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测试题3

八年《声现象》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 、 .

2.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里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

3.弹奏钢琴上C调的“1”音键与电子琴上C调的“1”音键相比音调/不同)音色 (相同/不同).

4.国际标准音调的频率是440Hz,它的物理意义是5.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 用大小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原因是 ; 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 不同.

6.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制直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15℃时,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人在另一端最多能听到_______次敲击声.如果听到最末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s,则这条直铁管长________m.

7.蝙蝠靠接收自己发出.利用回声可以来测量海底的深度,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得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是4.2s,则海底深度是________m.(海水中声速为1500m/s)

8.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9.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闪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 .

二、选择题

10.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不能在地面上传播

11.对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月球上宇航员鼓掌相互间能听到掌声

B.声音能靠固体和气体传播而不能靠液体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米/秒

D.巡道员一般是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

12.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13.火车钻山洞时,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声音跟火车在洞外行驶相比 ( )

A.声音轻了 B.声音响了

C.声音没有变化 D.声音消失了

14.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秒,当时气温15℃,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 ( )

A.14.29秒 B.14.00秒

C.13.71秒 D.无法确定

15.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16.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

A.“声纳”探测敌方潜艇 B.编幅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动

17.下列那句话不正确 ( )

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

B.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

C.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有伤害作用

D.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但不容易绕过障碍物.

18.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 “ruai(2)” “mi(3) “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19.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 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大地——空气——水——鱼 B.空气——水一一鱼

C.大地——水——鱼 D.水——鱼

20.关于声波的说法错误的 ( )

A.固体、液体中也有声波存在

B.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问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

C.声波除了能使人耳的鼓膜振动,让人们觉察到声音外,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

D.声波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三、实验与设计题

22.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

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⑴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

表明 .

⑵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⑶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⑷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能/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

23.在一次郊游中,同学们举行郊外舞会,由于没有乐器,小明同学利用同学们带去 的汽水瓶设计出了汽水瓶打击乐器,敲出了优美动听的曲子.请问:

(1)小明除了用汽水瓶之外,还要用哪些辅助器材?

(2)低音瓶和高音瓶在设计中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4.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两个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1)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2)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你猜想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四、阅读与简答

25.八(8)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

时间:06年9月16日12:00,地点:八(8)班教室

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

小黄在看课外书籍

小马在讲台前拍球

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 . 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 .

(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建议或方案(不少于二条)

26.现代建筑中常使用一种叫“真空玻璃”的装置(如图中房屋的墙壁),请利用你 所学的声音知识,来解释这种玻璃的优点.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来测量温度的,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小虎用一只装有水银的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乙所示.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① ;② .

温度/℃

时间min

甲 乙 第5题图

2.夏天,小亮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个冰棍,发现包装纸上附着了一些小冰晶,这是冰箱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随后又发现它在冒“白汽”,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它们形成过程中都需要 热.

3.有一堆固体物质,其中含有钨、金、铅、铁(钨的熔点是3410℃,金的熔点是1064℃,铅的熔点是327℃,铁的熔点是1535℃,)等四种金属;假如现在从4000℃开始使它们逐渐降温,最先凝固的是______;假如现在温度是1000℃,则其中还是液体的是______.

4.“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时,火箭尾部的高温火焰向下碰到发射塔架下的地面上,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就会 .为了保护发射塔架,在塔架下修建了一个大水池(导流槽),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着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 形成的.

5.如图所示,是-10℃的冰块受热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加热后最初5min内冰块呈______态;冰块熔化过程持续_______min,此过程温度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加热25min时,冰全部变成_____℃的水.

6.春、秋二季节里夜间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较冷的地面在小草上就是露水,附着在空气中形成雾;深秋或冬天的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 成小冰晶这就是霜;冬天,有时云中的水蒸气直接 成小冰花,飘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7.给固态碘缓慢地加热,看到红色的碘蒸气袅袅上升,这是现象,要停止加热,冷却后,在烧杯内壁和玻璃盖片上看到碘晶粒是 现象,要 热.

8.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使其变成液体后存储在钢瓶中的;若液化石油气钢瓶的阀门打开,让液化石油气快速放出,则钢瓶内的温度将 .

二、选择题:

9.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气温 D.体温计最低温度

10.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

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涂酒精以缓解症状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11.为了测定风向,在手臂上蘸些酒精或水,竖直在空中,手指感到凉的一侧是 ( )

A.迎风一侧 B.背风一侧 C.侧风面 D.无法判断

12.下列不属于汽化的是 ( )

A.新鲜大白菜慢慢干瘪 B.棒冰从冰箱中取出冒“白气”

C.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 D.酒精搽在皮肤上感到凉爽

1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 )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瓶外壁周围空气遇冷液化现象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

14.如图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冰雹 B.小雪 C.雾 D.霜冻

1标

大气

第14题图 第22题图 第25题图 第30题图

15.有大半瓶0℃水的保温瓶中,投入一块-5℃的冰块,盖好塞子,则 ( )

A、量的冰化为水 B、少量的水结为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变 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

16.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0℃时,冰和谁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18.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内的水沸腾,直到煮熟.则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19.河面上常会出现一层雾气,这个现象经过的物态变化是下列的 ( )

A.水经过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B.水先蒸发后液化

C.水先蒸发后凝固 D.水先汽化后凝华

20.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在有风的夏天,从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

C.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

21.夏天,小明发现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22.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水,玻璃试管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

A.酒精 B.水 C.煤油 D.酒精或水

23.“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缥缈的雾”,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熔化现象

24.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 )

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

C.把湿衣服展开凉在通风向阳处 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

25.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然后对烧杯底部加热,当烧杯里的冰块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块将 ( )

A.全部熔化 B.不熔化 C.熔化一半 D.开始熔化

2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

B.游泳后,则从水中上岸时感到冷,是汽化吸热所致

C.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0C

D.沸水的水蒸气比沸水造成的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在烫伤时还要液化放热

27.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在水中煮,只要水不干,就不会煮焦,而在油中炸,则会发黄,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 ( )

A.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B.油炸食品的吸热能力比水强

C.油的沸点比水高 D.油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8.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29.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30.如图所示,今年年初我国南方雪灾中高压电线上结起的冰挂是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形成的,它严重的破坏了电力设施.冰挂主要是 ( )

A.由水液化而成的 B.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由“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D.由水汽化而成的

31.为保证奥运会开幕式精彩.圆满,有关方面在北京外为实施了人工降雨作业.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属于 ( )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32.若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小名同学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

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

第24题图

33.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它的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该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原因是 ( )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产生热

C.材料不传热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了与空气作用产生的热

三、实验与探究题:

34.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飞行.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⑴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 (固/液/气)态的,它是通过既 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⑵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 ,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 后 形成的.

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

⑶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 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35.星期天早晨,小林正准备练习书法,刚刚把墨汁倒入盘中一半,小明和小丽来找他,他们就一起出去了.晚上小林回家后发现盘中的墨汁已经干了,而没盖盖儿的瓶里的墨汁却几乎没减少.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请你举出一例:____________ 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到,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请你对上面的猜想进行验证,提供的器材如下:一杯水、两块玻璃片、酒精灯、扇子、滴管.

(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需要的器材:

(2)实验步骤:

36.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1)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物质凝固后是________(晶体/非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

37.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中a、b所示.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

(2)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的物理学家,、黄、绿、蓝、 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

2.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温度.发霉的衣服拿到阳光下晒晒,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这是利用紫外线 的性质 .

3.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光的原理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

4.要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应等于,当入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时,则反射角将 .

5.皮鞋穿旧后表面很灰暗,这是反射;而擦上鞋油后又变得很光亮,这是 .

6.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以它们的成因来看原理不同,前者是由起的;后者是由 引起的 .

7.1997年3月9日,在我国的漠河地区出现了“日全食”现

象,它说明了 ;如图表示在出现日

全食时,地球、太阳、月球的相对位置,则下图中A

是 ,B是 .

8.在看电影时,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电影的银幕往往都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如果银幕用红布做,观看到的电影是什么颜色?用粗糙的布是可以使投射到银幕上的光发生 反射,使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看到电影.白布可以反射 色的光,银幕的图像才是彩色的;如果银幕用红布做,观看到的电影只能是 和 颜色的.

9.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则反射角是______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______度;

10.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将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如果天

气晴好,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

.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

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 .

11.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①日食和月食②水中倒影③小孔成像④池底“变浅”⑤黑板“反光”⑥雨后彩虹.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选填序号)

1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

B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

的反射角是_______,坐在A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____(能/不能)看

到了坐在B点的乙同学,这是因为 .

二、选择题

13.下列四个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 )

A、红光满面 B、金光闪闪 C、波光粼粼 D、火光冲天

14.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15.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

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 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

16.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

17.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18.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

19.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路可逆性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

C.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是虚像

D.激光准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21.某人从平面镜里看到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时刻就是( )

A.21:20 B.10:21

C.21:01 D.10:51

22.如图,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蒙主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做逆时针转动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2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

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24.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60° B.90° C.120° D.150°

三、解答题

25.按要求作图

⑴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

⑵根据光的反射规律,(1)画出图中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大小;

⑶如图,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

26.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

蜡烛A的火焰的像(能/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4)小红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两支蜡烛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它们的

连线和镜面相垂直,这说明了平面镜成相有 特点.

27.右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

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

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光将沿OF方

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 (存在/不存

在),这表明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 .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O点,它反射后沿 方向射出.

28.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实

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

该是 .

29.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果如下图所示,光反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后,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器接收,光电转换器将光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受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 ,(上升/下降);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1和S2之间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之间的距离有没有关系? (有/没有)

30.古籍《淮南万毕术》记有这样一来一段文字:“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试回答:该段文字中是利用 原理来观察周围的景物,说出生活中该段文字的实际应用 .

31.如图太阳光与地面成40°角斜射,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

求作:(1)反射光线;(2)平面镜的位置,(3)计算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

32.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⑴标出小铁球A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⑵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湖静映彩霞”和“潭清疑水浅”分别叙述了两种物理现象,前句说的是光的后者说的是光的 .

2.在平静的池水中,看到白云在水中的倒影,它是白云的像,是由于光的果.看到水中游动的鱼,这是鱼的 像,是由于光的 缘故.

3.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液体中,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是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130°,则入射角是 ,折射角是 .

4.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焦点是.2f是 像和.

5.用放大镜看书时,为了使书上的字放得更大些,应将放大镜离书本6.一支蜡烛距凸透镜24cm,在离凸透镜24cm的屏上得到和烛焰一样大小的清晰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cm.若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4cm,则必须将光屏向 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比烛焰 (填“大”、“小”).

7.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

8.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距凸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昕的、与物体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A

第9题图 第11题图

9.如右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点处,_________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

10.摄影师在给某班照集体像后,又给一名同学照半身像.那么,应________(减小或增大)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

11.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___________(近视/远视)眼,可以用___________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_____区看书,通过__ __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

12.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

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

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 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

二、选择题

13.一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 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 体位于透镜前25 cm处,在透镜另一侧可以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1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正立的像 B.缩小的像 C.倒立的像 D.放大的像

15.关于实像和虚像,正确的说法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收到,虚像则收不到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C.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D.由光的反射成实像,光的折射成虚像

16.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距凸透镜15 cm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那么应选凸透镜的焦距为( )

A.5 cm B.10 cm C.20 cm D.30 cm

17.把烛焰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的主轴上,在烛焰从u>2f处向焦点靠近的过程中,烛焰所成的像是( )

A.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B.先成倒立的像,后成正立的像

C.先成缩小的像,后成放大的像 D.像距先减小,后逐渐增大

18.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A.图中Ⅰ区域,比A'BB.图中Ⅱ区域,比A'BC.图中Ⅲ区域,比A'BD.图中Ⅳ区域,比A'B19.某实验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不清,其中一位同学把烛焰放在距透镜10 cm处,调节光屏位置,最终在屏上得到与烛焰等大、清晰的像.根据这一现象,同组的其他同学作了如下判断,你认为不正确的有( )

A.透镜的焦距是5 cm B.透镜的焦距大于5 cm,小于10 cm

C.当物距为3 cm时,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像D.当物距为6 cm时,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像

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一倍焦距的距离后,蜡烛通过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则蜡烛原来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正立的 B.放大、倒立的 C.缩小、正立的 D.缩小、倒立的

21.一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在水面上同时产生反射和的折射,此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的大小一定( )

A.小于30° B.大于30°,小于60°C.大于60°,小于120°D.大于120°,小于150°

22.小风矫正了近视眼后看书轻松多了,心想也该帮爷爷矫正老花眼了,下图用来表示老花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23.如图所示,OA是一条折射光线,若OA与水面夹角为50,

关于入射角、折射角γ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40,γ=50 B.>40,γ=40

C.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 )

25.把右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

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

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

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26.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放一凸透镜,这时屏上恰好形成一个蜡烛清晰的缩小、倒立的像,如果再将凸透镜朝着蜡烛或屏移动,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把透镜朝屏移动一定距离,屏上将出现蜡烛放大、倒立的像

B.把透镜朝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屏上将出现蜡烛放大、倒立的像

C.把透镜朝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屏上将出现蜡烛放大、正立的像

D.无论把透镜朝蜡烛还是屏怎么移动,屏上都不会再出现蜡烛的像

27.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手电简上,并让灯光正对着焦距为1O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片应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

B.胶片应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

C.胶片应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胶片应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三、作图题

,28.如下图甲,MM是某种透明物质与空气的分界面.已知光是从空气射入透明物质的,但

光线上没有标箭头.请在图上补标箭头,以表明光的方向.

,,29.如图下乙中,MM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P是一个物点,P′是P的像点.图中画出

了由P点射向界面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折射光线.

30.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下图丙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

31.如图两组透镜的焦点都重合,请完成光路图如下图(4分).

32.如下图中,AO为入射光线,OB是经镜子后射出的光线,就下列三种情况,在O点用作图法填入三个适当而且不同的镜子.(6分)

四、实验探究题

33.某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发现折射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的角度并不相等.谁的增加量更大呢?这位同学通过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使二者的圆心重合;

②如图,将一束激光从A射向圆心O,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 激光源

③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并记录在表格中; A ④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②③步骤数次; 玻

⑤对记录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比较入射角增加量与折射角 O 增加量的大小,得出结论. (1)图中光线的入射角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大小为_______. (2)请设计本实验所需要的表格.

3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当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

(2)经过调整后,光屏上已成一缩小清晰的像.要在光屏上成一放大清晰的像,则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要想成放大的虚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 ,生活中的

镜就是这一

成像特点的应用.

35.在“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中,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 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

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大/小);

(2)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

最小刻度为 mm,所测铅笔的长度

为 .

2.今年6月1日起,备受关注的”限塑令”正式开始实施.所谓”限塑令”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 (dm/cm/mm)的塑料购物袋;实施”限塑令”的目的是 .

3.2008年1月1日,常州市快速公交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行.快速公交一号线全程24km,北起新北公交中心站,南至武进公交中心站,全程运行时间为40min,快速公交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km/h.

4.小明在体育毕业考试中,50m跑的成绩是8.0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 .

5.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 m.

6.2007年全国第六次列车大提速.一列D517次列车6时26分从北京发车,当日8时15分到达北戴河.北京到北戴河的路程是277km,则本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km/h(保留一位小数).

7.如图所示,北京奥运会会徽中中国印的“京”字被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充满了动感与活力.2008年5月29日下午,象征着爱心、梦想、和平与希望的奥运圣火在芜湖成功传递,已知此次传递全程约l0km,历时65min,则火炬传递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km/min,合 m/s.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火炬手是 的.(静止/运动).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如图甲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一部分.2008年5月1日大桥正式通车,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该桥全长36km某车刚行驶到桥面时,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6乙,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 km/h= m/s,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 h.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小明说:“这是因为你选择了 为参照物.

9.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如图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 运动,速度大小为 /s.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

10.如图所示,小玉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玉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 时针转动.

11.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2.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是 运动(匀速直线/变速直线).小球从B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是 cm,平均速度是 m/s.

第12题图

二、选择题

13.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

A.2cm B.2mm C.2μm D.2dm

14.在抗震救灾中,为了将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及时地运送到灾区,使用到了多种运输工具.下列运输工具正常行驶时,速度最大的是 ( )

A.列车 B.大卡车 C.大型客机 D.冲锋舟

15.2008年8月将在我国的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以你在体育课中的经验估计,奥运会百米赛跑运动员的速度大小应该在 ( )

A.lm/s左右 B.2m/s左右 C.4 m/s左右 D.10 m/s左右

16.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

A.1 cm、5.50 cm

B.1 cm、8.30 cm

C.1 mm、8.30 cm

D.1 mm、2.80 cm

17.小明在课本不同位置测得课本的宽度值分别为12.89cm、12.88cm、12.87cm、12.87cm,那么课本的宽度应是 ( )

A.12.89cm B.12.88cm C.12.87cm D.12.8775cm

18.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 )

A.AB段和EF段 B.AB段和DE段 C.BC段和EF段 D.BC段和DE段

193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B.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

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 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20.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s运动了10m的路程,第2s、第3s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m,那么该物体在3s内的运动 (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 D.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2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 ( )

A.分别是船和山 B.分别是山和船 C.都是船 D.都是山

22.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23.蹦极是一种极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他自己 B.地面 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极者 D.跳台

24.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

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

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火炬一定静止 B.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 乙火炬一定静止 D.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25.一个小球从空中自由落下,经5s落地,已知小球最后2s下落的高度是80m,则小球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等于40m/s B.大于40 m/s C.小于40 m/s D.无法确定

26.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

A.6m/s、7.5m/s B.5m/s、7.5m/s C.5m/s、6m/s D.7.5m/s、5m/s

27.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28.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三、实验探究题

29.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 ;

(2) ;

30.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运动/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

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

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快/慢).

四、计算题

31.某打捞公司利用声呐测某艘沉船的位置,在海面上通过声呐向海里发出声音,经0.3秒后,接收到反射的声音.问:这艘沉船离打捞船的距离为多少米?(已知声音在海水的传播速度为1530米/秒)

32.

求:(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2)列车在苏州和常州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33.某大桥全长6800m,有一列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

求:(1)列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时间.

(2)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

(3)列车上的乘客经过大桥所用时间.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空气 马的声带 黄河水 2.固体传声 3.相同 不同 4.声源每秒振动440次 5.响度 声源振幅不同 音调 声源振动的频率不同 音色 6.340 3 340 7.超声波 1530

8.振动 音调 空气 9.光速比声速快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选择题

10.B 11.D 12.A 13.B 14.A 15.C 16.C 17.D 18.A 19.C 20.D 21.B

三、实验与设计题

22.⑴固体能传声⑵金属传声比棉线好⑶振动不能传递⑷不能

23.(1)水和木棒(2)瓶中水越多,音调越低

24.(1)使尺伸出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尺(2)尺振动的快慢,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尺

四、阅读与简答

25.(1)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 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2)请同学小声争论、让小马到教室外拍球

26.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冷热程度 热胀冷缩 -3℃ 视线没和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容器底

2.凝华 液化 放 3. 钨 铅 4.熔化 汽化 液化 5.固 10 不变 10 6.液化 凝华 凝华 7.升华 吸 凝华 放 8.加压 降低

二、选择题:

9.C 10.D 11.A 12.B 13.C 14.C 15.B 16.B 17.D 18.D 19.B 20.C 21.A

22.A 23.B 24.B 25.B 26.C 27.C 28.A 29.B 30.C 31.A 32.C 33.D

三、实验与探究题

34.⑴固 降温⑵汽化吸热 汽化 液化 在地面上浇水降温⑶汽化吸热

35.摊开衣服容易干(1)一杯水、两块玻璃片、滴管(2)在两块玻璃上各滴一滴水,使其中一滴摊开,看哪个干得快

36.(1)69 (2)晶体 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3)凝固点是79℃

37.a(1)98(2)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牛顿 橙 靛 2.升高 杀菌 3.直线传播 3×108 4.45° 增大 5.漫 镜面

6.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7.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月球 地球 8.漫 所有 红 黑

9.30° 60° 0 10.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11.①③ ②⑤ 12.2 能 光路是可逆的

二、选择题

13.D 14.B 15.B 16.C 17.B 18.C 19.C 20.D 21.D 22.B 23.D 24.C

三、解答题

25.(略)26.(1)到平面镜的距离(2)大小(3)不能 虚(4)对称

27.不存在 在同一平面内 OE 28.20 o 他测量的是光线和镜面的夹角

29.上升 没有 30.平面镜成像 潜望镜 31.65 o 32.略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反射 折射 2.虚 反射 虚 折射 3.30° 20° 4.U>f 实 虚 倒立、放大、实 倒立、缩小、实 5.远一些 6.12 远离透镜 大 7.镜头 底片 8.7.5 9.a 照相机

10.减小 11.远 凸透镜 B A 12.凸 凹 先变细再变粗

二、选择题

13.A 14.C 15.A 16.A 17.C 18.C 19.B 20.A 21.D 22.C 23.B 24.C 25.B

26.B 27.B

三、作图题

28. 29. 30.

31.

32.略

四、实验探究题

35.(1)大(2)4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1 3.70cm 2.mm 防止污染 3.36 4.6.25m/s 相对静止 5.3×108 3.84×108

6.152.5 7.0.15 2.56 运动 8.80 22.22 0.45 车 9.匀速直线 1 西 10.右 左 顺 11.3min4.4s 12.变速直线 12.5 0.125

二、选择题

13.B 14.C 15.D 16.D 17.B 18.A 19.D 20.D 21.A 22.B 23.A 24.D 25.C

26.D 27.D 28.D

三、实验探究题

29.视线没有垂直于刻度尺;零刻度没有和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30. (1)运动(2)8cm/s (3)慢

四、计算题

31.229.5m 32.(1)120km/h (2)124.62km/h 33.(1)350s(2)330s(3)340s

八年《声现象》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 、 .

2.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里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

3.弹奏钢琴上C调的“1”音键与电子琴上C调的“1”音键相比音调/不同)音色 (相同/不同).

4.国际标准音调的频率是440Hz,它的物理意义是5.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 用大小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原因是 ; 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 不同.

6.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制直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15℃时,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人在另一端最多能听到_______次敲击声.如果听到最末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s,则这条直铁管长________m.

7.蝙蝠靠接收自己发出.利用回声可以来测量海底的深度,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得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是4.2s,则海底深度是________m.(海水中声速为1500m/s)

8.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9.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闪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 .

二、选择题

10.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不能在地面上传播

11.对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月球上宇航员鼓掌相互间能听到掌声

B.声音能靠固体和气体传播而不能靠液体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米/秒

D.巡道员一般是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

12.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13.火车钻山洞时,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声音跟火车在洞外行驶相比 ( )

A.声音轻了 B.声音响了

C.声音没有变化 D.声音消失了

14.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秒,当时气温15℃,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 ( )

A.14.29秒 B.14.00秒

C.13.71秒 D.无法确定

15.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16.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

A.“声纳”探测敌方潜艇 B.编幅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动

17.下列那句话不正确 ( )

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

B.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

C.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有伤害作用

D.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但不容易绕过障碍物.

18.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 “ruai(2)” “mi(3) “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19.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 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大地——空气——水——鱼 B.空气——水一一鱼

C.大地——水——鱼 D.水——鱼

20.关于声波的说法错误的 ( )

A.固体、液体中也有声波存在

B.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问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

C.声波除了能使人耳的鼓膜振动,让人们觉察到声音外,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

D.声波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三、实验与设计题

22.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

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⑴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

表明 .

⑵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⑶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⑷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能/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

23.在一次郊游中,同学们举行郊外舞会,由于没有乐器,小明同学利用同学们带去 的汽水瓶设计出了汽水瓶打击乐器,敲出了优美动听的曲子.请问:

(1)小明除了用汽水瓶之外,还要用哪些辅助器材?

(2)低音瓶和高音瓶在设计中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4.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两个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1)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2)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你猜想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四、阅读与简答

25.八(8)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

时间:06年9月16日12:00,地点:八(8)班教室

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

小黄在看课外书籍

小马在讲台前拍球

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 . 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 .

(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建议或方案(不少于二条)

26.现代建筑中常使用一种叫“真空玻璃”的装置(如图中房屋的墙壁),请利用你 所学的声音知识,来解释这种玻璃的优点.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来测量温度的,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小虎用一只装有水银的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乙所示.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① ;② .

温度/℃

时间min

甲 乙 第5题图

2.夏天,小亮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个冰棍,发现包装纸上附着了一些小冰晶,这是冰箱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随后又发现它在冒“白汽”,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它们形成过程中都需要 热.

3.有一堆固体物质,其中含有钨、金、铅、铁(钨的熔点是3410℃,金的熔点是1064℃,铅的熔点是327℃,铁的熔点是1535℃,)等四种金属;假如现在从4000℃开始使它们逐渐降温,最先凝固的是______;假如现在温度是1000℃,则其中还是液体的是______.

4.“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时,火箭尾部的高温火焰向下碰到发射塔架下的地面上,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就会 .为了保护发射塔架,在塔架下修建了一个大水池(导流槽),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着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 形成的.

5.如图所示,是-10℃的冰块受热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加热后最初5min内冰块呈______态;冰块熔化过程持续_______min,此过程温度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加热25min时,冰全部变成_____℃的水.

6.春、秋二季节里夜间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较冷的地面在小草上就是露水,附着在空气中形成雾;深秋或冬天的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 成小冰晶这就是霜;冬天,有时云中的水蒸气直接 成小冰花,飘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7.给固态碘缓慢地加热,看到红色的碘蒸气袅袅上升,这是现象,要停止加热,冷却后,在烧杯内壁和玻璃盖片上看到碘晶粒是 现象,要 热.

8.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使其变成液体后存储在钢瓶中的;若液化石油气钢瓶的阀门打开,让液化石油气快速放出,则钢瓶内的温度将 .

二、选择题:

9.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气温 D.体温计最低温度

10.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

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涂酒精以缓解症状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11.为了测定风向,在手臂上蘸些酒精或水,竖直在空中,手指感到凉的一侧是 ( )

A.迎风一侧 B.背风一侧 C.侧风面 D.无法判断

12.下列不属于汽化的是 ( )

A.新鲜大白菜慢慢干瘪 B.棒冰从冰箱中取出冒“白气”

C.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 D.酒精搽在皮肤上感到凉爽

1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 )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瓶外壁周围空气遇冷液化现象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

14.如图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冰雹 B.小雪 C.雾 D.霜冻

1标

大气

第14题图 第22题图 第25题图 第30题图

15.有大半瓶0℃水的保温瓶中,投入一块-5℃的冰块,盖好塞子,则 ( )

A、量的冰化为水 B、少量的水结为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变 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

16.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0℃时,冰和谁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18.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内的水沸腾,直到煮熟.则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19.河面上常会出现一层雾气,这个现象经过的物态变化是下列的 ( )

A.水经过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B.水先蒸发后液化

C.水先蒸发后凝固 D.水先汽化后凝华

20.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在有风的夏天,从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

C.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

21.夏天,小明发现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22.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水,玻璃试管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

A.酒精 B.水 C.煤油 D.酒精或水

23.“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缥缈的雾”,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熔化现象

24.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 )

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

C.把湿衣服展开凉在通风向阳处 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

25.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然后对烧杯底部加热,当烧杯里的冰块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块将 ( )

A.全部熔化 B.不熔化 C.熔化一半 D.开始熔化

2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

B.游泳后,则从水中上岸时感到冷,是汽化吸热所致

C.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0C

D.沸水的水蒸气比沸水造成的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在烫伤时还要液化放热

27.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在水中煮,只要水不干,就不会煮焦,而在油中炸,则会发黄,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 ( )

A.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B.油炸食品的吸热能力比水强

C.油的沸点比水高 D.油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8.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29.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30.如图所示,今年年初我国南方雪灾中高压电线上结起的冰挂是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形成的,它严重的破坏了电力设施.冰挂主要是 ( )

A.由水液化而成的 B.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由“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D.由水汽化而成的

31.为保证奥运会开幕式精彩.圆满,有关方面在北京外为实施了人工降雨作业.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属于 ( )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32.若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小名同学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

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

第24题图

33.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它的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该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原因是 ( )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产生热

C.材料不传热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了与空气作用产生的热

三、实验与探究题:

34.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飞行.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⑴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 (固/液/气)态的,它是通过既 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⑵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 ,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 后 形成的.

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

⑶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 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35.星期天早晨,小林正准备练习书法,刚刚把墨汁倒入盘中一半,小明和小丽来找他,他们就一起出去了.晚上小林回家后发现盘中的墨汁已经干了,而没盖盖儿的瓶里的墨汁却几乎没减少.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请你举出一例:____________ 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到,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请你对上面的猜想进行验证,提供的器材如下:一杯水、两块玻璃片、酒精灯、扇子、滴管.

(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需要的器材:

(2)实验步骤:

36.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1)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物质凝固后是________(晶体/非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

37.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中a、b所示.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

(2)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的物理学家,、黄、绿、蓝、 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

2.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温度.发霉的衣服拿到阳光下晒晒,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这是利用紫外线 的性质 .

3.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光的原理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

4.要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应等于,当入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时,则反射角将 .

5.皮鞋穿旧后表面很灰暗,这是反射;而擦上鞋油后又变得很光亮,这是 .

6.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以它们的成因来看原理不同,前者是由起的;后者是由 引起的 .

7.1997年3月9日,在我国的漠河地区出现了“日全食”现

象,它说明了 ;如图表示在出现日

全食时,地球、太阳、月球的相对位置,则下图中A

是 ,B是 .

8.在看电影时,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电影的银幕往往都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如果银幕用红布做,观看到的电影是什么颜色?用粗糙的布是可以使投射到银幕上的光发生 反射,使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看到电影.白布可以反射 色的光,银幕的图像才是彩色的;如果银幕用红布做,观看到的电影只能是 和 颜色的.

9.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则反射角是______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______度;

10.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将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如果天

气晴好,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

.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

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 .

11.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①日食和月食②水中倒影③小孔成像④池底“变浅”⑤黑板“反光”⑥雨后彩虹.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选填序号)

1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

B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

的反射角是_______,坐在A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____(能/不能)看

到了坐在B点的乙同学,这是因为 .

二、选择题

13.下列四个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 )

A、红光满面 B、金光闪闪 C、波光粼粼 D、火光冲天

14.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15.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

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 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

16.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

17.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18.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

19.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路可逆性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

C.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是虚像

D.激光准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21.某人从平面镜里看到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时刻就是( )

A.21:20 B.10:21

C.21:01 D.10:51

22.如图,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蒙主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做逆时针转动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2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

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24.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60° B.90° C.120° D.150°

三、解答题

25.按要求作图

⑴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

⑵根据光的反射规律,(1)画出图中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大小;

⑶如图,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

26.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

蜡烛A的火焰的像(能/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4)小红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两支蜡烛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它们的

连线和镜面相垂直,这说明了平面镜成相有 特点.

27.右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

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

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光将沿OF方

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 (存在/不存

在),这表明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 .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O点,它反射后沿 方向射出.

28.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实

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

该是 .

29.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果如下图所示,光反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后,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器接收,光电转换器将光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受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 ,(上升/下降);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1和S2之间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之间的距离有没有关系? (有/没有)

30.古籍《淮南万毕术》记有这样一来一段文字:“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试回答:该段文字中是利用 原理来观察周围的景物,说出生活中该段文字的实际应用 .

31.如图太阳光与地面成40°角斜射,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

求作:(1)反射光线;(2)平面镜的位置,(3)计算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

32.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⑴标出小铁球A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⑵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湖静映彩霞”和“潭清疑水浅”分别叙述了两种物理现象,前句说的是光的后者说的是光的 .

2.在平静的池水中,看到白云在水中的倒影,它是白云的像,是由于光的果.看到水中游动的鱼,这是鱼的 像,是由于光的 缘故.

3.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液体中,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是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130°,则入射角是 ,折射角是 .

4.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焦点是.2f是 像和.

5.用放大镜看书时,为了使书上的字放得更大些,应将放大镜离书本6.一支蜡烛距凸透镜24cm,在离凸透镜24cm的屏上得到和烛焰一样大小的清晰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cm.若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4cm,则必须将光屏向 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比烛焰 (填“大”、“小”).

7.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

8.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距凸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昕的、与物体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A

第9题图 第11题图

9.如右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点处,_________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

10.摄影师在给某班照集体像后,又给一名同学照半身像.那么,应________(减小或增大)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

11.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___________(近视/远视)眼,可以用___________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_____区看书,通过__ __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

12.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

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

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 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

二、选择题

13.一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 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 体位于透镜前25 cm处,在透镜另一侧可以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1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正立的像 B.缩小的像 C.倒立的像 D.放大的像

15.关于实像和虚像,正确的说法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收到,虚像则收不到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C.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D.由光的反射成实像,光的折射成虚像

16.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距凸透镜15 cm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那么应选凸透镜的焦距为( )

A.5 cm B.10 cm C.20 cm D.30 cm

17.把烛焰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的主轴上,在烛焰从u>2f处向焦点靠近的过程中,烛焰所成的像是( )

A.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B.先成倒立的像,后成正立的像

C.先成缩小的像,后成放大的像 D.像距先减小,后逐渐增大

18.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A.图中Ⅰ区域,比A'BB.图中Ⅱ区域,比A'BC.图中Ⅲ区域,比A'BD.图中Ⅳ区域,比A'B19.某实验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不清,其中一位同学把烛焰放在距透镜10 cm处,调节光屏位置,最终在屏上得到与烛焰等大、清晰的像.根据这一现象,同组的其他同学作了如下判断,你认为不正确的有( )

A.透镜的焦距是5 cm B.透镜的焦距大于5 cm,小于10 cm

C.当物距为3 cm时,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像D.当物距为6 cm时,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像

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一倍焦距的距离后,蜡烛通过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则蜡烛原来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正立的 B.放大、倒立的 C.缩小、正立的 D.缩小、倒立的

21.一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在水面上同时产生反射和的折射,此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的大小一定( )

A.小于30° B.大于30°,小于60°C.大于60°,小于120°D.大于120°,小于150°

22.小风矫正了近视眼后看书轻松多了,心想也该帮爷爷矫正老花眼了,下图用来表示老花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23.如图所示,OA是一条折射光线,若OA与水面夹角为50,

关于入射角、折射角γ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40,γ=50 B.>40,γ=40

C.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 )

25.把右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

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

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

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26.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放一凸透镜,这时屏上恰好形成一个蜡烛清晰的缩小、倒立的像,如果再将凸透镜朝着蜡烛或屏移动,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把透镜朝屏移动一定距离,屏上将出现蜡烛放大、倒立的像

B.把透镜朝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屏上将出现蜡烛放大、倒立的像

C.把透镜朝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屏上将出现蜡烛放大、正立的像

D.无论把透镜朝蜡烛还是屏怎么移动,屏上都不会再出现蜡烛的像

27.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手电简上,并让灯光正对着焦距为1O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片应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

B.胶片应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

C.胶片应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胶片应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三、作图题

,28.如下图甲,MM是某种透明物质与空气的分界面.已知光是从空气射入透明物质的,但

光线上没有标箭头.请在图上补标箭头,以表明光的方向.

,,29.如图下乙中,MM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P是一个物点,P′是P的像点.图中画出

了由P点射向界面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折射光线.

30.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下图丙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

31.如图两组透镜的焦点都重合,请完成光路图如下图(4分).

32.如下图中,AO为入射光线,OB是经镜子后射出的光线,就下列三种情况,在O点用作图法填入三个适当而且不同的镜子.(6分)

四、实验探究题

33.某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发现折射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的角度并不相等.谁的增加量更大呢?这位同学通过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使二者的圆心重合;

②如图,将一束激光从A射向圆心O,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 激光源

③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并记录在表格中; A ④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②③步骤数次; 玻

⑤对记录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比较入射角增加量与折射角 O 增加量的大小,得出结论. (1)图中光线的入射角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大小为_______. (2)请设计本实验所需要的表格.

3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当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

(2)经过调整后,光屏上已成一缩小清晰的像.要在光屏上成一放大清晰的像,则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要想成放大的虚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 ,生活中的

镜就是这一

成像特点的应用.

35.在“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中,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 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

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大/小);

(2)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

最小刻度为 mm,所测铅笔的长度

为 .

2.今年6月1日起,备受关注的”限塑令”正式开始实施.所谓”限塑令”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 (dm/cm/mm)的塑料购物袋;实施”限塑令”的目的是 .

3.2008年1月1日,常州市快速公交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行.快速公交一号线全程24km,北起新北公交中心站,南至武进公交中心站,全程运行时间为40min,快速公交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km/h.

4.小明在体育毕业考试中,50m跑的成绩是8.0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 .

5.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 m.

6.2007年全国第六次列车大提速.一列D517次列车6时26分从北京发车,当日8时15分到达北戴河.北京到北戴河的路程是277km,则本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km/h(保留一位小数).

7.如图所示,北京奥运会会徽中中国印的“京”字被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充满了动感与活力.2008年5月29日下午,象征着爱心、梦想、和平与希望的奥运圣火在芜湖成功传递,已知此次传递全程约l0km,历时65min,则火炬传递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km/min,合 m/s.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火炬手是 的.(静止/运动).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如图甲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一部分.2008年5月1日大桥正式通车,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该桥全长36km某车刚行驶到桥面时,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6乙,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 km/h= m/s,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 h.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小明说:“这是因为你选择了 为参照物.

9.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如图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 运动,速度大小为 /s.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

10.如图所示,小玉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玉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 时针转动.

11.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2.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是 运动(匀速直线/变速直线).小球从B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是 cm,平均速度是 m/s.

第12题图

二、选择题

13.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

A.2cm B.2mm C.2μm D.2dm

14.在抗震救灾中,为了将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及时地运送到灾区,使用到了多种运输工具.下列运输工具正常行驶时,速度最大的是 ( )

A.列车 B.大卡车 C.大型客机 D.冲锋舟

15.2008年8月将在我国的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以你在体育课中的经验估计,奥运会百米赛跑运动员的速度大小应该在 ( )

A.lm/s左右 B.2m/s左右 C.4 m/s左右 D.10 m/s左右

16.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

A.1 cm、5.50 cm

B.1 cm、8.30 cm

C.1 mm、8.30 cm

D.1 mm、2.80 cm

17.小明在课本不同位置测得课本的宽度值分别为12.89cm、12.88cm、12.87cm、12.87cm,那么课本的宽度应是 ( )

A.12.89cm B.12.88cm C.12.87cm D.12.8775cm

18.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 )

A.AB段和EF段 B.AB段和DE段 C.BC段和EF段 D.BC段和DE段

193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B.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

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 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20.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s运动了10m的路程,第2s、第3s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m,那么该物体在3s内的运动 (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 D.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2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 ( )

A.分别是船和山 B.分别是山和船 C.都是船 D.都是山

22.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23.蹦极是一种极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他自己 B.地面 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极者 D.跳台

24.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

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

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火炬一定静止 B.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 乙火炬一定静止 D.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25.一个小球从空中自由落下,经5s落地,已知小球最后2s下落的高度是80m,则小球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等于40m/s B.大于40 m/s C.小于40 m/s D.无法确定

26.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

A.6m/s、7.5m/s B.5m/s、7.5m/s C.5m/s、6m/s D.7.5m/s、5m/s

27.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28.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三、实验探究题

29.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 ;

(2) ;

30.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运动/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

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

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快/慢).

四、计算题

31.某打捞公司利用声呐测某艘沉船的位置,在海面上通过声呐向海里发出声音,经0.3秒后,接收到反射的声音.问:这艘沉船离打捞船的距离为多少米?(已知声音在海水的传播速度为1530米/秒)

32.

求:(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2)列车在苏州和常州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33.某大桥全长6800m,有一列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

求:(1)列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时间.

(2)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

(3)列车上的乘客经过大桥所用时间.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空气 马的声带 黄河水 2.固体传声 3.相同 不同 4.声源每秒振动440次 5.响度 声源振幅不同 音调 声源振动的频率不同 音色 6.340 3 340 7.超声波 1530

8.振动 音调 空气 9.光速比声速快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选择题

10.B 11.D 12.A 13.B 14.A 15.C 16.C 17.D 18.A 19.C 20.D 21.B

三、实验与设计题

22.⑴固体能传声⑵金属传声比棉线好⑶振动不能传递⑷不能

23.(1)水和木棒(2)瓶中水越多,音调越低

24.(1)使尺伸出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尺(2)尺振动的快慢,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尺

四、阅读与简答

25.(1)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 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2)请同学小声争论、让小马到教室外拍球

26.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冷热程度 热胀冷缩 -3℃ 视线没和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容器底

2.凝华 液化 放 3. 钨 铅 4.熔化 汽化 液化 5.固 10 不变 10 6.液化 凝华 凝华 7.升华 吸 凝华 放 8.加压 降低

二、选择题:

9.C 10.D 11.A 12.B 13.C 14.C 15.B 16.B 17.D 18.D 19.B 20.C 21.A

22.A 23.B 24.B 25.B 26.C 27.C 28.A 29.B 30.C 31.A 32.C 33.D

三、实验与探究题

34.⑴固 降温⑵汽化吸热 汽化 液化 在地面上浇水降温⑶汽化吸热

35.摊开衣服容易干(1)一杯水、两块玻璃片、滴管(2)在两块玻璃上各滴一滴水,使其中一滴摊开,看哪个干得快

36.(1)69 (2)晶体 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3)凝固点是79℃

37.a(1)98(2)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牛顿 橙 靛 2.升高 杀菌 3.直线传播 3×108 4.45° 增大 5.漫 镜面

6.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7.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月球 地球 8.漫 所有 红 黑

9.30° 60° 0 10.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11.①③ ②⑤ 12.2 能 光路是可逆的

二、选择题

13.D 14.B 15.B 16.C 17.B 18.C 19.C 20.D 21.D 22.B 23.D 24.C

三、解答题

25.(略)26.(1)到平面镜的距离(2)大小(3)不能 虚(4)对称

27.不存在 在同一平面内 OE 28.20 o 他测量的是光线和镜面的夹角

29.上升 没有 30.平面镜成像 潜望镜 31.65 o 32.略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反射 折射 2.虚 反射 虚 折射 3.30° 20° 4.U>f 实 虚 倒立、放大、实 倒立、缩小、实 5.远一些 6.12 远离透镜 大 7.镜头 底片 8.7.5 9.a 照相机

10.减小 11.远 凸透镜 B A 12.凸 凹 先变细再变粗

二、选择题

13.A 14.C 15.A 16.A 17.C 18.C 19.B 20.A 21.D 22.C 23.B 24.C 25.B

26.B 27.B

三、作图题

28. 29. 30.

31.

32.略

四、实验探究题

35.(1)大(2)4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1 3.70cm 2.mm 防止污染 3.36 4.6.25m/s 相对静止 5.3×108 3.84×108

6.152.5 7.0.15 2.56 运动 8.80 22.22 0.45 车 9.匀速直线 1 西 10.右 左 顺 11.3min4.4s 12.变速直线 12.5 0.125

二、选择题

13.B 14.C 15.D 16.D 17.B 18.A 19.D 20.D 21.A 22.B 23.A 24.D 25.C

26.D 27.D 28.D

三、实验探究题

29.视线没有垂直于刻度尺;零刻度没有和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30. (1)运动(2)8cm/s (3)慢

四、计算题

31.229.5m 32.(1)120km/h (2)124.62km/h 33.(1)350s(2)330s(3)340s


相关内容

  • 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QW-QA-61
  • 文件编号 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 版本修改码 1目的 作为产品质量保证系统的一部分,可靠性测试标准将力求达到以下目标:a)b)c) 根据相关测试标准,在特定的可接受的环境下对产品.部件施加特定的测试方法,通过不断的催化产品.部件的寿命和疲劳度,以评估并提高其质量和可靠性: 根据相关测试标准,模拟各种高于 ...

  •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 下列叙述的"影"中属于光反射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湖光倒影 C .毕业合影 D.形影不离 2.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在水中出现的岸边树木的倒影 B.潜水艇中的潜望镜 C ...

  • 剩余电流断路器测试仪
  • VTL100 B型剩余电流断路器测试仪型剩余电流断路器测试仪 型剩余电流断路器测试仪 操作说明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目录 1.概述 .................................................................................... ...

  • 第三章测试题
  • 第四章测试题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3×3分) 1.初春的冰雪消融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 A.液化 B.凝固 C.熔化 D.升华 2.在秋天的清晨,我们有时可以看到在草地上会有露珠,而空中可能会出现雾,使空气的能见度降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露珠是液化现象,雾 ...

  • 产品检测报告21p
  • 大型企业经典管理资料模板,WORD 文档,欢迎下载交流分享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分享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分享是件快乐的事件,乐于分享的人,事业更容易成功.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QR218-1宁波富佳实业有限公司测试中心产品检测报告报告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型号: ...

  •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 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O℃,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 2.在使用温度计时,要将温度计与被测物 体_______,并保持足够长的_ ____:在读取 数据时温度计不能 被测对象,读数时视 线应与温度计标尺_ ___. ...

  • 三步走巧解面试社会现象类试题
  • 三步走巧解面试社会现象类试题 中公教育专家研究发现,综合分析题是公务员面试的重头戏.社会现象类试题是综合分析题的重中之重,历来受到各层次公考面试命题人员的重视.从题量分析,考生能够做好社会现象题,对综合分析题的掌握就完成了一半:如果从答题思路,思维模式来看,能够做好社会现象题,对综合分析题的解题思维 ...

  •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1.物质的( )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 )会产生新的物质. A .外部变化 B .本质变化 C .物理变化 D .化学变化 2.物质的( )会伴随各种现象. A .外部变化 B .本质变化 C .物理变化 D .化学变化 3.米饭.淀粉遇到( ),颜 ...

  • 摄像机标准规范
  • IP 摄像头 成 品 检 验(功能与外观) 规 范 1.0目的 为确保价之链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检测效率.特制定IP 摄像机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适应摄像机产品检验与试验项目. 3.0职责权限 3.1本规范由品质部负责制定和实施,由培训合格之检验人员执行落实: 3 ...

  • 试析高考试题的能力考查要求
  • 作者:宾华 中学历史教学 1998年02期 历史高考命题总的趋势是逐年加大对中学生能力要求的考查力度,近年来历史高考的能力考查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全方位是指能力考查覆盖五种题型,它不单体现在问答题.材料解析题.多项选择题中,而且也体现在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多层次是指考查的目标不仅限于再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