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导学案

20 口 技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积累文言词语,利用各种媒介疏通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2理清结构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借助文本,展开想象,进入情境,感受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学习重点】:

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并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自主学习。

1.走进作者:( ),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秋声诗》等。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2.关于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一种流传技艺,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面,俗称“隔壁戏”。 3.给划线的字注音。

少顷( ) 犬吠( ) 呓语( ) 齁声起( )

意少舒( ) 中间( ) 曳屋( ) 许许声( )惊觉( )几欲先走( ) 无敢哗者( ) 林嗣环 ( )

4解释词语。

宴: 觉: 欠伸: 呓语: 侧目: 稍稍: 力拉崩倒: 齁: 战战: 施: 毕: 群响毕绝: 曳: 指: 名: 虽: 团坐: 奋袖: 厅事: 善: 5词类活用。

“妇抚儿乳”中的“乳”原为( )词 ,文中是( )词,作( )讲。 “善口记者”中“善”原为( )词,文中活用为( )词,作( )讲。

“不能名其一处 ”中“名”是( ) 活用为( )词,意思是( )。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 ) 活用为( ),意思是( )。 二、整体感知

小说通过记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表演者精湛的技艺,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小说首尾呼应,叙述口技表演者从表演开始到终了的情态和所用道具主体部分则是铺叙具体口技表演的情景——以四口之家 晚上睡觉时偷遇大火的几个生活场景,叙述波澜起伏,曲折多姿,惟妙惟肖。作者在表现时注重对口技表演者的正面描写和听众听时反应的侧面描写相结合、有力渲染了表演者技艺的精妙绝伦。另外,语言虽简练但又极为形象,很有表现力。

结构图示:

表演前 道具简单 技艺高超 

表演者( ) 宾客( )

口技 由睡而醒 伸颈侧目 微笑默叹 表演中 醒而复睡 意少舒 稍稍正坐 失火救火 变色离席 几欲先走 表演后 道具简单 技艺高超 三、展示交流

1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比较它们的不同含义。

2找出文中表示事物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充合适的量词。

3给文章划分层次并归纳段意。

4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5背诵课文,说出背诵时的记忆线索。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解释下列多义词。

以为妙绝( ) 

众妙必备( ) 绝 妙

群响毕绝( ) 以为妙绝( )

手有百指( ) 

妇抚儿乳( ) 指 乳

指其一端( ) 儿含乳啼( )

众宾团坐( ) 一时齐发( )

坐 

满坐寂然( ) 

有一大儿醒(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 一时齐发,众妙必备。

(2)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二、展示交流,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口技者技艺高超,另人叹服,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形容? 2、表演者摹写深夜中一家四口( )、( )、( )的场景。全文从那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之“善”的?

3、熟读课文,根据提示,画出并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

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4、文中几次描述听众的反应,分别是怎样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何作用?

5、文中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

技艺有什么作用? 6、根据第三个场景的内容补充下联, “千种声响惊宾客,( )评价口技者的技艺高超。用自己的话评价作者写作技法高超之处。 三、拓展延伸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南隅.( ) 倭堕..髻( )( ) 襦.袄( ) 髭.须( ) 著帩..头( )( ) 缃绮.

( ) 2、下面各组诗句都是写罗敷的美貌的,其中属于直接描写的是:( ) A.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B.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C.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

D.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3.按要求找出课文中的原句。

(1)描写罗敷采桑工具美的句子: (2)描写罗敷衣着服饰美的句子: (3)从众人反应侧面烘托罗敷美丽的句子: 4、文中是如何表现罗敷之美的?

四、探究乐园

1、由口技之精,我们可以联想到各行各业的技艺之善,如果在本行专业有所建树,你认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表演者技 艺为什么这样出神入化?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20 口 技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积累文言词语,利用各种媒介疏通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2理清结构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借助文本,展开想象,进入情境,感受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学习重点】:

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并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自主学习。

1.走进作者:( ),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秋声诗》等。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2.关于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一种流传技艺,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面,俗称“隔壁戏”。 3.给划线的字注音。

少顷( ) 犬吠( ) 呓语( ) 齁声起( )

意少舒( ) 中间( ) 曳屋( ) 许许声( )惊觉( )几欲先走( ) 无敢哗者( ) 林嗣环 ( )

4解释词语。

宴: 觉: 欠伸: 呓语: 侧目: 稍稍: 力拉崩倒: 齁: 战战: 施: 毕: 群响毕绝: 曳: 指: 名: 虽: 团坐: 奋袖: 厅事: 善: 5词类活用。

“妇抚儿乳”中的“乳”原为( )词 ,文中是( )词,作( )讲。 “善口记者”中“善”原为( )词,文中活用为( )词,作( )讲。

“不能名其一处 ”中“名”是( ) 活用为( )词,意思是( )。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 ) 活用为( ),意思是( )。 二、整体感知

小说通过记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表演者精湛的技艺,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小说首尾呼应,叙述口技表演者从表演开始到终了的情态和所用道具主体部分则是铺叙具体口技表演的情景——以四口之家 晚上睡觉时偷遇大火的几个生活场景,叙述波澜起伏,曲折多姿,惟妙惟肖。作者在表现时注重对口技表演者的正面描写和听众听时反应的侧面描写相结合、有力渲染了表演者技艺的精妙绝伦。另外,语言虽简练但又极为形象,很有表现力。

结构图示:

表演前 道具简单 技艺高超 

表演者( ) 宾客( )

口技 由睡而醒 伸颈侧目 微笑默叹 表演中 醒而复睡 意少舒 稍稍正坐 失火救火 变色离席 几欲先走 表演后 道具简单 技艺高超 三、展示交流

1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比较它们的不同含义。

2找出文中表示事物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充合适的量词。

3给文章划分层次并归纳段意。

4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5背诵课文,说出背诵时的记忆线索。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解释下列多义词。

以为妙绝( ) 

众妙必备( ) 绝 妙

群响毕绝( ) 以为妙绝( )

手有百指( ) 

妇抚儿乳( ) 指 乳

指其一端( ) 儿含乳啼( )

众宾团坐( ) 一时齐发( )

坐 

满坐寂然( ) 

有一大儿醒(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 一时齐发,众妙必备。

(2)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二、展示交流,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口技者技艺高超,另人叹服,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形容? 2、表演者摹写深夜中一家四口( )、( )、( )的场景。全文从那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之“善”的?

3、熟读课文,根据提示,画出并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

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4、文中几次描述听众的反应,分别是怎样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何作用?

5、文中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

技艺有什么作用? 6、根据第三个场景的内容补充下联, “千种声响惊宾客,( )评价口技者的技艺高超。用自己的话评价作者写作技法高超之处。 三、拓展延伸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南隅.( ) 倭堕..髻( )( ) 襦.袄( ) 髭.须( ) 著帩..头( )( ) 缃绮.

( ) 2、下面各组诗句都是写罗敷的美貌的,其中属于直接描写的是:( ) A.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B.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C.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

D.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3.按要求找出课文中的原句。

(1)描写罗敷采桑工具美的句子: (2)描写罗敷衣着服饰美的句子: (3)从众人反应侧面烘托罗敷美丽的句子: 4、文中是如何表现罗敷之美的?

四、探究乐园

1、由口技之精,我们可以联想到各行各业的技艺之善,如果在本行专业有所建树,你认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表演者技 艺为什么这样出神入化?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相关内容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教案设计
  • 口 技 宁夏彭阳县冯庄九年制学校 祁 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引导学生揣摩语言,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 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5.使学生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和引导学生自学古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目录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目录 第一单元 阅读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 3. *<丑小鸭> 安徒生 4. * 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5. 伤仲永 王安石 写作 叙事要完整 第二单元 阅读 6. * 黄河颂 光未然 7. ...

  •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更大的发挥语文教学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所教班级七年级(1).(2)班122人,这年级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一部分学生灵活一些,男女生的学习态度有 ...

  • 人教七年级语文必背
  • 古诗词 一.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 ...

  •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归纳概括
  •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归纳概括 1.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2.<爸爸的花儿 ...

  • 人教版语文书目录七年级--九年级
  •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书目录第一单元 1 在山的那边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3 生命生命 4 紫藤萝瀑布 5 童趣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6 理想 7 短文两篇 8 人生寓言 9 我的信念 10 <论语>十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11 春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口技]试卷
  • 文言文一课一测(七下四) 班级_____座号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__ 一.阅读<口技>完成以下各题: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 ...

  • [口技]蒲松龄--教学设计与反思
  • 课题 作者及 工作单位 基本信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20 课<口技> 钟巧妍 崇雅中学初中部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篇文章既可以作为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 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本文的学习体会作者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声响. 听 众反应进行生 ...

  • 人教版语文初中目录
  • 人教版语文初中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在山的那边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3 生命生命 4 紫藤萝瀑布 5 童趣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6 理想 7 短文两篇 8 人生寓言 9 我的信念 10 <论语>十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