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共识"下的经济崛起

“强国共识”下的经济崛起

2009-09-26 00:37:24

自1870洋务运动之后,“强国”这个词汇覆盖了中国所有的主题,成为无数热血国人的毕生理想。在很多时候,这个梦想化身为一场场流血的革命,一次次不对称的抗争与寂寞的漂泊,或是一个个玫瑰色的工业梦想——它构成了百年中国沉重的旋律。在很多时候,我们急迫的寻找着通往未来的道路,有时候甚至迫不及待,在一条道路还没有完全考察清楚的时候,都不惜铤而走险;而有的时候,当历史的浪潮涌来时,我们又会在徘徊不前中与历史机遇擦肩而过。

这是一场漫长而令人焦虑的探索,在这探索的尽头,我们找到了实业救国、实业强国的道路。到今天,当改革开放走过30年,当共和国迎来一甲子的庆典,我们站在历史的台阶上回望30年、60年与130年的漫长,会生怎样的感慨?我们已经触摸到了“强国梦”的边了么?还有多少随风逝去的实业家被我们怀念?未来,我们又该如何自信的走下去呢?……这是一些散落在历史深处的问题。

新角色1884年,后来被誉为“晚清商父”的盛宣怀入主招商局,当时,面对财尽民贫、国家饱受侵略屈辱的状况,绝顶聪明的盛宣怀历史性地创造出了“官督商办”的商业模式,从而将洋务事业引向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出于强大国力的需要,国有企业跟国家的命运不断结合,在依靠政策支持、资源垄断而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错失真正的市场化机会。企业由此患上“政策依赖症”,在最终更加剧烈的竞争中走向衰亡。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说法并非全盘否定国有力量在中国富强道路上的作用。事实上,在旧时代的整个“实业强国”的蓝图中,国有企业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支撑起了中国的现代工业的脊梁。但国有企业的过于强大却又反复的变成影响商业现代化的阻力,甚至在某些时刻成为了倾覆政权的力量。在清代末年,正是国营资本与民营资本的一次激烈博弈,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覆灭。而在20世纪40年代里,以所谓“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集团,也给国家治理带来了重大的负面效应。

新中国的成立是国有资本新角色的开始,在共和国60年的历程上,国有资本始终具有决定性角色与地位,这依然是一个无比顽强的传统。

为了统一管理全国经济,1952年7月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随后又相继成立国家建设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技术委员会和国家物资供应总局等机构。这些机构均下设至县级政府,形成了一个封闭、垂直式的计划管理体系。这是一只无比庞大、无所不在的“看得见的手”。1956年,随着私人工厂的“绝种”,国有及集体企业成为惟一的企业生态。

在雄心勃勃、严密的计划体制下,所有的工厂都仅仅是一个生产单位,国家需要建设什么工厂、生产什么产品、培植多大的生产能力,以及产品的产量和投资的规模,都由国家通过计划直接安排。国家既在宏观上进行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布局等宏观决策,又在微观层面上担负着项目决策管理任务。

这种体制的优劣在日后无比清晰地呈现出来,强大的计划性大大提高了资源聚集的能力,能够以“举国之力”办成大事,而它所必然带来的则是低效率、浪费和反应迟缓等等病症,与计划经济并蒂而生的两个景象是官僚主义和短缺经济。

于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的改革成为一个主要话题。但在1998年之前,国企改革的主题一直是“放权让利”,其后开始了产权改革,但随着数以十万计的中小型国有企业转变“身份”改为民营,国有资本却最终在能源型和资源型领域形成了新的垄断态势。

强国逻辑强国的梦想,让中国人愿意为之牺牲一切,即便到了和平建设的时期,痴念不改。

开国之初,为了在短时间内把重工业抓上去,从中央到地方倾全力而为之,计划经济的威力以及因此而形成的“举国效应”发挥了重大作用。以用电量为例,一五期间,全国电力的八成以上都用于工业,农村用电只占全国电量的0.6%。此外,农业对工业的反哺一直非常之大。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9.2%。1978年之后,为了从混乱和积弱中摆脱出来,我们又采取了不顾一切的战略,“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策略的成效,便是举世瞩目的中国之真正崛起。过去三十年里,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经济总量相继超过了英国、德国,一跃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甚至某些外国媒体以G2——美国与中国——来描述当今世界的两极景象。

然而,偏执性的强国追求,也让中国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早在1956年8月,毛泽东就发表了著名的“开除球籍”的论断。

为了不被开除“球籍”,1958年,毛泽东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炼钢铁的“大跃进”,提出在一年内把中国的钢铁产量翻一番,一举超过英国,全国上下为了这一目标顿时陷入疯狂,各地建起了数以十万计的小高炉,人们满怀热情地日夜炼钢。这场带有自毁性的大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灾害。而其初衷,正是为了强国。

1978年之后,中国经济的成就毋庸置疑。不过,相伴随的“负面成果”和破坏性也是巨大的。

在宏观经济的策略选择上,对国有资本的依赖以及巨量投资的冲动,成了“强国共识”的衍生理念。吴敬琏在评价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时便说,“企图以海量投资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跃进运动造成了我国经济情况极度恶化以及巨大的财富乃至生命损失,然而,即使造成了这样大的灾祸,传统的工业化战略却始终没有得到纠正。经济增长主要倚靠投资、特别是重化工业投资,成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开始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我们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这样基本特征的背后,其实就是“强国逻辑”的支撑。

转轨民营资本在中国的60年成长,经历了“保护-消灭-复活”的曲折历程,可谓跌宕坎坷。而这又是“强国逻辑”的另外一种演绎。

据薄一波回忆,在攻克北平和天津之后,毛泽东专门对他嘱咐,城市接收工作主要是接收官僚资本,对民族工商业要好好保护,接收工作要“原封原样,原封不动”,让他们开工,恢复生产,以后再慢慢来。

但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私人资本在产业经济中的空间越来越小。1954年9月,全国人大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它正式确定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明确提出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发展生产合作社作为改造个体手工业的主要道路。1955年10月,毛泽东在《农业合作社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一文中明确提出要让资本主义马上“绝种”。于是,仅仅一个月内,私人资本便在中国“绝种”了。

这其中还有过一个小插曲。私人资本消亡了20年后,1970年代中期的一些农村市场又冒出了星星之火,1974年,已经当上国务院副总理的原大寨村支部书记陈永贵到福建省晋江市视察,在一个叫石狮的小渔镇里,看到了让他大吃一惊的景象:光天化日之下,当地的农贸市场乱糟糟地挤作一团,人们在各种各样的摊点前兴奋地交谈着,彼此讨价还价,这些聚集的摊贩绝大多数是无照经营。由于道路狭窄,来来往往的小商贩们造成了交通堵塞,以至于陈永贵的专车竟无法顺利通行。

陈触景生情,说出了一句后来在全国广为流传的话:“这是资本主义挡住了社会主义的路,堵不死资本主义的路,就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

后来的史家当然给予了石狮完全不同的定论。原因便是在4年之后的1978年,正是福建的晋江地区、广东的潮汕地区以及浙江的温州和台州地区,成为私人经济率先活跃起来的发源地,也掀开了中国民间工业兴起的大幕。

这是一场百年漫长的等待,当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的时候,一群民间的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从而让中国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了。尽管其间依然包含了太多的波折。

整个20世纪80年代,在很多城市,到民营工厂上班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而自己开一个小铺子做一个小生意,就会被蔑称为“个体户”,也就是一个“没有组织的人”,一个不受保护的体制外的流浪汉,这个社会印象一直要到“万元户”这个名词出现之后,由蔑视到暗暗羡慕,再到全社会的无度的称颂。他们是一场意外,就像设计了中国改革开放蓝图的邓小平在1987年讲的“十年改革,中央最大的意外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如今,这股意外的力量已经变成了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历史将他们推到了今天的高度,但未来依然充满未知。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每隔四到五年便会遭遇一次“宏观调控”,而调控的主要对象便是“民营企业”。在中国最近的30年历史上,1998年和2003年附近,都发生过大规模的企业倒塌事件。

再将目光放到今天,当2008年世界遭到“次贷危机”袭扰,中国主体经济亦遭受重创时,国家发布了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但急需国家输血的民营企业,依然在最急迫的时候,被抛弃在拯救范畴之外。另一方面,那些还活着的,追求更高发展的民营企业,也在不断地碰到壁垒。今天,私人企业吸纳了全国八成的就业人口,纳税占税收总额的近一半,但在很多领域——主要是资源型和能源型产业中,民间企业家仍然不得其门而入。

破局最让我们担忧和值得思考的正是——很可能在今天,延续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强国共识”已经破局了。

原因有三。其一,中国已俨然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之一、全球最大债权国,不可谓不强大了,强国目标已经基本达成;其二,在国家强大的同时,却发生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景象,国强与民富并没有同步出现;其三,国有资本的强大,已经造成对其他所有制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的压抑。

正是因为这些有目共睹的原因,人民的意志已经很难用“强国”来统一。在今日中国,必须与改革同时被讨论的是,共识、利益与权益。

回望最近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变革,我们看到,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改革的推进是建立在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破坏之上的,所有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因为,现行之法是一种“恶法”,先行者前赴后继,改革以自下而上的潮流推进,政府则在其后以追认的方式认可,原有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瓦解,或者说已无利可图,新的商业利益的获得者都是在体制外成长起来的。

自1998年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之后,情况悄然发生了大的变化,随之,中国的产业结构开始向重型化转移,能源及资源——这些要素无需通过改革的方式培植——成为商业利益的新争夺点,到2003年之后,因反对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改革共识终于被利益分化掉了。从此,中国经济由共识时期进入到了博弈时期。我们无法用好或是坏来形容这样的景象,这也许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不过让人担忧的是,政商界、知识阶层以及市民阶层对这种变化的发生显然非常陌生,要么不肯承认,要么有意回避。

以一例来说明。2008年底,因宏观调控过度及受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中央政府推出了四万亿元的强力启动计划。很快,一个声音便从民间生出:这四万亿元到底给了谁,是民营企业还是国营企业?甚至,有律师专程赴财政部登门询问。

这是一个很有寓意性的事件。如果在十五年前,政府推出投资计划,是不会、或者也不敢提出这样的问题的;如果在美国及其他商业国家,政府推出了一个经济振兴计划,也是不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的。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会有?答案是——共识已经破局,改革的驱动被利益的博弈取代。在共识模糊的前提下,利益及权益的重新设定被延误了下来,于是,无数经济乱象由此而生。

在过去的60年里,中国的经济变革其实尝试过两条道路:一是国家化的工业道路,以国有资本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主力,二是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以多元化的资本格局推进经济的繁荣。

前面一条路,我们在1978年之前曾经尝试过。安格斯·麦迪森提供过一组数据,他对1952年到1978年之间的亚洲各国人均GDP增长率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是整体落后的。中国人均GDP增长率是2.3%,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分别是:6.7%、6.3%、4.8%、5.4%、6.6%。

在196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457亿元,与日本相当。而到1977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不到日本的1/3,只相当于美国的1/10。

后面一条路,是最近三十年所试验的。还是用麦迪森的数据,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达到6.6%,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则依次为2.1%、6.3%、4.8%、3.9%和4.7%。

把这些很枯燥的数据一一排列出来,是想表达这样的一个观点:中国的经济变革已经不能偏离市场化的路径。而市场化的终极目的,是民富大于强国。 【21世纪网】本文网址:http://www.21cbh.com/HTML/2009-9-28/HTML_NHRYXDC3GDTA_5.html

“强国共识”下的经济崛起

2009-09-26 00:37:24

自1870洋务运动之后,“强国”这个词汇覆盖了中国所有的主题,成为无数热血国人的毕生理想。在很多时候,这个梦想化身为一场场流血的革命,一次次不对称的抗争与寂寞的漂泊,或是一个个玫瑰色的工业梦想——它构成了百年中国沉重的旋律。在很多时候,我们急迫的寻找着通往未来的道路,有时候甚至迫不及待,在一条道路还没有完全考察清楚的时候,都不惜铤而走险;而有的时候,当历史的浪潮涌来时,我们又会在徘徊不前中与历史机遇擦肩而过。

这是一场漫长而令人焦虑的探索,在这探索的尽头,我们找到了实业救国、实业强国的道路。到今天,当改革开放走过30年,当共和国迎来一甲子的庆典,我们站在历史的台阶上回望30年、60年与130年的漫长,会生怎样的感慨?我们已经触摸到了“强国梦”的边了么?还有多少随风逝去的实业家被我们怀念?未来,我们又该如何自信的走下去呢?……这是一些散落在历史深处的问题。

新角色1884年,后来被誉为“晚清商父”的盛宣怀入主招商局,当时,面对财尽民贫、国家饱受侵略屈辱的状况,绝顶聪明的盛宣怀历史性地创造出了“官督商办”的商业模式,从而将洋务事业引向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出于强大国力的需要,国有企业跟国家的命运不断结合,在依靠政策支持、资源垄断而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错失真正的市场化机会。企业由此患上“政策依赖症”,在最终更加剧烈的竞争中走向衰亡。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说法并非全盘否定国有力量在中国富强道路上的作用。事实上,在旧时代的整个“实业强国”的蓝图中,国有企业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支撑起了中国的现代工业的脊梁。但国有企业的过于强大却又反复的变成影响商业现代化的阻力,甚至在某些时刻成为了倾覆政权的力量。在清代末年,正是国营资本与民营资本的一次激烈博弈,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覆灭。而在20世纪40年代里,以所谓“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集团,也给国家治理带来了重大的负面效应。

新中国的成立是国有资本新角色的开始,在共和国60年的历程上,国有资本始终具有决定性角色与地位,这依然是一个无比顽强的传统。

为了统一管理全国经济,1952年7月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随后又相继成立国家建设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技术委员会和国家物资供应总局等机构。这些机构均下设至县级政府,形成了一个封闭、垂直式的计划管理体系。这是一只无比庞大、无所不在的“看得见的手”。1956年,随着私人工厂的“绝种”,国有及集体企业成为惟一的企业生态。

在雄心勃勃、严密的计划体制下,所有的工厂都仅仅是一个生产单位,国家需要建设什么工厂、生产什么产品、培植多大的生产能力,以及产品的产量和投资的规模,都由国家通过计划直接安排。国家既在宏观上进行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布局等宏观决策,又在微观层面上担负着项目决策管理任务。

这种体制的优劣在日后无比清晰地呈现出来,强大的计划性大大提高了资源聚集的能力,能够以“举国之力”办成大事,而它所必然带来的则是低效率、浪费和反应迟缓等等病症,与计划经济并蒂而生的两个景象是官僚主义和短缺经济。

于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的改革成为一个主要话题。但在1998年之前,国企改革的主题一直是“放权让利”,其后开始了产权改革,但随着数以十万计的中小型国有企业转变“身份”改为民营,国有资本却最终在能源型和资源型领域形成了新的垄断态势。

强国逻辑强国的梦想,让中国人愿意为之牺牲一切,即便到了和平建设的时期,痴念不改。

开国之初,为了在短时间内把重工业抓上去,从中央到地方倾全力而为之,计划经济的威力以及因此而形成的“举国效应”发挥了重大作用。以用电量为例,一五期间,全国电力的八成以上都用于工业,农村用电只占全国电量的0.6%。此外,农业对工业的反哺一直非常之大。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9.2%。1978年之后,为了从混乱和积弱中摆脱出来,我们又采取了不顾一切的战略,“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策略的成效,便是举世瞩目的中国之真正崛起。过去三十年里,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经济总量相继超过了英国、德国,一跃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甚至某些外国媒体以G2——美国与中国——来描述当今世界的两极景象。

然而,偏执性的强国追求,也让中国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早在1956年8月,毛泽东就发表了著名的“开除球籍”的论断。

为了不被开除“球籍”,1958年,毛泽东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炼钢铁的“大跃进”,提出在一年内把中国的钢铁产量翻一番,一举超过英国,全国上下为了这一目标顿时陷入疯狂,各地建起了数以十万计的小高炉,人们满怀热情地日夜炼钢。这场带有自毁性的大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灾害。而其初衷,正是为了强国。

1978年之后,中国经济的成就毋庸置疑。不过,相伴随的“负面成果”和破坏性也是巨大的。

在宏观经济的策略选择上,对国有资本的依赖以及巨量投资的冲动,成了“强国共识”的衍生理念。吴敬琏在评价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时便说,“企图以海量投资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跃进运动造成了我国经济情况极度恶化以及巨大的财富乃至生命损失,然而,即使造成了这样大的灾祸,传统的工业化战略却始终没有得到纠正。经济增长主要倚靠投资、特别是重化工业投资,成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开始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我们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这样基本特征的背后,其实就是“强国逻辑”的支撑。

转轨民营资本在中国的60年成长,经历了“保护-消灭-复活”的曲折历程,可谓跌宕坎坷。而这又是“强国逻辑”的另外一种演绎。

据薄一波回忆,在攻克北平和天津之后,毛泽东专门对他嘱咐,城市接收工作主要是接收官僚资本,对民族工商业要好好保护,接收工作要“原封原样,原封不动”,让他们开工,恢复生产,以后再慢慢来。

但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私人资本在产业经济中的空间越来越小。1954年9月,全国人大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它正式确定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明确提出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发展生产合作社作为改造个体手工业的主要道路。1955年10月,毛泽东在《农业合作社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一文中明确提出要让资本主义马上“绝种”。于是,仅仅一个月内,私人资本便在中国“绝种”了。

这其中还有过一个小插曲。私人资本消亡了20年后,1970年代中期的一些农村市场又冒出了星星之火,1974年,已经当上国务院副总理的原大寨村支部书记陈永贵到福建省晋江市视察,在一个叫石狮的小渔镇里,看到了让他大吃一惊的景象:光天化日之下,当地的农贸市场乱糟糟地挤作一团,人们在各种各样的摊点前兴奋地交谈着,彼此讨价还价,这些聚集的摊贩绝大多数是无照经营。由于道路狭窄,来来往往的小商贩们造成了交通堵塞,以至于陈永贵的专车竟无法顺利通行。

陈触景生情,说出了一句后来在全国广为流传的话:“这是资本主义挡住了社会主义的路,堵不死资本主义的路,就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

后来的史家当然给予了石狮完全不同的定论。原因便是在4年之后的1978年,正是福建的晋江地区、广东的潮汕地区以及浙江的温州和台州地区,成为私人经济率先活跃起来的发源地,也掀开了中国民间工业兴起的大幕。

这是一场百年漫长的等待,当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的时候,一群民间的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从而让中国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了。尽管其间依然包含了太多的波折。

整个20世纪80年代,在很多城市,到民营工厂上班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而自己开一个小铺子做一个小生意,就会被蔑称为“个体户”,也就是一个“没有组织的人”,一个不受保护的体制外的流浪汉,这个社会印象一直要到“万元户”这个名词出现之后,由蔑视到暗暗羡慕,再到全社会的无度的称颂。他们是一场意外,就像设计了中国改革开放蓝图的邓小平在1987年讲的“十年改革,中央最大的意外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如今,这股意外的力量已经变成了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历史将他们推到了今天的高度,但未来依然充满未知。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每隔四到五年便会遭遇一次“宏观调控”,而调控的主要对象便是“民营企业”。在中国最近的30年历史上,1998年和2003年附近,都发生过大规模的企业倒塌事件。

再将目光放到今天,当2008年世界遭到“次贷危机”袭扰,中国主体经济亦遭受重创时,国家发布了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但急需国家输血的民营企业,依然在最急迫的时候,被抛弃在拯救范畴之外。另一方面,那些还活着的,追求更高发展的民营企业,也在不断地碰到壁垒。今天,私人企业吸纳了全国八成的就业人口,纳税占税收总额的近一半,但在很多领域——主要是资源型和能源型产业中,民间企业家仍然不得其门而入。

破局最让我们担忧和值得思考的正是——很可能在今天,延续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强国共识”已经破局了。

原因有三。其一,中国已俨然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之一、全球最大债权国,不可谓不强大了,强国目标已经基本达成;其二,在国家强大的同时,却发生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景象,国强与民富并没有同步出现;其三,国有资本的强大,已经造成对其他所有制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的压抑。

正是因为这些有目共睹的原因,人民的意志已经很难用“强国”来统一。在今日中国,必须与改革同时被讨论的是,共识、利益与权益。

回望最近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变革,我们看到,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改革的推进是建立在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破坏之上的,所有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因为,现行之法是一种“恶法”,先行者前赴后继,改革以自下而上的潮流推进,政府则在其后以追认的方式认可,原有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瓦解,或者说已无利可图,新的商业利益的获得者都是在体制外成长起来的。

自1998年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之后,情况悄然发生了大的变化,随之,中国的产业结构开始向重型化转移,能源及资源——这些要素无需通过改革的方式培植——成为商业利益的新争夺点,到2003年之后,因反对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改革共识终于被利益分化掉了。从此,中国经济由共识时期进入到了博弈时期。我们无法用好或是坏来形容这样的景象,这也许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不过让人担忧的是,政商界、知识阶层以及市民阶层对这种变化的发生显然非常陌生,要么不肯承认,要么有意回避。

以一例来说明。2008年底,因宏观调控过度及受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中央政府推出了四万亿元的强力启动计划。很快,一个声音便从民间生出:这四万亿元到底给了谁,是民营企业还是国营企业?甚至,有律师专程赴财政部登门询问。

这是一个很有寓意性的事件。如果在十五年前,政府推出投资计划,是不会、或者也不敢提出这样的问题的;如果在美国及其他商业国家,政府推出了一个经济振兴计划,也是不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的。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会有?答案是——共识已经破局,改革的驱动被利益的博弈取代。在共识模糊的前提下,利益及权益的重新设定被延误了下来,于是,无数经济乱象由此而生。

在过去的60年里,中国的经济变革其实尝试过两条道路:一是国家化的工业道路,以国有资本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主力,二是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以多元化的资本格局推进经济的繁荣。

前面一条路,我们在1978年之前曾经尝试过。安格斯·麦迪森提供过一组数据,他对1952年到1978年之间的亚洲各国人均GDP增长率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是整体落后的。中国人均GDP增长率是2.3%,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分别是:6.7%、6.3%、4.8%、5.4%、6.6%。

在196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457亿元,与日本相当。而到1977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不到日本的1/3,只相当于美国的1/10。

后面一条路,是最近三十年所试验的。还是用麦迪森的数据,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达到6.6%,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则依次为2.1%、6.3%、4.8%、3.9%和4.7%。

把这些很枯燥的数据一一排列出来,是想表达这样的一个观点:中国的经济变革已经不能偏离市场化的路径。而市场化的终极目的,是民富大于强国。 【21世纪网】本文网址:http://www.21cbh.com/HTML/2009-9-28/HTML_NHRYXDC3GDTA_5.html


相关内容

  • 如何在世界潮流中把握中国战略发展机遇期
  • [摘 要]3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升.21世纪的头二十年并定义为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历史的当口,如何把握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关系着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文章主要从外交政策.政治制度.国际合法性与共识三个视角提出一些愚见,试图使中国在认清世界潮流的基础 ...

  • 中国制造2025,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崛起之路!
  • 与过去两次工业革命明显不同的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是以一个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的姿态出现的.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加快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我国有望到2020年初步完成从工业2.0向工业3.0的升级,并奠定工 ...

  • 中国崛起策二十七:海陆权双重特征的"天命大国"
  • 中国崛起策二十七:海陆权双重特征的"天命大国" 刘涛 [该文章阅读量:110次][字号:大 中 小] 一 "陆洋"文化 崛起策二十六提到了中国在欧亚大陆地缘政治上的双重特征,因此是具有"边缘--中心"身份的特殊欧亚大国,中心地带的中国西北边 ...

  • 海洋话语弱势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
  • 海洋话语弱势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 作者:张尔升 裴广一 陈羽逸 李雪晶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第02期 张尔升.陈羽逸,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裴广一,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雪晶,国家开发银行三亚分行.通信作者及地址:张尔升,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邮编:57022 ...

  • 中国崛起与文化安全
  • [摘  要]文化是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深层精神力量,在全球化.资本化和网络化时代,多样文化互动.碰撞和交融,给我国社会生活注入了巨大的发展活力.同时,西方文化的巨大同化效应.资本文化的巨大物化效应.反主流文化的巨大虚化效应,也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安全危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以前无古 ...

  •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意义与前景
  • 作者:于洪君 国际问题研究 2014年01期 近年来,"新型大国关系"成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为何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质与内涵是什么?在国际格局发生深刻改组.国际力量对比持续演进.国际关系各领域发生深层次变化的今天,应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 ...

  • 大国光环何足道哉
  • "世事如棋局局新".2010年起,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善尽"大国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此中国学者也开始作出回应. 勿慕虚名而受实祸 实际上,国际社会的这种呼声以及中国学者的相关探讨,对于崛起征途中的成败利钝,并无真正意义.与此相反,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善尽" ...

  • 我国钢铁工业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作者:张寿荣 宏观经济研究 2005年07期 一.20世纪我国钢铁工业崛起中形成的共识 回顾20世纪,我国钢铁工业在曲折和前进的历程中不断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钢产量逐年增加,1996年超过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0年钢产量达1.28亿吨,比1990年翻了将近一 ...

  •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中国由衰到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三个百年:1.百年衰落,是在18世纪中叶,康乾盛世到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2.百年奋战,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3.百年复兴,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50年左右.这百年复兴,我又把它分为三个30年,这是一个大略的思维.30年打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