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各专业研究方向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各专业研究方向

一、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代码:0818) (一)矿产普查与勘探(代码:081801)

1.油气成藏与含油气系统研究

以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富集主控因素研究为基础,通过油气成藏静态地质要素和动态作用过程的综合分析,揭示油气成藏过程与富集规律。研究内容包括有效烃源岩、储集层、输导层和盖层等地质要素的分布和静态评价,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和圈闭的形成等作用的动态演化过程和时空匹配关系,以及关键时刻地质要素和动态作用组合关系,开展油气成藏综合研究与评价,明确油气富集规律,预测油气资源规模和资源空间分布。

2、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是以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细粒沉积体系形成与分布、微纳米级致密储层特征、连续型油气聚集与产出机理、“甜点区”评价方法与技术等为重点的新兴学科。研究核心是非常规油气成藏体系的“生油气能力、储油气能力、产油气能力”;研究内容包括成藏体系的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6特性”及匹配关系,研究重点是非常规油气成藏体系的分布范围与“甜点区”的分布预测与评价,确定经济有效开采的方法技术与经济发展模式。

3.盆地和构造分析

以区域构造背景研究为基础,以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方法技术为手段,确定含油气盆地成盆演化与沉积充填历史,研究

盆地性质、构造样式、类型和分布,明确盆地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成盆区域构造背景与构造动力学机制、构造运动学和几何学特征、区域构造演化、盆地构造解析、构造运动对成盆、成烃、成储、成藏的影响。

4.沉积与储层地质

沉积研究是充分运用现代沉积学的理论和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研究思路与方法,明确沉积体系类型,研究沉积物的形成、搬运、沉积演化过程,确定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沉积演化特征,明确有利沉积相带。储层学研究是以沉积研究为基础,研究储集体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气性特征,揭示与储集空间(孔、洞、缝)形成有关的成岩作用,阐明成岩历史、孔隙演化历史,构建储层地质模型,开展储层分布预测与评价,确定有利储层分布范围。

5.油气地球化学与成藏

重点研究沉积有机质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分布与演化,不同生烃母质降解生烃机理,烃类流体的运移、聚集和次生转化机制;通过分析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及其与圈闭形成相关的烃类生成-运移-聚集的时空配置关系,定量评价油气资源潜力,判识油气成因与来源,预测烃类产物类型与油气分布。

6.油气地质综合研究

以现代勘探方法、技术和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为基础,研究油气形成条件与成藏过程,构建油气成藏地质模型,揭示油气运聚和分布特征,预测油气资源潜力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内容包括油气生成、储集层的形成演化、油气运聚输导体系和输导过程、

圈闭的形成和油气成藏条件匹配关系等,通过成藏地质要素与成藏过程综合分析与评价,确定最佳油气富集区。

7.地层古生物与古环境

以多重地层划分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含油气区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特别是盆地覆盖区钻井与露头、油气区与国际、国内划分标准的对比;综合多门类古生物(包括遗迹化石)、岩石、沉积构造、沉积相、地球化学等多学科资料分析油气区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和古气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并探讨古环境、古气候与油气生、储的关系。 (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代码:081802)

1、地球物理信息处理技术

以波场理论和信息理论为基础,开展地震信息保真和偏移成像处理技术研究,包括以提高分辨率、信噪比和保真度为目标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和以提高成像精度为目标的速度建模和偏移成像技术研究, 为油气构造勘探、储层预测和油藏评价提供基础资料。研究领域包括地震信息保真处理和地震偏移成像处理。

2、地球物理信息解释技术

以地震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综合地质、钻井、测井和油藏动态资料,开展构造描述、储层预测、流体检测和油藏动态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为区带与目标评价、储量估算、油藏评价与开发方案编制、调整井位优选和油藏挖潜提供技术支撑。研究领域包括地震岩石物理、储层地球物理、油藏地球物理、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和重磁电地质综合解释。

3、测井理论方法与处理评价技术

测井理论方法与处理评价技术包括两个专门技术领域,一是测井新方法基础理论和测井岩石物理研究基础方法,二是测井信息处理技术及其应用于油气藏的解释评价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⑴测井新方法基础理论;⑵测井岩石物理及其实验和数模;⑶测井原始信息预处理和测井资料特殊处理技术;⑷测井油气层解释和油藏评价技术;⑸测井地质学;⑹测井资料工程应用方法与技术,等。

4、测井软件工程

测井软件工程是研究设计先进测井数据处理程序结构及编写高质量程序代码的专门技术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⑴测井软件平台架构设计;⑵测井数据结构设计;⑶测井数据库应用设计与实现;⑷测井应用组件设计与封装;⑸测井图形图像处理技术;⑹触屏交互感应处理方法;⑺并行处理技术,等。

5、油气资源环境遥感

数字地质露头三维建模及储层精细表征、现代沉积遥感调查与沉积模式遥感定量研究、油气信息遥感检测和评价、近地表调查遥感新方法、油区生态环境与污染遥感监测监督。 (三)地质工程(代码:081803)

1、勘探风险分析

依据石油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等基础地质理论,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为工具,研究石油勘探过程相关的地质因素、开发工程技术因素及经济指标等,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预测目标成功或失败概率;通过综合、定量或定性化的勘探决策分析帮助决策层管理、分配好勘探投资,做到最优化资

源配置,为勘探投资决策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包括:地质风险分析、勘探层和勘探目标资源评价与经济分析、勘探效果评价等。

2、区带风险、目标风险评价和决策技术

研究勘探区带、目标评价理论思想、评价方法与技术,通过系统、科学的勘探区带及目标评价确定勘探区块的风险与价值。如区带评价参数标准与方法体系的建立、双序列法、刻度区与类比法评价体系的建立、圈闭有效性评价、勘探决策分析等

3、油气资产评价方法

通过对目标勘探区块开展油气地质、资源评价、油气藏工程、钻采工程、地面工程、经济估值等多学科研究, 从技术层面确定油气勘探资产的资源潜力和经济价值, 为油气勘探业务开拓提供技术支撑。

4、遥感技术及应用

主要研究与地球信息科学相关的遥感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表达、分析、显示和共享,探索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之间的互动,开展基于光谱变化的地质勘察实用化技术研究,压缩背景突出目标的信息提取技术、数据融合地质勘察技术等。研究方向包括:数字露头三维建模及储层精细表征、现代沉积遥感调查、地震工程遥感深化应用、油气信息遥感识别、油气田环境遥感监督监测等。 (四)油气资源工程(代码:0818Z0,本院自主设置学科)

1、盆地分析与油气资源评价

根据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油气勘探成果等资料,研究盆地演化过程、模拟油气形成与分布,在此基础上对油气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内容包括盆地分析原理与方法、油气地质评价与有利区优选、油气资源分类体系、资源评价评价方法与参数体系、资源经济性评价方法、评价软件与数据库技术、剩余油气资源分布预测方法等。

2、油气发展战略与勘探规划部署

研判国民经济宏观形势、油气消费与生产趋势等,研究重点探区油气勘探潜力与勘探发现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国家、公司油气中长期发展战略与勘探规划部署方案。研究内容包括油气发展战略研究方法、油气需求预测方法与模型、储量增长预测方法与模型、战略决策分析方法、油气发现与储量增长规律、勘探领域评价优选方法、勘探规划计划关键指标评价方法、勘探规划部署方案编制方法、石油安全战略研究方法等。

3、油气储量计算、价值评估与资产评价

依据区域地质、地球物理、钻井测试资料及勘探开发成果等,研究油气藏类型、储集层特征与流体分布,在此基础上对油气储量的数量、价值进行评估,对油气资产进行评价。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油气资源/储量分类、地质储量计算方法、可采储量评估方法、储量经济评价与价值评估方法、油气资产评价技术等。

4、油气资源信息系统建设

依据数据库技术和管理理论,根据油气资源评价发展的需要,研发、建设和管理油气资源信息系统,提供资源评价必需的信息资料、评价软件工具、数字制图与管理工具及一体化团队科研协作平台等。研究内容包括油气资源信息知识库构建技术、基于数

据库与WEB 环境的资源评价软件应用技术、基于数据库与服务器的数字制图与管理技术已及企业内部网环境下的油气资源协同工作平台构建技术等。

5、全球油气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石油安全战略

依据全球油气资源分、勘探及开发利用现状和新技术对油气产业的影响和发展趋势,研究全球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前景,研究中国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内容包括: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规律及勘探开发利用现状、新技术对油气新领域勘探开发的影响、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油气价格对油气开发利用的影响、中国周边国家油气资源利用战略和油气投资环境、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战略及重大战略举措研究等。

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代码:0820) (一)油气井工程(代码:082001)

1、钻井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研究钻井岩石力学、钻井流体力学、钻井管柱力学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 岩石破碎机理、破岩新方法等。

2、钻井机械装备与井下工具

主要研究钻机与地面新装备、钻井完井井下工具、连续管技术与装备、高压水射流技术与装备、膨胀管波纹管技术及工艺, 石油机械装备工作理论、设计方法、质量监督检测与安全工程技术, 钻井完井自动化前沿装备、海洋钻井装备与工具、钻井完井实验室用实验装备的研制与实验技术新方法。

3、钻井工艺新技术新方法

主要研究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特殊工艺井(水平井、分支井等)钻井技术, 特殊钻井方式(欠平衡钻井、气体钻井、控压钻井等)钻井技术, 钻井完井软件的研发, 高效破岩新技术, 钻井井下风险控制技术(包括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与地质风险控制技术), 提高探井发现率与开发井采收率的钻井新技术新方法等。

4、钻井流体与储层保护新技术

主要研究钻井流体基础理论, 油气储层保护技术, 钻井流体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钻井流体环保技术等。

5、固井完井新工艺新材料

主要研究固井完井基础理论, 固井完井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 水泥浆体系及水泥外加剂、添加剂, 固井完井新材料开发等。

6、非常规油气藏钻完井新技术

主要研究煤层气钻完井新技术, 储气库建库新技术研究, 页岩气钻完井新技术, 致密油气钻完井新技术, 天然气水合物钻完井新技术, 新能源钻完井新技术等

082002)

1、油气田开发地质

主要是研究控制和影响油气开发过程的油气藏地质特征的原始状态、地质成因及开发过程中变化规律的学科。利用地质学及地震、测井等技术手段,开展微构造、低级序断层、单砂体边界、储层特性参数及流体性质等油气藏参数研究。形成不同开发方式、不同开发过程中控制和影响流体流动的宏观—微观油气藏地质特征认识与评价体系,为科学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及开发调整提供地质依据。

2、油气藏工程

主要是研究油气藏动态特征及规律和油气藏开发方法及决策的工程学科。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信息资料,对油气藏进行评价,编制和调整油气藏开发方案,应用驱替理论、工程方法和油藏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开采机理,预测开发动态,提出相应的开发技术对策,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采收率。

3、提高油气采收率工程

主要是研究不同开发阶段的剩余油气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创新不同介质的驱替基础理论方法,发展以扩大注入介质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替效率为主要内涵的学科。提高采收率是油气田开采永恒的主题,它是一个高新技术高度集成和多学科高度综合的学科领域,综合了石油地质、油气藏工程、油层物理、渗流力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热力学工程、微生物学、新型材料学等基础科学。根据驱替介质和驱替方式,提高采收率方法可分为:水驱、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包括注蒸汽、火烧)和微生物驱等。开展不同类型油气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系列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和经济效益,为保障我国油气能源安全提供理论技术支持。

4、油气开发战略规划

主要是研究油气田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优化的工程学科。对油气田开发进行前期和后期评价,研究制定油气田开发技术经济政策,评估油田开发与技术潜力,进行开发与经营指标预测,

经济评价,研究和编制油气田开发战略规划、年度生产计划。开展战略规划、年度生产计划编制和经济评价优化方法等方面研究。

5、低渗透油气田开发

主要针对油层平均空气渗透率小于50毫达西油田和气层平均空气渗透率小于20毫达西气田的开发技术。开展低渗透油气藏有效开发可行性评价,编制或调整低渗透油气藏开发方案;开展储层裂缝综合表征技术、高效压裂提高油气井产量技术、井网优化及调整技术、渗流机理和动态预测技术、低渗透储层保护技术等方面研究。

6、高含水油田开发

主要针对含水率大于60%的油田开发技术。开展高含水油藏改善水驱的可行性评价,编制改善水驱油藏开发方案;开展单砂体精细刻画技术、井震结合储层精细描述技术、剩余油分布预测技术、层系与井网重组二次开发技术等方面研究。

7、采油采气工程

采油采气工程是油气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过生产井和注入井对油气藏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它所研究的是可以经济有效地作用于油气藏以提高油气井产量和采收率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理论、工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技术。其任务是通过一系列可作用于油气藏的工程技术措施,使油、气畅流入井,并高效率地将其举升到地面进行分离和计量;其目标是经济有效地提高油气井产量和采收率。该学科是集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应用性技术领域,多专业多学科交叉是其主要特

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油采气工程基础;(2)储层改造技术;(3)堵水调剖技术;(4)井筒控制工程;(5)采油采气化学工程;(6)人工举升技术。 (三)油气储运工程(代码:082003)

1、油气集输用化学剂

主要包括中低渗透油藏、高温高盐油藏驱油用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合成方法、中试放大工艺及工业化生产技术以及工业产品的性能评价。

2、油气储库选址评价

针对天然气调峰需求的需要,以构造地质、沉积地质为基础,利用物探与钻探资料、应用渗流力学、岩石力学、油气田开发和实验分析等方法与手段,从构造、储盖组合、密封性、建造条件、注采气能力等方面研究评价目标建设地下储库可行性,并进行建库方案设计。

3、油气储库钻采工程

针对不同类型油气地下储库的特点,研究适合枯竭气藏、含水层储气库的钻完井工程和注采工程技术,盐穴地下油气储库钻井完井、注采气(油)排卤及油气注采工程技术研究,已有溶腔改造工程技术研究,已有老井封堵处理技术研究。

4、盐穴造腔工程

以盐穴储气库、储油库以及盐穴储能、废渣废料储存为研究对象,研究造腔工程原理及相关设计技术,应用于盐穴油气储库的建设,是涉及地质、流体力学、岩石力学、热力学、管柱工艺

及实验技术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工程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盐穴腔体形态设计及稳定性分析、盐穴造腔物理及数值模拟研究、盐穴造腔工艺研究、盐穴造腔配套工具研发、盐穴造腔事故处理及应对措施研究等。

5、油气储库运行与安全

研究油气地下储库的运行动态和运行优化,油气地下储库的库存管理技术和方法,研究油气地下储库运行风险、建立油气地下储库安全监测体系和评估方法,包括地下储库在注采交变力下地质构造密封性、井筒泄漏、盖层与断层的密封性、地面沉降的风险性。 (四)油气田化学工程(代码:0820Z0,本院自主设置学科)

1、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

主要包括中低渗透油藏、高温高盐油藏驱油用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合成方法、中试放大工艺及工业化生产技术以及工业产品的性能评价。

2、表面活性剂分子设计与合成

开展驱油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及性能关系研究,表面活性剂合成技术研究,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技术研究,以及表面活性剂中试放大技术与工业化生产技术,具备表面活性剂从分子设计、合成、工业化生产与应用的自主研发能力。

3、纳米化学剂和特殊功能化学剂分子设计与合成

针对集团公司化学驱颠覆性战略接替技术需求,研究纳米化学驱油机理、适用纳米基础材料与改性技术、表征评价与应用方法,研发纳米智能化学驱油剂,以进一步大幅度提高中高含水和低渗透油藏采收率为主攻目标,辐射纳米化学剂在油田上游其它领域应用;以复杂油藏提高采收率为目标,研发具有强乳化功能、粘弹性等功能性驱油剂,研发稠油化学降粘剂和高凝油化学降凝剂。 (五)油气信息工程(代码:0820Z1,本院自主设置学科)

1. 软件工程

主要研究石油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运维技术,为石油企业的信息管理提供解决方案,提高石油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主要内容包括需求分析方法、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实施与维护、软件项目管理、数据分析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系统架构设计、面向服务开发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大型企业信息系统实践分析。结合石油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需求,开展石油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法研究。

2.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研究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与先进技术,及其在大型企业中的应用实践,研究企业网络基础设施的新技术和新算法,提出企业级组网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网络管理等解决方法,提升企业网络的适应性、可控性和灵活性。

研究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以相关国家政策与法规、计算机环境安全和实体安全、用户终端安全、软件安全、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密码学、网络安全协议、黑客安全技术、入侵检测等技术为基础,结合企业信息安全实际需求,研究企业信息安全解决实践解决方案,提升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性。

3. 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研究油气信息管理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分布计算、决策支持、人工智能等应用技术,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多个层面,基于油气勘探海量数据的存储、融合检索、分析处理等,通过对统计学、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建模技术、数据库等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核心算法的研究,实现油气信息业务管理、信息共享、分析决策和诊断等功能。 (六)井下控制工程(代码:0820Z2,本院自主设置学科)

1. 井下控制工程基础理论研究

开展与油气井井下控制问题相关的机理、规律、方法和解决手段等基础性研究,主要包括:井下系统动力学、井下控制机构与井下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井下物理信息识别与处理方法,井下信号发生、传递及控制机理,井下高温、高压、强振、强腐蚀工况环境应对与解决方法等。

2. 井下信息测量与控制技术

研究油气井钻完井及井下生产和作业过程中井下信息的实时获取方法及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井下工程、地质及工作参数的测量与控制原理、测量与标定方法,井下环境条件下信号采集与处理、测量与控制电路设计与制作等。

3. 井下信息传输与检测技术

研究油气井钻完井及井下生产和作业过程中井下信息传输与检测的方法及技术,主要包括:井下—地面(井下)双向信息传输方式与实现方法研究,井下—地面(井下)信号发生和检测装置、控制电路设计与制作等。

4. 井下测量系统和控制装备(工具)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开发用于油气井钻完井及井下生产和作业的测量与控制系统及装备(工具),主要包括:随钻测量系统、井下控制装置、自动导向控制装备及配套装置设计与开发等。 三、机械设计及理论(代码:080203)(仅具有硕士授权点)

1、石油钻采装备与井下工具研究

主要包括钻修井装备、机械采油装备、海洋石油装备、油田特种作业车载装备、智能化油田装备、井筒控制工程、仿生工程、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理论等研究与应用。

2、石油机械产品质量监督、寿命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

主要是研究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工程学科。包括石油机械产品缺陷检测技术、机械产品寿命评估技术、机械产品质量检测评估与监督技术、无损检测理论与装备等研究。

3、金属材料防腐耐磨功能处理技术研究

主要是研究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工艺技术的工程学科。包括电镀、化学镀等湿法沉积技术、热喷涂工艺技术、激光熔覆技术、摩擦学及表面技术基础理论等研究。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各专业研究方向

一、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代码:0818) (一)矿产普查与勘探(代码:081801)

1.油气成藏与含油气系统研究

以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富集主控因素研究为基础,通过油气成藏静态地质要素和动态作用过程的综合分析,揭示油气成藏过程与富集规律。研究内容包括有效烃源岩、储集层、输导层和盖层等地质要素的分布和静态评价,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和圈闭的形成等作用的动态演化过程和时空匹配关系,以及关键时刻地质要素和动态作用组合关系,开展油气成藏综合研究与评价,明确油气富集规律,预测油气资源规模和资源空间分布。

2、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是以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细粒沉积体系形成与分布、微纳米级致密储层特征、连续型油气聚集与产出机理、“甜点区”评价方法与技术等为重点的新兴学科。研究核心是非常规油气成藏体系的“生油气能力、储油气能力、产油气能力”;研究内容包括成藏体系的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6特性”及匹配关系,研究重点是非常规油气成藏体系的分布范围与“甜点区”的分布预测与评价,确定经济有效开采的方法技术与经济发展模式。

3.盆地和构造分析

以区域构造背景研究为基础,以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方法技术为手段,确定含油气盆地成盆演化与沉积充填历史,研究

盆地性质、构造样式、类型和分布,明确盆地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成盆区域构造背景与构造动力学机制、构造运动学和几何学特征、区域构造演化、盆地构造解析、构造运动对成盆、成烃、成储、成藏的影响。

4.沉积与储层地质

沉积研究是充分运用现代沉积学的理论和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研究思路与方法,明确沉积体系类型,研究沉积物的形成、搬运、沉积演化过程,确定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沉积演化特征,明确有利沉积相带。储层学研究是以沉积研究为基础,研究储集体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气性特征,揭示与储集空间(孔、洞、缝)形成有关的成岩作用,阐明成岩历史、孔隙演化历史,构建储层地质模型,开展储层分布预测与评价,确定有利储层分布范围。

5.油气地球化学与成藏

重点研究沉积有机质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分布与演化,不同生烃母质降解生烃机理,烃类流体的运移、聚集和次生转化机制;通过分析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及其与圈闭形成相关的烃类生成-运移-聚集的时空配置关系,定量评价油气资源潜力,判识油气成因与来源,预测烃类产物类型与油气分布。

6.油气地质综合研究

以现代勘探方法、技术和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为基础,研究油气形成条件与成藏过程,构建油气成藏地质模型,揭示油气运聚和分布特征,预测油气资源潜力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内容包括油气生成、储集层的形成演化、油气运聚输导体系和输导过程、

圈闭的形成和油气成藏条件匹配关系等,通过成藏地质要素与成藏过程综合分析与评价,确定最佳油气富集区。

7.地层古生物与古环境

以多重地层划分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含油气区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特别是盆地覆盖区钻井与露头、油气区与国际、国内划分标准的对比;综合多门类古生物(包括遗迹化石)、岩石、沉积构造、沉积相、地球化学等多学科资料分析油气区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和古气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并探讨古环境、古气候与油气生、储的关系。 (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代码:081802)

1、地球物理信息处理技术

以波场理论和信息理论为基础,开展地震信息保真和偏移成像处理技术研究,包括以提高分辨率、信噪比和保真度为目标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和以提高成像精度为目标的速度建模和偏移成像技术研究, 为油气构造勘探、储层预测和油藏评价提供基础资料。研究领域包括地震信息保真处理和地震偏移成像处理。

2、地球物理信息解释技术

以地震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综合地质、钻井、测井和油藏动态资料,开展构造描述、储层预测、流体检测和油藏动态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为区带与目标评价、储量估算、油藏评价与开发方案编制、调整井位优选和油藏挖潜提供技术支撑。研究领域包括地震岩石物理、储层地球物理、油藏地球物理、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和重磁电地质综合解释。

3、测井理论方法与处理评价技术

测井理论方法与处理评价技术包括两个专门技术领域,一是测井新方法基础理论和测井岩石物理研究基础方法,二是测井信息处理技术及其应用于油气藏的解释评价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⑴测井新方法基础理论;⑵测井岩石物理及其实验和数模;⑶测井原始信息预处理和测井资料特殊处理技术;⑷测井油气层解释和油藏评价技术;⑸测井地质学;⑹测井资料工程应用方法与技术,等。

4、测井软件工程

测井软件工程是研究设计先进测井数据处理程序结构及编写高质量程序代码的专门技术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⑴测井软件平台架构设计;⑵测井数据结构设计;⑶测井数据库应用设计与实现;⑷测井应用组件设计与封装;⑸测井图形图像处理技术;⑹触屏交互感应处理方法;⑺并行处理技术,等。

5、油气资源环境遥感

数字地质露头三维建模及储层精细表征、现代沉积遥感调查与沉积模式遥感定量研究、油气信息遥感检测和评价、近地表调查遥感新方法、油区生态环境与污染遥感监测监督。 (三)地质工程(代码:081803)

1、勘探风险分析

依据石油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等基础地质理论,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为工具,研究石油勘探过程相关的地质因素、开发工程技术因素及经济指标等,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预测目标成功或失败概率;通过综合、定量或定性化的勘探决策分析帮助决策层管理、分配好勘探投资,做到最优化资

源配置,为勘探投资决策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包括:地质风险分析、勘探层和勘探目标资源评价与经济分析、勘探效果评价等。

2、区带风险、目标风险评价和决策技术

研究勘探区带、目标评价理论思想、评价方法与技术,通过系统、科学的勘探区带及目标评价确定勘探区块的风险与价值。如区带评价参数标准与方法体系的建立、双序列法、刻度区与类比法评价体系的建立、圈闭有效性评价、勘探决策分析等

3、油气资产评价方法

通过对目标勘探区块开展油气地质、资源评价、油气藏工程、钻采工程、地面工程、经济估值等多学科研究, 从技术层面确定油气勘探资产的资源潜力和经济价值, 为油气勘探业务开拓提供技术支撑。

4、遥感技术及应用

主要研究与地球信息科学相关的遥感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表达、分析、显示和共享,探索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之间的互动,开展基于光谱变化的地质勘察实用化技术研究,压缩背景突出目标的信息提取技术、数据融合地质勘察技术等。研究方向包括:数字露头三维建模及储层精细表征、现代沉积遥感调查、地震工程遥感深化应用、油气信息遥感识别、油气田环境遥感监督监测等。 (四)油气资源工程(代码:0818Z0,本院自主设置学科)

1、盆地分析与油气资源评价

根据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油气勘探成果等资料,研究盆地演化过程、模拟油气形成与分布,在此基础上对油气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内容包括盆地分析原理与方法、油气地质评价与有利区优选、油气资源分类体系、资源评价评价方法与参数体系、资源经济性评价方法、评价软件与数据库技术、剩余油气资源分布预测方法等。

2、油气发展战略与勘探规划部署

研判国民经济宏观形势、油气消费与生产趋势等,研究重点探区油气勘探潜力与勘探发现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国家、公司油气中长期发展战略与勘探规划部署方案。研究内容包括油气发展战略研究方法、油气需求预测方法与模型、储量增长预测方法与模型、战略决策分析方法、油气发现与储量增长规律、勘探领域评价优选方法、勘探规划计划关键指标评价方法、勘探规划部署方案编制方法、石油安全战略研究方法等。

3、油气储量计算、价值评估与资产评价

依据区域地质、地球物理、钻井测试资料及勘探开发成果等,研究油气藏类型、储集层特征与流体分布,在此基础上对油气储量的数量、价值进行评估,对油气资产进行评价。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油气资源/储量分类、地质储量计算方法、可采储量评估方法、储量经济评价与价值评估方法、油气资产评价技术等。

4、油气资源信息系统建设

依据数据库技术和管理理论,根据油气资源评价发展的需要,研发、建设和管理油气资源信息系统,提供资源评价必需的信息资料、评价软件工具、数字制图与管理工具及一体化团队科研协作平台等。研究内容包括油气资源信息知识库构建技术、基于数

据库与WEB 环境的资源评价软件应用技术、基于数据库与服务器的数字制图与管理技术已及企业内部网环境下的油气资源协同工作平台构建技术等。

5、全球油气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石油安全战略

依据全球油气资源分、勘探及开发利用现状和新技术对油气产业的影响和发展趋势,研究全球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前景,研究中国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内容包括: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规律及勘探开发利用现状、新技术对油气新领域勘探开发的影响、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油气价格对油气开发利用的影响、中国周边国家油气资源利用战略和油气投资环境、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战略及重大战略举措研究等。

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代码:0820) (一)油气井工程(代码:082001)

1、钻井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研究钻井岩石力学、钻井流体力学、钻井管柱力学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 岩石破碎机理、破岩新方法等。

2、钻井机械装备与井下工具

主要研究钻机与地面新装备、钻井完井井下工具、连续管技术与装备、高压水射流技术与装备、膨胀管波纹管技术及工艺, 石油机械装备工作理论、设计方法、质量监督检测与安全工程技术, 钻井完井自动化前沿装备、海洋钻井装备与工具、钻井完井实验室用实验装备的研制与实验技术新方法。

3、钻井工艺新技术新方法

主要研究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特殊工艺井(水平井、分支井等)钻井技术, 特殊钻井方式(欠平衡钻井、气体钻井、控压钻井等)钻井技术, 钻井完井软件的研发, 高效破岩新技术, 钻井井下风险控制技术(包括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与地质风险控制技术), 提高探井发现率与开发井采收率的钻井新技术新方法等。

4、钻井流体与储层保护新技术

主要研究钻井流体基础理论, 油气储层保护技术, 钻井流体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钻井流体环保技术等。

5、固井完井新工艺新材料

主要研究固井完井基础理论, 固井完井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 水泥浆体系及水泥外加剂、添加剂, 固井完井新材料开发等。

6、非常规油气藏钻完井新技术

主要研究煤层气钻完井新技术, 储气库建库新技术研究, 页岩气钻完井新技术, 致密油气钻完井新技术, 天然气水合物钻完井新技术, 新能源钻完井新技术等

082002)

1、油气田开发地质

主要是研究控制和影响油气开发过程的油气藏地质特征的原始状态、地质成因及开发过程中变化规律的学科。利用地质学及地震、测井等技术手段,开展微构造、低级序断层、单砂体边界、储层特性参数及流体性质等油气藏参数研究。形成不同开发方式、不同开发过程中控制和影响流体流动的宏观—微观油气藏地质特征认识与评价体系,为科学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及开发调整提供地质依据。

2、油气藏工程

主要是研究油气藏动态特征及规律和油气藏开发方法及决策的工程学科。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信息资料,对油气藏进行评价,编制和调整油气藏开发方案,应用驱替理论、工程方法和油藏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开采机理,预测开发动态,提出相应的开发技术对策,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采收率。

3、提高油气采收率工程

主要是研究不同开发阶段的剩余油气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创新不同介质的驱替基础理论方法,发展以扩大注入介质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替效率为主要内涵的学科。提高采收率是油气田开采永恒的主题,它是一个高新技术高度集成和多学科高度综合的学科领域,综合了石油地质、油气藏工程、油层物理、渗流力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热力学工程、微生物学、新型材料学等基础科学。根据驱替介质和驱替方式,提高采收率方法可分为:水驱、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包括注蒸汽、火烧)和微生物驱等。开展不同类型油气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系列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和经济效益,为保障我国油气能源安全提供理论技术支持。

4、油气开发战略规划

主要是研究油气田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优化的工程学科。对油气田开发进行前期和后期评价,研究制定油气田开发技术经济政策,评估油田开发与技术潜力,进行开发与经营指标预测,

经济评价,研究和编制油气田开发战略规划、年度生产计划。开展战略规划、年度生产计划编制和经济评价优化方法等方面研究。

5、低渗透油气田开发

主要针对油层平均空气渗透率小于50毫达西油田和气层平均空气渗透率小于20毫达西气田的开发技术。开展低渗透油气藏有效开发可行性评价,编制或调整低渗透油气藏开发方案;开展储层裂缝综合表征技术、高效压裂提高油气井产量技术、井网优化及调整技术、渗流机理和动态预测技术、低渗透储层保护技术等方面研究。

6、高含水油田开发

主要针对含水率大于60%的油田开发技术。开展高含水油藏改善水驱的可行性评价,编制改善水驱油藏开发方案;开展单砂体精细刻画技术、井震结合储层精细描述技术、剩余油分布预测技术、层系与井网重组二次开发技术等方面研究。

7、采油采气工程

采油采气工程是油气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过生产井和注入井对油气藏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它所研究的是可以经济有效地作用于油气藏以提高油气井产量和采收率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理论、工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技术。其任务是通过一系列可作用于油气藏的工程技术措施,使油、气畅流入井,并高效率地将其举升到地面进行分离和计量;其目标是经济有效地提高油气井产量和采收率。该学科是集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应用性技术领域,多专业多学科交叉是其主要特

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油采气工程基础;(2)储层改造技术;(3)堵水调剖技术;(4)井筒控制工程;(5)采油采气化学工程;(6)人工举升技术。 (三)油气储运工程(代码:082003)

1、油气集输用化学剂

主要包括中低渗透油藏、高温高盐油藏驱油用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合成方法、中试放大工艺及工业化生产技术以及工业产品的性能评价。

2、油气储库选址评价

针对天然气调峰需求的需要,以构造地质、沉积地质为基础,利用物探与钻探资料、应用渗流力学、岩石力学、油气田开发和实验分析等方法与手段,从构造、储盖组合、密封性、建造条件、注采气能力等方面研究评价目标建设地下储库可行性,并进行建库方案设计。

3、油气储库钻采工程

针对不同类型油气地下储库的特点,研究适合枯竭气藏、含水层储气库的钻完井工程和注采工程技术,盐穴地下油气储库钻井完井、注采气(油)排卤及油气注采工程技术研究,已有溶腔改造工程技术研究,已有老井封堵处理技术研究。

4、盐穴造腔工程

以盐穴储气库、储油库以及盐穴储能、废渣废料储存为研究对象,研究造腔工程原理及相关设计技术,应用于盐穴油气储库的建设,是涉及地质、流体力学、岩石力学、热力学、管柱工艺

及实验技术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工程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盐穴腔体形态设计及稳定性分析、盐穴造腔物理及数值模拟研究、盐穴造腔工艺研究、盐穴造腔配套工具研发、盐穴造腔事故处理及应对措施研究等。

5、油气储库运行与安全

研究油气地下储库的运行动态和运行优化,油气地下储库的库存管理技术和方法,研究油气地下储库运行风险、建立油气地下储库安全监测体系和评估方法,包括地下储库在注采交变力下地质构造密封性、井筒泄漏、盖层与断层的密封性、地面沉降的风险性。 (四)油气田化学工程(代码:0820Z0,本院自主设置学科)

1、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

主要包括中低渗透油藏、高温高盐油藏驱油用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合成方法、中试放大工艺及工业化生产技术以及工业产品的性能评价。

2、表面活性剂分子设计与合成

开展驱油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及性能关系研究,表面活性剂合成技术研究,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技术研究,以及表面活性剂中试放大技术与工业化生产技术,具备表面活性剂从分子设计、合成、工业化生产与应用的自主研发能力。

3、纳米化学剂和特殊功能化学剂分子设计与合成

针对集团公司化学驱颠覆性战略接替技术需求,研究纳米化学驱油机理、适用纳米基础材料与改性技术、表征评价与应用方法,研发纳米智能化学驱油剂,以进一步大幅度提高中高含水和低渗透油藏采收率为主攻目标,辐射纳米化学剂在油田上游其它领域应用;以复杂油藏提高采收率为目标,研发具有强乳化功能、粘弹性等功能性驱油剂,研发稠油化学降粘剂和高凝油化学降凝剂。 (五)油气信息工程(代码:0820Z1,本院自主设置学科)

1. 软件工程

主要研究石油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运维技术,为石油企业的信息管理提供解决方案,提高石油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主要内容包括需求分析方法、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实施与维护、软件项目管理、数据分析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系统架构设计、面向服务开发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大型企业信息系统实践分析。结合石油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需求,开展石油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法研究。

2.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研究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与先进技术,及其在大型企业中的应用实践,研究企业网络基础设施的新技术和新算法,提出企业级组网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网络管理等解决方法,提升企业网络的适应性、可控性和灵活性。

研究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以相关国家政策与法规、计算机环境安全和实体安全、用户终端安全、软件安全、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密码学、网络安全协议、黑客安全技术、入侵检测等技术为基础,结合企业信息安全实际需求,研究企业信息安全解决实践解决方案,提升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性。

3. 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研究油气信息管理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分布计算、决策支持、人工智能等应用技术,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多个层面,基于油气勘探海量数据的存储、融合检索、分析处理等,通过对统计学、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建模技术、数据库等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核心算法的研究,实现油气信息业务管理、信息共享、分析决策和诊断等功能。 (六)井下控制工程(代码:0820Z2,本院自主设置学科)

1. 井下控制工程基础理论研究

开展与油气井井下控制问题相关的机理、规律、方法和解决手段等基础性研究,主要包括:井下系统动力学、井下控制机构与井下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井下物理信息识别与处理方法,井下信号发生、传递及控制机理,井下高温、高压、强振、强腐蚀工况环境应对与解决方法等。

2. 井下信息测量与控制技术

研究油气井钻完井及井下生产和作业过程中井下信息的实时获取方法及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井下工程、地质及工作参数的测量与控制原理、测量与标定方法,井下环境条件下信号采集与处理、测量与控制电路设计与制作等。

3. 井下信息传输与检测技术

研究油气井钻完井及井下生产和作业过程中井下信息传输与检测的方法及技术,主要包括:井下—地面(井下)双向信息传输方式与实现方法研究,井下—地面(井下)信号发生和检测装置、控制电路设计与制作等。

4. 井下测量系统和控制装备(工具)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开发用于油气井钻完井及井下生产和作业的测量与控制系统及装备(工具),主要包括:随钻测量系统、井下控制装置、自动导向控制装备及配套装置设计与开发等。 三、机械设计及理论(代码:080203)(仅具有硕士授权点)

1、石油钻采装备与井下工具研究

主要包括钻修井装备、机械采油装备、海洋石油装备、油田特种作业车载装备、智能化油田装备、井筒控制工程、仿生工程、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理论等研究与应用。

2、石油机械产品质量监督、寿命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

主要是研究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工程学科。包括石油机械产品缺陷检测技术、机械产品寿命评估技术、机械产品质量检测评估与监督技术、无损检测理论与装备等研究。

3、金属材料防腐耐磨功能处理技术研究

主要是研究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工艺技术的工程学科。包括电镀、化学镀等湿法沉积技术、热喷涂工艺技术、激光熔覆技术、摩擦学及表面技术基础理论等研究。


相关内容

  • 能源中心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能源经济学
  • 附件2 厦 门 大 学 博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应用经济学 专业名称 能源经济学 专业代码 020229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 2011 年 4 月 28 日 一.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

  • 谢玉洪专业工作经历及业迹.成果情况简介
  • 谢玉洪专业工作经历及业迹.成果情况简介主要专业工作经历1982.09-1989.05: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研究院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89.06-1993.09: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勘探部地球物理勘探总监.工程师:1993.10-1995.03: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大气办地球物理勘探总 ...

  • 海洋石油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回顾
  • 第15卷第4期 2003年8月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CHINAOFFSHOREOILANDGAS(ENGINEERING) Vol115,No14Aug.,2003 海洋石油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回顾 雷方辉 谭海涛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天津塘沽,300452 摘 要 介绍海洋石油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任 ...

  • 海上石油开发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
  • 擎黧:篇勰窒 t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海上石油开发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 ◆文/毕彩霞武英山宋永和 [摘要] 海洋石油开发是世界上公认安全风险最大的行业之一,本文针对风险海洋石油开发风险进行原因 分析,并提出安全时策. [关键词]海洋石油开发风险作业安全 1引言 海洋白.油开发是世界上公认安全风险最大的行业 ...

  • 石油地质类核心期刊
  • 石油.天然气.地质类投稿刊物及邮箱 P4石油天然气类核心期刊表(共30种) 1. 石油勘探与开发 [email protected] . 2. 石油学报 [email protected] 3. 天然气工业 [email protected] 4.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oil-gasgeolo ...

  • 2010年全国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排名
  • 2010年全国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排名: 科    别:理工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 2-430120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430120 工程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2009年 5月 5 日 一. 领域简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是一个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与装备高效地钻探地下油气资源.最大限度并经济有效地将地层中的油气开采到地面, ...

  • 石油工程概论及课后感
  • 浅析石油工程概论及课后感 --涌动的黑色激情 姓名: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095 摘要: 作为一名石油世家的后代,直到上完石工概论课,才对其有由浅到深的认识.通过老师的讲授,知道了石油工程的相关概论.课后的学习,而了解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恢复,现状以及未来新形势.并逐渐体会到到石油是现代工业 ...

  • 中石油简介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中石油)是一家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品销售.油气储运.石油贸易.工程技术服务和石油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公司.2008年,中国石油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居第5位,在美国<财富>杂志200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