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对象性与对象化

我看对象性与对象化

哲学 41201210 王静

从概念上来讲,对象性是指主观的人对外在的存在进行的能动的、有目的的改造活动,而这种存在既包括客观的存在,又包括精神上的存在。在我看来,对象就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客体。就客观存在而言,并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与客体的含义一致,客观事物只有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并作为主体活动所指向与主体所对立的东西时才成为客体。因为:第一,哪些客观事物能成为实践的客体,既取决于客观事物具有哪些可被人类利用的性质,又取决于实践的水平能否利用客观事物的这些性质。第二,客体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历史的规定着的,也就是说,客观事物不是一下子从一切方面整个的成为人的活动的客体的。第三,客体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仅表示客体本身发生了特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本身就是主体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通过客体的变化发展可以透视主体能力及需要的变化发展,客体不断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实践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过程。由此看来,对象性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它揭示的是事物相互外在的规律,认为事物是相互外在的,不能混为一谈。

所谓的对象化,就是指作为主体的、本质的力量由活动或运动的方式创造出一定的客体。它是主体向客体的转化。主要有外化性、非精神化和主体化三个特性。实践的特殊本质,即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时间又是人所持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黑格尔曾经用对象化的概念来揭示劳动的本质,但他把劳动仅仅看做是抽象的精神活动。他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自我意识是主体,它外化为客体,这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化,即自我意识的异化,从而把对象化和异化非历史的等同起来。费尔巴哈也曾经把对象化和异性当做同义词来使用。不过,他认为对象化的主体不是自我意识,而是有血有肉的、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他将对象化运用于宗教批判,认为人在、宗教中将自己的隐藏的本质对象化,因而上帝跟人的对立和分裂不过是人跟自己本质的分裂。马克思把对象化和异性区分开来,认为异化是同雇佣劳动相联系的一种历史性的暂时现象,而对象化则是社会的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必要因素,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必然性基础。同时马克思强调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对象化的客体的创造,是作为主体的人通过对象性活动对自然界和外部世界的占有和改造。“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在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人在自然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只能改变自然物的形式。人在改变自然物的形式的时候,就在其中实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关于对象化的解释揭示了人类通过对象性活动有目的的改造和利用客观世界以满足自己需要的事实,指出了人类生产自己的社会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的对象性活动的特征。同时,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唯物辩证地研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深刻的解决认识论问题,具有重要

的意义。

在我看来,对象性和对象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对象性是属于客观性的范畴,对象化作为一种由主体外化为客体的过程,则更加具有主观性的特征。对象性是一种看待世界关系的方式方法,而客观化则是一种过程,是有目的性的过程。除此之外,二者间的联系也不可忽略。对象化就是人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的实现,二者一个依赖于另一方,关系密切,不可割裂。

在中西哲学史上,关于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的看法主要有两类:一是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为主,以他人他物为客,主体凭着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征服世界,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种关系通常被叫做“主客关系”而这也就是我们可以用对象性方法来认识世界的根源。二是把二者看成血肉相连的关系。认为没有世界则没有人,没有人则世界万物是没有意义的。人是世界万物的灵魂,万物是肉体,二者不可分离。在古希腊,从泰勒斯开始,就开始研究人的本源性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是客体。并且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前,早期的自然哲学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学说,主要使用主客式的,即对象性的。柏拉图的理念论,从认识的角度讲客观的理念是“认识”的目标,实开“主-客”式思想之先河。明确地把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以“主客二分”式为哲学主导原则,乃是以笛卡尔为真正开创人的西方近代哲学之事。但在中国哲学史上,却没有提及对象性的认识,即主客关系,而主要是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观,这与当时的封建君主统治有着密切联系,也可以说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我而言,我觉得用主客二分的方法来看待世界,可以使人的灵魂得到进步,使人的思维可以自由且独立地存在着 ,让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化的发挥,从而使社会可以不停的进步,而非止步不前。但尽管如此,这种方式也有其自身的弊端,比如它将任何世界绝对的割裂开来,不利于人对世界的充分认识,从而可能会做出为了自己利益而破坏自然的事情。

总而言之,我觉得,对对象化和对象性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为我们提供系统化、合理化的方法,使我们的思维与活动更科学有效。同时,对它们关系的探讨,对我们以后哲学的学习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我们理清纷繁复杂哲学范畴和关系。

我看对象性与对象化

哲学 41201210 王静

从概念上来讲,对象性是指主观的人对外在的存在进行的能动的、有目的的改造活动,而这种存在既包括客观的存在,又包括精神上的存在。在我看来,对象就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客体。就客观存在而言,并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与客体的含义一致,客观事物只有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并作为主体活动所指向与主体所对立的东西时才成为客体。因为:第一,哪些客观事物能成为实践的客体,既取决于客观事物具有哪些可被人类利用的性质,又取决于实践的水平能否利用客观事物的这些性质。第二,客体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历史的规定着的,也就是说,客观事物不是一下子从一切方面整个的成为人的活动的客体的。第三,客体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仅表示客体本身发生了特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本身就是主体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通过客体的变化发展可以透视主体能力及需要的变化发展,客体不断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实践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过程。由此看来,对象性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它揭示的是事物相互外在的规律,认为事物是相互外在的,不能混为一谈。

所谓的对象化,就是指作为主体的、本质的力量由活动或运动的方式创造出一定的客体。它是主体向客体的转化。主要有外化性、非精神化和主体化三个特性。实践的特殊本质,即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时间又是人所持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黑格尔曾经用对象化的概念来揭示劳动的本质,但他把劳动仅仅看做是抽象的精神活动。他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自我意识是主体,它外化为客体,这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化,即自我意识的异化,从而把对象化和异化非历史的等同起来。费尔巴哈也曾经把对象化和异性当做同义词来使用。不过,他认为对象化的主体不是自我意识,而是有血有肉的、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他将对象化运用于宗教批判,认为人在、宗教中将自己的隐藏的本质对象化,因而上帝跟人的对立和分裂不过是人跟自己本质的分裂。马克思把对象化和异性区分开来,认为异化是同雇佣劳动相联系的一种历史性的暂时现象,而对象化则是社会的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必要因素,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必然性基础。同时马克思强调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对象化的客体的创造,是作为主体的人通过对象性活动对自然界和外部世界的占有和改造。“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在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人在自然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只能改变自然物的形式。人在改变自然物的形式的时候,就在其中实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关于对象化的解释揭示了人类通过对象性活动有目的的改造和利用客观世界以满足自己需要的事实,指出了人类生产自己的社会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的对象性活动的特征。同时,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唯物辩证地研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深刻的解决认识论问题,具有重要

的意义。

在我看来,对象性和对象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对象性是属于客观性的范畴,对象化作为一种由主体外化为客体的过程,则更加具有主观性的特征。对象性是一种看待世界关系的方式方法,而客观化则是一种过程,是有目的性的过程。除此之外,二者间的联系也不可忽略。对象化就是人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的实现,二者一个依赖于另一方,关系密切,不可割裂。

在中西哲学史上,关于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的看法主要有两类:一是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为主,以他人他物为客,主体凭着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征服世界,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种关系通常被叫做“主客关系”而这也就是我们可以用对象性方法来认识世界的根源。二是把二者看成血肉相连的关系。认为没有世界则没有人,没有人则世界万物是没有意义的。人是世界万物的灵魂,万物是肉体,二者不可分离。在古希腊,从泰勒斯开始,就开始研究人的本源性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是客体。并且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前,早期的自然哲学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学说,主要使用主客式的,即对象性的。柏拉图的理念论,从认识的角度讲客观的理念是“认识”的目标,实开“主-客”式思想之先河。明确地把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以“主客二分”式为哲学主导原则,乃是以笛卡尔为真正开创人的西方近代哲学之事。但在中国哲学史上,却没有提及对象性的认识,即主客关系,而主要是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观,这与当时的封建君主统治有着密切联系,也可以说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我而言,我觉得用主客二分的方法来看待世界,可以使人的灵魂得到进步,使人的思维可以自由且独立地存在着 ,让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化的发挥,从而使社会可以不停的进步,而非止步不前。但尽管如此,这种方式也有其自身的弊端,比如它将任何世界绝对的割裂开来,不利于人对世界的充分认识,从而可能会做出为了自己利益而破坏自然的事情。

总而言之,我觉得,对对象化和对象性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为我们提供系统化、合理化的方法,使我们的思维与活动更科学有效。同时,对它们关系的探讨,对我们以后哲学的学习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我们理清纷繁复杂哲学范畴和关系。


相关内容

  •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_课程设计_11级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表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制表 制表人:柯鹏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柯 鹏 一.客户需求分析与用例建模 1.业务组织结构(各子系统客户需求文字描述) "教学管理系统&quo ...

  • 5.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对象.类的概念及其特征. (2)认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对象和实例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举例说明现实世界与程序世界的对象及其特征. (2)能够举例说明现实世界与程序世界的类及其特征.. (3)能够画图表示类.对象和实例三 ...

  •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 第三节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1.传统数据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已于前述,目前非空间数据最主要的数据模型是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这里,我们分别介绍它们用于GIS 地理数据库的局限性 (1)层次模型用于GIS 地理数据库的局限性 层次模型反映了地理世界中实体之间的层次关系,在描述地理世界中自然的层次 ...

  • .Net 垃圾回收机制原理(二)
  •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Net 垃圾回收的基本原理和垃圾回收执行Finalize方法的内部机制:这一篇我们看下弱引用对象,代,多线程垃圾回收,大对象处理以及和垃圾回收相关的性能计数器. 让我们从弱引用对象说起,弱引用对象可以减轻大对象带来的内存压力. 弱引用(Weak References) 当程序的根对 ...

  • Corel选取对象方法
  • 别看在CorelDRAW中选择工具只有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学问大着呢! 1. 按空格键可以快速切换到"挑选"工具. 2. 按shift键并逐一单击要选择的对象,可连续选择多个对象. 3. 选定隐藏在一系列对象后面的单个对象,按住 ALT ,然后利用"挑选"工具 ...

  • 第2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2
  • 第二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第一节 接案 一.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在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建立专业关系.决定是否服务.订立初步合约. (一)接案的重要性 1.接案:所谓"接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开始与服务对象 ...

  • 24种设计模式的定义和使用场合
  • 一. 创建型模式(Creational): 简单工厂模式(simpleFactory)发音:['simpl] ['fækt(ə)r ɪ] 定义: 提供一个创建对象实例的功能, 而无须关心其具体实现. 被创建实例的类型可以是接口, 抽象类, 也可以是具体的类. 1. 抽象工厂(AbstractFact ...

  • 社会工作实务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 社会工作实务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第二章接案--助人关系的形成 第二节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l(一)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订初次面谈提纲 为了顺利进行接案会谈,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资料准备 拟订面谈提纲等 (一)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订初次面谈提纲 1.资料准备 接案工作的起点是, ...

  • 描述性编程
  • QTP自动化的原理 1.封装被测对象到对象库 封装的概念:是指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仅对外公开接口的过程 2.对比对象库里的对象(静止)属性和运行时的真实被测对象(动态)的属性 3.对比一致后找到相应得对象 QTP识别对象的原理 QTP里的对象有两个概念,一个是TestObject简称TO,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