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张荣

第14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 甘肃 • 平凉 • 崆峒山(2014.08)

平凉市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

及其地学价值

张 荣

(甘肃平凉第四中学 平凉 744000)

摘要:平凉市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众多,有西北公园独特的丹霞地貌和丰富的古生物化石遗迹,褶曲、断层、节理、裂隙等地质现象典型清晰,这些地质遗迹不仅具有一定的美学观赏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地学价值。 关键词:平凉 地质公园 地学价值

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它的建立基础在于引人入胜的地质景观,寓教于游的科学内涵,脍炙人口的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的社会风俗。地质公园既是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和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而地质遗迹则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本文对平凉市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遗迹做一介绍,并对其地学价值进行探讨。

1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甘肃平凉市崆峒区西郊11km处。东起太统山的二道沟、花炮岭和泾河地区的柳树沟,西至宁夏的泾源县县界,南达大阴山、十万沟,北至大象山,总面积84km2。园内奇峰卓立、怪石遍布、洞窍玲珑、山泉众多,集北雄南秀于一身,融自然美与人文美于一体(图

1)。区内发现有三叶虫、笔石等古生物化石,受差异风化、水冲蚀、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形成了黄土高原上独有的石柱峰林等丹霞地貌及地质构造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2004年1月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图1 问津处不整合

2区域地质背景

崆峒山位于祁连褶皱带东缘,鄂尔多斯盆地西侧,贺兰褶皱带的南段,区内未见岩浆活动的痕迹,是一个较稳定的区块。

区内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白垩系组成,褶皱轴和冲断面走向近SN或NNW向,构成南北向分布的贺兰褶皱带地质构造格局,表现为三条互为平行的由一系列走向SN或北偏西的褶皱和冲断面组成的复式背斜,在店洼——太统山——大台子复背斜和小黄卯山——三关口——沙南复背斜之间,形成古城——崆峒山——宋庄复向斜槽地,地貌上属于贺兰褶皱带南部雄峻高峰与凹陷沟谷相间地貌。

图2 雷声峰岩墙

崆峒山在奥陶纪晚期,遭受东西向挤压,开始褶皱隆起,形成贺兰褶皱带雏形,缺失志留系、泥盆系沉积,期间地壳发生多次颤动性升降,几度出现沉积间断,在奥陶纪古地形风化面上不整合沉积有石炭系、二叠系陆相含有煤碎屑建造以及其后相继生成的三叠系、白垩系巨层厚层陆相碎层沉积建造。二叠纪、三叠纪时期,古地理表现为内陆盆地,沉积了一套巨厚层陆相粗碎屑沉积,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地壳运动强烈,每一个沉积旋回颜色为紫红色——灰绿色——灰色——紫红色,说明气候由干热转为温湿又转为干热,从氧化环境到还原环境又变为氧化环境(图2)。白垩纪早起为山地,到中期本区大幅度下沉,形成了快速堆积的山前盆地,接受了巨厚的砾岩、砂砾岩山麓相沉积,晚期地壳云顶趋于平静,接受了以湖相为主的泥岩、泥页岩等。属于一种还原环境下的细碎屑岩沉积。末期,盆地抬升,湖水由南向北和西北向退出,结束了盆地的地质历程。

3地质遗迹的形成

崆峒山为太统山复式背斜的西南山麓,受强烈的构造运动影响,区内地层特别是白垩系发生一系列的断裂和褶皱,派生节理十分发育,主要的5组节理构成“X”节理组合,将岩体切割成不同的块体,形成陡壁悬崖,为地质遗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出露的不同时代的地层岩性差异较大,软硬相间,砾岩成分多为石灰岩,胶结不均匀,使延时抗分化能力和抗溶蚀能力差别较大,为地质遗迹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

图3 蝴蝶洞

崆峒山白垩系砂岩、砂砾岩构造裂隙、节理十分发育,在风化作用下形成众多的峰林、石柱等丹霞地貌景观(图3);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形成了砂泥岩中不同色调的平行层理,成为独特的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崆峒山分布着诸多的峰林石柱、陡壁悬崖,在降水、风化等外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崩塌,巨大的岩体堆砌在一起,形成堆积地质遗迹。

4地质遗迹及地学价值

4.1丹霞地貌及构造形迹

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以丹霞地貌为主,分布范围达20多平方公里,规模宏大且集中连片,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罕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地理地貌景观,各种地貌要素齐全,微地貌景观丰富多样,褶曲、断层、节理、裂隙等地质现象典型清晰(图4),地层沉积韵律特征明显,有丰富的延长群和六盘山植物化石群,是研究中生代沉积、古地理、古气候、丹霞地貌形成与演化的绝佳科学研究场所,也是展示海陆变迁、褶皱隆起、沉积建造等地学内容的科普基地。

图4 候旨沟阶梯式断层

4.2地层及古生物化石

1923年,著名的地质学家袁复礼先生在太统山发现了含笔石的页岩层,并命名为“平凉页岩”。后来地质工作者在详测这一带剖面时,将“平凉页岩”作为一个地方性地层单位改称为“平凉组”,可与国内外相应地层对比,并作为划分奥陶纪地层的依据。产于太统山奥陶系页岩中的笔石化石,经地质学家研究划分出圆滑笔石及纤维笔石两个带,以正笔石目为主,有对笔石、棚笔石、雕笔石、双头笔石、丝笔石、叉笔石等,繁盛于奥陶纪和志留纪;产于太统山奥陶系灰岩中的三叶虫化石,是下古生界海相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古生物化石。古生物花束既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又具有极高的科研和科普价值。

参考文献

① 葛丽君主编. 走进大自然——甘肃省地学夏令营指南 [M].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②黄万堂. 兰州及其周边地区地学旅游资源开发构想[J] 甘肃地质学报, 2002(2): 93——96

③甘福成主编. 甘肃史话丛书——平凉史话[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7

第14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 甘肃 • 平凉 • 崆峒山(2014.08)

平凉市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

及其地学价值

张 荣

(甘肃平凉第四中学 平凉 744000)

摘要:平凉市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众多,有西北公园独特的丹霞地貌和丰富的古生物化石遗迹,褶曲、断层、节理、裂隙等地质现象典型清晰,这些地质遗迹不仅具有一定的美学观赏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地学价值。 关键词:平凉 地质公园 地学价值

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它的建立基础在于引人入胜的地质景观,寓教于游的科学内涵,脍炙人口的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的社会风俗。地质公园既是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和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而地质遗迹则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本文对平凉市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遗迹做一介绍,并对其地学价值进行探讨。

1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甘肃平凉市崆峒区西郊11km处。东起太统山的二道沟、花炮岭和泾河地区的柳树沟,西至宁夏的泾源县县界,南达大阴山、十万沟,北至大象山,总面积84km2。园内奇峰卓立、怪石遍布、洞窍玲珑、山泉众多,集北雄南秀于一身,融自然美与人文美于一体(图

1)。区内发现有三叶虫、笔石等古生物化石,受差异风化、水冲蚀、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形成了黄土高原上独有的石柱峰林等丹霞地貌及地质构造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2004年1月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图1 问津处不整合

2区域地质背景

崆峒山位于祁连褶皱带东缘,鄂尔多斯盆地西侧,贺兰褶皱带的南段,区内未见岩浆活动的痕迹,是一个较稳定的区块。

区内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白垩系组成,褶皱轴和冲断面走向近SN或NNW向,构成南北向分布的贺兰褶皱带地质构造格局,表现为三条互为平行的由一系列走向SN或北偏西的褶皱和冲断面组成的复式背斜,在店洼——太统山——大台子复背斜和小黄卯山——三关口——沙南复背斜之间,形成古城——崆峒山——宋庄复向斜槽地,地貌上属于贺兰褶皱带南部雄峻高峰与凹陷沟谷相间地貌。

图2 雷声峰岩墙

崆峒山在奥陶纪晚期,遭受东西向挤压,开始褶皱隆起,形成贺兰褶皱带雏形,缺失志留系、泥盆系沉积,期间地壳发生多次颤动性升降,几度出现沉积间断,在奥陶纪古地形风化面上不整合沉积有石炭系、二叠系陆相含有煤碎屑建造以及其后相继生成的三叠系、白垩系巨层厚层陆相碎层沉积建造。二叠纪、三叠纪时期,古地理表现为内陆盆地,沉积了一套巨厚层陆相粗碎屑沉积,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地壳运动强烈,每一个沉积旋回颜色为紫红色——灰绿色——灰色——紫红色,说明气候由干热转为温湿又转为干热,从氧化环境到还原环境又变为氧化环境(图2)。白垩纪早起为山地,到中期本区大幅度下沉,形成了快速堆积的山前盆地,接受了巨厚的砾岩、砂砾岩山麓相沉积,晚期地壳云顶趋于平静,接受了以湖相为主的泥岩、泥页岩等。属于一种还原环境下的细碎屑岩沉积。末期,盆地抬升,湖水由南向北和西北向退出,结束了盆地的地质历程。

3地质遗迹的形成

崆峒山为太统山复式背斜的西南山麓,受强烈的构造运动影响,区内地层特别是白垩系发生一系列的断裂和褶皱,派生节理十分发育,主要的5组节理构成“X”节理组合,将岩体切割成不同的块体,形成陡壁悬崖,为地质遗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出露的不同时代的地层岩性差异较大,软硬相间,砾岩成分多为石灰岩,胶结不均匀,使延时抗分化能力和抗溶蚀能力差别较大,为地质遗迹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

图3 蝴蝶洞

崆峒山白垩系砂岩、砂砾岩构造裂隙、节理十分发育,在风化作用下形成众多的峰林、石柱等丹霞地貌景观(图3);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形成了砂泥岩中不同色调的平行层理,成为独特的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崆峒山分布着诸多的峰林石柱、陡壁悬崖,在降水、风化等外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崩塌,巨大的岩体堆砌在一起,形成堆积地质遗迹。

4地质遗迹及地学价值

4.1丹霞地貌及构造形迹

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以丹霞地貌为主,分布范围达20多平方公里,规模宏大且集中连片,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罕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地理地貌景观,各种地貌要素齐全,微地貌景观丰富多样,褶曲、断层、节理、裂隙等地质现象典型清晰(图4),地层沉积韵律特征明显,有丰富的延长群和六盘山植物化石群,是研究中生代沉积、古地理、古气候、丹霞地貌形成与演化的绝佳科学研究场所,也是展示海陆变迁、褶皱隆起、沉积建造等地学内容的科普基地。

图4 候旨沟阶梯式断层

4.2地层及古生物化石

1923年,著名的地质学家袁复礼先生在太统山发现了含笔石的页岩层,并命名为“平凉页岩”。后来地质工作者在详测这一带剖面时,将“平凉页岩”作为一个地方性地层单位改称为“平凉组”,可与国内外相应地层对比,并作为划分奥陶纪地层的依据。产于太统山奥陶系页岩中的笔石化石,经地质学家研究划分出圆滑笔石及纤维笔石两个带,以正笔石目为主,有对笔石、棚笔石、雕笔石、双头笔石、丝笔石、叉笔石等,繁盛于奥陶纪和志留纪;产于太统山奥陶系灰岩中的三叶虫化石,是下古生界海相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古生物化石。古生物花束既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又具有极高的科研和科普价值。

参考文献

① 葛丽君主编. 走进大自然——甘肃省地学夏令营指南 [M].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②黄万堂. 兰州及其周边地区地学旅游资源开发构想[J] 甘肃地质学报, 2002(2): 93——96

③甘福成主编. 甘肃史话丛书——平凉史话[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7


相关内容

  • 地质公园名录 !
  • 首批公园名录 [11家,2001年4月公布] 序号.国家地质公园名称 (主要地质特征地质遗迹保护对象,主要人文景观)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1.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碳酸盐岩溶峰丛地貌,溶洞,哈尼族民族风情,歌舞)云南澄江国家地质公园 (寒武纪早期(5.3亿年)生物大爆发,数十个生物种群同时出现 湖 ...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通知
  • [时效性]:现行有效[发文字号]:发改西部[2012]781号[颁布日期]:2012-03-25[生效日期]:2012-03-25[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颁布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通知(发改西部[2012]781号) 陕西省.甘肃省.宁夏自 ...

  • 创建全省文明城市测评验收工作汇报
  • 现在,就平凉市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以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市情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 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辖崆峒区和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县,102个乡镇,1529个村.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52.7万亩,总人口226万.主要市情特点 ...

  • 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规划(2006-2020) • 附件(说明书) 第十五章 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一.甘肃省旅游生态环境基础 甘肃省总土地面积为4544.02万公顷(据朱强),居全国第七位,人均占有土地1.82公顷(27.3亩),比全国人均占有量高出一倍多. 目前全省水资源总量29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 ...

  • 旅游规划项目建议书
  • 篇一:旅游规划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 甘肃平凉崆峒生态商业园 项目建议书 **公司 2011年9月 目 录 前 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项目总体判断 ----- ...

  • 平凉市当代最具影响力10大人文代表
  • 西北望崆峒,平凉人文观 平凉市当代最具影响力10大人文代表 (信息来源:影响力时代杂志周刊) 2014年 12月10日-15日,6集大型自然人文纪录片<西北望崆峒>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该片以广义的崆峒这一具有独特内涵的大西北地理人文概念为坐标,以平凉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为时间线索, ...

  • 旅游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建设示范汇报
  • xx镇地处xx省xx市xx区西南郊区,距平凉城约7公里,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全镇辖14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8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88人,总耕地面积60422亩,现有行政事业单位37个,镇村企业7户,个体工商户221户.境内森林密布,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国家4 ...

  • 甘肃省党务公开工作现场会议筹备工作总体方案
  • 根据省纪委安排,甘肃省党务公开工作现场会议将于~年11月15日至18日在平凉举行。为了办好这次现场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次“全省党务公开试点工作现场会议”以党的xx大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行党务公开,加强党的建设,展示和谐平凉”为主题,全方位宣传、推介、展示平凉市各级 ...

  • 甘肃旅游资源统计
  • 甘肃省旅游资源 一) 八大类景观详情 二) 甘肃旅游资源特性 三) 甘肃旅游资源分布特点 张森林 2011-12-10 一).八大类 二).甘肃旅游资源特性 甘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体说来有以下几大类. 一是古文化遗址 甘肃有悠久的历史,遗留下许许多多先民的活动遗迹,人们可以凭此来了解祖先们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