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

摘要: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一种意图用身体或语言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攻击行为较频繁的环境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不利,将会使具有攻击行为的个体诱发更多的他人攻击,造成攻击行为的加剧;或使受攻击的个体因反抗而成为攻击者。同时,暴力行为者通常具有较高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对个体暴力行为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因此,攻击行为应成为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社会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下的大学生群体的攻击行为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攻击行为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去了许多消极影响,已成为社会必须重视起来的重要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攻击行为以及从多角度看待和分析这一问题,对做好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工作,以及巩固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多位学者的研究,并对其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有关大学生攻击行为的思考,努力寻找出控制大学生攻击行为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攻击行为,干预

1. 攻击行为的内涵

所谓攻击行为,是指个体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判断一种行为是否属于攻击行为时必须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第一是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第二是其行为是否违反社会主流规范,第三是个体的内在动机或意图如何[1]。Bush 认为攻击行为是造成其他个体各个方面受到伤害的行为,它包括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四个方面,他强调攻击行为的对象和结果。大学生攻击行为是指在大学生群体中所产生的攻击行为,它会阻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人际交往的互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2.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它与性别差异、家庭影响、人格特点、道德认同、社会支持以及媒体暴力等问题的研究。

2.1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一些研究认为,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女生攻击行为低于男生攻击行为,男生的躯体攻击显著高于女生[5];而另一些研究则得出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在男女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结论。但大量研究表明,男女大学生在攻击行为的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的攻击行为主要以间接或言语攻击表现出来,男性的攻击行为主要是直接的躯体攻击。还有研究表明,在内隐社会认知状态下,不论男性被试还是女性被试,皆表现出较高的内隐躯体攻击性倾向[3]。除了生理性别之外,大学生攻击行为在性别角色类型上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2012年杨青与韩利萍学者的研究[9]表明,在生理攻击维度上,双性化、男性化都高于女性化;在言语攻击维度上,双性化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在愤怒维度上,双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均高于男性化,其中双性化和女性化与未分化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双性化的个体在攻击行为的各个维度上及攻击总分的维度上都是得分最高的,说明双性化类别的大学生拥有很强的攻击行为,这对以往关于双性化是完善人格的研究提出了挑战。

2.2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家庭影响的研究

家庭是一个大学生赖以生存的地方,家庭的健康程度和父母的文化素养以及家庭教养方式都会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1)2010年郭梅英等人的研究发现,攻击行为总分及除语言攻击以外的其他因子与原生家庭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4]。即原生家庭越健康,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发生的情况越少;原生家庭越不健康,大学生攻击行为发生的几率就越大。

(2)有研究[6]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攻击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父母学历越高的大学生攻击性相对越少。拥有较高学历的父母其素质也相对较高,因而在与孩子沟通中可以更民主,让孩子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学历较低的父母,则主要使用简单粗暴的交流方式,甚至是体罚的方式,最终影响孩子的攻击水平。

(3)另外,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14]。父母民主式、温情式的教养方式可以使子女形成热情开朗,尊重他人,自信独立等优秀品质,使子女具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正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大学生的攻击性;而当子女长期处于父亲拒绝与否认及母亲拒绝与否认、惩罚严厉的家庭教养方式的环境中,子女更容易出现敌意[8]。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父母的否定和惩罚使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减弱,子女的不安全感也就增加了,对别人容易产生不信任,从而会对外界抱有消极敌意的态度,长此以往,他们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更倾向于使用攻击行为,从而获得力量。从相关分析[8]结果看,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会严重影响大学生言语攻击,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我国,子女在与母亲的相处时间大多多于父亲,而过分的溺爱、娇惯可能造成子女言语攻击的产生。

2.3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人格特点的关系

大学生攻击行为除了外界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与大学生个人的人格特征存在密切联系

[6]。有研究表明[7],在人格特征方面,人格变量各因子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都有直接影响,且都起着正向调节的作用,其中神经质的直接影响最大;精神质虽然对攻击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受神经质、自尊中介变量的影响,并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导致对行为攻击的总效应增加;大学生攻击行为受人格变量影响非常大,同时自尊也在中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自尊与攻击行为不仅有关系,而且是一种确定性的关系。

2.4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道德认同

道德认同是Aquino 等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道德认知概念,是个体如何认识自己的一种稳定的道德特质(Aquino&Reed,2002;Aquino et al., 2007)。而道德推脱是指个体产生的一些特定的认知倾向,包括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得伤害性显得更小、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和降低对受害者痛苦的认同(Bandura,1990,1999,2002)。研究表明[10],道德认同与攻击行为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与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之间也有显著的负相关;道德认同会对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地调节作

用,与低道德认同者相比,高道德认同者的攻击行为会随着道德推脱水平的降低而明显减少。

2.5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社会支持

人类生活于社会中,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攻击行为起间接影响,并通过人格变量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自尊中介变量来影响攻击行为;同时,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产生负向间接作用,而且性格越外向,越会利用外界的支持,从而减少攻击行为的产生[7]。也就是说,能够获得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的大学生个体,会在社会支持系统中获得更多的力量和安全感,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具有较强的信任和适度的自尊水平,容易形成外向活泼和积极乐观的性格。因此这样的大学生个体能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拥有乐观的情绪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降低了大学生的敌意和攻击性行为。

2.6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媒体暴力

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及网络,它们渗透到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还影响到了他们的行为甚至是思想观念。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因此与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行为影响有关的研究也开始增加。有研究[10]发现,媒体为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了社会化环境,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了观察和模仿的榜样,同时为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了暗示和鼓励的信息。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可能原因是,媒体对于暴力的宣传为大学生攻击行为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并且媒体暴力通常是“合理的”,不会受到惩罚的,因此给了某些大学生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暴力行为是合理的,当他们处于相同的情境时,他们就更倾向于使用攻击和暴力行为。

3.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因素

通过对近年来研究成果的总结,笔者概括出以下几个影响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因素。 一是个性因素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具有影响。良好的情绪控制可以使大学生以理性的情绪来待人接物,控制负性情绪及冲动所导致的攻击性。在人格特征方面,具有高神经质的大学生更具有攻击性。而高尽责性、高宜人性、高开放性和高外倾性的大学生具有自律、谨慎、谦虚、独立、热情、乐观等性格特点,这些人格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的攻击性[6]。

二是社会因素对大学生攻击行为具有深刻影响。家庭方面,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依恋关系的建立,使孩子在父母那里获得良好的榜样,在挫折情境中以积极自信的态度对待冲突而不是以力量和敌意使他人屈服;同伴关系方面,被同伴否定的大学生个体会在人际交往中受到冷落,加重了他们对他人的情感冷漠和敌意,这样在矛盾发生时,具有攻击性又被拒斥的大学生个体更容易采取攻击行为以达到对他人报复和反抗的目的;学校方面,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师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冲突,当冲突发生时,教师的处理方式与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对于冲突的解决是合理、理性的,那么这会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学生在遇到冲突时自然也较少地使用攻击行为。除此之外,学校的文化风气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攻

击行为。

三是认知因素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也有一定的作用。积极的认知理念可以使得大学生更加乐观理性地面对挫折,有利于减少挫折产生的负面效应,降低攻击性;而非理性信念会增加个体的情绪烦恼,使个体在面对挫折时难以把握事件的本质,无法清楚地认识挫折产生的原因,从而加重了个体的心理负担,为攻击行为的产生奠定了条件。

4. 讨论

4.1 对前人研究的评价

通过对近些年多篇文章的研读发现以下几个优点:第一,关于大学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全面,尤其是涉及到了社会、认知以及个体个性等多个维度;第二,对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学者们做了许多比较系统有效的实验,以期用科学的态度来产生更大的说服力,测验主要涉及到了Buss 和Perry1992年编制的攻击行为问卷,该问卷含29个条目,分为四个因子,采用Likert5点记分,分数越高表示攻击性越强[12]。国外研究报告该问卷信度、效度良好,全卷Cronbach α系数为0.94。第三,有些学者的研究为我们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如杨青与韩利萍学者的研究[9]探讨了大学生攻击行为在社会性别即性别角色类型上存在的差异,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于生理性别的研究;还如郭梅英、张玉英两位学者的研究[5],将主观幸福感和非合理性信念以及控制倾向纳入到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去,为干预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根据笔者的观点,发现近几年来的研究中存在些许不足。第一,在社会因素中,主要研究了家庭的教养方式、健康程度以及父母的学历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却鲜有关于学校、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攻击行为产生影响的研究。除了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外,学校以及人际关系的支持也会影响大学生的观念以及面对与他人产生矛盾时的态度,这与家庭对攻击行为的产生同样重要;第二,对大学生攻击行为产生的生理及神经机制的研究较少。如果对大学生攻击行为产生的生理及神经机制的研究达到成熟的地步,我们就可以通过控制某种生理机制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干预攻击行为。假如仅是存在攻击的线索和诱发事件,而不存在产生攻击意图的生理机制,那么攻击行为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不可忽视。第三,对于大学生攻击行为产生的动机的研究不足。行为表现是可以通过观察获得的,而行为背后的动机却很难被直接判断,因此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背后的动机,看其是否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对于明确攻击行为的意图及其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真正减弱了攻击动机,才能在本质上减少大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第四,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引发线索也是一个没有被关注到的问题。根据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观察者处在与“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相同的情境时容易发生攻击行为[1]。近年来多位学者的研究着重关注的是社会因素、个性与心理特征以及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而较少的关注到攻击行为的诱发线索,若没有与“榜样”表现攻击行为时相同的情境和线索,个体是较少会表现出攻击行为的。

4.2 对大学生攻击行为干预工作的展望

近年来,高校攻击和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攻击行为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重大问题。大学生攻击行为会对其学习、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会阻碍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甚至使其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攻击行为干预的建设,对于减少破坏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子,建立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关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措施,以期达到控制和矫正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目的。

降低大学生攻击行为,家庭、学校与社会需要作出多方面的努力。(一)父母应改善其家庭教养方式,降低大学生的敌意。大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与父母的教养方式联系密切,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可以使子女形成自信热情、积极乐观的性格,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而父母的拒绝否定、惩罚以及过度保护容易使子女产生敌意和攻击性。为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教养方式,以民主自由温情的方式传递给孩子更多的爱,选择恰当的交流方式,尊重孩子的思想,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依恋、安全和信任的环境,这样子女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会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而不是采用简单的攻击行为。(二)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其认识到攻击和暴力行为是违背社会道德的,这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学校应加强学风建设,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久而久之,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性,在面对挫折和他人否定时更倾向于使用温和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不是采用极端行为。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安排更多的户外活动,多与自然亲近,在广阔的自然环境里,让攻击的冲动通过运动的形式合理宣泄出来,这样也可以减少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三)社会要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比如净化网络环境,减少攻击和暴力行为的宣传;建立相关的法律和惩罚措施,让大学生了解到攻击行为是不合理的、是需要得到惩罚的,以此来减少大学生对于攻击行为的模仿。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降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人际关系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层面。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个体获得更多的信任、力量和温暖,同时也能满足个体归属和尊重的需要。朋友的支持、师长的引导都会给个体带去积极的正能量,这样个体更倾向于与人为善,在矛盾发生时也会选择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为此,大学生应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减少非合理信念对降低大学生攻击行为具有重要作用。非合理信念是导致大学生情绪困扰的主要内在因素[13]。研究表明,攻击行为强的大学生会有较多的非理性信念[5]。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驳技术,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以及合理情绪自助量表来帮助自己认识和改变自己的不合理认知,从而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以积极理性的思维处理问题,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几率。

提高大学生情商可以减少其攻击行为的产生。大学生之所以产生攻击行为可能是他们不良情绪的自然宣泄,通过提高他们的情商,使他们懂得正确宣泄烦恼、愤怒等不良情绪的方式,尽可能的减少他们的攻击行为。那么,如何提高情商呢?首先大学生要学会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自主探索个人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努力解决;其次大学生要学会掌握和尊重别人的情绪,妥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避免与他人产生矛盾和摩擦;最后大学生要学会

在矛盾和挫折产生后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和面对,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争取把对自己和对他人产生的不良情绪降低至最小。

加强社会媒体对亲社会行为的宣传,引导大学生正视攻击行为的危害。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媒体的作用在今天已不能小觑。媒体应该生产更多不带有攻击行为的精神文化产品,加强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宣传,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降低媒体暴力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不良影响,避免暴力行为成为大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

5. 参考文献

[1] 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 (2008). 社会心理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 尹绍清. (2011).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9(7), 860–861

[3] 何欣嘏, 孙凯. (2013). 挫折因素对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1(1), 135–137

[4] 郭梅英, 魏广东, 张玉英.(2010). 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原生家庭特质焦虑及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31(3), 289–290

[5] 郭梅英, 张玉英.(2011). 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及非理性观念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32(7), 803–805

[6] 刘轩, 高正亮. (2013). 大学生攻击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34(3), 353–354

[7] 倪林英. (2012). 大学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路径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33(8), 953–955

[8] 米萍, 使德新, 王晓英.(2012).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33(6), 380–383

[9] 杨青, 韩利萍. (2012).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1917–1918

[10] 王兴超, 杨继平, 刘丽, 高玲, 李霞. (2012). 道德推脱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5), 532–538

[11] 王欣苗. (2011). 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干预[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44–46

[12] 吴颖, 姜媛.(2012). 大学生运动员攻击行为特点及情绪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5(10),70–75

[13] 李越. (2003). 中国大学生非理性观念与情绪困扰的调查研究[J]. 唐都学刊, 19(4), 133–138

[14] 李董平, 张卫. (2012). 教养方式、气质对青少年暴力攻击的影响:独特、差别与中介效应检验[J]. 心理学报, 44(2), 211–215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

摘要: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一种意图用身体或语言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攻击行为较频繁的环境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不利,将会使具有攻击行为的个体诱发更多的他人攻击,造成攻击行为的加剧;或使受攻击的个体因反抗而成为攻击者。同时,暴力行为者通常具有较高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对个体暴力行为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因此,攻击行为应成为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社会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下的大学生群体的攻击行为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攻击行为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去了许多消极影响,已成为社会必须重视起来的重要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攻击行为以及从多角度看待和分析这一问题,对做好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工作,以及巩固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多位学者的研究,并对其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有关大学生攻击行为的思考,努力寻找出控制大学生攻击行为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攻击行为,干预

1. 攻击行为的内涵

所谓攻击行为,是指个体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判断一种行为是否属于攻击行为时必须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第一是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第二是其行为是否违反社会主流规范,第三是个体的内在动机或意图如何[1]。Bush 认为攻击行为是造成其他个体各个方面受到伤害的行为,它包括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四个方面,他强调攻击行为的对象和结果。大学生攻击行为是指在大学生群体中所产生的攻击行为,它会阻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人际交往的互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2.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它与性别差异、家庭影响、人格特点、道德认同、社会支持以及媒体暴力等问题的研究。

2.1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一些研究认为,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女生攻击行为低于男生攻击行为,男生的躯体攻击显著高于女生[5];而另一些研究则得出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在男女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结论。但大量研究表明,男女大学生在攻击行为的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的攻击行为主要以间接或言语攻击表现出来,男性的攻击行为主要是直接的躯体攻击。还有研究表明,在内隐社会认知状态下,不论男性被试还是女性被试,皆表现出较高的内隐躯体攻击性倾向[3]。除了生理性别之外,大学生攻击行为在性别角色类型上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2012年杨青与韩利萍学者的研究[9]表明,在生理攻击维度上,双性化、男性化都高于女性化;在言语攻击维度上,双性化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在愤怒维度上,双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均高于男性化,其中双性化和女性化与未分化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双性化的个体在攻击行为的各个维度上及攻击总分的维度上都是得分最高的,说明双性化类别的大学生拥有很强的攻击行为,这对以往关于双性化是完善人格的研究提出了挑战。

2.2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家庭影响的研究

家庭是一个大学生赖以生存的地方,家庭的健康程度和父母的文化素养以及家庭教养方式都会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1)2010年郭梅英等人的研究发现,攻击行为总分及除语言攻击以外的其他因子与原生家庭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4]。即原生家庭越健康,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发生的情况越少;原生家庭越不健康,大学生攻击行为发生的几率就越大。

(2)有研究[6]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攻击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父母学历越高的大学生攻击性相对越少。拥有较高学历的父母其素质也相对较高,因而在与孩子沟通中可以更民主,让孩子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学历较低的父母,则主要使用简单粗暴的交流方式,甚至是体罚的方式,最终影响孩子的攻击水平。

(3)另外,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14]。父母民主式、温情式的教养方式可以使子女形成热情开朗,尊重他人,自信独立等优秀品质,使子女具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正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大学生的攻击性;而当子女长期处于父亲拒绝与否认及母亲拒绝与否认、惩罚严厉的家庭教养方式的环境中,子女更容易出现敌意[8]。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父母的否定和惩罚使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减弱,子女的不安全感也就增加了,对别人容易产生不信任,从而会对外界抱有消极敌意的态度,长此以往,他们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更倾向于使用攻击行为,从而获得力量。从相关分析[8]结果看,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会严重影响大学生言语攻击,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我国,子女在与母亲的相处时间大多多于父亲,而过分的溺爱、娇惯可能造成子女言语攻击的产生。

2.3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人格特点的关系

大学生攻击行为除了外界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与大学生个人的人格特征存在密切联系

[6]。有研究表明[7],在人格特征方面,人格变量各因子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都有直接影响,且都起着正向调节的作用,其中神经质的直接影响最大;精神质虽然对攻击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受神经质、自尊中介变量的影响,并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导致对行为攻击的总效应增加;大学生攻击行为受人格变量影响非常大,同时自尊也在中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自尊与攻击行为不仅有关系,而且是一种确定性的关系。

2.4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道德认同

道德认同是Aquino 等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道德认知概念,是个体如何认识自己的一种稳定的道德特质(Aquino&Reed,2002;Aquino et al., 2007)。而道德推脱是指个体产生的一些特定的认知倾向,包括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得伤害性显得更小、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和降低对受害者痛苦的认同(Bandura,1990,1999,2002)。研究表明[10],道德认同与攻击行为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与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之间也有显著的负相关;道德认同会对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地调节作

用,与低道德认同者相比,高道德认同者的攻击行为会随着道德推脱水平的降低而明显减少。

2.5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社会支持

人类生活于社会中,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攻击行为起间接影响,并通过人格变量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自尊中介变量来影响攻击行为;同时,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产生负向间接作用,而且性格越外向,越会利用外界的支持,从而减少攻击行为的产生[7]。也就是说,能够获得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的大学生个体,会在社会支持系统中获得更多的力量和安全感,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具有较强的信任和适度的自尊水平,容易形成外向活泼和积极乐观的性格。因此这样的大学生个体能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拥有乐观的情绪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降低了大学生的敌意和攻击性行为。

2.6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媒体暴力

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及网络,它们渗透到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还影响到了他们的行为甚至是思想观念。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因此与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行为影响有关的研究也开始增加。有研究[10]发现,媒体为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了社会化环境,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了观察和模仿的榜样,同时为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了暗示和鼓励的信息。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可能原因是,媒体对于暴力的宣传为大学生攻击行为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并且媒体暴力通常是“合理的”,不会受到惩罚的,因此给了某些大学生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暴力行为是合理的,当他们处于相同的情境时,他们就更倾向于使用攻击和暴力行为。

3.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因素

通过对近年来研究成果的总结,笔者概括出以下几个影响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因素。 一是个性因素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具有影响。良好的情绪控制可以使大学生以理性的情绪来待人接物,控制负性情绪及冲动所导致的攻击性。在人格特征方面,具有高神经质的大学生更具有攻击性。而高尽责性、高宜人性、高开放性和高外倾性的大学生具有自律、谨慎、谦虚、独立、热情、乐观等性格特点,这些人格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的攻击性[6]。

二是社会因素对大学生攻击行为具有深刻影响。家庭方面,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依恋关系的建立,使孩子在父母那里获得良好的榜样,在挫折情境中以积极自信的态度对待冲突而不是以力量和敌意使他人屈服;同伴关系方面,被同伴否定的大学生个体会在人际交往中受到冷落,加重了他们对他人的情感冷漠和敌意,这样在矛盾发生时,具有攻击性又被拒斥的大学生个体更容易采取攻击行为以达到对他人报复和反抗的目的;学校方面,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师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冲突,当冲突发生时,教师的处理方式与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对于冲突的解决是合理、理性的,那么这会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学生在遇到冲突时自然也较少地使用攻击行为。除此之外,学校的文化风气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攻

击行为。

三是认知因素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也有一定的作用。积极的认知理念可以使得大学生更加乐观理性地面对挫折,有利于减少挫折产生的负面效应,降低攻击性;而非理性信念会增加个体的情绪烦恼,使个体在面对挫折时难以把握事件的本质,无法清楚地认识挫折产生的原因,从而加重了个体的心理负担,为攻击行为的产生奠定了条件。

4. 讨论

4.1 对前人研究的评价

通过对近些年多篇文章的研读发现以下几个优点:第一,关于大学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全面,尤其是涉及到了社会、认知以及个体个性等多个维度;第二,对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学者们做了许多比较系统有效的实验,以期用科学的态度来产生更大的说服力,测验主要涉及到了Buss 和Perry1992年编制的攻击行为问卷,该问卷含29个条目,分为四个因子,采用Likert5点记分,分数越高表示攻击性越强[12]。国外研究报告该问卷信度、效度良好,全卷Cronbach α系数为0.94。第三,有些学者的研究为我们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如杨青与韩利萍学者的研究[9]探讨了大学生攻击行为在社会性别即性别角色类型上存在的差异,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于生理性别的研究;还如郭梅英、张玉英两位学者的研究[5],将主观幸福感和非合理性信念以及控制倾向纳入到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去,为干预大学生攻击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根据笔者的观点,发现近几年来的研究中存在些许不足。第一,在社会因素中,主要研究了家庭的教养方式、健康程度以及父母的学历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却鲜有关于学校、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攻击行为产生影响的研究。除了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外,学校以及人际关系的支持也会影响大学生的观念以及面对与他人产生矛盾时的态度,这与家庭对攻击行为的产生同样重要;第二,对大学生攻击行为产生的生理及神经机制的研究较少。如果对大学生攻击行为产生的生理及神经机制的研究达到成熟的地步,我们就可以通过控制某种生理机制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干预攻击行为。假如仅是存在攻击的线索和诱发事件,而不存在产生攻击意图的生理机制,那么攻击行为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不可忽视。第三,对于大学生攻击行为产生的动机的研究不足。行为表现是可以通过观察获得的,而行为背后的动机却很难被直接判断,因此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背后的动机,看其是否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对于明确攻击行为的意图及其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真正减弱了攻击动机,才能在本质上减少大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第四,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引发线索也是一个没有被关注到的问题。根据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观察者处在与“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相同的情境时容易发生攻击行为[1]。近年来多位学者的研究着重关注的是社会因素、个性与心理特征以及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而较少的关注到攻击行为的诱发线索,若没有与“榜样”表现攻击行为时相同的情境和线索,个体是较少会表现出攻击行为的。

4.2 对大学生攻击行为干预工作的展望

近年来,高校攻击和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攻击行为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重大问题。大学生攻击行为会对其学习、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会阻碍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甚至使其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攻击行为干预的建设,对于减少破坏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子,建立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关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措施,以期达到控制和矫正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目的。

降低大学生攻击行为,家庭、学校与社会需要作出多方面的努力。(一)父母应改善其家庭教养方式,降低大学生的敌意。大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与父母的教养方式联系密切,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可以使子女形成自信热情、积极乐观的性格,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而父母的拒绝否定、惩罚以及过度保护容易使子女产生敌意和攻击性。为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教养方式,以民主自由温情的方式传递给孩子更多的爱,选择恰当的交流方式,尊重孩子的思想,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依恋、安全和信任的环境,这样子女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会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而不是采用简单的攻击行为。(二)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其认识到攻击和暴力行为是违背社会道德的,这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学校应加强学风建设,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久而久之,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性,在面对挫折和他人否定时更倾向于使用温和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不是采用极端行为。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安排更多的户外活动,多与自然亲近,在广阔的自然环境里,让攻击的冲动通过运动的形式合理宣泄出来,这样也可以减少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三)社会要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比如净化网络环境,减少攻击和暴力行为的宣传;建立相关的法律和惩罚措施,让大学生了解到攻击行为是不合理的、是需要得到惩罚的,以此来减少大学生对于攻击行为的模仿。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降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人际关系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层面。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个体获得更多的信任、力量和温暖,同时也能满足个体归属和尊重的需要。朋友的支持、师长的引导都会给个体带去积极的正能量,这样个体更倾向于与人为善,在矛盾发生时也会选择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为此,大学生应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减少非合理信念对降低大学生攻击行为具有重要作用。非合理信念是导致大学生情绪困扰的主要内在因素[13]。研究表明,攻击行为强的大学生会有较多的非理性信念[5]。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驳技术,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以及合理情绪自助量表来帮助自己认识和改变自己的不合理认知,从而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以积极理性的思维处理问题,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几率。

提高大学生情商可以减少其攻击行为的产生。大学生之所以产生攻击行为可能是他们不良情绪的自然宣泄,通过提高他们的情商,使他们懂得正确宣泄烦恼、愤怒等不良情绪的方式,尽可能的减少他们的攻击行为。那么,如何提高情商呢?首先大学生要学会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自主探索个人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努力解决;其次大学生要学会掌握和尊重别人的情绪,妥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避免与他人产生矛盾和摩擦;最后大学生要学会

在矛盾和挫折产生后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和面对,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争取把对自己和对他人产生的不良情绪降低至最小。

加强社会媒体对亲社会行为的宣传,引导大学生正视攻击行为的危害。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媒体的作用在今天已不能小觑。媒体应该生产更多不带有攻击行为的精神文化产品,加强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宣传,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降低媒体暴力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不良影响,避免暴力行为成为大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

5. 参考文献

[1] 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 (2008). 社会心理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 尹绍清. (2011).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9(7), 860–861

[3] 何欣嘏, 孙凯. (2013). 挫折因素对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1(1), 135–137

[4] 郭梅英, 魏广东, 张玉英.(2010). 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原生家庭特质焦虑及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31(3), 289–290

[5] 郭梅英, 张玉英.(2011). 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及非理性观念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32(7), 803–805

[6] 刘轩, 高正亮. (2013). 大学生攻击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34(3), 353–354

[7] 倪林英. (2012). 大学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路径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33(8), 953–955

[8] 米萍, 使德新, 王晓英.(2012).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33(6), 380–383

[9] 杨青, 韩利萍. (2012).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1917–1918

[10] 王兴超, 杨继平, 刘丽, 高玲, 李霞. (2012). 道德推脱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5), 532–538

[11] 王欣苗. (2011). 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干预[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44–46

[12] 吴颖, 姜媛.(2012). 大学生运动员攻击行为特点及情绪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5(10),70–75

[13] 李越. (2003). 中国大学生非理性观念与情绪困扰的调查研究[J]. 唐都学刊, 19(4), 133–138

[14] 李董平, 张卫. (2012). 教养方式、气质对青少年暴力攻击的影响:独特、差别与中介效应检验[J]. 心理学报, 44(2), 211–215


相关内容

  •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综述
  •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综述 摘要:本文总结了无线传感器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并从安全协议.安全算法.密钥管理.认证技术.入侵检测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所用的安全技术.最后分析总结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未来安全技术研究应该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安全问题 协议 算法 认证技术 入侵检测 1 引言 无线 ...

  • 信息检索大作业
  • 课题大作业 课题名称:山区公路汽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1 课题分析 1.1 概念分析 [主概念面]:山区公路,汽车驾驶行为研究,安全性评价 [相关概念]:山区公路线性,山区公路隐患,山区公路黑点: 驾驶员个体特性研究,驾驶员视觉特性研究,驾驶熟练程度研究: 驾驶行为安全性,车辆主动安全性 ...

  • 积极行为支持用于校园欺负行为干预的研究综述
  • 积极行为支持用于校园欺负行为干预的研究综述 摘 要:应用积极行为支持来预防校园欺负行为(bully prevention in posotive behaviour support, BP-PBS)是建立在学校范围内的积极行为支持(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ur supp ...

  • 综述:老年性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护理进展
  • 老年性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护理进展 (海南医学院12级护本2班120601254 指导教师:张艳) [摘要]本文介绍了老年性痴呆患者及其激越行为的有关定义.产生原因和常见表现,探讨了三种激越行为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进展,提出了现阶段存在的护理弊端及未来老年性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护理展望. [关键词]老年性痴 ...

  • 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研究综述
  • 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研究综述 作者 专业 学号 摘要: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现有网络安全体系的管理现状,揭示目前网络安全技术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管理措施,最后综合阐述了网络安全通讯的实现技术,对网络安全维护技术所要解 ...

  • 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 g &Techn ology(Social Sciences ) 2003年9月 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 樊富珉, 张 翔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北京 1000 ...

  • 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方面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对与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社区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并取得了不少成果。现阶段关于社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影响的相关研究大多是以各种普查性资料为依据,加以分析或辅以其他类型的研究试验,得出社区的影响效应。他们提出的社区影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理论模式主要 ...

  • 国际金融危机研究综述
  •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冲击力强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关闭.银行被政府接管以及各大股市剧烈震荡.在这场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众多银行投资机构倒闭华尔街的过度虚拟经济失败.这一金融危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根源在哪里?本文通过国外国内学者的研究对金融 ...

  • 行为规则和社会角色对儿童攻击行为倾向的影响
  • 摘要:本研究选择了5-9岁儿童各60名,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年龄儿童在不同行为规则情境和角色关系下儿童攻击倾向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不同行为规则情境下的攻击性倾向差异增加:同时,能够更好认识角色所具有的敌意,更理智地采取攻击行为.并描述了这些变化的趋势.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倾向 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