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构语文教学内容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4-05

教育研究

关于重构语文教学内容若干问题的思考

文/多青瓦甲

要:由于目前的语文教学实践处于混乱与迷茫的状态,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锐减,所以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迫在眉

睫。语文课程内容重构是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逻辑起点,而语文教材的重构是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基本保障。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践路径是“语文形式”教学与“语文内容”教学的相互转换。

关键词:重构;语文教学;思考

语文,作为中国学生从小接触的一门学科,对于大家来说,都很熟悉,可是,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中小学学校的学生学习语文完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大学真正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也是寥寥可数,面对这种情况,让人怎能不对我国的语文教学事业深感担忧?所以,近年来,教育界推崇新课程改革,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概念,它标志着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如何保证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有效性?它的社会意义又该如何界定?面对复杂的现实学情,从什么角度扫清构建理论框架的障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语文教师凭借自己主观上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还有就是其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人文性”的不恰当解读,致使部分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曲解语文教学内容的现象。他们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授语文教材,主要就是教授语文课文。这样一来,就使语文教学内容极其庞杂,而语文教学目标就被这极其庞杂的内容淹没了,学生抓不住重点,教学内容被泛化、异化,这种现象急需改变。所以,重构语文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学习语文不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再是被迫学习,就成为当前必须要做到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目前这种混乱而迷茫的状态,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好语文,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具体策略

重构语文教学内容,是当前教学现状下提出的上上之举,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重构语文教学内容就成了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其具体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点:

1.语文课程内容重构

李海林先生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一文中说到:“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本体论’层次的问题,即‘课程内容’的问题。”李先生认为:“课程的本体在课程内容,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改革与重构。”课程论将课程内容称为课程要素,因此,重构语文教学内容必须基于语文课程内容。例如,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心声》一课时,不能仅仅只是让学生评价当前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这虽然是文章的中心,但语文教学讲究的是灵活性,看待问题不能只从一个方面,而要具有发散性思维。这篇文章很有感染力,打动了许多人,在各种版本的语

文教材中几乎都选取了这篇文章,老师在给学生上这一课时,就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之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弄懂这篇小说的感染力主要的来源。课程内容,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弄清文章的主体思想,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的。重构课程内容,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拓宽思维,将语文学习学活。

2.语文教材内容重构

老师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确立有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确立了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需要,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才能融听说读写、有思维容量和深度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例如,有一些特别优秀的文章,像《背影》《致橡树》《故乡》……这些名家之作,都是非常具有文学价值的,这些文章就应该被选入语文教材中,让学生深入研习。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如果语文教材中没有这些,老师可以自行加上,对于这些极具研究意义的名篇佳作,应该让学生认真咀嚼,读懂其内在的语文内涵。重构语文教材内容,就是选取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材料,它既包括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

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语文课实际上是一门没有确定教学内容的课,面对当前如火如荼的语文课程改革,很多老师都会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怎样做才是最好的重构方法。有些老师选择加工创造的教学内容脱离了语文的特点,导致语文教学偏向于价值观教育,淡化了语法教学和文体知识,阅读方法缺失,“语文具有综合性,语文教师是杂家”,语文的综合性体现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能够将逻辑起点和基本保障这两方面做好,就可以真正重构语文教学内容,让每位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荣生.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的课例研究[J].研究方案,2011(10).

[2]彭洁.语文版中职语文教材选文及编排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01).

(作者单位学校)

誗编辑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沙德片区寄宿制

薛直艳

-31-

2014-05

教育研究

关于重构语文教学内容若干问题的思考

文/多青瓦甲

要:由于目前的语文教学实践处于混乱与迷茫的状态,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锐减,所以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迫在眉

睫。语文课程内容重构是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逻辑起点,而语文教材的重构是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基本保障。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践路径是“语文形式”教学与“语文内容”教学的相互转换。

关键词:重构;语文教学;思考

语文,作为中国学生从小接触的一门学科,对于大家来说,都很熟悉,可是,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中小学学校的学生学习语文完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大学真正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也是寥寥可数,面对这种情况,让人怎能不对我国的语文教学事业深感担忧?所以,近年来,教育界推崇新课程改革,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概念,它标志着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如何保证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有效性?它的社会意义又该如何界定?面对复杂的现实学情,从什么角度扫清构建理论框架的障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语文教师凭借自己主观上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还有就是其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人文性”的不恰当解读,致使部分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曲解语文教学内容的现象。他们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授语文教材,主要就是教授语文课文。这样一来,就使语文教学内容极其庞杂,而语文教学目标就被这极其庞杂的内容淹没了,学生抓不住重点,教学内容被泛化、异化,这种现象急需改变。所以,重构语文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学习语文不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再是被迫学习,就成为当前必须要做到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目前这种混乱而迷茫的状态,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好语文,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具体策略

重构语文教学内容,是当前教学现状下提出的上上之举,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重构语文教学内容就成了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其具体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点:

1.语文课程内容重构

李海林先生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一文中说到:“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本体论’层次的问题,即‘课程内容’的问题。”李先生认为:“课程的本体在课程内容,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改革与重构。”课程论将课程内容称为课程要素,因此,重构语文教学内容必须基于语文课程内容。例如,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心声》一课时,不能仅仅只是让学生评价当前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这虽然是文章的中心,但语文教学讲究的是灵活性,看待问题不能只从一个方面,而要具有发散性思维。这篇文章很有感染力,打动了许多人,在各种版本的语

文教材中几乎都选取了这篇文章,老师在给学生上这一课时,就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之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弄懂这篇小说的感染力主要的来源。课程内容,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弄清文章的主体思想,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的。重构课程内容,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拓宽思维,将语文学习学活。

2.语文教材内容重构

老师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确立有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确立了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需要,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才能融听说读写、有思维容量和深度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例如,有一些特别优秀的文章,像《背影》《致橡树》《故乡》……这些名家之作,都是非常具有文学价值的,这些文章就应该被选入语文教材中,让学生深入研习。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如果语文教材中没有这些,老师可以自行加上,对于这些极具研究意义的名篇佳作,应该让学生认真咀嚼,读懂其内在的语文内涵。重构语文教材内容,就是选取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材料,它既包括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

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语文课实际上是一门没有确定教学内容的课,面对当前如火如荼的语文课程改革,很多老师都会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怎样做才是最好的重构方法。有些老师选择加工创造的教学内容脱离了语文的特点,导致语文教学偏向于价值观教育,淡化了语法教学和文体知识,阅读方法缺失,“语文具有综合性,语文教师是杂家”,语文的综合性体现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能够将逻辑起点和基本保障这两方面做好,就可以真正重构语文教学内容,让每位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荣生.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的课例研究[J].研究方案,2011(10).

[2]彭洁.语文版中职语文教材选文及编排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01).

(作者单位学校)

誗编辑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沙德片区寄宿制

薛直艳

-31-


相关内容

  • 关注当下语文教学热点
  • 热点一:文化语文与语文教育回归 语文课程的取向和性质问题由来已久,从文道之争.思想性与工具性之争,到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至今难以形成共识--它似乎成了一个辩而无解的问题.王世堪在<人文性.工具性及其他>(<课程·教材·教法>,6)一文中,试图以丰富"人文性" ...

  • 劳动法毕业论文题
  • 劳动法毕业论文题 1. 我国劳动法应对入世挑战的思考 2. 论劳动法与人权保障 3. 论劳动权 4. 论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人事关系的区别及其法律适用 5. 论劳动合同的解除 6. 论集体合同的立法及其完善 7. 论内部劳动规则的效力 8. 论劳动者资格与民事主体资格的关系 9. 论用人单位资格与民 ...

  • 自考会计本科论文题目
  • 湖北省高考教育自学考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考专业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说 明 : 1.上面所列选题为参考选题,考生可根据自己专业方向选择. 2.考生可自拟论文题目,但所拟题目必须与自己所学专业一致.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 会计与社会发展.经济环境等关系 1 .现代会计发展与经 ...

  • 机械设计与制造论文机械设计基础论文
  • 科技信息 职教与成教 示范性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探索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戢磷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要求,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工作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细化典型工作任务,并分析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针对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设计 ...

  • 课程教材教法
  • 第34卷第12期2014年12 月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AND METHOD Vol.34,No.12 ,2December014 本刊2014年总目录 (括弧内依次为期数.起始页码) *特稿* 教师"行动教育" ---青浦实验新世纪探索 以需 ...

  • 高职_养禽与禽病防治_课程系列化教材建设的思考
  • 第34卷第1期2013年1月家畜生态学报 ActaEcoloiaeAnimalisDomastici gVol.34No.1 Jan.2013 高职<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系列化教材建设的思考 李云甫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 要]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系列化教 ...

  •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报告 序言 本课题为2006年立项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为XJK06BZC010),属职业技术教育学科.课题牵头单位是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课题主持人是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刘晓教授,副主持 ...

  • 设计色彩教案
  • < 设计色彩 >电 子 教 案 教 案 首 页 教学过程: 导入 本课程是建立在一般色彩写生基础上的对新的写生方式的一种探索,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进行富有针对性或规定性的课题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色彩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学生对客观物象观察.分析和审美选择,能够将特定的物象经梳理.提 ...

  • 2011届法学本科论文选题1
  • 2011届法学本科论文选题 1论税权的合理配置 2不动产课税的可行性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3论税收立法的公众性 4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研究 5完善我国财产税法律制度的思考 6环境税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论房地产的税收调控 8论我国商品税的变革及得失 9网络环境下的税收问题 10浅议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