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一节的教学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一个探究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的理解,尤其是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这一难点的突破,增加了指纹。指距的内容。以小组活动为实验探究学习的基本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指纹的比较和指距的测量  活动探究(1)指纹的作用(2)指距的变异  1.1导入:指纹的作用。通过实验来探究指纹的作用和指距的大小。  1.2提出问题:①为什么说指纹在辨识人的身份时是一种有用的工具?②指距大是一种有益的适应吗?  1.3小组讨论:就假设、材料用具、实验方法及步骤进行讨论,并作出具体分工。  1.4实验过程:全班分成4个组,每组10-12人。测量从大拇指尖到小指尖之间的距离,每组将数据汇总到课代表,统计全班指距,各自记录在报告册上的统计表中,制作曲线图。  1.5交流表达:各组交换印有指纹的纸张,把没有标记的指纹和标有名字的指纹作比较,验证是否正确。各组指距数据通报后,各自将全班指距用曲线图或直方图展示,并得出结论。  1.6效果评价:本实验是以自身性状为研究内容,使学生产生了急于探究的激情和冲动,且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讨论后即可直接开展实验。通过对指纹、指距的探究,认识到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也是有差异的,并提高了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2.花生果实的大小及植物叶片叶柄的测量  说明:为节约实验材料将原来的大组分成两个小组,即4个大组8个小组,每个大组的两个小组分工不同,但数据共享,结果出来后大组内的两个小组交换数据,并要通报实验的过程。  活动(1)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2)探究植物种内的变异  2.1导入花生、向日葵籽有大有小,小的花生含油多,吃起来更香。  2.2提出问题:怎样区别大小花生?因为花生的品种不同,所以大小不同。要是栽培条件好,小花生也会长成大花生吗?  2.3小组讨论:小组就抽样方法、样品——每小组大小花生(或向日葵籽)各40粒或15张同一植物的叶片(香樟或法国冬青的叶),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表达形式等,进行讨论并制定小组的实验方案。  2.4小组实验:按本小组方案实施具体步骤,做好实验结果记录。  2.5小组总结和反思:  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但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在实验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6效果评价:带着开放性问题去自学和实验,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在对两个品种花生的测量时,注意了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并随机取样,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理解了花生大小这个性状实质上是数量平均值的比较。在对香樟叶片和叶柄长度的测量后,又将全班各组的数据统计归纳,并向全班通报,根据数据在报告册上画出曲线图或直方图并得出结论。  3.分析反思  3.1在学生进行小组实验的前后,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 及时发现合作交流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  3.2小组实验前的分工完成后,督促小组成员各司其责。  明确职责后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每个人的分工并非一成不变,下次实验可以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但是小组各成员都要明确本组共同的目标。  3.3测量误差问题的解决、如何绘曲线图、如何通过数据图像的分析得出结论 ”  本节实验教学,设计了实验顺序,强调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体验了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对“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尤其是收集、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对测量误差、绘图能力和分析能力方面培养,还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思考、琢磨、加强。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一个探究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的理解,尤其是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这一难点的突破,增加了指纹。指距的内容。以小组活动为实验探究学习的基本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指纹的比较和指距的测量  活动探究(1)指纹的作用(2)指距的变异  1.1导入:指纹的作用。通过实验来探究指纹的作用和指距的大小。  1.2提出问题:①为什么说指纹在辨识人的身份时是一种有用的工具?②指距大是一种有益的适应吗?  1.3小组讨论:就假设、材料用具、实验方法及步骤进行讨论,并作出具体分工。  1.4实验过程:全班分成4个组,每组10-12人。测量从大拇指尖到小指尖之间的距离,每组将数据汇总到课代表,统计全班指距,各自记录在报告册上的统计表中,制作曲线图。  1.5交流表达:各组交换印有指纹的纸张,把没有标记的指纹和标有名字的指纹作比较,验证是否正确。各组指距数据通报后,各自将全班指距用曲线图或直方图展示,并得出结论。  1.6效果评价:本实验是以自身性状为研究内容,使学生产生了急于探究的激情和冲动,且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讨论后即可直接开展实验。通过对指纹、指距的探究,认识到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也是有差异的,并提高了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2.花生果实的大小及植物叶片叶柄的测量  说明:为节约实验材料将原来的大组分成两个小组,即4个大组8个小组,每个大组的两个小组分工不同,但数据共享,结果出来后大组内的两个小组交换数据,并要通报实验的过程。  活动(1)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2)探究植物种内的变异  2.1导入花生、向日葵籽有大有小,小的花生含油多,吃起来更香。  2.2提出问题:怎样区别大小花生?因为花生的品种不同,所以大小不同。要是栽培条件好,小花生也会长成大花生吗?  2.3小组讨论:小组就抽样方法、样品——每小组大小花生(或向日葵籽)各40粒或15张同一植物的叶片(香樟或法国冬青的叶),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表达形式等,进行讨论并制定小组的实验方案。  2.4小组实验:按本小组方案实施具体步骤,做好实验结果记录。  2.5小组总结和反思:  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但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在实验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6效果评价:带着开放性问题去自学和实验,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在对两个品种花生的测量时,注意了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并随机取样,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理解了花生大小这个性状实质上是数量平均值的比较。在对香樟叶片和叶柄长度的测量后,又将全班各组的数据统计归纳,并向全班通报,根据数据在报告册上画出曲线图或直方图并得出结论。  3.分析反思  3.1在学生进行小组实验的前后,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 及时发现合作交流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  3.2小组实验前的分工完成后,督促小组成员各司其责。  明确职责后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每个人的分工并非一成不变,下次实验可以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但是小组各成员都要明确本组共同的目标。  3.3测量误差问题的解决、如何绘曲线图、如何通过数据图像的分析得出结论 ”  本节实验教学,设计了实验顺序,强调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体验了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对“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尤其是收集、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对测量误差、绘图能力和分析能力方面培养,还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思考、琢磨、加强。


相关内容

  •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说课稿+图片终稿
  •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说课稿 初中生物组 8号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初中&l ...

  • 生物的变异(一)
  • 目标与方法 1. 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实例. 2. 探究生物变异的现象及原因. 3. 意识到应该科学地描述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相关投影.大小两个品种的花生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复习旧知 1. 说出男女性别差异的根本原因. 2. 尝试解释生男生女的原因. ...

  • 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实验的课后反思
  • 在人教版生物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的学习时,笔者进行实验探究了"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这个实验,此实验是为了说明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利用这个实验过程及实验后的讨论,让学生说出并认同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让学生初步体验 ...

  • 八年级生物工作总结
  • 激发创造的火花 八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付学艳 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创新,就 要有创新的意识,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还要努力大胆的付诸行动.中 学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实验不但是生物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基 ...

  •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要求两课时完成,其中在第一课时中,生物变异的普遍性和引起变异的因素是需要同学掌握的内容.参看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是为了提高学生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但我认为它只是对生物的性状作了一定的研究,并没有更多地探讨引起变异的原因:而且大 ...

  • 大小不同的两个花生品种
  • 大小不同的两个花生品种,将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将大花生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果会发现( A.大花生和小花生没有了差别 B.大花生还是长的很大,小花生还是很小 C.大花生成了小花生,小花生成了大花生 D.大花生还是比小花生大,只是差距小了点 考点: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 ...

  • [生物的变异]说课稿
  • <生物的变异>说课稿 东莞市望牛墩中学 一. 说教材 (一) 教材地位: <生物的变异>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这节是生物遗传的延续篇,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而遗传物质的可变性又使生物可以发生变异,而且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的改变 ...

  • 八下生物期末测试题
  • 1.下列有关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小蝌蚪用鳃呼吸B.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抱对C.雌蛙产生在水中的是受精卵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 2.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无处不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酱离不开霉菌B.细菌和真菌能引起食品腐败C.真菌能产生抗生素D.人类肠道中的细 ...

  • 生物导学案生物的变异
  • 八年级生物导学案系列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课题: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课型:新课 授课时间:2013--2014(二) [导学目标] 1. 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学习重点] 1. 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