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诗]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1)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2)。

他年名宦恐不免(3),今日栖迟那可追(4)。

我昔家居断还往(5),着书不复窥园葵(6)。

朅来东游慕人爵(7)?弃去旧学从儿嬉(8)。

狂谋谬算百不遂(9),惟有霜鬓来如期(10)。

故山松柏皆手种(11),行且挨矣归何时(12)。

万事早知皆有命(13),十年浪走宁非痴(14)。

与君未可较得失(15),临别惟有长嗟咨(16)。

【注释】

(1)选自《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安惇(dūn)(1042—1104),字处厚,北宋广安军(今四川广安县)人。《宋史》卷四七一有传。失解:贡举未遂。唐制,进士由乡而贡曰解额。故科举时代称中乡榜者曰发解。此诗大概作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作者在京都汴京任直史馆。广安在汴京西,安惇回广安,故曰西归。

(2)厌:满足。子:指安惇。自知:自然了解道理。以上两句意思是赞扬安惇是个熟读深思的人。

(3)他年:将来。名宦:功名官宦,指做官。恐不免:恐怕免不了。

(4)栖迟:游息。追:追求。这句的意思是:如果今日只闲散游息,不再读书上进,将来名宦也将追求不到。

(5)断还往:亲友来往。意思是说:为了一心读书,连亲友都不太来往了。

(6)着书:写文章。不复:不再。窥园葵:窥看园中的葵菜,这句写学习、写作的专心情形。

(7)朅:通“何”,为什么。东游:指离开四川眉山老家东来。人爵:爵位,指做官,这句说:我为什幺想做官而出川东来呢?

(8)弃去:抛开。儿戏:儿童嬉戏,比喻做事不严肃,不认真。

(9)狂谋谬算:狂妄错误的谋划。这是谦词。实际上指他在自己的文章里向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了政治、军事、经济方面革新弊政的言论和方法。反不遂:反而不如愿,即不被采纳。

(10)霜鬓:白发。来如期:按时长出。

(11)故山:指家乡。手种:亲手所种。这句说:家乡自己手植的松柏已经长大了。意在叹息时光白白过去。

(12)行且挨:想走不能走,一再拖延。挨:拖延。归何时:何时能回去。

(13)有命:命中所定,这是迷信说法。

(14)十年:作者嘉祐二年(1057)21岁出川应考为官,写此诗时是治平三年(1066)31岁,恰为10年。浪走:滥游。此指做官不得意。宁非痴:难道不是太痴呆了吗?宁:岂:难道。

(15)君:指安惇。较得失:考究得和失。

(16)嗟咨:叹息。

【赏析】

这是一首慷慨悲凉的送别诗。苏轼少时就“奋厉有当世志”,“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墓志铭》)。他积极关心当时社会的情况和北宋王朝的政治措施,努力考察“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上韩太尉书》),希望能继承范仲淹、欧阳修的事业,在政抬上有所作为。但是,自嘉祐六年应仁宗直言极谏策问而步入仕途以后,苏轼在政治上却屡受挫折,升沉不定,几经出入朝廷。此时,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运动正在展开,苏轼由于上书反对,受到打击,遂放外任。本诗即在外放地所作远大的济世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人生之间的巨大矛盾使苏轼产生了满腹的悲愤和牢骚,于是便借送别失解西归的安惇之机倾泻了出来。安惇,字处厚,广安军人,怀才不遇,屡困场屋。苏轼于其失解之时赋作此诗为之送别,井借此抒发了自己的一腔不平之情

诗歌开头四句为宽慰安惇之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劝其多读“旧书”,熟读深思之后自然能明白许多有关人生进退的道理。这里化用了三国董遇之语。据《三国志·魏志注》载:人有从萤遇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回,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历史是现实的镜子,人们是不难从旧书中找到有关现实人生的借鉴的。历史上有多少人物虽命运乖蹇、历尽坎坷,但不屈不挠,终成大事。因此今日的失解虽然已经无可追悔、无可补救了,但是只要坚韧不拔,锐意进取,他年功成名就仍然是有可能、有希望的。这是苏轼对安俘的宽慰,意在勉励遭受失解打击的安惇振作起来,再谋进步,而不要一服不振、自攀自弃。这种宽慰既切合了特定的对象和特定的情景,同时又流属出了作者本人在命运的无情播弄中的旷达洒脱之情。开头两句从上下文的关系上来看是有特定的所指的;“子自知”实际上具有领起下一联的作用但是,如果找们将它从该文境中剥离开来,可以发现它是具有普遏性的哲理意义的。即读书时不能搜艳猎奇、无所用心,而须一边阅读一边思索。这徉,才能取得对其内容的理解然后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反复地阅读、反复地思索,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样,在多次的重复阅读和重复思索之后就会深刻地领悟到书的内涵,便对这种内涵作出自己的补充、发挥和创造。苏轼在这两句诗中所昭示的读书方法,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都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身处逆境中的作者虽然发出了“他年名宦恐不免”的旷达豪迈之语,但是他自然不会忘记自己“今日栖迟”的窘境。理想与现实的悬隔压迫着他、折磨着他,使他产生了沉深的苦闷与巨大的心灵创痛。这种巨大的痛苦促使他改变了送别不遇之人诗歌的通常写法,而将抒写重心转向了自己;他不再故作豪爽,故作潇洒,而是将自己辛酸的血泪如数地抛洒出来。于是诗歌转入对其坎坷遭遇的倾诉之中,向安惇秀才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式的心灵歌哭。“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暇窥园葵”是说自己在家居出仕之前断绝了与他人的来往,聚精会神,闭门著书。“不暇窥园葵”用董仲舒之事,借指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汉书》云:“董仲舒,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盖三年不窥园”。苏轼闭门谢客、发愤著书、本为研求学理,以期学有所成;但是,为了实现其济世的宏愿,他毅然抛弃旧学,离家东游,以求仕进,哪知从此却陷入“从儿嬉”的尴尬境地。“从儿嬉”一语是苏轼对这个庸俗的社会和这群庸俗的世人的抨击和控诉,其中蕴含了这位具有旷世奇才的大诗人的多少辛酸、多少泪水!在这个儿嬉般的社会环境里,作者高超的志向、远大的理想既无从施展,也无从实现,它们都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个个虚幻的泡影而迅速地破灭了。理想没有预期实现,而两鬓的白霜却如期降临了。“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一联用鲜明的对比展示了理想未遂、年岁已老的人生悲哀,这是英雄暮年的叹息,虽悲却壮,虽哀亦雄。苏轼出仕以后的岁月,都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岁月无情催人老,他深感这种严峻的政治斗争空耗了自己的青春、浪费了自己的生命,于是不由得萌生了归家的念头:“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他从自己两鬓飞霜中看到了岁月流逝的迅疾,于是便想到当年自己在故乡的山头上亲手栽种的松柏现在已经长得很粗大了吧。“松柏拱矣”用秦穆公之语《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载,秦穆公使孟明等伐郑,蹇叔哭之。公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时间飞逝树木已拱,而自己归却不知何时才能归家。这里作者深深流露出了因理想破灭所造成的失落感和由政怡斗争所带来的疲惫感。也许只有故乡的一切才能抚慰他那心灵的创痛,所以他才对故乡充满了一往情深的向往和依恋。这种向往和依恋恰恰也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充满倾轧的黑暗官场的厌恶和憎恨、对自我济世理想的怀疑与迷惑。在这样复杂的情结中,他终于发出了“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的沉痛的忏悔和呼告。这两句化用沈攸之语“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谈书”(《南史》)。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浪费“十年”生命的悔恨:要是早知万事皆有命那我就不会在外徒劳奔波而会在家闭门读书了。但是作者悔悟已晚,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无法补救了一一这是何等惨烈的人生悲剧啊!

这一层起于“著书”,终于“读书,是将著书读书与求爵仕进比照着来写的。显然,它们不单是两种行为方式,而且也代表了两种人生态度。作者用现身说法的手段通过对自己坎坷际遇的回顾确证了仕进人生的虚枉和淡泊人生的价值。这里固然有与安惇秀才之间的痛苦的心灵感应,但也因此起到了劝慰的作用。求功求名过于虚幻,读书著书其乐无穷,失解西归何愁之有?读书著书不仅是求知、创造的方祛,同时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在无道如儿嬉的社会中,如何坚守节操、实现自我的价值,苏轼以其血泪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人生体验,无疑是会给人们以人生观方面的哲理启示的。

诗歌第二层打破送别诗的通常写法,侧重抒写了作者自已的经历和感受。最后,作者又以“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暖咨”两句从形式上回到了“送别”话题中。虽然从白己的切身体验中,苏轼在情感上是倾向于淡泊明志的佛老人生观的,但是在理性上他又是一直服膺儒家的入世学说的这种入生观方面的矛盾在上文中已有表现,一方面他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情绪豪迈地相信“他年名宦恐不免”,另一方面,他又情绪痛苦地悲愤“十年浪走宁非痴”。这种矛盾是苏轼杂揉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结果,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作者的思想深处。这就使他无从比较起以书为业的淡泊人生和汲汲干进的仕途人生的得失,因而在与失意之人临别之际,他只能发出充满帐惘、困惑和迷茫的长长的叹息……

(秦林苦)

【名句欣赏】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神宗熙宁三年(1070),二十八岁的安惇,以秀才的身份参加了乡试,其结果是“失解西归”。苏轼写这首诗给他,旨在劝慰、鼓励安惇,希望他不要过分在意考试的成败,而应当回家安心读书,要去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先贤的典籍中蕴藏着的无穷学问,“熟读深思”自能领悟。这首虽是宋朝苏东坡赠给安惇的诗,但内容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科举考试命题的依据主要是儒家经典。安惇科场失意,大概苏轼认为其原因是他未能很好地掌握那些经典著作,于是在诗的开头就向他介绍了学习经典的要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里的“旧书”自然指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这两句历来被看作是读书治学的重要门径。这里面实际包含着两种读书方法:一种是熟读,一种是深思。熟读,就是反复阅读。苏轼告诫安惇:对经典著作应当“不厌百回读”。反复诵读,久而久之,烂熟于心,自然能够融会贯通。即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这种方法在中国古代是被格外强调的。这种方法虽然忽视了思考的过程,有些机械,但却强调了对话言的感悟,重点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而且一旦自行悟透书中的道理,便会终生难忘。因此,熟读的过程实际就是感悟的过程。东汉末年董遇,对《老子》和《左传》有精深的研究,有人向他请教,他却不肯教,而是说:一定要先读上一百遍,书读百遍,其意自明。当然,“百回读”只是强调多读,并非一定要读一百遍。阅读的次数和对内容的理解应当是成正比的。北宋哲学家程颢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浏览过的书,虽然也有印象,但总是不牢固,容易遗忘,要用时它也不来,而熟读成诵的书,则变为自己的东西,召之即来,运用自如,在思考问题时,也容易联想,左右逢源。

熟读还必须与深思结合起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韩愈在《劝学解》中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认真思考,是读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读出书中的妙处,就如吃饭时只顾狼吞虎咽一样,虽然填饱了肚子,却不知其中滋味。《南齐书·陆澄传》记载这样一个故事:“陆澄当时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曰:‘陆公,书橱也。’”后来,人们将只知读书而不会灵活运用的人戏称为“书橱”。读书不仅是获得知识,而且应学以致用。而要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永远离不开思考的过程。伯乐的儿子按图索骥,结果找到的千里马竟是一只癞蛤蟆。之所以闹出这样的笑话,主要是因为伯乐的儿子只知机械地照搬书本,没有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苏轼这两句诗语气委婉,劝慰安惇秀才回家再去安心读书,不可急于求成,只要“熟读深思”,自然会理解经典的奥妙,他日定能科场得意。后来由此演化出成语“百读不厌”。苏轼的诗本是强调读书的方法,而成语却着重于所读的书或作品本身的价值了。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1)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2)。

他年名宦恐不免(3),今日栖迟那可追(4)。

我昔家居断还往(5),着书不复窥园葵(6)。

朅来东游慕人爵(7)?弃去旧学从儿嬉(8)。

狂谋谬算百不遂(9),惟有霜鬓来如期(10)。

故山松柏皆手种(11),行且挨矣归何时(12)。

万事早知皆有命(13),十年浪走宁非痴(14)。

与君未可较得失(15),临别惟有长嗟咨(16)。

【注释】

(1)选自《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安惇(dūn)(1042—1104),字处厚,北宋广安军(今四川广安县)人。《宋史》卷四七一有传。失解:贡举未遂。唐制,进士由乡而贡曰解额。故科举时代称中乡榜者曰发解。此诗大概作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作者在京都汴京任直史馆。广安在汴京西,安惇回广安,故曰西归。

(2)厌:满足。子:指安惇。自知:自然了解道理。以上两句意思是赞扬安惇是个熟读深思的人。

(3)他年:将来。名宦:功名官宦,指做官。恐不免:恐怕免不了。

(4)栖迟:游息。追:追求。这句的意思是:如果今日只闲散游息,不再读书上进,将来名宦也将追求不到。

(5)断还往:亲友来往。意思是说:为了一心读书,连亲友都不太来往了。

(6)着书:写文章。不复:不再。窥园葵:窥看园中的葵菜,这句写学习、写作的专心情形。

(7)朅:通“何”,为什么。东游:指离开四川眉山老家东来。人爵:爵位,指做官,这句说:我为什幺想做官而出川东来呢?

(8)弃去:抛开。儿戏:儿童嬉戏,比喻做事不严肃,不认真。

(9)狂谋谬算:狂妄错误的谋划。这是谦词。实际上指他在自己的文章里向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了政治、军事、经济方面革新弊政的言论和方法。反不遂:反而不如愿,即不被采纳。

(10)霜鬓:白发。来如期:按时长出。

(11)故山:指家乡。手种:亲手所种。这句说:家乡自己手植的松柏已经长大了。意在叹息时光白白过去。

(12)行且挨:想走不能走,一再拖延。挨:拖延。归何时:何时能回去。

(13)有命:命中所定,这是迷信说法。

(14)十年:作者嘉祐二年(1057)21岁出川应考为官,写此诗时是治平三年(1066)31岁,恰为10年。浪走:滥游。此指做官不得意。宁非痴:难道不是太痴呆了吗?宁:岂:难道。

(15)君:指安惇。较得失:考究得和失。

(16)嗟咨:叹息。

【赏析】

这是一首慷慨悲凉的送别诗。苏轼少时就“奋厉有当世志”,“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墓志铭》)。他积极关心当时社会的情况和北宋王朝的政治措施,努力考察“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上韩太尉书》),希望能继承范仲淹、欧阳修的事业,在政抬上有所作为。但是,自嘉祐六年应仁宗直言极谏策问而步入仕途以后,苏轼在政治上却屡受挫折,升沉不定,几经出入朝廷。此时,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运动正在展开,苏轼由于上书反对,受到打击,遂放外任。本诗即在外放地所作远大的济世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人生之间的巨大矛盾使苏轼产生了满腹的悲愤和牢骚,于是便借送别失解西归的安惇之机倾泻了出来。安惇,字处厚,广安军人,怀才不遇,屡困场屋。苏轼于其失解之时赋作此诗为之送别,井借此抒发了自己的一腔不平之情

诗歌开头四句为宽慰安惇之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劝其多读“旧书”,熟读深思之后自然能明白许多有关人生进退的道理。这里化用了三国董遇之语。据《三国志·魏志注》载:人有从萤遇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回,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历史是现实的镜子,人们是不难从旧书中找到有关现实人生的借鉴的。历史上有多少人物虽命运乖蹇、历尽坎坷,但不屈不挠,终成大事。因此今日的失解虽然已经无可追悔、无可补救了,但是只要坚韧不拔,锐意进取,他年功成名就仍然是有可能、有希望的。这是苏轼对安俘的宽慰,意在勉励遭受失解打击的安惇振作起来,再谋进步,而不要一服不振、自攀自弃。这种宽慰既切合了特定的对象和特定的情景,同时又流属出了作者本人在命运的无情播弄中的旷达洒脱之情。开头两句从上下文的关系上来看是有特定的所指的;“子自知”实际上具有领起下一联的作用但是,如果找们将它从该文境中剥离开来,可以发现它是具有普遏性的哲理意义的。即读书时不能搜艳猎奇、无所用心,而须一边阅读一边思索。这徉,才能取得对其内容的理解然后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反复地阅读、反复地思索,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样,在多次的重复阅读和重复思索之后就会深刻地领悟到书的内涵,便对这种内涵作出自己的补充、发挥和创造。苏轼在这两句诗中所昭示的读书方法,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都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身处逆境中的作者虽然发出了“他年名宦恐不免”的旷达豪迈之语,但是他自然不会忘记自己“今日栖迟”的窘境。理想与现实的悬隔压迫着他、折磨着他,使他产生了沉深的苦闷与巨大的心灵创痛。这种巨大的痛苦促使他改变了送别不遇之人诗歌的通常写法,而将抒写重心转向了自己;他不再故作豪爽,故作潇洒,而是将自己辛酸的血泪如数地抛洒出来。于是诗歌转入对其坎坷遭遇的倾诉之中,向安惇秀才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式的心灵歌哭。“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暇窥园葵”是说自己在家居出仕之前断绝了与他人的来往,聚精会神,闭门著书。“不暇窥园葵”用董仲舒之事,借指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汉书》云:“董仲舒,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盖三年不窥园”。苏轼闭门谢客、发愤著书、本为研求学理,以期学有所成;但是,为了实现其济世的宏愿,他毅然抛弃旧学,离家东游,以求仕进,哪知从此却陷入“从儿嬉”的尴尬境地。“从儿嬉”一语是苏轼对这个庸俗的社会和这群庸俗的世人的抨击和控诉,其中蕴含了这位具有旷世奇才的大诗人的多少辛酸、多少泪水!在这个儿嬉般的社会环境里,作者高超的志向、远大的理想既无从施展,也无从实现,它们都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个个虚幻的泡影而迅速地破灭了。理想没有预期实现,而两鬓的白霜却如期降临了。“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一联用鲜明的对比展示了理想未遂、年岁已老的人生悲哀,这是英雄暮年的叹息,虽悲却壮,虽哀亦雄。苏轼出仕以后的岁月,都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岁月无情催人老,他深感这种严峻的政治斗争空耗了自己的青春、浪费了自己的生命,于是不由得萌生了归家的念头:“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他从自己两鬓飞霜中看到了岁月流逝的迅疾,于是便想到当年自己在故乡的山头上亲手栽种的松柏现在已经长得很粗大了吧。“松柏拱矣”用秦穆公之语《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载,秦穆公使孟明等伐郑,蹇叔哭之。公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时间飞逝树木已拱,而自己归却不知何时才能归家。这里作者深深流露出了因理想破灭所造成的失落感和由政怡斗争所带来的疲惫感。也许只有故乡的一切才能抚慰他那心灵的创痛,所以他才对故乡充满了一往情深的向往和依恋。这种向往和依恋恰恰也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充满倾轧的黑暗官场的厌恶和憎恨、对自我济世理想的怀疑与迷惑。在这样复杂的情结中,他终于发出了“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的沉痛的忏悔和呼告。这两句化用沈攸之语“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谈书”(《南史》)。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浪费“十年”生命的悔恨:要是早知万事皆有命那我就不会在外徒劳奔波而会在家闭门读书了。但是作者悔悟已晚,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无法补救了一一这是何等惨烈的人生悲剧啊!

这一层起于“著书”,终于“读书,是将著书读书与求爵仕进比照着来写的。显然,它们不单是两种行为方式,而且也代表了两种人生态度。作者用现身说法的手段通过对自己坎坷际遇的回顾确证了仕进人生的虚枉和淡泊人生的价值。这里固然有与安惇秀才之间的痛苦的心灵感应,但也因此起到了劝慰的作用。求功求名过于虚幻,读书著书其乐无穷,失解西归何愁之有?读书著书不仅是求知、创造的方祛,同时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在无道如儿嬉的社会中,如何坚守节操、实现自我的价值,苏轼以其血泪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人生体验,无疑是会给人们以人生观方面的哲理启示的。

诗歌第二层打破送别诗的通常写法,侧重抒写了作者自已的经历和感受。最后,作者又以“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暖咨”两句从形式上回到了“送别”话题中。虽然从白己的切身体验中,苏轼在情感上是倾向于淡泊明志的佛老人生观的,但是在理性上他又是一直服膺儒家的入世学说的这种入生观方面的矛盾在上文中已有表现,一方面他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情绪豪迈地相信“他年名宦恐不免”,另一方面,他又情绪痛苦地悲愤“十年浪走宁非痴”。这种矛盾是苏轼杂揉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结果,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作者的思想深处。这就使他无从比较起以书为业的淡泊人生和汲汲干进的仕途人生的得失,因而在与失意之人临别之际,他只能发出充满帐惘、困惑和迷茫的长长的叹息……

(秦林苦)

【名句欣赏】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神宗熙宁三年(1070),二十八岁的安惇,以秀才的身份参加了乡试,其结果是“失解西归”。苏轼写这首诗给他,旨在劝慰、鼓励安惇,希望他不要过分在意考试的成败,而应当回家安心读书,要去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先贤的典籍中蕴藏着的无穷学问,“熟读深思”自能领悟。这首虽是宋朝苏东坡赠给安惇的诗,但内容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科举考试命题的依据主要是儒家经典。安惇科场失意,大概苏轼认为其原因是他未能很好地掌握那些经典著作,于是在诗的开头就向他介绍了学习经典的要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里的“旧书”自然指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这两句历来被看作是读书治学的重要门径。这里面实际包含着两种读书方法:一种是熟读,一种是深思。熟读,就是反复阅读。苏轼告诫安惇:对经典著作应当“不厌百回读”。反复诵读,久而久之,烂熟于心,自然能够融会贯通。即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这种方法在中国古代是被格外强调的。这种方法虽然忽视了思考的过程,有些机械,但却强调了对话言的感悟,重点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而且一旦自行悟透书中的道理,便会终生难忘。因此,熟读的过程实际就是感悟的过程。东汉末年董遇,对《老子》和《左传》有精深的研究,有人向他请教,他却不肯教,而是说:一定要先读上一百遍,书读百遍,其意自明。当然,“百回读”只是强调多读,并非一定要读一百遍。阅读的次数和对内容的理解应当是成正比的。北宋哲学家程颢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浏览过的书,虽然也有印象,但总是不牢固,容易遗忘,要用时它也不来,而熟读成诵的书,则变为自己的东西,召之即来,运用自如,在思考问题时,也容易联想,左右逢源。

熟读还必须与深思结合起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韩愈在《劝学解》中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认真思考,是读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读出书中的妙处,就如吃饭时只顾狼吞虎咽一样,虽然填饱了肚子,却不知其中滋味。《南齐书·陆澄传》记载这样一个故事:“陆澄当时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曰:‘陆公,书橱也。’”后来,人们将只知读书而不会灵活运用的人戏称为“书橱”。读书不仅是获得知识,而且应学以致用。而要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永远离不开思考的过程。伯乐的儿子按图索骥,结果找到的千里马竟是一只癞蛤蟆。之所以闹出这样的笑话,主要是因为伯乐的儿子只知机械地照搬书本,没有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苏轼这两句诗语气委婉,劝慰安惇秀才回家再去安心读书,不可急于求成,只要“熟读深思”,自然会理解经典的奥妙,他日定能科场得意。后来由此演化出成语“百读不厌”。苏轼的诗本是强调读书的方法,而成语却着重于所读的书或作品本身的价值了。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相关内容

  • 古代读书人如何谋生阅读答案
  • 篇一:古代读书人如何谋生阅读答案 做官,教书,当师爷,经商 便於理解 当时社会十分黑暗,人民想过上好的生活,而孔乙己又自恃清高,好吃懒做,而周遭都冷漠无情,所以才会弄到将要讨饭了. 以明清为例的话,读书人谋生是有辱斯文的,我泱泱大国优待读书人,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想我辈幼时萌童,读书 ...

  • 古代常见知识
  • 中国是一个有历史文化的国家,不论时代怎样变化,人们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根本.小蜜蜂会计公司提醒身边的朋友,了解文学,学习中国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做个有内涵,有涵养的时代青年!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

  • 国学知识大全
  • 国学常识大全 分享 一.常见借代词语: 1. 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 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 同窗:同学 6. 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

  • 连老师都不知道的语文文学常识
  • 连老师都不知道的语文文学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 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 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 同窗:同学 6. 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 ...

  •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 语文文学知识 语文文学知识 语文文学常识 一.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 ...

  •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 一.常见借代词语: 1. 桑梓:家乡 2. 桃李:学生 3. 社稷.轩辕:国家 4. 南冠:囚犯 5. 同窗:同学 6. 烽烟:战争 7. 巾帼:妇女 8. 丝竹:音乐 9. 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 ...

  •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
  •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 第一册: 1. 选自<左传·僖公十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 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 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 ...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
  • 一.常见借代词语 1. 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 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 同窗:同学6. 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 ...

  •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
  • 语文文学常识 一.常用借代 1. 桑梓:家乡 2. 桃李:学生 3.膝下:幼年 4.华盖:运气 5. 同窗:同学 6. 烽烟:战争 7. 巾帼:妇女 8. 丝竹:音乐 9. 须眉:男子 10.南冠:囚犯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白丁.布衣:百姓 14.伉俪:夫妻 15.伛偻,黄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