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诗言志"意义辨析

○李芙华 陈 柳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重要命题。后世对其解读往往集中在政教功能之上,认为其和魏晋时期产生的“诗缘情”有极大的冲突。一是以教化的角度来解读诗歌,一是以审美的角度来解读诗歌。但是笔者认为,这两个命题实际上涉及两个不同文学理论范畴,本文从“诗”起源及意义演变入手,认为先秦时的“诗言志”是文学理论纲领式的命题,而“诗缘情”只是这个命题下的一个分支。

[关键词] 诗;志;诗言志

中图分类号: I 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2-0068-01

“诗言志”是先秦时期出现的重要的文学概念。它引起了后世文学理论家的广泛探讨,对它有多种不同解释。要弄清这个命题,需要先了解“诗言志”的“诗”是指什么,“志”是指什么,“诗”和“志”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三个问题若能澄清,“诗言志”这个命题便可迎刃而解。

一、“诗”的内涵的演变

“诗”的出现大约在西周时期,和“志”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很多文学理论典籍中,二者并没有区别,闻一多先生便认为两者是同源。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说:“诗,志也。从言,寺声。”

最早阐述“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

帝曰:夔!命女典乐,教冑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兽率舞。 《尚书》是记录中国上古时期事迹的著作。这里的“诗”并不指纯粹的语言,而是和乐、舞紧密结合,三位一体的东西。它是巫师祷告时的唱词,和今日被称为文艺作品的诗有着明显区别。正如李泽厚、刘纲纪所讲:历史地考察起来,我们认为在远古的氏族社会中,还不可能产生后世那种抒发个人情感、被称为文艺作品的“诗”。当时所谓的“诗”是在宗教性、政治性的祭祀和庆功的仪式中祷告上天、颂扬祖先、记叙重大历史事件和功绩的唱词。它的作者是巫祝之官。

到春秋时期,人们论“诗”,多指《诗经》。《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上有郑伯宴请赵孟、子展等人,大家在宴会上赋诗言志的故事。他们所赋之诗,实际上指《诗经》。那时人们引诗赋诗并不注重诗歌文本意义,而是根据需要来引用,只要问答双方都能明白就可以了。如《左传·昭公十六年》,郑国六位大臣给晋国韩起饯行,每人赋《诗》一首。这六首诗均出自《郑风》,有《野有蔓草》《羔裘》等,都是断章取义,韩起也明白对方的意思,一一作答,又答赋《我将》。

春秋期末,孔子提出了诗 “兴观群怨”说,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兴”是指可以借诗歌抒发情志,“观”是指可以通过诗歌观察国家兴衰和人民疾苦,所谓“群”是指可以通过诗歌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沟通人民的感情,所谓“怨”是指可以借诗歌讽刺执政者的过失或抱怨苛政。孔子的“诗”虽然也是指《诗经》,可他对诗歌功能的强调,使“‘诗’的内涵从经典的、文献的《诗》渐渐地向着本体的、独立的文体诗演化”。孔子之后的孟子提出“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认为,在解读《诗》的时候,要根据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去推测揣摩作者思想感情。这里的《诗》虽然依然指向诗经,但已有了“文”“辞”之辩,即语言和修辞手法的内涵,使“诗”之含义又向独立的文学体裁迈进了一步。

此时“诗”的范围依然很广,可以说包括一切能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诗言志”也就是文字记录的东西对这个世界的描述,既有情,也有礼仪制度,还有奇闻轶事等。如《诗经》中

便有“风”“雅”“颂”三种体裁,表述的虽是不同的内容,但统称“诗”。

诗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萌芽,发源于汉,确立于魏晋。从作品来推论,在汉代,所谓的“文”和“文章”便是指赋,赋是诗与散文的混合物。“诗文”没有明显的分界。魏晋之时的陆机在《文赋》中将文章分为十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特征,“诗”的特征是“缘情而绮靡”。魏晋时候的五言诗极为兴盛,阮籍便是以五言诗闻名后世,由此可推知,陆机《文赋》的“诗”指的便是作为一种独立文学体裁的诗,也就是今日所言的古诗。

二、“志”内涵的演变

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中认为“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他从考证“志”的字源意义出发,认为藏在心中东西便是“志”。文字的出现就是为了便于记忆,因此,在最初,所有的文字都可以称为“志”。并由此得出了“诗”记事和“歌”抒情两种不同文学形式的不同功能。

闻一多先生的说法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回到上文《尚书》中关于“诗言志”之说中,便能发现问题所在。郭绍虞先生在《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将其解释为“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原始社会中,人们头脑中并没有严格的文学体裁观念,那时候的诗、歌、乐、舞是融合在一起的,在祭祀中用来向神灵祈祷,以求风调雨顺。《尚书》这里的“志”指在一片和谐融洽气氛中人的内心情感的咏发,不能是一种记载行为。

《后汉书·艺文志》也有一段关于“诗言志”的阐述,《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这段话指出若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哀乐之心”便是“诗”。哀乐之心必然只能是情感。因此,“诗言志”的“志”能指内心情感。

由此可见,“志”最初可能是作为一个记录行为而出现的,但是当它和“诗”结合起来,便成了人类一切精神活动的总称,包括“知”“情”“意”。正如罗根泽先生对“志”内涵的解释:“志不仅包括性情,也包括理智,理智的发展偏于事功,所以严格地说,言志之中还有一半的功用成分。”

三、“诗言志”内涵分析

对“诗言志”的争论主要在“诗言志”是否只讲述了诗的政教功能,和“诗缘情”对立;还是也阐发了“诗”的审美功能,是教化和审美的统一。持前一种观念的人多从儒家文献入手,认为“诗言志”看重的是诗歌对人民道德教育以期达到国治民安的政治功用。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对“诗言志”的一种误读。

从上文中对“诗”和“志”的分析中,可得知,在先秦时期“诗言志”实际上是文学作品对人类精神活动的总表述,并不能将其机械的理解为具体的“志向”或“情志”,并由此划分中国文学理论的两大范畴。儒家虽然看重文学作品的政教功能,但并未否认“诗”传情功能。如在孔子对《诗经》“兴观群怨”的功能的阐述中,将“兴”放在诗歌功能的首位,这是对后世学者对儒家的“诗言志”只注重其政教功能忽视审美的有力反驳。

到汉代之时,儒家经典《毛诗序》虽然非常重视诗与政教的关系,但也没有扼杀情。《毛诗序》有言: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它明确提到“诗”是在情感的驱使下产生的。这是对“志”并非道德劝诫的最有力说明。不过,需注意《毛诗序》指出诗歌情动而生的时候,强调了其要符合礼仪规范,不能任情感放任无拘,即“发乎情,止乎礼”。后人往往将解读点放在 “止乎礼”上,将《毛诗序》及“诗言志”理解为诗歌教育人们以怎样的方式来相处,从而引申出诗歌的教化功能,而忽视了诗对情感的表达作用。这是对“诗言志”解读的误区。

由此可见,“诗言志”在“诗”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之前,讲文学作品对人的情志的阐发作用,既有“情感”也有“教化”二者水乳交融不分彼此,是一种总体性的文学纲领。直到

诗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之后,情形才发生了变化,由此延伸出了“诗缘情”的命题。 综上所述,“诗言志”在先秦时期乃是一个概念非常宏大的文学理论命题,它不仅涉及了文学理论的教化作用,也涉及了文学理论对情感的抒发作用。魏晋之时出现的“诗缘情”是诗歌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之后产生的另一种命题,只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分支,其论述范围、内涵相对于先秦之时的“诗言志”都小得多。

○李芙华 陈 柳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重要命题。后世对其解读往往集中在政教功能之上,认为其和魏晋时期产生的“诗缘情”有极大的冲突。一是以教化的角度来解读诗歌,一是以审美的角度来解读诗歌。但是笔者认为,这两个命题实际上涉及两个不同文学理论范畴,本文从“诗”起源及意义演变入手,认为先秦时的“诗言志”是文学理论纲领式的命题,而“诗缘情”只是这个命题下的一个分支。

[关键词] 诗;志;诗言志

中图分类号: I 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2-0068-01

“诗言志”是先秦时期出现的重要的文学概念。它引起了后世文学理论家的广泛探讨,对它有多种不同解释。要弄清这个命题,需要先了解“诗言志”的“诗”是指什么,“志”是指什么,“诗”和“志”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三个问题若能澄清,“诗言志”这个命题便可迎刃而解。

一、“诗”的内涵的演变

“诗”的出现大约在西周时期,和“志”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很多文学理论典籍中,二者并没有区别,闻一多先生便认为两者是同源。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说:“诗,志也。从言,寺声。”

最早阐述“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

帝曰:夔!命女典乐,教冑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兽率舞。 《尚书》是记录中国上古时期事迹的著作。这里的“诗”并不指纯粹的语言,而是和乐、舞紧密结合,三位一体的东西。它是巫师祷告时的唱词,和今日被称为文艺作品的诗有着明显区别。正如李泽厚、刘纲纪所讲:历史地考察起来,我们认为在远古的氏族社会中,还不可能产生后世那种抒发个人情感、被称为文艺作品的“诗”。当时所谓的“诗”是在宗教性、政治性的祭祀和庆功的仪式中祷告上天、颂扬祖先、记叙重大历史事件和功绩的唱词。它的作者是巫祝之官。

到春秋时期,人们论“诗”,多指《诗经》。《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上有郑伯宴请赵孟、子展等人,大家在宴会上赋诗言志的故事。他们所赋之诗,实际上指《诗经》。那时人们引诗赋诗并不注重诗歌文本意义,而是根据需要来引用,只要问答双方都能明白就可以了。如《左传·昭公十六年》,郑国六位大臣给晋国韩起饯行,每人赋《诗》一首。这六首诗均出自《郑风》,有《野有蔓草》《羔裘》等,都是断章取义,韩起也明白对方的意思,一一作答,又答赋《我将》。

春秋期末,孔子提出了诗 “兴观群怨”说,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兴”是指可以借诗歌抒发情志,“观”是指可以通过诗歌观察国家兴衰和人民疾苦,所谓“群”是指可以通过诗歌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沟通人民的感情,所谓“怨”是指可以借诗歌讽刺执政者的过失或抱怨苛政。孔子的“诗”虽然也是指《诗经》,可他对诗歌功能的强调,使“‘诗’的内涵从经典的、文献的《诗》渐渐地向着本体的、独立的文体诗演化”。孔子之后的孟子提出“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认为,在解读《诗》的时候,要根据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去推测揣摩作者思想感情。这里的《诗》虽然依然指向诗经,但已有了“文”“辞”之辩,即语言和修辞手法的内涵,使“诗”之含义又向独立的文学体裁迈进了一步。

此时“诗”的范围依然很广,可以说包括一切能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诗言志”也就是文字记录的东西对这个世界的描述,既有情,也有礼仪制度,还有奇闻轶事等。如《诗经》中

便有“风”“雅”“颂”三种体裁,表述的虽是不同的内容,但统称“诗”。

诗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萌芽,发源于汉,确立于魏晋。从作品来推论,在汉代,所谓的“文”和“文章”便是指赋,赋是诗与散文的混合物。“诗文”没有明显的分界。魏晋之时的陆机在《文赋》中将文章分为十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特征,“诗”的特征是“缘情而绮靡”。魏晋时候的五言诗极为兴盛,阮籍便是以五言诗闻名后世,由此可推知,陆机《文赋》的“诗”指的便是作为一种独立文学体裁的诗,也就是今日所言的古诗。

二、“志”内涵的演变

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中认为“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他从考证“志”的字源意义出发,认为藏在心中东西便是“志”。文字的出现就是为了便于记忆,因此,在最初,所有的文字都可以称为“志”。并由此得出了“诗”记事和“歌”抒情两种不同文学形式的不同功能。

闻一多先生的说法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回到上文《尚书》中关于“诗言志”之说中,便能发现问题所在。郭绍虞先生在《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将其解释为“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原始社会中,人们头脑中并没有严格的文学体裁观念,那时候的诗、歌、乐、舞是融合在一起的,在祭祀中用来向神灵祈祷,以求风调雨顺。《尚书》这里的“志”指在一片和谐融洽气氛中人的内心情感的咏发,不能是一种记载行为。

《后汉书·艺文志》也有一段关于“诗言志”的阐述,《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这段话指出若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哀乐之心”便是“诗”。哀乐之心必然只能是情感。因此,“诗言志”的“志”能指内心情感。

由此可见,“志”最初可能是作为一个记录行为而出现的,但是当它和“诗”结合起来,便成了人类一切精神活动的总称,包括“知”“情”“意”。正如罗根泽先生对“志”内涵的解释:“志不仅包括性情,也包括理智,理智的发展偏于事功,所以严格地说,言志之中还有一半的功用成分。”

三、“诗言志”内涵分析

对“诗言志”的争论主要在“诗言志”是否只讲述了诗的政教功能,和“诗缘情”对立;还是也阐发了“诗”的审美功能,是教化和审美的统一。持前一种观念的人多从儒家文献入手,认为“诗言志”看重的是诗歌对人民道德教育以期达到国治民安的政治功用。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对“诗言志”的一种误读。

从上文中对“诗”和“志”的分析中,可得知,在先秦时期“诗言志”实际上是文学作品对人类精神活动的总表述,并不能将其机械的理解为具体的“志向”或“情志”,并由此划分中国文学理论的两大范畴。儒家虽然看重文学作品的政教功能,但并未否认“诗”传情功能。如在孔子对《诗经》“兴观群怨”的功能的阐述中,将“兴”放在诗歌功能的首位,这是对后世学者对儒家的“诗言志”只注重其政教功能忽视审美的有力反驳。

到汉代之时,儒家经典《毛诗序》虽然非常重视诗与政教的关系,但也没有扼杀情。《毛诗序》有言: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它明确提到“诗”是在情感的驱使下产生的。这是对“志”并非道德劝诫的最有力说明。不过,需注意《毛诗序》指出诗歌情动而生的时候,强调了其要符合礼仪规范,不能任情感放任无拘,即“发乎情,止乎礼”。后人往往将解读点放在 “止乎礼”上,将《毛诗序》及“诗言志”理解为诗歌教育人们以怎样的方式来相处,从而引申出诗歌的教化功能,而忽视了诗对情感的表达作用。这是对“诗言志”解读的误区。

由此可见,“诗言志”在“诗”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之前,讲文学作品对人的情志的阐发作用,既有“情感”也有“教化”二者水乳交融不分彼此,是一种总体性的文学纲领。直到

诗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之后,情形才发生了变化,由此延伸出了“诗缘情”的命题。 综上所述,“诗言志”在先秦时期乃是一个概念非常宏大的文学理论命题,它不仅涉及了文学理论的教化作用,也涉及了文学理论对情感的抒发作用。魏晋之时出现的“诗缘情”是诗歌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之后产生的另一种命题,只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分支,其论述范围、内涵相对于先秦之时的“诗言志”都小得多。


相关内容

  • 汉代文学的总体情况
  • 汉代文学的总体情况 汉初统治者在经济上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在政治上提倡黄老思想.汉初文学创作比较关心国家和社会问题,吸取先秦文学创作的经验,总结先秦文学的精华.国力增强之后,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限制了作家们的文学创作.由于统治者要求,歌功颂德的文学盛行. 汉代 ...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有的为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语言学方面: "对立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互补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说汉语的音节 说同音词 说同义词 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述补式也可以,任选一种) 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 ...

  •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参考题目-汉语的借词
  • 一、语言学方面   对立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互补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说汉语的音节   说同音词   说同义词   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或偏正式、述补式等)   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汉语的借词   二、现代汉语方面   现代汉语规范化 ...

  • 曹顺庆论毛诗序
  • <毛诗序>学术话语权的形成及影响 曹顺庆 王庆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摘 要:<毛诗序>按照儒家话语模式对<诗经>进行阐释,提出了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构成了儒家诗学的基本框架,影响中国文坛上千年.本文论述了<毛诗序>学术话 ...

  • 从_言志_到_吟咏情性_--先秦文化.哲学与诗学观念的演进
  • 理论探索・当代文坛・20 11.3 从"言志"到"吟咏情性 --先秦文化.哲学与诗学观念的演进 赵强 王确 " 摘要:先秦诗学观念发端于歌舞娱神的祭祀活动,最初作为原始巫术文化观念形态而存在:周代 人文精神觉醒使得人们的诗学观念由鬼神.祖宗而转向人间政治和伦理,"诗言志 ...

  •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
  • .简答:兴观群怨的内涵是什么?或名解:兴观群怨 (1)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2)所谓"兴",宋代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孔安国说是"引譬连类",意思是通过诗歌的想象引发人的思想情感. ...

  • 毛诗序的诗歌理论
  • 《毛诗序》与抒情言志的诗歌理论 产生于春秋中期的《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录的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纯文学作品,因此诗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实际上是文学的代称,关于诗的理论批评也就具有文学批评的普遍指导性。先秦诗论起于儒家,宗法儒学,从理论上强调言志,很早就提出了 诗言志 这一 开山的纲领 ...

  • 从王官之学到诸子之学
  • 内容提要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4/view-12731.htm 春秋战国之际中国的社会制度出现转型,文化学术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与之相伴,古代文艺思想也发生了第一次重要转折:从王官之学语境的文艺思想转而为诸子之学语境的文艺思想.诸子之学虽然由以"六艺&quo ...

  • 新!中文系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中文系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注:1.这些题目只是选题参考,最终的论文题目有待同学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2.希望同学们在选题时尽可能地避免与其他同学选题雷同,如果出现雷同情况,选题结果公布后,涉及雷同选题的同学要及时与指导老师协商,及时变更选题;3.各班由学习委员负责,在选题公布的一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