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的毁灭

大约,事先绝对没有人能想到女作家王英的生命会这么快毁灭,并且是以这样的方式毁灭。

这个才气横溢,驰名巴蜀的散文名家,2008年11月25日下午竟然举身跳下十四层高楼,香消玉殒,自己毁灭了自己。

一个女性,以38岁的年龄,成为了知名作家,坐到了《红岩》杂志总编室主任的交椅上,论成绩可谓是斐然成章了。四川大地震,仅是“特殊党费”一项,王英便交了2000元,论个人生活不可谓不滋润了。夫妻伉俪,相敬如宾,又有一个花样年华的女儿,论家庭的状况不可谓不幸福了。然而,令许多人毕生苦求不得的所有这一切,王英竟是弃之如草芥,只纵身一跳便统统地抛却了!

按说,成都的散文笔会应该是同仁的一次盛会,可对于王英却是一次“要命”的会议。就她而言,会议不是交流为文之道,倒是敲响了她的丧钟!会上王英受到了什么人的诽谤侮辱,似乎还不是“单挑”而是“围攻”。于是她便提前离开会议,于是便付一千六百元的高额车费独自打车返回重庆,于是便回到家里向丈夫哀哀哭诉,虽百般安慰而犹是不能止哭,于是便仅家人不备而从危楼跳下,将自己彻底毁灭。

擅长散文的王英,她的生命似乎也像是一篇散文,而她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也如同她使用的一种散文结尾方式:文章似未写到尽头,而猛然收笔顿住,戛然而止,却又文止而意不止,把隽永、壮烈、崇高等种种意识的潜流统统留与读者自己去回味。只是这次,她给自己生命“散文”的结尾,所留和以往不同。留给亲人的是无尽的巨大悲痛,留给同仁的是扼腕叹息,同声嗟悼,而她自己则充耳不闻人歌人哭,就象轻轻地拎着一台便携电脑似的,“提着”自己的生命头也不回地走入冥冥之中去了。

曾经,阮玲玉在毁灭自己时留下的“人言可畏”四个字,事过几十年,而今又被王英用上了!在成都笔会上“受伤”的王英发给丈夫的短信只有赫然六个字,其中四字也是:“人言可畏!”可以说,王英是又一个阮玲玉!是今日版的阮玲玉!

先贤有言:“悲剧,就是把人世间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王英的跳楼,正是这样的一种“撕碎”,正是这样的一种悲剧。

人死不能复生,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可王英却宁可毁灭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也要证明自己的清白。毫无疑问,她成功了。试问:当今之世,物欲横流,人性放纵,包二奶、三奶、N奶早已稀松平常了,卖淫买鸭、找情人根本不算什么事了,就连“换偶”也此起彼伏地闹腾起来了,明星们扒光衣服裤子上镜头、制造绯闻炒作自己已经是驾轻就熟了。然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却有一个烈女子竟然把自己的清白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在事涉自己清白时竟然以死相争,但凡稍有人心者,谁还能怀疑这个女子的清白?谁还能怀疑她的冰清玉洁?

证明的成功固然是好,但若是证明的成本过于昂贵乃至于惨重,甚至证明者为了证明而毁灭了自己,则这样的证明,还不如不证明的好。

生存于人性开放的文明社会,但却采取传统的、古典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就是王英的悲剧所在。其实,她完全可以采取别的方式,例如诉讼的方式,对簿公堂的方式,但她却没有。她的杀身自明,犹如焚琴煮鹤,而又与别人的焚琴煮鹤不同。在别人,“焚”则“焚”矣,“煮”则“煮”矣,所“焚”者非我,所“煮”者亦非我,而王英的“焚琴煮鹤”,自己是“琴”又是“鹤”。她用自己生命的毁灭,来证明自己生命的清白,“焚”的和“煮”的都是她自己,待到证明了自己,可自己已经不存在了!

说到这种证明的意义,对社会固不能说是“无”,对自己又安可说是“有”?人死如灯灭,烟消云散,九泉之下,垒土之中,清白于我何有哉?不清白于我何损哉?这样说,并不是说

人死了无毁无誉,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原本是一样的,反正什么都不知道了,所以生前便可以为所欲为,无恶不作,放开手去做坏事,而是表示对这种证明方式的不赞成,对一条宝贵生命的毁灭的痛惜。

由王英的死,想到生命的差异,想到了人和人的不同。当今之世,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人们脸皮越来越厚,有些人罪大恶极,罄竹难书,本来是断无生理了,但即便是判了死刑,却还是赖着不肯死,还要上诉、申诉。有些人行同禽兽,臭名昭著,人所不齿,根本没脸活着了,然而却是万人唾骂羞不死,千把钢刀杀不死,还活得十分的坚挺。这样的毒草一样的生命,其生命力是多么地强大!可是,像王英这样的人,则又面薄如纸,命悬一线,往往几句攻击的话便如利刃割断咽喉,断绝生路,便可以置之于死地。这样有价值的生命,却是一击便碎,其生命力竟然是如此的脆弱!

王英是写散文的,是巴蜀散文名家,由王英的脆弱想到了散文家,是不是写散文的人都很脆弱呢?散文家往往敏感,往往多愁善感,往往见花伤心,迎风洒泪,甚而至于无病呻吟,这是不是脆弱的表现呢?如果是,那么散文家是因为脆弱而写散文,还是因为写散文而脆弱呢?若是因为脆弱而写散文倒也罢了,若是因为写散文而脆弱,而使生命不堪一击,是不是这散文不写也罢?殊不知,生命的宝贵,毕竟是远胜于散文的。

当然,说到散文家的脆弱,这只是一种推测,而这种推测看来还是很难成立的。因为同样是写散文的,在王英的周围,就有一个与她迥然不同的人群,他们对王英的攻击和侮辱造成了王英的毁灭。尽管不知道攻击和侮辱的内容,但想必是很恶毒,很刻薄,很尖酸,很有力度的,不然怎么会将王英逼上绝路?这样的一些人,还会有什么脆弱呢?

据媒体透露,警方业已展开对王英之死的调查,但调查又能怎么样呢?姑且不说很有可能不了了之,便是调查有了结果,便是抓了几个人进班房,那又当如何?死者长已矣,是不可能再活过来了。

读散文,特别是读名篇,往往可以想见作者的为人。我想,散文家应该有着散文家的特质,例如散淡,闲适,纯真,宽厚,仁慈,优雅,等等,至于尖酸、刻薄和恶毒,那应该是属于杂文家的。

这里绝不是要污蔑杂文家,杂文家之尖酸、刻薄和恶毒,那实在是写杂文的需要。因为杂文家的使命乃是祛邪攻恶,于是不免常常要以毒攻毒,不尖酸、刻薄、恶毒,就干不了那个“活”。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王英的毁灭,是不是可以引出一些教训?散文家们,以及正在努力写作散文的未来的散文家们,脆弱有如王英者,是不是须得克服脆弱,学会坚强,免得重蹈覆辙?尖酸、恶毒、刻薄,有如攻击王英者,是不是该把尖酸、恶毒、刻薄收起来,还给杂文家,而只给自己留下散淡、闲适、纯真、优雅、宽厚和仁慈,以免为人为文偶尔露“狰狞”,煞了自己,或是煞了自己文章的风景?

苟如上述,则散文园地尽扫萧条景象而日臻于纯正,日臻于繁荣,积日累年,则日后散文的写作庶几可近于“圣职”而重现曾经的辉煌,亦未可知。

这样的一篇,有感而发,实不敢自以为是。是与不是?所幸读者中写作散文者多多,智者多多,能辨之者多多,倒也不怕传讹。

大约,事先绝对没有人能想到女作家王英的生命会这么快毁灭,并且是以这样的方式毁灭。

这个才气横溢,驰名巴蜀的散文名家,2008年11月25日下午竟然举身跳下十四层高楼,香消玉殒,自己毁灭了自己。

一个女性,以38岁的年龄,成为了知名作家,坐到了《红岩》杂志总编室主任的交椅上,论成绩可谓是斐然成章了。四川大地震,仅是“特殊党费”一项,王英便交了2000元,论个人生活不可谓不滋润了。夫妻伉俪,相敬如宾,又有一个花样年华的女儿,论家庭的状况不可谓不幸福了。然而,令许多人毕生苦求不得的所有这一切,王英竟是弃之如草芥,只纵身一跳便统统地抛却了!

按说,成都的散文笔会应该是同仁的一次盛会,可对于王英却是一次“要命”的会议。就她而言,会议不是交流为文之道,倒是敲响了她的丧钟!会上王英受到了什么人的诽谤侮辱,似乎还不是“单挑”而是“围攻”。于是她便提前离开会议,于是便付一千六百元的高额车费独自打车返回重庆,于是便回到家里向丈夫哀哀哭诉,虽百般安慰而犹是不能止哭,于是便仅家人不备而从危楼跳下,将自己彻底毁灭。

擅长散文的王英,她的生命似乎也像是一篇散文,而她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也如同她使用的一种散文结尾方式:文章似未写到尽头,而猛然收笔顿住,戛然而止,却又文止而意不止,把隽永、壮烈、崇高等种种意识的潜流统统留与读者自己去回味。只是这次,她给自己生命“散文”的结尾,所留和以往不同。留给亲人的是无尽的巨大悲痛,留给同仁的是扼腕叹息,同声嗟悼,而她自己则充耳不闻人歌人哭,就象轻轻地拎着一台便携电脑似的,“提着”自己的生命头也不回地走入冥冥之中去了。

曾经,阮玲玉在毁灭自己时留下的“人言可畏”四个字,事过几十年,而今又被王英用上了!在成都笔会上“受伤”的王英发给丈夫的短信只有赫然六个字,其中四字也是:“人言可畏!”可以说,王英是又一个阮玲玉!是今日版的阮玲玉!

先贤有言:“悲剧,就是把人世间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王英的跳楼,正是这样的一种“撕碎”,正是这样的一种悲剧。

人死不能复生,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可王英却宁可毁灭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也要证明自己的清白。毫无疑问,她成功了。试问:当今之世,物欲横流,人性放纵,包二奶、三奶、N奶早已稀松平常了,卖淫买鸭、找情人根本不算什么事了,就连“换偶”也此起彼伏地闹腾起来了,明星们扒光衣服裤子上镜头、制造绯闻炒作自己已经是驾轻就熟了。然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却有一个烈女子竟然把自己的清白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在事涉自己清白时竟然以死相争,但凡稍有人心者,谁还能怀疑这个女子的清白?谁还能怀疑她的冰清玉洁?

证明的成功固然是好,但若是证明的成本过于昂贵乃至于惨重,甚至证明者为了证明而毁灭了自己,则这样的证明,还不如不证明的好。

生存于人性开放的文明社会,但却采取传统的、古典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就是王英的悲剧所在。其实,她完全可以采取别的方式,例如诉讼的方式,对簿公堂的方式,但她却没有。她的杀身自明,犹如焚琴煮鹤,而又与别人的焚琴煮鹤不同。在别人,“焚”则“焚”矣,“煮”则“煮”矣,所“焚”者非我,所“煮”者亦非我,而王英的“焚琴煮鹤”,自己是“琴”又是“鹤”。她用自己生命的毁灭,来证明自己生命的清白,“焚”的和“煮”的都是她自己,待到证明了自己,可自己已经不存在了!

说到这种证明的意义,对社会固不能说是“无”,对自己又安可说是“有”?人死如灯灭,烟消云散,九泉之下,垒土之中,清白于我何有哉?不清白于我何损哉?这样说,并不是说

人死了无毁无誉,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原本是一样的,反正什么都不知道了,所以生前便可以为所欲为,无恶不作,放开手去做坏事,而是表示对这种证明方式的不赞成,对一条宝贵生命的毁灭的痛惜。

由王英的死,想到生命的差异,想到了人和人的不同。当今之世,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人们脸皮越来越厚,有些人罪大恶极,罄竹难书,本来是断无生理了,但即便是判了死刑,却还是赖着不肯死,还要上诉、申诉。有些人行同禽兽,臭名昭著,人所不齿,根本没脸活着了,然而却是万人唾骂羞不死,千把钢刀杀不死,还活得十分的坚挺。这样的毒草一样的生命,其生命力是多么地强大!可是,像王英这样的人,则又面薄如纸,命悬一线,往往几句攻击的话便如利刃割断咽喉,断绝生路,便可以置之于死地。这样有价值的生命,却是一击便碎,其生命力竟然是如此的脆弱!

王英是写散文的,是巴蜀散文名家,由王英的脆弱想到了散文家,是不是写散文的人都很脆弱呢?散文家往往敏感,往往多愁善感,往往见花伤心,迎风洒泪,甚而至于无病呻吟,这是不是脆弱的表现呢?如果是,那么散文家是因为脆弱而写散文,还是因为写散文而脆弱呢?若是因为脆弱而写散文倒也罢了,若是因为写散文而脆弱,而使生命不堪一击,是不是这散文不写也罢?殊不知,生命的宝贵,毕竟是远胜于散文的。

当然,说到散文家的脆弱,这只是一种推测,而这种推测看来还是很难成立的。因为同样是写散文的,在王英的周围,就有一个与她迥然不同的人群,他们对王英的攻击和侮辱造成了王英的毁灭。尽管不知道攻击和侮辱的内容,但想必是很恶毒,很刻薄,很尖酸,很有力度的,不然怎么会将王英逼上绝路?这样的一些人,还会有什么脆弱呢?

据媒体透露,警方业已展开对王英之死的调查,但调查又能怎么样呢?姑且不说很有可能不了了之,便是调查有了结果,便是抓了几个人进班房,那又当如何?死者长已矣,是不可能再活过来了。

读散文,特别是读名篇,往往可以想见作者的为人。我想,散文家应该有着散文家的特质,例如散淡,闲适,纯真,宽厚,仁慈,优雅,等等,至于尖酸、刻薄和恶毒,那应该是属于杂文家的。

这里绝不是要污蔑杂文家,杂文家之尖酸、刻薄和恶毒,那实在是写杂文的需要。因为杂文家的使命乃是祛邪攻恶,于是不免常常要以毒攻毒,不尖酸、刻薄、恶毒,就干不了那个“活”。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王英的毁灭,是不是可以引出一些教训?散文家们,以及正在努力写作散文的未来的散文家们,脆弱有如王英者,是不是须得克服脆弱,学会坚强,免得重蹈覆辙?尖酸、恶毒、刻薄,有如攻击王英者,是不是该把尖酸、恶毒、刻薄收起来,还给杂文家,而只给自己留下散淡、闲适、纯真、优雅、宽厚和仁慈,以免为人为文偶尔露“狰狞”,煞了自己,或是煞了自己文章的风景?

苟如上述,则散文园地尽扫萧条景象而日臻于纯正,日臻于繁荣,积日累年,则日后散文的写作庶几可近于“圣职”而重现曾经的辉煌,亦未可知。

这样的一篇,有感而发,实不敢自以为是。是与不是?所幸读者中写作散文者多多,智者多多,能辨之者多多,倒也不怕传讹。


相关内容

  • 今生只为你动情(现代散文赏析的学习心得)
  • 今生只为你动情 --学<现代散文赏析>有感 时光荏苒,回想起当初怀着满腔热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现代散文赏析这门选修课,希望能多少学到点东西,恶补一下自己的文学修养:希望多少能激发自己的文学兴趣,好让自己自觉在文学的世界里畅游:希望......希望--.在老师的精选下,十多周的课程下来,我 ...

  • 张小娴散文经典语录
  • .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张小娴散文精选集 2. 在最有感觉的时候,她没有停下脚步, 3. ——“为什么每次我跟你说再见,你都说‘谢谢’,而不是说‘再见’?袁腾飞雷人语录 4. 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 ...

  •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
  •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 高一语文组 熊宇红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兴趣,在课堂导读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自主阅读 2.消除阅读<巴黎圣母院>中存在的障碍,大致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及欣赏的角度 [教学重点] 1.消除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巴 ...

  • 抒情散文诗两首 --词叟
  • 流水之歌 流水,怀着不灭的信念,朝着大海的方向,不知疲倦地日夜奔流,普写它壮美的生命之歌. 在流水心中,只有两个字--向前.因为它知道停止不前就意味着毁灭.无意义的毁灭,流水是不甘愿的.流水知道到达大海的旅途是漫长的,而且充满了曲折.但是流水所在乎的正是奔流的过程.因为汹涌澎湃的奔流,使流水感觉到自 ...

  • 现代文学一
  • 名词解释 1<新青年> 1915年9月15<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有陈独秀主编,新文化运动即以次为肇事.1916年2卷起改名<新青年>主要代表有鲁迅.李大钊等.他将整个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峰同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文艺阵地.1926年终刊. 2<文学改 ...

  • 一竿冷读后感
  • 一竿冷读后感 全文以山的坚强和水的灵动的对比向人们展示出两种不同的处世风格和态度,褓抱与幻灭,安宁与动荡,避世与出世.这种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却是人世间不可避免的.山和水,理想和幻灭,这个千年的话题,在作者的笔下又有了新的诠释. 山是不屈的.他包容万物,给迷路和流浪的人以安定的住所:他沉默,在突如其来 ...

  • 议论性散文基本结构模式(整理精校版)
  • 议论性散文基本结构模式 作文辅导 1027 09:40 :: (1)议论性散文的基本结构模式 1.开头要求语言优美,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先声夺人,字数100字左右. 2.本论部分一般要有三个片段,可以用小标题突出,标题要求简洁.明确.有内蕴,最好能体现文章观点. 每个片段应先散文化叙述(引用或化用诗 ...

  • 散文性议论文段落结构
  • 议论性散文 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 "笔法"角度看,它是&q ...

  • 朱自清散文赏析
  • 朱自清散文赏析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海州任承审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