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现状

第22卷第3期2010年8月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SCIENCESOFCONSERVATIONANDARCHAEOLOGY

Vo.l22,No.3Aug,2010

文章编号:1005 1538(2010)03 0092 05

知识介绍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现状

路智勇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简要介绍了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领域在保护修复理念、保护修复技术、科学研究方法以及高等教育和培训四个方面的一些情况,对了解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现状,和对我国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理念;保护修复技术;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和培训中图分类号:K876.9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我国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真正发展阶段应该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时期,纺织考古、纺织收藏、保护修复、科学研究等很多方面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我们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但与国外同领域相比我们的发展历史仍然相对较短,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主要体现在,专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人

员的数量十分有限,与我国所存纺织品文物的数量相比,人员明显不足;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教育培训体系落后,至今没有专业高等学历教育设置;绝大多数纺织品文物的现有保存环境差,保存设备和材料落后;专业保护修复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数量少、条件差;有关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实用且可推广性强的科研成果数量较少,仅有科研成果的公开而推广应用不力;缺少有关纺织品文物保护的学术交流组织,相关学术会议及出版物的数量也十分有限;现有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及研究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缺少在基础设施建设、保存条件改善,以及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推广性基础技术及小课题方面的倾斜力度。

鉴于我国纺织品文物保护领域的发展现状,很有必要考察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发展模式和现状,从中分析筛选有助于我们自

收稿日期:2010 03 04;修回日期:2010 07 01

身发展和提高的,与我国国情和当前经济体制和社会历史文化现状相适应的思路和做法,以又好又快地提高我们的整体工作水平。在国外,欧美是纺织品文物保护的相对发达地区,其中,欧洲纺织品文物

保护修复的发展历史较早,发展基础和从业人员数量也远远好于其它地区。欧洲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强国主要有英国、瑞士、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荷兰、比利时、匈牙利、瑞典等国家也在某些领域做出了一定成绩。在美洲则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和少部分南美洲国家。另外,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开展了一些工作。下面就从保护修复理念、保护修复技术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培训模式四个方面对国外主要是欧美地区的纺织品文物保护现状做一介绍。

1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理念

对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理念进行全面的总结有相当难度,这里也只能对其中几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显著特点进行简要介绍。主要介绍他们对预防性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对保护方案及保护技术的慎重选择、对文物信息提取和保存的重视以及对纺织品文物保护相关外部影响因素的评估和研究利用。

对纺织品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视可以说是其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预防性文物保护是文物保护的首要任务,是相对于干预性文物保护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可以理解为所有为预防文物病害、劣变和损坏

作者简介:路智勇(1978 ),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纺织品文物保护硕士,主要从事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E mai:lLzyhryy@ya co

第3期路智勇: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现状 93

而采取的措施。预防性文物保护工作在抑制文物材质老化,减缓文物病害、避免文物损坏等很多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做足了预防性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对文物采用渗透、加固、封护、清洗、修复等干预性保护措施的需求就会大大减少,对文物的干预性影响也自然会大大降低。国外纺织品收藏机构的保护修复专业人员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上投入的时间比例比较大,他们广泛参与文物保存环境控制和监测记录、文物包装材料及存放形式改进、展览文物的包装制作及文物固定、展览环境控制、参与脆弱文物拍照搬运等工作。另外,有的纺织品文物收藏单位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人员与普通文物库房保管人员之间还有一类工作人员,其工作主要是开展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包括日常文物的搬运、环境控制、文物保养、病害及保存状况监测等。再从国外的文物保护经费使用方面来看,也能看出他们对预防性文物保护的重视。国外用于大型文物保护科技创新等科学研究项目的经费不是很多,而且经费数额一般都不大,主要鼓励开展具备广泛性和基础性的,有推广价值和意义,能实际解决文物保护修复所面临问题的研究。有相当大部分的资源被使用在预防性文物保护方面,比如对文物保存库房的改造,对库房或展览空间环境的控制,对文物保存包装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对基层文物保护人员的预防性保护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以及对学生和年轻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小项目科研支撑等方面。

慎重而科学地对待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保护修复方法的选择,充分考虑与纺织品文物相关的内外因素,参考相关专家甚至社会公众的观点和思想,是欧美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理念中的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面对一件需要保护修复的纺织品文物,科学地制定保护修复方案,选择恰当的保护修复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所采取的保护处理措施对文物的影响。因此,在方案制定和技术选择阶段,保护修复人员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全面考察和了解文物的组成、保存条件、使用方向以及历史信息等相关外部环境因素的前提下,多方咨询参考包括博物馆或收藏机构的领导或私人文物所有者、文物艺术历史学家、博物馆展览设计人员、文物包装制作人员、其它材质文物保护修复专家、甚至包括单位其它部门同事(他们以普通社会公众的视角来看待文物保护)的观点是十分有意义的,这有利于减少因文物保护修复执导致保护修复操作对文物的不合理影响。国外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基本上能够做到,尽可能的参考

其它专业人员和受众群体的观点和感受,根据文物保存条件和工作条件,调整和制定相应的文物保护、修复、包装和展览方案。另外,他们还注意到,因工作性质、年龄及文化教育背景等情况的不同,被参考咨询人群所倾向于提出的观点也不同。国外对此现象也进行了关联思考,试图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对相关人员所提出的建议进行更加科学的排查,以更慎重、合理和科学地采纳恰当的建议。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领域对纺织品文物保护过程中文物信息的揭示、保存与展示利用,以及如何尽可能实现保存历史信息和保护文物材质的双赢进行了比较多的探索。MaryBrooks,DinahEastop等多次发表有关纺织品文物保护中的文物信息保留与文物保护措施选择之间的关系,对纺织品文物表面的有些污渍和褶皱该不该被清洗掉以及清洗掉和不清洗

[1]

掉的利与弊进行了讨论。另外Deirdrewindsor也通过三件纺织品文物的湿洗实例,对如何判断纺织晶文物该不该采用不可逆的湿洗操作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很多情况下,保存文物原真信息和保护文物本体材质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因此,除了慎重保留文物所承载附带的信息外,国外还对如何平衡揭示、保存和展示利用文物信息与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物本体材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例如,一件二战时期军装的保护修复和展示利用的案例,就能很好地说明他们在这方面的思考。这件衣服因穿着产生了很多折叠扭曲和褶皱,表面有泥土以及血渍污染。为了保存褶皱、泥土和血渍这些能够生动讲述军装和它的穿着者所经历的战争等重要历史信息,这件衣服在展览前几乎未经过任何处理,但与衣服同时展出的还有一件穿在模特身上的复制品,以展示这件衣服的纹样和形制。这种做法保存了文物所附带的原真历史信息,也通过复制品展示了衣服的形制。但从另一角度思考,这种做法却使衣物本体长期饱受泥土和血渍所带来的病害隐患,这对衣物材质的长期保存不利。这是一个典型的保存文物原真信息和保护文物本体材质之间存在矛盾的案例,而且很难界定所选方案的对与错。应该说,在现实工作中,所选方案只具备在特定环境中的相对有限合理性。但无论如何,进行这样的探讨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文物信息揭示、保存和展示利用与文物本体材质长久保存的双赢。另外,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领域的学者还在更,[2]

94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第22卷

社会、文化、宗教、种族、历史、人力资源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对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开展,以及应该如何辩证地合理引导和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减少消极因素的不利影响,进而更好地促进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发展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国博物馆组织曾专门对服饰和纺织藏品的保管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出版,虽然服饰织物的包装、搬运、悬挂、展览、固定等保管技术本身的科技含量并不大,但也引起了他们足够的重视,其总结的工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十分周全,实用性非常强,至今仍被广泛参考。另外,对于纺织品文物修复中常用的针线法技术,也不断有西方学者进行了细致的总结,从缝线的材质、染色、强度和粗细,到缝针的材质、粗细、弯曲形状,再到缝线在文物残破区的应用针法、分布区域和密度选择,以及对不同类型织物服饰所应采取的针线处理方法都进行了全面思考.并积极将技术积累所得在年轻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中推广,极大地促进了针线法技术的提高和发展。这些成果的取得,所花费资金的数额并不大,学者们密切结合实际,经过认真细致地工作和总结,通过出版和培训教育如实地公布和推广研究成果,对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国外纺织品保护修复从业人员的专长分类也比较精细。虽然都在从事纺织晶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但各自的工作重点不同,有的专门做考古纺织品文物保护,有的专门做刺绣或挂毯织物的保护修复,有的则在专门做染色技术研究、服饰展览支撑固定研究、织物湿洗研究等等。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取纺织品文物保护中的一个部分,做深入的研究。由于雇佣体制非常灵活,这些有一技之长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及研究人员可以在欧美甚至世界其它地区找到短期工作,通过受聘参与某机构的工作或开展短期培训课程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推广。术业有专攻,这些从业人员能够根据各自爱好,深入研究纺织品文物保护的每一个小领域,因而容易达到较高的水平,并通过被雇佣开展工作和教育培训,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广,这都带动了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

[6]

2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法

总体来讲,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水平要高于我们,但对其具体技术进行全面总结并不容易,它包括了纺织品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表面清洁、湿度调节及相关延续工作、湿洗干洗、展览包装、针线法保护修复等等很多方面。相对于具体技术的总结,更重要的应该是对国外纺织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发展模式的思考。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领先地位的建立,与他们对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的探索和执行,对纺织品文物保护细节技术的严谨追求和不断积淀,以及对保护修复技术无保留的交流和推广有很大关系。其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应该是国外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细节上的丰富积淀,这得益于他们对保护修复实用技术开发、交流和推广的重视。由于受体制、人力和资金的限制,尤其是他们很难得到大金额的项目或课题支撑,来整合大量资源开展某项技术创新或攻关研究,因而他们不似国内,不时有大的文物保护技术突破或科技创新推出。但他们借助很有限的资金,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务实性地开展了一些小规模的科研工作,主旨都是针对性地解决与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相关的各类难题,强调实用性,注重公布研究结果和技术细节,以推广应用的实际效果来评价研究成果的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早在1984年,美国纺织化学与色彩学研究组织

[3]

就对纺织品实验室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其成果也白然成为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分析测试技术的重要参考资料。20世纪90年代,瑞典学者GostaSandberg对古代织物上使用的红色染料进行了系统

[4]

分类和研究,至今仍为研究古代织物红色染料和指导染红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瑞士阿贝格基金会博物馆经过多年的织物染料研究积累,对古代织物染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染料化学组

[5]

成、来源与分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出版,成为目前古代织物染料研究史上非常重要的成果,对染3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科学研究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研究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化学、物理、纺织等其它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开展一些与纺织品文物相关的科研工作。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研究人员不会直接开展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也大都认同自己只是开展与纺织品文物相关的研究,而不是纺织晶文物保护修复专家。由于分工明确,很多研究人员得以常年延续在一个分支领域的研究,因而他们在纺织品文物保护的很多分支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第3期路智勇: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现状 95

的研究成果,十分困难,这里仅举几个例子来介绍他们的部分成果。

原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心的PaulWyeth和PaulGarside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等技术对纺织品文物的物理和化学老化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纤维结晶区和无定形区的比例研究,发现随纤维老化程度的不同,纤维分子链的排列有序性也有很大差异,但与纤维的断裂强度等指标则无直接关联

[7]

4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教育培训体系

欧美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发展与其在专业人员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密不可分,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瑞士、英国、法国和德国。早期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是以博物馆等纺织品收藏单位的实验室或工作室内部的师徒或同事之间的言传身教为主要模式的,随着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才逐渐有高校或研究院所的专家参与教学和培训工作。后来,随着纺织晶文物保护修复研究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对这一行业认识程度的提高,才逐渐形成了以博物馆实验室或工作室为依托开展实践培训和教学,联合相关艺术、考古、纺织等高校开展学科理论教学的联合培养模式。

目前,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培训和高等教育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应届瑞士阿贝格基金会,瑞士阿贝格基金会是一家私人纺织品文物收藏保护研究机构,在世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和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他们也走过了从早期自己培养学生到后来逐渐与伯尔尼应用科学大学联合培养学生,直至现在可以培养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硕士和纺织品艺术史博士的发展之路。其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为5年学制,教学语言为德语,理论教学和实践主要分别在伯尔尼应用科学大学和瑞士阿贝格基金会博物馆两地开展。她们培养学生的一大特点是通过长期的高标准的实践培训与高校理论教学的密切结合,使学生既具备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经验,又具备开展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储备。

另外,英国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教育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最突出的应属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心。由于南安普顿大学运行管理体制的原因,该中心已于2010年3月转移到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并将与今年10月份开始正常运作。原中心的前身立足于HamptonCourtPalace,自1976年起便开始了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学生的培训课程,最初开设了三年制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以及挂毯和沙发类家具装饰文物保护修复的研究生学历教育。从2000年起,并入南安普顿大学,开始培养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硕士,培养了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美国、哥伦比亚以及欧洲多个国家的学生,为世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教育做出了很大成绩。

。另外,该中心的博士生们也开展了

有关近代人造聚酰胺纺织品文物的特征数据库建立、近代早期人造染料的鉴别方法研究、室内暴露展览丝绸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以及一件20世纪艺术沙发文物保护展览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选择等相关研究,各自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突破。瑞士阿贝格基金会在保护修复所收藏的一批辽代丝绸衣物的过程中,针对织物表面存在的霉菌残留,筛选设计了采用吸尘装置除霉的实验方案,并自行设计制作了可以长时间稳定供给轻柔吸力的装置,将所吸附的霉菌吸除并杀死储存在吸收瓶装置中,实现了安全去除霉菌的操作。另外,针对织物刺绣图案中使用的纸背平金线的脆弱糟朽保存状况,开展了加固剂筛选以及加固剂施加工艺研究,实现了增强平金线与织物本体附着力但不改变平金线外观的操作,效果令人满意

[8]

2005年,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国立博物馆、伦敦大学学院、南安普顿大学、以及比利时、荷兰和西班牙的几家单位组成合作团队,吸纳了保护修复专家、保护修复科学家、科学仪器分析专家和化学、物理、机械、力学等方面的专家,采用多学科组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完成了挂毯类文物的毛、丝绸、金属线组成部分的劣化进程研究

[9]

。项

目采用机械力学研究中常用的传感器原理监测记录丝线的受力情况,采用机械测试方法监测丝线抗拉强度和形变能力等指标变化,进而与挂毯等纺织品文物的劣化建立关联,对文物的早期劣化进行监测,对文物的安全展览、包装、保存以及制定适宜的保护修复方案都具有指导意义

[10]

另外,在纺织品文物湿洗方面,有学者采用计算机技术,监测湿洗过程中洗液的成分和指标变化,得出湿洗过程中文物的各项指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曲线,用以评估纺织品文物湿洗工艺对文物的影响,合理选择表面活性剂,确定湿洗液浓度、温度和浸泡时间等。在纺织品文物的安全湿洗,以及改进和完善

96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第22卷

处之外,英国皇家艺术大学的文物保护修复系与维多利亚和埃尔伯特博物馆合作,每年培养1名纺织品文物保护方向的硕士学生。德国科隆大学每年也能培养2~3名左右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专业的硕士生。另外,法国、瑞典、比利时也有少量纺织品文物方向的学生毕业。但总体而言,全世界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工作需求。另外,欧洲的纺织品文物保护教育培养也正面临着很大压力,教育培养资源开始萎缩。因此,世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情势不容乐观。

立于其所根植的大环境之外来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全面的理解各种纺织品文物保护发展模式的共性和差异性,针对我们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发展现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参考文献:

[1]DinahEastop,MaryBrooks.Tocleanornottoclean:thevalueof

soilsandcreases[C]!ICOMCommitteeforConservation.11thTri ennialMeeting.Vo.l2.1996:687 691.

[2]DeirdreWindsor.Tocleanornottoclean?Decisionmakingfortex

tilewetcleaning[C]!PatriciaEwer,BethMcLaughlined.Thetex tilespecialtygrouppostprint,23rdAnnualMeeting.AmericanInsti tuteforConservation,1995:39 50.

[3]WilliamJ.Analyticalmethodsforatextilelaboratory[Z].American

AssociationofTextileChemistsandColorists.1984.

[4]GostaSandberg.Thereddyes,cochinea,lmadder,andmurexpurple

[M].LarkBooks.1994.[5]

JudithH.HofenkdeGraaf.fThecolourfulpast,origins,chemistryandidentificationofnaturaldyestuffs[M].Abegg Stiftung,Arche typepublications.2004.

[6]JaneRobinson,TuulaPardoe.Anillustratedguidetothecareofcos

tumeandtextilecollections[Z].Museums&GalleriesCommission.2000.

[7]PaulGarside,PaulWyeth.Monitoringthedeteriorationofhistoric

textiles:developingappropriatemicromethodology[M]!JoyceHTownsend,KatherineEremin.Conservationscience.2002:171 176.[8]AnjaBayer.Conservationtreatment[M]!RegularSchorta.Dragon

ofsilk,flowerofgold,agroupofLiao DynastytextilesattheAbegg Stiftung.Abegg Stiftung.2007:69 82.[9]

KathrynHallett.Monitoringofdamagetohistorictapestries(MODHT):aEuropeanresearchproject[M]!FrancesLennard,MariaHayward.Tapestryconservation.Butterworth Heinemann.2006:225 227.

[10]MelinSahin,AlanChambers,LeonidasDokos,etal.Mechanical

testinganditsroleintheconditionassessmentoftapestries[M]!FrancesLennard,MariaHayward.Tapestryconservation.Butter worth Heinemann.2006:227 234.

5 总 结

通过对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保护理

念、技术、研究方法和教育培训模式的介绍,可以初步了解国外纺织晶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领域的发展模式及运行特点。其中,国外对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的思考和探索,对保护修复理念的重视和较好地执行情况保证了保护修复工作的大方向;广泛参考咨询相关人群的观点和建议,慎重科学对待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保护修复技术的选择过程,以及探讨和评估不同保护修复方案对文物影响的做法,使保护修复工作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另外,对纺织品文物保护培训模式和教育理论的不断探索和完善,以及开放的技术信息交流和学术活动等等都保证了不断有高水平从业者进入这一行业,并保证了这些人能够接受到详实的最新技术和资讯。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发展,对我们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照搬他们的模式。每个国家纺织品文物保护的理念、技术、研究方法、从业人员背景等等都与各自的国情、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相关。因此,研究或考察一个国家的纺织品文物保护的发展之路和现状,不应该将其独

Introductionoftheactualityoftextileconservationabroad

LUZhi yong

(ShaanxiProvincialInstituteofArchaeology,Xian710054,China)

Abstract:Theconservationandrestorationprinciples,conservationandrestorationtechniques,researchmethodolo

gy,trainingandeducationofabroadareintroduced,whichhelptoknowthepresentconditionoftextileconservationabroad.ThiswillhavethevalueofinspirationandreferencewhendevelopingtextileconservationinChina.Keywords:Textileculturalrelics;Conservationandrestorationprinciples;Conservationandrestorationtech n

第22卷第3期2010年8月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SCIENCESOFCONSERVATIONANDARCHAEOLOGY

Vo.l22,No.3Aug,2010

文章编号:1005 1538(2010)03 0092 05

知识介绍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现状

路智勇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简要介绍了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领域在保护修复理念、保护修复技术、科学研究方法以及高等教育和培训四个方面的一些情况,对了解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现状,和对我国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理念;保护修复技术;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和培训中图分类号:K876.9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我国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真正发展阶段应该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时期,纺织考古、纺织收藏、保护修复、科学研究等很多方面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我们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但与国外同领域相比我们的发展历史仍然相对较短,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主要体现在,专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人

员的数量十分有限,与我国所存纺织品文物的数量相比,人员明显不足;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教育培训体系落后,至今没有专业高等学历教育设置;绝大多数纺织品文物的现有保存环境差,保存设备和材料落后;专业保护修复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数量少、条件差;有关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实用且可推广性强的科研成果数量较少,仅有科研成果的公开而推广应用不力;缺少有关纺织品文物保护的学术交流组织,相关学术会议及出版物的数量也十分有限;现有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及研究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缺少在基础设施建设、保存条件改善,以及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推广性基础技术及小课题方面的倾斜力度。

鉴于我国纺织品文物保护领域的发展现状,很有必要考察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发展模式和现状,从中分析筛选有助于我们自

收稿日期:2010 03 04;修回日期:2010 07 01

身发展和提高的,与我国国情和当前经济体制和社会历史文化现状相适应的思路和做法,以又好又快地提高我们的整体工作水平。在国外,欧美是纺织品文物保护的相对发达地区,其中,欧洲纺织品文物

保护修复的发展历史较早,发展基础和从业人员数量也远远好于其它地区。欧洲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强国主要有英国、瑞士、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荷兰、比利时、匈牙利、瑞典等国家也在某些领域做出了一定成绩。在美洲则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和少部分南美洲国家。另外,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开展了一些工作。下面就从保护修复理念、保护修复技术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培训模式四个方面对国外主要是欧美地区的纺织品文物保护现状做一介绍。

1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理念

对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理念进行全面的总结有相当难度,这里也只能对其中几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显著特点进行简要介绍。主要介绍他们对预防性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对保护方案及保护技术的慎重选择、对文物信息提取和保存的重视以及对纺织品文物保护相关外部影响因素的评估和研究利用。

对纺织品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视可以说是其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预防性文物保护是文物保护的首要任务,是相对于干预性文物保护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可以理解为所有为预防文物病害、劣变和损坏

作者简介:路智勇(1978 ),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纺织品文物保护硕士,主要从事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E mai:lLzyhryy@ya co

第3期路智勇: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现状 93

而采取的措施。预防性文物保护工作在抑制文物材质老化,减缓文物病害、避免文物损坏等很多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做足了预防性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对文物采用渗透、加固、封护、清洗、修复等干预性保护措施的需求就会大大减少,对文物的干预性影响也自然会大大降低。国外纺织品收藏机构的保护修复专业人员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上投入的时间比例比较大,他们广泛参与文物保存环境控制和监测记录、文物包装材料及存放形式改进、展览文物的包装制作及文物固定、展览环境控制、参与脆弱文物拍照搬运等工作。另外,有的纺织品文物收藏单位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人员与普通文物库房保管人员之间还有一类工作人员,其工作主要是开展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包括日常文物的搬运、环境控制、文物保养、病害及保存状况监测等。再从国外的文物保护经费使用方面来看,也能看出他们对预防性文物保护的重视。国外用于大型文物保护科技创新等科学研究项目的经费不是很多,而且经费数额一般都不大,主要鼓励开展具备广泛性和基础性的,有推广价值和意义,能实际解决文物保护修复所面临问题的研究。有相当大部分的资源被使用在预防性文物保护方面,比如对文物保存库房的改造,对库房或展览空间环境的控制,对文物保存包装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对基层文物保护人员的预防性保护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以及对学生和年轻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小项目科研支撑等方面。

慎重而科学地对待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保护修复方法的选择,充分考虑与纺织品文物相关的内外因素,参考相关专家甚至社会公众的观点和思想,是欧美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理念中的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面对一件需要保护修复的纺织品文物,科学地制定保护修复方案,选择恰当的保护修复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所采取的保护处理措施对文物的影响。因此,在方案制定和技术选择阶段,保护修复人员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全面考察和了解文物的组成、保存条件、使用方向以及历史信息等相关外部环境因素的前提下,多方咨询参考包括博物馆或收藏机构的领导或私人文物所有者、文物艺术历史学家、博物馆展览设计人员、文物包装制作人员、其它材质文物保护修复专家、甚至包括单位其它部门同事(他们以普通社会公众的视角来看待文物保护)的观点是十分有意义的,这有利于减少因文物保护修复执导致保护修复操作对文物的不合理影响。国外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基本上能够做到,尽可能的参考

其它专业人员和受众群体的观点和感受,根据文物保存条件和工作条件,调整和制定相应的文物保护、修复、包装和展览方案。另外,他们还注意到,因工作性质、年龄及文化教育背景等情况的不同,被参考咨询人群所倾向于提出的观点也不同。国外对此现象也进行了关联思考,试图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对相关人员所提出的建议进行更加科学的排查,以更慎重、合理和科学地采纳恰当的建议。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领域对纺织品文物保护过程中文物信息的揭示、保存与展示利用,以及如何尽可能实现保存历史信息和保护文物材质的双赢进行了比较多的探索。MaryBrooks,DinahEastop等多次发表有关纺织品文物保护中的文物信息保留与文物保护措施选择之间的关系,对纺织品文物表面的有些污渍和褶皱该不该被清洗掉以及清洗掉和不清洗

[1]

掉的利与弊进行了讨论。另外Deirdrewindsor也通过三件纺织品文物的湿洗实例,对如何判断纺织晶文物该不该采用不可逆的湿洗操作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很多情况下,保存文物原真信息和保护文物本体材质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因此,除了慎重保留文物所承载附带的信息外,国外还对如何平衡揭示、保存和展示利用文物信息与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物本体材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例如,一件二战时期军装的保护修复和展示利用的案例,就能很好地说明他们在这方面的思考。这件衣服因穿着产生了很多折叠扭曲和褶皱,表面有泥土以及血渍污染。为了保存褶皱、泥土和血渍这些能够生动讲述军装和它的穿着者所经历的战争等重要历史信息,这件衣服在展览前几乎未经过任何处理,但与衣服同时展出的还有一件穿在模特身上的复制品,以展示这件衣服的纹样和形制。这种做法保存了文物所附带的原真历史信息,也通过复制品展示了衣服的形制。但从另一角度思考,这种做法却使衣物本体长期饱受泥土和血渍所带来的病害隐患,这对衣物材质的长期保存不利。这是一个典型的保存文物原真信息和保护文物本体材质之间存在矛盾的案例,而且很难界定所选方案的对与错。应该说,在现实工作中,所选方案只具备在特定环境中的相对有限合理性。但无论如何,进行这样的探讨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文物信息揭示、保存和展示利用与文物本体材质长久保存的双赢。另外,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领域的学者还在更,[2]

94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第22卷

社会、文化、宗教、种族、历史、人力资源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对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开展,以及应该如何辩证地合理引导和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减少消极因素的不利影响,进而更好地促进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发展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国博物馆组织曾专门对服饰和纺织藏品的保管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出版,虽然服饰织物的包装、搬运、悬挂、展览、固定等保管技术本身的科技含量并不大,但也引起了他们足够的重视,其总结的工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十分周全,实用性非常强,至今仍被广泛参考。另外,对于纺织品文物修复中常用的针线法技术,也不断有西方学者进行了细致的总结,从缝线的材质、染色、强度和粗细,到缝针的材质、粗细、弯曲形状,再到缝线在文物残破区的应用针法、分布区域和密度选择,以及对不同类型织物服饰所应采取的针线处理方法都进行了全面思考.并积极将技术积累所得在年轻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中推广,极大地促进了针线法技术的提高和发展。这些成果的取得,所花费资金的数额并不大,学者们密切结合实际,经过认真细致地工作和总结,通过出版和培训教育如实地公布和推广研究成果,对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国外纺织品保护修复从业人员的专长分类也比较精细。虽然都在从事纺织晶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但各自的工作重点不同,有的专门做考古纺织品文物保护,有的专门做刺绣或挂毯织物的保护修复,有的则在专门做染色技术研究、服饰展览支撑固定研究、织物湿洗研究等等。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取纺织品文物保护中的一个部分,做深入的研究。由于雇佣体制非常灵活,这些有一技之长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及研究人员可以在欧美甚至世界其它地区找到短期工作,通过受聘参与某机构的工作或开展短期培训课程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推广。术业有专攻,这些从业人员能够根据各自爱好,深入研究纺织品文物保护的每一个小领域,因而容易达到较高的水平,并通过被雇佣开展工作和教育培训,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广,这都带动了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

[6]

2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法

总体来讲,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水平要高于我们,但对其具体技术进行全面总结并不容易,它包括了纺织品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表面清洁、湿度调节及相关延续工作、湿洗干洗、展览包装、针线法保护修复等等很多方面。相对于具体技术的总结,更重要的应该是对国外纺织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发展模式的思考。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领先地位的建立,与他们对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的探索和执行,对纺织品文物保护细节技术的严谨追求和不断积淀,以及对保护修复技术无保留的交流和推广有很大关系。其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应该是国外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细节上的丰富积淀,这得益于他们对保护修复实用技术开发、交流和推广的重视。由于受体制、人力和资金的限制,尤其是他们很难得到大金额的项目或课题支撑,来整合大量资源开展某项技术创新或攻关研究,因而他们不似国内,不时有大的文物保护技术突破或科技创新推出。但他们借助很有限的资金,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务实性地开展了一些小规模的科研工作,主旨都是针对性地解决与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相关的各类难题,强调实用性,注重公布研究结果和技术细节,以推广应用的实际效果来评价研究成果的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早在1984年,美国纺织化学与色彩学研究组织

[3]

就对纺织品实验室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其成果也白然成为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分析测试技术的重要参考资料。20世纪90年代,瑞典学者GostaSandberg对古代织物上使用的红色染料进行了系统

[4]

分类和研究,至今仍为研究古代织物红色染料和指导染红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瑞士阿贝格基金会博物馆经过多年的织物染料研究积累,对古代织物染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染料化学组

[5]

成、来源与分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出版,成为目前古代织物染料研究史上非常重要的成果,对染3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科学研究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研究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化学、物理、纺织等其它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开展一些与纺织品文物相关的科研工作。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研究人员不会直接开展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也大都认同自己只是开展与纺织品文物相关的研究,而不是纺织晶文物保护修复专家。由于分工明确,很多研究人员得以常年延续在一个分支领域的研究,因而他们在纺织品文物保护的很多分支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第3期路智勇: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现状 95

的研究成果,十分困难,这里仅举几个例子来介绍他们的部分成果。

原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心的PaulWyeth和PaulGarside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等技术对纺织品文物的物理和化学老化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纤维结晶区和无定形区的比例研究,发现随纤维老化程度的不同,纤维分子链的排列有序性也有很大差异,但与纤维的断裂强度等指标则无直接关联

[7]

4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教育培训体系

欧美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发展与其在专业人员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密不可分,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瑞士、英国、法国和德国。早期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是以博物馆等纺织品收藏单位的实验室或工作室内部的师徒或同事之间的言传身教为主要模式的,随着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才逐渐有高校或研究院所的专家参与教学和培训工作。后来,随着纺织晶文物保护修复研究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对这一行业认识程度的提高,才逐渐形成了以博物馆实验室或工作室为依托开展实践培训和教学,联合相关艺术、考古、纺织等高校开展学科理论教学的联合培养模式。

目前,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培训和高等教育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应届瑞士阿贝格基金会,瑞士阿贝格基金会是一家私人纺织品文物收藏保护研究机构,在世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和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他们也走过了从早期自己培养学生到后来逐渐与伯尔尼应用科学大学联合培养学生,直至现在可以培养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硕士和纺织品艺术史博士的发展之路。其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为5年学制,教学语言为德语,理论教学和实践主要分别在伯尔尼应用科学大学和瑞士阿贝格基金会博物馆两地开展。她们培养学生的一大特点是通过长期的高标准的实践培训与高校理论教学的密切结合,使学生既具备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经验,又具备开展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储备。

另外,英国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教育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最突出的应属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心。由于南安普顿大学运行管理体制的原因,该中心已于2010年3月转移到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并将与今年10月份开始正常运作。原中心的前身立足于HamptonCourtPalace,自1976年起便开始了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学生的培训课程,最初开设了三年制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以及挂毯和沙发类家具装饰文物保护修复的研究生学历教育。从2000年起,并入南安普顿大学,开始培养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硕士,培养了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美国、哥伦比亚以及欧洲多个国家的学生,为世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教育做出了很大成绩。

。另外,该中心的博士生们也开展了

有关近代人造聚酰胺纺织品文物的特征数据库建立、近代早期人造染料的鉴别方法研究、室内暴露展览丝绸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以及一件20世纪艺术沙发文物保护展览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选择等相关研究,各自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突破。瑞士阿贝格基金会在保护修复所收藏的一批辽代丝绸衣物的过程中,针对织物表面存在的霉菌残留,筛选设计了采用吸尘装置除霉的实验方案,并自行设计制作了可以长时间稳定供给轻柔吸力的装置,将所吸附的霉菌吸除并杀死储存在吸收瓶装置中,实现了安全去除霉菌的操作。另外,针对织物刺绣图案中使用的纸背平金线的脆弱糟朽保存状况,开展了加固剂筛选以及加固剂施加工艺研究,实现了增强平金线与织物本体附着力但不改变平金线外观的操作,效果令人满意

[8]

2005年,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国立博物馆、伦敦大学学院、南安普顿大学、以及比利时、荷兰和西班牙的几家单位组成合作团队,吸纳了保护修复专家、保护修复科学家、科学仪器分析专家和化学、物理、机械、力学等方面的专家,采用多学科组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完成了挂毯类文物的毛、丝绸、金属线组成部分的劣化进程研究

[9]

。项

目采用机械力学研究中常用的传感器原理监测记录丝线的受力情况,采用机械测试方法监测丝线抗拉强度和形变能力等指标变化,进而与挂毯等纺织品文物的劣化建立关联,对文物的早期劣化进行监测,对文物的安全展览、包装、保存以及制定适宜的保护修复方案都具有指导意义

[10]

另外,在纺织品文物湿洗方面,有学者采用计算机技术,监测湿洗过程中洗液的成分和指标变化,得出湿洗过程中文物的各项指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曲线,用以评估纺织品文物湿洗工艺对文物的影响,合理选择表面活性剂,确定湿洗液浓度、温度和浸泡时间等。在纺织品文物的安全湿洗,以及改进和完善

96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第22卷

处之外,英国皇家艺术大学的文物保护修复系与维多利亚和埃尔伯特博物馆合作,每年培养1名纺织品文物保护方向的硕士学生。德国科隆大学每年也能培养2~3名左右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专业的硕士生。另外,法国、瑞典、比利时也有少量纺织品文物方向的学生毕业。但总体而言,全世界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工作需求。另外,欧洲的纺织品文物保护教育培养也正面临着很大压力,教育培养资源开始萎缩。因此,世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情势不容乐观。

立于其所根植的大环境之外来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全面的理解各种纺织品文物保护发展模式的共性和差异性,针对我们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发展现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参考文献:

[1]DinahEastop,MaryBrooks.Tocleanornottoclean:thevalueof

soilsandcreases[C]!ICOMCommitteeforConservation.11thTri ennialMeeting.Vo.l2.1996:687 691.

[2]DeirdreWindsor.Tocleanornottoclean?Decisionmakingfortex

tilewetcleaning[C]!PatriciaEwer,BethMcLaughlined.Thetex tilespecialtygrouppostprint,23rdAnnualMeeting.AmericanInsti tuteforConservation,1995:39 50.

[3]WilliamJ.Analyticalmethodsforatextilelaboratory[Z].American

AssociationofTextileChemistsandColorists.1984.

[4]GostaSandberg.Thereddyes,cochinea,lmadder,andmurexpurple

[M].LarkBooks.1994.[5]

JudithH.HofenkdeGraaf.fThecolourfulpast,origins,chemistryandidentificationofnaturaldyestuffs[M].Abegg Stiftung,Arche typepublications.2004.

[6]JaneRobinson,TuulaPardoe.Anillustratedguidetothecareofcos

tumeandtextilecollections[Z].Museums&GalleriesCommission.2000.

[7]PaulGarside,PaulWyeth.Monitoringthedeteriorationofhistoric

textiles:developingappropriatemicromethodology[M]!JoyceHTownsend,KatherineEremin.Conservationscience.2002:171 176.[8]AnjaBayer.Conservationtreatment[M]!RegularSchorta.Dragon

ofsilk,flowerofgold,agroupofLiao DynastytextilesattheAbegg Stiftung.Abegg Stiftung.2007:69 82.[9]

KathrynHallett.Monitoringofdamagetohistorictapestries(MODHT):aEuropeanresearchproject[M]!FrancesLennard,MariaHayward.Tapestryconservation.Butterworth Heinemann.2006:225 227.

[10]MelinSahin,AlanChambers,LeonidasDokos,etal.Mechanical

testinganditsroleintheconditionassessmentoftapestries[M]!FrancesLennard,MariaHayward.Tapestryconservation.Butter worth Heinemann.2006:227 234.

5 总 结

通过对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保护理

念、技术、研究方法和教育培训模式的介绍,可以初步了解国外纺织晶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领域的发展模式及运行特点。其中,国外对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的思考和探索,对保护修复理念的重视和较好地执行情况保证了保护修复工作的大方向;广泛参考咨询相关人群的观点和建议,慎重科学对待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保护修复技术的选择过程,以及探讨和评估不同保护修复方案对文物影响的做法,使保护修复工作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另外,对纺织品文物保护培训模式和教育理论的不断探索和完善,以及开放的技术信息交流和学术活动等等都保证了不断有高水平从业者进入这一行业,并保证了这些人能够接受到详实的最新技术和资讯。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发展,对我们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照搬他们的模式。每个国家纺织品文物保护的理念、技术、研究方法、从业人员背景等等都与各自的国情、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相关。因此,研究或考察一个国家的纺织品文物保护的发展之路和现状,不应该将其独

Introductionoftheactualityoftextileconservationabroad

LUZhi yong

(ShaanxiProvincialInstituteofArchaeology,Xian710054,China)

Abstract:Theconservationandrestorationprinciples,conservationandrestorationtechniques,researchmethodolo

gy,trainingandeducationofabroadareintroduced,whichhelptoknowthepresentconditionoftextileconservationabroad.ThiswillhavethevalueofinspirationandreferencewhendevelopingtextileconservationinChina.Keywords:Textileculturalrelics;Conservationandrestorationprinciples;Conservationandrestorationtech n


相关内容

  • 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
  • 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 前言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宝贵遗产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见证,是文化认同的标志,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源泉.科学.系统地保护文化遗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

  • 医用纺织品的应用与发展
  • 毕业论文 题 目: 医用纺织品的应用与发展 所属系.部 : 纺 织 系 年级. 专业: 现 纺 092 _ 姓 名:邓 亚 亚 学 号: [1**********]1 医用纺织品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 本文以医用纺织品的定义为切入点展开探讨,通过对医用纺织品的要 求,它的分类的了解,设计了医用纺织在医学 ...

  • 既有市政给排水管道现状及检测修复综合分析_舒亚俐
  • 科技信息综述 既有市政给排水管道现状及检测修复综合分析 舒 亚 俐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 100082 管材组成和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建 摘要 通过对既有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建设长度. 建立原则与思路,同时归纳总结了市政给排水管道结构探测定立既有市政管道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位 ...

  •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现状及展望
  •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现状及展望 目前,我国江河.湖泊和水库普遍受到污染,并仍在迅速发展.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据初步估计,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5%-3%.水污染已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水污染防治已 ...

  • 青岛市李沧区危险废物处置现状调查与对策
  • 2010年第21期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百家论剑○科技信息 青岛市李沧区危险废物处置现状调查与对策 王美林1李德学2 (1.青岛市环境保护局李沧分局山东青岛266041:2. 中国人民解放军92995部队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 ...

  • 聚乳酸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聚乳酸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方群 Fangqun 摘要:聚乳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吸收性的脂肪族聚酯类高分子材料,主要原料乳酸来源于玉米等天然材料,其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对人体高度安全,对环境友好,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成型,被公认为新世纪最有前途的药用高分子材料和新型包装 ...

  • 某五金有限公司场地风险评估案例
  • 浙江XXXXXX五金有限公司 XX厂区风险评估报告 (送审稿)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浙江环科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 二〇一二年八月 目 录 第 1 章 总 ...

  • 我国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1]
  • 我国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 引言 上海证券报9月28日讯欧盟9月24日建议,对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税率高达39.2%,当地时间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称,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39.2%的最终反倾销税.据了解,这是第一个针对 ...

  •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兰 州 商 学 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品 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学 院. 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国际贸易系 专 业 (方 向) :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 级. 班: 2010级(1)班 学 生 姓 名: 慎家彬 指 导 教 师: 年月日 声 明 本人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