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家庭暴力

如何认定家庭暴力

在生活中,夫妻离婚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一方对另一方的关心不够,可能是一方感情出轨等等。其中,因为家暴造成离婚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我国法律对于家庭暴力的构成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各地区法院对于是否构成家庭暴力的标准也不统一,现在一部分法院以达到轻微伤程度作为是否构成家庭暴力的标准。鉴于家庭暴力案件取证难的特点,法院在必要时可降低受害方的举证要求,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基本案情】

原告:杨某某

被告;师某某

杨某某与师某某与1997年经他人介绍认识并结婚,后生育一子师某。二人于2000年举行婚礼,2002年补办了结婚登记。婚后, 师某某分别于2006年6月3日、7月11日打伤杨某某,经鉴定两次均为轻微伤。 师某某曾于2006年8月提起离婚诉讼,在诉讼中, 师某某及其家人向杨某某保证师某某将改正错误,于是杨某某撤回起诉。撤诉后,双方夫妻关系并未改善。6个月之后,杨某某再次提出离婚诉讼。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被告系合法的婚姻关系。因被告对原告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现原、被告均同意离婚,应准予离婚。被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原告实施暴力,两次殴打原告致轻微伤,构成家庭暴力,过错在于被告。现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符合法律规定,应予以支持,但原告请求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过高,应酌情调整。

【律师分析】

根据调查,家庭暴力在中国广泛存在,目前大约有三成左右的家庭存在程度不等的家庭暴力,特别是在离异者中。我国《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均明确禁止家庭暴力,但在实践中,人们时常感到对于家庭暴力的受害方保护不到位,家庭暴力的现象仍然较为常见难以杜绝。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家庭暴力在认定上较为严苛,使得举证方承担过重的举证责任。

从法理上来说,家庭暴力的本质是一种侵权行为,其与发生在两个不具有身份关系的人之间的侵权行为一样,都是对于对方的一种伤害行为。一般来说,认定家庭暴力至少需要满足3个条件:

(一)具有伤害行为。违法行为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一方对其他家庭成员实施了侵犯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强暴行为。在客观上家庭暴力既可以是积极的行为如

殴打、伤害、捆绑、禁闭、强奸等暴力行为或者以暴力进行恐吓、威胁、逼迫,还应该包括间接家庭暴力行为,即雇佣家庭以外的第三人对家庭成员进行伤害。也可以是消极的作为,如使受害人挨冻、受饿、不准进门、有病不给治疗等。

(二)达到一定的程度。由于侵权行为发生在夫妻之间,为了避免家庭暴力概念过于宽泛的使用,导致社会婚姻关系的不稳定,同时也为了区别家庭暴力与一般的夫妻争吵,故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家庭暴力的认定一般需要造成“一定伤害后果”,但“一定伤害后果”如何理解?应达到什么样的伤害后果才能认定是家庭暴力呢?在基层法院的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从实践经验来看,证明家庭暴力,一是程度上要至少达到轻微伤以上,二是在时间上要具有延续性。

(三)当事人具有主观上的过错。家庭暴力主观上是故意的,即施暴人实施暴力行为主观上存在明确的目的性和故意性。若双方发生争执,丈夫一时失手将妻子打伤或者在双方推搡中,一方不慎摔倒致伤,此时由于加害方是出于过失的心理,不应认定为是家庭暴力。

广义的家庭暴力类型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身体暴力

狭义的家庭暴力就是指的身体暴力,在我国《婚姻法》中所表述的家庭暴力所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身体暴力。这也是我国家庭暴力中最主要、最普遍的表现形式。身体暴力常常给人造成非常直接的伤害结果,是对受害方的人身权的严重侵犯,严重的可以构成犯罪。由于身体暴力有可能上升到触犯刑法的程度,而刑法又是人们道德规范的底线,所以身体暴力对于夫妻感情所带来的伤害是无法挽回的。

(二)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是指双方并不产生肢体上的冲突,而是由加害人通过恐吓、控制、辱骂等方式摧残受害者的精神,使其精神处于长期巨大的压力之下。由于精神损害发生于受害者的内心,除了一部分造成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外大多的损害结果往往呈现出一种心情的郁结,对于这样的情况,实践中,法院由于无法通过受害人的举证,从而难以认定其受到了损害,也难以认定家庭暴力的发生。

(三)性暴力

性暴力也是家庭暴力的表现方式之一。性暴力是指配偶一方违背配偶另一方的意愿,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的行为。比如,曾有人求助,称其丈夫在其人流后第二天就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由于性暴力的特殊性,一般只发生在夫妻双方之间,而没有第三人在场,从而导致性暴力的取证及其困难。一般情况下,除非性暴力造成一方身体上的伤害,否则很难成为法院进行裁判的依据。

(四)冷暴力

夫妻间的冷暴力指的是夫妻之间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务等行为。家庭“冷暴力”不同于肢体暴力,取证难,界定难,定性更难,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没有有章可循的维权流程,妇联等只能以协调为主。

家庭暴力是一种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一种伤害,如果家庭暴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应当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受害人的权益。

如何认定家庭暴力

在生活中,夫妻离婚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一方对另一方的关心不够,可能是一方感情出轨等等。其中,因为家暴造成离婚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我国法律对于家庭暴力的构成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各地区法院对于是否构成家庭暴力的标准也不统一,现在一部分法院以达到轻微伤程度作为是否构成家庭暴力的标准。鉴于家庭暴力案件取证难的特点,法院在必要时可降低受害方的举证要求,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基本案情】

原告:杨某某

被告;师某某

杨某某与师某某与1997年经他人介绍认识并结婚,后生育一子师某。二人于2000年举行婚礼,2002年补办了结婚登记。婚后, 师某某分别于2006年6月3日、7月11日打伤杨某某,经鉴定两次均为轻微伤。 师某某曾于2006年8月提起离婚诉讼,在诉讼中, 师某某及其家人向杨某某保证师某某将改正错误,于是杨某某撤回起诉。撤诉后,双方夫妻关系并未改善。6个月之后,杨某某再次提出离婚诉讼。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被告系合法的婚姻关系。因被告对原告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现原、被告均同意离婚,应准予离婚。被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原告实施暴力,两次殴打原告致轻微伤,构成家庭暴力,过错在于被告。现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符合法律规定,应予以支持,但原告请求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过高,应酌情调整。

【律师分析】

根据调查,家庭暴力在中国广泛存在,目前大约有三成左右的家庭存在程度不等的家庭暴力,特别是在离异者中。我国《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均明确禁止家庭暴力,但在实践中,人们时常感到对于家庭暴力的受害方保护不到位,家庭暴力的现象仍然较为常见难以杜绝。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家庭暴力在认定上较为严苛,使得举证方承担过重的举证责任。

从法理上来说,家庭暴力的本质是一种侵权行为,其与发生在两个不具有身份关系的人之间的侵权行为一样,都是对于对方的一种伤害行为。一般来说,认定家庭暴力至少需要满足3个条件:

(一)具有伤害行为。违法行为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一方对其他家庭成员实施了侵犯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强暴行为。在客观上家庭暴力既可以是积极的行为如

殴打、伤害、捆绑、禁闭、强奸等暴力行为或者以暴力进行恐吓、威胁、逼迫,还应该包括间接家庭暴力行为,即雇佣家庭以外的第三人对家庭成员进行伤害。也可以是消极的作为,如使受害人挨冻、受饿、不准进门、有病不给治疗等。

(二)达到一定的程度。由于侵权行为发生在夫妻之间,为了避免家庭暴力概念过于宽泛的使用,导致社会婚姻关系的不稳定,同时也为了区别家庭暴力与一般的夫妻争吵,故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家庭暴力的认定一般需要造成“一定伤害后果”,但“一定伤害后果”如何理解?应达到什么样的伤害后果才能认定是家庭暴力呢?在基层法院的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从实践经验来看,证明家庭暴力,一是程度上要至少达到轻微伤以上,二是在时间上要具有延续性。

(三)当事人具有主观上的过错。家庭暴力主观上是故意的,即施暴人实施暴力行为主观上存在明确的目的性和故意性。若双方发生争执,丈夫一时失手将妻子打伤或者在双方推搡中,一方不慎摔倒致伤,此时由于加害方是出于过失的心理,不应认定为是家庭暴力。

广义的家庭暴力类型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身体暴力

狭义的家庭暴力就是指的身体暴力,在我国《婚姻法》中所表述的家庭暴力所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身体暴力。这也是我国家庭暴力中最主要、最普遍的表现形式。身体暴力常常给人造成非常直接的伤害结果,是对受害方的人身权的严重侵犯,严重的可以构成犯罪。由于身体暴力有可能上升到触犯刑法的程度,而刑法又是人们道德规范的底线,所以身体暴力对于夫妻感情所带来的伤害是无法挽回的。

(二)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是指双方并不产生肢体上的冲突,而是由加害人通过恐吓、控制、辱骂等方式摧残受害者的精神,使其精神处于长期巨大的压力之下。由于精神损害发生于受害者的内心,除了一部分造成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外大多的损害结果往往呈现出一种心情的郁结,对于这样的情况,实践中,法院由于无法通过受害人的举证,从而难以认定其受到了损害,也难以认定家庭暴力的发生。

(三)性暴力

性暴力也是家庭暴力的表现方式之一。性暴力是指配偶一方违背配偶另一方的意愿,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的行为。比如,曾有人求助,称其丈夫在其人流后第二天就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由于性暴力的特殊性,一般只发生在夫妻双方之间,而没有第三人在场,从而导致性暴力的取证及其困难。一般情况下,除非性暴力造成一方身体上的伤害,否则很难成为法院进行裁判的依据。

(四)冷暴力

夫妻间的冷暴力指的是夫妻之间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务等行为。家庭“冷暴力”不同于肢体暴力,取证难,界定难,定性更难,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没有有章可循的维权流程,妇联等只能以协调为主。

家庭暴力是一种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一种伤害,如果家庭暴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应当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受害人的权益。


相关内容

  • 一些地方低保认定过程中存在不够精准的问题
  • 一些地方低保认定过程中存在不够精准的问题 应保尽保 怎防错保漏保(民生三问·关注低保认定①) 本报记者 蒋云龙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02日 16 版) 开栏的话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为困难群众编织起的基本生活保障网,事关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公平正义 ...

  • 张明楷案例100题
  • 1.甲乙二人合谋盗窃,到了现场以后,甲乙各自负责查看不同的区域来寻找盗窃目标.但甲胆子很小,到了现场以后特别担心自己被抓,就跟乙说自己不想干了,之后甲就离开了盗窃现场,乙独自一人实施了盗窃行为.问:甲的行为该如何认定? 答案:甲成立盗窃罪中止,系共犯关系的脱离.共犯关系的脱离,实际是在讨论其他共犯人 ...

  • (最新)[关于审理抢劫案件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的理解与适用
  • 2016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法发[2016]2号印发<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该<指导意见>的解读,最高法陆建红.杨华.潘洁发表于近期的<人民司法(应用)> 2016年第10期上. <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

  • 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
  • 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 法实践中认定家庭暴力存在的问题 审判中对如何判断家庭暴力的标准意见分歧,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否构成家庭暴力,应当以行为是否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为依据,没有伤害后果,难以认定暴力的程度,无法认定有家庭暴力存在.是为结果标准. 第二种观点认为,如果被告有多次故意殴打 ...

  • 离婚损害赔偿的认定标准是如何的
  • 离婚损害赔偿的认定标准是如何的 离婚损害赔偿的认定标准有哪些,这是不少网友们的共同疑问.因此,本番文章特意针对大家的这个问题,为大家整理了相应的内容,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来具体了解下哦. 离婚损害赔偿是有一定认定标准的,只有状况达到了这样的标准,才会给予赔偿哦.那离婚损害赔偿的认定标准有哪些呢?下面就来 ...

  • 刑事审判参考99-15索引
  • <刑事审判参考>: 1999年1集1号--2015年101集1054号 2015-12-04 来源:为你辩护网 浏览次数:1132 1999年第1集·总第1集 [第1号]北京太子纺织工业有限公司.姚志俊等走私普通货物案--单位走私犯罪在法律文书中如何表述? [第2号]刘振杰骗购国家外汇额 ...

  • 离婚法律问题解答
  • 基本资料 离婚法律问题解答 作者: 王运声 出版社: 出版年: 2006年08月第1版 页数: 定价: 2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就当前离婚所涉及的法律常识问题进行解答的实用型参考资料.书中所提的问题多为离婚中可能遇见的.需要了解的法律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精选了许多与当前生活密切 ...

  • 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如何认定
  • 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如何认定 摘要: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如何认定?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如何区分?为您提供金华在线刑事律师咨询,欢迎访问: 本文主要介绍了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如何认定?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如何区分?的相关法律知识,欢迎阅读: 如果遇到刑事辩护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到法律直通车找我们的专业刑事律师在线咨询法律问 ...

  •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分割和认定
  •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分割和认定 的方式有和两种方式,无论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都要解决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小孩和;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和分割,夫妻的认定和承担;过错方对无过错方的赔偿四个大的问题. 一.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是法院判决夫妻双方是否应该离婚的裁判标准 (一).如果法院审查夫妻双方夫妻感情没有破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