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百科全書
百科全書一詞西方最早出自希臘語εγκύκλιος(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ία(paideia)。enkyklios意為「循環的,周期性,平常的」,而paideia則指「教育」。含義是「普通教育,從字面上說就是一個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應該學習的藝術和科學知識」。《中國 大百科全書·新聞出版》卷定義為:「概要介紹人類一切門類知識或某一門類知識的工具書。供查檢所需知識和事實資料之用。但也具有擴大讀者知識視野、幫助系 統求知的作用。它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時代科學文化發展的標誌。」
《簡明社會科學辭典》定義為「按辭典形式編排,系統概述人類各個方面或某一方面知識的大型工具書。分綜合性與專業性兩類。綜合性百科全書收集各知識領域的名詞、熟語、地名、事件、人物、著作等等,無所不包,是知識的寶庫。但不收錄詞語,故不同於語文辭典。」
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曾編寫過全面講述當時學問的講義,被西方奉為「百科全書之父」,中國古代的類書被視為是一種百科全書式的資料彙編。最 早將全世界的知識收集於一個屋頂下,供人查閱的要數古代亞歷山大圖書館,中國在明永樂六年(1408年)完成了永樂大典,《永樂大典》共有22937捲, 是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但大部分已散失。
世界知名的百科全書
世界三大百科全書包括《大英百科全書》、《大美百科全書》及《葛羅里百科全書》
一、大英百科全書
1768年誕生,英文版至今有32捲。簡體中文版於1980年代出版。1987年左右,台灣有丹青出版社盜印的正體中文大英百科。1980 年代,微軟建議
大英出版光碟版,但是大英認為光碟並非他們的出版型式,且認為應該保持紙本的傳統,而拒絕微軟的邀請。微軟轉而與另一家百科全書商合作,出 版數位化內容的百科全書,也就是今日的「印卡塔」(Encarta),成為當時電腦「隨機版」的內容之一。面對微軟的競爭,大英在1994年,發行了線上 版和光碟版,網路版除包括印本內容外,還包括最新的修改和大量印本中沒有的文章,可檢索詞條達到98,000個。收錄了322幅手繪線條圖、9,811幅 照片、193 幅國旗、337幅地圖、204 段動畫影像、714張表格等豐富內容,當時的線上版付費閱讀為2000美元,因為市場競爭,2年後,跌至200美元,甚至在1999年11月曾一度開放免費使用。
台灣的遠流/智慧藏科技公司,與大英百科全書公司合作,推出了中英對照的知識庫,是依2002年推出的英文版紙本編修,是大英百科成立以來,第一個雙語產品。
大英百科出版至今,昂貴的紙本套書,仍然給人擁有一套大英百科,即擁有「貴族身份」的印象。
二、大美百科全書
1829年發行,是美國最早的一套百科全書,共有29冊和一本索引冊,主要的閱讀者為大專以上。 以美國和加拿大的歷史和地理內容詳盡著稱。
三、葛羅里百科全書 (Grolier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Online)
全名為葛羅里學術百科全書線上資料庫,共有四萬篇主要文章,一萬七千筆參考資料,七千五百多個圖表,連結十萬篇的EBSCO期刊全文,十一萬四千多個超鏈結,方便閱讀。除此之外,還有5個子資料庫,並有葛羅里線上辭典及Atlas互動地圖。
線上百科和傳統百科的比較
傳統的百科全書編輯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發生了知識由少數人決定的問題,且有地理、歷史、文化、性別等內容取材偏頗的問題。世界知名的百科全書,皆來自少數或單一國家的編輯群所編,雖然強調了「權威性」,但是卻失去了更多在地的聲音、更多角度的解釋空間。
體驗1:到離你最近的圖書館中,選定兩套不同的百科全書(例如大英和中國大百科全書),練習查詢「玉山」,比較兩者內容有何不同。
體驗2:到離你最近的圖書館中,利用圖書館網路,查詢圖書館所訂閱的電子百科全書,試用辭條內的超鏈結、搜尋等電子百科全書的功能。
什麼是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Wikipedia)是一個基於圍紀(wiki)技術的多語言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也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其目標及宗旨是讓地球上的每
一個人用他們選擇的語言得到全世界知識的總和。
自2001年1月15日正式成立,創辦人是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截至2006年10月,維基百科條目數第一的英文版維基百科已有140萬個辭條,而所有229種語言的版 本共超過530萬個辭條,其中條目數前15名的維基百科共佔總條目數的78.5%,大部分頁面都可以由任何人使用瀏覽器進行閱覽及修改,維基百科的普及也 促成了其它計劃,例如維基新聞、維基教科書等計劃的產生,但是也造成對這些所有人都可以編輯的內容的準確性的爭議。中文維基百科誕生於2001年5月,直 到2002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截至2006年10月13日,中文版已擁有94,323個辭條。
和傳統的百科全書不同,維基百科的版權是採取一種名為GNU自由文檔許可證(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GFDL)的版權開放授權方式,而利用圍紀(wiki)這樣的技術,讓閱讀者也同時是編輯者,一齊參與編輯工作,貢獻所知。為了達到知識傳播的目的,維基百科的內容允許使用者在有條件下自由拷貝、散佈、重製、營利。 因此維基百科已有超過230種語言,其中包括了閩南語、粵語、吳語等中文方言。中文維基百科的內容量在所有維基百科中,排名第十二。
維基百科辭條的分類方式也和傳統的百科不同。維基百科的分類方式,類似於網路流行的「Tag」(標籤功能),一則辭條不再是單一分類。 一般線上百科和維基百科的比較:
維基百科的使用技巧
首頁介紹:
左側(包含此網站的主要訊息):
導航區: 社區:維基百科主要的編輯、管理工作 新聞動態:開放提交刊登於首頁的新聞 最近更改:顯示剛被修改過的辭條和相關訊息 特色條目:大家評選出內容質量兼優的辭條
說明區: 說明:維基百科的使用手冊。讀者手冊、編輯者冊、管理手冊互助客棧:維基百科的大型討論區
正簡轉換:正簡體用詞修正提報
工具區:
鏈入頁面:所有和此頁相連的頁面 特殊頁面:維基百科站的統計頁、介面頁
引用此文:引用的標準格式
其他語言區:
顯示所有語言版本的鏈結
主頁結構:
特色條目、新聞動態、優良條目、每周圖片、你知道嗎?、歷史上的今天、季節話題、關注主題、姊妹計畫(隨改版而略有更動)
體驗3:在維基百科的首頁,找一個鏈結,由這個鏈結開始,在下一個頁面中,在任意選擇一個鏈結,如此進行12次(連續點選不同項目12次),看看你的結果是什麼?
體驗4:點選互助客棧,看看維基人如何進行討論話題。
體驗5:點選最近更新,看看有哪些辭條正剛剛被修改了。
一個辭條的頁面結構:
最上方:主文區、討論區、編輯區、歷史頁、顯示文字
主文:分節目錄(四節以上自動產生)、各節編輯
最下方:頁面分類
左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的編輯方法與原則
一、會員登入
1. 先連結到維基百科的首頁:
2. 點選右上角的「登入或申請新帳號」
3. 點選「創建一個帳號」來創建新的用戶,或是輸入用戶帳號密碼
4. 填寫完個人資料後,點選「創建新帳號」即完成。
註:你不需要登入的動作,即可以在維基百科內,進行文章修改、管理的工作。
二、撰寫詞條
1. 編修
在維基百科中,欲修改、增加某頁面的內容時,只要點選頁面上方的「編輯」,即可以開始進行編輯工作。
欲針對某一段落進行修改時,點選該段落旁的「編輯」,即可進行這個段落的修改。
2. 創建新辭條
您必須在登入的模式下,才能創建新辭條
‧方法1:
文章中紅色的鏈結,表示此文中尚無內容,點選這個鏈結,即進入編輯畫面。
‧方法2:
創建一個紅色的鏈結:在自己的個人用戶頁中,將要創建的標題,前後各以兩個中括號包起(例:[[墾丁森林遊樂區]]),點選「保存本頁」後,顯示
若為紅色,即可點選進入,開始書寫內容。
‧方法3:
利用維基百科的搜尋引擎搜尋想要創建的主題,看看這個主題是否存在。若不存在時,可點選頁面上自動顯示的紅色鏈結,開始書寫內容。
三、撰寫注意事項:
維基百科的撰寫並不要求一開始就讓整個內容完整無缺,因為一個「完整」、「包含各方資料」的內容,有賴多人來共同編輯,才能達到完整的目標。它不期待一開始就有100分的成績,而期待你能貢獻你的1分,讓99分的成績,變成100分。所以不用擔心一開始寫得不好,因為從開始到慢慢接近「好」的過程中學習到的事,是最可貴的經驗。
如何寫出一個達到基本分的辭條呢?
首先,先破題,然後寫出簡單的定義,就可以了!
寫作的過程中要注意,減少形容詞的使用,改以精確的數字或單位代替,因為形容詞常常表示了個人的主觀感受。在寫作時,請記得你的讀者是一個門外漢,整個概念在描述時,請一貫連續下來,讓讀者能循序了解。 如何寫出一個稍具規模的辭條呢?
這樣內容的辭條對寫作者來說,是一個「小論文」寫作的訓練,非常適合打算申請學校的中學生、大學生作為寫作練習的平台,更是研究生論文「文獻整理」部分的基礎訓練。
為了要達到更高的標準,在下筆前,要先為這個主題想好內容架構,然後依這個架構去找資料,在閱讀資料的過程中,勤作筆記,然後消化筆記內容,用自己的話把它們寫下來。
這些被撰寫下的內容,必須是已成形、可驗証的知識,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請使用「可靠來源」的資料,並且附註在參考資料中,讓讀者能再次去驗証它。
四、維基百科的五大支柱:百科、中立、開放、互重、沒有絕對規則 因為維基百科是以「百科」作為目標,所以並不收集單純的單字/詞解釋、古文等內容,維基媒體開設有「維基辭典」和「維基文庫」,作為這些內容的收集平台。維基百科並不是個人感想的發表區,在內容的編輯上要求中立,但是事實上「絕對中立」是不存在的,但是可以靠著眾人不斷地增添、修改,來達到客觀中立的目標。維基百科為了能達成將內容開放給全人類共享,採用了GFDL這樣版權屬左的著作權宣告,也因此維基百科不接受以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樣的著作權宣告下的內容。如果你希望把你的網頁或作品內容開放到維基百科的平台上,你可以先將你的網頁、作品改以GFDL的型式來宣告。在維基百科上的編輯活動,不可能靠一個人的力量來完成,所以在協作的過程中,將不可避免地和其他使用者進行討論的動作。在維基媒體上的討論活動,是以讓內容達到大家接受為目的,不同的人可能帶著有不同描述和觀點的資料,在討論的過程中,以互相尊重為基礎,才能讓討論達到它的目的。離題的討論、謾罵等行為將會被整個社群所鄙視。除此之外,因為維基百科社群的活動,而產生了許多的方針,這些方針並不是一成不變,你可以藉著合理的討論,來改變這些規定。
體驗6:選擇一則辭條,試著點選它的「編輯」,看看一則文章的語法是怎麼添加的
體驗7:試著修改一則你有興趣的辭條,建議朝你的母校、家鄉、專業、興趣等方面著手。
維基百科的生活教育
豐富的多國語言版本是現在所有網站,所無法取代的特性。每一個語言版本背後就是一個特殊的文化,使用者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得到國內出版界所無法提供的語言學習,也可以看到各種的文化特色。這些創作的背後,同樣也是一群人、社群,我們可以輕易地認識這個社群裡的人,和世界成為朋友。 在維基百科的網路環境,維基百科的編輯者多能遵守強調理性的規定,形成了良好的風氣,學習互相尊重的網路禮節。維基百科特別強調「協作」的過程,和一般學校強調個人獨立完成作業有所不同,透過協作的過程,可以自然養成團隊合作的精神、團隊溝通的技巧和互助的態度,有助於提升組織和領導團隊的能力。
維基百科開放的平台中,有來自世界各國不同背景的人,因為學習環境不同,自然有不一樣的觀念。維基百科的社群中,強調所有使用者把不同的修改動作視為善意,以假定善意為出發點,學習不同族群的觀點,學習包容不同的文化背景。
由於維基百科強調內容成果開放,因此自然而然養成了使用者「尊重著作權」的態度,在編輯的取材過程中,能明辨不同作品的著作權為何,以創作一個新的作品,將之宣告為自由版權為榮。
由於維基百科的特質,讓每個小地方的人,有機會讓在地文化,和世界遺
產共處於同一個平台,地球另一端的人,有機會透過這樣的交流,了解我們豐富的風土文化,維基人也在這樣的文化保留過程中,更加認識自己的土地、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並且讓這些文化分享給世界,與國際接軌。
由直接閱讀維基百科的內容,能夠學到的知識,是「外顯知識」的一種,這些知識和許多網頁、書籍、出版品所能給你的,並無太大的不同。而透過親自參與編輯和活動才能習得的社群溝通能力、文化自覺、生活態度、學習態度,則是一般書籍所無法提供的內隱知識。 體驗8:試著由中文的某辭條,連結到不同外文的辭條,比較它們的內容組成。
體驗9:試著點選某辭條頁面上方的「歷史」,看看這則辭條,是誰哪些人合作完成,並試著點選這些作者的鏈結,看看他們的自我介紹。
Wiki只能拿來做百科嗎?
維基媒體所主持的計畫主要以wiki來進行,這些計畫包括了維基百科、維基教科書、維基新聞、維基辭典、維基物種、維基文庫、維基語錄、維基共享資源等8個計畫,都是利用wiki協作的功能特性來進行。 目前在網路上也可以找到娛樂性、知識性、文化性、技術性等各種社群所組成的wiki網站,例如「讀書會」,即可利用wiki的型式,將讀書會的成果透過不斷補充、修改保留下來。wiki的特性適合一個社群或是多個社群一起進行他們共同的目標,和計畫的設計,透過互相討論和修改,作出適合這個社群的行動規畫和成果。
體驗10:試著連到維基共享資源,找找看裡面有哪些資料,適合用在教學的教材上。
體驗11:連結到中文MediaWiki站,看看有哪些不同主題的協作圍紀網站。 編輯語法
章節、段落,列表及線條 您所看到的
用下列格式表示章節:
[編輯]
==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您所輸入的 一級標題 [] 二級標題 [] 三級標題
•
• 請使用(==)表示一級標題,而不====三級標題==== 要使用這個(=) 不要跳過下一級標題(例如一級標
題下直接使用三級標題,而沒有使
用二級標題)
另起一行
會變成一個空格。
但一個空行開始一個新段落。 另起一行 會變成一個空格。 但一個空行開始一個新段落。
• 在使用列表時,換行會影響版面效
果。
您可以在不開始新一段的情況下
另起一行。 您可以在不開始新一段的情況下
另起一行。
• 請儘量不要使用這種方式。
符號列表很不錯:
• 每一行用一個星號(*)開始
• 星號越多,表示列表
的層級更深入
• 新起一行表示
列表結束
註意符號必須是新一行的第一個字
元。 *符號列表很不錯: **每一行用一個星號(*)開始 ***星號越多,表示列表的層級更深入 ****新起一行表示列表結束 • •
1. 數字列表也不錯
1. 很整齊
2. 容易理解
• #數字列表也不錯 ##很整齊 ##容易理解 *您甚至可以使用混合列表
*#還有層次哦
*#*像這樣 您甚至可以使用混合列表 1. 還有層次哦 • 像這樣
定義列表
包含許多定義的列表
條目
條目的定義
另外一條
其他的定義
每一行都可以
縮進
好幾層呢
如果一行的開始是空格那麼 它將會以其原
始形式 出現; 在一個這樣的字體中; 文
字不會自動換行; 如果結束 這在以下情
況下會十分有用:
•
•
• ;定義列表 : 包含許多定義的列表 ;條目 : 條目的定義 ;另外一條 :其他的定義 :每一行都可以 ::縮進 :::好幾層呢 如果一行的開始是空格那麼 它將會以其原始形式 出現; 在一個這樣的字體中; 文字不會自動換行 如果結束 這在一下情況下會十分有用: *粘貼格式化文字;
*數學公式;
*文字藝術; 粘貼格式化文字; 數學公式; 文字藝術; 註意: 這可能會拉長頁面,影響閱讀。
居中文字。
一條水平線將頁面分隔成了上面
居中文字。 一條水平線將頁面分隔成了上面 ----
和下麵。 和下麵。
當您在對話頁添加評語時,您應當簽名。
您可以輸入三條~添加用戶名:
或四條添加用戶名及日期時間:
08:24 2004年7月31日
(UTC)
5條只顯示時間: 08:26 2004年10月25
日 (UTC) 當您在對話頁添加評語時,您應當簽名。 您可以輸入三條~添加用戶名: ~~~ 或四條添加用戶名及日期時間: ~~~~ 5條只顯示時間: ~~~~~
鏈接,URL和圖像
您所看到的
連接到.
•
•
• 您所輸入的 連接到[[Wikipedia:常見問題解答]].
• 英文名中第一個字母自動大寫 空格用下劃線代替。 如果要創建新頁面: 1. 用這個方法創建一個連接。 2. 再保存您的頁面。 3. 點擊您所創建的連接。編輯新頁面視窗就會打開。 請參見。
同樣連接目標,不同的名字:[[Wikipedia:常見問
題解答|解答]]。
鏈接到一個頁面的某一章節:[[Wikipedia:幫助#
聯繫與討論]]。
自動隱藏圓括弧:[[翻譯 (消歧義)|]]。
自動隱藏名字空間[[Wikipedia:幫助|]] 同樣連接目標,不同的名字:解答。 鏈接到一個頁面的某一章節:幫助#聯繫與討論。 自動隱藏圓括弧:翻譯。
自動隱藏名字空間幫助
倫敦的天氣是一個還不存在的頁面。
•
• [[倫敦的天氣]]是一個還不存在的頁面。 您可以點擊它來創建。 完成後搜索該題目來確定所有人都
正確連接到它。
將類似這段文字放在一條條目的第#REDIRECT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行就會重定向該條目到另一條條
目。註意該段文字之後不應有其他
任何文字,否則重定向不會成功。
外部連接:
[http://www.nupedia.com Nupedia]
或直接提供URL:
http://www.nupedia.com.
解決之道是重覆URL兩次:
[http://www.nupedia.com
• 外部連接: 或者直接提供URL:. 也可以這樣(比較麻煩):
.
一個直接使用外部連接的小問題是在
"http://" 之後的整段文字都是連接的一部
分直到一個空格為止。
輸入
[http://www.nupedia.com]會出現一個意料
不到的結果: .
解決之道是重覆
URL兩次,產生下麵的結果:
. http://www.nupedia.com].
一幅圖片:[[Image:Wiki.png]]
一幅圖片:
只有上傳到Wikipedia的圖像才可以使用。
請到上傳頁上傳圖像。您可以在圖像列表
上查看已經上傳的圖像。詳細的使用方法
請參看Wikipedia:圖像標記。
最新格式的一幅圖片: 一幅圖片:[[Image:Wiki.png|thumb|Wiki]]
Wiki
• 點擊一幅上傳的圖像後會出現一個
描述頁。您可以通過使用下麵的方
[[:Image:Wiki.png]] 法直接連接到該描述頁:
• [[media:Sg_mrob.ogg|聲音]] 要包括非圖像上傳文件,例如音像[[media:China_flag_medium.png|圖像連接]] 等,或要圖像以連接的方式而不是
圖像本身顯示,使用"media"連接。
聲音
圖像連接
要鏈接一本書,你可以使用鏈接,例ISBN 0123456789X 如:
參考資料
1. KaurJmeb,2006,維基百科攻略:知識分享最前線,電腦人雜誌出版,ISBN:9867075064
2. 中文維基百科,3. 中文MediaWiki站:
為促進知識分享和維基百科的使用,
本文授權協議採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使用) 的授權方式釋出
歡迎大家複製、轉寄
什麼是百科全書
百科全書一詞西方最早出自希臘語εγκύκλιος(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ία(paideia)。enkyklios意為「循環的,周期性,平常的」,而paideia則指「教育」。含義是「普通教育,從字面上說就是一個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應該學習的藝術和科學知識」。《中國 大百科全書·新聞出版》卷定義為:「概要介紹人類一切門類知識或某一門類知識的工具書。供查檢所需知識和事實資料之用。但也具有擴大讀者知識視野、幫助系 統求知的作用。它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時代科學文化發展的標誌。」
《簡明社會科學辭典》定義為「按辭典形式編排,系統概述人類各個方面或某一方面知識的大型工具書。分綜合性與專業性兩類。綜合性百科全書收集各知識領域的名詞、熟語、地名、事件、人物、著作等等,無所不包,是知識的寶庫。但不收錄詞語,故不同於語文辭典。」
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曾編寫過全面講述當時學問的講義,被西方奉為「百科全書之父」,中國古代的類書被視為是一種百科全書式的資料彙編。最 早將全世界的知識收集於一個屋頂下,供人查閱的要數古代亞歷山大圖書館,中國在明永樂六年(1408年)完成了永樂大典,《永樂大典》共有22937捲, 是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但大部分已散失。
世界知名的百科全書
世界三大百科全書包括《大英百科全書》、《大美百科全書》及《葛羅里百科全書》
一、大英百科全書
1768年誕生,英文版至今有32捲。簡體中文版於1980年代出版。1987年左右,台灣有丹青出版社盜印的正體中文大英百科。1980 年代,微軟建議
大英出版光碟版,但是大英認為光碟並非他們的出版型式,且認為應該保持紙本的傳統,而拒絕微軟的邀請。微軟轉而與另一家百科全書商合作,出 版數位化內容的百科全書,也就是今日的「印卡塔」(Encarta),成為當時電腦「隨機版」的內容之一。面對微軟的競爭,大英在1994年,發行了線上 版和光碟版,網路版除包括印本內容外,還包括最新的修改和大量印本中沒有的文章,可檢索詞條達到98,000個。收錄了322幅手繪線條圖、9,811幅 照片、193 幅國旗、337幅地圖、204 段動畫影像、714張表格等豐富內容,當時的線上版付費閱讀為2000美元,因為市場競爭,2年後,跌至200美元,甚至在1999年11月曾一度開放免費使用。
台灣的遠流/智慧藏科技公司,與大英百科全書公司合作,推出了中英對照的知識庫,是依2002年推出的英文版紙本編修,是大英百科成立以來,第一個雙語產品。
大英百科出版至今,昂貴的紙本套書,仍然給人擁有一套大英百科,即擁有「貴族身份」的印象。
二、大美百科全書
1829年發行,是美國最早的一套百科全書,共有29冊和一本索引冊,主要的閱讀者為大專以上。 以美國和加拿大的歷史和地理內容詳盡著稱。
三、葛羅里百科全書 (Grolier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Online)
全名為葛羅里學術百科全書線上資料庫,共有四萬篇主要文章,一萬七千筆參考資料,七千五百多個圖表,連結十萬篇的EBSCO期刊全文,十一萬四千多個超鏈結,方便閱讀。除此之外,還有5個子資料庫,並有葛羅里線上辭典及Atlas互動地圖。
線上百科和傳統百科的比較
傳統的百科全書編輯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發生了知識由少數人決定的問題,且有地理、歷史、文化、性別等內容取材偏頗的問題。世界知名的百科全書,皆來自少數或單一國家的編輯群所編,雖然強調了「權威性」,但是卻失去了更多在地的聲音、更多角度的解釋空間。
體驗1:到離你最近的圖書館中,選定兩套不同的百科全書(例如大英和中國大百科全書),練習查詢「玉山」,比較兩者內容有何不同。
體驗2:到離你最近的圖書館中,利用圖書館網路,查詢圖書館所訂閱的電子百科全書,試用辭條內的超鏈結、搜尋等電子百科全書的功能。
什麼是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Wikipedia)是一個基於圍紀(wiki)技術的多語言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也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其目標及宗旨是讓地球上的每
一個人用他們選擇的語言得到全世界知識的總和。
自2001年1月15日正式成立,創辦人是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截至2006年10月,維基百科條目數第一的英文版維基百科已有140萬個辭條,而所有229種語言的版 本共超過530萬個辭條,其中條目數前15名的維基百科共佔總條目數的78.5%,大部分頁面都可以由任何人使用瀏覽器進行閱覽及修改,維基百科的普及也 促成了其它計劃,例如維基新聞、維基教科書等計劃的產生,但是也造成對這些所有人都可以編輯的內容的準確性的爭議。中文維基百科誕生於2001年5月,直 到2002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截至2006年10月13日,中文版已擁有94,323個辭條。
和傳統的百科全書不同,維基百科的版權是採取一種名為GNU自由文檔許可證(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GFDL)的版權開放授權方式,而利用圍紀(wiki)這樣的技術,讓閱讀者也同時是編輯者,一齊參與編輯工作,貢獻所知。為了達到知識傳播的目的,維基百科的內容允許使用者在有條件下自由拷貝、散佈、重製、營利。 因此維基百科已有超過230種語言,其中包括了閩南語、粵語、吳語等中文方言。中文維基百科的內容量在所有維基百科中,排名第十二。
維基百科辭條的分類方式也和傳統的百科不同。維基百科的分類方式,類似於網路流行的「Tag」(標籤功能),一則辭條不再是單一分類。 一般線上百科和維基百科的比較:
維基百科的使用技巧
首頁介紹:
左側(包含此網站的主要訊息):
導航區: 社區:維基百科主要的編輯、管理工作 新聞動態:開放提交刊登於首頁的新聞 最近更改:顯示剛被修改過的辭條和相關訊息 特色條目:大家評選出內容質量兼優的辭條
說明區: 說明:維基百科的使用手冊。讀者手冊、編輯者冊、管理手冊互助客棧:維基百科的大型討論區
正簡轉換:正簡體用詞修正提報
工具區:
鏈入頁面:所有和此頁相連的頁面 特殊頁面:維基百科站的統計頁、介面頁
引用此文:引用的標準格式
其他語言區:
顯示所有語言版本的鏈結
主頁結構:
特色條目、新聞動態、優良條目、每周圖片、你知道嗎?、歷史上的今天、季節話題、關注主題、姊妹計畫(隨改版而略有更動)
體驗3:在維基百科的首頁,找一個鏈結,由這個鏈結開始,在下一個頁面中,在任意選擇一個鏈結,如此進行12次(連續點選不同項目12次),看看你的結果是什麼?
體驗4:點選互助客棧,看看維基人如何進行討論話題。
體驗5:點選最近更新,看看有哪些辭條正剛剛被修改了。
一個辭條的頁面結構:
最上方:主文區、討論區、編輯區、歷史頁、顯示文字
主文:分節目錄(四節以上自動產生)、各節編輯
最下方:頁面分類
左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的編輯方法與原則
一、會員登入
1. 先連結到維基百科的首頁:
2. 點選右上角的「登入或申請新帳號」
3. 點選「創建一個帳號」來創建新的用戶,或是輸入用戶帳號密碼
4. 填寫完個人資料後,點選「創建新帳號」即完成。
註:你不需要登入的動作,即可以在維基百科內,進行文章修改、管理的工作。
二、撰寫詞條
1. 編修
在維基百科中,欲修改、增加某頁面的內容時,只要點選頁面上方的「編輯」,即可以開始進行編輯工作。
欲針對某一段落進行修改時,點選該段落旁的「編輯」,即可進行這個段落的修改。
2. 創建新辭條
您必須在登入的模式下,才能創建新辭條
‧方法1:
文章中紅色的鏈結,表示此文中尚無內容,點選這個鏈結,即進入編輯畫面。
‧方法2:
創建一個紅色的鏈結:在自己的個人用戶頁中,將要創建的標題,前後各以兩個中括號包起(例:[[墾丁森林遊樂區]]),點選「保存本頁」後,顯示
若為紅色,即可點選進入,開始書寫內容。
‧方法3:
利用維基百科的搜尋引擎搜尋想要創建的主題,看看這個主題是否存在。若不存在時,可點選頁面上自動顯示的紅色鏈結,開始書寫內容。
三、撰寫注意事項:
維基百科的撰寫並不要求一開始就讓整個內容完整無缺,因為一個「完整」、「包含各方資料」的內容,有賴多人來共同編輯,才能達到完整的目標。它不期待一開始就有100分的成績,而期待你能貢獻你的1分,讓99分的成績,變成100分。所以不用擔心一開始寫得不好,因為從開始到慢慢接近「好」的過程中學習到的事,是最可貴的經驗。
如何寫出一個達到基本分的辭條呢?
首先,先破題,然後寫出簡單的定義,就可以了!
寫作的過程中要注意,減少形容詞的使用,改以精確的數字或單位代替,因為形容詞常常表示了個人的主觀感受。在寫作時,請記得你的讀者是一個門外漢,整個概念在描述時,請一貫連續下來,讓讀者能循序了解。 如何寫出一個稍具規模的辭條呢?
這樣內容的辭條對寫作者來說,是一個「小論文」寫作的訓練,非常適合打算申請學校的中學生、大學生作為寫作練習的平台,更是研究生論文「文獻整理」部分的基礎訓練。
為了要達到更高的標準,在下筆前,要先為這個主題想好內容架構,然後依這個架構去找資料,在閱讀資料的過程中,勤作筆記,然後消化筆記內容,用自己的話把它們寫下來。
這些被撰寫下的內容,必須是已成形、可驗証的知識,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請使用「可靠來源」的資料,並且附註在參考資料中,讓讀者能再次去驗証它。
四、維基百科的五大支柱:百科、中立、開放、互重、沒有絕對規則 因為維基百科是以「百科」作為目標,所以並不收集單純的單字/詞解釋、古文等內容,維基媒體開設有「維基辭典」和「維基文庫」,作為這些內容的收集平台。維基百科並不是個人感想的發表區,在內容的編輯上要求中立,但是事實上「絕對中立」是不存在的,但是可以靠著眾人不斷地增添、修改,來達到客觀中立的目標。維基百科為了能達成將內容開放給全人類共享,採用了GFDL這樣版權屬左的著作權宣告,也因此維基百科不接受以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樣的著作權宣告下的內容。如果你希望把你的網頁或作品內容開放到維基百科的平台上,你可以先將你的網頁、作品改以GFDL的型式來宣告。在維基百科上的編輯活動,不可能靠一個人的力量來完成,所以在協作的過程中,將不可避免地和其他使用者進行討論的動作。在維基媒體上的討論活動,是以讓內容達到大家接受為目的,不同的人可能帶著有不同描述和觀點的資料,在討論的過程中,以互相尊重為基礎,才能讓討論達到它的目的。離題的討論、謾罵等行為將會被整個社群所鄙視。除此之外,因為維基百科社群的活動,而產生了許多的方針,這些方針並不是一成不變,你可以藉著合理的討論,來改變這些規定。
體驗6:選擇一則辭條,試著點選它的「編輯」,看看一則文章的語法是怎麼添加的
體驗7:試著修改一則你有興趣的辭條,建議朝你的母校、家鄉、專業、興趣等方面著手。
維基百科的生活教育
豐富的多國語言版本是現在所有網站,所無法取代的特性。每一個語言版本背後就是一個特殊的文化,使用者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得到國內出版界所無法提供的語言學習,也可以看到各種的文化特色。這些創作的背後,同樣也是一群人、社群,我們可以輕易地認識這個社群裡的人,和世界成為朋友。 在維基百科的網路環境,維基百科的編輯者多能遵守強調理性的規定,形成了良好的風氣,學習互相尊重的網路禮節。維基百科特別強調「協作」的過程,和一般學校強調個人獨立完成作業有所不同,透過協作的過程,可以自然養成團隊合作的精神、團隊溝通的技巧和互助的態度,有助於提升組織和領導團隊的能力。
維基百科開放的平台中,有來自世界各國不同背景的人,因為學習環境不同,自然有不一樣的觀念。維基百科的社群中,強調所有使用者把不同的修改動作視為善意,以假定善意為出發點,學習不同族群的觀點,學習包容不同的文化背景。
由於維基百科強調內容成果開放,因此自然而然養成了使用者「尊重著作權」的態度,在編輯的取材過程中,能明辨不同作品的著作權為何,以創作一個新的作品,將之宣告為自由版權為榮。
由於維基百科的特質,讓每個小地方的人,有機會讓在地文化,和世界遺
產共處於同一個平台,地球另一端的人,有機會透過這樣的交流,了解我們豐富的風土文化,維基人也在這樣的文化保留過程中,更加認識自己的土地、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並且讓這些文化分享給世界,與國際接軌。
由直接閱讀維基百科的內容,能夠學到的知識,是「外顯知識」的一種,這些知識和許多網頁、書籍、出版品所能給你的,並無太大的不同。而透過親自參與編輯和活動才能習得的社群溝通能力、文化自覺、生活態度、學習態度,則是一般書籍所無法提供的內隱知識。 體驗8:試著由中文的某辭條,連結到不同外文的辭條,比較它們的內容組成。
體驗9:試著點選某辭條頁面上方的「歷史」,看看這則辭條,是誰哪些人合作完成,並試著點選這些作者的鏈結,看看他們的自我介紹。
Wiki只能拿來做百科嗎?
維基媒體所主持的計畫主要以wiki來進行,這些計畫包括了維基百科、維基教科書、維基新聞、維基辭典、維基物種、維基文庫、維基語錄、維基共享資源等8個計畫,都是利用wiki協作的功能特性來進行。 目前在網路上也可以找到娛樂性、知識性、文化性、技術性等各種社群所組成的wiki網站,例如「讀書會」,即可利用wiki的型式,將讀書會的成果透過不斷補充、修改保留下來。wiki的特性適合一個社群或是多個社群一起進行他們共同的目標,和計畫的設計,透過互相討論和修改,作出適合這個社群的行動規畫和成果。
體驗10:試著連到維基共享資源,找找看裡面有哪些資料,適合用在教學的教材上。
體驗11:連結到中文MediaWiki站,看看有哪些不同主題的協作圍紀網站。 編輯語法
章節、段落,列表及線條 您所看到的
用下列格式表示章節:
[編輯]
==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您所輸入的 一級標題 [] 二級標題 [] 三級標題
•
• 請使用(==)表示一級標題,而不====三級標題==== 要使用這個(=) 不要跳過下一級標題(例如一級標
題下直接使用三級標題,而沒有使
用二級標題)
另起一行
會變成一個空格。
但一個空行開始一個新段落。 另起一行 會變成一個空格。 但一個空行開始一個新段落。
• 在使用列表時,換行會影響版面效
果。
您可以在不開始新一段的情況下
另起一行。 您可以在不開始新一段的情況下
另起一行。
• 請儘量不要使用這種方式。
符號列表很不錯:
• 每一行用一個星號(*)開始
• 星號越多,表示列表
的層級更深入
• 新起一行表示
列表結束
註意符號必須是新一行的第一個字
元。 *符號列表很不錯: **每一行用一個星號(*)開始 ***星號越多,表示列表的層級更深入 ****新起一行表示列表結束 • •
1. 數字列表也不錯
1. 很整齊
2. 容易理解
• #數字列表也不錯 ##很整齊 ##容易理解 *您甚至可以使用混合列表
*#還有層次哦
*#*像這樣 您甚至可以使用混合列表 1. 還有層次哦 • 像這樣
定義列表
包含許多定義的列表
條目
條目的定義
另外一條
其他的定義
每一行都可以
縮進
好幾層呢
如果一行的開始是空格那麼 它將會以其原
始形式 出現; 在一個這樣的字體中; 文
字不會自動換行; 如果結束 這在以下情
況下會十分有用:
•
•
• ;定義列表 : 包含許多定義的列表 ;條目 : 條目的定義 ;另外一條 :其他的定義 :每一行都可以 ::縮進 :::好幾層呢 如果一行的開始是空格那麼 它將會以其原始形式 出現; 在一個這樣的字體中; 文字不會自動換行 如果結束 這在一下情況下會十分有用: *粘貼格式化文字;
*數學公式;
*文字藝術; 粘貼格式化文字; 數學公式; 文字藝術; 註意: 這可能會拉長頁面,影響閱讀。
居中文字。
一條水平線將頁面分隔成了上面
居中文字。 一條水平線將頁面分隔成了上面 ----
和下麵。 和下麵。
當您在對話頁添加評語時,您應當簽名。
您可以輸入三條~添加用戶名:
或四條添加用戶名及日期時間:
08:24 2004年7月31日
(UTC)
5條只顯示時間: 08:26 2004年10月25
日 (UTC) 當您在對話頁添加評語時,您應當簽名。 您可以輸入三條~添加用戶名: ~~~ 或四條添加用戶名及日期時間: ~~~~ 5條只顯示時間: ~~~~~
鏈接,URL和圖像
您所看到的
連接到.
•
•
• 您所輸入的 連接到[[Wikipedia:常見問題解答]].
• 英文名中第一個字母自動大寫 空格用下劃線代替。 如果要創建新頁面: 1. 用這個方法創建一個連接。 2. 再保存您的頁面。 3. 點擊您所創建的連接。編輯新頁面視窗就會打開。 請參見。
同樣連接目標,不同的名字:[[Wikipedia:常見問
題解答|解答]]。
鏈接到一個頁面的某一章節:[[Wikipedia:幫助#
聯繫與討論]]。
自動隱藏圓括弧:[[翻譯 (消歧義)|]]。
自動隱藏名字空間[[Wikipedia:幫助|]] 同樣連接目標,不同的名字:解答。 鏈接到一個頁面的某一章節:幫助#聯繫與討論。 自動隱藏圓括弧:翻譯。
自動隱藏名字空間幫助
倫敦的天氣是一個還不存在的頁面。
•
• [[倫敦的天氣]]是一個還不存在的頁面。 您可以點擊它來創建。 完成後搜索該題目來確定所有人都
正確連接到它。
將類似這段文字放在一條條目的第#REDIRECT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行就會重定向該條目到另一條條
目。註意該段文字之後不應有其他
任何文字,否則重定向不會成功。
外部連接:
[http://www.nupedia.com Nupedia]
或直接提供URL:
http://www.nupedia.com.
解決之道是重覆URL兩次:
[http://www.nupedia.com
• 外部連接: 或者直接提供URL:. 也可以這樣(比較麻煩):
.
一個直接使用外部連接的小問題是在
"http://" 之後的整段文字都是連接的一部
分直到一個空格為止。
輸入
[http://www.nupedia.com]會出現一個意料
不到的結果: .
解決之道是重覆
URL兩次,產生下麵的結果:
. http://www.nupedia.com].
一幅圖片:[[Image:Wiki.png]]
一幅圖片:
只有上傳到Wikipedia的圖像才可以使用。
請到上傳頁上傳圖像。您可以在圖像列表
上查看已經上傳的圖像。詳細的使用方法
請參看Wikipedia:圖像標記。
最新格式的一幅圖片: 一幅圖片:[[Image:Wiki.png|thumb|Wiki]]
Wiki
• 點擊一幅上傳的圖像後會出現一個
描述頁。您可以通過使用下麵的方
[[:Image:Wiki.png]] 法直接連接到該描述頁:
• [[media:Sg_mrob.ogg|聲音]] 要包括非圖像上傳文件,例如音像[[media:China_flag_medium.png|圖像連接]] 等,或要圖像以連接的方式而不是
圖像本身顯示,使用"media"連接。
聲音
圖像連接
要鏈接一本書,你可以使用鏈接,例ISBN 0123456789X 如:
參考資料
1. KaurJmeb,2006,維基百科攻略:知識分享最前線,電腦人雜誌出版,ISBN:9867075064
2. 中文維基百科,3. 中文MediaWiki站:
為促進知識分享和維基百科的使用,
本文授權協議採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使用) 的授權方式釋出
歡迎大家複製、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