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孝道之吾见

中国传统孝道之吾见

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之一,渗透到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谢幼伟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所说,“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谓‘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作用之大,地位之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修身养性,融合家庭,报国敬业,凝聚社会等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总观儒家孝道文化的全部内容,其中有不少有价值的东西,应当吸收其基本的、合理的内核,为创造新的孝道文化服务。

自解放以来,人们的孝道观念十分淡薄,不少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孝”以及怎样“孝”,因而不论农村还是城市都出现了大量不孝顺父母、不赡养父母的忤逆行为,甚至有杀害父母,杀害爷爷奶奶的事情发生,也不少父母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这一切说明,今天是批判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提倡创建现代孝道文化的时候了。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最基本的,“孝”这个概念主要就在于顺从父母的愿望,满足他们的需要和要求,这在中国是个十分古老的观念。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孝道也是形成现代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渊源,还可以说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

当然,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如愚民性、不平等性、保守性、封建性等等。

首先,孝道文化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经历了孔子、孟子以及后来历代儒家特别是统治阶级文人的诠释修改,已经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思想理论体系,包含有大量封建迷信、神秘的乃至“愚忠”、“愚孝”的内容,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再如“割股医母”,“投江殉父”;还有那些“三月之殡”、“三年之丧”等等封建礼节。对于这些东西,我们应该要彻底加以批判、否定和抛弃。

其次,由“三纲五伦”建立并延伸出来的家庭秩序、社会秩序即,臣必须服从于君,子必须服从于父,妇必须服从于夫,弟必须服从于兄。这些服从关系是无条件的,不管有理还是无理。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关系,一个人好像不是为自己而存在,而是为他人而存在。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等级组织中,然后,根据出生位置给他以一辈子不变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是成年之前,还是之后,甚至都六七十岁了,每个人在这个层次秩序中的地位不变,永远是在长者说话时幼者只有听话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几等,永远没有自我。从儿女出生开始,通过《三字经》等经典将他们嵌入“孔家店”,扣上“三纲”包袱,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因不服长者的意愿而内疚得无地自容。

另外,中国孝道文化的重点在于维护“家”的经济功能,轻视其社交与情感功能。“养儿防老”就是典例。所以儒家文化里“孝”、“顺从”、“听话”排在第一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也在这里,一旦经济利益交换是“家”的最主要功能,人们容易先看到利益,后才是亲情,或者只看到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夹在“家”中,你搞不清亲戚对你好是真好,还是出于利益。在现实生活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因为利益大打出手的儒家家庭,而不是突出亲情、突出情感关系的温情脉脉的儒家世界。那种理想化了的儒家世界在中国还没实现过,从内在逻辑上可能也很难实现。

有些人认为中国文化重视家庭,而西方文化则不然。—— 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实际上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重视“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传统中国的“家”侧重强制性的经济交易功能,西方社会的“家”侧重基于自愿的感情交往功能。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儿女都会照顾父母老人,只不过前者可能更多出于“义务”责任感,而后者是出自“爱”,差别即在此。

所以,新的孝道文化也应该融入一些西方的文化元素,应该将孝道建立在家庭成员彼此相爱、平等自由的基础之上。

以上是我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及其继承的一些看法。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弘扬孝道文化的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观点科学地审视传统的孝道文化,要充分认识吸收儒家孝道文化的精华,吸取精华,扬弃糟粕,继承、弘扬传统孝道文化。

中国传统孝道之吾见

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之一,渗透到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谢幼伟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所说,“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谓‘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作用之大,地位之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修身养性,融合家庭,报国敬业,凝聚社会等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总观儒家孝道文化的全部内容,其中有不少有价值的东西,应当吸收其基本的、合理的内核,为创造新的孝道文化服务。

自解放以来,人们的孝道观念十分淡薄,不少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孝”以及怎样“孝”,因而不论农村还是城市都出现了大量不孝顺父母、不赡养父母的忤逆行为,甚至有杀害父母,杀害爷爷奶奶的事情发生,也不少父母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这一切说明,今天是批判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提倡创建现代孝道文化的时候了。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最基本的,“孝”这个概念主要就在于顺从父母的愿望,满足他们的需要和要求,这在中国是个十分古老的观念。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孝道也是形成现代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渊源,还可以说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

当然,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如愚民性、不平等性、保守性、封建性等等。

首先,孝道文化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经历了孔子、孟子以及后来历代儒家特别是统治阶级文人的诠释修改,已经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思想理论体系,包含有大量封建迷信、神秘的乃至“愚忠”、“愚孝”的内容,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再如“割股医母”,“投江殉父”;还有那些“三月之殡”、“三年之丧”等等封建礼节。对于这些东西,我们应该要彻底加以批判、否定和抛弃。

其次,由“三纲五伦”建立并延伸出来的家庭秩序、社会秩序即,臣必须服从于君,子必须服从于父,妇必须服从于夫,弟必须服从于兄。这些服从关系是无条件的,不管有理还是无理。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关系,一个人好像不是为自己而存在,而是为他人而存在。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等级组织中,然后,根据出生位置给他以一辈子不变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是成年之前,还是之后,甚至都六七十岁了,每个人在这个层次秩序中的地位不变,永远是在长者说话时幼者只有听话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几等,永远没有自我。从儿女出生开始,通过《三字经》等经典将他们嵌入“孔家店”,扣上“三纲”包袱,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因不服长者的意愿而内疚得无地自容。

另外,中国孝道文化的重点在于维护“家”的经济功能,轻视其社交与情感功能。“养儿防老”就是典例。所以儒家文化里“孝”、“顺从”、“听话”排在第一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也在这里,一旦经济利益交换是“家”的最主要功能,人们容易先看到利益,后才是亲情,或者只看到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夹在“家”中,你搞不清亲戚对你好是真好,还是出于利益。在现实生活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因为利益大打出手的儒家家庭,而不是突出亲情、突出情感关系的温情脉脉的儒家世界。那种理想化了的儒家世界在中国还没实现过,从内在逻辑上可能也很难实现。

有些人认为中国文化重视家庭,而西方文化则不然。—— 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实际上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重视“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传统中国的“家”侧重强制性的经济交易功能,西方社会的“家”侧重基于自愿的感情交往功能。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儿女都会照顾父母老人,只不过前者可能更多出于“义务”责任感,而后者是出自“爱”,差别即在此。

所以,新的孝道文化也应该融入一些西方的文化元素,应该将孝道建立在家庭成员彼此相爱、平等自由的基础之上。

以上是我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及其继承的一些看法。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弘扬孝道文化的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观点科学地审视传统的孝道文化,要充分认识吸收儒家孝道文化的精华,吸取精华,扬弃糟粕,继承、弘扬传统孝道文化。


相关内容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 论中国传统孝道文化 摘要: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和主要特征,是社会生活的根本,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继承和提倡孝道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传统孝道 继承 提倡 现实意义 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 ...

  • 孝道文化的作用和断层因果
  • 4天前来源:华夏一脉拜拜网 中国传统孝道文明的前史效果 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的基地,孝道文明在中国前史翻开过程中的效果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从单个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根底.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品德可以完善.否则,失掉孝道,就失掉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根底.在今日,主张孝道, ...

  • 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 第 卷第 期 年 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思想发见] 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潘建锋 (湖南科技学院科研处,湖南永州 ) 摘 要: 中国传统孝道有许多敬老.养老的思想和措施,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孝道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传 ...

  • 传统孝道对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现实意义分析
  • 农耕文化 甘肃农业2009年第08期(总277期) 传统孝道对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现实意义分析 丁艳平 (襄樊学院,湖北襄樊441000) 摘要:养老敬老是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内涵,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农村养老问题尤为突出.社会现实要求人们重新考察传统孝道,在当代社会弘扬孝道的合理内涵对解决我国 ...

  • 理解感恩孝道
  • <理解 感恩 孝道> 环节一.情景剧表演 环节二.自由发言.讨论 代沟是客观存在的,但绝对不是我们不听父母教育,冒犯父母的理由和挡箭牌. 环节三.展示你所了解到的父母给子女无私的爱的故事和感恩父母的故事. 环节四.配乐朗诵:<妈妈的唠叨彻底改变了我>.<妈妈,是您彻底改 ...

  •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小论文
  •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摘要:中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资源和传统美德,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中华孝道.和谐社会及两者之间关系的阐述,探讨如何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构建新孝道. 关键词:中华孝道:和谐社会:意义:构建新孝道 概述: 孝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资源,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在社会飞速发展 ...

  • 学校德育中应加强孝道教育
  • 学校德育中应加强孝道教育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祝沟中学 董玉芳 全国妇联老龄办近期发布了"新24孝"标准,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新24孝"标准的出炉,是全国妇联老龄办尽职尽责.关心老年人的体现,但也折射出了传统孝道面临现代化进程的困惑.留学生机场刀刺母亲,周其凤 ...

  • 现代新孝道=传统孝道-封建主义+现代文明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新孝道=传统孝道-封建主义+现代文明 作者:王梦娇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2年第11期 摘要:孝道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早已渗入了每个国人的血液,但是传统孝道与现代文明产生了种种冲突,我们应该加以扬弃,抛弃封建 ...

  • 关于当代大学生孝道观念变迁的调查报告
  • 关于当代大学生孝道观念变迁的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孝道内容及其表达方式发展至今有些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通过对广州地区十二所高校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孝道观念整体上较强.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关注与关心.对传统孝道观念和方式的批判继承以及出现了新的.具有合理性的孝道表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