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通信安全接入技术分析

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通信安全接入技术分析

摘要:物联网和传统网络一样,由于其具有灵活多样的感知终端、复杂的网络环境及丰富的业务应用模式,使得物联网的安全问题更为复杂。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物联网将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发、输、变、配、用及调度各个环节。因此,研究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安全问题是物联网在智能电网各环节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分析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其次,详细研究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安全威胁,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

关键词:智能电网;物联网;感知终端;安全体系

引言

智能电网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坚强智能电网就是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覆盖所有电压等级的各个环节,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

物联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红外感应器、GPS、激光扫描器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它是利用传感器、执行器、及各种智能装置对物理空间进行感知识别,依托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和互联,利用计算设施和软件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生产生活信息流的无缝链接,进而达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智能电网作为物联网应用的最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受到业界广泛关注。随着国家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发、输、变、配、用及调度等各环节中。

1智能电网对电力通信的要求

1.1我国当前电力通信网现状

目前,我国的电力通信网是以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的多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电力通信网业务从原来的64kbit/s逐渐过渡到了高速率的2Mbit/s、10Mbit/s、100Mbiffs及以上高速率通道上。从作用来看,我国电力通信网主要有传输网、交换网、数据网和管理网四大类网络象。

1.2智能电网对电力通信的要求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系统节点将大量增加,系统调度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对电网大规模、全过程的监视、控制、分析、计算将向动态、在线的方向发展。

(1)EMS系统

EMS系统的实时数据来自于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EMS向即时信息系统SIS提供分钟级的实时数据,如:系统频率、总出力,SCADA实时数据可以考虑由设立在厂站侧的RTU终端进行采集,接口通常可以为异步数据接口Rs485或Rs232,根据信息量的需要,速率一般为1200bit/s至9600bit/s。

(2)TMRS系统

在智能电网条件下。电能量计量系统除了具备常规测量功能外,还必须具有

分时段累计存储和双向计量的功能。同时系统还需要具备对电能量数据进行自动采集、远传和存储、预处理、统计分析的子系统,以支持未来智能电网发展、新能源的并网。

(3)SIS系统

即时信息系统SIS主要完成系统运行数据的处理,建设即时信息系统主要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在安全的Internet基础上,-以国家电力数据网SPDnet为通信基础设施,对社会开放Internet~2问。即时信息系统由于要对社会信息开放,因此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和安全隔离。

(4)需求侧管理

智能电网一个很大的改变就是要直接面向用户。对于大量符合终端用户,由于具有众多节点并且业务量较少,早期一般采用无线公网通信系统实现信息传输。目前,主流技术大都采用公网租用线GPRs或cDMA,以保障对用户情况的掌握。

(5)电力系统统一时标

当前,无论是电力录波装置还是计费装置都需要具有统一的时标信息,因此,一旦缺乏统一的时标信息将导致全网动态行为监督的缺失。为此,GPS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实现动态监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信同步时钟系统为各级调度机构主站,子站和厂站提供统一时间标记基准,包括电力系统在内的地球表面任一点均可接收到卫星发出的精度在1ps以内的时间脉冲,然后光纤通信系统将各变电站的测量收集汇总处理后,即可得到各变电站之间动态相量的变化,并据此实施相量控制。

2智能光网络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光网络是构建下一代光网络的核心技术,这种技术和组网思路能带来显著的优势,不过不便之处在于这种技术目前尚处于发展之中,尤其是接口规范以及协议标准等都还处于制定过程当中。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智能光网络技术。首先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在保证目前投资的情况下逐渐引入智能光网络,达到少投入并且多收益的目的。其次是要坚持网络的兼容性以及技术的标准性,信令协议标准是智能光网络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的前提,因此应当根据现有设备与网络以及评价方案选择标准协议抑或专有协议。最后要根据自身业务以及网络发展的实际状况引入并开展新的业务,逐步过渡到智能光网络。

总结

总而言之,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智能光网络技术能够实现技术上的自动化以及信息化,提高光缆的利用率以及光纤通信的可靠性,改善网络的多业务接人能力,并且其友好的操作界面也便于管理用户信息,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电网运作效率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框架.2011,6.

[2]许晓慧.智能电网导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3]张白浅.谈智能光网络的特点及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3.

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通信安全接入技术分析

摘要:物联网和传统网络一样,由于其具有灵活多样的感知终端、复杂的网络环境及丰富的业务应用模式,使得物联网的安全问题更为复杂。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物联网将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发、输、变、配、用及调度各个环节。因此,研究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安全问题是物联网在智能电网各环节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分析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其次,详细研究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安全威胁,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

关键词:智能电网;物联网;感知终端;安全体系

引言

智能电网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坚强智能电网就是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覆盖所有电压等级的各个环节,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

物联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红外感应器、GPS、激光扫描器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它是利用传感器、执行器、及各种智能装置对物理空间进行感知识别,依托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和互联,利用计算设施和软件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生产生活信息流的无缝链接,进而达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智能电网作为物联网应用的最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受到业界广泛关注。随着国家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发、输、变、配、用及调度等各环节中。

1智能电网对电力通信的要求

1.1我国当前电力通信网现状

目前,我国的电力通信网是以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的多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电力通信网业务从原来的64kbit/s逐渐过渡到了高速率的2Mbit/s、10Mbit/s、100Mbiffs及以上高速率通道上。从作用来看,我国电力通信网主要有传输网、交换网、数据网和管理网四大类网络象。

1.2智能电网对电力通信的要求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系统节点将大量增加,系统调度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对电网大规模、全过程的监视、控制、分析、计算将向动态、在线的方向发展。

(1)EMS系统

EMS系统的实时数据来自于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EMS向即时信息系统SIS提供分钟级的实时数据,如:系统频率、总出力,SCADA实时数据可以考虑由设立在厂站侧的RTU终端进行采集,接口通常可以为异步数据接口Rs485或Rs232,根据信息量的需要,速率一般为1200bit/s至9600bit/s。

(2)TMRS系统

在智能电网条件下。电能量计量系统除了具备常规测量功能外,还必须具有

分时段累计存储和双向计量的功能。同时系统还需要具备对电能量数据进行自动采集、远传和存储、预处理、统计分析的子系统,以支持未来智能电网发展、新能源的并网。

(3)SIS系统

即时信息系统SIS主要完成系统运行数据的处理,建设即时信息系统主要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在安全的Internet基础上,-以国家电力数据网SPDnet为通信基础设施,对社会开放Internet~2问。即时信息系统由于要对社会信息开放,因此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和安全隔离。

(4)需求侧管理

智能电网一个很大的改变就是要直接面向用户。对于大量符合终端用户,由于具有众多节点并且业务量较少,早期一般采用无线公网通信系统实现信息传输。目前,主流技术大都采用公网租用线GPRs或cDMA,以保障对用户情况的掌握。

(5)电力系统统一时标

当前,无论是电力录波装置还是计费装置都需要具有统一的时标信息,因此,一旦缺乏统一的时标信息将导致全网动态行为监督的缺失。为此,GPS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实现动态监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信同步时钟系统为各级调度机构主站,子站和厂站提供统一时间标记基准,包括电力系统在内的地球表面任一点均可接收到卫星发出的精度在1ps以内的时间脉冲,然后光纤通信系统将各变电站的测量收集汇总处理后,即可得到各变电站之间动态相量的变化,并据此实施相量控制。

2智能光网络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光网络是构建下一代光网络的核心技术,这种技术和组网思路能带来显著的优势,不过不便之处在于这种技术目前尚处于发展之中,尤其是接口规范以及协议标准等都还处于制定过程当中。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智能光网络技术。首先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在保证目前投资的情况下逐渐引入智能光网络,达到少投入并且多收益的目的。其次是要坚持网络的兼容性以及技术的标准性,信令协议标准是智能光网络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的前提,因此应当根据现有设备与网络以及评价方案选择标准协议抑或专有协议。最后要根据自身业务以及网络发展的实际状况引入并开展新的业务,逐步过渡到智能光网络。

总结

总而言之,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智能光网络技术能够实现技术上的自动化以及信息化,提高光缆的利用率以及光纤通信的可靠性,改善网络的多业务接人能力,并且其友好的操作界面也便于管理用户信息,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电网运作效率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框架.2011,6.

[2]许晓慧.智能电网导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3]张白浅.谈智能光网络的特点及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3.


相关内容

  • 浅议面向智能用电信息化的方案设计
  • 摘要:智能用电是智能电网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有效加强对用电方案的种类和特点的分析和探究则显得极为必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化建设逐步成为发展的大趋势,智能用电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方面,有效对智能用电方案进行优化和分析,包括对其用电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信息管理等,合 ...

  • 文献综述,信息检索报告
  • 信息检索 综合检索报告 1949 级 电机 专业 1 班 学 号 19491001 姓 名 江哲明 1.检索课题名称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Smart Grid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 2.检索策略 2.1 选择检索工具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美国工程索引( ...

  • [知识问答]特高压与智能电网
  • [知识问答]特高压与智能电网 [知识问答]特高压与智能电网(20140928) 2014-09-28 金种子 1题:智能电网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 . A. 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 B. 通信.信息 ...

  • 浅析智能电网
  • 摘要:本文在收资与调研的基础上,展示了国内外在智能电网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开展的具体实践,并在调度.输电.配电.用电等方面提出了初步的发展和工作建议,以期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智能电网: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TP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

  • 配电网发展
  • 积成电子是国内专业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积成电子根据电力发展形势和电力系统用户需求,率先进入配电网自动化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先后研发推出iES-DMS1000配电网主站系统.子站系统,以及终端产品F30系列和配网光纤通讯调制解调器iES-OM3系列. 实践是检验真 ...

  • 电气信息大类专业论文
  • 中文摘要: 我们已经进入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学习将近一年了,我们学院共有三个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对于我们学院的专业,之前有自己的理解,上过专业概论课后,我们都有新的收获和理解,以下是我对三个专业的一点总结和自己的专业去向.介绍包括这三个专业的内容.就业方向及其环境.专业发展 ...

  • 杂志社编辑说电力职称论文怎么写
  • 杂志社编辑说电力通信电力职称论文怎么写 浅谈电力通信 摘 要:电力通信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在我国电力通信网是以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为主要构成,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电力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通信网是在每个电力节点上建立的通讯网络,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能在每个节点上交流各 ...

  • 有载调容调压变压器的研发
  • 有载调容调压变压器的研发: 有载调容调压变压器研发需达到的功能: 1.可通过监测变压器低压侧的电压.电流来判断当前负荷情况,并可根据整定值实现在带电状态下,完成变压器大.小容量间的自动转换以及变压器输出电压的调整,从而降低变压器在小负荷运行条件下的自身电能损耗. 2.还须兼具过流.短路保护,无功补偿 ...

  • 江苏智能电网规划
  • 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智能电网产业是全球应对环境变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碳排放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江苏在智能电网产业方面基础较好,起点较高,产业链完善,是最具发展条件的地区之一.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对实施我省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