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及参数

第 1 页 共 13 页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第 2 页 共 13 页

第 3 页 共 13 页

6.2 屋面恒载: 板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模型中板厚应与施工图一致)

第 4 页 共 13 页

6.3 楼面恒载: 板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模型中板厚应与施工图一致)

7 建筑材料

7.1 钢筋与钢材

7.1.1 钢筋:均采用三级钢。 7.2 填充墙材料

7.2.1 埋入土中部分填充墙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MU15烧结页岩砖。

7.2.2 其余填充墙均采用Mb5专用混合砂浆砌筑B06加气混凝土砌块 (密度不大于650kg/m3),

强度级别A3.5。 7.3 混凝土强度等级

8 结构主要构件的构造要求:

8.1 楼板:

8.1.1 嵌固端位置不同时,地下部分最小板厚及配筋的取值:(地下部分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第 5 页 共 13 页

8.1.2 板最小配筋率0.15%和45ft/fy较大值;

8.1.3 屋面板厚不小于120mm ,配筋双层双向

8@200,不足处可附加钢筋;

8.1.4 跨度L ≤3600mm 时,板厚100,3600

板厚适当加厚;

8.1.5 电梯机房底板板厚150mm ,配筋

10@150。当电梯基坑不落地时,底板厚度不小于250mm ,

配筋不小于

12@150,且需根据电梯样本复核电梯失重时的冲击荷载;

8.1.6 建筑设有同层排水时需注意荷载及降板,同时需注意周边梁高与板的关系,当有梁穿越降板

区域时,需标明梁顶标高;

8.1.7 较大洞口周边的板厚及配筋应适当加强; 8.1.8 卫生间与房间之间,可不必设置小梁分隔; 8.1.9 大跨异形板及转角窗一般设置暗梁分隔;

8.1.10 当板厚<140时,暗梁(加强板带)不设置箍筋;

8.2 框架梁:

8.2.1 框架梁的配筋需满足《抗规》-6.3条《高规》6.3条要求。

1:对于设置180mm 墙,因梁平面外锚固长度的不容易满足要求,所以对于建筑平面较规整且甲方有意向设置时,可采用。否则与甲方沟通后可采用200厚墙。

2:因计算需要加厚墙体时,需与建筑沟通,并保证同一顺向墙体厚度一致。 8.3.2 剪力墙墙长设计原则:(计算特别需求外);

8.2.2 框架柱配筋需满足《抗规》-6.3条《高规》6.4条要求。

8.3 剪力墙:

8.3.1 剪力墙墙厚设计原则:(计算特别需求外);

第 6 页 共 13 页

1:对于标准层墙长满足一般墙(墙长大于8倍的墙厚)的要求,底下墙厚由于轴压比等原因,

墙体变厚不满足一般墙的要求时,可在底层将墙拉长,满足一般墙的要求。暗柱不需向下延伸。

8.3.3 两个边缘构件间的净距≤150mm 时,可以合为一个边缘构件画图;

8.3.4 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时,对于仅在底部加强区范围内的上部出现轴压比较大,需要设置约束边

缘构件时,约束边缘可向下延伸至嵌固端的下一层。

8.3.5 在底部加强区内当一层中有轴压比小于0.3时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8.3.6 无墙体延伸的边缘构 件的外箍筋不小于相连的墙体水平筋,详下图;

8.4 后浇带:

8.3.7 构造边缘构件需满足《抗规》表6.4.5,《高规》7.2.16的要求; 8.3.8 约束边缘构件需满足《抗规》表6.4.5,《高规》7.2.15的要求; 8.3.9 边缘构件最小构造配筋详下图(抗震等级为二级);

8.4.1 当结构长度超过《混规》表8.1.1时,而没有设置永久结构缝时,需要设置温度后浇带。 8.4.2 当主楼与裙房及周边车库荷载差异较大,存在不均匀沉降,而没有设置永久结构缝时,需要

设置沉降后浇带。

8.4.3 后浇带设置宽度800mm 。间距30~40m。

8.4.4 后浇带应改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尽量避开楼梯,坡道等处,严禁穿越卫生间,消防水池

及配电室等有特殊要求的房间。 8.5 楼梯:

8.5.1 楼梯净高要求:楼梯休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00m ,梯段净高不宜小于

2.2m, 且包括每个梯段下行最后一级踏步的前缘线0.3m 的前方范围 。

第 7 页 共 13 页

附页(一):主要建筑做法表

1 :建筑做法选用图集12YJ

1.1 细石混凝土上人屋面

1) 1) 混凝土整体保护层(40厚C20细石混凝土,配∅6或冷拔∅4的一级钢筋,双向中距150,

钢筋网片绑扎或或点焊);0.04x25=1 KN/m2 2) 10厚低标号水泥砂浆隔离层;0.01x20=0.2 KN/m2 3) 双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05 KN/m2

4) 30厚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0.03x25=0.75 KN/m2

5) 挤塑聚苯板保温层;0.05 KN/m2

6) 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 KN/m2

7) 最薄30厚发泡水泥2%找坡层;0.3x5=1. 5 KN/m2 (按最厚处300mm 计算) 8)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9) 刮腻子顶棚;0.05 KN/m2

计算:1+0.2+0.05+0.75+0.05+0.40+1. 5+0.05=4.00 KN/m2

1.2 水泥砂浆不上人屋面

1) 20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0.02x20=0.4 KN/m2

第 8 页 共 13 页

2) 10厚低标号水泥砂浆隔离层;0.01x20=0.2 KN/m2 3) 双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05 KN/m2 4) 30厚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0.03x25=0.75 KN/m2 5) 挤塑聚苯板保温层;0.05 KN/m2

6) 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 KN/m2

7) 最薄30厚发泡水泥2%找坡层;0.3x5=1. 5 KN/m2 (按最厚处300mm 计算) 8) 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板; 9) 刮腻子顶棚;0.05 KN/m2

计算:0.4+0.2+0.05+0.05+0.05+0.4+1.5+0.05=3.40 KN/m2 ( 设计习惯取3.5)

1.3 预留面层低温热水辐射采暖楼面(卧室,客厅,书房,封闭阳台,餐厅) 1) 8-10厚预留面层;0.01x20=0.2 KN/m2

2) 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0.02x20=0.4 KN/m2 3) 素水泥砂浆一道;0.05 KN/m2

4) 60厚C20豆石混凝土(上下配∅3@50钢丝网片,中间敷散热管);0.06x24=1.44 KN/m2

5) 0.2厚真空镀铝聚酯薄膜;

6) 2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挤塑板的压缩强度≥250);0.02x0.5=0.01 KN/m2 7) 1.5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防潮层;

8)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 KN/m2 9)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0) 刮腻子顶棚;0.05 KN/m2

计算:0.2+0.4+0.05+1.44+0.01+0.4+0.05≈2.60 KN/m2

1.4 地面砖低温辐射采暖防水楼面(卫生间)

1) 粘贴8~10厚防滑地面砖,背面刷2~3mm厚素水泥浆一道;0.01x20=0.2 KN/m2 2) 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 KN/m2 3) 1.5厚聚氨酯防水涂膜四周卷起300高;

4) 60mm 厚C20细石混凝土(上下配∅3@50钢丝网片,中间配乙烯散热管)兼做找坡层1%

坡向地漏;0.06x25=1.5 KN/m2(考虑找坡,容重取25) 5) 0.2厚真空镀铝聚酯薄膜;

6) 2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0.02x0.5=0.01 KN/m2 7) 1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1x20=0.2 KN/m2

8)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9) 刮腻子顶棚;0.05 KN/m2

计算:0.2+0.4+1.5+0.01+0.2+0.05≈2.40 KN/m2 1.5 预留面层楼面(网点)

1) 预留30厚装饰面层;0.03x20=0.6 KN/m2

2) 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 KN/m2 3) 50mm 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0.05x24=1.20 KN/m2 4) 水泥砂浆一道(内掺建筑胶) ;0.05 KN/m2 5)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6) 刮腻子顶棚;0.05 KN/m2 计算:0.6+0.4+1.20+0.05≈2.3 KN/m2

第 9 页 共 13 页

1 结构计算参数输入

结构统一技术参数

1 SA TWE 总信息

结构材料信息: 钢砼结构

混凝土容重 (kN/m3): Gc = 26.5(所有结构均按此数值计算) 钢材容重 (kN/m3): Gs = 78.00 水平力的夹角(Degree) ARF = 0.00

地下室层数: MBASE=2(根据每栋楼做调整)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按模拟施工3加荷计算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 两个方向的风荷载 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 两个方向的地震力 “规定水平力”计算方法: 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 结构类别: 剪力墙结构

裙房层数: MANNEX= 4(从结构最底层起算) 转换层所在层号: MCHANGE= 0(对于仅有个别构件进行转换的结

构,只需在特殊构件中指定属性,不需要再此填写。

嵌固端所在层号: MQIANGU=1(根据计算确定嵌固端位置)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DMAX= 1.00

弹性板与梁变形是否协调 是 墙元网格: 侧向出口结点 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是(用于总信息中位移比的计算) 否-(用于正式的结构内力计算) 地下室是否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否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的从节点 是 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 是 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 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

第 10 页 共 13 页

结构所在地区 全国 风荷载信息 ..........................................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kN/m2): WO = 0.40 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风压(kN/m2): WOC= 0.25

地面粗糙程度: B 类 结构X 向基本周期(秒): Tx = 2.67(按周期计算结果修改此值) 结构Y 向基本周期(秒): Ty = 2.38(按周期计算结果修改此值) 是否考虑顺风向风振: 是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 WDAMP= 5.00 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阻尼比(%): WDAMPC= 2.00

是否计算横风向风振: 否 是否计算扭转风振: 否

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WENL=1.00(房屋高度超过60m 时,填1.10,详高规4.2.2条)

体形变化分段数: MPART= 1 各段最高层号: NSTi = 30

各段体形系数: USi = 1.40 (高规4.2.3条及荷载规范第47页) 平

面规则的多层取1.3。

地震信息 ............................................

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 非耦联) CQC 计算振型数: NMODE= 15 取3的倍数且≤3倍层数) 地震烈度: NAF = 7.00

场地类别: KD =Ⅱ(看地质报告) 设计地震分组: 二组

特征周期 TG = 0.40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1 = 0.08(如有地震安评,此值需注意) 用于12层以下规则砼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的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2 = 0.50 框架的抗震等级: NF = 2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NW = 2 钢框架的抗震等级: NS = 2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NGZDJ =不改变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活载组合值系数: RMC = 0.50

周期折减系数: TC = 0.95(详《高规》4.3.17条) 结构的阻尼比 (%): DAMP = 5.00

中震(或大震) 设计: MID =不考虑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是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是 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 否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 0 活荷载信息 ..........................................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 从第 1 到30层

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 折算 (需注意荷载规范5.1.2条) 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 折算 (需注意荷载规范5.1.2条) 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 1.00 ------------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 计算截面以上的层数---------------折减系数 1 1.00

第 11 页 共 13 页

2---3 0.85 4---5 0.70 6---8 0.65 9---20 0.60 > 20 0.55 调整信息 ........................................

梁刚度放大系数是否按2010规范取值: 是 托墙梁刚度增大系数: BK_TQL = 1.00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BT = 0.85 梁活荷载内力增大系数: BM = 1.0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BLZ = 0.70(计算位移时可不折减,计算地震内力时可折减,通长6~7度时可取0.7,8~9度时可取小值,但不得低于0.5。风控时不宜小于0.8) 梁扭矩折减系数: TB = 0.40(弧梁和不与楼板相连的梁,不应折减)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RSF = 1.00 0.2V o 调整分段数: VSEG = 1 第 1段起始和终止层号: KQ1 = 1, KQ2 = 30 0.2V o 调整上限: KQ_L = 2.00 框支柱调整上限: KZZ_L = 5.00 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 NTL = 0

顶塔楼内力放大: RTL = 1.00

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 :是

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CPCOEF91 = 1.15 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IAUTO525 = 1 弱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 XI1 = 0.00 强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 XI2 = 0.00

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IREGU_KZZB = 0

薄弱层判断方式: 按高规和抗规从严判断 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 NWEAK = 0 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 WEAKCOEF = 1.25 强制指定的加强层个数 NSTREN = 0 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 否 (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上限要求时选“是”) 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双偏压验算) 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 是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RN = 0.50 梁保护层厚度 (mm): BCB = 20.00 配筋信息 ........................................

梁箍筋强度 (N/mm2): JB = 360 柱箍筋强度 (N/mm2): JC = 360 墙水平分布筋强度 (N/mm2): FYH = 360 墙竖向分布筋强度 (N/mm2): FYW = 360 边缘构件箍筋强度 (N/mm2): JWB = 360 梁箍筋最大间距 (mm): SB = 100.00 柱箍筋最大间距 (mm): SC = 100.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SWH = 200.00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 RWV = 0.25 结构底部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 NSW = 0 结构底部NSW 层的墙竖向分布配筋率: RWV1 = 0.60 梁抗剪配筋采用交叉斜筋时

箍筋与对角斜筋的配筋强度比: RGX = 1.00 设计信息 ........................................

结构重要性系数: RWO = 1.00

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 有侧移 梁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 柱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

第 12 页 共 13 页

柱保护层厚度 (mm): ACA = 20.00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 否 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否

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轴压比限值按纯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 否

当边缘构件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规定的限值时一律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是 是否按混凝土规范B.0.4考虑柱二阶效应: 否 荷载组合信息 ........................................

恒载分项系数: CDEAD= 1.20 活载分项系数: CLIVE= 1.40 风荷载分项系数: CWIND= 1.40 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H= 1.30 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V= 0.50 温度荷载分项系数: CTEMP = 1.40 吊车荷载分项系数: CCRAN = 1.40 特殊风荷载分项系数: CSPW = 1.40 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CD_L = 0.70 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CD_W = 0.60 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活荷组合值系数: CEA_L = 0.50 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吊车荷载组合值系数:CEA_C = 0.50

附页(二):结构主要控制指标 第 13 页 共 13 页

第 1 页 共 13 页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第 2 页 共 13 页

第 3 页 共 13 页

6.2 屋面恒载: 板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模型中板厚应与施工图一致)

第 4 页 共 13 页

6.3 楼面恒载: 板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模型中板厚应与施工图一致)

7 建筑材料

7.1 钢筋与钢材

7.1.1 钢筋:均采用三级钢。 7.2 填充墙材料

7.2.1 埋入土中部分填充墙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MU15烧结页岩砖。

7.2.2 其余填充墙均采用Mb5专用混合砂浆砌筑B06加气混凝土砌块 (密度不大于650kg/m3),

强度级别A3.5。 7.3 混凝土强度等级

8 结构主要构件的构造要求:

8.1 楼板:

8.1.1 嵌固端位置不同时,地下部分最小板厚及配筋的取值:(地下部分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第 5 页 共 13 页

8.1.2 板最小配筋率0.15%和45ft/fy较大值;

8.1.3 屋面板厚不小于120mm ,配筋双层双向

8@200,不足处可附加钢筋;

8.1.4 跨度L ≤3600mm 时,板厚100,3600

板厚适当加厚;

8.1.5 电梯机房底板板厚150mm ,配筋

10@150。当电梯基坑不落地时,底板厚度不小于250mm ,

配筋不小于

12@150,且需根据电梯样本复核电梯失重时的冲击荷载;

8.1.6 建筑设有同层排水时需注意荷载及降板,同时需注意周边梁高与板的关系,当有梁穿越降板

区域时,需标明梁顶标高;

8.1.7 较大洞口周边的板厚及配筋应适当加强; 8.1.8 卫生间与房间之间,可不必设置小梁分隔; 8.1.9 大跨异形板及转角窗一般设置暗梁分隔;

8.1.10 当板厚<140时,暗梁(加强板带)不设置箍筋;

8.2 框架梁:

8.2.1 框架梁的配筋需满足《抗规》-6.3条《高规》6.3条要求。

1:对于设置180mm 墙,因梁平面外锚固长度的不容易满足要求,所以对于建筑平面较规整且甲方有意向设置时,可采用。否则与甲方沟通后可采用200厚墙。

2:因计算需要加厚墙体时,需与建筑沟通,并保证同一顺向墙体厚度一致。 8.3.2 剪力墙墙长设计原则:(计算特别需求外);

8.2.2 框架柱配筋需满足《抗规》-6.3条《高规》6.4条要求。

8.3 剪力墙:

8.3.1 剪力墙墙厚设计原则:(计算特别需求外);

第 6 页 共 13 页

1:对于标准层墙长满足一般墙(墙长大于8倍的墙厚)的要求,底下墙厚由于轴压比等原因,

墙体变厚不满足一般墙的要求时,可在底层将墙拉长,满足一般墙的要求。暗柱不需向下延伸。

8.3.3 两个边缘构件间的净距≤150mm 时,可以合为一个边缘构件画图;

8.3.4 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时,对于仅在底部加强区范围内的上部出现轴压比较大,需要设置约束边

缘构件时,约束边缘可向下延伸至嵌固端的下一层。

8.3.5 在底部加强区内当一层中有轴压比小于0.3时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8.3.6 无墙体延伸的边缘构 件的外箍筋不小于相连的墙体水平筋,详下图;

8.4 后浇带:

8.3.7 构造边缘构件需满足《抗规》表6.4.5,《高规》7.2.16的要求; 8.3.8 约束边缘构件需满足《抗规》表6.4.5,《高规》7.2.15的要求; 8.3.9 边缘构件最小构造配筋详下图(抗震等级为二级);

8.4.1 当结构长度超过《混规》表8.1.1时,而没有设置永久结构缝时,需要设置温度后浇带。 8.4.2 当主楼与裙房及周边车库荷载差异较大,存在不均匀沉降,而没有设置永久结构缝时,需要

设置沉降后浇带。

8.4.3 后浇带设置宽度800mm 。间距30~40m。

8.4.4 后浇带应改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尽量避开楼梯,坡道等处,严禁穿越卫生间,消防水池

及配电室等有特殊要求的房间。 8.5 楼梯:

8.5.1 楼梯净高要求:楼梯休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00m ,梯段净高不宜小于

2.2m, 且包括每个梯段下行最后一级踏步的前缘线0.3m 的前方范围 。

第 7 页 共 13 页

附页(一):主要建筑做法表

1 :建筑做法选用图集12YJ

1.1 细石混凝土上人屋面

1) 1) 混凝土整体保护层(40厚C20细石混凝土,配∅6或冷拔∅4的一级钢筋,双向中距150,

钢筋网片绑扎或或点焊);0.04x25=1 KN/m2 2) 10厚低标号水泥砂浆隔离层;0.01x20=0.2 KN/m2 3) 双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05 KN/m2

4) 30厚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0.03x25=0.75 KN/m2

5) 挤塑聚苯板保温层;0.05 KN/m2

6) 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 KN/m2

7) 最薄30厚发泡水泥2%找坡层;0.3x5=1. 5 KN/m2 (按最厚处300mm 计算) 8)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9) 刮腻子顶棚;0.05 KN/m2

计算:1+0.2+0.05+0.75+0.05+0.40+1. 5+0.05=4.00 KN/m2

1.2 水泥砂浆不上人屋面

1) 20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0.02x20=0.4 KN/m2

第 8 页 共 13 页

2) 10厚低标号水泥砂浆隔离层;0.01x20=0.2 KN/m2 3) 双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05 KN/m2 4) 30厚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0.03x25=0.75 KN/m2 5) 挤塑聚苯板保温层;0.05 KN/m2

6) 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 KN/m2

7) 最薄30厚发泡水泥2%找坡层;0.3x5=1. 5 KN/m2 (按最厚处300mm 计算) 8) 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板; 9) 刮腻子顶棚;0.05 KN/m2

计算:0.4+0.2+0.05+0.05+0.05+0.4+1.5+0.05=3.40 KN/m2 ( 设计习惯取3.5)

1.3 预留面层低温热水辐射采暖楼面(卧室,客厅,书房,封闭阳台,餐厅) 1) 8-10厚预留面层;0.01x20=0.2 KN/m2

2) 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0.02x20=0.4 KN/m2 3) 素水泥砂浆一道;0.05 KN/m2

4) 60厚C20豆石混凝土(上下配∅3@50钢丝网片,中间敷散热管);0.06x24=1.44 KN/m2

5) 0.2厚真空镀铝聚酯薄膜;

6) 2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挤塑板的压缩强度≥250);0.02x0.5=0.01 KN/m2 7) 1.5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防潮层;

8)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x20=0.4 KN/m2 9)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0) 刮腻子顶棚;0.05 KN/m2

计算:0.2+0.4+0.05+1.44+0.01+0.4+0.05≈2.60 KN/m2

1.4 地面砖低温辐射采暖防水楼面(卫生间)

1) 粘贴8~10厚防滑地面砖,背面刷2~3mm厚素水泥浆一道;0.01x20=0.2 KN/m2 2) 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 KN/m2 3) 1.5厚聚氨酯防水涂膜四周卷起300高;

4) 60mm 厚C20细石混凝土(上下配∅3@50钢丝网片,中间配乙烯散热管)兼做找坡层1%

坡向地漏;0.06x25=1.5 KN/m2(考虑找坡,容重取25) 5) 0.2厚真空镀铝聚酯薄膜;

6) 2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0.02x0.5=0.01 KN/m2 7) 1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1x20=0.2 KN/m2

8)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9) 刮腻子顶棚;0.05 KN/m2

计算:0.2+0.4+1.5+0.01+0.2+0.05≈2.40 KN/m2 1.5 预留面层楼面(网点)

1) 预留30厚装饰面层;0.03x20=0.6 KN/m2

2) 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x20=0.4 KN/m2 3) 50mm 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0.05x24=1.20 KN/m2 4) 水泥砂浆一道(内掺建筑胶) ;0.05 KN/m2 5)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6) 刮腻子顶棚;0.05 KN/m2 计算:0.6+0.4+1.20+0.05≈2.3 KN/m2

第 9 页 共 13 页

1 结构计算参数输入

结构统一技术参数

1 SA TWE 总信息

结构材料信息: 钢砼结构

混凝土容重 (kN/m3): Gc = 26.5(所有结构均按此数值计算) 钢材容重 (kN/m3): Gs = 78.00 水平力的夹角(Degree) ARF = 0.00

地下室层数: MBASE=2(根据每栋楼做调整)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按模拟施工3加荷计算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 两个方向的风荷载 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 两个方向的地震力 “规定水平力”计算方法: 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 结构类别: 剪力墙结构

裙房层数: MANNEX= 4(从结构最底层起算) 转换层所在层号: MCHANGE= 0(对于仅有个别构件进行转换的结

构,只需在特殊构件中指定属性,不需要再此填写。

嵌固端所在层号: MQIANGU=1(根据计算确定嵌固端位置)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DMAX= 1.00

弹性板与梁变形是否协调 是 墙元网格: 侧向出口结点 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是(用于总信息中位移比的计算) 否-(用于正式的结构内力计算) 地下室是否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否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的从节点 是 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 是 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 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

第 10 页 共 13 页

结构所在地区 全国 风荷载信息 ..........................................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kN/m2): WO = 0.40 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风压(kN/m2): WOC= 0.25

地面粗糙程度: B 类 结构X 向基本周期(秒): Tx = 2.67(按周期计算结果修改此值) 结构Y 向基本周期(秒): Ty = 2.38(按周期计算结果修改此值) 是否考虑顺风向风振: 是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 WDAMP= 5.00 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阻尼比(%): WDAMPC= 2.00

是否计算横风向风振: 否 是否计算扭转风振: 否

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WENL=1.00(房屋高度超过60m 时,填1.10,详高规4.2.2条)

体形变化分段数: MPART= 1 各段最高层号: NSTi = 30

各段体形系数: USi = 1.40 (高规4.2.3条及荷载规范第47页) 平

面规则的多层取1.3。

地震信息 ............................................

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 非耦联) CQC 计算振型数: NMODE= 15 取3的倍数且≤3倍层数) 地震烈度: NAF = 7.00

场地类别: KD =Ⅱ(看地质报告) 设计地震分组: 二组

特征周期 TG = 0.40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1 = 0.08(如有地震安评,此值需注意) 用于12层以下规则砼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的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2 = 0.50 框架的抗震等级: NF = 2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NW = 2 钢框架的抗震等级: NS = 2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NGZDJ =不改变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活载组合值系数: RMC = 0.50

周期折减系数: TC = 0.95(详《高规》4.3.17条) 结构的阻尼比 (%): DAMP = 5.00

中震(或大震) 设计: MID =不考虑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是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是 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 否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 0 活荷载信息 ..........................................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 从第 1 到30层

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 折算 (需注意荷载规范5.1.2条) 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 折算 (需注意荷载规范5.1.2条) 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 1.00 ------------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 计算截面以上的层数---------------折减系数 1 1.00

第 11 页 共 13 页

2---3 0.85 4---5 0.70 6---8 0.65 9---20 0.60 > 20 0.55 调整信息 ........................................

梁刚度放大系数是否按2010规范取值: 是 托墙梁刚度增大系数: BK_TQL = 1.00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BT = 0.85 梁活荷载内力增大系数: BM = 1.0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BLZ = 0.70(计算位移时可不折减,计算地震内力时可折减,通长6~7度时可取0.7,8~9度时可取小值,但不得低于0.5。风控时不宜小于0.8) 梁扭矩折减系数: TB = 0.40(弧梁和不与楼板相连的梁,不应折减)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RSF = 1.00 0.2V o 调整分段数: VSEG = 1 第 1段起始和终止层号: KQ1 = 1, KQ2 = 30 0.2V o 调整上限: KQ_L = 2.00 框支柱调整上限: KZZ_L = 5.00 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 NTL = 0

顶塔楼内力放大: RTL = 1.00

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 :是

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CPCOEF91 = 1.15 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IAUTO525 = 1 弱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 XI1 = 0.00 强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 XI2 = 0.00

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IREGU_KZZB = 0

薄弱层判断方式: 按高规和抗规从严判断 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 NWEAK = 0 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 WEAKCOEF = 1.25 强制指定的加强层个数 NSTREN = 0 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 否 (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上限要求时选“是”) 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双偏压验算) 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 是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RN = 0.50 梁保护层厚度 (mm): BCB = 20.00 配筋信息 ........................................

梁箍筋强度 (N/mm2): JB = 360 柱箍筋强度 (N/mm2): JC = 360 墙水平分布筋强度 (N/mm2): FYH = 360 墙竖向分布筋强度 (N/mm2): FYW = 360 边缘构件箍筋强度 (N/mm2): JWB = 360 梁箍筋最大间距 (mm): SB = 100.00 柱箍筋最大间距 (mm): SC = 100.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SWH = 200.00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 RWV = 0.25 结构底部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 NSW = 0 结构底部NSW 层的墙竖向分布配筋率: RWV1 = 0.60 梁抗剪配筋采用交叉斜筋时

箍筋与对角斜筋的配筋强度比: RGX = 1.00 设计信息 ........................................

结构重要性系数: RWO = 1.00

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 有侧移 梁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 柱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

第 12 页 共 13 页

柱保护层厚度 (mm): ACA = 20.00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 否 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否

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轴压比限值按纯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 否

当边缘构件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规定的限值时一律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是 是否按混凝土规范B.0.4考虑柱二阶效应: 否 荷载组合信息 ........................................

恒载分项系数: CDEAD= 1.20 活载分项系数: CLIVE= 1.40 风荷载分项系数: CWIND= 1.40 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H= 1.30 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V= 0.50 温度荷载分项系数: CTEMP = 1.40 吊车荷载分项系数: CCRAN = 1.40 特殊风荷载分项系数: CSPW = 1.40 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CD_L = 0.70 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CD_W = 0.60 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活荷组合值系数: CEA_L = 0.50 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吊车荷载组合值系数:CEA_C = 0.50

附页(二):结构主要控制指标 第 13 页 共 13 页


相关内容

  • [最新版]焊接专业毕业论文
  •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单面焊双面成形质量差的 原因及防止措施 姓 名: 李宇 指导教师: 梦庆云 专 业: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班 级: 焊接 0901 目 录 摘 要 ···································· 1 前 言 ···················· ...

  • GBT131表面结构要求标注方法新标准
  • 06版GB/T131表面结构要求标注方法新标准<现 代模具>2008年1月刊 来源:<现代模具> 时间:2008-2-25 16:07:21 表面结构要求包括粗糙度.波纹度.原始轮廓等参数.其表示方法的标准是模具设计不可缺少的常用标准.作为规定表面结构标注方法重要基础性国家标 ...

  • 详解新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
  • 请介绍目录修订的背景情况? 9月8日,国防科工局会同总装备部联合发布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专业(产品)目录(2015年版)>.新版目录共设许可项目755项,比2005版目录减少62%. 2005年原国防科工委发布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专业(产品)目录(2005年版)>,该 ...

  • 防火门知识
  • 防火门知识 钢质防火门 采用冷轧钢板,冷加工成型.门扇内按耐火等级要求填充耐火材料,根据用户需求可装各种五金配件.产品表面经防锈喷涂处理后出厂,根据用户要求也可进行喷塑等表面处理.该产品整体性强,高温状态下支撑强度高,造型美观,是各种中高档建筑的理想选择. 本产品可在门扇上镶嵌大小不同的透明复合防火 ...

  • X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新版手册
  • XG/ENMS-1-01-2013 A/0 XX省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手册 2013年8月10日发布 2013年8月10日实施 目 录 0.1XX能源管理体系手册修订履历 .................................................. 1 0. ...

  • (最新版)暖通空调专业毕业设计
  • 第1章 绪 论 中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生活环境最主要的就是居住环境,这种需求带动了中国的空调制冷业的发展.从发展趋势上看小型中央空调将成为住宅.办公室空调的主流产品.因此中国市场发展前景非常诱人. 1.1 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发展现状 一个国家家用空调的 ...

  • PKPM最新版V2.2发布会暨大型培训班(湖北)邀请函
  • PKPM 最新版V2.2发布会暨大型培训班(湖北)邀请函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PKPM设计软件事业部 承办单位:武汉安厦建工软件有限公司(PKPM湖北代理) 尊敬的PKPM用户:您好! PKPM设计软件事业部针对V2.1版使用过程中用户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和总结,对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 ...

  • [最新版]旅游网站设计_毕业论文
  • 摘 要 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各家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旅游部门所需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业务操作中涉及的各种线路情况.客户情况以及旅游协作部门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多变.而除了一些个别地区已采用了的旅游网站,一般通常是以原始的手工方式处理交流信息.但是工作人员若仅靠手工方式处理大量资料,很可能带来出 ...

  • 隧道开挖(台阶.三台阶.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作业指导书最新版
  • 广大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一标隧道工程 隧道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 位:汇 编:审 核:批 准: 中铁八局集团 葛 世 康 林 凡 科 付 伟 庆 隧道正洞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台阶法.三台阶法.三台阶临时供法)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改建铁路广大线扩能改造工程站前一标所有隧道正洞工程的开挖施工.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