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思想略述

  摘 要:《孝经》是一部对中国社会影响极为深远的经典,它围绕着"孝"这一核心观念建构起一个从道德到政治的思想体系。我们认为这一体系主要包括"孝德"、"孝行"和"孝治"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将通过文本分析对此做一梳理。   关键词:孝经;孝德;孝行;孝治   在儒家道德理论体系中,"孝"的地位十分特殊,它不仅同仁、义、礼、智、信、忠、恕等一样被视为最基本的道德观念,而且儒家经典中还出现了一部专门探讨它的著作,这就是《孝经》。《孝经》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人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塑造起到巨大作用。本文就《孝经》的内容做一梳理,看看它是如何讨论孝道,如何构建起一个关于"孝"的理念体系的。   一、孝德   《孝经》中,"孝"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明确肯定:"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1](p1)孝是最根本的德行,将孝摆在"本"的位置上,与之相应的其他德行自然就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了。在《孝经》中,孝不仅是"德之本",而且也是德之"至",是最高的德。《开宗明义章》就指出孝是"至德",把孝拔到了道德谱系中最高的位置。《圣治章》也说:"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1](p19)又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1](p19)种种论述都是从正面直接肯定孝德之高、孝德之大。第十一章中则转换视角,从反面来痛斥不孝之罪恶。该章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1](p27)应当处以五刑的罪行数量极多,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不孝。不孝者目无亲长,这是"大乱之道"。无论是正面的极力肯定还是反面的痛斥,都是要突出孝德的地位,劝导民众体会孝德,躬行孝道。   《孝经》强调孝是"德之本",它的根据是什么呢?《圣治章》说:"父子之道,天性也。" [1](p19)父爱子,子尊父,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因此以子尊父为核心的孝德建立的基础就是人的天性。把天性当作是孝德的基础,实际上是为孝德找到了人性论的根据,孝德就是天性的表现,因此它是"德之本"。将孝视之为天性的表现,其实是儒家一贯的做法。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2](p353)孩提之童无不爱父母,这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也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孝德就是人的良知良能,就是人的天性。   二、孝行   孝作为一种德,必须落实为真正的行为实践才算得以完成,也就是要将孝德落实为孝行。《孝经》中讨论孝行的地方很多,这些讨论为处于不同阶段的人、不同地位的人提供了履行孝道的行动指南。   《开宗明义章》把孝行划分成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1](p1)孝行以珍爱父母给予的身体发肤为始,以使父母荣耀显赫为终。我们从远近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划分。对一个人来说最切近的是身体发肤,最远者是死后的声名,因此以前者为始,以后者为终。此外还可以从难易来理解。不敢毁伤身体发肤这就易的,立身行道杨名扬后市这是难的,易者为始、难者为终,就可以引导人们逐步去履行孝道。   《孝经》中对孝行还从"位"的角度做出了划分。所谓"位",就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种不同等级的位。《孝经》中的孝并不局限于家庭,还通过向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延伸具有了广泛的意义,但是这些意义的实现有赖于特定的地位和权力。也就是说,只有拥有特定的"位"的人才有可能履行孝的某种延伸意义。《天子章》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1](p4)对于天子来说,爱亲敬亲自然是孝。但因为他是天子,具有统领全天下百姓的权力和职责,所以他要将对父母的孝,也就是爱敬之心移加于百姓,这是"天子之孝",是天子应当履行的孝,也是只有天子才能履行的孝。《诸侯章》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1](p6)诸侯有社稷,也就是分封的国土。他的社稷继承自祖先,因此他对祖先最大的孝就是要保住这份社稷,把这片国土中的民众治理好。如同诸侯最大的孝是保住继承自先祖的社稷一般,低一等爵位的卿大夫的孝行是守住世代相传的家族宗庙,更低一等爵位的士人的孝是保住爵禄。最下等的是庶人,庶人因为没有禄位和封地,因此他的孝就是在家庭生活中奉养父母。当然,奉养父母是孝之通义,处于任何位的人都应做的。在讨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孝时,仅就他们特殊的位上应履行的特殊的孝进行讨论,奉养父母的孝之通义就省略了。   三、孝治   在儒家道德--政治的思维模式中,道德的意义不仅限于个人的修身养性,还有政治价值。儒家强调统治者的德性修养对于国家治理有着重大影响,良好的德性修养能够引导臣民们向善,有益于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安定。在《孝经》中,孝还是一种治国方略,甚至我们可以说《孝经》主要就是围绕着"以孝治国"而展开的。《孝经》的开篇中提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作为"至德要道",它是先王用来"顺天下"的,也就是说孝是先王治理天下的一种方法。"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则是以孝治国的效果。关于孝治的功效,《孝治章》中还有专门的讨论:"昔者明王之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1](p16)明王以孝治天下,就能够出现"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的景象。但是,孝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道德,为什么能够用一种道德去治理天下呢?《孝经》对这一问题有所回应。它说:"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1](p12)用孝去治理天下的基本途径就是教化。道德的示范和教育能够引导百姓向善,改变道德风貌。孝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广要道章》强调"教民亲爱,莫善于孝"。以孝治国,民众会效法君主,敬爱自己的父母。如果全天下的百姓都这样,自然就能够实现天下的安定和睦。既然如此,那么君主个人的所作所为就显得特别重要,就需要为百姓做出榜样。第九章说:"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1](p20)君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民众"畏而爱之,则而象之",这样就能够完成"德教"。这种德教实现的途径是为民众做好示范,让他们来效仿。   参考文献:   [1]胡平生.孝经译注[M].中华书局,2009.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作者简介:何锋(1989.8-),男,湖南宁乡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哲学。

  摘 要:《孝经》是一部对中国社会影响极为深远的经典,它围绕着"孝"这一核心观念建构起一个从道德到政治的思想体系。我们认为这一体系主要包括"孝德"、"孝行"和"孝治"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将通过文本分析对此做一梳理。   关键词:孝经;孝德;孝行;孝治   在儒家道德理论体系中,"孝"的地位十分特殊,它不仅同仁、义、礼、智、信、忠、恕等一样被视为最基本的道德观念,而且儒家经典中还出现了一部专门探讨它的著作,这就是《孝经》。《孝经》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人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塑造起到巨大作用。本文就《孝经》的内容做一梳理,看看它是如何讨论孝道,如何构建起一个关于"孝"的理念体系的。   一、孝德   《孝经》中,"孝"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明确肯定:"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1](p1)孝是最根本的德行,将孝摆在"本"的位置上,与之相应的其他德行自然就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了。在《孝经》中,孝不仅是"德之本",而且也是德之"至",是最高的德。《开宗明义章》就指出孝是"至德",把孝拔到了道德谱系中最高的位置。《圣治章》也说:"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1](p19)又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1](p19)种种论述都是从正面直接肯定孝德之高、孝德之大。第十一章中则转换视角,从反面来痛斥不孝之罪恶。该章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1](p27)应当处以五刑的罪行数量极多,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不孝。不孝者目无亲长,这是"大乱之道"。无论是正面的极力肯定还是反面的痛斥,都是要突出孝德的地位,劝导民众体会孝德,躬行孝道。   《孝经》强调孝是"德之本",它的根据是什么呢?《圣治章》说:"父子之道,天性也。" [1](p19)父爱子,子尊父,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因此以子尊父为核心的孝德建立的基础就是人的天性。把天性当作是孝德的基础,实际上是为孝德找到了人性论的根据,孝德就是天性的表现,因此它是"德之本"。将孝视之为天性的表现,其实是儒家一贯的做法。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2](p353)孩提之童无不爱父母,这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也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孝德就是人的良知良能,就是人的天性。   二、孝行   孝作为一种德,必须落实为真正的行为实践才算得以完成,也就是要将孝德落实为孝行。《孝经》中讨论孝行的地方很多,这些讨论为处于不同阶段的人、不同地位的人提供了履行孝道的行动指南。   《开宗明义章》把孝行划分成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1](p1)孝行以珍爱父母给予的身体发肤为始,以使父母荣耀显赫为终。我们从远近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划分。对一个人来说最切近的是身体发肤,最远者是死后的声名,因此以前者为始,以后者为终。此外还可以从难易来理解。不敢毁伤身体发肤这就易的,立身行道杨名扬后市这是难的,易者为始、难者为终,就可以引导人们逐步去履行孝道。   《孝经》中对孝行还从"位"的角度做出了划分。所谓"位",就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种不同等级的位。《孝经》中的孝并不局限于家庭,还通过向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延伸具有了广泛的意义,但是这些意义的实现有赖于特定的地位和权力。也就是说,只有拥有特定的"位"的人才有可能履行孝的某种延伸意义。《天子章》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1](p4)对于天子来说,爱亲敬亲自然是孝。但因为他是天子,具有统领全天下百姓的权力和职责,所以他要将对父母的孝,也就是爱敬之心移加于百姓,这是"天子之孝",是天子应当履行的孝,也是只有天子才能履行的孝。《诸侯章》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1](p6)诸侯有社稷,也就是分封的国土。他的社稷继承自祖先,因此他对祖先最大的孝就是要保住这份社稷,把这片国土中的民众治理好。如同诸侯最大的孝是保住继承自先祖的社稷一般,低一等爵位的卿大夫的孝行是守住世代相传的家族宗庙,更低一等爵位的士人的孝是保住爵禄。最下等的是庶人,庶人因为没有禄位和封地,因此他的孝就是在家庭生活中奉养父母。当然,奉养父母是孝之通义,处于任何位的人都应做的。在讨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孝时,仅就他们特殊的位上应履行的特殊的孝进行讨论,奉养父母的孝之通义就省略了。   三、孝治   在儒家道德--政治的思维模式中,道德的意义不仅限于个人的修身养性,还有政治价值。儒家强调统治者的德性修养对于国家治理有着重大影响,良好的德性修养能够引导臣民们向善,有益于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安定。在《孝经》中,孝还是一种治国方略,甚至我们可以说《孝经》主要就是围绕着"以孝治国"而展开的。《孝经》的开篇中提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作为"至德要道",它是先王用来"顺天下"的,也就是说孝是先王治理天下的一种方法。"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则是以孝治国的效果。关于孝治的功效,《孝治章》中还有专门的讨论:"昔者明王之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1](p16)明王以孝治天下,就能够出现"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的景象。但是,孝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道德,为什么能够用一种道德去治理天下呢?《孝经》对这一问题有所回应。它说:"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1](p12)用孝去治理天下的基本途径就是教化。道德的示范和教育能够引导百姓向善,改变道德风貌。孝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广要道章》强调"教民亲爱,莫善于孝"。以孝治国,民众会效法君主,敬爱自己的父母。如果全天下的百姓都这样,自然就能够实现天下的安定和睦。既然如此,那么君主个人的所作所为就显得特别重要,就需要为百姓做出榜样。第九章说:"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1](p20)君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民众"畏而爱之,则而象之",这样就能够完成"德教"。这种德教实现的途径是为民众做好示范,让他们来效仿。   参考文献:   [1]胡平生.孝经译注[M].中华书局,2009.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作者简介:何锋(1989.8-),男,湖南宁乡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哲学。


相关内容

  • 论[孝经]的当代现实意义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孝经>的当代现实意义 作者:韩冰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12期 摘 要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孝经>,作为我国传统国学的经典之 ...

  • 山歌唱孝道 促养成教育
  • [摘 要]因地制宜,把山歌与孝道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山歌为载体,用山歌唱孝经的方式,通过山歌的创编,对孝经进行解读,以多种形式展开孝道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山歌:孝道: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84-02 ...

  • 孝经教学设计
  • <孝经>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孝经>p46-58,简介<孝经>的整体精神和文本的框架结构,初步感知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孝经>,读准字音,初步读通<孝经>. 2.了解<孝经>的大致内容,知道上自 ...

  • [郡斋读书志]经部类目的设置
  • 摘 要:由南宋学者晁公武编纂的<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目录.它在中国分类学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我们研究宋代的图书状况.目录学方面的最直接的工具之一.其经部类目的设置,广泛吸收前人的目录成就,在传统的四部分类体系基础上进行改进,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经学典籍 ...

  • [老年感悟]:(1498)读孝经有感
  • (1498)读孝经有感 读孝经有感(一) 最近参加了几次家庭伦理道德讲座,听了娄全民老师宣讲善法和孝道,深受教育和裨益的同时,得到了几本中华传统经典,看了其中一本<孝经>.读后深有感触,觉得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国民需必读此书<孝经>.唯如此 ...

  • 略论汉代皇权观的儒学化
  • 摘要:通说认为,汉代是德主刑辅理论被奉为官方主流法律观的开始,但在分析此种现象时,学界习惯性地直指武帝时期且忽视法思想置身于其间的权力结构.事实上,秦汉时代的权力结构是所谓的"皇帝政治",包括法律在内的一切权力形式都是随着皇权观的演变而被调整的.在汉代,经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及 ...

  • 孝道的重建
  • 孝道的重建 --论儒家"孝"观念的生活情感本源 摘 要]"孝"乃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在孔孟那里,孝道的建构本是立足于作为本源的生活情感的.但经过轴心期大转型以后,孝道逐渐僵化为一种道德教条,而遗忘了生活情感这个大本本源,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这个意义上 ...

  • 论宋代的[古文孝经]学
  • 作者:舒大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4年03期 [中图分类号]K877.4: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04)03-0098-07 宋代是<古文孝经>之学盛极的时代,历考<孝经>学史,无论从研究<古文孝经>的人数上看, ...

  • 十三经注疏
  • 基本信息 ·页码:2784 页 ·版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套装数量:2 十三经简介 "十三经"包括<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