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加入WTO后,中国建筑业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结合我国建筑业的现状,提出了建筑承包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WTO 中国建筑业 发展对策

Abstract: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its contract building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extensive developmentspace and stronger market competition.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contract building enterprisesare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building industry.

Key words:WTO;China's building industry;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2001 年12月 10日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国。加入WTO,将使我国建筑业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对我国建筑承包企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客观地说,中国建筑业对国际建筑业的通用规则、行业惯例知之不多,研究不透,这对于中国建筑承包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很不利的。而且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GDP )中所占的百分比为3.11%~6.84%,因此加入WTO后,如何发展中国建筑承包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1 WTO对中国建筑业的影响

1.1面临的挑战我国承诺加入WTO后 3年内允许外商开始成立合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能承揽一些特殊工程,加入WTO后 5年内允许外商成立独资企业,从而国内建设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外商凭借在融资能力、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的优势,将使我国建筑业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不尽快进行结构调整,转变经营机制,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将很难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1.2 建筑法律法规、管理体制与WTO的规则存在差异我国现行的建筑业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体制与WTO的规则和国际同行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入世后,我们必须遵守WTO的原则和规定,增强法律法规的透明度,公开办事程序,调整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和改革现行管理体制,使之与WTO的规定相适应,促进国内建筑企业的发展。

1.3面临的机遇加入WTO后,我国将自动享有所有缔约国之间的最惠国待遇。随着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逐步融合,我国的建筑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向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和劳务市场进军的机会。

2国内与国外承包商的竞争力比较

入世后,我国建筑企业(国外称承包商)与外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是必然的,这种竞争归根结蒂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起决定性的作用。从国际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来看,我国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是相当脆弱的。根据2001年《工程新闻记录》的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最大的几家承包商的国外营业额部分都几百倍于我国最大几家的相应部分,远远地超过了我国上榜公司海外营业的总和。并且2001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仅占国际市场份额的

5.6%,在亚洲市场的份额总和也只为17.5%,还未真正涉足市场容量巨大的欧美市场(占国际市场的47.4%)。从表1中的数据看出, 我国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已是事实,倘若加入WTO后这样的情况依然得不到改善,我国的建筑企业在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

从上可以看出我国建筑企业存在的核心问题是竞争力不强。国外承包商的优势反映在其承包特点上,主要表现在:①具有咨询、设计、设备材料采购、项目实施管理、开车指导、售后

服务等综合功能和建设项目总承包能力,业务涵盖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②组织管理机构科学、精干、高效,采用国际先进模式,对项目实施科学管理;③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或以金融机构为后盾;④跨行业、跨国经营,产权结构多样化,营销等策略全球化,技术装备现代化,项目管理科学化,低层作业本地化;⑤采用EPC、 BOT等国际通行的经营模式拓展业务;⑥以系统工程学、控制论信息论为基础,采用信息技术矩阵式项目管理结构,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动态、量化和进度/费用综合管理和控制;⑦有国际范围的销售网和采购网;⑧拥有专利技术,能反映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方面恰好是我国的弱点。

3中国建筑承包企业入世发展对策

3.1优化组织结构并形成规模经济

(1)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从企业组织结构方面来看,建筑业产业组织的有效态势应是一种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并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大型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分层竞争的企业组织结构。这也是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因此,加入WTO后,建筑企业应朝着总承包方向发展,以管理、技术、资金、知识为经营基础,为业主提供整体综合服务。顺应这种趋势,应扶持和组建一些大型总承包企业,重新进行资质定位。2003年建设部也下达了文件,为企业指明了方向。中小型建筑企业应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做专做精,从而形成了企业不同层次的竞争空间,重构工程总承包、施工承包、分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三大梯度塔式结构形态。

(2)规模经营战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建筑产业大军(建筑业劳动力占世界的25%),但企业规模太小,因此应通过企业的兼并、合作、收购、联合、联营等形式,造就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工程承包集团。这样有利于优势互补,是资金、人才和技术的集中和重组。如今一些大型建筑企业通过不断地分离改制重组,然后与具有一定资质的设计单位,金融机构,材料设备供应企业,以及与自己形成互补竞争力的建筑业企业(包括国外承包商)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参与国际竞争。承包企业承接到项目后,再通过竞标把项目分包给各专业承包商,自己从事承包管理工作。当前集中、重组的形式主要有:(1)合并企业。例如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的重组(SEI )。1999 年7 月14日,经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批准,原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北京设计院、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石化工程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工程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和中国石化集团勘察设计院等6个单位进行战略性重组。重组后的基本模式,以设计为主体进行EPC或 EPCC工 程总承包。(2)银企合作。如2001年 10月 30日 ,中建总公司将从中国农行得到6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这60亿的授信额度为中建总公司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3)联营承包。联营承包是国际承建商进入新地区市场或工业市场时经常采取的运作模式。如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就有成功的实例。以联营承包形式和香港承包商承包了地铁公司香港东区/篮田隧道及地盘基础建设工程(合同金额6.8亿港元)。因此可见合并重组、合作、联营都是为工程承包管理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唯有如此才能使工程承包管理模式发扬光大。

3.2培养复合型人才国际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建筑承包业需一大批能够适应WTO,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要懂得工程、管理、经济、金融、法律和商贸,还要求有较好的外语水平,熟悉电脑运算和操作。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我们唯有正确面对,从长远利益着想,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1)积极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加设相应专业,扩大本科、研究生的招收量或在高校在校生中挑选外语基础好的学生在后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快速培养人才。

(2)重视培训。这是目前我国培养总承包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毕业,拥有基础与专业知识,并不能说就是人才,因此要摈弃对学历的误解。象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它不在乎

一个人的毕业学校,家庭关系以及来于哪个国家,重视的是他在工作中的实干能力。因此,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下放到基层,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管理才华,另外建立复合型人才培训机制,使人才具有跨专业知识,又有谈判索赔、编标投标和其他组织能力。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多邀请国际工程专家到我国讲学或采用交流交换机制以互利互惠为前提,与国际上有关企业或机构建立人才交流与培训渠道,使我们获得先进的承包商集成系统的管理方法、经济手段、技术、技巧等。并且我们还可以引进国外人才。象梦龙科技项目管理培训中心、北京启亚卓越管理顾问公司、国家外专局都是应WTO 产生的国内培训机构。

(3)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培养人才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他的潜能,为企业为国家作贡献。那么,在分配上积极探索有利于稳定人才,促进人力资源进步的制度,从而留住人才,使人才结构合理化,高素质化,最终满足国际工程承包的需求,提高竞争力。

3.3重视科技创新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科技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企业的内部应建立起一套高科技管理机制,在硬件上能够承接各种高、大、难、新工程,在软件上能着眼未来,加大新技术开发、知识更新等方面的工作。据1998年对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日本的大成建设、美国的福陆丹尼尔的比较研究发现,这三家大型企业虽然营业规模相差不远,但中建的人均营业额所表示的劳动生产率与其他两家相比差距较大,表示效益的利润以及人均利润也不可比拟,究其原因,效益之差主要出自承包工程的规模和技术难度。由此追溯到我国的承包企业技术创新应用,据有关分析,我国企业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仅占销售额的0.3%~0.5%。3/4以上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并且制度上尚未形成良性创新机制,而发达国家一般占5%~9%左右,有的超过10%,一般企业也达3%。因此承包企业科技创新一要引进科技人才;二要自己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三要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好互利互惠关系,使资源共享,有效解决科技创新难题,提高我国承包商的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

3.4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建筑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竞争力的一种全新的手段。计算机的运用对工程报价的准确度、标书的质量、整体的工作效率、项目进度及成本控制影响较大,这是市场竞争必须面对的现实。如承包商投标时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时间不足,此时使用计算机报价速度快,时间省,标书一拿来,全部输入计算机,程序一调结果就出来,并且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优的。同时注意软件开发,使之适应企业的运作管理,把计算机在报价、调价、索赔、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包括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建立数据库、绘制图表和报价程序等,同时注意形成自己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建筑企业建立信息渠道,掌握市场信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市场来源较多的政府外贸部门、上级部门、国际知名企业等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通过他们广揽工程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使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电子化、信息化。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加速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化,实现对项目工点的零距离管理,增强企业管理透明度,提高管理效率。因此承包企业经营管理因计算机的使用而改变,业务处理方式努力向计算机化靠拢,最终实现规范化。

3.5工程计价改革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建立的是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承包商投标报价时,采用工程清单报价法。目前我国一些工程项目虽然采用了此方法,但大部分仍是将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分别计取。这种方法不直观也不适用,与实际情况差距大。例如在鲁布革水电站引水工程国际投标时,标底是我国做的,但大成建设公司以低于标底43%的报价中标,并且完成后还有赢利。因此必须采取改革措施。

(1)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会计制度改革,理顺工程成本的费用构成。废止按预算定额进行报价及结算的做法,由承包商按自身能力、管理水平、市场材料、设备、劳动力价格自主报价,承担风险。

(2)鼓励和扶持建立承担无限责任的造价咨询机构。①要建立承担无限责任的造价咨询机构,则应提高咨询酬金,尽快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内的设计、咨询、监理等单位,承担的

都是有限责任,即最高赔偿额为扣除税金后的全部酬金,其原因就是国家规定的酬金过低,且在实际运作中还会更低于国家标准,客观上造成了咨询机构无力承担无限责任的状况。基于这个原因,也使得造价咨询机构不可能提供优质服务,对咨询机构参与国际竞争极为不利。②引入投保专业责任风险,一方面增加承担无限责任的咨询机构的信誉,另一方面对咨询机构本身也是一个控制和约束。

(3)加强咨询队伍建设,培养合格造价咨询人才。①对现有人员进行再教育培训,学习国外咨询业的先进经验,尽快适应新形势。②在高等教育中设立工程造价专业,改变现在附属在其他专业中只作为一门预算课程的状况。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建立严格的考试、执业和注册制度。

3.6增强企业融资能力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承包方能否提供全部或部分建设资金越来越成为决定能否中标的重要因素。我国由于银行资本同产业资本长期分离,故资金短缺且融资能力差成为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提高承包商融资能力,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增加企业资本金,通过债转股,发行股票等方式,补充企业资金,还可以与外国大公司合资。组建有活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融资能力。②银企合作。采取银行与国际承包商相互参股,资产置换,互派董事,银行自己牵头组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集团或大型对外承包企业创办自己的银行等方式,推行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或者与银行合作增大出口信贷量。③对于大型项目,通过国家政策倾斜,由国家政策性银行牵头进行项目海外融资试点。

3.7全面推行合同管理合同管理的好坏是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合同各方创造多方面效益的关键。为了管理好合同,应采取以下措施:①认真学习国际惯例中的FIDIC合同文件和有关国际合同范本,通过网络下载有关文件及应用实例,聘请国内外国 际工程专家讲学,传授经验。②信守合同,讲究信誉,严格执行合同。③合同的管理贯穿工程建设始终,要对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合同的技术文件和其他附件及会议纪要、备忘录等构成的合同整体进行分析,对合同中出现模棱两可、遗漏、含糊的现象,监督合同人员要及时发现,及时汇报,超前防范,避免违约。④签订合同掌握技巧,争取对承包商有利,强化索赔意识,据理力争,减少工程风险,避免损失,力争获得较理想的效益。需要指出的是,仅有工程承包企业改革和采取有效对策还是不够的,必须加上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扶持。国内建筑市场的完善,将会使中国建筑承包业蒸蒸日上,适应WTO的原则和规定,占有更多的国际市场,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倪书洪.涉外工程管理(第1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1.

[2]王孟钧,杨承懋.WTO与中国建筑业(第1版)[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5.

[3]田威.FIDIC合同条件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申月红.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J].建筑经济,2003( 3) :5.

[5]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J].建筑经济,2003( 3) :8.

[6]施红俊,雷鸿君,金维兴.大型建筑企业SVL组织模式构思[J].建筑经济,2003( 3) :28-29.

[7]李启明,杨杰,余健.2001 年度国际市场最大225家承包商和200家设计公司市场分析

[J].建筑经济,2003(3):19-20.

摘要:加入WTO后,中国建筑业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结合我国建筑业的现状,提出了建筑承包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WTO 中国建筑业 发展对策

Abstract: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its contract building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extensive developmentspace and stronger market competition.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contract building enterprisesare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building industry.

Key words:WTO;China's building industry;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2001 年12月 10日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国。加入WTO,将使我国建筑业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对我国建筑承包企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客观地说,中国建筑业对国际建筑业的通用规则、行业惯例知之不多,研究不透,这对于中国建筑承包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很不利的。而且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GDP )中所占的百分比为3.11%~6.84%,因此加入WTO后,如何发展中国建筑承包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1 WTO对中国建筑业的影响

1.1面临的挑战我国承诺加入WTO后 3年内允许外商开始成立合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能承揽一些特殊工程,加入WTO后 5年内允许外商成立独资企业,从而国内建设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外商凭借在融资能力、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的优势,将使我国建筑业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不尽快进行结构调整,转变经营机制,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将很难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1.2 建筑法律法规、管理体制与WTO的规则存在差异我国现行的建筑业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体制与WTO的规则和国际同行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入世后,我们必须遵守WTO的原则和规定,增强法律法规的透明度,公开办事程序,调整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和改革现行管理体制,使之与WTO的规定相适应,促进国内建筑企业的发展。

1.3面临的机遇加入WTO后,我国将自动享有所有缔约国之间的最惠国待遇。随着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逐步融合,我国的建筑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向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和劳务市场进军的机会。

2国内与国外承包商的竞争力比较

入世后,我国建筑企业(国外称承包商)与外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是必然的,这种竞争归根结蒂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起决定性的作用。从国际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来看,我国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是相当脆弱的。根据2001年《工程新闻记录》的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最大的几家承包商的国外营业额部分都几百倍于我国最大几家的相应部分,远远地超过了我国上榜公司海外营业的总和。并且2001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仅占国际市场份额的

5.6%,在亚洲市场的份额总和也只为17.5%,还未真正涉足市场容量巨大的欧美市场(占国际市场的47.4%)。从表1中的数据看出, 我国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已是事实,倘若加入WTO后这样的情况依然得不到改善,我国的建筑企业在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

从上可以看出我国建筑企业存在的核心问题是竞争力不强。国外承包商的优势反映在其承包特点上,主要表现在:①具有咨询、设计、设备材料采购、项目实施管理、开车指导、售后

服务等综合功能和建设项目总承包能力,业务涵盖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②组织管理机构科学、精干、高效,采用国际先进模式,对项目实施科学管理;③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或以金融机构为后盾;④跨行业、跨国经营,产权结构多样化,营销等策略全球化,技术装备现代化,项目管理科学化,低层作业本地化;⑤采用EPC、 BOT等国际通行的经营模式拓展业务;⑥以系统工程学、控制论信息论为基础,采用信息技术矩阵式项目管理结构,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动态、量化和进度/费用综合管理和控制;⑦有国际范围的销售网和采购网;⑧拥有专利技术,能反映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方面恰好是我国的弱点。

3中国建筑承包企业入世发展对策

3.1优化组织结构并形成规模经济

(1)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从企业组织结构方面来看,建筑业产业组织的有效态势应是一种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并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大型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分层竞争的企业组织结构。这也是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因此,加入WTO后,建筑企业应朝着总承包方向发展,以管理、技术、资金、知识为经营基础,为业主提供整体综合服务。顺应这种趋势,应扶持和组建一些大型总承包企业,重新进行资质定位。2003年建设部也下达了文件,为企业指明了方向。中小型建筑企业应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做专做精,从而形成了企业不同层次的竞争空间,重构工程总承包、施工承包、分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三大梯度塔式结构形态。

(2)规模经营战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建筑产业大军(建筑业劳动力占世界的25%),但企业规模太小,因此应通过企业的兼并、合作、收购、联合、联营等形式,造就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工程承包集团。这样有利于优势互补,是资金、人才和技术的集中和重组。如今一些大型建筑企业通过不断地分离改制重组,然后与具有一定资质的设计单位,金融机构,材料设备供应企业,以及与自己形成互补竞争力的建筑业企业(包括国外承包商)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参与国际竞争。承包企业承接到项目后,再通过竞标把项目分包给各专业承包商,自己从事承包管理工作。当前集中、重组的形式主要有:(1)合并企业。例如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的重组(SEI )。1999 年7 月14日,经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批准,原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北京设计院、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石化工程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工程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和中国石化集团勘察设计院等6个单位进行战略性重组。重组后的基本模式,以设计为主体进行EPC或 EPCC工 程总承包。(2)银企合作。如2001年 10月 30日 ,中建总公司将从中国农行得到6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这60亿的授信额度为中建总公司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3)联营承包。联营承包是国际承建商进入新地区市场或工业市场时经常采取的运作模式。如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就有成功的实例。以联营承包形式和香港承包商承包了地铁公司香港东区/篮田隧道及地盘基础建设工程(合同金额6.8亿港元)。因此可见合并重组、合作、联营都是为工程承包管理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唯有如此才能使工程承包管理模式发扬光大。

3.2培养复合型人才国际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建筑承包业需一大批能够适应WTO,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要懂得工程、管理、经济、金融、法律和商贸,还要求有较好的外语水平,熟悉电脑运算和操作。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我们唯有正确面对,从长远利益着想,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1)积极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加设相应专业,扩大本科、研究生的招收量或在高校在校生中挑选外语基础好的学生在后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快速培养人才。

(2)重视培训。这是目前我国培养总承包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毕业,拥有基础与专业知识,并不能说就是人才,因此要摈弃对学历的误解。象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它不在乎

一个人的毕业学校,家庭关系以及来于哪个国家,重视的是他在工作中的实干能力。因此,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下放到基层,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管理才华,另外建立复合型人才培训机制,使人才具有跨专业知识,又有谈判索赔、编标投标和其他组织能力。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多邀请国际工程专家到我国讲学或采用交流交换机制以互利互惠为前提,与国际上有关企业或机构建立人才交流与培训渠道,使我们获得先进的承包商集成系统的管理方法、经济手段、技术、技巧等。并且我们还可以引进国外人才。象梦龙科技项目管理培训中心、北京启亚卓越管理顾问公司、国家外专局都是应WTO 产生的国内培训机构。

(3)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培养人才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他的潜能,为企业为国家作贡献。那么,在分配上积极探索有利于稳定人才,促进人力资源进步的制度,从而留住人才,使人才结构合理化,高素质化,最终满足国际工程承包的需求,提高竞争力。

3.3重视科技创新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科技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企业的内部应建立起一套高科技管理机制,在硬件上能够承接各种高、大、难、新工程,在软件上能着眼未来,加大新技术开发、知识更新等方面的工作。据1998年对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日本的大成建设、美国的福陆丹尼尔的比较研究发现,这三家大型企业虽然营业规模相差不远,但中建的人均营业额所表示的劳动生产率与其他两家相比差距较大,表示效益的利润以及人均利润也不可比拟,究其原因,效益之差主要出自承包工程的规模和技术难度。由此追溯到我国的承包企业技术创新应用,据有关分析,我国企业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仅占销售额的0.3%~0.5%。3/4以上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并且制度上尚未形成良性创新机制,而发达国家一般占5%~9%左右,有的超过10%,一般企业也达3%。因此承包企业科技创新一要引进科技人才;二要自己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三要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好互利互惠关系,使资源共享,有效解决科技创新难题,提高我国承包商的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

3.4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建筑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竞争力的一种全新的手段。计算机的运用对工程报价的准确度、标书的质量、整体的工作效率、项目进度及成本控制影响较大,这是市场竞争必须面对的现实。如承包商投标时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时间不足,此时使用计算机报价速度快,时间省,标书一拿来,全部输入计算机,程序一调结果就出来,并且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优的。同时注意软件开发,使之适应企业的运作管理,把计算机在报价、调价、索赔、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包括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建立数据库、绘制图表和报价程序等,同时注意形成自己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建筑企业建立信息渠道,掌握市场信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市场来源较多的政府外贸部门、上级部门、国际知名企业等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通过他们广揽工程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使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电子化、信息化。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加速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化,实现对项目工点的零距离管理,增强企业管理透明度,提高管理效率。因此承包企业经营管理因计算机的使用而改变,业务处理方式努力向计算机化靠拢,最终实现规范化。

3.5工程计价改革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建立的是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承包商投标报价时,采用工程清单报价法。目前我国一些工程项目虽然采用了此方法,但大部分仍是将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分别计取。这种方法不直观也不适用,与实际情况差距大。例如在鲁布革水电站引水工程国际投标时,标底是我国做的,但大成建设公司以低于标底43%的报价中标,并且完成后还有赢利。因此必须采取改革措施。

(1)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会计制度改革,理顺工程成本的费用构成。废止按预算定额进行报价及结算的做法,由承包商按自身能力、管理水平、市场材料、设备、劳动力价格自主报价,承担风险。

(2)鼓励和扶持建立承担无限责任的造价咨询机构。①要建立承担无限责任的造价咨询机构,则应提高咨询酬金,尽快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内的设计、咨询、监理等单位,承担的

都是有限责任,即最高赔偿额为扣除税金后的全部酬金,其原因就是国家规定的酬金过低,且在实际运作中还会更低于国家标准,客观上造成了咨询机构无力承担无限责任的状况。基于这个原因,也使得造价咨询机构不可能提供优质服务,对咨询机构参与国际竞争极为不利。②引入投保专业责任风险,一方面增加承担无限责任的咨询机构的信誉,另一方面对咨询机构本身也是一个控制和约束。

(3)加强咨询队伍建设,培养合格造价咨询人才。①对现有人员进行再教育培训,学习国外咨询业的先进经验,尽快适应新形势。②在高等教育中设立工程造价专业,改变现在附属在其他专业中只作为一门预算课程的状况。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建立严格的考试、执业和注册制度。

3.6增强企业融资能力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承包方能否提供全部或部分建设资金越来越成为决定能否中标的重要因素。我国由于银行资本同产业资本长期分离,故资金短缺且融资能力差成为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提高承包商融资能力,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增加企业资本金,通过债转股,发行股票等方式,补充企业资金,还可以与外国大公司合资。组建有活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融资能力。②银企合作。采取银行与国际承包商相互参股,资产置换,互派董事,银行自己牵头组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集团或大型对外承包企业创办自己的银行等方式,推行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或者与银行合作增大出口信贷量。③对于大型项目,通过国家政策倾斜,由国家政策性银行牵头进行项目海外融资试点。

3.7全面推行合同管理合同管理的好坏是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合同各方创造多方面效益的关键。为了管理好合同,应采取以下措施:①认真学习国际惯例中的FIDIC合同文件和有关国际合同范本,通过网络下载有关文件及应用实例,聘请国内外国 际工程专家讲学,传授经验。②信守合同,讲究信誉,严格执行合同。③合同的管理贯穿工程建设始终,要对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合同的技术文件和其他附件及会议纪要、备忘录等构成的合同整体进行分析,对合同中出现模棱两可、遗漏、含糊的现象,监督合同人员要及时发现,及时汇报,超前防范,避免违约。④签订合同掌握技巧,争取对承包商有利,强化索赔意识,据理力争,减少工程风险,避免损失,力争获得较理想的效益。需要指出的是,仅有工程承包企业改革和采取有效对策还是不够的,必须加上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扶持。国内建筑市场的完善,将会使中国建筑承包业蒸蒸日上,适应WTO的原则和规定,占有更多的国际市场,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倪书洪.涉外工程管理(第1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1.

[2]王孟钧,杨承懋.WTO与中国建筑业(第1版)[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5.

[3]田威.FIDIC合同条件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申月红.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J].建筑经济,2003( 3) :5.

[5]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J].建筑经济,2003( 3) :8.

[6]施红俊,雷鸿君,金维兴.大型建筑企业SVL组织模式构思[J].建筑经济,2003( 3) :28-29.

[7]李启明,杨杰,余健.2001 年度国际市场最大225家承包商和200家设计公司市场分析

[J].建筑经济,2003(3):19-20.


相关内容

  • 中国建筑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2008年6月 第6期总第416期 水运工程 Port&Waterway Engineering Jun.2008 No.6SerialNo.416 中国建筑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董志良1,2 (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2.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 ...

  • 中国市场调查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产业经济 中国市场调查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常兴仁贵州财经大学 摘要:自80年末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调查行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市场调查行业在中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市场调查行业还存在经营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均衡.专业人才极度缺乏等诸多问题.本文从中 ...

  • 2016年建材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年中国建材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趋势 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83153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

  • 2016年陶瓷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陶瓷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 测报告(2016版) 报告编号:162277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 ...

  • 我国近年来施工伤亡事故的成因分析和对策
  • [摘 要]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的原因,频频发生重大的建筑工程事故,而且导致人员的伤亡居高不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预防和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伤亡事故,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企业以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对我国近些年以来建筑施工过程中伤亡 ...

  • 物业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参考
  • 目 录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一)国内物业管理研究的现状 ...

  •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选题原则说明: 1. 2. 3. 4. 5. 后面所附选题为参考选题,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另外选题. 后面所附参考选题只是指出一个研究方向,并非不可更改的题目,学生可以 从一个选题中选择一个具体的问题加以研究. 选题题目不必与所附参考选题完全一致. 选题时应说明自 ...

  • _嘉善西塘民宿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9 18:30:48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127.TB.20170519.1830.080.html 嘉善西塘民宿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RESEARCH OF HOME STAY FACILITY DEV ...

  •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业发展方向及对策之我见
  • 摘要:就我国加入WTO后,如何加快建筑设计业的改革创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并且和国外先进设计水平相比,找出了差距,提出对策. 关键词:建筑设计:市场经济: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075-01 中国巨大的建筑消费市场,对国外建筑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