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大树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地球上的植物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组成。

3、拓印树皮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白纸上反复按压,再用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4、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5、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6、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7、观察大树用到了(放大镜、软尺、蜡笔、白纸等工具)。

8、比较大树和小草的相同与不同。

9、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10、除了水葫芦、金鱼藻以外水生植物还有(水花生、浮萍、莲、荷花、菱、菖蒲、茭白等)。

11、比较水葫芦与狗尾草(也就是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相同与不同。

12、水葫芦的特点: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需要阳光、水和空气等。

13、植物的叶一般有(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4、叶是(有生命的)。新鲜的叶是(活的),落叶是(死的)。

15、植物的一生大约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6、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8、世界上最大的花叫(大王花)。

19、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比较叶片的大小。

20、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属于草本植物。

21、植物的一生经历:种子——生根——新芽出土——子叶张开——长成幼苗——出现花蕾——开花——结果——果实成熟。

第二单元知识点:

1、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做到:(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2)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蜗牛的身体包括:头、腹、尾、壳、触角、眼睛、嘴等组成。

3、蜗牛没有脚,蜗牛的足叫(腹足)。蜗牛主要靠(腹足)爬行。

4、蜗牛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蜗牛休眠后要唤醒它,可以把它放入(水中)。

5、蜗牛用(气孔)呼吸,从(肛门)中排出粪便。

6、蚯蚓由(口、体节、环带、刚毛、肛门)组成。蚯蚓的身体摸起来总是(湿湿的)。

7、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是蚯蚓怕水,所以别把蚯蚓长时间放在水里。

8、比较蜗牛与蚯蚓的相同与不同。

9、蚂蚁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3对(或6只)脚。

10、蚂蚁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或为什么不要随便干扰蚂蚁?) 蚂蚁在行进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线路。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

11、金鱼身上长着(鳞片)和(鱼鳍)。用(鳍)帮助游泳。金鱼用(鳃)呼吸。

12、动物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13、比较蚂蚁与金鱼的相同与不同。

14、(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有100多万种。

15、生活在海洋中的(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世界上最小的动物叫(蜂鸟)。(象龟)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动物。(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16、池塘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鱼类)。

17、从运动、受到刺激时的反应、食物、繁殖四方面研究动物的共同特点,填入下表。

18、观察蚂蚁的过程中,蚂蚁总是乱跑,怎样解决观察难的问题?说出你的方法。

(1)把蚂蚁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2)在一个浅盆子里装入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瓶盖,让蚂蚁在瓶盖上爬。(3)把蚂蚁放在昆虫盒里观察。

19、如何知道金鱼是用鳃呼吸的?设计一个试验。

材料:金鱼、红食用色素水、吸管、水。

过程和方法:观察水中的金鱼时,用吸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水,悄悄的伸入水中,在金鱼的嘴前挤出红水,发现红水从金鱼的嘴部进入,从鳃部流了出来。原来金鱼没有喝水而是在呼吸。

结论:金鱼用鳃呼吸。

20、饲养蜗牛的过程中,为蜗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

境?

答:在饲养箱或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粗沙,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入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就可以饲养蜗牛了。

第三单元知识点

1、常见材料有金属、塑料、玻璃、纸、纤维等。

2、 材料的物理性质有: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3、材料(硬度)越大,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硬度)是材料的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之一。

4、 金属的特性:坚硬、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易传热、能导电、高温能融化、易保存。

5、饮料罐(易拉罐)的加工利用了金属铝的(延展性)。喝完的饮料罐不能随便乱丢,应该回收再利用。

6、 实验:比较柔韧性

材料:三根相同宽度、厚度的木尺、金属尺和塑料尺,白纸一张、重物1块。

方法过程:(1)在三种尺子上分别标出1厘米,并在标注处挂上一个相同重的重物。(2)把木尺、金属尺、塑料尺的一端分别用手压住,另一端分别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15厘米。

不同材料的弯曲程度

结论:塑料尺的弯曲程度最大,木尺的弯曲程度最小。弯曲程度大说明材料的柔韧性好。

(如果效果不明显,自己设计一种方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可以在桌子的一侧粘一张纸,分别标上尺子没有伸出桌面时重物的位置和弯曲后达到的位置,然后用尺子量他们的长度。)

7、塑料是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人工材料)。它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塑料能(重复利用)。

8、塑料的特性:绝缘性好、耐腐蚀性好、防水、耐磨、轻便、能反复熔化成型。

循环利用标志( )。

9、 我们在使用塑料制品是应注意什么?答:塑料制品可以循环使用,用完后的塑料制品要再回收,我们要节约资源。

10、在做吸水性实验时,滴在金属片和塑料片上的水滴比滴在木片上的水滴(更圆)(更高),滴在纸上的水滴很快就看不到了。吸水能力由弱到强排列:塑料、金属、木头、纸。由强到弱排列:纸、木头、金属、塑料。

11、写出自己造纸的过程:(1)把一小块废报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12、 自己造的纸与平时所用的纸的不同:薄厚不同、疏密程度不同、光滑程度不同。

13、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用来制造的材料有关。

14、 木头的特性:承重力强、易加工、易上色、质量轻、能浮在水上、比较坚硬。

15、 木头的替代品有:纤维板、三合板、高密度板、压缩板。

16、 砖是用(粘土)烧制成的,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粘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17、 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18、 纸是(蔡伦)发明的。

19、 纸的特点:吸水性好、由纤维组成、纤维之间有空隙、用途多。

第四单元知识点

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分开填是: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液体。水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用鼻子闻无气味,用嘴尝无味道。

2、水和油同时滴在玻璃上,水滴是圆的、面积比较小;油滴不够圆,面积比较大。

3、水比食用油(重),食用油比水轻,所以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时油在水的上面。

4、 水和油都没有固定形状。

6、 设计一个水、洗洁精、食用油的流动比赛。

我猜想:液体的流动的快慢与(黏度)有关。

材料:水、食用油、洗洁精各少许。

方法过程:将三种液体分别滴在玻璃板的同一高度上,然后倾斜玻璃板。观察三种液体流动的速度。

现象:水滴流得最快,其次是油滴,洗洁精流得最慢。

结论:液体的流动的快慢与黏度有关。

实验中那些条件必须相同:三种液体要从同样高的地方同时流下来、液体滴的多少相同。

★你还有别的方法进行三种液体流动比赛吗?写下来。

答:可以在可乐瓶的底部钻一个孔,比较三种同样多的液体流完的时间。谁最先流完,谁流得就最快。

8、三个大小不同的瓶子中装有不同多的水,你有什么办法比较一下哪个瓶子水多?哪个瓶中水少?

方法1:倒在量筒里,测量出它的体积,进行比较。

方法2:将水倒在同一个杯子中称出他们的重量进行比

较。

方法3:用一个小一点的杯子来量,谁量得的杯数多,谁就

多。

方法4:分别在三个瓶子中放入同样多的墨水,比较瓶子中水的颜色深浅,颜色浅的水多。

方法5:把水倒入有小孔的杯子中,比比谁先流完。

9、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0、在测量液体体积中,要注意:(1)、量筒必须放平稳;(2、)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1、一瓶酱油、醋、料酒、白酒大约500毫升。一瓶矿泉水600毫升,一小瓶矿泉水300毫升。

12、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气体。也可以说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气体。

14、 设计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我认为:空气占据空间。

材料:玻璃杯一个、纸巾一团、胶布、水。

过程方法:把一团纸巾用胶布粘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

现象:纸巾没有被水浸湿。 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15、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水也占据空间但是水不能被压缩。

16、 生活中打气筒、压力喷壶、篮球充气都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制作的。

17、空气有重量,科学家伽利略第一个用实验证明了空气有质量。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18、观察空气流动的方法:1、吹肥皂泡。2、用扇子扇风。3、观察红旗的飘动。4、观察树枝的摆动。

19、空气有质量吗?设计一个试验。

我认为:空气有质量。

材料:气泡一个、毛线、笔帽一个、木条一根、图钉3个、橡皮泥。 方法过程:用木条、图钉、细线做一个小天平。在木条的一侧拴上一个没有充气的气球,另一侧栓上笔帽,提起系在木条中心点的细绳,用橡皮泥使其平衡。再把天平上的气球充上气,拴在天平上,天平就不再平衡。

现象:充气后的的气球挂在木条上,天平就不平衡

了。

结论:空气是有重量的。

第一单元知识点:

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大树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地球上的植物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组成。

3、拓印树皮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白纸上反复按压,再用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4、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5、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6、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7、观察大树用到了(放大镜、软尺、蜡笔、白纸等工具)。

8、比较大树和小草的相同与不同。

9、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10、除了水葫芦、金鱼藻以外水生植物还有(水花生、浮萍、莲、荷花、菱、菖蒲、茭白等)。

11、比较水葫芦与狗尾草(也就是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相同与不同。

12、水葫芦的特点: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需要阳光、水和空气等。

13、植物的叶一般有(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4、叶是(有生命的)。新鲜的叶是(活的),落叶是(死的)。

15、植物的一生大约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6、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8、世界上最大的花叫(大王花)。

19、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比较叶片的大小。

20、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属于草本植物。

21、植物的一生经历:种子——生根——新芽出土——子叶张开——长成幼苗——出现花蕾——开花——结果——果实成熟。

第二单元知识点:

1、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做到:(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2)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蜗牛的身体包括:头、腹、尾、壳、触角、眼睛、嘴等组成。

3、蜗牛没有脚,蜗牛的足叫(腹足)。蜗牛主要靠(腹足)爬行。

4、蜗牛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蜗牛休眠后要唤醒它,可以把它放入(水中)。

5、蜗牛用(气孔)呼吸,从(肛门)中排出粪便。

6、蚯蚓由(口、体节、环带、刚毛、肛门)组成。蚯蚓的身体摸起来总是(湿湿的)。

7、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是蚯蚓怕水,所以别把蚯蚓长时间放在水里。

8、比较蜗牛与蚯蚓的相同与不同。

9、蚂蚁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3对(或6只)脚。

10、蚂蚁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或为什么不要随便干扰蚂蚁?) 蚂蚁在行进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线路。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

11、金鱼身上长着(鳞片)和(鱼鳍)。用(鳍)帮助游泳。金鱼用(鳃)呼吸。

12、动物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13、比较蚂蚁与金鱼的相同与不同。

14、(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有100多万种。

15、生活在海洋中的(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世界上最小的动物叫(蜂鸟)。(象龟)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动物。(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16、池塘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鱼类)。

17、从运动、受到刺激时的反应、食物、繁殖四方面研究动物的共同特点,填入下表。

18、观察蚂蚁的过程中,蚂蚁总是乱跑,怎样解决观察难的问题?说出你的方法。

(1)把蚂蚁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2)在一个浅盆子里装入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瓶盖,让蚂蚁在瓶盖上爬。(3)把蚂蚁放在昆虫盒里观察。

19、如何知道金鱼是用鳃呼吸的?设计一个试验。

材料:金鱼、红食用色素水、吸管、水。

过程和方法:观察水中的金鱼时,用吸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水,悄悄的伸入水中,在金鱼的嘴前挤出红水,发现红水从金鱼的嘴部进入,从鳃部流了出来。原来金鱼没有喝水而是在呼吸。

结论:金鱼用鳃呼吸。

20、饲养蜗牛的过程中,为蜗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

境?

答:在饲养箱或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粗沙,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入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就可以饲养蜗牛了。

第三单元知识点

1、常见材料有金属、塑料、玻璃、纸、纤维等。

2、 材料的物理性质有: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3、材料(硬度)越大,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硬度)是材料的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之一。

4、 金属的特性:坚硬、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易传热、能导电、高温能融化、易保存。

5、饮料罐(易拉罐)的加工利用了金属铝的(延展性)。喝完的饮料罐不能随便乱丢,应该回收再利用。

6、 实验:比较柔韧性

材料:三根相同宽度、厚度的木尺、金属尺和塑料尺,白纸一张、重物1块。

方法过程:(1)在三种尺子上分别标出1厘米,并在标注处挂上一个相同重的重物。(2)把木尺、金属尺、塑料尺的一端分别用手压住,另一端分别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15厘米。

不同材料的弯曲程度

结论:塑料尺的弯曲程度最大,木尺的弯曲程度最小。弯曲程度大说明材料的柔韧性好。

(如果效果不明显,自己设计一种方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可以在桌子的一侧粘一张纸,分别标上尺子没有伸出桌面时重物的位置和弯曲后达到的位置,然后用尺子量他们的长度。)

7、塑料是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人工材料)。它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塑料能(重复利用)。

8、塑料的特性:绝缘性好、耐腐蚀性好、防水、耐磨、轻便、能反复熔化成型。

循环利用标志( )。

9、 我们在使用塑料制品是应注意什么?答:塑料制品可以循环使用,用完后的塑料制品要再回收,我们要节约资源。

10、在做吸水性实验时,滴在金属片和塑料片上的水滴比滴在木片上的水滴(更圆)(更高),滴在纸上的水滴很快就看不到了。吸水能力由弱到强排列:塑料、金属、木头、纸。由强到弱排列:纸、木头、金属、塑料。

11、写出自己造纸的过程:(1)把一小块废报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12、 自己造的纸与平时所用的纸的不同:薄厚不同、疏密程度不同、光滑程度不同。

13、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用来制造的材料有关。

14、 木头的特性:承重力强、易加工、易上色、质量轻、能浮在水上、比较坚硬。

15、 木头的替代品有:纤维板、三合板、高密度板、压缩板。

16、 砖是用(粘土)烧制成的,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粘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17、 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18、 纸是(蔡伦)发明的。

19、 纸的特点:吸水性好、由纤维组成、纤维之间有空隙、用途多。

第四单元知识点

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分开填是: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液体。水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用鼻子闻无气味,用嘴尝无味道。

2、水和油同时滴在玻璃上,水滴是圆的、面积比较小;油滴不够圆,面积比较大。

3、水比食用油(重),食用油比水轻,所以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时油在水的上面。

4、 水和油都没有固定形状。

6、 设计一个水、洗洁精、食用油的流动比赛。

我猜想:液体的流动的快慢与(黏度)有关。

材料:水、食用油、洗洁精各少许。

方法过程:将三种液体分别滴在玻璃板的同一高度上,然后倾斜玻璃板。观察三种液体流动的速度。

现象:水滴流得最快,其次是油滴,洗洁精流得最慢。

结论:液体的流动的快慢与黏度有关。

实验中那些条件必须相同:三种液体要从同样高的地方同时流下来、液体滴的多少相同。

★你还有别的方法进行三种液体流动比赛吗?写下来。

答:可以在可乐瓶的底部钻一个孔,比较三种同样多的液体流完的时间。谁最先流完,谁流得就最快。

8、三个大小不同的瓶子中装有不同多的水,你有什么办法比较一下哪个瓶子水多?哪个瓶中水少?

方法1:倒在量筒里,测量出它的体积,进行比较。

方法2:将水倒在同一个杯子中称出他们的重量进行比

较。

方法3:用一个小一点的杯子来量,谁量得的杯数多,谁就

多。

方法4:分别在三个瓶子中放入同样多的墨水,比较瓶子中水的颜色深浅,颜色浅的水多。

方法5:把水倒入有小孔的杯子中,比比谁先流完。

9、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0、在测量液体体积中,要注意:(1)、量筒必须放平稳;(2、)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1、一瓶酱油、醋、料酒、白酒大约500毫升。一瓶矿泉水600毫升,一小瓶矿泉水300毫升。

12、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气体。也可以说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气体。

14、 设计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我认为:空气占据空间。

材料:玻璃杯一个、纸巾一团、胶布、水。

过程方法:把一团纸巾用胶布粘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

现象:纸巾没有被水浸湿。 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15、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水也占据空间但是水不能被压缩。

16、 生活中打气筒、压力喷壶、篮球充气都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制作的。

17、空气有重量,科学家伽利略第一个用实验证明了空气有质量。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18、观察空气流动的方法:1、吹肥皂泡。2、用扇子扇风。3、观察红旗的飘动。4、观察树枝的摆动。

19、空气有质量吗?设计一个试验。

我认为:空气有质量。

材料:气泡一个、毛线、笔帽一个、木条一根、图钉3个、橡皮泥。 方法过程:用木条、图钉、细线做一个小天平。在木条的一侧拴上一个没有充气的气球,另一侧栓上笔帽,提起系在木条中心点的细绳,用橡皮泥使其平衡。再把天平上的气球充上气,拴在天平上,天平就不再平衡。

现象:充气后的的气球挂在木条上,天平就不平衡

了。

结论:空气是有重量的。


相关内容

  •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 华 仅就有文字记载部分而言,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教育在整个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分量.科学课程开设的形式.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与教法的选择都经历过无数次重大的改革与变动,而且至今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为了 ...

  •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作者:原来是你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 ...

  • 三年级科学教学经验文章
  • 三年级科学教学经验文章 三年级科学课程是要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的,适应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 ...

  •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 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红星小学-----李彪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为能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先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 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 ...

  • 四年级2014年秋科学期中质量检测分析
  • 商丹高新学校2014年秋 四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四年级组方堃 本次质量检测知识考察范围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全部内容.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填空题.选择题以基础知识考察为主(填空题第4题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判断题以生活常识.自然现象解释.人体器官认识 ...

  • 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转变
  • 摘 要: 由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和达成机构(Achieve)主导,携手26个州及广泛的基础工作团队共同完成的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于2013年4月9日公开发布.本文结合达成机构官方网站上的内容,对该标准进行简要分析,重点关注NGSS与以往的标准在结构和观念之间的区别,以及其在 ...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王 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科学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科学课的学习.在学习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正逐渐的形成,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为解开未知的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 ...

  • 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 2016-2017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肖堰完小 陶雪梅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质量分析 1.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试卷由选择.判断.探究.实验五种题型组成,题型较广泛,试题大部分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个别的拓展创新型题目,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

  • 四年级科学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 四年级科学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2010年学期末,我校进行了期末检测, 此次检测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命题,统一组织考试,成绩真实.有效.现结合学生实际,对四年级科学考试试卷做以下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我校四年级有2个教学班参加考试,总的来说,成绩较为理想.四(1)班参考人数43人,总分3387分, ...

  • 小学六年级科学质量分析
  • 立岗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质量分析: (1)本次检测试卷共有六大题,题型分布广,份量适中,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注意了坡度的平缓,试题的低中难题分布恰当.是一份比较合理的试卷.满分100分. (2)试题内容好,整份试卷分为填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