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贵州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摘 要】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二者密不可分。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寻求少数民族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契合点,既要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开发与保护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又要不断促进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新农村建设;开发保护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贵州的民族文化更是多彩绚丽。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寨和侗寨;台江姊妹节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反排木鼓舞、侗族大歌和苗族飞歌享誉世界,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誉满全国;民族服饰精美而斑斓;民族节日、民族婚俗、民族歌舞丰富多彩。贵州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贵州黔东南州更是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   一、文化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区分各民族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大多数民族文化既崇尚自然的秉性,又有鲜明的独特性。因此,通过自觉有效的发掘、改造与构建,民族文化可以成为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只要合理保护,这样的资源既不会消耗也不能被替代。”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就是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实现顺利的变迁,而构成少数民族文化的各种文化要素不但能够完整传承,而且能够进一步发挥民族文化的潜在价值和优势,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二者密不可分。一些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化是一种能够维持本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更是以其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渗透力,不断推进现代经济向以人为本、诚信立人的良性方向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寻求少数民族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契合点,既要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开发与保护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又要不断促进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发展,既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困境   (一)少数民族有形文化的流失与衰退   一是少数民族村寨原有的农具制作、竹器编织、蜡染刺绣、米酒酿制等手工业制作逐渐衰弱。二是就是服饰的变化,绝大数人平时都身穿汉服,只有到逢年过节或是旅游表演的时候一些人才穿民族服装。而懂得制作民族服饰工艺的传承人已经开始后继无人。三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织布机、纺车、酒海、工艺品、蓝靛、蜡染、刺绣、服饰等被廉价收购,这导致民族民间实物甚至文物大量流失。   (二)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流失与衰退   一是民族节日文化的衰退。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民族节日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消失。二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面前,民族歌舞也出现了流失和衰退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相的互渗透,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甚至不会表演民族歌舞了。三是民族传统美德的流失。如勤劳勇敢、正直善良、礼貌待人等美德逐渐消失。   (三)语言文化的萎缩   对于一些历史上没有记载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来说,语言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20年前,许多民族村寨人都会说少数民族语言,但现在许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和孩子已经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一些人更是以说少数民族语言为羞。   三、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合理开发与保护的途径探讨   在当今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文化碰撞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贵州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和利用   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方面,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按照“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卖点”的旅游发展思路,加大生态民族文明村镇保护、建设和开发力度。我们认为,这种模式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南边,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2%,居住着苗、侗、壮、瑶、水等19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2005年以来,从江县政府通过多种方式积极进行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工作。   一是进行生态旅游村镇建设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形成特色风格,使村镇建设与旅游景区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是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整理、研究和申报工作,着力保护民族文化原状,着力保护和恢复原生资源,营造民族村镇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是切实保护和改善民族村镇的生态环境。如营造生态林,封管天然林。   四是积极开展以民族生态文明家园为载体的综合治理。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加快改厨、改厕步伐,加大治理脏、乱、差力度。   这些年来,从江旅游业大规模的开发带来许多积极的成效。如:许多村寨修通了宽敞的公路、修建了明亮而具有民族特设的房子;环境大为美化、外来游客明显增多;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和进步;传统文化也普遍复兴。与此同时,从江民族文化的主流和村寨的原生态环境并没有改变。人们依然隆重的庆祝传统节日和表演传统歌舞,而传统的语言和服饰不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继承,而且有许多民族传统和文化还得到了创新和传承。   近年来,贵州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也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大力打造贵州品牌,使贵州以民族风情特色为标志的文化产业日趋兴旺。《多彩贵州风》的成功运作,让《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岜沙汉》、《好花红》等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节目,赢得众多海内外观众的称赞。以及用“民族牌”在贵州举行的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大型活动,如台江“天下苗族第一乡”、“姊妹节”,“凯里斗牛节”、安顺“蜡染之乡”,还有“布依戏之乡”、“苗药王国”等,这些彰显贵州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品牌,不仅叫响了贵州,还为形成和发展贵州的文化产业积累了雄厚的基础,更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因地制宜,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开发与保护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传承性,总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要创新少数民族文化,就要了解它的历史,把握它的实质。而在了解和认识一种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参与者在无意识中已经把这个民族的文化进行了传播和传承,同时也在无意识中强化着本地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文化创新的形式有多种方式。一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现代性元素;二是文化整合与再造,使传统文明升华为现代文明;三是转换功能,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迸发新活力,发挥新功能。由此而言,创新是少数民族文化在新的社会语境中的自我更新与发展,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维系和激发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创新,不但能够使其得到传承和传播,还能够有效的发掘民族文化的潜在价值,促进民族文化的顺利变迁和发展,进而利用这种优势不断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推行“双文化”教育,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文化传承,学校则是实现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学者顾明远曾指出:“文化发展离不开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开展“双文化”教育既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又可以保证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所谓的“双文化”教育就是在推行汉文化教育的同时,在初级教育课程中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进入学校,成为中小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门课程。一是让民族地区的孩子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或实地参观了解民族遗迹、遗物、古迹等。如黎平县把《侗族文化艺术简读》作为全县小学至中学初二的在校生的课余必修课。二是专门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歌舞的学习和表演,如榕江县把侗族音乐组织到小学的音乐教程中进行教学。三是学习民族工艺品的制作等,如台江县以私立形式办起了苗族刺绣学校。   推行“双文化”教育首先能够使少数民族孩子具备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其次能够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最后,推行双文化教育是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最有效方式,可以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一代代传递下去,进而顺利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而贵州现在面临的实际是,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基本上限于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双文化”教育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只作为学习汉语的一种过渡性语言。在贵州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为便于孩子理解教学内容,教师通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来对汉语进行翻译和解释。如在笔者的邻村的岩们村,老师许多时候都用侗语来解释课文内容;还有笔者的邻乡――白市镇的许多小学,老师上课时就用“酸汤话”(苗族的一种方言)来解释课本内容。为此,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双文化教育”任重道远。   总之,在贵州“工业强省”的大背景下,在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并以当地人和民族文化作为主位,动员和促进当地人参与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才能在保护和发展原生态文化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庆中.文化视野中的贫困与发展――贫困地区发展的非经济因素研究[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2] 陈兴贵.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J].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第21卷第41期.   [3] 张蓉蓉.教育与文化传承: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两个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作者简介:周彰波(1980.09- ),男,侗族,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宗教伦理学;周旭(1982.12- ),男,汉族,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外国哲学。

  【摘 要】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二者密不可分。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寻求少数民族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契合点,既要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开发与保护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又要不断促进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新农村建设;开发保护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贵州的民族文化更是多彩绚丽。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寨和侗寨;台江姊妹节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反排木鼓舞、侗族大歌和苗族飞歌享誉世界,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誉满全国;民族服饰精美而斑斓;民族节日、民族婚俗、民族歌舞丰富多彩。贵州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贵州黔东南州更是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   一、文化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区分各民族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大多数民族文化既崇尚自然的秉性,又有鲜明的独特性。因此,通过自觉有效的发掘、改造与构建,民族文化可以成为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只要合理保护,这样的资源既不会消耗也不能被替代。”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就是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实现顺利的变迁,而构成少数民族文化的各种文化要素不但能够完整传承,而且能够进一步发挥民族文化的潜在价值和优势,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二者密不可分。一些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化是一种能够维持本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更是以其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渗透力,不断推进现代经济向以人为本、诚信立人的良性方向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寻求少数民族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契合点,既要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开发与保护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又要不断促进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发展,既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困境   (一)少数民族有形文化的流失与衰退   一是少数民族村寨原有的农具制作、竹器编织、蜡染刺绣、米酒酿制等手工业制作逐渐衰弱。二是就是服饰的变化,绝大数人平时都身穿汉服,只有到逢年过节或是旅游表演的时候一些人才穿民族服装。而懂得制作民族服饰工艺的传承人已经开始后继无人。三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织布机、纺车、酒海、工艺品、蓝靛、蜡染、刺绣、服饰等被廉价收购,这导致民族民间实物甚至文物大量流失。   (二)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流失与衰退   一是民族节日文化的衰退。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民族节日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消失。二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面前,民族歌舞也出现了流失和衰退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相的互渗透,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甚至不会表演民族歌舞了。三是民族传统美德的流失。如勤劳勇敢、正直善良、礼貌待人等美德逐渐消失。   (三)语言文化的萎缩   对于一些历史上没有记载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来说,语言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20年前,许多民族村寨人都会说少数民族语言,但现在许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和孩子已经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一些人更是以说少数民族语言为羞。   三、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合理开发与保护的途径探讨   在当今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文化碰撞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贵州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和利用   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方面,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按照“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卖点”的旅游发展思路,加大生态民族文明村镇保护、建设和开发力度。我们认为,这种模式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南边,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2%,居住着苗、侗、壮、瑶、水等19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2005年以来,从江县政府通过多种方式积极进行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工作。   一是进行生态旅游村镇建设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形成特色风格,使村镇建设与旅游景区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是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整理、研究和申报工作,着力保护民族文化原状,着力保护和恢复原生资源,营造民族村镇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是切实保护和改善民族村镇的生态环境。如营造生态林,封管天然林。   四是积极开展以民族生态文明家园为载体的综合治理。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加快改厨、改厕步伐,加大治理脏、乱、差力度。   这些年来,从江旅游业大规模的开发带来许多积极的成效。如:许多村寨修通了宽敞的公路、修建了明亮而具有民族特设的房子;环境大为美化、外来游客明显增多;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和进步;传统文化也普遍复兴。与此同时,从江民族文化的主流和村寨的原生态环境并没有改变。人们依然隆重的庆祝传统节日和表演传统歌舞,而传统的语言和服饰不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继承,而且有许多民族传统和文化还得到了创新和传承。   近年来,贵州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也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大力打造贵州品牌,使贵州以民族风情特色为标志的文化产业日趋兴旺。《多彩贵州风》的成功运作,让《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岜沙汉》、《好花红》等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节目,赢得众多海内外观众的称赞。以及用“民族牌”在贵州举行的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大型活动,如台江“天下苗族第一乡”、“姊妹节”,“凯里斗牛节”、安顺“蜡染之乡”,还有“布依戏之乡”、“苗药王国”等,这些彰显贵州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品牌,不仅叫响了贵州,还为形成和发展贵州的文化产业积累了雄厚的基础,更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因地制宜,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开发与保护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传承性,总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要创新少数民族文化,就要了解它的历史,把握它的实质。而在了解和认识一种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参与者在无意识中已经把这个民族的文化进行了传播和传承,同时也在无意识中强化着本地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文化创新的形式有多种方式。一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现代性元素;二是文化整合与再造,使传统文明升华为现代文明;三是转换功能,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迸发新活力,发挥新功能。由此而言,创新是少数民族文化在新的社会语境中的自我更新与发展,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维系和激发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创新,不但能够使其得到传承和传播,还能够有效的发掘民族文化的潜在价值,促进民族文化的顺利变迁和发展,进而利用这种优势不断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推行“双文化”教育,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文化传承,学校则是实现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学者顾明远曾指出:“文化发展离不开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开展“双文化”教育既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又可以保证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所谓的“双文化”教育就是在推行汉文化教育的同时,在初级教育课程中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进入学校,成为中小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门课程。一是让民族地区的孩子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或实地参观了解民族遗迹、遗物、古迹等。如黎平县把《侗族文化艺术简读》作为全县小学至中学初二的在校生的课余必修课。二是专门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歌舞的学习和表演,如榕江县把侗族音乐组织到小学的音乐教程中进行教学。三是学习民族工艺品的制作等,如台江县以私立形式办起了苗族刺绣学校。   推行“双文化”教育首先能够使少数民族孩子具备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其次能够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最后,推行双文化教育是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最有效方式,可以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一代代传递下去,进而顺利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而贵州现在面临的实际是,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基本上限于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双文化”教育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只作为学习汉语的一种过渡性语言。在贵州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为便于孩子理解教学内容,教师通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来对汉语进行翻译和解释。如在笔者的邻村的岩们村,老师许多时候都用侗语来解释课文内容;还有笔者的邻乡――白市镇的许多小学,老师上课时就用“酸汤话”(苗族的一种方言)来解释课本内容。为此,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双文化教育”任重道远。   总之,在贵州“工业强省”的大背景下,在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并以当地人和民族文化作为主位,动员和促进当地人参与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才能在保护和发展原生态文化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庆中.文化视野中的贫困与发展――贫困地区发展的非经济因素研究[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2] 陈兴贵.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J].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第21卷第41期.   [3] 张蓉蓉.教育与文化传承: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两个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作者简介:周彰波(1980.09- ),男,侗族,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宗教伦理学;周旭(1982.12- ),男,汉族,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外国哲学。


相关内容

  • 中央2号文件
  • 目录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 3 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 ...

  • [贵州省情教程]第二版平时作业册
  • <贵州省情教程>第二版平时作业册 教师签名:▁▁▁▁▁▁▁▁ 所属院校: ▁▁▁▁▁▁▁▁▁▁▁▁▁▁▁▁▁▁▁ 所学专业: ▁▁▁▁▁▁▁▁▁▁▁▁▁▁▁▁▁▁▁ 学生姓名: ▁▁▁▁▁▁▁▁▁▁▁▁▁▁▁▁▁▁▁ 学生学号: ▁▁▁▁▁▁▁▁▁▁▁▁▁▁▁▁▁▁▁ 第一次平时作业 一 ...

  •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贵州实际,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就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 ...

  • 文化史资料
  •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要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就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实施<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制定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规划,处理好文化事业发展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旅游产业开发.小城镇建设与少数民 ...

  • 2015年贵州省情(地域文化)平时作业答案
  • <贵州省情教程>第四版 第一次平时作业 (第一.二.三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 发展规 律 )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 )系统. 2. 20世纪60年代初 ...

  • 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资源产业化对于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与排他性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文化生态发展失衡,文化空间日益萎缩,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薄弱,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困境仍 ...

  • 特色小城镇建设可研报告
  •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3 1.1项目概况 ....................................... 3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3 1.4编制原则 ...

  • 赤水的调研报告
  • *****学院****系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考察报告 艺 术 考 察 报 告 ___________________ 赤水考察报告 大学期间如果没有一次外出写生.考察的话,总觉得是人生一大憾事,还 好,这次我们系一行两百多人共赴赤水,进行了为期六天的艺术考察.我们主要游览了四 ...

  • 贵州省黔南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
  • 贵州省黔南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 摘 要:本课题组通过对贵州省黔南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基本情况及现状的综合调研,提出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本地区"十二·五"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阐述了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问题:思路:对策 一.黔南州民族地区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