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人口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5、人口发展不同于人口再生产,还包括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三方面的内容。

二、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或人口转变模式) 及其转变 代型,德国、匈牙利已连续多年负增长;北美全为现代型;亚洲除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拉美除古巴、乌拉圭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

7、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数+65岁及以上人数)/(15-64岁人口数)]×100%。当人口负担

系数≤50%时称为" 人口机会窗口" 期。

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孕龄妇女(15-49岁妇女) 数之比,它是决定出生率的基础。出生率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减即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定;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由此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又称人口机械增长。 一、 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 、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人口迁移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 推力" 和" 拉力" 两方面。" 推力" 是消极因素,它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 拉力" 是积极因素,把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1、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政治因素包

1) 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 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2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承载量

1、 环境承载量,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全球为110亿,我国为16亿。 3、 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发程度、消费水平。 5、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适度人口)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 虚数" 。我国为

8-9亿。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

坦、墨西哥。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美国东北部、西欧等。一个地区人口总数的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零变负的时候,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减少。

人口分布受自然因素(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但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影响程度减弱) ,社会经济因素、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

公害病指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地方性疾病,是次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的表现;地方病则是原生环境因素的表现。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 城市形态

3

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于组合。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

1、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40-60%)。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 ——曼哈顿) 特征: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中均存在)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2、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直接因素) 高低

历史文化(北京市); 社会因素:种族宗教(黑人区、唐人街) 、知名度、行政因素(上海陆家嘴金融

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等) 。

3、功能区合理布局应注意:1.要有便利的交通;2.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环境角度) ;3. 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四、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4

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气候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少有城市分布。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城市密度和规模小于具有湿润季风气候的东南部沿海地区。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5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就整个区域而言,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 城市化

一、 什么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 推力:吸引人群离开农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

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

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70%以上)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首先出现在英国)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发展中国家出现两类城市化特征: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远超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又称" 虚假城市化' ,多出现在拉美和非洲;滞后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多出现于亚洲一些国家:印度、印尼。 3、我国城市化四个阶段:1949-1957上升阶段;1958-1965下降阶段" 上山下乡" 带来的" 逆城市化" ;1966-1976停滞阶段" 文化大革命" ;1977年后 回升发展阶段。 4、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它出现在城市化中期的加速阶段。

逆城市化是由于人口的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部分城市居民向周边环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小城镇迁移的现象,结果造成中心区的衰落。它是城市化发展到后期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

6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1)环境质量下降;2)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3)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促进人口转化-增加就业机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2) 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3) 推动工业发展-提高工业生产效率;4) 推进科技进步-大城市是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促进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提升;5) 改变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渗透,全方位影响农村,利于城市与乡村间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3) 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为了使城市发展与社会、环境相协调,提出了建设和发展" 生态城市" 的目标。

四 、城市群与大城市带: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外延伸,几个位置接近的城市相互连接起来,形成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具有世界意义的城市群成为大城市带。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60°N 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广义农业是对农、林、牧、副、渔五业的总称,狭义农业仅指其中的种植业或农作物生产。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7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有因素(条件) 。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没有这种因素就没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三角基塘农业的地形因素。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要许多条件,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均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则既是。如西北地区的限制性因素是水。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农业分类:根据动植物地域分布的不同,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各种地域类型。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游牧业(粗放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大

8

牧场放牧业(资金) 、水稻种植业(劳动) (密集农业) 。根据农业投入的多少,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分为自给农业(有下划线的) 和商品农业。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1.大部分地区属中低纬度,热量条件较为优越,雨热同期;2. 水资

源总量大,但地区分布不均;3. 土地资源总量不少,但是山地多,干旱区面积大,中低产田比重高;4. 农耕史悠久,耕地质量好,但后备资源不多;5. 物种资源丰富。

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人均农产品拥有量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低,抗灾能力差,农业生产常有很大波动;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林牧渔业没有全面发展,林渔业比重小,各地农业发展不均衡;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耕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区位和布局的异同:区位强调客观存在,布局强调主观安排。 区位因素除了农业生产的投入要素外还包括市场、政策等因素。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 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营管理革命。

9

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区位优势: 发展

10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 及新西兰等地,最为典型是澳大利亚的墨

章末总结

11

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南疆。

我国油菜优势产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

12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的投入要素:场地、水源、劳动力、能源、资金、原料、零部件、科技。 一、 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动力、廉价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指向类型是考虑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因素不同来划分,一般分为五类: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比如

:制糖工业属资源密集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

4、区位因素: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二、 工业区位的选择 1

、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技水平提高 市场、劳动力素质、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

市场需求变化 信息的通达度、环境标准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 →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学技术的进步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 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13

的重要指标。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工业联系有以下几种:生产上投入-产出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非物质上的信息联系。

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纺织厂和印刷厂之间) ; ②空间利用上的联系(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企业) 。

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工业地域的规模,可分为工业点(工厂) 、工业区(上海金山) 、工业枢纽(上海)

、工业地区(沪宁杭

1、 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 传统工业区 1、传统工业

14

3、德国鲁尔工业区" 德国工业的心脏"

(1) 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 、丰富的煤炭资源;充沛的水源;离铁矿区(洛林-法) 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2)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

(3) 综合整治: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扩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二、 新工业区

1、" 新工业" 两种典型形式:

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德国南部、美国的" 硅谷" 、日本" 硅岛"(九州岛) ,苏格兰。

2、新工业区的四个特点: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 小——以中小企业为主;

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业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新工业产品; 同——集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专——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

散——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工业大多数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 分散型工业化" 地区。 5、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 为独特的发展模式。普拉托毛纺织行业为主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6、温州乡镇企业:

①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相同之处:中小企业、轻工业、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 ②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不同之处:没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系统以及企业间良好的协作关系;

③建议:调整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引进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并向品牌经济过渡。

7、 新兴工业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电子、宇航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一种是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的" 工业小区" 。 8、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一面、两高、两快):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快) ;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

9、刺激" 硅谷" 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交通便捷,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等,军事订货,创新环境和文化。

15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4、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 、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 、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

5、铁路线(京九线) 的区位分析:1.合理布局交通网;2.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 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

16

和发展;4.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5. 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6、公路选线一般方法:1.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2. 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 之" 字形;3. 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4. 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7、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2. 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3. 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8、汽车站的区位要求:1.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2. 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3. 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9、航空港的区位要求:1.地面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与飞机起飞净空条件;2. 机场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3. 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4. 跑道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 ;5. 机场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应处理好机场与城区的关系,并与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10、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1.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2. 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3. 属典型的混合交通;4.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1、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交通线路拥堵、交通环境污染;解决措施:1.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2. 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3.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4.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5. 错开上下班时间,避开交通高峰。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沿交通干线扩展、基本不变或萎缩 2、株洲是典型的" 火车拉来的城市"

3、日本著名的科学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4、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了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二、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 ——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商业网点明显小于平原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有原则; 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补充:邮电通信是人类的社会交往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分为邮政通信(点多、线长、面广) 和电信通信两部分。 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广义的商业包括服务业。 西欧航运网以莱茵河为主干。 纽约、伦敦、苏黎世是世界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巴黎、法兰克福、东京和香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 三横五纵" 主要铁路干线,承担着我国交通运输的重担。东北铁路网稠密,西南地区的铁路网在不

17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环境问题(自然灾害是环境问题的一方面∴环境问题不都是人类造成的) 产生:

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农村、发展中国家多见) 。 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城市、发达国家多见) 。 环境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 先污染后治理" 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

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2、环境问题的表现: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者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还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3、可持续发展: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强调国际合作) 。

4、中国走可持续之路原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利用率低;环境问题严重。 中国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北地区:荒漠化,酸雨的主要分布在南方, 华北的水资源短缺。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基本途径分别为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清洁生产与传统经济最大不同是从全过程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只重视末端治理。清洁生产带来了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了工业污染的来源 。经济效益: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

5、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

18

19

必修二部分(高一)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 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其中,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长,而机械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力随着范围的增大而减弱。

2、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增长的,二战后则进入快速增长时期,70年代后增长速度减缓。从空间上看,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匈牙利等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而集中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

4、图中曲线①表示出生率,曲线②表示死亡率。A 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 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C 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

20

5、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在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出现下降变化的是死亡率。

6、全球增长模式从总体来看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从局部看,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型型,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2 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①19世纪以前主要迁往新发现的大陆,如由欧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②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特点是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迁出区是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区有欧洲、北美和西亚、北非地区。

3、我国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主要以政策性迁移为主。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特点表现为人口迁移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迁移方向主要为由农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

4、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意义: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②调节人才余缺;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

§3 人口的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二者均具有不确定性性。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是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保持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说,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措施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将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而发达国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追求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力。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分为组团状(重庆) 、团块状(北京、成都、合肥、华盛顿) 、放射状(延安) 、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等。

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有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 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文化、历史等) 。如: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多为团块状,山区和丘陵区的城市形态则多为组团状。

3、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界线;各功能区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其功能区构成不同。

4、住宅区: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

5、商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费者;分布以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为原则;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大多呈点状或条状。

6、工业区:专业化程度较高,相互之间协作性强;不断向外缘移动;分布于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公路、铁路、河流等)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远近) 、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

8、图中A 表示工业,B 表示住宅,C 表示商业,由市中心向外缘递变最快的是商业,①-③中适合发展住宅区的是②,适合发展工业区的是③,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10、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协调好相互的位置关系,以减少污染;设置必要的防护带;必要的卫星城建设等等。

§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越高,其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没有明显界线。一般城市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周围的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省会城市服务范围覆盖周围各县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服务范围则可扩展至全国。

2、城市规模和等级与其地理位置相关,位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城市等级的提高。

3、合理布局城市的原则:①高等级城市数量少,低等级城市数量多;②低等级城市分布于高等级城市周围;③高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远,低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近;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低等级城市服务范围)

§3 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

2、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推力) :人口过剩(对土地压力大) 、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城市(拉力)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 ,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 ,发展速度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造成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也可以破坏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 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 ,另外还可以产生交通及居住条件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混乱、内城衰落等现象。

6、人类解决城市化问题(建造生态城市) 的主要对策:

①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②使城市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例如:

A. 城市化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B. 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城市新区和建设卫星城

C. 合理规划城市,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

D. 提高绿化

E. 其他措施:合理进行交通改造、住房改造、加强社会秩序管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 农业的区位选择

1、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市场、劳动力、机械(工业基础) 、政策、

科技、历史原因(生产习惯)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合理利用农业土地。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自然条件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条件更容易发生变化。

3、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①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②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③种植业、畜牧业兼备的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

§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混合农业是同时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就是一个以小麦种植和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区。主要特点:

①自身可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

②时间利用效率高;

③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以种植水稻为主,基本特征: ①属于劳力密集型农业;

②以小农经营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

③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较低;

④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日本除外) ;

⑤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资,治理水旱灾害) 。

3、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均以家庭经营

为主) ,另外中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分布(以国营为主)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典型的商品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① 生产规模大;

②机械化水平高,

③商品率率高。

§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属于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以牧牛为主的美国、阿根廷,以牧羊为主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特点:

①面向市场(商品率高) ;

②生产规模大;

③专业化程度高。

2、乳畜业属于畜牧业,主要以奶牛为生产对象,生产牛奶及其相关制品。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地区。因为乳畜业产品不耐贮藏、运输不便,其布局必须紧邻消费市场,因此多布局于大城市的市郊地区。乳畜业的主要特点:

①面向城市市场;

②商品化;

③集约化。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土地(地形;租金) 、水源。

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原料、动力、政策、科技、农业基础

2、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

①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造等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②食品、瓶装饮料制造(啤酒、汽水) 、家具制造、印刷、石化等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③有色金属冶炼(铝、铜、镍、锡„„) 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

④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被服厂等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⑤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3、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高技术产品、食品等企业对环境十分敏感,应以优质环境为主导区位因素。

①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外;

②造成水体污染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河流上游;

③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4、在国家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社会因素影响下出现的现象:

①我国80年代以前在内地建大型工业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区、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批纺织工业中心;

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③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大力推动内地工业发展;

④近些年许多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在我国的投资。

4、现代工业发展中,

①由于科技(冷藏保鲜技术) 和交通的发展,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② 重要枢纽及干线对工业仍具有较大吸引力,但部分发达国家由于交通的完善,工业布局已

不再将交通列为主要区位因素;

③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④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2 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类型:

①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即不同工业间存在着产品、原料的供应关系;

②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即不存在生产工序联系的工业企业,因为需要共用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廉价劳力等因素影响,也可以布局在同一区域内,例如:我国许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③信息联系等。

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集聚可以是自发形成,也可以是规划形成。

3、工业集聚的作用:

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④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4、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例如:钢铁工业区(鞍山) 、石油化学工业区(大庆) 、汽车工业区(十堰) 以及机械制造工业区等,它们的特点主要包括:

①协作企业多,工业联系复杂;

②生产规模大,占地面积广。

5、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例如食品工业等(面粉厂、糕点厂、糖果厂) 等,它们的特点主要包括:①主要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级加工业;

②工厂少,工业联系简单;

③生产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小。

6、要求分散布局的工业,主要以交通和通信为联系基础,在发达国家比较常见,容易形成跨国公司。比较常见的分散工业主要有产品“轻薄短小而且价格昂贵”的高科技产业(如电子工业) 、结构复杂而且零部件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企业(如汽车工业) 。

§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 、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它们的主要特征:

(1)建立在丰富的煤炭、铁矿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

(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3)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2、传统工业区当前发展状况:

(1)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衰落,急需改造。

3、德国鲁尔工业区:

(1)主要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较少,需由法国和瑞典进口) ;

②充沛的水源;

③便捷的交通;

④广阔的市场。

(2)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过于单一;

②煤炭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整治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发展第三产业;

③调整工业布局;

④完善交通网络;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新工业区基本特征:

(1)时间新:出现于二战后;

(2)地区新:形成于无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4)部门新:以出口型轻工业或高科技电子工业为主。

新工业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1)以新兴工业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区,如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2)以出口型轻工业为主的出口型工业区,如意大利萨索洛、普拉托。

5、意大利工业小区模式: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有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基本特点:

①以中小企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④生产高度专业化;

⑤企业分布于小城市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6、美国硅谷电子工业区:

(1)主导区位:科技、环境、交通。

(2)主要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

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④便捷的交通;

⑤稳定的市场(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定货) ;

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3)主要特点: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②增长速度较传统工业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①铁路:最重要的方式,运量大,适合长途运输;

②公路:运用最广泛,最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适合短途运输;

③水路:运量大,成本低,速度慢;

④航空:速度快,运量小,运费高;

⑤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连续性强。

2、现代交通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3、主要点状交通设施:港口、车站、航空港;

主要线状交通设施:铁路、公路、航道航线

5、影响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因素:

① 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

②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水平、技术条件、社会因素。

§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使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主轴,例如:株洲、筑波;交通线的兴衰(运输方式的变化、公路改线、河运航道的延伸和改变) 会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例如:嘉兴。

2、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稀少单一,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地势起伏小,交通线路密集多样,商业网点密度大。

3、城市商业中心、商业小区的布局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以交通为最优原则,靠近交通线(城区干道及道路交叉口、市区环路边缘、高速公路沿线等) ; ②以市场为最优原则,靠近城市几何中心、住宅区。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演变:

崇拜自然(原始时期) →改造自然(农业时期) →征服自然(工业时期) →人地和谐(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现在)

2、人类不断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不断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和能量;人类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环境的反馈作用) 。

3、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4、环境问题主要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其分布来看,

①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

②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由于承受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而且发达国家将许多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均较严重。

5、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其中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

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主要是:

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

②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和破坏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③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加剧。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其基本原则是: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3、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日常生活中注意适度消费。

31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人口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5、人口发展不同于人口再生产,还包括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三方面的内容。

二、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或人口转变模式) 及其转变 代型,德国、匈牙利已连续多年负增长;北美全为现代型;亚洲除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拉美除古巴、乌拉圭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

7、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数+65岁及以上人数)/(15-64岁人口数)]×100%。当人口负担

系数≤50%时称为" 人口机会窗口" 期。

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孕龄妇女(15-49岁妇女) 数之比,它是决定出生率的基础。出生率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减即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定;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由此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又称人口机械增长。 一、 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 、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人口迁移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 推力" 和" 拉力" 两方面。" 推力" 是消极因素,它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 拉力" 是积极因素,把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1、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政治因素包

1) 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 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2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承载量

1、 环境承载量,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全球为110亿,我国为16亿。 3、 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发程度、消费水平。 5、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适度人口)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 虚数" 。我国为

8-9亿。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

坦、墨西哥。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美国东北部、西欧等。一个地区人口总数的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零变负的时候,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减少。

人口分布受自然因素(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但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影响程度减弱) ,社会经济因素、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

公害病指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地方性疾病,是次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的表现;地方病则是原生环境因素的表现。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 城市形态

3

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于组合。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

1、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40-60%)。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 ——曼哈顿) 特征: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中均存在)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2、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直接因素) 高低

历史文化(北京市); 社会因素:种族宗教(黑人区、唐人街) 、知名度、行政因素(上海陆家嘴金融

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等) 。

3、功能区合理布局应注意:1.要有便利的交通;2.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环境角度) ;3. 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四、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4

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气候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少有城市分布。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城市密度和规模小于具有湿润季风气候的东南部沿海地区。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5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就整个区域而言,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 城市化

一、 什么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 推力:吸引人群离开农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

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

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70%以上)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首先出现在英国)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发展中国家出现两类城市化特征: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远超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又称" 虚假城市化' ,多出现在拉美和非洲;滞后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多出现于亚洲一些国家:印度、印尼。 3、我国城市化四个阶段:1949-1957上升阶段;1958-1965下降阶段" 上山下乡" 带来的" 逆城市化" ;1966-1976停滞阶段" 文化大革命" ;1977年后 回升发展阶段。 4、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它出现在城市化中期的加速阶段。

逆城市化是由于人口的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部分城市居民向周边环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小城镇迁移的现象,结果造成中心区的衰落。它是城市化发展到后期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

6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1)环境质量下降;2)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3)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促进人口转化-增加就业机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2) 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3) 推动工业发展-提高工业生产效率;4) 推进科技进步-大城市是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促进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提升;5) 改变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渗透,全方位影响农村,利于城市与乡村间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3) 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为了使城市发展与社会、环境相协调,提出了建设和发展" 生态城市" 的目标。

四 、城市群与大城市带: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外延伸,几个位置接近的城市相互连接起来,形成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具有世界意义的城市群成为大城市带。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60°N 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广义农业是对农、林、牧、副、渔五业的总称,狭义农业仅指其中的种植业或农作物生产。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7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有因素(条件) 。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没有这种因素就没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三角基塘农业的地形因素。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要许多条件,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均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则既是。如西北地区的限制性因素是水。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农业分类:根据动植物地域分布的不同,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各种地域类型。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游牧业(粗放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大

8

牧场放牧业(资金) 、水稻种植业(劳动) (密集农业) 。根据农业投入的多少,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分为自给农业(有下划线的) 和商品农业。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1.大部分地区属中低纬度,热量条件较为优越,雨热同期;2. 水资

源总量大,但地区分布不均;3. 土地资源总量不少,但是山地多,干旱区面积大,中低产田比重高;4. 农耕史悠久,耕地质量好,但后备资源不多;5. 物种资源丰富。

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人均农产品拥有量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低,抗灾能力差,农业生产常有很大波动;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林牧渔业没有全面发展,林渔业比重小,各地农业发展不均衡;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耕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区位和布局的异同:区位强调客观存在,布局强调主观安排。 区位因素除了农业生产的投入要素外还包括市场、政策等因素。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 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营管理革命。

9

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区位优势: 发展

10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 及新西兰等地,最为典型是澳大利亚的墨

章末总结

11

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南疆。

我国油菜优势产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

12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的投入要素:场地、水源、劳动力、能源、资金、原料、零部件、科技。 一、 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动力、廉价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指向类型是考虑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因素不同来划分,一般分为五类: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比如

:制糖工业属资源密集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

4、区位因素: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二、 工业区位的选择 1

、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技水平提高 市场、劳动力素质、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

市场需求变化 信息的通达度、环境标准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 →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学技术的进步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 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13

的重要指标。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工业联系有以下几种:生产上投入-产出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非物质上的信息联系。

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纺织厂和印刷厂之间) ; ②空间利用上的联系(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企业) 。

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工业地域的规模,可分为工业点(工厂) 、工业区(上海金山) 、工业枢纽(上海)

、工业地区(沪宁杭

1、 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 传统工业区 1、传统工业

14

3、德国鲁尔工业区" 德国工业的心脏"

(1) 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 、丰富的煤炭资源;充沛的水源;离铁矿区(洛林-法) 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2)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

(3) 综合整治: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扩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二、 新工业区

1、" 新工业" 两种典型形式:

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德国南部、美国的" 硅谷" 、日本" 硅岛"(九州岛) ,苏格兰。

2、新工业区的四个特点: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 小——以中小企业为主;

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业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新工业产品; 同——集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专——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

散——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工业大多数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 分散型工业化" 地区。 5、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 为独特的发展模式。普拉托毛纺织行业为主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6、温州乡镇企业:

①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相同之处:中小企业、轻工业、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 ②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不同之处:没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系统以及企业间良好的协作关系;

③建议:调整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引进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并向品牌经济过渡。

7、 新兴工业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电子、宇航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一种是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的" 工业小区" 。 8、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一面、两高、两快):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快) ;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

9、刺激" 硅谷" 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交通便捷,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等,军事订货,创新环境和文化。

15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4、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 、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 、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

5、铁路线(京九线) 的区位分析:1.合理布局交通网;2.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 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

16

和发展;4.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5. 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6、公路选线一般方法:1.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2. 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 之" 字形;3. 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4. 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7、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2. 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3. 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8、汽车站的区位要求:1.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2. 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3. 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9、航空港的区位要求:1.地面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与飞机起飞净空条件;2. 机场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3. 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4. 跑道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 ;5. 机场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应处理好机场与城区的关系,并与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10、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1.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2. 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3. 属典型的混合交通;4.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1、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交通线路拥堵、交通环境污染;解决措施:1.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2. 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3.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4.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5. 错开上下班时间,避开交通高峰。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沿交通干线扩展、基本不变或萎缩 2、株洲是典型的" 火车拉来的城市"

3、日本著名的科学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4、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了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二、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 ——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商业网点明显小于平原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有原则; 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补充:邮电通信是人类的社会交往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分为邮政通信(点多、线长、面广) 和电信通信两部分。 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广义的商业包括服务业。 西欧航运网以莱茵河为主干。 纽约、伦敦、苏黎世是世界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巴黎、法兰克福、东京和香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 三横五纵" 主要铁路干线,承担着我国交通运输的重担。东北铁路网稠密,西南地区的铁路网在不

17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环境问题(自然灾害是环境问题的一方面∴环境问题不都是人类造成的) 产生:

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农村、发展中国家多见) 。 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城市、发达国家多见) 。 环境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 先污染后治理" 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

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2、环境问题的表现: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者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还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3、可持续发展: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强调国际合作) 。

4、中国走可持续之路原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利用率低;环境问题严重。 中国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北地区:荒漠化,酸雨的主要分布在南方, 华北的水资源短缺。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基本途径分别为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清洁生产与传统经济最大不同是从全过程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只重视末端治理。清洁生产带来了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了工业污染的来源 。经济效益: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

5、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

18

19

必修二部分(高一)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 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其中,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长,而机械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力随着范围的增大而减弱。

2、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增长的,二战后则进入快速增长时期,70年代后增长速度减缓。从空间上看,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匈牙利等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而集中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

4、图中曲线①表示出生率,曲线②表示死亡率。A 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 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C 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

20

5、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在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出现下降变化的是死亡率。

6、全球增长模式从总体来看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从局部看,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型型,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2 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①19世纪以前主要迁往新发现的大陆,如由欧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②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特点是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迁出区是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区有欧洲、北美和西亚、北非地区。

3、我国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主要以政策性迁移为主。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特点表现为人口迁移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迁移方向主要为由农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

4、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意义: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②调节人才余缺;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

§3 人口的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二者均具有不确定性性。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是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保持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说,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措施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将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而发达国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追求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力。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分为组团状(重庆) 、团块状(北京、成都、合肥、华盛顿) 、放射状(延安) 、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等。

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有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 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文化、历史等) 。如: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多为团块状,山区和丘陵区的城市形态则多为组团状。

3、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界线;各功能区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其功能区构成不同。

4、住宅区: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

5、商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费者;分布以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为原则;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大多呈点状或条状。

6、工业区:专业化程度较高,相互之间协作性强;不断向外缘移动;分布于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公路、铁路、河流等)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远近) 、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

8、图中A 表示工业,B 表示住宅,C 表示商业,由市中心向外缘递变最快的是商业,①-③中适合发展住宅区的是②,适合发展工业区的是③,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10、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协调好相互的位置关系,以减少污染;设置必要的防护带;必要的卫星城建设等等。

§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越高,其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没有明显界线。一般城市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周围的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省会城市服务范围覆盖周围各县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服务范围则可扩展至全国。

2、城市规模和等级与其地理位置相关,位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城市等级的提高。

3、合理布局城市的原则:①高等级城市数量少,低等级城市数量多;②低等级城市分布于高等级城市周围;③高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远,低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近;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低等级城市服务范围)

§3 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

2、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推力) :人口过剩(对土地压力大) 、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城市(拉力)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 ,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 ,发展速度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造成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也可以破坏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 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 ,另外还可以产生交通及居住条件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混乱、内城衰落等现象。

6、人类解决城市化问题(建造生态城市) 的主要对策:

①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②使城市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例如:

A. 城市化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B. 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城市新区和建设卫星城

C. 合理规划城市,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

D. 提高绿化

E. 其他措施:合理进行交通改造、住房改造、加强社会秩序管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 农业的区位选择

1、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市场、劳动力、机械(工业基础) 、政策、

科技、历史原因(生产习惯)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合理利用农业土地。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自然条件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条件更容易发生变化。

3、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①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②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③种植业、畜牧业兼备的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

§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混合农业是同时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就是一个以小麦种植和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区。主要特点:

①自身可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

②时间利用效率高;

③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以种植水稻为主,基本特征: ①属于劳力密集型农业;

②以小农经营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

③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较低;

④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日本除外) ;

⑤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资,治理水旱灾害) 。

3、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均以家庭经营

为主) ,另外中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分布(以国营为主)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典型的商品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① 生产规模大;

②机械化水平高,

③商品率率高。

§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属于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以牧牛为主的美国、阿根廷,以牧羊为主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特点:

①面向市场(商品率高) ;

②生产规模大;

③专业化程度高。

2、乳畜业属于畜牧业,主要以奶牛为生产对象,生产牛奶及其相关制品。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地区。因为乳畜业产品不耐贮藏、运输不便,其布局必须紧邻消费市场,因此多布局于大城市的市郊地区。乳畜业的主要特点:

①面向城市市场;

②商品化;

③集约化。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土地(地形;租金) 、水源。

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原料、动力、政策、科技、农业基础

2、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

①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造等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②食品、瓶装饮料制造(啤酒、汽水) 、家具制造、印刷、石化等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③有色金属冶炼(铝、铜、镍、锡„„) 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

④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被服厂等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⑤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3、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高技术产品、食品等企业对环境十分敏感,应以优质环境为主导区位因素。

①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外;

②造成水体污染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河流上游;

③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4、在国家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社会因素影响下出现的现象:

①我国80年代以前在内地建大型工业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区、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批纺织工业中心;

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③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大力推动内地工业发展;

④近些年许多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在我国的投资。

4、现代工业发展中,

①由于科技(冷藏保鲜技术) 和交通的发展,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② 重要枢纽及干线对工业仍具有较大吸引力,但部分发达国家由于交通的完善,工业布局已

不再将交通列为主要区位因素;

③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④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2 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类型:

①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即不同工业间存在着产品、原料的供应关系;

②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即不存在生产工序联系的工业企业,因为需要共用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廉价劳力等因素影响,也可以布局在同一区域内,例如:我国许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③信息联系等。

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集聚可以是自发形成,也可以是规划形成。

3、工业集聚的作用:

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④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4、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例如:钢铁工业区(鞍山) 、石油化学工业区(大庆) 、汽车工业区(十堰) 以及机械制造工业区等,它们的特点主要包括:

①协作企业多,工业联系复杂;

②生产规模大,占地面积广。

5、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例如食品工业等(面粉厂、糕点厂、糖果厂) 等,它们的特点主要包括:①主要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级加工业;

②工厂少,工业联系简单;

③生产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小。

6、要求分散布局的工业,主要以交通和通信为联系基础,在发达国家比较常见,容易形成跨国公司。比较常见的分散工业主要有产品“轻薄短小而且价格昂贵”的高科技产业(如电子工业) 、结构复杂而且零部件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企业(如汽车工业) 。

§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 、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它们的主要特征:

(1)建立在丰富的煤炭、铁矿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

(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3)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2、传统工业区当前发展状况:

(1)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衰落,急需改造。

3、德国鲁尔工业区:

(1)主要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较少,需由法国和瑞典进口) ;

②充沛的水源;

③便捷的交通;

④广阔的市场。

(2)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过于单一;

②煤炭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整治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发展第三产业;

③调整工业布局;

④完善交通网络;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新工业区基本特征:

(1)时间新:出现于二战后;

(2)地区新:形成于无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4)部门新:以出口型轻工业或高科技电子工业为主。

新工业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1)以新兴工业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区,如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2)以出口型轻工业为主的出口型工业区,如意大利萨索洛、普拉托。

5、意大利工业小区模式: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有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基本特点:

①以中小企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④生产高度专业化;

⑤企业分布于小城市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6、美国硅谷电子工业区:

(1)主导区位:科技、环境、交通。

(2)主要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

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④便捷的交通;

⑤稳定的市场(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定货) ;

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3)主要特点: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②增长速度较传统工业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①铁路:最重要的方式,运量大,适合长途运输;

②公路:运用最广泛,最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适合短途运输;

③水路:运量大,成本低,速度慢;

④航空:速度快,运量小,运费高;

⑤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连续性强。

2、现代交通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3、主要点状交通设施:港口、车站、航空港;

主要线状交通设施:铁路、公路、航道航线

5、影响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因素:

① 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

②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水平、技术条件、社会因素。

§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使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主轴,例如:株洲、筑波;交通线的兴衰(运输方式的变化、公路改线、河运航道的延伸和改变) 会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例如:嘉兴。

2、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稀少单一,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地势起伏小,交通线路密集多样,商业网点密度大。

3、城市商业中心、商业小区的布局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以交通为最优原则,靠近交通线(城区干道及道路交叉口、市区环路边缘、高速公路沿线等) ; ②以市场为最优原则,靠近城市几何中心、住宅区。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演变:

崇拜自然(原始时期) →改造自然(农业时期) →征服自然(工业时期) →人地和谐(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现在)

2、人类不断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不断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和能量;人类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环境的反馈作用) 。

3、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4、环境问题主要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其分布来看,

①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

②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由于承受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而且发达国家将许多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均较严重。

5、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其中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

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主要是:

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

②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和破坏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③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加剧。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其基本原则是: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3、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日常生活中注意适度消费。

31


相关内容

  • 长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长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长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 ...

  • 高中课本目录
  • 高中课本目录 科目 书 名 适用年级 版本 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 高二(文科)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3 ...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G)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夏商时期王权具有神化色彩,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分封的大多是同姓子弟.3.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例如:楚王问鼎4.宗法制的核心是嫡 ...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五章章末总结提升 Word版含答案
  • 第五章章末总结提升 [知识网络] 参考答案:A. 资源区域分布不均 B .调整能源结构 C .协调发展 D .区域产业转移 E .内部交易成本 F .国际经济形势 G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H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触摸高考] 主题一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浙江卷)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 ...

  • 衡水中学各科老师的暑假温馨提示
  •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祝贺你们踏上人生的新征程!升入高中,意味着你们将逐渐长大和成熟,将要独立面对更广阔的社会人生.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个假期很幸福,因为你们突然成了"富翁",拥有一大笔时间可以自主支配.那你们是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贻误时机,还是放飞心灵,向新的目标发起更猛 ...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片段课) 设计者:哈斯 一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据地理新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课程要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我对该阶段的地理教学的理解是打好学生地理基础的最佳阶段,刚从初中上来的高一新生对地理"副科"的印象还是很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_知识结构框架图
  • 四季 昼夜长短.正午太 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黄赤交角 昼夜长短.正午太 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五带 各要素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一 知识结构图 sina@地理老师黄 yellow 沿地表水平运 动物体的偏移 地方时 自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公转 正午太阳高度 ...

  • 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
  •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祝贺你们以优异成绩加入龙珍高级中学这个优秀团队,踏上人生的新征程! 升入高中,意味着你们将逐渐长大和成熟,将要独立面对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乐青衿皆怀壮志,嘉才者咸集衡中.这里是高端的平台,任你徜徉:这里是广阔的舞台,精彩纷呈.亲爱的同学们,你准备好了么?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教案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 ...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教案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教案]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