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必修5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必修5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归去来兮辞》

1.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2.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滕王阁序》

1.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2.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3.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4.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5.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6.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7.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8.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逍遥游》

1.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2.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陈情表》

1.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3.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4.郎中:尚书省的属官。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5.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6.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7.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8.犬马:臣子自谦。

9.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古代文化常识》

(一)天文地理

1.二十八宿:古人划分的恒星集群。是古代汉族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具体如下: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2.分野: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

3.银河:又叫银汉、天汉、星汉、河汉、云汉、星河。

4.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五湖: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

6.三秦:现在的陕西省一带。

7.三吴:吴兴郡、吴郡、会稽郡。

8.三楚:西楚、东楚、南楚。

(二)纪年纪时

9.古人纪年: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干支纪年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得一种纪年方法。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明清两代)的方法。

10.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1.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2.古人纪月:序数纪月和特殊称谓纪月。每季用孟、仲、季区分。用朔(初一)、望(十五)、晦(月末)等名称标识日期。

13.古人纪时:时段纪时(八时段、十时段、十二时段、十五时段、十六时段等不同尺度)。 特定称谓纪时:夜半、鸡鸣、昧旦、平旦、平明、日出、食时(朝食、蚤食)、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昃、夕食、日入)、黄昏、人定。

干支纪时(南北朝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子时:夜晚11点—1点,依次相推,每两小时一个时辰。

五更报夜:黄昏——甲夜—— 一更 19-21 人定——乙夜——二更 21-23 夜半——丙夜—— 三更 23-1 鸡鸣——丁夜——四更 1-3 平日——戊夜—— 五更 3-5

14.古代重要的节日:除夕(元日)、元宵(上元)、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

(三)姓名字号

15.名:古代婴儿出生几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命名。

16.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标志着成人。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释作用,因此又叫“表字”。有的字与名相近相成,也有的相反相成。

17.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叫别称、别字、别号。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18.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贵族及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的品德来定的,带有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常见的如: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照临四方曰明、杀戮无辜曰厉 、早孤短折曰哀、年中早夭曰悼。

19.外号:也叫绰号,多是表现人物特征的名号。

20.古人自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

(四)礼仪制度

21.《周易》把礼仪分为五类:

吉礼:有关祭祀的,包括祭祀自然、神、祖先。

凶礼:有关丧葬的,包括凭吊各种天灾人祸。

军礼:有关军事活动的,包括所有的军事行动规范。

宾礼:有关外交活动的,包括朝、聘、会、盟等国事活动。

嘉礼:有关个人成长和交往以及王位承袭的,包括冠礼、婚礼、宴饮之礼、养老礼等。

22.座次: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

23.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前者主要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则以拱手示意为主。

24.趋:从长者尊者前面走过,要小步快走,以示敬意,叫“趋”。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必修5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归去来兮辞》

1.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2.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滕王阁序》

1.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2.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3.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4.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5.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6.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7.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8.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逍遥游》

1.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2.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陈情表》

1.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3.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4.郎中:尚书省的属官。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5.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6.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7.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8.犬马:臣子自谦。

9.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古代文化常识》

(一)天文地理

1.二十八宿:古人划分的恒星集群。是古代汉族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具体如下: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2.分野: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

3.银河:又叫银汉、天汉、星汉、河汉、云汉、星河。

4.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五湖: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

6.三秦:现在的陕西省一带。

7.三吴:吴兴郡、吴郡、会稽郡。

8.三楚:西楚、东楚、南楚。

(二)纪年纪时

9.古人纪年: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干支纪年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得一种纪年方法。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明清两代)的方法。

10.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1.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2.古人纪月:序数纪月和特殊称谓纪月。每季用孟、仲、季区分。用朔(初一)、望(十五)、晦(月末)等名称标识日期。

13.古人纪时:时段纪时(八时段、十时段、十二时段、十五时段、十六时段等不同尺度)。 特定称谓纪时:夜半、鸡鸣、昧旦、平旦、平明、日出、食时(朝食、蚤食)、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昃、夕食、日入)、黄昏、人定。

干支纪时(南北朝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子时:夜晚11点—1点,依次相推,每两小时一个时辰。

五更报夜:黄昏——甲夜—— 一更 19-21 人定——乙夜——二更 21-23 夜半——丙夜—— 三更 23-1 鸡鸣——丁夜——四更 1-3 平日——戊夜—— 五更 3-5

14.古代重要的节日:除夕(元日)、元宵(上元)、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

(三)姓名字号

15.名:古代婴儿出生几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命名。

16.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标志着成人。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释作用,因此又叫“表字”。有的字与名相近相成,也有的相反相成。

17.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叫别称、别字、别号。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18.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贵族及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的品德来定的,带有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常见的如: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照临四方曰明、杀戮无辜曰厉 、早孤短折曰哀、年中早夭曰悼。

19.外号:也叫绰号,多是表现人物特征的名号。

20.古人自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

(四)礼仪制度

21.《周易》把礼仪分为五类:

吉礼:有关祭祀的,包括祭祀自然、神、祖先。

凶礼:有关丧葬的,包括凭吊各种天灾人祸。

军礼:有关军事活动的,包括所有的军事行动规范。

宾礼:有关外交活动的,包括朝、聘、会、盟等国事活动。

嘉礼:有关个人成长和交往以及王位承袭的,包括冠礼、婚礼、宴饮之礼、养老礼等。

22.座次: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

23.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前者主要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则以拱手示意为主。

24.趋:从长者尊者前面走过,要小步快走,以示敬意,叫“趋”。


相关内容

  •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必修2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必修2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诗经>两首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qu ...

  • 如何鉴赏新课标中的宋词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鉴赏新课标中的宋词 作者:钟春燕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7期 摘 要:古诗文积累与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和考试大纲的重要内容,我就高中新课标中的八首宋词为例,引导学生从宋词的基本常识和文本的解读来让他们感受到宋词的优 ...

  •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教学计划
  • 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新课程由五个模块的必修课和五个系列的选修课构成。学生在前五个学段学完必修课之后,要在“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选读”这五个系列中选修四到五门课程。这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可以由不同的模块组成。教师和课程开发机构可以根 ...

  • 2012下学期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必修5及选修模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为高三 ...

  •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语文组:梁雪莲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 德修养.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 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 力和 ...

  •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范文系统的特点
  • 语文教材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情况和语文教学需要而编写的用于教学或与教学有关的材料,它是构成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沟通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纽带.语文教材由范文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助读系统四大系统组成.其中,范文系统是语文教材的基础,其他三个系统都是依托它 ...

  •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价值目标的偏离
  • 作者:杨云萍胡瑞秀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7年10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指出在编写理念上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 ...

  • 语文教材教法研究word文档
  • 语 文 教 材 教 法 研 究 陈永祥 教授 课程说明与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性质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培养中.小学语文 教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 一是研究中.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过程以及教师专业化等理论问题. 二是研究师范生参与教学实践学习 ...

  • 高二语文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
  • 高二语文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必修5及选修模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