)意志特征

1、受情绪影响大,带明显情绪色彩 2、行为易受环境或他人的暗示 三、女性犯罪的行为特征 (一)冲动性;

(二)以从属为主,但独立性,主动性增强; (三)欺骗性; (四)性色彩浓厚

第十一章 过失犯罪心理

一、过失犯罪的概念

过失犯罪就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是过失抱罪。 二、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异同 1、相同点

(一)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受行为人的心理、意识支配 (三)具有罪过 2、不同点

(一) 从法学的角度看,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有四方面的差异:

1.社会危害性比较,主观客观结合看,故意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 2.主体和主观方面比较,主体年龄不同。主观意识、意志不同

3.客体和客观方面比较,过失犯罪侵害的只是物质客体而故意犯罪侵害的可以是物质客体,也可以是非物质客体。客观上目的不同

4.刑事责任比较,过失犯罪的法定刑轻于故意犯罪。 (二)从心理学上看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在心里和行为上有三方面差异:

1.心理结构的形式的内容不同:根据、动力、品质、原因、形式、成分 2.心理状态不同:目的 3.心理机制不同: 三、 影响过失犯罪的因素

情境因素自然方面的意外情境自然灾害 意外事故 危险工作环境 挫折 变故 纠纷 群体舆论

舆论因素

社会舆论:具体环境层次、社会风俗层次

使用熟练工具 工具因素使用陈旧工具 使用高科技工具

实施违法行为 实施未被到的行为

生理因素生理缺陷或疾病 疲劳状态 麻醉与醉酒 生物节律 年龄与性别

对人对事态度不端正是过失犯罪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态度;

不良态度有:①不负责任的态度;②对抗态度; ③傲慢和固执态度;④自私态度。 主体因素

思维与认知不正确、错觉与失误; 注意涣散与分心;

心理因素情绪变化不正常;

性格气质中的不良因素;

智能与经验,智能低,经验不足; 记忆缺陷与失误;

无意识因素。意识状态模糊。

行为因素技能与熟练;

习惯

三、过失犯罪的动机问题

1、贪利; 2、自我显示; 3、晋升或图名; 4、不负责任; 5、报复; 6、游戏

第十二章 群体犯罪心理

第一节 群体犯罪的概述

(1)犯罪群体:犯罪群体可以定义为以实施同一犯罪行为为客观表现的有组织后临时聚集的群众。

(2)群体犯罪是指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通过互动影响,在行为态度上一致或暂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其分别或联合实施的行为,共同导致了同一犯罪结果的过程。

(3)群体犯罪的原因

1、群体所具有的力量感对个人的心理支持

2、群体所提供的情感气氛和对个体的需要满足,是参与者依赖于群体,并遵从群体意志,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

3、实施犯罪的合作方式对参加者实现个人目的的帮助作用 4、有些类型的犯罪由特殊的情境所引发 5、犯罪群体中的压力,对个体意志的制约作用(P.s.: 法律制裁、规范、内部公开性) 6、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构成了成员之间产生直接学习和模仿的基础

第二节 群体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

(1)群体犯罪心理的特点

1、融合性:表现为能够反映群体犯罪参加者的共同的犯罪意向;

2、互补性:参加群体犯罪的个体一般是希望通过群体合力的犯罪行为达到个人目的的实现;

3、趋向性:群体有着自身的 、社会心理特点,往往能够在群体首脑意志和群体压力的作用下,将共同的意向转化为共同的意识;

4、强制性:一旦达成犯罪意向的统一,对任何参加者都具有强制性,这是由犯罪群体本身的违法性质所引起的。

第七节 集团犯罪心理

集团犯罪心理的心理和社会原因

1.社会矛盾的积聚和社会心理的躁动; 2.法制观念淡薄; 3.求发泄与求表现;

4.对传播媒介中消极因素的模仿; 5.人口密集等客观条件;

第十三章 变态心理犯罪

一、变态心理的概念

所谓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甚至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别能力或控制能力。 二、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特点 1、动机不明或离奇;

2、危害行为极端残忍而不符合常情;

3、作案往往无预谋与计划,单独作案,缺乏自我保护。 三、人格障碍者违法犯罪的特点

1、一般带有偶然性、作案前较少预谋,有的甚至没有预谋

2、违法目的不明显 3、自我保护性差

4、类型多位攻击型、爆发型 5、性格极为异常且顽固 6、一般单独进行

五、性变态者违法犯罪的特点

1、作案一般都是有预谋,有计划的,对侵害对象有一定的选择性。侵害对象一般指向陌生 人,不对熟人下手。 2、有自我保护能力。

3、作案有一定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并系列性作案。 4、作案手段凶残、野蛮。特别是性施虐狂。

5、缺乏罪责感、焦虑感,抓获后比较容易交代问题,对犯罪过程能教清楚地陈述。 六、精神发育迟滞违法犯罪的特点

1、这类违法犯罪人的典型心理特征是理智能力差,急躁冲动 2、智能低下程度较轻的类型如痴愚或愚鲁患者实施犯罪活动的较多,而极度发育迟滞者则 很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3、犯罪类型主要是盗窃、纵火和性犯罪 4、犯罪动机简单

5、犯罪未遂的情况较多 6、单独作案者多见

七、变态心理责任能力的分组与鉴别

我国对变态心理的责任能力采用三分法,即分为完全责任能力、部分责任能力和无责任能力三级。

八、变态心理犯罪的预防及其治疗

1、预防:包括发病的预防和犯罪的预防 (一)发病的预防

1、改善个体的社会环境

2、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心理卫生意识 (二)犯罪的预防

1、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加强监护和监管,减少变态心里这违法犯罪的机遇 2、治疗

(一)药物治疗: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抗焦虑药、抗癫痫药。 (二)电休克疗法 (三)心理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 2、分析性心理治疗

3、训练性心理治疗:主要有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强化法。 (四)康复治疗

犯罪心理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 导论

一、犯罪心理学的概念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人的心理和行为: 1、犯罪人(主要研究对象);2、一般违法人;3、虞犯;4、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的人;5、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6、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 三、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与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又偏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3、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 4、是一门或然性学科 四、近代犯罪心理学的诞生

奥地利犯罪学家格罗斯(Hans Gross, 1847-1915)于1897年出版的《犯罪心理学》一书,是真正意义的犯罪心理学。此书的出版,被视为是现代犯罪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第二章 犯罪心理结构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概述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

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第二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

一、犯罪心理动力结构的组成要素

1、反社会意识 (是个体实施犯罪行为的精神支柱) 2、强烈、畸变的需要

3、犯罪动机(最活跃的、直接动力) 4、不良兴趣

二、调节结构的组成要素

1、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 2、扭曲的道德意识 3、错误的法律意识 三、特征结构的组成要素

1、特定的气质——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 2、消极的性格特征——是个性社会化缺陷的突出表现

①对社会现实的态度特征(物欲型) ②性格的情绪特征(暴力型等)

③性格的意志特征(共有)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

3、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

4、不良的行为习惯——是某种能力的特殊形态的熟练,又是一种生活定势 四、犯罪人的心理状态——介于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必备的心理条件) 1、消极、不良的心境

2、实施犯罪时异常的心理状态 五、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

1、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需要、兴趣 2、特征结构中的潜意识: 3、心理状态中的潜意识

第三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

(一)一般模式(常见、典型)

泛指隐藏在大多数犯罪者头脑中与常见犯罪行为后面的内在心理驱动力的构成状况。 1、故意犯罪心理结构(是犯罪结构中最常见的类型,图见p45)

是以畸变的需要为核心,以反社会意识为支撑,以不良的习惯作基础,并于自身的职能条件相适应,反映出其消极的性格特征

2、稳固的、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

在故意犯罪中,惯犯、累犯的心理结构,属于稳固的犯罪心理结构

3、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是最常见的犯罪心理结构:典型性、普遍性) (二)特殊模式

是指不常见的,非典型的犯罪心理结构模式,主要特点是:缺少犯罪的意向和明确的犯罪动机,犯罪心理不稳定,结构不完整,犯罪的目的不明确,不是为了从犯罪行为中获得利益,知识为了发泄不满情绪等。

1、过失犯罪心理结构:缺少犯罪的故意和明确的犯罪动机;

2、不稳固、不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不稳定,结构不完整;

3、宣泄性犯罪心理结构:犯罪目的不明确,不是为了从犯罪行为中获得利益,只是为了发泄不满情绪等。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状态变化 (一)潜在形态(产生犯罪意向) (二)恶变形态

1、外界的不良诱因是导致潜在犯罪心理结构恶变的条件和契机 2、心理系统的“整合”功能是犯罪心理结构恶变的内部机制 3、犯罪动机外化为行为是犯罪心理结构恶变的结果 (三)衰落形态

第四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作用与特性

一、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结构的稳定性影响犯罪行为的发生

①自觉性与非自觉性②快速性与迟缓性③可变性与难改性 结构的组合状况决定犯罪行为的性质 ①层次性组合状况

②动力性组合状况

③主导性组合状况(意识主导性组合状况、个性特征主导性组合状况、心理状态主导性组合状况)

结构因素的组合方式影响行为的发展变化

①一主多从②多因并列③递进或递减④循环往复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特征

(一)驱动性与普遍性(二)整体性与层次性(三)开放性与动态性(四)隐秘性与客观性(五)稳定性与可变性

第三章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一、国外个体犯罪原因学述评【只述不评】

1、生物学:体型说、遗传说、生物生化因素与犯罪、神经生理因素与犯罪 2、社会学:

(1)文化冲突理论:主张犯罪是不同社会集团的不同文化规范之间冲突的结果。 (2)社会异常论:认为犯罪是行为人由于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

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氛的产物。

(3)副文化群论:主张在西方社会低阶层成员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副文化群,在副

文化群中,犯罪是可以接受,甚至是值得赞赏的。

★副文化群:指持有相同思想和价值观念而又处境相同的社会成员,为了相互支持、相互保护以及相互满足其他多种需要,寻求另外一种不同的能够使自己体会到自己价值的生活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群体,因其文化特征不同于社会主文化而称为副文化群。

(4)社会生态学理论:该理论把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一个城市的居

民分布情况以及其他环境情况相联系,认为一个城市的某一地区的犯罪率要比其他地区高。

(5)标签理论:个体变为罪犯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给其贴上了越规者的标签。 3、精神病学:病态人格说、低能说

4、心理本能说:侵犯性说、利欲性说、性冲动说、权欲性说 5、学习理论:

(1)模仿论:认为所有社会生活的重要行为与现象均因模仿而引起,犯罪行为也是

模仿而来的。模仿法则:距离法则、上至下法则、插入法则。 (2)不同接触说;(3)条件反射论;(4)社会学习论 6、多元性

二、犯罪综合动因论【重点】

1、定义:个体犯罪原因是一个整体系统,这个整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主体内外因素所构成的,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原因网络结构。 2

(三)主体内外因素在犯罪心理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主体外因素决定主体犯罪心理形成

2、主体因素在受主体外因素影响到同时,具有主观能动性。 (1)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主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犯罪心理形成是特定时空条件下主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一,主体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因,意味着主体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根据,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主体的不良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心理基础,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理、心理、行为)

第二,主体外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外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条件,其作用的发挥必须以主体因素为中介。①主体外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动力;②外界环境的变化可改变已形成的特定的犯罪心理的变化;③主体外因素延缓或阻碍了犯罪心理的形成。

(3)主体内外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导致犯罪心理的形成。 三、犯罪综合动因论的要点

(一)整体性

1、个体犯罪原因由多种主体内外因素构成。 2、构成犯罪原因的诸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二)层次性

1、个体犯罪原因是分层次相互组合的(掌握P80的图)

2、个体犯罪原因可分为原因因素和条件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3、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三)结构性

在认识犯罪原因系统时,要注意各种因素之间的结构及其对原因整体的作用和影响。 (四)动态性 个体犯罪原因是个开放系统,它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个体犯罪的原因。(P90补充X3)

第四章 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

一、概述

犯罪心理机制(与犯罪有关的防卫机制)包含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与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它是犯罪心理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方式与过程的总称。主要研究:

1.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与规律

2.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环节和阶段问题 3.犯罪行为发生的常见模式与特殊模式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 (一)强烈欲求与满足方式的选择

1、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处于对立地位 2、畸形的、膨胀的需要 (二)品德缺陷与抑制力的缺乏

1、不健全人格:个体因社会化程度不足,导致偏离社会规范的个性。 2、品德内涵:克己、利他

(三)萌发犯罪意向:行为人实施犯罪活动之前处于朦胧状态的冲动或意图。 (四)形成犯罪动机和确定犯罪目的

1、形成犯罪动机

(1)萌发阶段:初始性、模糊性、内隐性 (2)过渡阶段:明确动机阶段 (3)定型阶段:犯罪决意阶段 (4)消失阶段: 2、确定犯罪目的 P.s.: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犯罪行为的关系: (1)多数情况下,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是一致。 (2)犯罪动机相同,犯罪目的不同。 (3)有时犯罪目的相同,犯罪动机不同。

(4)犯罪动机源于需要,犯罪目的既来自需要,又受行为人个性与情境、条件制约。犯罪行为服从于犯罪目的,是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

(5)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犯罪目的的实现/受阻易使犯罪动机强化/弱化。由于犯罪动机和目的的变化,决定着犯罪行为方式的变化。 (五)犯罪决意——行为的决定阶段

1、行动手段的选择:机遇+行为人自身条件 2、行动时机的捕捉: 三、犯罪心理形成的模式 (一)常见模式

1、渐变型:原发型、续发型

2、突变型:人际冲突、回避危险、特定气氛

3、机遇型:机会型、境遇型 (刺激、胁迫、从众) (二)特殊模式

1、习惯型;2、朦胧型;3、变态型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具体见书p103-111)

一、内外化机制概念

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

(二)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1、认知的选择与加工机制2、模仿学习机制3、角色扮演机制4、

自我强化机制

(三)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1、预谋发动机制2、情境互动机制3、挫折攻击机制

第五章 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发展变化的阶段

(一)从情境与主体相互关系上划分:被动型、主动型

(二)从主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划分:因社会化缺陷而犯罪的类型、因反社会态度而犯罪的类型。

(三)以主体是否形成犯罪动力定型划分:偶发型、习惯型 (四)以犯罪活动在主体中的地位来划分:业余型、职业型 二、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发展变化的因素

外界积极因素惩罚的正面效应:准确性、及时性、合理性 教育与综合治理 情境变化 犯罪机遇和现场条件的变化 犯罪目标或侵害对象的变化

外界其他影响因素被害人的态度

共同犯罪人的影响 惩罚的负效应 个性心理结构中的积极因素良知与罪责感的萌发 需要的转换、满足与代偿 条件限制:心理、生理、强制性

主体因素 1、需要(强度);2、情绪;3、认识; 主体其他影响因素4、意志;5、犯罪经验;6、犯罪习惯; 7、犯罪模仿;8、犯罪准备;9、生理状况 三、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的概念

犯罪心理形成后恶性发展的过程。即犯罪心理定型化、个性化、多方向化的过程,是从初犯到惯犯、职业犯的变化过程。 四、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特征【重点】:

1、犯罪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2、非法欲望更强烈 3、具有一定的犯罪经验

4、犯罪活动向多方向性发展 5、反社会心理形成和巩固 6、犯罪观念进一步确立 7、形成犯罪人格

五、犯罪生活曲线理论(P132)

三种标志组合成个人犯罪生活曲线:

标志Ⅰ:初次犯罪年龄。以25岁为界,区别为早发犯和迟发犯。 标志Ⅱ:犯罪的方向:单一方向,反复进行同一犯罪

同种方向,在同一类犯罪中反复进行两个以上罪名的犯罪 异种方向,跨两种的反复犯罪

多种方向,跨两个以上种类的反复犯罪 标志Ⅲ:再次犯罪及其间隔时间

实际的累犯者可归纳为以下六种类型:1、早发单一方向持续型;2、早发同种方向持续型;3、早发多种方向持续型;4、迟发单一方向持续型;5、迟发异种方向弛缓型;6、迟发单一方向停止型。

六、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的概念

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后,由于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和影响,由显著的变动状态转为相对静止的状态,或者由较强活动变为较弱活动的渐进过程。 七、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层次和类型:

1、暂时型;2、假象型;3、渐进型;4、反复型;5、醒悟型;6、停止型

第八章 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重点】

第九章 不同行为方式的犯罪心理

一、智能犯罪的概念

智能犯罪,是指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行为人借助高科技工具和先进技术,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二、暴力犯罪的概念

暴力犯罪,是指以强暴的力量实施刑法规定的应予以制裁的行为。 三、智能犯罪与暴力犯罪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比较

四、恐怖主义犯罪的社会心理原因

1、社会政治与经济地位不平等引发的心理失衡 2、权利欲望 3、歪曲的价值观 4、淡薄的法律意识 5、投机心理

第十章 不同年龄与性别的犯罪心理

第一节 少年犯罪

一、少年犯罪心理形成原因

(一)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点

1、形态发育: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第二性征出现; 2、内分泌变化很大

3、各项机能发育接近成熟

(二)青少年时期身心矛盾与犯罪的关系 1、旺盛的精力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 2、好动好奇与认识水平低的矛盾 3、兴奋性高与控制能力低的矛盾 4、性发育成熟与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 (三)个性心理结构内部矛盾 1、认识与情感的矛盾 2、认识与行为的矛盾 3、情感与意志行为的矛盾

4、独立性意向与认识能力的矛盾 5、自我意识的矛盾

(四)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1、辨别是非能力并与外界不良影响的矛盾 2、个人需求与客观现实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二、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特征

(一)个性特征

1、个性倾向性特征

(1)动机:外界诱因、不稳定、强烈的情绪情感、未被意识; (2)人生观腐朽、颓废

2、个性心理特征:智商偏低、性格不成熟和严重缺陷 (二)认识特征

1、在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方面,认知不成熟 2、难于处理复杂事物

3、理智调控能力弱,往往感情用事 (三)情感特征

1、缺乏社会性情感 2、情绪体验低级、庸俗 3、不良倾向的消极情感情绪 4、自尊与自卑并存 5、情绪不稳定 (四)意志特征

1、意志两极性明显:薄弱/顽强 2、侥幸心理突出

三、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

1、模仿性和易受暗示性;2、情境性3、戏谑性;4、冲动性;5、反复性

第二节 成年男性犯罪

一、成年男性犯罪的心理结构特征 (一)个性特征

1、动机特征:冲突 2、能力特征: (二)认知特征

1、认识范围广,理解能力强 2、知行不一 3、错误观念牢固

(三)情绪情感特征:稳定、较强克制能力较少冲动,但存在较大的个别差异 (四)意志特征:坚定性

二、成年男性犯罪的行为特征 (一)预谋性

1、有明确的犯罪动机 2、犯罪过程的周密性 (二)独立性 (三)功利性

第三节 老年犯罪心理

一、老年犯罪的心理结构特征 (一)个性特征 1、性格敏感多疑 2、自我中心

3、动机特征:简单 (二)认识特征

1、感知觉和记忆能力衰退 2、认识错误 (三)情绪情感特征

1、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 2、情绪体验强烈

3、情感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 (四)意志特征:薄弱 二、老年犯罪的行为特征 1、非暴力性 2、重复性 3、独立性

第四节 女性犯罪心理

一、女性犯罪心理形成原因

(一)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不可塑性与心理发展的可塑性矛盾 (二)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与未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 (三)女性的依附心理同自我保护能力差的矛盾 (四)女性经期与绝经期和犯罪的关系 二、女性犯罪心理结构特征 (一)个性特征

1、个性倾向性特征:(1)需要:低级(2)动机:诱因(3)法制观薄弱 2、个性心理特征:(1)性格:温柔、文静、感性、细心、胆小 (2)能力

(二)认识特征:认识范围狭窄、社会化认识系统薄弱 (三)情感特征

1、情感丰富、细腻; 2、情绪波动大 (四)意志特征

1、受情绪影响大,带明显情绪色彩 2、行为易受环境或他人的暗示 三、女性犯罪的行为特征 (一)冲动性;

(二)以从属为主,但独立性,主动性增强; (三)欺骗性; (四)性色彩浓厚

第十一章 过失犯罪心理

一、过失犯罪的概念

过失犯罪就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是过失抱罪。 二、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异同 1、相同点

(一)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受行为人的心理、意识支配 (三)具有罪过 2、不同点

(一) 从法学的角度看,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有四方面的差异:

1.社会危害性比较,主观客观结合看,故意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 2.主体和主观方面比较,主体年龄不同。主观意识、意志不同

3.客体和客观方面比较,过失犯罪侵害的只是物质客体而故意犯罪侵害的可以是物质客体,也可以是非物质客体。客观上目的不同

4.刑事责任比较,过失犯罪的法定刑轻于故意犯罪。 (二)从心理学上看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在心里和行为上有三方面差异:

1.心理结构的形式的内容不同:根据、动力、品质、原因、形式、成分 2.心理状态不同:目的 3.心理机制不同: 三、 影响过失犯罪的因素

情境因素自然方面的意外情境自然灾害 意外事故 危险工作环境 挫折 变故 纠纷 群体舆论

舆论因素

社会舆论:具体环境层次、社会风俗层次

使用熟练工具 工具因素使用陈旧工具 使用高科技工具

实施违法行为 实施未被到的行为

生理因素生理缺陷或疾病 疲劳状态 麻醉与醉酒 生物节律 年龄与性别

对人对事态度不端正是过失犯罪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态度;

不良态度有:①不负责任的态度;②对抗态度; ③傲慢和固执态度;④自私态度。 主体因素

思维与认知不正确、错觉与失误; 注意涣散与分心;

心理因素情绪变化不正常;

性格气质中的不良因素;

智能与经验,智能低,经验不足; 记忆缺陷与失误;

无意识因素。意识状态模糊。

行为因素技能与熟练;

习惯

三、过失犯罪的动机问题

1、贪利; 2、自我显示; 3、晋升或图名; 4、不负责任; 5、报复; 6、游戏

第十二章 群体犯罪心理

第一节 群体犯罪的概述

(1)犯罪群体:犯罪群体可以定义为以实施同一犯罪行为为客观表现的有组织后临时聚集的群众。

(2)群体犯罪是指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通过互动影响,在行为态度上一致或暂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其分别或联合实施的行为,共同导致了同一犯罪结果的过程。

(3)群体犯罪的原因

1、群体所具有的力量感对个人的心理支持

2、群体所提供的情感气氛和对个体的需要满足,是参与者依赖于群体,并遵从群体意志,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

3、实施犯罪的合作方式对参加者实现个人目的的帮助作用 4、有些类型的犯罪由特殊的情境所引发 5、犯罪群体中的压力,对个体意志的制约作用(P.s.: 法律制裁、规范、内部公开性) 6、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构成了成员之间产生直接学习和模仿的基础

第二节 群体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

(1)群体犯罪心理的特点

1、融合性:表现为能够反映群体犯罪参加者的共同的犯罪意向;

2、互补性:参加群体犯罪的个体一般是希望通过群体合力的犯罪行为达到个人目的的实现;

3、趋向性:群体有着自身的 、社会心理特点,往往能够在群体首脑意志和群体压力的作用下,将共同的意向转化为共同的意识;

4、强制性:一旦达成犯罪意向的统一,对任何参加者都具有强制性,这是由犯罪群体本身的违法性质所引起的。

第七节 集团犯罪心理

集团犯罪心理的心理和社会原因

1.社会矛盾的积聚和社会心理的躁动; 2.法制观念淡薄; 3.求发泄与求表现;

4.对传播媒介中消极因素的模仿; 5.人口密集等客观条件;

第十三章 变态心理犯罪

一、变态心理的概念

所谓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甚至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别能力或控制能力。 二、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特点 1、动机不明或离奇;

2、危害行为极端残忍而不符合常情;

3、作案往往无预谋与计划,单独作案,缺乏自我保护。 三、人格障碍者违法犯罪的特点

1、一般带有偶然性、作案前较少预谋,有的甚至没有预谋

2、违法目的不明显 3、自我保护性差

4、类型多位攻击型、爆发型 5、性格极为异常且顽固 6、一般单独进行

五、性变态者违法犯罪的特点

1、作案一般都是有预谋,有计划的,对侵害对象有一定的选择性。侵害对象一般指向陌生 人,不对熟人下手。 2、有自我保护能力。

3、作案有一定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并系列性作案。 4、作案手段凶残、野蛮。特别是性施虐狂。

5、缺乏罪责感、焦虑感,抓获后比较容易交代问题,对犯罪过程能教清楚地陈述。 六、精神发育迟滞违法犯罪的特点

1、这类违法犯罪人的典型心理特征是理智能力差,急躁冲动 2、智能低下程度较轻的类型如痴愚或愚鲁患者实施犯罪活动的较多,而极度发育迟滞者则 很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3、犯罪类型主要是盗窃、纵火和性犯罪 4、犯罪动机简单

5、犯罪未遂的情况较多 6、单独作案者多见

七、变态心理责任能力的分组与鉴别

我国对变态心理的责任能力采用三分法,即分为完全责任能力、部分责任能力和无责任能力三级。

八、变态心理犯罪的预防及其治疗

1、预防:包括发病的预防和犯罪的预防 (一)发病的预防

1、改善个体的社会环境

2、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心理卫生意识 (二)犯罪的预防

1、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加强监护和监管,减少变态心里这违法犯罪的机遇 2、治疗

(一)药物治疗: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抗焦虑药、抗癫痫药。 (二)电休克疗法 (三)心理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 2、分析性心理治疗

3、训练性心理治疗:主要有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强化法。 (四)康复治疗


相关内容

  • 20部必看经典心理学电影
  • 20部必看经典心理学电影 编辑: 卿本佳人 时间: 2012-03-13 • 13:00 快抢沙发分享 20部必看经典心理学电影,心理学电影往往与犯罪.惊悚电影连在一起,可能剖析心理,本是件令人害怕的事.若想被心理学电影洗礼一番,就下载来看. 1.<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 心 ...

  • 读[青少年最应该读的经典法制故事]有感作文
  • 读<青少年最应该读的经典法制故事>有感今天我在网上阅读了<青少年最应该读的经典法制故事>,深有感触,其中有一个故事叫<从三好学生到囚犯的转变>.讲的是一个曾经优秀的花季少年却被关在冰冷的牢房之中,原本无忧无虑.阳光明媚的生活,却要去感受寂寞.孤独的滋味.这个结果就 ...

  • 法理学经典案例20
  • 1四川"见死不救案" 2004年12月8日凌晨,詹某与其称为师傅的柳某约定到崇州市南河大桥上游一家沙场附近的河堤钓鱼,不知何故,詹某跌进两米深的河沟,此时,站在河堤旁的柳某,眼看詹某在水中挣扎,却没有进行施救.闻声赶到的群众虽然跳入河中进行救助,但是詹某最终仍溺水死亡.詹某落水后 ...

  • 高中议论文经典时评
  • 哈尔滨"杀医血案"的沉重警示 2012年03月28日 作者:北京青年报 发生这样的悲剧,既跟凶手偏狭.狠毒的个性有关,也跟其心智不成熟.应变能力差有关. 3月23日下午4时许,一个年轻男子持刀闯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办公室行凶,造成医务人员1死3伤.据悉,犯罪 ...

  • 文学经典的阅读_阐释和价值发现_聂珍钊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文学伦理学批评导 论"(批准号:BWW001) 阶段性成果34文艺研究2013年第5期文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聂珍钊内容提要文学经典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时间和空间是文学经典化的载体.文学经典的价值在于其伦理价值,其艺术审美只是实现其伦理价值的形式 ...

  • 经典人文社科书籍大全
  • 通往奴役之路 蒋勋细说红楼梦 自私的基因 西方哲学简史 王阳明心学 世界未解之谜 犯罪者与动机 寻路中国 班主任工作漫谈 猜想与反驳 顺生论 汉魏晋南北朝书法赏析 隋唐五代书法赏析 宋代书法赏析 元代书法赏析 明代书法赏析 清代书法赏析 隋唐五代山水画赏析 宋代山水画赏析 元代山水画赏析 明代山水画 ...

  • 智猪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 智猪博弈理论 介绍 在博弈论(Game Theory)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 ...

  • 这些年我们看过的国内心理学影视(集)
  • 2015-03-31 15:17 | 心灵咖啡网 | 子易 ........................................................................................................................ ...

  • 读[论犯罪与刑罚]
  • 1764年,年仅26岁的贝卡利亚发表了<论犯罪与刑罚>这本传世之作,这本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系统阐述犯罪与刑罚问题的的著作,体现着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对于欧洲以致全世界的刑法改革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原先在阅读此书之前,以为此书作为近代刑法学的开山之作,应该就是那种比较冗长.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