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 简答题

1、 个体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学科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学科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并解释各种方法的含义。

(1)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言

行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方法。

(2) 访谈法:是指调查者与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的谈话、询

问,以了解被调查者对所调查内容的态度倾向、心理反映等的方

法。

(3) 问卷法:研究者用来从个体对一些问题的回答中收集各种信息的

一种调查方法。

(4) 实验法:有目的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设一定的条件的环境中

诱发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5) 案例研究法:经出对个案的深入分析以解决有关问题的一种研究

方法。

(6) 投射法:就是让被试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

在无拘束的情景中,显露出其个性特征的一种方法。

4、 心理学在历史上有哪几大学派,各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1)科学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学派,代表人物是冯特。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元素后,再逐一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

(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该学派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

(3)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该学派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华生的研究路线可以用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构造主义把心理活动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并不合理,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格式塔心理学着重在知觉的层次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作为一种学派重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结果在当时很有影响。

(5)精神分析学派: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欧洲,其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主张心理学者应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7)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

5、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研究对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研究任务:(1)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完成组织既定目标

(2)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教育

(3)建构与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6、 当前我国企业员工主要的人格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1)环境性:环境性指个体在工作态度、工作需要、工作动机以及行为习惯

等过程中较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或

左右的人格特征。 (2)学习性:学习性是指员工身上体现出来

的具有强烈学习动机和进取愿望、十分注重自身人力资本积累的人

格特征。(3)实利性:实利性的本质是指个体以追求个人财富最大

化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4)复杂性:复杂性是指在我国经济

转型时期,企业员工心态上表现出的多面性。

7、 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激励机制 (2))压力机制 (3)约束机制 (4)保障机制

(5)选择机制 (6)环境影响机制

8、 简答有哪几种人性假设,其对应的理论是什么?

(1)经济人假设 麦格雷戈的“X理论”

(2)“社会人”假设: 人际关系学说

(3)“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麦格雷戈的“Y理论”

(4)“复杂人”的假设 超Y理论”,即权变理论

9、 简答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特征:(1)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4)文化是一份社会遗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5)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性

10、 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人们往往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 答:(一)以人为镜,即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获得对自我的认识。

自我概念不但与他人的实际反应有密切关系,而且也与个人对他人反应的估价相关联。

(二)扮演角色,以促进自我知觉的发展。

角色理论是自我知觉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知觉理论。

(三)通过社会比较来认识并评价自己。

(四)通过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实现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 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的观察与分析:另一是对已有的心理经验的回忆与反思。内省法虽然较主观,但与其它方法配合,也会收到正确认识自我的良好效果。

11、 什么是知觉?知觉有哪些特性?

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特性:(1)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2)选择性:人在知觉事物时,首先要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

(3)理解性: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

(4)恒常性:人们在剌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现象。

12、 简答民族文化的五个维度

(1) 权利距离指数—聚焦于不同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程度;

(2) 个人主义—聚焦于社会对于个人成就及人际关系的认同程度;

(3) 女性气质—关注对于传统女性的工作角色及男性成功、控制、权

力的社会角色模式的认同程度;

(4) 不确定性规避指数—聚焦于对于不确定性及含糊性的容忍程度;

(5) 长期取向文化—关注一个组织是否愿意长期忠诚于传统的、先前

的思想和价值观。

13、 什么是整合同化理论

是将企业多元的价值观转变为一个大多数员工 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即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使全体员工接受。

14、 造成社会知觉出现错觉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第一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从众心理效应;心理相容效应;错误的逻辑推理;以己度人;归因倾向。

15、 什么是自我和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有哪些要素构成?

自我: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切个体能够称之“我的”之总和。它既包括个体的躯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也包括所有与个体有关的存在物,如个人的事业、成就、名誉、地位、财产、权力等。狭义的自我,仅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与控制。

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思想、感情、需要、欲望、动机、个性等的认识。

构成要素: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

16、 简述性格差异与管理

人的性格即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影响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与管理实践表明:人的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谅解、支持、友谊、团结、诚实、谦虚、热情等是使企业和单位人际关系和谐,有凝聚力的重要心理品质;相反,对人冷淡、刻薄、嫉妒、高傲,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出现扯皮、拆台、凝聚力差与士气低落的局面。

性格与创造力、竞争力。人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又同人的某些性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 独立性强的人抱负水准高,适应能力强,有革新开拓精神,有时难免武断;而依赖性强的人自信心弱,易受传统束缚,创造力和竞争性也差。

性格与效率。俗话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有的人智力水平不高,能力也不强,但非智力因素优异,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如有事业心、责任心、

恒心,为人勤奋好学,则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同样能够在学习、工作方面取得成就。相反,如果单凭小聪明。没有好的性格品质,为人懒惰、浮躁、对知识不求甚解、浅尝辄止,那么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不会很高。

性格与领导类型。勒温(K.Lewin)等人通过对团体的实验研究提出的专制、民主、放任三种类型的领导。不同类型的领导在管理中起的作用不一样。通常,专制型治乱效果好,民主型是成熟的领导,放任型最差。不仅性格特征会影响领导类型,而且领导类型对被领导者的性格形成也有重要影响。专制型领导与教养方式会使人产生冷淡、攻击、依赖、服从、情绪不稳等性格特征;民主型领导与教养方式会使人产生积极、友好、合作、独立、直爽、社交情绪稳定等性格;放任型领导与教养方式会产生无组织、无纪律、无目标、放任自流的性格。

在管理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利用性格特征:

(1)重视培养和塑造员工的优良性格

(2)对不同性格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3)人员选拔和使用,尤其要重视性格品质考核

非凡才智+敬业精神

17、 什么是态度?态度的成分有哪几方面?态度的性质有哪几方面?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事件、物、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等。 态度的成分:

认知成分是指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某个对象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

情感成分是指个人对于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挑剔、喜欢与厌恶等。

意向成分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定势作用。又称为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

态度具有以下这些性质:

1、态度不是遗传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

2、态度必须有一个特定的对象。

3、态度具有相对的持久性。

4、态度是一种内在结构

5、态度的核心是价值。

18、什么是心理学?

19、心理现象的分类

20、什么是意识

21、观察计划的内容

22、什么是半结构性访谈

23、什么是社会知觉

二、 论述题

个体差异与管理

一、 简答题

1、 个体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学科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学科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并解释各种方法的含义。

(1)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言

行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方法。

(2) 访谈法:是指调查者与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的谈话、询

问,以了解被调查者对所调查内容的态度倾向、心理反映等的方

法。

(3) 问卷法:研究者用来从个体对一些问题的回答中收集各种信息的

一种调查方法。

(4) 实验法:有目的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设一定的条件的环境中

诱发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5) 案例研究法:经出对个案的深入分析以解决有关问题的一种研究

方法。

(6) 投射法:就是让被试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

在无拘束的情景中,显露出其个性特征的一种方法。

4、 心理学在历史上有哪几大学派,各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1)科学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学派,代表人物是冯特。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元素后,再逐一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

(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该学派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

(3)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该学派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华生的研究路线可以用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构造主义把心理活动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并不合理,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格式塔心理学着重在知觉的层次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作为一种学派重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结果在当时很有影响。

(5)精神分析学派: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欧洲,其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主张心理学者应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7)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

5、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研究对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研究任务:(1)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完成组织既定目标

(2)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教育

(3)建构与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6、 当前我国企业员工主要的人格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1)环境性:环境性指个体在工作态度、工作需要、工作动机以及行为习惯

等过程中较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或

左右的人格特征。 (2)学习性:学习性是指员工身上体现出来

的具有强烈学习动机和进取愿望、十分注重自身人力资本积累的人

格特征。(3)实利性:实利性的本质是指个体以追求个人财富最大

化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4)复杂性:复杂性是指在我国经济

转型时期,企业员工心态上表现出的多面性。

7、 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激励机制 (2))压力机制 (3)约束机制 (4)保障机制

(5)选择机制 (6)环境影响机制

8、 简答有哪几种人性假设,其对应的理论是什么?

(1)经济人假设 麦格雷戈的“X理论”

(2)“社会人”假设: 人际关系学说

(3)“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麦格雷戈的“Y理论”

(4)“复杂人”的假设 超Y理论”,即权变理论

9、 简答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特征:(1)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4)文化是一份社会遗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5)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性

10、 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人们往往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 答:(一)以人为镜,即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获得对自我的认识。

自我概念不但与他人的实际反应有密切关系,而且也与个人对他人反应的估价相关联。

(二)扮演角色,以促进自我知觉的发展。

角色理论是自我知觉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知觉理论。

(三)通过社会比较来认识并评价自己。

(四)通过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实现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 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的观察与分析:另一是对已有的心理经验的回忆与反思。内省法虽然较主观,但与其它方法配合,也会收到正确认识自我的良好效果。

11、 什么是知觉?知觉有哪些特性?

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特性:(1)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2)选择性:人在知觉事物时,首先要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

(3)理解性: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

(4)恒常性:人们在剌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现象。

12、 简答民族文化的五个维度

(1) 权利距离指数—聚焦于不同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程度;

(2) 个人主义—聚焦于社会对于个人成就及人际关系的认同程度;

(3) 女性气质—关注对于传统女性的工作角色及男性成功、控制、权

力的社会角色模式的认同程度;

(4) 不确定性规避指数—聚焦于对于不确定性及含糊性的容忍程度;

(5) 长期取向文化—关注一个组织是否愿意长期忠诚于传统的、先前

的思想和价值观。

13、 什么是整合同化理论

是将企业多元的价值观转变为一个大多数员工 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即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使全体员工接受。

14、 造成社会知觉出现错觉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第一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从众心理效应;心理相容效应;错误的逻辑推理;以己度人;归因倾向。

15、 什么是自我和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有哪些要素构成?

自我: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切个体能够称之“我的”之总和。它既包括个体的躯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也包括所有与个体有关的存在物,如个人的事业、成就、名誉、地位、财产、权力等。狭义的自我,仅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与控制。

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思想、感情、需要、欲望、动机、个性等的认识。

构成要素: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

16、 简述性格差异与管理

人的性格即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影响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与管理实践表明:人的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谅解、支持、友谊、团结、诚实、谦虚、热情等是使企业和单位人际关系和谐,有凝聚力的重要心理品质;相反,对人冷淡、刻薄、嫉妒、高傲,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出现扯皮、拆台、凝聚力差与士气低落的局面。

性格与创造力、竞争力。人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又同人的某些性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 独立性强的人抱负水准高,适应能力强,有革新开拓精神,有时难免武断;而依赖性强的人自信心弱,易受传统束缚,创造力和竞争性也差。

性格与效率。俗话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有的人智力水平不高,能力也不强,但非智力因素优异,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如有事业心、责任心、

恒心,为人勤奋好学,则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同样能够在学习、工作方面取得成就。相反,如果单凭小聪明。没有好的性格品质,为人懒惰、浮躁、对知识不求甚解、浅尝辄止,那么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不会很高。

性格与领导类型。勒温(K.Lewin)等人通过对团体的实验研究提出的专制、民主、放任三种类型的领导。不同类型的领导在管理中起的作用不一样。通常,专制型治乱效果好,民主型是成熟的领导,放任型最差。不仅性格特征会影响领导类型,而且领导类型对被领导者的性格形成也有重要影响。专制型领导与教养方式会使人产生冷淡、攻击、依赖、服从、情绪不稳等性格特征;民主型领导与教养方式会使人产生积极、友好、合作、独立、直爽、社交情绪稳定等性格;放任型领导与教养方式会产生无组织、无纪律、无目标、放任自流的性格。

在管理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利用性格特征:

(1)重视培养和塑造员工的优良性格

(2)对不同性格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3)人员选拔和使用,尤其要重视性格品质考核

非凡才智+敬业精神

17、 什么是态度?态度的成分有哪几方面?态度的性质有哪几方面?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事件、物、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等。 态度的成分:

认知成分是指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某个对象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

情感成分是指个人对于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挑剔、喜欢与厌恶等。

意向成分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定势作用。又称为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

态度具有以下这些性质:

1、态度不是遗传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

2、态度必须有一个特定的对象。

3、态度具有相对的持久性。

4、态度是一种内在结构

5、态度的核心是价值。

18、什么是心理学?

19、心理现象的分类

20、什么是意识

21、观察计划的内容

22、什么是半结构性访谈

23、什么是社会知觉

二、 论述题

个体差异与管理


相关内容

  • 小学心理学
  •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A.人格 B.性格 C.气质 D.倾向性 2.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3.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 A.幼儿期 B.童年期 C. ...

  • 教育心理学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本章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发展的基本理论,为学习教育心理学奠定基础.本章也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和热点,历年考试涉及的题型较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都反复出现,既考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也考试对重点理论的把握和运用.本章学习的时间相 ...

  • 第三章_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习题)
  •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本章重点提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D ). A .主观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能动性 2.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 ...

  • 第二章知识要点
  •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在教育心理学的考试中,本章作为重点章节进行考查,以往的试题中涉及本章内容的题型较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都有.重点是: 1.心理发展的概念及四个基本特征.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关键期等基本概念.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心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我 ...

  •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意义
  •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对象 幼儿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 ...

  • 学生的个体差异
  • 学生的个体差异 尽管目前对于学习者的差异到底是主要由先天因素造成的,还是由后天环境中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因素造成的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如智力差异.兴趣差异.气质差异.性格差异和学习风格差异等.学生的学习除了受到外在的教学活动的影响外,还受到其自身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

  • 11 个体差异
  • 第十一章 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 )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特点.人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方方面面,每个个体的心理.生理和社会背景都存在差异,而心理学研究主要关心的是个体在能力方面和人格方面的差异. 比起人与人之间的共性来说, ...

  •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1.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 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 定向性和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3.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中学生认知结构的体系基本形成; 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 ...

  •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A.反映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B.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D.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2.从气质类型角度看,多愁善感的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