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五读教学法"探析--以赵嘏[长安晚秋]为例

古 典 诗 歌 ¨ 五 读 教 学 法 " 探 析  

以赵 嘏《 长安晚秋》 为例 

王  飞 

古典诗歌是 中国文学 的一朵奇葩 , 是抒发  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文学样式 , 学好诗歌  是进入文学的重要一步。而学好诗歌的关键是 

译读 

所谓译读 , 就是将凝练的诗歌语言通过读  者的想象和加工转化成通俗的现代散文语言 。  

诵读 。古人 云: “ 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作诗也  译读是诗歌教学 的第一环节 , 它主要解决如何  会吟。  ‘ 三分诗七分读” , 可见诵读对于品味诗  基本读懂诗歌这个问题 。在这一环节 , 需要介  歌情感 的重要性 。本文以赵嘏的《 长安晚秋》 为  绍一些译读 的基本常识 。首先 , 由凝练 的诗歌  例, 尝试探索古典诗歌的“ 五读教学法” 。   语言转化成现代散文语言 , 需要填充必要的句 

绪, 我们在学习理解时由于文章精彩 , 用语言解  释语言会显得捉襟见肘。这时可以充分利用曲   词本身的抒情性与音韵美 的特点 , 直接用音乐 

来诠释情感。   要捕捉课文的动情点 , 教师必须有激情 , 教  师的投入程度决定学生的投入程度。教师只要  把握好课文的动情点 , 就一定能引起学生 的共 

折意识 。  

当然拓展也可 以把课 内和课 外连接起来 ,   形成大语文学习观 。比如在学习韩愈的《 张中  

丞传后序》 一文时 , 笔者布置了一道课 后拓展 

作业 : 请你选一位忠义人物 , 古今 中外皆可 , 搜 

集他 的生平事迹 , 选取其 中的典型事例 , 用 夹  叙夹议的写法, 写一则评传。  

鸣, 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分  钟去 , 课堂学习的效果 自然会好。  

三、 把握文章的延伸点 

教师备课时应针对学生的生活特点 , 抓住 

课文的延伸点去设计教学活动 , 只有这样学生 

的思维才会更活跃 , 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才会更  高, 课堂学习才会高效。  

总而言之 , 课堂 因互动 而精彩 , 学生 因 自  

主而 发展 。设计 问题 要找 准课文 与 生活 的连接 

课堂教学 中 , 启迪学生 的思维 , 对课文进 

行延伸 , 创设课堂活动 , 更易激发学习兴趣 , 进 

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在学 习苏轼 的《 赤壁赋》 时, 笔者先提问导 

人: “ 岁月已逝 , 人生短暂。面对有限的人生, 面  对人生 中的挫折与磨难 , 你有哪些感想?” 先从 

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 , 引发学生 的思考。学 习   完课文后 , 笔者呼应开头又一次提问 : “ 学 习了  

点, 捕捉到课文的动情点 , 抓住课文的延伸点 ,   只有这样才能组织

语文课堂 的有序活动 , 培养 

学生独立思考 、 合作探究 、 对抗质疑的能力 , 让  课 堂和谐 、 民主 , 学生敢 问、 敢动 , 形成一种积  极主动、 争先恐后、 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 , 这样 

的课堂才会高效 , 学生才会学而快乐着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建湖县第一 中学 ( 2 2 4 7 0 0 )  

苏轼 的《 赤壁赋 》 后, 你看 到了一个 怎样 的东  坡? 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 以此问题进行拓  展, 提 高学生 的感悟 能力 , 也提高 了学生抗 挫 

3 3  

2O1 4・ 1 珏 土又 懈 

课 堂 教 学 

子成分 , 如主语 、 宾语 、 定语 、 状语 、 过渡语 等句  子成 分 ; 同时 , 还要 注意调整语 序 , 如 主谓倒  装、 定语后置 、 宾语前置 、 状语后置等 ; 此外 , 还  要注意词类活用 , 如名作动 、 使动用法、 意动用 

法等 。  

进 行情感解 析 : 知人论世 、 分析意 象 、 分析 典 

故。  

1 . 知人论 世  .  

《 孟子 ・ 万章下》 云: “ 颂其诗 , 读其书 , 不知 

其人 , 可乎 ? 是 以论其世也。 ” 可见, 知人论世是  解读诗歌的一把重要钥匙。只有知人论世 , 才  能从深层次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知人论世 ,   可以分为社会背景和作者个人境遇两个方面。  

赵嘏 , 字承祜 , 楚 州 山 阳人 , 年 轻 时 四处 游 历 ,  

按照译读的要求学生就可以将这首《 长安 

晚秋 》 转化成通俗的现代 散文语 言 : 秋 天拂 晓  时, 云雾在天空飘浮着 , 带着一片凄凉的寒意 。   朝廷 的宫殿耸立着 , 像要触到高高的秋空 。残  星几点悬挂在空中, 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 

擅长七言律诗 。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长安时所 

写 。那 时 长住 在 长安 的人 有 三类 : 一 是 家 就在 

楼吹着长笛 , 曲调婉转哀怨 。篱笆旁边紫艳 的   菊花 , 一丛丛似开未开 , 仪态十分闲雅静穆 。水 

面的莲花凋零 , 一朵朵花瓣脱落 , 只留下枯荷  败叶, 满面愁容 。家乡的鲈鱼正美 , 但 自己不能  回去 , 却要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 , 学着楚 囚的  

样儿 羁 留他 乡 。  

长安 ; 二是在都 城为官 ; 三是在长安应考后没 

回家 , 寄居在此, 准备明年再考 。赵嘏便属于第  三类 , 他 曾屡次落榜 , 而此诗就是他落榜后寄  居在长安时所作。  

2 . 分析意 象 

译读作为诗歌阅读教学 的第一环节 , 是基 

础 环节 , 能够 培养 学 生 的语 言 感 知能 力 。通 过 

所谓意象 , 就 是 内在 的思 想 感 情 内 涵 

( “ 意” ) 与外在的客观物象 ( “ 象” ) 的统一。《 易  经》 说

: “ 意者 , 象也 。” 《 易传》 说: “ 立象 以尽 

意” 。诗 的 内核在 “ 意” , “ 意” 是无形 的 。它要通 

这一环节 , 学生可 以基本读懂诗歌大意。在这 

阅读 环 节 中 , 教 师 可 以在 学 生 阅读 过 程 中提 

出两个简单问题 : 这首诗写 了什么内容?情感  基调是什么?同时教师可以提示 : 抓住关键词。   教师可以提供参考答案 : 这首诗写了诗人晚秋  拂 晓登高所见 以及 由此所生发 的情感 , 情感基  调是凄凉。  

二、 吟读 

过“ 象” 而获得有形化。刘熙载《 艺概》 讲: “ 山之 

精神写不 出, 以烟霞写之 , 春之精神写不出 , 以  草木写之。故诗无气象 , 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   这里 的“ 烟霞” 、 “ 草木” 使“ 山之精神 ” 、 “ 春之精  神” 成为能够具体可感 的客观形象。   在《 长安 晚秋》 这首诗中, 作者主要用 了云  雾、 宫 阙、 高秋 、 残星 、 大雁、 笛声 、 篱菊 、 红衣 

中国传统教学方法 中历来强调“ 吟读” , 所  谓“ 一章三回读 , 一句十回吟” 就是古人常用的  读书教书之道。鉴于 目 前学生直读一统天下的  局面, 教师有必要在“ 范吟” 的引导下有效指导  学生学会 吟读 , 让学生在 吟读 中“ 懂得文字 和  语 言之间音韵 的学 问” , 让学 生在吟读 中去感 

( 红色的莲花瓣 ) 、 渚莲等意象 , 营造 了一种凄 

清迷蒙 的意境 , 衬托 了作者心境 的凄凉。在这 

些意象 中, 有两个重要意象绝对不能忽视。其 

是“ 篱菊” , 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 

问题 : 为什么写 的是  “ 篱菊 ” , 而不是 “ 槛菊” 、   “ 庭菊” ?因为陶渊明有“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  山” 的诗句 , 在这里用“ 篱笆旁边的菊花” , 表达 

了作者的退隐之思 。其二是“ 莲” , 教师可 以这  样 引导学生 : 写“ 莲” 为什么要写其“ 愁” , 它为  什么愁?学生回归文本 , 联系诗句“ 红衣落尽渚 

悟古诗文的魅力 , 让学生在吟读 中体悟到作者  的情感美 、 汉语言的音律美 。  

吟读前要读懂诗歌的情感 , 因此在这一阅  读教学环节所 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情感解  析。针对这一首诗 ,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 

34 

珏 土 天档 9 _ 01 4-1  

莲愁” , 就可以得到答案。写这个意象的 目的是  抒发红颜易老的感慨 。  

3 . 分析典 故 

的听觉 引发想象 , 绘 画 则 可 调 动 人 的直 观 感 

觉, 透过想象 , 我们 可以切 身感受 到画家所要  描绘 的画意 , 这种画意 的实质就是诗人在诗 中   所创

造的种种意境之美 。这种 “ 画读 ” 教学法 ,   不仅能使学生在绘画美感 的潜移默化 中, 更加  深刻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 获得真善美 的艺术享 

受, 而 且 能 增 强 学 生 对 诗 歌 艺 术 手 法 的感 知 

用典 , 也 叫“ 用事 ” , 指在 诗歌的语言 中直  接或 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 、 神话传说 、 历  史故事等典故 , 使诗歌 的意蕴更加丰富、 含蓄、  

深刻。这首《 长安晚秋》 运用了张翰“ 莼鲈之思”  

和钟仪“ 空戴南冠” 的典故。   先看 “ 莼鲈之思 ” : 张翰 , 字季鹰 , 吴江人 。  

力 。此外 , 这种方法还能帮助学生解决写景手 

法 的 问题 。  

据《 晋书 ・ 张翰传》 记载 : “ 张翰在洛 , 因见秋 风 

起, 乃思吴 中苑菜莼羹 、 鲈鱼脍 , 日: ‘ 人生贵适 

忘, 何 能羁 宦 数 千里 以要 名 爵 乎 ? ’ 遂 命 驾 而 

在学生绘 画前 ,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 问  题: 这首诗歌是如何写景的?然后教师在学生 

绘 画过 程 中以一 连 串 的提 问加 以启发 和引 导 :  

归。” 张翰 回家之后 , 他本来追随的齐王很快就  败亡 了 , “ 时人 皆谓 之见 机 ” 。也 就是 说 , 莼鲈 之  思, 被认为是一个看清形势 的聪明人脱身的借  口。秋风渺渺 , 一个游子思乡了, 一个误人官场  的人觉醒了 , 他要 回家 , 要让本性 自由舒展 , 远  离政治斗争的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所以, 当我  们要表 明这样一种 回归家 乡、 回归 自然 、 回归  本性 的选择 的时候 , 我们还是喜欢这 四个 字 :  

莼鲈之 思 。再看 “ 空 戴南冠 ” : 战 国时 , 楚 国的伶 

你的画面中有哪些景物?诗歌 中的所有景物都  能画出来吗?这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组合起  来的?有没有哪种景物 , 你画面上呈现出来 的,   与诗歌文本呈现出来 的不符?学生在经过思考 

和交 流后 得 出这首诗 歌 的写景 手法 :  

第一 , 选取秋天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 半开的  篱菊、 凋谢 的红莲 、 寥落的残星、 南归的雁阵。   第二 , 多角度描写景 物 : A . 点面结合 : 首联 

总览 长 安全 景 是广 ; 星、 雁、 笛、 楼、 菊、 莲 是狭 。  

官钟仪在 战争中被郑 国俘虏 , 献 给了晋国。他 

为了表示不忘本 国 , 经常带着南冠 ( 楚 国样式 

的帽子 ) 。用 这两 个典故 , 抒 发 了作 者 的故 园之  情 和羁 旅愁 思 。  

B . 远近结合 : 星、 雁、 笛、 楼是远 ; 菊、 莲是近 。c .   俯仰结合 : 星、 雁、 笛、 楼是仰视 ; 菊、 莲是俯察。   第三 , 视 听结合 : “ 残星几 点” 是视觉 ; “ 长

  笛一声” 是听觉。   第 四, 动静结合 : “ 雁横塞 ” 取动势 ; “ 人倚 

楼” 取静 态 。  

通过 以上三个方面的情感解析 , 我们可 以   概括这首诗的情感 : 仕途失意 、 红颜易老、 羁旅  愁思、 故 园之情、 退隐之思。这一阅读教学环节  所 得 到 的情 感 是 对 “ 译读 ” 教 学 环 节所 得 到 的  情感基调“ 凄凉” 的具体化 和深化 , 因此在 “ 吟  读” 过程中 , 能更准确领悟作者 的情感 , 能更深 

这种“ 画读” 教法不仅能创设诗歌的意境 ,   而且能冲破传统诗歌教学模式的束缚 , 充分体 

现“ 寓 教 于乐 ” 的教 学思 想 , 给沉 闷的课 堂 教学  吹 进一股 清新 的风 。  

四、 替入 式 阅读 

刻地体会诗歌的主旨。  

三、 画读 

所谓“ 替 人式 阅读 ” , 就是 读 者 暂 时忘 记 自  

所谓画读 , 就是将诗歌 中的景物描写以绘  画的形式 呈现出来 。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 指  出: “ 画为无声之诗 , 诗为有声之画。” 这句话形  象地说 明了诗与画的深刻渊源。音乐可调动人 

己的身份 , 将全部身心转移 到文本 中来 , 简言  之, 就是读者与作者 的融合 , 它是共鸣 的最高  境界 。以《 长安晚秋》 为例 , 在“ 替人式 阅读” 教 

学过程 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 , 此刻大家的身 

35  

201 4・1 珏丈 又档  

份就是诗人赵嘏 , 一个羁旅者 , 一个失意者。仅 

仅这 样 还不 够 , 还 需要 教 师 营造 一 种 氛 围 。这 

从 意境进 行 比较 。 比较是 学生 思维 发展 的重要 

途径。诗歌的比较阅读既符合诗词鉴赏的 自身 

特点 , 又符合新课改探究学习的理念和构建多 

种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做两个工作 : 背景音乐  的感染和教师的诵读 。这样 , 学生就能真正参  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 获得一种原初体验。  

元开放性教学内容 的要求。  

在“ 比读 ” 这一 教学环 节 , 可 以将 赵嘏 的 

具体 实践如下 : 选取背景音乐林海 的《 琵 

琶语》 , 曲调凄清婉转 , 学生的感情慢慢沉浸在  如泣如诉的琵琶声 中, 最终沉醉在音乐的意境 

里 而欲 罢 不能 。这 时 教师 朗诵 : “ 秋天拂晓时 ,  

《 长安晚秋》 和杜甫的《 登高》 进行 多角度 的 比  

较 。具体从诗歌类型、 意象、 意境、 结构 、 艺术手  法、 情感等方面进行。  

类 型  意象  意境  结构  艺术手法  情感 

云雾在天空漂浮着 , 带着一片凄凉 的寒意。朝 

廷的宫阙耸立着 , 像要触到高高的秋空。我抬 

头仰望 , 几 点残星悬挂在空 中 , 群雁从塞外飞  来。我的注意力正

被眼前景象所吸引 , 忽 闻一 

长安 羁旅诗 云雾 冷清孤寂  触景  借景抒 情  悲季节之秋  晚秋 登临诗 残星 凄凉寂寥  生情  用典  悲人生之秋 

声长笛悠 然传来 , 觅声望去 , 在那远处高高 的  

楼头 , 依稀 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 , 笛声 

登高 羁旅诗 秋风 雄 浑高远  触景  情 景交融  悲人生之秋  登临诗 高天 肃杀凄凉  生情  融情 于景  悲 国家之秋 

通过对两首诗进行 比较 、 对照 , 我们能够发 

现两首诗 的相 同之处、 相似之处、 相异之处。当  然, 也能帮助学生巩 固、 归纳知识 , 提高鉴赏能  力, 实现知识之间的迁移。同时 , 可以进一步培 

悠扬哀怨。篱笆旁边紫艳的菊花 , 一丛丛似开  未开, 仪态十分 闲雅静穆。水面的莲花凋零 , 一 

朵朵花瓣脱落 , 只留下枯荷败叶 , 满面愁容。家 

乡的鲈鱼正美 , 但 自己不能归去 , 却要像钟仪 

那样戴着南冠 , 学着楚囚的样儿羁 留这是非之  地 。我 为什么要 在这 里 呢?为什 么 ?唉 ……在  这里又有什么用呢?不如归去 , 不如归去 , 不如  归 去啊 … …”   文学是语言艺术 , 音乐是听觉艺术 。但是 

养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 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   《 高中语 文课 程标 准》 规定制定课程 目标 

的指导思想是突出学生的 自主发展 , 重视母语 

教育的精神哺育功能。注重语文应用 、 审美与  探究能力 的培养 ,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  展。指出“ 语文具有重要 的审美教育功能 , 高中  

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 的发展 , 让学生受到 

从艺术的本质上讲 , 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   音乐具有细致 、 优雅 、 朦胧之美 , 而语文的世界  是人性的、 情感的 、 审美的世界 。诗与歌本是一 

家, 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让诗与歌融合起来 , 引  

美 的熏陶, 培养 自 觉 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 

情趣 , 培养审美感知 和审美创造 的能力 ” 。译  读、 吟读 、 画读 、 替入式 阅读 、 比读五种阅读方 

导学 生体验 和感受 , 使 其从 中受 到教 育和 陶 

冶, 进而产生共鸣。这种阅读方式 , 不仅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 领悟和揭示文本 的意义和生 

法, 由浅入深 , 由表及 里 , 层层深入 , 涉及诗歌 

的 内容 、 语言 、 意象 、 意境 、 情感 、 结构 、 艺术手 

法等方面。这五种 阅读教学法 , 具有互动性 、 参  与性 、 体验性 的特点 , 符 合《 高 中语 文课程 标  准》 “ 以学生为主体” 、 “ 以学生为本” 的要求 。此  外“ 五读教学法” , 不

仅能提高学生 的人文审美 

意蕴和情感内涵 , 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  能力 , 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作者单位 : 江苏省海 门市证大 中学( 2 2 6 1 0 0)  

命的意蕴 , 而且能建构学生 的精神世界。这就 

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最佳状态。  

五、 比读 

比读 就是 比较 阅读 , 可以横 向 比较 , 也 可 

以纵 向比较 ; 可 以从 内容进行 比较 , 也可 以从  形式进行 比较 ; 可以从情感进行 比较 , 也 可以 

36  

珏 土 又懈 2 01 4・ 1  

古 典 诗 歌 ¨ 五 读 教 学 法 " 探 析  

以赵 嘏《 长安晚秋》 为例 

王  飞 

古典诗歌是 中国文学 的一朵奇葩 , 是抒发  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文学样式 , 学好诗歌  是进入文学的重要一步。而学好诗歌的关键是 

译读 

所谓译读 , 就是将凝练的诗歌语言通过读  者的想象和加工转化成通俗的现代散文语言 。  

诵读 。古人 云: “ 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作诗也  译读是诗歌教学 的第一环节 , 它主要解决如何  会吟。  ‘ 三分诗七分读” , 可见诵读对于品味诗  基本读懂诗歌这个问题 。在这一环节 , 需要介  歌情感 的重要性 。本文以赵嘏的《 长安晚秋》 为  绍一些译读 的基本常识 。首先 , 由凝练 的诗歌  例, 尝试探索古典诗歌的“ 五读教学法” 。   语言转化成现代散文语言 , 需要填充必要的句 

绪, 我们在学习理解时由于文章精彩 , 用语言解  释语言会显得捉襟见肘。这时可以充分利用曲   词本身的抒情性与音韵美 的特点 , 直接用音乐 

来诠释情感。   要捕捉课文的动情点 , 教师必须有激情 , 教  师的投入程度决定学生的投入程度。教师只要  把握好课文的动情点 , 就一定能引起学生 的共 

折意识 。  

当然拓展也可 以把课 内和课 外连接起来 ,   形成大语文学习观 。比如在学习韩愈的《 张中  

丞传后序》 一文时 , 笔者布置了一道课 后拓展 

作业 : 请你选一位忠义人物 , 古今 中外皆可 , 搜 

集他 的生平事迹 , 选取其 中的典型事例 , 用 夹  叙夹议的写法, 写一则评传。  

鸣, 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分  钟去 , 课堂学习的效果 自然会好。  

三、 把握文章的延伸点 

教师备课时应针对学生的生活特点 , 抓住 

课文的延伸点去设计教学活动 , 只有这样学生 

的思维才会更活跃 , 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才会更  高, 课堂学习才会高效。  

总而言之 , 课堂 因互动 而精彩 , 学生 因 自  

主而 发展 。设计 问题 要找 准课文 与 生活 的连接 

课堂教学 中 , 启迪学生 的思维 , 对课文进 

行延伸 , 创设课堂活动 , 更易激发学习兴趣 , 进 

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在学 习苏轼 的《 赤壁赋》 时, 笔者先提问导 

人: “ 岁月已逝 , 人生短暂。面对有限的人生, 面  对人生 中的挫折与磨难 , 你有哪些感想?” 先从 

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 , 引发学生 的思考。学 习   完课文后 , 笔者呼应开头又一次提问 : “ 学 习了  

点, 捕捉到课文的动情点 , 抓住课文的延伸点 ,   只有这样才能组织

语文课堂 的有序活动 , 培养 

学生独立思考 、 合作探究 、 对抗质疑的能力 , 让  课 堂和谐 、 民主 , 学生敢 问、 敢动 , 形成一种积  极主动、 争先恐后、 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 , 这样 

的课堂才会高效 , 学生才会学而快乐着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建湖县第一 中学 ( 2 2 4 7 0 0 )  

苏轼 的《 赤壁赋 》 后, 你看 到了一个 怎样 的东  坡? 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 以此问题进行拓  展, 提 高学生 的感悟 能力 , 也提高 了学生抗 挫 

3 3  

2O1 4・ 1 珏 土又 懈 

课 堂 教 学 

子成分 , 如主语 、 宾语 、 定语 、 状语 、 过渡语 等句  子成 分 ; 同时 , 还要 注意调整语 序 , 如 主谓倒  装、 定语后置 、 宾语前置 、 状语后置等 ; 此外 , 还  要注意词类活用 , 如名作动 、 使动用法、 意动用 

法等 。  

进 行情感解 析 : 知人论世 、 分析意 象 、 分析 典 

故。  

1 . 知人论 世  .  

《 孟子 ・ 万章下》 云: “ 颂其诗 , 读其书 , 不知 

其人 , 可乎 ? 是 以论其世也。 ” 可见, 知人论世是  解读诗歌的一把重要钥匙。只有知人论世 , 才  能从深层次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知人论世 ,   可以分为社会背景和作者个人境遇两个方面。  

赵嘏 , 字承祜 , 楚 州 山 阳人 , 年 轻 时 四处 游 历 ,  

按照译读的要求学生就可以将这首《 长安 

晚秋 》 转化成通俗的现代 散文语 言 : 秋 天拂 晓  时, 云雾在天空飘浮着 , 带着一片凄凉的寒意 。   朝廷 的宫殿耸立着 , 像要触到高高的秋空 。残  星几点悬挂在空中, 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 

擅长七言律诗 。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长安时所 

写 。那 时 长住 在 长安 的人 有 三类 : 一 是 家 就在 

楼吹着长笛 , 曲调婉转哀怨 。篱笆旁边紫艳 的   菊花 , 一丛丛似开未开 , 仪态十分闲雅静穆 。水 

面的莲花凋零 , 一朵朵花瓣脱落 , 只留下枯荷  败叶, 满面愁容 。家乡的鲈鱼正美 , 但 自己不能  回去 , 却要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 , 学着楚 囚的  

样儿 羁 留他 乡 。  

长安 ; 二是在都 城为官 ; 三是在长安应考后没 

回家 , 寄居在此, 准备明年再考 。赵嘏便属于第  三类 , 他 曾屡次落榜 , 而此诗就是他落榜后寄  居在长安时所作。  

2 . 分析意 象 

译读作为诗歌阅读教学 的第一环节 , 是基 

础 环节 , 能够 培养 学 生 的语 言 感 知能 力 。通 过 

所谓意象 , 就 是 内在 的思 想 感 情 内 涵 

( “ 意” ) 与外在的客观物象 ( “ 象” ) 的统一。《 易  经》 说

: “ 意者 , 象也 。” 《 易传》 说: “ 立象 以尽 

意” 。诗 的 内核在 “ 意” , “ 意” 是无形 的 。它要通 

这一环节 , 学生可 以基本读懂诗歌大意。在这 

阅读 环 节 中 , 教 师 可 以在 学 生 阅读 过 程 中提 

出两个简单问题 : 这首诗写 了什么内容?情感  基调是什么?同时教师可以提示 : 抓住关键词。   教师可以提供参考答案 : 这首诗写了诗人晚秋  拂 晓登高所见 以及 由此所生发 的情感 , 情感基  调是凄凉。  

二、 吟读 

过“ 象” 而获得有形化。刘熙载《 艺概》 讲: “ 山之 

精神写不 出, 以烟霞写之 , 春之精神写不出 , 以  草木写之。故诗无气象 , 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   这里 的“ 烟霞” 、 “ 草木” 使“ 山之精神 ” 、 “ 春之精  神” 成为能够具体可感 的客观形象。   在《 长安 晚秋》 这首诗中, 作者主要用 了云  雾、 宫 阙、 高秋 、 残星 、 大雁、 笛声 、 篱菊 、 红衣 

中国传统教学方法 中历来强调“ 吟读” , 所  谓“ 一章三回读 , 一句十回吟” 就是古人常用的  读书教书之道。鉴于 目 前学生直读一统天下的  局面, 教师有必要在“ 范吟” 的引导下有效指导  学生学会 吟读 , 让学生在 吟读 中“ 懂得文字 和  语 言之间音韵 的学 问” , 让学 生在吟读 中去感 

( 红色的莲花瓣 ) 、 渚莲等意象 , 营造 了一种凄 

清迷蒙 的意境 , 衬托 了作者心境 的凄凉。在这 

些意象 中, 有两个重要意象绝对不能忽视。其 

是“ 篱菊” , 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 

问题 : 为什么写 的是  “ 篱菊 ” , 而不是 “ 槛菊” 、   “ 庭菊” ?因为陶渊明有“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  山” 的诗句 , 在这里用“ 篱笆旁边的菊花” , 表达 

了作者的退隐之思 。其二是“ 莲” , 教师可 以这  样 引导学生 : 写“ 莲” 为什么要写其“ 愁” , 它为  什么愁?学生回归文本 , 联系诗句“ 红衣落尽渚 

悟古诗文的魅力 , 让学生在吟读 中体悟到作者  的情感美 、 汉语言的音律美 。  

吟读前要读懂诗歌的情感 , 因此在这一阅  读教学环节所 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情感解  析。针对这一首诗 ,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 

34 

珏 土 天档 9 _ 01 4-1  

莲愁” , 就可以得到答案。写这个意象的 目的是  抒发红颜易老的感慨 。  

3 . 分析典 故 

的听觉 引发想象 , 绘 画 则 可 调 动 人 的直 观 感 

觉, 透过想象 , 我们 可以切 身感受 到画家所要  描绘 的画意 , 这种画意 的实质就是诗人在诗 中   所创

造的种种意境之美 。这种 “ 画读 ” 教学法 ,   不仅能使学生在绘画美感 的潜移默化 中, 更加  深刻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 获得真善美 的艺术享 

受, 而 且 能 增 强 学 生 对 诗 歌 艺 术 手 法 的感 知 

用典 , 也 叫“ 用事 ” , 指在 诗歌的语言 中直  接或 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 、 神话传说 、 历  史故事等典故 , 使诗歌 的意蕴更加丰富、 含蓄、  

深刻。这首《 长安晚秋》 运用了张翰“ 莼鲈之思”  

和钟仪“ 空戴南冠” 的典故。   先看 “ 莼鲈之思 ” : 张翰 , 字季鹰 , 吴江人 。  

力 。此外 , 这种方法还能帮助学生解决写景手 

法 的 问题 。  

据《 晋书 ・ 张翰传》 记载 : “ 张翰在洛 , 因见秋 风 

起, 乃思吴 中苑菜莼羹 、 鲈鱼脍 , 日: ‘ 人生贵适 

忘, 何 能羁 宦 数 千里 以要 名 爵 乎 ? ’ 遂 命 驾 而 

在学生绘 画前 ,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 问  题: 这首诗歌是如何写景的?然后教师在学生 

绘 画过 程 中以一 连 串 的提 问加 以启发 和引 导 :  

归。” 张翰 回家之后 , 他本来追随的齐王很快就  败亡 了 , “ 时人 皆谓 之见 机 ” 。也 就是 说 , 莼鲈 之  思, 被认为是一个看清形势 的聪明人脱身的借  口。秋风渺渺 , 一个游子思乡了, 一个误人官场  的人觉醒了 , 他要 回家 , 要让本性 自由舒展 , 远  离政治斗争的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所以, 当我  们要表 明这样一种 回归家 乡、 回归 自然 、 回归  本性 的选择 的时候 , 我们还是喜欢这 四个 字 :  

莼鲈之 思 。再看 “ 空 戴南冠 ” : 战 国时 , 楚 国的伶 

你的画面中有哪些景物?诗歌 中的所有景物都  能画出来吗?这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组合起  来的?有没有哪种景物 , 你画面上呈现出来 的,   与诗歌文本呈现出来 的不符?学生在经过思考 

和交 流后 得 出这首诗 歌 的写景 手法 :  

第一 , 选取秋天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 半开的  篱菊、 凋谢 的红莲 、 寥落的残星、 南归的雁阵。   第二 , 多角度描写景 物 : A . 点面结合 : 首联 

总览 长 安全 景 是广 ; 星、 雁、 笛、 楼、 菊、 莲 是狭 。  

官钟仪在 战争中被郑 国俘虏 , 献 给了晋国。他 

为了表示不忘本 国 , 经常带着南冠 ( 楚 国样式 

的帽子 ) 。用 这两 个典故 , 抒 发 了作 者 的故 园之  情 和羁 旅愁 思 。  

B . 远近结合 : 星、 雁、 笛、 楼是远 ; 菊、 莲是近 。c .   俯仰结合 : 星、 雁、 笛、 楼是仰视 ; 菊、 莲是俯察。   第三 , 视 听结合 : “ 残星几 点” 是视觉 ; “ 长

  笛一声” 是听觉。   第 四, 动静结合 : “ 雁横塞 ” 取动势 ; “ 人倚 

楼” 取静 态 。  

通过 以上三个方面的情感解析 , 我们可 以   概括这首诗的情感 : 仕途失意 、 红颜易老、 羁旅  愁思、 故 园之情、 退隐之思。这一阅读教学环节  所 得 到 的情 感 是 对 “ 译读 ” 教 学 环 节所 得 到 的  情感基调“ 凄凉” 的具体化 和深化 , 因此在 “ 吟  读” 过程中 , 能更准确领悟作者 的情感 , 能更深 

这种“ 画读” 教法不仅能创设诗歌的意境 ,   而且能冲破传统诗歌教学模式的束缚 , 充分体 

现“ 寓 教 于乐 ” 的教 学思 想 , 给沉 闷的课 堂 教学  吹 进一股 清新 的风 。  

四、 替入 式 阅读 

刻地体会诗歌的主旨。  

三、 画读 

所谓“ 替 人式 阅读 ” , 就是 读 者 暂 时忘 记 自  

所谓画读 , 就是将诗歌 中的景物描写以绘  画的形式 呈现出来 。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 指  出: “ 画为无声之诗 , 诗为有声之画。” 这句话形  象地说 明了诗与画的深刻渊源。音乐可调动人 

己的身份 , 将全部身心转移 到文本 中来 , 简言  之, 就是读者与作者 的融合 , 它是共鸣 的最高  境界 。以《 长安晚秋》 为例 , 在“ 替人式 阅读” 教 

学过程 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 , 此刻大家的身 

35  

201 4・1 珏丈 又档  

份就是诗人赵嘏 , 一个羁旅者 , 一个失意者。仅 

仅这 样 还不 够 , 还 需要 教 师 营造 一 种 氛 围 。这 

从 意境进 行 比较 。 比较是 学生 思维 发展 的重要 

途径。诗歌的比较阅读既符合诗词鉴赏的 自身 

特点 , 又符合新课改探究学习的理念和构建多 

种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做两个工作 : 背景音乐  的感染和教师的诵读 。这样 , 学生就能真正参  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 获得一种原初体验。  

元开放性教学内容 的要求。  

在“ 比读 ” 这一 教学环 节 , 可 以将 赵嘏 的 

具体 实践如下 : 选取背景音乐林海 的《 琵 

琶语》 , 曲调凄清婉转 , 学生的感情慢慢沉浸在  如泣如诉的琵琶声 中, 最终沉醉在音乐的意境 

里 而欲 罢 不能 。这 时 教师 朗诵 : “ 秋天拂晓时 ,  

《 长安晚秋》 和杜甫的《 登高》 进行 多角度 的 比  

较 。具体从诗歌类型、 意象、 意境、 结构 、 艺术手  法、 情感等方面进行。  

类 型  意象  意境  结构  艺术手法  情感 

云雾在天空漂浮着 , 带着一片凄凉 的寒意。朝 

廷的宫阙耸立着 , 像要触到高高的秋空。我抬 

头仰望 , 几 点残星悬挂在空 中 , 群雁从塞外飞  来。我的注意力正

被眼前景象所吸引 , 忽 闻一 

长安 羁旅诗 云雾 冷清孤寂  触景  借景抒 情  悲季节之秋  晚秋 登临诗 残星 凄凉寂寥  生情  用典  悲人生之秋 

声长笛悠 然传来 , 觅声望去 , 在那远处高高 的  

楼头 , 依稀 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 , 笛声 

登高 羁旅诗 秋风 雄 浑高远  触景  情 景交融  悲人生之秋  登临诗 高天 肃杀凄凉  生情  融情 于景  悲 国家之秋 

通过对两首诗进行 比较 、 对照 , 我们能够发 

现两首诗 的相 同之处、 相似之处、 相异之处。当  然, 也能帮助学生巩 固、 归纳知识 , 提高鉴赏能  力, 实现知识之间的迁移。同时 , 可以进一步培 

悠扬哀怨。篱笆旁边紫艳的菊花 , 一丛丛似开  未开, 仪态十分 闲雅静穆。水面的莲花凋零 , 一 

朵朵花瓣脱落 , 只留下枯荷败叶 , 满面愁容。家 

乡的鲈鱼正美 , 但 自己不能归去 , 却要像钟仪 

那样戴着南冠 , 学着楚囚的样儿羁 留这是非之  地 。我 为什么要 在这 里 呢?为什 么 ?唉 ……在  这里又有什么用呢?不如归去 , 不如归去 , 不如  归 去啊 … …”   文学是语言艺术 , 音乐是听觉艺术 。但是 

养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 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   《 高中语 文课 程标 准》 规定制定课程 目标 

的指导思想是突出学生的 自主发展 , 重视母语 

教育的精神哺育功能。注重语文应用 、 审美与  探究能力 的培养 ,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  展。指出“ 语文具有重要 的审美教育功能 , 高中  

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 的发展 , 让学生受到 

从艺术的本质上讲 , 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   音乐具有细致 、 优雅 、 朦胧之美 , 而语文的世界  是人性的、 情感的 、 审美的世界 。诗与歌本是一 

家, 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让诗与歌融合起来 , 引  

美 的熏陶, 培养 自 觉 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 

情趣 , 培养审美感知 和审美创造 的能力 ” 。译  读、 吟读 、 画读 、 替入式 阅读 、 比读五种阅读方 

导学 生体验 和感受 , 使 其从 中受 到教 育和 陶 

冶, 进而产生共鸣。这种阅读方式 , 不仅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 领悟和揭示文本 的意义和生 

法, 由浅入深 , 由表及 里 , 层层深入 , 涉及诗歌 

的 内容 、 语言 、 意象 、 意境 、 情感 、 结构 、 艺术手 

法等方面。这五种 阅读教学法 , 具有互动性 、 参  与性 、 体验性 的特点 , 符 合《 高 中语 文课程 标  准》 “ 以学生为主体” 、 “ 以学生为本” 的要求 。此  外“ 五读教学法” , 不

仅能提高学生 的人文审美 

意蕴和情感内涵 , 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  能力 , 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作者单位 : 江苏省海 门市证大 中学( 2 2 6 1 0 0)  

命的意蕴 , 而且能建构学生 的精神世界。这就 

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最佳状态。  

五、 比读 

比读 就是 比较 阅读 , 可以横 向 比较 , 也 可 

以纵 向比较 ; 可 以从 内容进行 比较 , 也可 以从  形式进行 比较 ; 可以从情感进行 比较 , 也 可以 

36  

珏 土 又懈 2 01 4・ 1  


相关内容

  • 长安晚秋1
  • 长安晚秋1 [教学目标]: 1.体会景物描写的层次感. 2.体会晚唐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3.理解诗人的羁旅愁思.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层次感以及诗人营造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检查:<无题>.<九日齐山登高>相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 晚唐诗歌在气象格局上虽然已经 ...

  • [长安晚秋]教学案
  • 第六专题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长安晚秋> 课前自主学习(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景物描写的层次感. 2.体会晚唐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3.理解诗人的羁旅愁思. 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阴市)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 时四处游历,大和七 ...

  • [长安晚秋]教案
  • <长安晚秋>教案 1.导入新课: 晚唐诗歌在气象格局上虽然已经失去了盛唐诗歌大气磅礴,但晚唐诗人们在中唐创新求变的基础上继续掘进,诗国仍然是一派绚丽灿烂的景象,出现了许多成就突出的诗人,我们学过了晚唐著名的李商隐和杜牧的诗歌,今天我们接触晚唐另一位诗人赵嘏,学习一下他的<长安晚秋& ...

  • 7.长安晚秋.商山早行
  • <长安晚秋><商山早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晚唐诗歌的基本风貌. 2.了解赵嘏.温庭筠以及诗人营造的意境. 一.预习反馈: 1.查资料 (1)赵嘏和写作背景 简介: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阴市)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 ...

  • 王维[使至塞上]诗探析
  • 摘 要:王维<使至塞上>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但关于此诗学术界迄今仍存在诸多争议,令人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王维出塞路线的考察,证之以本诗中所涉及之地名景观,考定唐代自长安至凉州的北道即丝绸之路东段北道,是当时通河西的主要交通干道,王维出塞所走的正是此道而非如传统所说的南道.诗中之" ...

  • 从唐诗看扬州经济繁荣的气候环境
  • 摘 要: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扬州城便是文人骚客游历赏玩的首选之地,唐朝时期扬州的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出现了唐诗中"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所描写的八方人流聚集在这里,五方达到坦荡似平板的景象,也说明了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程度.本文以描写扬州的唐诗为分析对象,通过对 ...

  • 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修改版[1]
  • 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 杜甫作为一位诗人成就显著,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他的影响不但表现在文学成就方面,而且表现在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思想情操.为人处世态度方面.一个人能否成功,态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思维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无论在什么恶劣的境况下,在什么特定的环境中,别的不敢说自己可以做主 ...

  • 古典诗词鉴赏: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 古典诗词鉴赏: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高考研究 2014-09-04 2348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一.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 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 ...

  • 韦庄词的女性化特征成因探析
  • 摘要:韦庄作为花间词派代表词人,继承了"男子作闺音"的典型范例,其词的题材.语言和场景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女性化特征.而其女性化特征的成因则是我们本文探析的重点. 关键词:韦庄 女性化 成因探析 作为花间大家之一的韦庄,他的词中继承了"男子作闺音"的写作范式,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