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寨手机现象的几点思考

2009年 第8期

商业环境

对山寨手机现象的几点思考

文/张旭

摘 要:山寨手机在短时间内风靡市场,其影响有利有弊,但其本身存的不合理性势必和影响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山寨手机行业应当在产业内外部的共同努力下谋求出路。

关键词:山寨手机;侵权;创新;转型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09)08-0152-02几乎是在短短几年间,国内手机使用在中偏低收入群体中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开来,在这场国内通讯革命中山寨手机异军突起、夺人眼球。

一、山寨手机的崛起条件与原因

所谓“山寨”是指那些有点家庭作坊式经营意味的小生产厂家。这些厂家产能一般不大,无核心技术,产品多依靠模仿大品牌产品,以产品的功能齐全强大,款式新颖,价格低廉著称,也因质量低劣、逃避监管而背负骂名,人们调侃的将他们生产的手机称为“山寨手机”。其出现有一定的条件和原因。

1、山寨手机崛起的外部条件:(1)手机生产核心技术的打破—天时。2005年台湾的联发科推出手机MT K芯片整合性高,稳定性好,且价格很便宜,这就使得小厂家可以以低廉的成本进行手机生产,此可谓山寨手机产生的天时。(2)手机牌照核准制的取消—地利。(3)收入的增加带来新的市场需求—人和。足量的需求使山寨机的出现备受追捧。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条件使山寨手机热得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迅速蔓延开来。

2、山寨手机崛起的内在原因解析。山寨产业的发展并非全凭运气,他们的成功也归因于其独到的营销策略,其成功的内在原因可以用营销4P’s理论来解读。山寨企业在找准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后,便为了使市场接受尽一切努力,尽管其中有不合理甚至不合法之处,但仍有其可取之处。(1)从产品看来,虽被指模仿抄袭,但山寨机也有其创新之处。从响亮铃声、大屏幕到各种新奇的外观,样样都是他们的杰作,且不说这些创新的科技含金量高低,就这种创新的意识也是难能可贵。(2)渠道上,他们力求简化层次,节约成本。山寨企业的分销模式十分简单。因为不是做品牌产品,他们不用养活各级代理商。很多“山寨”只有几个专门人员接受订单,保持联系,按时出货。分销渠道创新,他们率先在手机行业使用了电视直销的方法,取得了收效良好。(3)从促销来看,由于实力有限,山寨厂商几乎不做广告宣传,超低的宣传费用也使得他们的产品价格较品牌产品价格更加“亲民”。“没有大智慧,但存小聪明”,山寨主们精明的营销策略使山寨手机迅速夺取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巨大分额。

二、山寨手机的利弊分析

尽管市场认可,但笔者认为,山寨手机的兴起与发展壮大,有利有弊。

1、山寨手机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山寨手机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它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手机行业,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1)、它使通讯技术的发展惠及民众。与国外品牌做高端市场的策略相反,山寨机占领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策略。这使得手机在低端市场迅速普及,让很多从前购买不起昂贵手机的人享受到了通讯便

捷的实惠;(2)它的活思想、新思路经营,给国内手机企业起到了示范和警醒作用。在市场竞争中,要求生存,国有品牌也应当学人所长补己所短,仔细揣摩消费者需求,并据此修正自己的营销策略,再借助品牌优势扳回一城。(3)它对自主创业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2、山寨手机产生的负面影响。尽管有其益处,山寨手机行业毕竟是一个处于法律灰色地带的经济模式,山寨产业本身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1)无视知识产权,抄袭、剽窃、模仿问题成风。山寨手机最受争议的一点当属其对他人产品的模仿盗版,这反映了其淡漠的法律意识。例如IPHONE手机来说,山寨机不仅模仿其功能,也模仿其外观,这些手机不细看和真正的IPHONE手机并无二致。这绝对是一种侵权行为,而大多山寨主对这点却毫不理会。(2)产品质量低劣,损害消费者利益。山寨机在质量和安全上也有许多问题和隐患。一些号称几百万相素的手机画质却很不清晰,所谓的灵敏触摸屏时间稍微一长也不再灵敏了,而若将手机拆开来,可以看到其加工的粗劣。山寨机寿命多短于一两年,且大多数厂商不提供售后服务的或者说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手机源自何处,求助无门。(3)产品隐患严重,威胁群众安全和健康。近两年山寨产品安全问题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电池容量虚标严重,动辄就是1000乃至1500毫安以上,实际上高容量的电池极易出现安全隐患,至今尚未有效解决1000毫安以上电池的安全性问题。[1]此外,一些专业人士指出由于大多山寨机投入市场前并未接受任何质量安全检测,许多产品辐射十分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健康,只是由于这种损害的症状不会在短期显现所以没有引起消费者的重视。(4)质量低劣的山寨产品出口影响我国产品形象。随着山寨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相当一部分山寨机开始销往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山寨主为节省开支和逃避监管,盗用他人进网许可证或未取得许可而销售。同时山寨手机存在多个手机共用一个ME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情况,导致许多问题出现,如巴基斯坦当局发现,从中国进口的一些手机由于共用一个MEI号码,导致电线管理部门在关闭一个号码时,多部手机也被关闭,这对手机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很大的危害。[2]本土产品走出国门本是好事,但如若抹黑了“MADE IN CHINA”的名声,从长期看来只怕是得不偿失。(5)山寨厂商偷逃税收严重,侵蚀国家利益。众所周知,山寨机低价的另一原因是其对政府税收的逃避,山寨手机的价格从200—1500元不等,这样看来每部手机应当缴纳的增值税大约在34—255元左右,若将应每部手机缴税取中间数144.5计算,那么仅2007一年,山寨机所漏缴的增值税就达到了200多亿。(6)手机消费短期化造成环境污染。由于质量不过硬,绝大多数山寨机在一年多时间内就会报废,按中国2007年山寨机产量1.5亿部来算,一年会产生大约一亿多部的废旧

2009.08 152

商业环境

手机、电池等高污染性的垃圾,手机的快餐式消费对于环境保护及其不利。(7)山寨机现象对文化有负面示范效应。文化方面,山寨机也有负面影响。继山寨机出现后,模仿剽窃之风大为盛行,更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山寨文化”。倘若多年以后,“中国制造”被外国人称作“山寨制造”,敢问泱泱大国将情何以堪?

三、对山寨手机问题的几点建议

山寨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许多关注,无论政府对山寨机问题持何种态度或者山寨企业本身愿不愿意主动谋求长远发展,笔者认为山寨手机这种处之泰然的状态不会长久的持续下去,要求发展,政府、山寨主和社会力量缺一不可。

(1)从政府方面看,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首先,政府应加大执法和管理力度,对不同性质的山寨企业区别对待,引导部分企业转型。政府对山寨产品市场的管理应建立承认其合法性的基础之上,这意味着对于不同类型的山寨企业加以区分,即对那些一味通过剽窃、模仿、打擦边球的企业和积极谋求发展、创新、只是由于资本规模限制才加入山寨大军的企业区别对待。其中前者只是希望在政策的漏洞和疏于管理中谋取短期暴利,这样的产品充斥于市场无疑是 有弊无益,所以政府应当坚决打击,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维护国家和人们的共同利益。而对于后者,则应当在政府规范管理、政策支持和市场积极配合之下,协多方之力,引导其走上正轨,谋求其长远发展。其次,政府可设定适当的手机行业进入资格,并认真严格的执行对该种资格的审定。虽然低市场准入资格有利于改善市场竞争格局,防止垄断,有利中小企业发展,但毕竟电子行业有其特殊性,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过低的准入资格会造成一定的隐患。行业在短期看来可能是欣欣向荣,但长期来看整个行业始终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中发展。近两年,虽然少数一些山寨企业也开始上规模,但其利润既不涉及质量安全的改良,也不涉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是随其资金的累计在原有的水平上扩大了产能,其扩张是一种粗放型的扩张。政府设定适当的市场准入资格在短期看来虽会造成一些小企业经营困难或难以持续,但从长期看来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升级会更有利。市场竞争符合进化论,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不能因为要支持本国的创业精神就让一些根本不达基本标准的厂商在市场中滥竽充数。再次,针对山寨企业偷税漏税的通病,政府税收部门应当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主动出击,改善山寨企业缴税现状。

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格执法。虽说我国取消了手机牌照核准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也同时放弃了对手机行业产品质量的监管。面对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劣质手机,工商、质监部门也应当采取措施,通过行政力量的敦促使得这些企业意识到要提高自身素质以符合政府的规定,保护民众的权益。另一方面,政府采取适当的扶持政策帮助积极企业转型。对于那些积极走上正轨的企业,国家可出台一定的支持政策,例如对那些走入正轨、积极谋求发展的企业在税收上予以适当的放宽,帮助其顺利转型;另外,在产品检测方面,可以通过进一步降低高昂的检测费用和提高检测效率,降低其进行检验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从而帮助并吸引厂商主动进行产品检验;除此之外,政府还可实施合理的抽检

2009年 第8期

罚没制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对市面上的手机进行质量、资格等方面的审查,按照罚没规定对不合规格产品实行处罚;与此同时,加强有关的资格审核部门、入网许可证办法部门等的工作效力,正是应为一些部门审核不严和抽检不勤等问题才会致使市面上充斥着许多的低质手机和盗用他人或伪造入网资格证的手机。

(2)从山寨企业本身来看,应当把握政策机会,努力获取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山寨企业经营者应端正经营态度,以长远的眼光经营企业。有人将山寨企业和日本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涌现的一些存活至今的优秀企业相比,指出同样是通过模仿起家,凭什么中国的山寨企业就该遭打击。诚然,两者的起步方式存在相似之处,但是导致两者不同命运的正是经营者态度的不同。以日本SO N Y为例,他们正是通过模仿和利用美国的生产技术,生产出了大受欢迎的随声听,从而声名远扬,但SO N Y的经营者在很久以前便有了远大的目光,提出“改变日本电子产品在人们心目中质量低劣的形象”企业使命,这便是一种经营的态度,这种态度和我国山寨企业中存在的那种鼠目寸光截然相反。山寨经营者应当认识到山寨经营模式的不合理性,倘若不主动采取措施,逐渐改进,最后肯定是在政府整顿和市场竞争中倒闭。这种结局无疑是对多方不利的,一方面,几年的发展中山寨机行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芯片到各种零配件,大大小小养活着很多小企业。山寨机生产企业的倒闭会牵动整个链条,导致工人失业;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倒闭对民间创业热情绝对是沉重的打击,对于民族经济的发展绝不是一件好事。其次,山寨企业在发展中一方面应保持其自身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外部寻源,谋求对外合作,继续以一种鲜活的思路来经营企业。要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其敢做敢想的精神,构造出有利于企业竞争且符合政策规定的经营方式。例如,可以多家企业之间可以结成同盟,利用各自的优势公共来探求市场中现存和潜在的需求,通过共同出资研发新产品来分担成本,共享收益。这样既可以利用山寨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和创新精神,也可以解决单个企业实力不足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自己生产的产品合规合法。而且保持这种亦合作亦独立经营的方式,可以保持企业本身“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且独立的小企业运作便于保持其本身已有的营销渠道上的优势,节约营销费用。不少的山寨经营者本身对山寨企业的认识还是很清晰,这种努力谋求发展的态度应当得到政府与社会的支持和鼓励。最后,在山寨企业的转型中,国内手机企业也当伸出援手,利人利己,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除了政府的支持,山寨企业还可以努力获取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合作,例如寻求与国内大手机厂商的合作机会。大厂商比起山寨企业有更为雄厚的实力,而山寨企业比起大厂商对市场更加敏感,对营销策略、渠道等方面掌握也更为灵活,双方可以利用比较优势共同发展,共同谋求我国国产手的的兴盛。

总之,对于山寨手机不应当采取绝对的打压或是一味的纵容,而是应当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结多方之力,使其存在更加能造福于民。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注:[1]王一春.山寨机与国产手机的发展.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2]赖俊.对“山寨机”的法律思考.新西部下半月.2008.9期

153 2009.08

2009年 第8期

商业环境

对山寨手机现象的几点思考

文/张旭

摘 要:山寨手机在短时间内风靡市场,其影响有利有弊,但其本身存的不合理性势必和影响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山寨手机行业应当在产业内外部的共同努力下谋求出路。

关键词:山寨手机;侵权;创新;转型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09)08-0152-02几乎是在短短几年间,国内手机使用在中偏低收入群体中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开来,在这场国内通讯革命中山寨手机异军突起、夺人眼球。

一、山寨手机的崛起条件与原因

所谓“山寨”是指那些有点家庭作坊式经营意味的小生产厂家。这些厂家产能一般不大,无核心技术,产品多依靠模仿大品牌产品,以产品的功能齐全强大,款式新颖,价格低廉著称,也因质量低劣、逃避监管而背负骂名,人们调侃的将他们生产的手机称为“山寨手机”。其出现有一定的条件和原因。

1、山寨手机崛起的外部条件:(1)手机生产核心技术的打破—天时。2005年台湾的联发科推出手机MT K芯片整合性高,稳定性好,且价格很便宜,这就使得小厂家可以以低廉的成本进行手机生产,此可谓山寨手机产生的天时。(2)手机牌照核准制的取消—地利。(3)收入的增加带来新的市场需求—人和。足量的需求使山寨机的出现备受追捧。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条件使山寨手机热得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迅速蔓延开来。

2、山寨手机崛起的内在原因解析。山寨产业的发展并非全凭运气,他们的成功也归因于其独到的营销策略,其成功的内在原因可以用营销4P’s理论来解读。山寨企业在找准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后,便为了使市场接受尽一切努力,尽管其中有不合理甚至不合法之处,但仍有其可取之处。(1)从产品看来,虽被指模仿抄袭,但山寨机也有其创新之处。从响亮铃声、大屏幕到各种新奇的外观,样样都是他们的杰作,且不说这些创新的科技含金量高低,就这种创新的意识也是难能可贵。(2)渠道上,他们力求简化层次,节约成本。山寨企业的分销模式十分简单。因为不是做品牌产品,他们不用养活各级代理商。很多“山寨”只有几个专门人员接受订单,保持联系,按时出货。分销渠道创新,他们率先在手机行业使用了电视直销的方法,取得了收效良好。(3)从促销来看,由于实力有限,山寨厂商几乎不做广告宣传,超低的宣传费用也使得他们的产品价格较品牌产品价格更加“亲民”。“没有大智慧,但存小聪明”,山寨主们精明的营销策略使山寨手机迅速夺取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巨大分额。

二、山寨手机的利弊分析

尽管市场认可,但笔者认为,山寨手机的兴起与发展壮大,有利有弊。

1、山寨手机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山寨手机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它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手机行业,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1)、它使通讯技术的发展惠及民众。与国外品牌做高端市场的策略相反,山寨机占领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策略。这使得手机在低端市场迅速普及,让很多从前购买不起昂贵手机的人享受到了通讯便

捷的实惠;(2)它的活思想、新思路经营,给国内手机企业起到了示范和警醒作用。在市场竞争中,要求生存,国有品牌也应当学人所长补己所短,仔细揣摩消费者需求,并据此修正自己的营销策略,再借助品牌优势扳回一城。(3)它对自主创业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2、山寨手机产生的负面影响。尽管有其益处,山寨手机行业毕竟是一个处于法律灰色地带的经济模式,山寨产业本身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1)无视知识产权,抄袭、剽窃、模仿问题成风。山寨手机最受争议的一点当属其对他人产品的模仿盗版,这反映了其淡漠的法律意识。例如IPHONE手机来说,山寨机不仅模仿其功能,也模仿其外观,这些手机不细看和真正的IPHONE手机并无二致。这绝对是一种侵权行为,而大多山寨主对这点却毫不理会。(2)产品质量低劣,损害消费者利益。山寨机在质量和安全上也有许多问题和隐患。一些号称几百万相素的手机画质却很不清晰,所谓的灵敏触摸屏时间稍微一长也不再灵敏了,而若将手机拆开来,可以看到其加工的粗劣。山寨机寿命多短于一两年,且大多数厂商不提供售后服务的或者说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手机源自何处,求助无门。(3)产品隐患严重,威胁群众安全和健康。近两年山寨产品安全问题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电池容量虚标严重,动辄就是1000乃至1500毫安以上,实际上高容量的电池极易出现安全隐患,至今尚未有效解决1000毫安以上电池的安全性问题。[1]此外,一些专业人士指出由于大多山寨机投入市场前并未接受任何质量安全检测,许多产品辐射十分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健康,只是由于这种损害的症状不会在短期显现所以没有引起消费者的重视。(4)质量低劣的山寨产品出口影响我国产品形象。随着山寨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相当一部分山寨机开始销往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山寨主为节省开支和逃避监管,盗用他人进网许可证或未取得许可而销售。同时山寨手机存在多个手机共用一个ME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情况,导致许多问题出现,如巴基斯坦当局发现,从中国进口的一些手机由于共用一个MEI号码,导致电线管理部门在关闭一个号码时,多部手机也被关闭,这对手机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很大的危害。[2]本土产品走出国门本是好事,但如若抹黑了“MADE IN CHINA”的名声,从长期看来只怕是得不偿失。(5)山寨厂商偷逃税收严重,侵蚀国家利益。众所周知,山寨机低价的另一原因是其对政府税收的逃避,山寨手机的价格从200—1500元不等,这样看来每部手机应当缴纳的增值税大约在34—255元左右,若将应每部手机缴税取中间数144.5计算,那么仅2007一年,山寨机所漏缴的增值税就达到了200多亿。(6)手机消费短期化造成环境污染。由于质量不过硬,绝大多数山寨机在一年多时间内就会报废,按中国2007年山寨机产量1.5亿部来算,一年会产生大约一亿多部的废旧

2009.08 152

商业环境

手机、电池等高污染性的垃圾,手机的快餐式消费对于环境保护及其不利。(7)山寨机现象对文化有负面示范效应。文化方面,山寨机也有负面影响。继山寨机出现后,模仿剽窃之风大为盛行,更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山寨文化”。倘若多年以后,“中国制造”被外国人称作“山寨制造”,敢问泱泱大国将情何以堪?

三、对山寨手机问题的几点建议

山寨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许多关注,无论政府对山寨机问题持何种态度或者山寨企业本身愿不愿意主动谋求长远发展,笔者认为山寨手机这种处之泰然的状态不会长久的持续下去,要求发展,政府、山寨主和社会力量缺一不可。

(1)从政府方面看,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首先,政府应加大执法和管理力度,对不同性质的山寨企业区别对待,引导部分企业转型。政府对山寨产品市场的管理应建立承认其合法性的基础之上,这意味着对于不同类型的山寨企业加以区分,即对那些一味通过剽窃、模仿、打擦边球的企业和积极谋求发展、创新、只是由于资本规模限制才加入山寨大军的企业区别对待。其中前者只是希望在政策的漏洞和疏于管理中谋取短期暴利,这样的产品充斥于市场无疑是 有弊无益,所以政府应当坚决打击,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维护国家和人们的共同利益。而对于后者,则应当在政府规范管理、政策支持和市场积极配合之下,协多方之力,引导其走上正轨,谋求其长远发展。其次,政府可设定适当的手机行业进入资格,并认真严格的执行对该种资格的审定。虽然低市场准入资格有利于改善市场竞争格局,防止垄断,有利中小企业发展,但毕竟电子行业有其特殊性,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过低的准入资格会造成一定的隐患。行业在短期看来可能是欣欣向荣,但长期来看整个行业始终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中发展。近两年,虽然少数一些山寨企业也开始上规模,但其利润既不涉及质量安全的改良,也不涉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是随其资金的累计在原有的水平上扩大了产能,其扩张是一种粗放型的扩张。政府设定适当的市场准入资格在短期看来虽会造成一些小企业经营困难或难以持续,但从长期看来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升级会更有利。市场竞争符合进化论,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不能因为要支持本国的创业精神就让一些根本不达基本标准的厂商在市场中滥竽充数。再次,针对山寨企业偷税漏税的通病,政府税收部门应当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主动出击,改善山寨企业缴税现状。

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格执法。虽说我国取消了手机牌照核准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也同时放弃了对手机行业产品质量的监管。面对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劣质手机,工商、质监部门也应当采取措施,通过行政力量的敦促使得这些企业意识到要提高自身素质以符合政府的规定,保护民众的权益。另一方面,政府采取适当的扶持政策帮助积极企业转型。对于那些积极走上正轨的企业,国家可出台一定的支持政策,例如对那些走入正轨、积极谋求发展的企业在税收上予以适当的放宽,帮助其顺利转型;另外,在产品检测方面,可以通过进一步降低高昂的检测费用和提高检测效率,降低其进行检验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从而帮助并吸引厂商主动进行产品检验;除此之外,政府还可实施合理的抽检

2009年 第8期

罚没制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对市面上的手机进行质量、资格等方面的审查,按照罚没规定对不合规格产品实行处罚;与此同时,加强有关的资格审核部门、入网许可证办法部门等的工作效力,正是应为一些部门审核不严和抽检不勤等问题才会致使市面上充斥着许多的低质手机和盗用他人或伪造入网资格证的手机。

(2)从山寨企业本身来看,应当把握政策机会,努力获取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山寨企业经营者应端正经营态度,以长远的眼光经营企业。有人将山寨企业和日本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涌现的一些存活至今的优秀企业相比,指出同样是通过模仿起家,凭什么中国的山寨企业就该遭打击。诚然,两者的起步方式存在相似之处,但是导致两者不同命运的正是经营者态度的不同。以日本SO N Y为例,他们正是通过模仿和利用美国的生产技术,生产出了大受欢迎的随声听,从而声名远扬,但SO N Y的经营者在很久以前便有了远大的目光,提出“改变日本电子产品在人们心目中质量低劣的形象”企业使命,这便是一种经营的态度,这种态度和我国山寨企业中存在的那种鼠目寸光截然相反。山寨经营者应当认识到山寨经营模式的不合理性,倘若不主动采取措施,逐渐改进,最后肯定是在政府整顿和市场竞争中倒闭。这种结局无疑是对多方不利的,一方面,几年的发展中山寨机行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芯片到各种零配件,大大小小养活着很多小企业。山寨机生产企业的倒闭会牵动整个链条,导致工人失业;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倒闭对民间创业热情绝对是沉重的打击,对于民族经济的发展绝不是一件好事。其次,山寨企业在发展中一方面应保持其自身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外部寻源,谋求对外合作,继续以一种鲜活的思路来经营企业。要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其敢做敢想的精神,构造出有利于企业竞争且符合政策规定的经营方式。例如,可以多家企业之间可以结成同盟,利用各自的优势公共来探求市场中现存和潜在的需求,通过共同出资研发新产品来分担成本,共享收益。这样既可以利用山寨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和创新精神,也可以解决单个企业实力不足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自己生产的产品合规合法。而且保持这种亦合作亦独立经营的方式,可以保持企业本身“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且独立的小企业运作便于保持其本身已有的营销渠道上的优势,节约营销费用。不少的山寨经营者本身对山寨企业的认识还是很清晰,这种努力谋求发展的态度应当得到政府与社会的支持和鼓励。最后,在山寨企业的转型中,国内手机企业也当伸出援手,利人利己,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除了政府的支持,山寨企业还可以努力获取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合作,例如寻求与国内大手机厂商的合作机会。大厂商比起山寨企业有更为雄厚的实力,而山寨企业比起大厂商对市场更加敏感,对营销策略、渠道等方面掌握也更为灵活,双方可以利用比较优势共同发展,共同谋求我国国产手的的兴盛。

总之,对于山寨手机不应当采取绝对的打压或是一味的纵容,而是应当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结多方之力,使其存在更加能造福于民。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注:[1]王一春.山寨机与国产手机的发展.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2]赖俊.对“山寨机”的法律思考.新西部下半月.2008.9期

153 2009.08


相关内容

  • "山寨现象"要区别看待阅读答案
  • 阅读线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山寨现象"要区别看待 郭振刚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最初是指一种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以兼容的强大功能.花哨的包装.低廉的价格赢取消费者而盈利.如今,山寨一词已经成为网络流行语,成为网民心中一种 ...

  • 手机的解释
  • 手 机 的 解 释 正规厂家生产的手机,有好几组编码,在手机的背面,取下电池可见,分别是信产部进网证编码.手机型号编码.扰码.手机串码(IMEI,国际通讯设备唯一识别码)以及机器出厂序列号等几组编码.这样的玩意,叫"正规.行货手机",不叫"五码机".前期的贴牌 ...

  • 天宇朗通:龙门一跃
  • 从"草根"转型"贵族",天宇还能继续山寨机特有的"革命精神"与"造反优势"吗? "黑马",是所能想到形容天宇朗通(以下简称天宇)的第一个词汇. 当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一举拿下国产手机销售冠军的时候,所 ...

  • 社会怎么这么黑暗?(500字)作文
  • 精选作文:社会怎么这么黑暗?(500字)作文 在残酷的社会中到底有多少残酷? 如果你捡到一笔钱,你应该马上找到失主. 如果你看见一个迷路的小孩,你应该帮助他(她)找到父母.如果&& 唉,算了! 现 在残酷.没有关心与爱护的社会对我们而言又有什么意义!现在的人只会为自己着想,他们 有为 ...

  • 起底315手机消费:华为.小米.魅族.乐视一个都不能少
  • 2015年国内手机出货量已经超过5亿部,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手机产品开始处于同质化竞争的状态,产品质量及服务成了手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从消费者所反映的状况来看,目前手机厂商在这些方面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公布的2015年消费者投诉举报分析显示,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手机投诉12 ...

  • 山寨文化不利于创新一辩
  • 谢谢主席 首先,请允许我方向评委和对方辩友陈述一下关于山寨文化的定义:"山寨"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然后延伸到文化领域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据此,山寨文化的外延主要包括两点:第一点,就 ...

  • 从热门话题到知识经济发展下的社会道德观
  • 摘要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兴起与发展的社会,面对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物质文明的提高,当今社会的人们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观念?自古以来,我们就一直秉承着老祖宗们的优秀传统美德,我国传统道德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在经过数千年的沉积与提炼,到如今,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作者从近几年所出现的热门话题引出我 ...

  • 关于山寨文化的论文
  • 山寨文化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姓名:傅春燕 学号: 年级: 2010032134 2010级 班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 山寨文化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班2010032134傅春燕 内容摘要: 2008年被大家称作是山寨年,山寨文化以其无与伦比的速度风靡了整个中国.作 ...

  • 网上"山寨"很流行
  •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原指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后被引申为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比如前些时候闹得沸沸扬扬的"山寨手机"风波.它的出现被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如今,"山寨"一词已经成为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