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韩非子]

读书心得----《韩非子》

韩非子著书立说,研究帝王之术,欲以平生所得辅弼君王,富国强兵进而一统天下。在我看来,韩非子的学说切实可行,但穷尽举国之力,仅仅得益于君王一人,虽然间接也能使民族兴盛繁荣,终归不是以惠及万民为愿景的学术。韩非子力主道、法、术,三者结合,互补使用,推行法治,秦王以此并吞了六国,成就了霸业。先贤的学说既然可以用来管治民众,统领国家,为什么不能用它来打理自身的言行举止,实现心中的志愿呢?

韩非子说:空好仁义,等候尧舜的出现,一个治世一千个乱世;推行法治,纵有桀纣的出现,一个乱世一千个治世。同理可见:单凭兴趣、愿望、欲求和理念,苦待机遇,必然导致种种失败;反之居势力导、趋利避害,就算遇到天灾不测,仍会屡有收获。

按我的感悟,韩非子所言唯独“势利”二字。势,何者为势?前腿受伤的马没有办法踢人;马踢人必用后腿,后腿抬起,就要用前腿支撑住身体,前腿不能受力,后腿就抬不起来。是因为没有作为的能力吗?是因为没有作为的意愿吗?不是,只是形势不容许罢了;这就是内在的势。龙腾云驾雾,倏忽万里,可要是没有了云雾,龙也和蛇一样只能爬行。龙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吗?龙和蛇真的没有了分别吗?不是,只是龙所依赖的环境改变了;这就是外在的势。

势是客观的,本身没有善恶美丑之分。我们是人,所以有人的立场;我们是国民,所以有国家的立场;我们是家庭的成员,所以有家族的立场;我们是自己,所以有个人的立场。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身边的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形形色色的事物,错综复杂的关系,糅合上我们的身体和立场,形成了与我们生命密不可分的势。

与势相对应的是利,利就是利益。利和势一样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利的情况又是由势来决定的:居势、顺势、不渝势就有利可图;若是看不清形势,脱离了处势,所作所为超越了局势,失败必然会到来,利益也就受到了损失。势如此重要,因此韩非子直接指出:君主统治国家的权力,不在于他的仁德智勇,而在于他占有了最宝贵的势,这种势才是君主的把持。推之开来,我们每个人不也拥有自己立身的势吗?认识势,利用势,发展势也是我们通往成功的把持。 对于势,韩非子提出了道、法、术相结合的策略。

道是其中最高深的策略,自己静定无为,而天下自治,听起来玄虚,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人的眼睛难于自见,于是要依靠镜子才能查看容颜;人的才智难于自知,于是要依赖外物才能够认清自身。依赖外物所以难免被外物迷惑,道则是避免迷惑的方法。道奥妙无方,我所能领会得只有两条,即:端兆志趣不可见,赏罚利器不可以示人。

不论治国而仅论及自制,正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人有了偏好,有了愿望,就不再能够毫不偏私的看待问题,当然就会因为误判而导致错误的累积,错误积累起来就容易被诱惑,甚至是被攻击。人又不可能没有偏好和愿望,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隐藏起来,限制它们的作用。人有爱好,有追求,爱好和追求也只该是人生的部分,而不该是人生的主宰。闪电的光很强烈,却不能用它来照明;强大的动力却不能够控制,对人就不是福音而是灾害。房屋外面的墙不是房屋的本质,房屋的功用是在于它内部拥有的空间;真正的志

趣也只会深刻的融入在行为之中,而不会张扬于外,张扬于外它就是一种狂热,狂热不是真正的志趣。

依赖于外物的人可以完善的控制自己吗?当然可以。人都喜好利益,讨厌损害,所以赏和罚才成为管理行为的利器,只要完善的控制了对自己的赏罚,也就完善的控制了自身。这似乎容易,但却很少有人可以做到:被别人夸大的赞扬,人会高兴,高兴是一种奖赏,这个奖赏不是由自己控制的;被别人无端的指责,人会生气,生气是一种惩罚,这个惩罚也不是受自己操控的。一个人捡到了财物,凭空的得到了利益;遗失了财物,凭空的失去了利益。若是因为诸如此类的事情或悲或喜,就是被外物操纵,被夺走了控制自身的权力。

人需要收回这种权力,以自己的意志来决定什么样的行动应该赞赏,什么样的行动必须惩戒,赞赏和惩戒被执行,坚持和革除都为自己所掌控。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志之坚定,可功成须臾,当止则止,纵千难万险,欲行则行;这样强大的自制力,就是赏罚不受成败得失的外物影响,所产生出的效果。

赏罚的利器,要用法才能使它们挥舞起来。人皆自尊,可尊严不能成为控制的手段;人皆自爱,可仁爱不能成为控制的手段;人皆自信,可信念不能成为控制的手段;人皆自强,可愿望不能成为控制的手段。这些不能够成为控制的手段,不是它们不好,而是因为它们的作用都是基于自身的,这和人自己不能将自己举起来是同样的道理。法却不一样,法都是面向个体,而基于形势的,法是势作用到人的身上产生出的规则,这样的规则才应当是控制的准绳。

操纵赏罚的度就是最基本的法,每个人的心中都存有这样的法,但只有法被彻底的执行了,才能算得上是有法制。裸露的金矿,就会有人去盗采,不是因为法令不够严格,而是因为盗采不一定会被抓住;熔化了的金子就算不派人去看管,大盗也不敢伸手去偷,这是因为拿了就肯定会被狠狠的烫伤。法律不能遍及就没有效力,对自己的法度有一刻松懈,就会丧失掉所有控制的努力和企图,这是用法于自身必须要注意的。

治国和自制毕竟不同。治国重罚而轻赏,以人的趋利之心不若避害之心,惩罚的效力要大于奖赏。自制的对象是自己,罚则生厌,生厌则难行,所以要以赏为主,以罚为辅,赏罚明确而又有信用,对自己的法治就能够成为现实。法是连接意志和势的稳定力量,对自己推行法制,虽然不会日进千里,但却能时时刻刻都是在顺势前进。人生是漫长的竞争,终日行健不移的来适应环境,人必定会有所成就。以法自制的效力,从长远看来必然是最佳的。

从外物那里收回了控制的权力,用法度去加以掌握,仅仅这样还是不能完善的控制自己。控制是双方的,治国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斗争,自制是意志与潜意识的斗争,斗争都是长期和残酷的,要讲究技巧,讲究应变。法是根据势制定的,一旦固定就要长久坚持,它可以作为自制的原则,却不能够作为斗争的方略,斗争的方略是术。

韩非子的术,又称智术,要通过行动逐渐的发掘和体会。治国有法而无术,国家就得不到法治的利益;自制有法而无术,控制就产生不了效果。如果规定出来的法可行,却没有效果,那就是术用得还不够。术是管理的技巧和艺术,自制的术需要熟悉自己的心理、生理、行为习惯、以及潜在意识等方方面面;见微知著,修补意志被松动的地方,调节好身心的状况,让意志、身体、情绪都坚定不移;势和法之间有术来弥合,势和道之间有术来调整,道、法、术的势治就可以完善的控制起自身了。

使用势治,道德这个东西必须从治理中加以排除。道德是自我控制的结果,不是自我控制的原因,要结果参与到原因之中,最多只是造成行为的混乱。道德是非利益性的追求,自制是利益性的追求;用不谋利的东西去谋利,没有效果是自然的。用道德因素自制的人,当然是认为,道德高尚行为就应该顺利,有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未必是道德,以道德自制的唯一结果,只能是失去了还仅有的那一点良知。

喜好和兴趣对于势治也是不可取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似乎喜好兴趣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如果它们最为至关重要,它们并没有失去,缘何世人十有八九抱怨不能从事所爱?喜好和兴趣丝毫不能改变现状,影响人生的最大的因素只能是势。常喝酒的人对酒有兴趣,常吸烟的人对烟有兴趣,兴趣来源于他们的行动;独独成功的人,那是天生对自己的事业有兴趣,世上岂有这样的道理!成功的人不过是利用自制,将意志转化为喜好,又把喜好升华成了兴趣而已——孔子何尝不是这个意思。追逐虚无缥缈的兴趣,却不肯丝毫的投入精力,只是抱怨形势对自己不公,真是让他们做上有兴趣的事,他们又犯起了嘀咕,不知道兴趣的所在了:这样的人注定要一辈子错失所爱。

像道德、喜好、兴趣这样自我完善的误区还有很多,它们都看起来美好,然而不足以凭之成事。它们可以算是已有的良好条件,但不是成功的必然条件。想要治国,别人的忠诚并不值得信赖,使别人不得不忠诚才可以信赖。同样,良好的形势也不值得信赖,能够使形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才可以信赖。

道、法、术是可以信赖的:有了道就可以了解势,而不被势蒙蔽;有了法就可以利用势,而不被势控制;有了术就可以调节势,而不被势所拘泥。了解势,意志就不会误判;利用势,行为就可事半功倍;调节势,环境就能够为人所适应。综合了道、法、术,自我控制又控制了势,不必戮力的操劳,不必张狂的表现,不必诡诈的权谋,不必生来的赋予,人人都可以走出光辉灿烂的人生。

读书心得----《韩非子》

韩非子著书立说,研究帝王之术,欲以平生所得辅弼君王,富国强兵进而一统天下。在我看来,韩非子的学说切实可行,但穷尽举国之力,仅仅得益于君王一人,虽然间接也能使民族兴盛繁荣,终归不是以惠及万民为愿景的学术。韩非子力主道、法、术,三者结合,互补使用,推行法治,秦王以此并吞了六国,成就了霸业。先贤的学说既然可以用来管治民众,统领国家,为什么不能用它来打理自身的言行举止,实现心中的志愿呢?

韩非子说:空好仁义,等候尧舜的出现,一个治世一千个乱世;推行法治,纵有桀纣的出现,一个乱世一千个治世。同理可见:单凭兴趣、愿望、欲求和理念,苦待机遇,必然导致种种失败;反之居势力导、趋利避害,就算遇到天灾不测,仍会屡有收获。

按我的感悟,韩非子所言唯独“势利”二字。势,何者为势?前腿受伤的马没有办法踢人;马踢人必用后腿,后腿抬起,就要用前腿支撑住身体,前腿不能受力,后腿就抬不起来。是因为没有作为的能力吗?是因为没有作为的意愿吗?不是,只是形势不容许罢了;这就是内在的势。龙腾云驾雾,倏忽万里,可要是没有了云雾,龙也和蛇一样只能爬行。龙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吗?龙和蛇真的没有了分别吗?不是,只是龙所依赖的环境改变了;这就是外在的势。

势是客观的,本身没有善恶美丑之分。我们是人,所以有人的立场;我们是国民,所以有国家的立场;我们是家庭的成员,所以有家族的立场;我们是自己,所以有个人的立场。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身边的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形形色色的事物,错综复杂的关系,糅合上我们的身体和立场,形成了与我们生命密不可分的势。

与势相对应的是利,利就是利益。利和势一样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利的情况又是由势来决定的:居势、顺势、不渝势就有利可图;若是看不清形势,脱离了处势,所作所为超越了局势,失败必然会到来,利益也就受到了损失。势如此重要,因此韩非子直接指出:君主统治国家的权力,不在于他的仁德智勇,而在于他占有了最宝贵的势,这种势才是君主的把持。推之开来,我们每个人不也拥有自己立身的势吗?认识势,利用势,发展势也是我们通往成功的把持。 对于势,韩非子提出了道、法、术相结合的策略。

道是其中最高深的策略,自己静定无为,而天下自治,听起来玄虚,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人的眼睛难于自见,于是要依靠镜子才能查看容颜;人的才智难于自知,于是要依赖外物才能够认清自身。依赖外物所以难免被外物迷惑,道则是避免迷惑的方法。道奥妙无方,我所能领会得只有两条,即:端兆志趣不可见,赏罚利器不可以示人。

不论治国而仅论及自制,正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人有了偏好,有了愿望,就不再能够毫不偏私的看待问题,当然就会因为误判而导致错误的累积,错误积累起来就容易被诱惑,甚至是被攻击。人又不可能没有偏好和愿望,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隐藏起来,限制它们的作用。人有爱好,有追求,爱好和追求也只该是人生的部分,而不该是人生的主宰。闪电的光很强烈,却不能用它来照明;强大的动力却不能够控制,对人就不是福音而是灾害。房屋外面的墙不是房屋的本质,房屋的功用是在于它内部拥有的空间;真正的志

趣也只会深刻的融入在行为之中,而不会张扬于外,张扬于外它就是一种狂热,狂热不是真正的志趣。

依赖于外物的人可以完善的控制自己吗?当然可以。人都喜好利益,讨厌损害,所以赏和罚才成为管理行为的利器,只要完善的控制了对自己的赏罚,也就完善的控制了自身。这似乎容易,但却很少有人可以做到:被别人夸大的赞扬,人会高兴,高兴是一种奖赏,这个奖赏不是由自己控制的;被别人无端的指责,人会生气,生气是一种惩罚,这个惩罚也不是受自己操控的。一个人捡到了财物,凭空的得到了利益;遗失了财物,凭空的失去了利益。若是因为诸如此类的事情或悲或喜,就是被外物操纵,被夺走了控制自身的权力。

人需要收回这种权力,以自己的意志来决定什么样的行动应该赞赏,什么样的行动必须惩戒,赞赏和惩戒被执行,坚持和革除都为自己所掌控。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志之坚定,可功成须臾,当止则止,纵千难万险,欲行则行;这样强大的自制力,就是赏罚不受成败得失的外物影响,所产生出的效果。

赏罚的利器,要用法才能使它们挥舞起来。人皆自尊,可尊严不能成为控制的手段;人皆自爱,可仁爱不能成为控制的手段;人皆自信,可信念不能成为控制的手段;人皆自强,可愿望不能成为控制的手段。这些不能够成为控制的手段,不是它们不好,而是因为它们的作用都是基于自身的,这和人自己不能将自己举起来是同样的道理。法却不一样,法都是面向个体,而基于形势的,法是势作用到人的身上产生出的规则,这样的规则才应当是控制的准绳。

操纵赏罚的度就是最基本的法,每个人的心中都存有这样的法,但只有法被彻底的执行了,才能算得上是有法制。裸露的金矿,就会有人去盗采,不是因为法令不够严格,而是因为盗采不一定会被抓住;熔化了的金子就算不派人去看管,大盗也不敢伸手去偷,这是因为拿了就肯定会被狠狠的烫伤。法律不能遍及就没有效力,对自己的法度有一刻松懈,就会丧失掉所有控制的努力和企图,这是用法于自身必须要注意的。

治国和自制毕竟不同。治国重罚而轻赏,以人的趋利之心不若避害之心,惩罚的效力要大于奖赏。自制的对象是自己,罚则生厌,生厌则难行,所以要以赏为主,以罚为辅,赏罚明确而又有信用,对自己的法治就能够成为现实。法是连接意志和势的稳定力量,对自己推行法制,虽然不会日进千里,但却能时时刻刻都是在顺势前进。人生是漫长的竞争,终日行健不移的来适应环境,人必定会有所成就。以法自制的效力,从长远看来必然是最佳的。

从外物那里收回了控制的权力,用法度去加以掌握,仅仅这样还是不能完善的控制自己。控制是双方的,治国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斗争,自制是意志与潜意识的斗争,斗争都是长期和残酷的,要讲究技巧,讲究应变。法是根据势制定的,一旦固定就要长久坚持,它可以作为自制的原则,却不能够作为斗争的方略,斗争的方略是术。

韩非子的术,又称智术,要通过行动逐渐的发掘和体会。治国有法而无术,国家就得不到法治的利益;自制有法而无术,控制就产生不了效果。如果规定出来的法可行,却没有效果,那就是术用得还不够。术是管理的技巧和艺术,自制的术需要熟悉自己的心理、生理、行为习惯、以及潜在意识等方方面面;见微知著,修补意志被松动的地方,调节好身心的状况,让意志、身体、情绪都坚定不移;势和法之间有术来弥合,势和道之间有术来调整,道、法、术的势治就可以完善的控制起自身了。

使用势治,道德这个东西必须从治理中加以排除。道德是自我控制的结果,不是自我控制的原因,要结果参与到原因之中,最多只是造成行为的混乱。道德是非利益性的追求,自制是利益性的追求;用不谋利的东西去谋利,没有效果是自然的。用道德因素自制的人,当然是认为,道德高尚行为就应该顺利,有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未必是道德,以道德自制的唯一结果,只能是失去了还仅有的那一点良知。

喜好和兴趣对于势治也是不可取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似乎喜好兴趣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如果它们最为至关重要,它们并没有失去,缘何世人十有八九抱怨不能从事所爱?喜好和兴趣丝毫不能改变现状,影响人生的最大的因素只能是势。常喝酒的人对酒有兴趣,常吸烟的人对烟有兴趣,兴趣来源于他们的行动;独独成功的人,那是天生对自己的事业有兴趣,世上岂有这样的道理!成功的人不过是利用自制,将意志转化为喜好,又把喜好升华成了兴趣而已——孔子何尝不是这个意思。追逐虚无缥缈的兴趣,却不肯丝毫的投入精力,只是抱怨形势对自己不公,真是让他们做上有兴趣的事,他们又犯起了嘀咕,不知道兴趣的所在了:这样的人注定要一辈子错失所爱。

像道德、喜好、兴趣这样自我完善的误区还有很多,它们都看起来美好,然而不足以凭之成事。它们可以算是已有的良好条件,但不是成功的必然条件。想要治国,别人的忠诚并不值得信赖,使别人不得不忠诚才可以信赖。同样,良好的形势也不值得信赖,能够使形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才可以信赖。

道、法、术是可以信赖的:有了道就可以了解势,而不被势蒙蔽;有了法就可以利用势,而不被势控制;有了术就可以调节势,而不被势所拘泥。了解势,意志就不会误判;利用势,行为就可事半功倍;调节势,环境就能够为人所适应。综合了道、法、术,自我控制又控制了势,不必戮力的操劳,不必张狂的表现,不必诡诈的权谋,不必生来的赋予,人人都可以走出光辉灿烂的人生。


相关内容

  • 育人奖心得体会
  • 中国古人讲求"在其位,谋其政",美国作家爱默生认为"责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价值,它具有崇高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唐朝人韩愈将"师者"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次宿求上.对于本人来讲,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 ...

  • 初一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
  • 初一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和教科书固然重要, 但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内容上传授的知识都是很有限的, 它们的任务主要也只能是起示范和引导作用,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 ...

  •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生科12 120414306 任逸飞 哲学是什么?这是每一位学习哲学的人都必须解答的问题.自人类的文明形成之后,有一部分人就在思考着关于人.关于社会.关于自然的问题,但其本质上还是回归到我们每一个人在自身发展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应该采取的态度.我们称这一部分人 ...

  • 关于诚信的读书心得
  • 读<播撒诚信的种子>有感 韩非子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小信诚则大信立,讲的是小小的信诚建立大大的信誉.大信誉的建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再小的事也要讲究信用.诚信,长此以往,一个人的信用度就很高了,而<播撒诚信的种子>这本书讲的正是关于诚信的一本故事合集.书分十章节,每节有两则关于 ...

  • 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我的教书育人心得体会 作者:王伟伟/湖南科技大学 董永亮 中国古人讲求“在其位,谋其政”,美国作家爱默生认为“责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价值,它具有崇高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唐朝人韩愈将“师者”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次宿求上。对于本人来讲,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 ...

  • 论文交流会发言稿2篇
  •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来自**市特殊教育学校,作为一名普通的特教教师,能来参加这个会议,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么多优秀的论文,我觉得非常幸运,收益匪浅. 我加入特教工作的时间不是很长,是xx年从一所普通中学调入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六年来,从一名普通教师转型为一名特教教师,学校领导的给了我很多 ...

  • 三年级班级工作总结
  • 这学期,经过认真地探索.不懈地努力,在班级工作上,也积累了一些心得,现作一个总结. 一.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班级管理很大的部分是如何管理学生,如何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一套较科学民主的规章制度下获得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时代变了,新课程理念也在不断地完善.这时候,如果还是固守以前的管理方式和育人观念,那就是 ...

  • 关于读书的活动方案
  • 方案一:关于读书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第19个"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为打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坚定理想信念,激发青年学生读书热情,从学习中提高能力和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不断提 ...

  • 解读司马迁_报任安书_教学心得_高山
  • 学园┃XUEYUAN 2013年 第24期 解读司马迁 --<报任安书>教学心得 高 山 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中学 [摘 要]<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又一篇"雄伟奇谲"之名文,也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鉴于该文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