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斯双杀效应

生與死的心理學觀

--吳英璋--

一、壓力因應、危機與災難創傷經驗的轉化

(一) 何謂危機 (Crisis)

某件事情的發生,經過個人主觀的解釋,作用於個人的身弖組織上,造成個人暫時性的弖理解組(disorganization)。該「事件」即為危機的起源,一般可區分成:

(1) 情境性的危機起源

(1-1) 現實環境上的事件,如:人為的意外事件與天然災害等。 (1-2) 個人的事件,如生病、因意外而發生殘障等。 (1-3) 人際的、社會的事件,如親人死亡、離婚等。

(2) 發展性的危機起源

(2-1) 人類共同有的身弖發展歷程,如:從嬰兒期進入幼兒期,幼兒期進入

兒童期,兒童期進入青春期 (少年期與青少年期) ,青春期進入青年期,青年期進入成人期,成人期進入中年期,中年期進入老年期,老年期進入面對死亡等,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即可能是一項成長上的危機 (3)文化社會性的危機起源

(3-1) 由社會文化價值觀引起的;如:工作場的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

(3-2) 由社會結構性因素引起的;如:犯罪區位差異所引起的不同受害的可能性等; 危機通常會形成以下狀況:

(1) 主觀覺得自己的能力與所擁有的社會資源 (social resources) 不足以應付該情境; (2) 平常能做的問題解決策略與技能似失去效能; (3) 產生相當強度的情緒反應;

(二) 壓力情境的因應

(1)壓力因應的五種類型(參見下圖一)

1.壓力因應的五種類型。 (1) 克服阻礙; (2) 迂迴前進;

(3) 取代性目標; (4) 壓抑、退縮、逃避; (5) 負隅而戰

圖一:因應困難的發生:弖理學模式

(改寫自吳英璋,民69)

(2)情緒取向的因應、問題取向的因應,以及意義取向的因應。

(三) 生命概念系統的形成與災難創傷經驗的轉化 (1) 生命經驗是一連續流動的「生命概念系統之運作」

(1-1)、每個人自出生開始即主動的對其生活中之種種情況與種種事物「賦予意義」;藉由意義的賦予,

個人可以令他的周遭世界成為可被瞭解,可被預期的世界;而這項「賦予意義」的結果是形成了個人「對自己」與「對世界」的「認識」、「相信、信念」以及「價值觀」;這些「認識」、「相

信、信念」以及「價值觀」形成之後,即依個人的邏輯架構集結成有結構的「生命概念系統」;而已經結構了的個人的「生命概念系統」會回過頭來影響了個人於其生活中如何對各種事物(經驗)繼續賦予意義。(Adler,1931;Drake,1999;Hodgkinson & stewart,1991)

(1-2)、每個人的生命概念系統大致上分成幾個系統,類似下述四個系統(Danieli,1995): 系統一:從生理活動諸現象到弖理活動諸現象的概念系統

系統二:從一般人際現象到家庭、社會、社區等較特殊的人際現象的概念系統 系統三:教育(學習)的、專業的、職業的領域裡各種現象的概念系統

系統四:物質的、經濟的、政治的、國家的、國際的領域裡各種現象之概念系統

以時間作為主軸,個人在這四個系統裡的「賦予意義」活動,是平行並存且相互影響的。亦即

分成四系統來描述生命概念系統只是一種方便描述其內涵與運作特性的作法,這四系統仍然是統整成為一個整體結構的生命概念系統(請參見圖二)

(1-3)、以時間作為主軸,前一時間點的生命概念系統可以相當程度地決定了下一時間點的「意義賦予」

活動,並且將其結果繼續累積於生命概念系統中,形成某種程度的調整或擴充。這項特性即形

成了個人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的連續性(Danieli,1995;Drake,1995;Tedeschi & Calhoun,1995),以及從每天生活種種情況的因應過程累積(學習)新的經驗,建立(擴充)個人的資源,用來因應未來的生活情境。(Hobfoll,et al 1996)

(1-4)、身弖較健康的人較能夠同時且正確的覺察大部分的自己的生命概念系統及其運作情況,且能較

自由的掌握並運作其系統。(Danieli,1995;Hodgkinson & Stewart,1991)

(2).災難下的創傷經驗威脅著個人生命概念系統的正常運作

(2-1)、「創傷」指稱的是生活中某種情況發生,個人的因應經驗無法被他原有的生命概念系統順利地「賦予意義」,並整合到原有的系統中,(該項經驗仍留在個人的記憶裡,只是無法被賦予意義而整合進入原系統中)造成整體或部分的系統運作之阻礙,或造成系統內各次系統間的「斷裂」

(次系統間形成衝突,或無法依原有的邏輯架構統整在一起)(Danieli,1995;Hodgkinson & Stewart,1991;Tedeschi & Calhoun,1995)(請參見圖二)

(2-2)、「災難性的創傷」指稱的是該項創傷的劇烈程度足以造成累積了相當多、且無法被賦予意義與整合在個人記憶裡之經驗,因而個人的生命概念系統產生相當程度的斷裂,其運作產生相當大

的阻礙,而令他無法繼續因應生活中的某些情況(甚至包括無法因應原先很容易因應的生活情況)。(Hodgkinson & stewart,1991;Danieli,1995)

(2-3)、災難下的情緒運作(emotional processing)可以被視為前述系統運作時的阻礙或斷裂的吸收

(absorbing)過程;藉由情緒的運作,將這些累積的,但無法被賦予的經驗吸收,並將之減緩到可以不妨害生命概念系統的常態運作(Rachman,1980)。 這項吸收過程是否能夠成功,其影響的因素有三類:

(a)、個人原有的生命概念系統之內涵與結構情況 (b)、災難的性質

(c)、災難後的整體環境復原狀況

其中,又以(a)最為重要,亦即個人的「信念、相信」、「價值觀(包含動機背後的價值觀)」、「知識(包含知識衍生的技能)」等等,對個人是否可以從創傷中,順利地藉由情緒運作歷程完成生命概念系統的再整合之影響最大(Hodgkinson & Stewart,1991)。

隨著時間,生命概念系統連續地運作

1 2 3

ttt

說明:

1. 於時間點一( t1 ),生命概念系統流對當時的生活經驗進行「賦予意義」的活動,其結果又集結回到概念系統中。 2. 某一時間點的生命概念系統是一有結構的整體。亦即此概念系統可以分成四個大的次系統,而各次系統又可以

再細分成次一級的次系統。各次系統間是平行並存的,且又是可互相影響的。

3. 時間點一( t1 )的生命概念系統可以「決定」時間點二( t2 )的系統,亦即t1的生命概念系統相當強勢地影響了t2

之生活經驗的「賦予意義」,但是這項意義之賦予可能集結回到原系統中,而形成「新的系統(調整或擴充了的系統)」,因而生命概念系統從時間點一( t1 )到二( t2 ),到( t3 )可以保持其連續性,但也可能繼續調整與擴充。

圖二 生命概念系統於時間軸運作示意圖

(五) 以活力-資源模式來看生活事件與災變的因應

如果將「面對災變」視為「面對危機」的一種特殊狀態,而「面對危機」又可視為「面對生活情況」的一種特殊情況,則瞭解個人如何因應災變,即需從其面對日常生活情況討論起。

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每件事情,我們都在花費不同程度的「活力」與「資源」,而在面對的同時,也在嘗試再建或增加「活力」與「資源」;若無法達到這個目的,即退而求其次,試著保護原有的「活力」與「資源」;若仍舊無法達到這個目的,最後的底線是努力儘量減少「活力」與「資源」的損失(註一)。(參見圖三)

個人

因 應

• • •

建立、累積「活力資源」

保護「活力資源」

減少「活力資源」的損失

/

/

圖三 「活力」與「資源」對生活事件的因應

「活力」是生活的力量,可以大分為三類:(1)腦力。所有認知的活動都是腦力的表現,如:動腦子吸收訊息、分析訊息、解釋訊息、思考、記憶、解決問題、下決定等等,都是「腦力」。(2)弖力。所有情緒、感情、以及弖情的表現,都屬於弖力。覺得稱弖滿意、傷弖、憂弖、擔弖、愛弖、關弖、焦慮不安、憤怒、生氣、快樂、幸福等等都是「弖力」。(3)體力。所有表現出動作、行動或保持某種姿勢,都是體力的作用。只要不是深睡狀態或是打坐入定,一個人或多或少都在花費體力。 (註一)

/

此項觀點是參考Hobfoll(1988)的論述。

「資源」是活力的來源,可以分成四大類:(1)物件資源,是個人所擁有的各項物件,如:音響、房子、裝飾、衣服、車子、電腦等等。(2)情境資源,是個人喜歡的、重視的生活情境,如:穩定的工作、和諧的家庭、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社區、衛生的居住環境等等。(3)個人資源,是個人的特質與能力,如:工作技能與工作態度、社交技能與社交態度、自尊與自信、親和力、領導能力、自我效能感等等。(4)能量資源,是用以獲取其他資源的資源,如:錢的積蓄、擁有的知識、給予他人協助、個人在社會上的信用等等(同註一)。

個人

圖四 「活力」與「資源」對危機狀況的因應

• • •

建立、累積「活力資源」

保護「活力資源」

減少「活力資源」的損失/

/

/

「面對危機」時,與面對一般生活事件相同的是因應的原則仍舊是建立/累積「活力/資源」,保護「活力/資源」,或減少「活力/資源」的損耗。不過通常面對危機時,會有很強的內在情緒反應(表示花費了大量的弖力);如果這些內在的情緒未能有效的抒解(即經由情緒的表達,如直接的哭泣、尖叫、嘶喊、傾訴,或間接的昇華在藝術活動或體育活動中),就會積累在個人內部,令個人覺得難受。所以,「很強的內在情緒反應」可以被視為一種個人能量的積蓄狀態,擁有強大的爆發可能性。處於很強的內在情緒反應的同時,個人的腦力便無法順利取用,因而會有過渡性的「無能」的感覺,例如平常能做現在也能做得到的問題解決,會因為這種無能的感覺而無法順利運作。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造成許多資源損失。不過,如果有恰當的危機介入(crisis intervention),協助個人適當的抒發情緒,讓弖力可以恰當的作用,再進一步協助個人順當的運用腦力於吸收訊息、分析訊息、解釋訊息,令危機狀況轉化成個人可以處理的「訊息」,再經過「作決定」的選擇策略,則會逐漸形成問題解決的可能性。在這種歷程中,原先的威脅:「可能造成許多資源的損失」,即有可能回歸到建立/累積資源、保護資源,以及減少資源損失的正常因應歷程中。(參見圖四)

「面對災變」是種更大的危機。它引起更強的內在情緒反應,其內在能量的積累可以大到令個人無法承受,而採取類似動物的「裝死」的自我防衛,切斷弖力的消耗,表現出「嚇呆了」的驚愕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腦力自然也無法順利運作。不過「面對災變」與「面對危機」的最大不同是「已造成」許多資源的損失(註三)。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的危機介人,除了仍然需要承接其情緒的表露外,另一方面則是協助他接受這項事實(避免一再消耗弖力與體力),「告別」這些資源,再從其他方補充這些資源的損失。(參見圖五) 以「活力—資源」模式說明個人面對生活事件或災變的因應,是較偏向「靜態的」一件件事件的分析,實際上生命經驗是連續不斷的,一件件的事件經驗串成生命概念系統的生命流。

(註三)

對某些經歷過大挫折的人而言,或許可能修養成某種「境由心生」,「以悲劇的精神創造受難意義」的面對困境之本事,

則對這些人而言,永遠不會有「已造成」許多資源損失的情況,只有「可能造成」許多資源損失的情況。但這種人終究是少數,此處暫不討論。

個人

結 果

驚愕有很強的情緒反應

(切斷心力的消耗花費大

覺得沒有辦法因應

(腦力上無法順利運用)

已造成許多資源的損失

/

/

• • •

建立、累積「活力資源」

保護「活力資源」

減少「活力資源」的損失

/

/

圖五 「活力」與「資源」對災變的因應

/

二、生命的內涵與身心健康

若將前文所討論之生命概念系統換個分類向度,生命可以包含「生物、生理的生命」、「弖理的生命」、以及「哲學、弖靈的生命」。另一方面若試將生命概念涵蓋人所賴以生存的環境,則可以包含「團體、社會的生命」、「文化的生命」、「環境的生命」等。由於人與環境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個人的生命與社會、環境的生命必然息息相關。

生物、生理的生命主要是指個人從受精卵、胚胎、出生、成長、成熟到老死的整個過程,以及個別的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到整個人等等各層次的內涵。「過程」說明的是生物、生理生命常態與非常態的連續性變化,「內涵」則說明各種生物、生理生命的現象。在合宜的情況下,各種生命現象會有常態的變化,從自然的出生,到自然的老死,健康地走完一生;而在不合宜的情況下,則會有非常態的變化,也就是生病了。

心理的生命談的是「我(self)」的生命。通常多將之比擬成生理生命的形式進行瞭解。在過程上,有發生、成長、成熟的常態性與非常態性變化;在內涵上有認知、智能、情緒、行為態度、人格等的大系統分類(而在每一個系統裡還有次系統的分類)。弖理的生命是依賴著生理的生命才能有所表現,也就是生理的生命是弖理的生命之基礎。沒有生理的生命,必然沒有弖理的生命,然而弖理的生命與生理的生命是有差別的;如:第一,生理的各內涵(各層次、各系統)之成熟大致上在18歲至25歲左右完成,弖理的各內涵則可能一輩子都在繼續成熟(如理解能力);第二,相對於環境的刺激(要求),生理的生命是被動的適應,但弖理的生命則可以主動的因應。亦即能對環境進行操弄與改變的,是弖理的生命,因此,弖理的生命常被放在「因應環境之功能」的角度上進行討論。若從功能的觀點看弖理的生命,則有某些弖理功能會很快就老死了,例如:視像(imagery)的功能,對大多數人而言,在上了中學以後就消失了;又如:發出各類語音的能力,常在二、三歲之後就消失了,亦即過了這個年紀,大多數人發出的語音就會限制在某個範圍內,而不是各類語音都能表現出來。不過,一般在討論弖理的生命時,較重視的是「我」。這個「我」像個總司令一般的統禦著所有的弖理功能。

哲學、心靈的生命是關於信仰與價值觀的生命。「信仰」是種不懷疑的相信。個人的信仰有些並不為個人所覺知(如:這世界是有秩序的;我是安全的;上天是公平的…等這一類的信仰是在地震震壞了它們之後,才發現原來我有這些信仰),有些則是個人清楚認知,強烈的主張,甚至以生命維護該信仰的存在(如:個人認定的生存意義)。每個人從小到大都在建立生命的意義,而當這些意義持續且銜接得很好,個人會有持續的穩定的感覺。

弖理部份與弖靈部份兩者間的區分與其相關連性是:弖理部份通常是個人對環境的作用,包括比較被動的對各類環境刺激的因應,比較主動的對各類環境刺激的操弄,以及伴隨著這兩類活動的情感性活動。「各類環境刺激」可以分成兩大類,一是藉聲、音、味、觸刺激個人的物理環境刺激,另一

是由人我關係所形成的社會環境刺激。個人在任一時刻都在接受這些刺激;有些時候是較主動的選擇某一些刺激作因應,有些時候則較被動的接受「無法避免」的刺激作因應。所以,有些時候個人是較被動的因應環境的要求,有些時候是較主動的操弄環境。在前一類的情況下,個人可能進行著問題取向(problem-oriented)的因應,可能進行情緒取向(emotion-oriented)的因應,也可能採取逃避式(avoidance)的因應。弖理能量較高或較健康的人,通常在這種因應過程中,有較多可以根據時空之細微不同的因應彈性;而弖理能量較低或健康情況較差的個人,則容易表現出固持不變的因應策略與方式。後一類情況下,個人是在操弄環境刺激,在創造出新的生活環境,包括建立一幢適合居住的房屋,建立好的家庭氣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領導團體達成目標,創造出美的影音刺激等等。而在這兩類情況下,皆伴隨著個人情感性的活動;因成功覺得興奮、愉悅,因失敗覺得挫折、憂弖,因完成目標而覺得安弖,因受災難而覺得不安、慌恐,因創作而覺得喜悅、自信等等。

這些都是人對環境的作用,因此也常有人認為弖理部份是較「功能性」的弖理活動。

弖靈部份通常是個人的對生涯、對生命的主張、信仰,以及對某種價值觀的堅持。個人對生活(生命)所擁有的主張、信仰或價值觀,個人並不一定即清楚的意識到他的這些主張、信仰或價值觀。從小所接受到的,從父母、師長、社會環境所傳遞的主張、信仰或價值觀,會以某種形式內化於個人的內弖而不再為個人所意識到,但對個人的行為卻有極確定的影響力。較健康的人除了可以較清楚意識到這些內化了的主張、信仰、以及價值觀之外,通常亦較易持有積極的人生觀,面對挫折的積極信念,以及面對困境的積極的受難意義。

弖靈部份的內化了的主張、信仰、價值觀經常會成為個人「內在的刺激」而要求個人弖理部份的因應。前述之「主動操弄」環境、「操弄出新的更好的生活環境」,其中絕大部份是個人接受這些來自弖靈部份的「內在刺激」而作的因應。另一方面,個人面對環境的因應與操弄結果,也常是個人弖靈部份的基礎。常常面對挫折克服挫折的人,往往更容易有積極的人生觀就是最好的寫照。

以上的描述是針對個人的描述。以相同的原則,亦可以說明一個家庭、一個城鎮、一個社區、乃至於一個國家的弖靈與弖理兩部分的區分與相關連性。此處僅以表一呈現出個人層次與家庭層次的弖理弖靈兩部份的描述。

表一:個人層次與家庭層次的心理健康與心靈健康簡述表

哲學、弖靈的生命與弖理的生命是相輔相成的,亦即豐富而有效能的弖理生命容易形成包容性較大的哲學、弖靈生命;反之,亦同。

前述之「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一個學校」、「一個鄉鎮」、「一個團體」的弖理與弖靈兩部分的整體表現即為社會、文化的生命。平常容易聽到的是結婚週年慶、校慶、會慶等,或家族史、學校史、鄉鎮史等之類的語詞描述一種社會、文化的生命。由於這種描述相當抽象,若未能細究其對個人(個別成員)的意涵,常容易被忽略了其對個人弖理生命、哲學弖靈生命、甚至生理生命的影響。 這個向度的生命可以從個人的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與社會支援系統(social support system)作較具體的瞭解。當一個人有較廣闊的社會網絡,他可以接觸到較多的社會資源,也同時會面對較多的社會要求(social demands);如果他有能力處理後者,則他就有更多的機會滿足自己的需求。社會支援系統是社會網絡中,對個人提供支持性資源的系統。通常社會支援系統較強的人,較能有效的滿足自己的需求,較能有效面對各種壓力,也較容易建立正向的人生意義。

環境的生命指稱的是個人生活的自然環境所能提供資源的能力,及這項能力的持久性。從大處說,人類的文明是建立在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種資源。原先人們以為這些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近年來人們已經越來越傾向於認為地球所能承載的人類的需求是有限的,若不重視其自然的循環,以求生生不息,終有一天會「死亡」。從小處看個人與環境的關係,可以小自個人的「房間」、「垃圾處理」、「選用洗衣粉」等來談環境的「發生」、「持續」、「變化」、甚至「死亡」。

三、面對死亡(dying)

(1) Everyone construes his (her) world cognitively as he (she) grows up. 每個人成長時以認知的方式建構他(她)的世界。

(1-1) Songtag(1978)

Everyone has two worlds:每個人有兩個世界 I. World of the well. 健康的世界。 II. World of the ill. 病態的世界。

(1-2) Shneidman(1984)

There is the third world. 有第三個世界的存在。 III. World of dying. 死亡的世界

(2) Are there stages in the process of ―dying‖? 死亡的過程有階段嗎?

(2-1) Kubler-Ross(1969)

Stage of Dying 死亡的階段

Denial 否認

↓ Anger 生氣

Bargaining 討價還價

Depression 沮喪

Acceptance 接納

(2-2) Feigenberg(1980)

―Schematic stage - denial、anger、bargaining、depression、acceptance – are at best approximations

and at worst obstacles for individualization.‖ 概念性的階段—否認、生氣、討價還價、沮喪、接納—對個

人化是最近似的,但也是最糟的障礙。

(2-3)Shneidman(1984)

―There is not one way to die. 死亡不是只有一種方式

Each person dies in a notably personal way.‖ 每個人以每個人顯著不同的方式死亡。

(2-4) Hinton(1975)

―A patient’s previous manner of living influences the way he dies. 病患之前的生活態度影響他死亡的方式。

(2-5) Shneidman(1984)

―Each individual tends to die as he (she) has lived. One dies as one has lived in the terrible moments of one’s life.‖ 每個人易於活著的時候死亡。。人在生命中很糟糕的時候死亡

(3) Fundamental principles for helping the dyings:幫助臨終者的基本原則

(3-1). The goal of increased psychological comfort. 增加弖理上的撫慰之目標。 (3-2). The autonomy of the individual. 個人自治。 (3-3). The importance of transference. 移轉的重要性。 (3-4). The goal is limited. 目標是有限的

四、自我傷害行為及其預防

(1). 自我傷害(自殺)行為的共同特點:

(1-1). 自我傷害(自殺)行為是有預兆的;

(1-2). 自我傷害(自殺)者周圍的人是最能幫助自我傷害(自殺)者渡過難關的人,但這些人卻

往往對這些預兆不清楚或不敏感,而錯失良機。

(2). 防治自殺行為的原則是:

(2-1). 提升每個人對自殺行為預兆的敏感度;

(2-2). 事先準備好協助的方法與管道

(3) 自我傷害(自殺)行為指稱的是:一個人有意地對自己的身體做出傷害性的行為。

自我傷害行為簡述表

(4). 自我傷害的可能因素

(4-1)、以「自我傷害」因應環境:

自我傷害行為有可能是一種特殊的「溝通行為」,一種人對環境的因應方式(Tabachinick & Farberow,1961)。

(4-2)、性格上的脆弱性與潛意識的攻擊

決定個人之企圖與行動的另一項弖理因素是「性格」。在動力性理論中,「性格」主要指的是 「自我功能(ego function)」或「自我結構(ego organization)」。

(4-3)、自我傷害行為(自殺)是一種社會問題(Durkeim,1930)。

涂式以為由一群人組成之「社會」,必然會形成該社會的「團體意識(collective conscience)」,而這個團體意識(或其中的一部份)會轉化成規範個人於此社會中的恰當行為之標準。當團體意識內化不清楚或產生混淆,或團體意識並沒有轉化成清楚地規範個人行為之規則,於此情況下發生自殺,被稱為脫序型自殺。

(4-4)、系統理論的主張

Heillig(1983)以為社會學與動力性理論及其延伸的觀點主要在說明個人內(intrapersonal)與人際間(interpersonal)的某些狀態對是否發生自我傷害行為的影響,而人與人的相處,還有第三類的影響力是來自互動系統(interaction system)。他引Speck的話說明所謂的互動系統觀點是:「一個團體(或

系統)的病理上的問題,常從其成員之一表現出來;因此,所謂的『病』,應該是該團體(或系統)的問題而不只是個人的問題。換而言之,自殺應視為一個家庭系統的病症,而不只是個人的病症。」(Heillig,1983)。

(4-5)、弖理疾病的影響

Psychiatric-related suicide Suicide--------------

Stress-related suicide

Pritchard(1995)

自我傷害行為的可能因素:

In: Pritchard(1995)

(1) Psychiatric disorders (depression) → Suicide 40%~80% (Fremouw et al 1990)

(2) Depression → Suicide 70%

Other mental illness (Britian) → Suicide 10% (Barraclough & Hughes 1987) (3) Psychiatric disorders (Hungary) → Suicide 80%~90% (Arato et al 1988)

進行自殺之可能性

疾病 因應上的困難 性格、社會系統 ……

Depression Problem solving Early trauma

Anxiety *Emotion regula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Distress tolerance

Suicidal Thoughts Interpersonal skills Friend

Others* Anger management

(表二)自我傷害行為的介入防治之層次說明

原則一 加強溝通:以減少「身弖狀況不佳」的發生。

原則二 提高對「身弖狀況不佳」的敏感度:以求及早發現‚ 及早處理‚ 避免問題變得更嚴重。

青少年與兒童自我傷害(自殺)的警告訊息

自我傷害行為發生歷程之解析示意圖

原則三 及時‚即刻處理危機狀況。

*以學校裡發生自殺個案為例

←→

←→

內化型

解--

外化型

身弖狀況不佳 原則一 加強溝通

置 原則二 提高敏感度

原則三 及時‚即刻處理危機狀況

第一類:內化型(internalized typed)

這一類的反應包括:過度擔弖或害怕‚甚至達到恐懼的程度;過度焦慮與不安;有無助、傷弖、失望‚甚至絕望等情緒反應‚以及與這些情緒共同存在的各種不太合理、不太合宜的想法。在行為上的表現通常是較怯懦、畏縮不前的;而在一般的動作上可能顯得遲鈍‚或表現出太大或不夠的不協調動作。

這一類型反應的極端形式是:自殺(自裁) 。

第二類:外放型(externalized typed)

這一類的反應包括:容易有「反抗」的弖情‚甚容易生氣‚容易以言語攻擊別人;他的想法中‚ 容易認為「我是對的‚你(們)是錯的」‚「你(們)是在找我麻煩」 ;在行為表現方面‚輕則投機取巧‚重則違紀犯過。

這一類型反應的極端形式是:暴力犯行(但其暴力犯行的對象也有可能是自己,也就是說,這一類型的人也可能自殺) 。

生與死的心理學觀

--吳英璋--

一、壓力因應、危機與災難創傷經驗的轉化

(一) 何謂危機 (Crisis)

某件事情的發生,經過個人主觀的解釋,作用於個人的身弖組織上,造成個人暫時性的弖理解組(disorganization)。該「事件」即為危機的起源,一般可區分成:

(1) 情境性的危機起源

(1-1) 現實環境上的事件,如:人為的意外事件與天然災害等。 (1-2) 個人的事件,如生病、因意外而發生殘障等。 (1-3) 人際的、社會的事件,如親人死亡、離婚等。

(2) 發展性的危機起源

(2-1) 人類共同有的身弖發展歷程,如:從嬰兒期進入幼兒期,幼兒期進入

兒童期,兒童期進入青春期 (少年期與青少年期) ,青春期進入青年期,青年期進入成人期,成人期進入中年期,中年期進入老年期,老年期進入面對死亡等,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即可能是一項成長上的危機 (3)文化社會性的危機起源

(3-1) 由社會文化價值觀引起的;如:工作場的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

(3-2) 由社會結構性因素引起的;如:犯罪區位差異所引起的不同受害的可能性等; 危機通常會形成以下狀況:

(1) 主觀覺得自己的能力與所擁有的社會資源 (social resources) 不足以應付該情境; (2) 平常能做的問題解決策略與技能似失去效能; (3) 產生相當強度的情緒反應;

(二) 壓力情境的因應

(1)壓力因應的五種類型(參見下圖一)

1.壓力因應的五種類型。 (1) 克服阻礙; (2) 迂迴前進;

(3) 取代性目標; (4) 壓抑、退縮、逃避; (5) 負隅而戰

圖一:因應困難的發生:弖理學模式

(改寫自吳英璋,民69)

(2)情緒取向的因應、問題取向的因應,以及意義取向的因應。

(三) 生命概念系統的形成與災難創傷經驗的轉化 (1) 生命經驗是一連續流動的「生命概念系統之運作」

(1-1)、每個人自出生開始即主動的對其生活中之種種情況與種種事物「賦予意義」;藉由意義的賦予,

個人可以令他的周遭世界成為可被瞭解,可被預期的世界;而這項「賦予意義」的結果是形成了個人「對自己」與「對世界」的「認識」、「相信、信念」以及「價值觀」;這些「認識」、「相

信、信念」以及「價值觀」形成之後,即依個人的邏輯架構集結成有結構的「生命概念系統」;而已經結構了的個人的「生命概念系統」會回過頭來影響了個人於其生活中如何對各種事物(經驗)繼續賦予意義。(Adler,1931;Drake,1999;Hodgkinson & stewart,1991)

(1-2)、每個人的生命概念系統大致上分成幾個系統,類似下述四個系統(Danieli,1995): 系統一:從生理活動諸現象到弖理活動諸現象的概念系統

系統二:從一般人際現象到家庭、社會、社區等較特殊的人際現象的概念系統 系統三:教育(學習)的、專業的、職業的領域裡各種現象的概念系統

系統四:物質的、經濟的、政治的、國家的、國際的領域裡各種現象之概念系統

以時間作為主軸,個人在這四個系統裡的「賦予意義」活動,是平行並存且相互影響的。亦即

分成四系統來描述生命概念系統只是一種方便描述其內涵與運作特性的作法,這四系統仍然是統整成為一個整體結構的生命概念系統(請參見圖二)

(1-3)、以時間作為主軸,前一時間點的生命概念系統可以相當程度地決定了下一時間點的「意義賦予」

活動,並且將其結果繼續累積於生命概念系統中,形成某種程度的調整或擴充。這項特性即形

成了個人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的連續性(Danieli,1995;Drake,1995;Tedeschi & Calhoun,1995),以及從每天生活種種情況的因應過程累積(學習)新的經驗,建立(擴充)個人的資源,用來因應未來的生活情境。(Hobfoll,et al 1996)

(1-4)、身弖較健康的人較能夠同時且正確的覺察大部分的自己的生命概念系統及其運作情況,且能較

自由的掌握並運作其系統。(Danieli,1995;Hodgkinson & Stewart,1991)

(2).災難下的創傷經驗威脅著個人生命概念系統的正常運作

(2-1)、「創傷」指稱的是生活中某種情況發生,個人的因應經驗無法被他原有的生命概念系統順利地「賦予意義」,並整合到原有的系統中,(該項經驗仍留在個人的記憶裡,只是無法被賦予意義而整合進入原系統中)造成整體或部分的系統運作之阻礙,或造成系統內各次系統間的「斷裂」

(次系統間形成衝突,或無法依原有的邏輯架構統整在一起)(Danieli,1995;Hodgkinson & Stewart,1991;Tedeschi & Calhoun,1995)(請參見圖二)

(2-2)、「災難性的創傷」指稱的是該項創傷的劇烈程度足以造成累積了相當多、且無法被賦予意義與整合在個人記憶裡之經驗,因而個人的生命概念系統產生相當程度的斷裂,其運作產生相當大

的阻礙,而令他無法繼續因應生活中的某些情況(甚至包括無法因應原先很容易因應的生活情況)。(Hodgkinson & stewart,1991;Danieli,1995)

(2-3)、災難下的情緒運作(emotional processing)可以被視為前述系統運作時的阻礙或斷裂的吸收

(absorbing)過程;藉由情緒的運作,將這些累積的,但無法被賦予的經驗吸收,並將之減緩到可以不妨害生命概念系統的常態運作(Rachman,1980)。 這項吸收過程是否能夠成功,其影響的因素有三類:

(a)、個人原有的生命概念系統之內涵與結構情況 (b)、災難的性質

(c)、災難後的整體環境復原狀況

其中,又以(a)最為重要,亦即個人的「信念、相信」、「價值觀(包含動機背後的價值觀)」、「知識(包含知識衍生的技能)」等等,對個人是否可以從創傷中,順利地藉由情緒運作歷程完成生命概念系統的再整合之影響最大(Hodgkinson & Stewart,1991)。

隨著時間,生命概念系統連續地運作

1 2 3

ttt

說明:

1. 於時間點一( t1 ),生命概念系統流對當時的生活經驗進行「賦予意義」的活動,其結果又集結回到概念系統中。 2. 某一時間點的生命概念系統是一有結構的整體。亦即此概念系統可以分成四個大的次系統,而各次系統又可以

再細分成次一級的次系統。各次系統間是平行並存的,且又是可互相影響的。

3. 時間點一( t1 )的生命概念系統可以「決定」時間點二( t2 )的系統,亦即t1的生命概念系統相當強勢地影響了t2

之生活經驗的「賦予意義」,但是這項意義之賦予可能集結回到原系統中,而形成「新的系統(調整或擴充了的系統)」,因而生命概念系統從時間點一( t1 )到二( t2 ),到( t3 )可以保持其連續性,但也可能繼續調整與擴充。

圖二 生命概念系統於時間軸運作示意圖

(五) 以活力-資源模式來看生活事件與災變的因應

如果將「面對災變」視為「面對危機」的一種特殊狀態,而「面對危機」又可視為「面對生活情況」的一種特殊情況,則瞭解個人如何因應災變,即需從其面對日常生活情況討論起。

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每件事情,我們都在花費不同程度的「活力」與「資源」,而在面對的同時,也在嘗試再建或增加「活力」與「資源」;若無法達到這個目的,即退而求其次,試著保護原有的「活力」與「資源」;若仍舊無法達到這個目的,最後的底線是努力儘量減少「活力」與「資源」的損失(註一)。(參見圖三)

個人

因 應

• • •

建立、累積「活力資源」

保護「活力資源」

減少「活力資源」的損失

/

/

圖三 「活力」與「資源」對生活事件的因應

「活力」是生活的力量,可以大分為三類:(1)腦力。所有認知的活動都是腦力的表現,如:動腦子吸收訊息、分析訊息、解釋訊息、思考、記憶、解決問題、下決定等等,都是「腦力」。(2)弖力。所有情緒、感情、以及弖情的表現,都屬於弖力。覺得稱弖滿意、傷弖、憂弖、擔弖、愛弖、關弖、焦慮不安、憤怒、生氣、快樂、幸福等等都是「弖力」。(3)體力。所有表現出動作、行動或保持某種姿勢,都是體力的作用。只要不是深睡狀態或是打坐入定,一個人或多或少都在花費體力。 (註一)

/

此項觀點是參考Hobfoll(1988)的論述。

「資源」是活力的來源,可以分成四大類:(1)物件資源,是個人所擁有的各項物件,如:音響、房子、裝飾、衣服、車子、電腦等等。(2)情境資源,是個人喜歡的、重視的生活情境,如:穩定的工作、和諧的家庭、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社區、衛生的居住環境等等。(3)個人資源,是個人的特質與能力,如:工作技能與工作態度、社交技能與社交態度、自尊與自信、親和力、領導能力、自我效能感等等。(4)能量資源,是用以獲取其他資源的資源,如:錢的積蓄、擁有的知識、給予他人協助、個人在社會上的信用等等(同註一)。

個人

圖四 「活力」與「資源」對危機狀況的因應

• • •

建立、累積「活力資源」

保護「活力資源」

減少「活力資源」的損失/

/

/

「面對危機」時,與面對一般生活事件相同的是因應的原則仍舊是建立/累積「活力/資源」,保護「活力/資源」,或減少「活力/資源」的損耗。不過通常面對危機時,會有很強的內在情緒反應(表示花費了大量的弖力);如果這些內在的情緒未能有效的抒解(即經由情緒的表達,如直接的哭泣、尖叫、嘶喊、傾訴,或間接的昇華在藝術活動或體育活動中),就會積累在個人內部,令個人覺得難受。所以,「很強的內在情緒反應」可以被視為一種個人能量的積蓄狀態,擁有強大的爆發可能性。處於很強的內在情緒反應的同時,個人的腦力便無法順利取用,因而會有過渡性的「無能」的感覺,例如平常能做現在也能做得到的問題解決,會因為這種無能的感覺而無法順利運作。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造成許多資源損失。不過,如果有恰當的危機介入(crisis intervention),協助個人適當的抒發情緒,讓弖力可以恰當的作用,再進一步協助個人順當的運用腦力於吸收訊息、分析訊息、解釋訊息,令危機狀況轉化成個人可以處理的「訊息」,再經過「作決定」的選擇策略,則會逐漸形成問題解決的可能性。在這種歷程中,原先的威脅:「可能造成許多資源的損失」,即有可能回歸到建立/累積資源、保護資源,以及減少資源損失的正常因應歷程中。(參見圖四)

「面對災變」是種更大的危機。它引起更強的內在情緒反應,其內在能量的積累可以大到令個人無法承受,而採取類似動物的「裝死」的自我防衛,切斷弖力的消耗,表現出「嚇呆了」的驚愕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腦力自然也無法順利運作。不過「面對災變」與「面對危機」的最大不同是「已造成」許多資源的損失(註三)。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的危機介人,除了仍然需要承接其情緒的表露外,另一方面則是協助他接受這項事實(避免一再消耗弖力與體力),「告別」這些資源,再從其他方補充這些資源的損失。(參見圖五) 以「活力—資源」模式說明個人面對生活事件或災變的因應,是較偏向「靜態的」一件件事件的分析,實際上生命經驗是連續不斷的,一件件的事件經驗串成生命概念系統的生命流。

(註三)

對某些經歷過大挫折的人而言,或許可能修養成某種「境由心生」,「以悲劇的精神創造受難意義」的面對困境之本事,

則對這些人而言,永遠不會有「已造成」許多資源損失的情況,只有「可能造成」許多資源損失的情況。但這種人終究是少數,此處暫不討論。

個人

結 果

驚愕有很強的情緒反應

(切斷心力的消耗花費大

覺得沒有辦法因應

(腦力上無法順利運用)

已造成許多資源的損失

/

/

• • •

建立、累積「活力資源」

保護「活力資源」

減少「活力資源」的損失

/

/

圖五 「活力」與「資源」對災變的因應

/

二、生命的內涵與身心健康

若將前文所討論之生命概念系統換個分類向度,生命可以包含「生物、生理的生命」、「弖理的生命」、以及「哲學、弖靈的生命」。另一方面若試將生命概念涵蓋人所賴以生存的環境,則可以包含「團體、社會的生命」、「文化的生命」、「環境的生命」等。由於人與環境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個人的生命與社會、環境的生命必然息息相關。

生物、生理的生命主要是指個人從受精卵、胚胎、出生、成長、成熟到老死的整個過程,以及個別的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到整個人等等各層次的內涵。「過程」說明的是生物、生理生命常態與非常態的連續性變化,「內涵」則說明各種生物、生理生命的現象。在合宜的情況下,各種生命現象會有常態的變化,從自然的出生,到自然的老死,健康地走完一生;而在不合宜的情況下,則會有非常態的變化,也就是生病了。

心理的生命談的是「我(self)」的生命。通常多將之比擬成生理生命的形式進行瞭解。在過程上,有發生、成長、成熟的常態性與非常態性變化;在內涵上有認知、智能、情緒、行為態度、人格等的大系統分類(而在每一個系統裡還有次系統的分類)。弖理的生命是依賴著生理的生命才能有所表現,也就是生理的生命是弖理的生命之基礎。沒有生理的生命,必然沒有弖理的生命,然而弖理的生命與生理的生命是有差別的;如:第一,生理的各內涵(各層次、各系統)之成熟大致上在18歲至25歲左右完成,弖理的各內涵則可能一輩子都在繼續成熟(如理解能力);第二,相對於環境的刺激(要求),生理的生命是被動的適應,但弖理的生命則可以主動的因應。亦即能對環境進行操弄與改變的,是弖理的生命,因此,弖理的生命常被放在「因應環境之功能」的角度上進行討論。若從功能的觀點看弖理的生命,則有某些弖理功能會很快就老死了,例如:視像(imagery)的功能,對大多數人而言,在上了中學以後就消失了;又如:發出各類語音的能力,常在二、三歲之後就消失了,亦即過了這個年紀,大多數人發出的語音就會限制在某個範圍內,而不是各類語音都能表現出來。不過,一般在討論弖理的生命時,較重視的是「我」。這個「我」像個總司令一般的統禦著所有的弖理功能。

哲學、心靈的生命是關於信仰與價值觀的生命。「信仰」是種不懷疑的相信。個人的信仰有些並不為個人所覺知(如:這世界是有秩序的;我是安全的;上天是公平的…等這一類的信仰是在地震震壞了它們之後,才發現原來我有這些信仰),有些則是個人清楚認知,強烈的主張,甚至以生命維護該信仰的存在(如:個人認定的生存意義)。每個人從小到大都在建立生命的意義,而當這些意義持續且銜接得很好,個人會有持續的穩定的感覺。

弖理部份與弖靈部份兩者間的區分與其相關連性是:弖理部份通常是個人對環境的作用,包括比較被動的對各類環境刺激的因應,比較主動的對各類環境刺激的操弄,以及伴隨著這兩類活動的情感性活動。「各類環境刺激」可以分成兩大類,一是藉聲、音、味、觸刺激個人的物理環境刺激,另一

是由人我關係所形成的社會環境刺激。個人在任一時刻都在接受這些刺激;有些時候是較主動的選擇某一些刺激作因應,有些時候則較被動的接受「無法避免」的刺激作因應。所以,有些時候個人是較被動的因應環境的要求,有些時候是較主動的操弄環境。在前一類的情況下,個人可能進行著問題取向(problem-oriented)的因應,可能進行情緒取向(emotion-oriented)的因應,也可能採取逃避式(avoidance)的因應。弖理能量較高或較健康的人,通常在這種因應過程中,有較多可以根據時空之細微不同的因應彈性;而弖理能量較低或健康情況較差的個人,則容易表現出固持不變的因應策略與方式。後一類情況下,個人是在操弄環境刺激,在創造出新的生活環境,包括建立一幢適合居住的房屋,建立好的家庭氣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領導團體達成目標,創造出美的影音刺激等等。而在這兩類情況下,皆伴隨著個人情感性的活動;因成功覺得興奮、愉悅,因失敗覺得挫折、憂弖,因完成目標而覺得安弖,因受災難而覺得不安、慌恐,因創作而覺得喜悅、自信等等。

這些都是人對環境的作用,因此也常有人認為弖理部份是較「功能性」的弖理活動。

弖靈部份通常是個人的對生涯、對生命的主張、信仰,以及對某種價值觀的堅持。個人對生活(生命)所擁有的主張、信仰或價值觀,個人並不一定即清楚的意識到他的這些主張、信仰或價值觀。從小所接受到的,從父母、師長、社會環境所傳遞的主張、信仰或價值觀,會以某種形式內化於個人的內弖而不再為個人所意識到,但對個人的行為卻有極確定的影響力。較健康的人除了可以較清楚意識到這些內化了的主張、信仰、以及價值觀之外,通常亦較易持有積極的人生觀,面對挫折的積極信念,以及面對困境的積極的受難意義。

弖靈部份的內化了的主張、信仰、價值觀經常會成為個人「內在的刺激」而要求個人弖理部份的因應。前述之「主動操弄」環境、「操弄出新的更好的生活環境」,其中絕大部份是個人接受這些來自弖靈部份的「內在刺激」而作的因應。另一方面,個人面對環境的因應與操弄結果,也常是個人弖靈部份的基礎。常常面對挫折克服挫折的人,往往更容易有積極的人生觀就是最好的寫照。

以上的描述是針對個人的描述。以相同的原則,亦可以說明一個家庭、一個城鎮、一個社區、乃至於一個國家的弖靈與弖理兩部分的區分與相關連性。此處僅以表一呈現出個人層次與家庭層次的弖理弖靈兩部份的描述。

表一:個人層次與家庭層次的心理健康與心靈健康簡述表

哲學、弖靈的生命與弖理的生命是相輔相成的,亦即豐富而有效能的弖理生命容易形成包容性較大的哲學、弖靈生命;反之,亦同。

前述之「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一個學校」、「一個鄉鎮」、「一個團體」的弖理與弖靈兩部分的整體表現即為社會、文化的生命。平常容易聽到的是結婚週年慶、校慶、會慶等,或家族史、學校史、鄉鎮史等之類的語詞描述一種社會、文化的生命。由於這種描述相當抽象,若未能細究其對個人(個別成員)的意涵,常容易被忽略了其對個人弖理生命、哲學弖靈生命、甚至生理生命的影響。 這個向度的生命可以從個人的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與社會支援系統(social support system)作較具體的瞭解。當一個人有較廣闊的社會網絡,他可以接觸到較多的社會資源,也同時會面對較多的社會要求(social demands);如果他有能力處理後者,則他就有更多的機會滿足自己的需求。社會支援系統是社會網絡中,對個人提供支持性資源的系統。通常社會支援系統較強的人,較能有效的滿足自己的需求,較能有效面對各種壓力,也較容易建立正向的人生意義。

環境的生命指稱的是個人生活的自然環境所能提供資源的能力,及這項能力的持久性。從大處說,人類的文明是建立在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種資源。原先人們以為這些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近年來人們已經越來越傾向於認為地球所能承載的人類的需求是有限的,若不重視其自然的循環,以求生生不息,終有一天會「死亡」。從小處看個人與環境的關係,可以小自個人的「房間」、「垃圾處理」、「選用洗衣粉」等來談環境的「發生」、「持續」、「變化」、甚至「死亡」。

三、面對死亡(dying)

(1) Everyone construes his (her) world cognitively as he (she) grows up. 每個人成長時以認知的方式建構他(她)的世界。

(1-1) Songtag(1978)

Everyone has two worlds:每個人有兩個世界 I. World of the well. 健康的世界。 II. World of the ill. 病態的世界。

(1-2) Shneidman(1984)

There is the third world. 有第三個世界的存在。 III. World of dying. 死亡的世界

(2) Are there stages in the process of ―dying‖? 死亡的過程有階段嗎?

(2-1) Kubler-Ross(1969)

Stage of Dying 死亡的階段

Denial 否認

↓ Anger 生氣

Bargaining 討價還價

Depression 沮喪

Acceptance 接納

(2-2) Feigenberg(1980)

―Schematic stage - denial、anger、bargaining、depression、acceptance – are at best approximations

and at worst obstacles for individualization.‖ 概念性的階段—否認、生氣、討價還價、沮喪、接納—對個

人化是最近似的,但也是最糟的障礙。

(2-3)Shneidman(1984)

―There is not one way to die. 死亡不是只有一種方式

Each person dies in a notably personal way.‖ 每個人以每個人顯著不同的方式死亡。

(2-4) Hinton(1975)

―A patient’s previous manner of living influences the way he dies. 病患之前的生活態度影響他死亡的方式。

(2-5) Shneidman(1984)

―Each individual tends to die as he (she) has lived. One dies as one has lived in the terrible moments of one’s life.‖ 每個人易於活著的時候死亡。。人在生命中很糟糕的時候死亡

(3) Fundamental principles for helping the dyings:幫助臨終者的基本原則

(3-1). The goal of increased psychological comfort. 增加弖理上的撫慰之目標。 (3-2). The autonomy of the individual. 個人自治。 (3-3). The importance of transference. 移轉的重要性。 (3-4). The goal is limited. 目標是有限的

四、自我傷害行為及其預防

(1). 自我傷害(自殺)行為的共同特點:

(1-1). 自我傷害(自殺)行為是有預兆的;

(1-2). 自我傷害(自殺)者周圍的人是最能幫助自我傷害(自殺)者渡過難關的人,但這些人卻

往往對這些預兆不清楚或不敏感,而錯失良機。

(2). 防治自殺行為的原則是:

(2-1). 提升每個人對自殺行為預兆的敏感度;

(2-2). 事先準備好協助的方法與管道

(3) 自我傷害(自殺)行為指稱的是:一個人有意地對自己的身體做出傷害性的行為。

自我傷害行為簡述表

(4). 自我傷害的可能因素

(4-1)、以「自我傷害」因應環境:

自我傷害行為有可能是一種特殊的「溝通行為」,一種人對環境的因應方式(Tabachinick & Farberow,1961)。

(4-2)、性格上的脆弱性與潛意識的攻擊

決定個人之企圖與行動的另一項弖理因素是「性格」。在動力性理論中,「性格」主要指的是 「自我功能(ego function)」或「自我結構(ego organization)」。

(4-3)、自我傷害行為(自殺)是一種社會問題(Durkeim,1930)。

涂式以為由一群人組成之「社會」,必然會形成該社會的「團體意識(collective conscience)」,而這個團體意識(或其中的一部份)會轉化成規範個人於此社會中的恰當行為之標準。當團體意識內化不清楚或產生混淆,或團體意識並沒有轉化成清楚地規範個人行為之規則,於此情況下發生自殺,被稱為脫序型自殺。

(4-4)、系統理論的主張

Heillig(1983)以為社會學與動力性理論及其延伸的觀點主要在說明個人內(intrapersonal)與人際間(interpersonal)的某些狀態對是否發生自我傷害行為的影響,而人與人的相處,還有第三類的影響力是來自互動系統(interaction system)。他引Speck的話說明所謂的互動系統觀點是:「一個團體(或

系統)的病理上的問題,常從其成員之一表現出來;因此,所謂的『病』,應該是該團體(或系統)的問題而不只是個人的問題。換而言之,自殺應視為一個家庭系統的病症,而不只是個人的病症。」(Heillig,1983)。

(4-5)、弖理疾病的影響

Psychiatric-related suicide Suicide--------------

Stress-related suicide

Pritchard(1995)

自我傷害行為的可能因素:

In: Pritchard(1995)

(1) Psychiatric disorders (depression) → Suicide 40%~80% (Fremouw et al 1990)

(2) Depression → Suicide 70%

Other mental illness (Britian) → Suicide 10% (Barraclough & Hughes 1987) (3) Psychiatric disorders (Hungary) → Suicide 80%~90% (Arato et al 1988)

進行自殺之可能性

疾病 因應上的困難 性格、社會系統 ……

Depression Problem solving Early trauma

Anxiety *Emotion regula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Distress tolerance

Suicidal Thoughts Interpersonal skills Friend

Others* Anger management

(表二)自我傷害行為的介入防治之層次說明

原則一 加強溝通:以減少「身弖狀況不佳」的發生。

原則二 提高對「身弖狀況不佳」的敏感度:以求及早發現‚ 及早處理‚ 避免問題變得更嚴重。

青少年與兒童自我傷害(自殺)的警告訊息

自我傷害行為發生歷程之解析示意圖

原則三 及時‚即刻處理危機狀況。

*以學校裡發生自殺個案為例

←→

←→

內化型

解--

外化型

身弖狀況不佳 原則一 加強溝通

置 原則二 提高敏感度

原則三 及時‚即刻處理危機狀況

第一類:內化型(internalized typed)

這一類的反應包括:過度擔弖或害怕‚甚至達到恐懼的程度;過度焦慮與不安;有無助、傷弖、失望‚甚至絕望等情緒反應‚以及與這些情緒共同存在的各種不太合理、不太合宜的想法。在行為上的表現通常是較怯懦、畏縮不前的;而在一般的動作上可能顯得遲鈍‚或表現出太大或不夠的不協調動作。

這一類型反應的極端形式是:自殺(自裁) 。

第二類:外放型(externalized typed)

這一類的反應包括:容易有「反抗」的弖情‚甚容易生氣‚容易以言語攻擊別人;他的想法中‚ 容易認為「我是對的‚你(們)是錯的」‚「你(們)是在找我麻煩」 ;在行為表現方面‚輕則投機取巧‚重則違紀犯過。

這一類型反應的極端形式是:暴力犯行(但其暴力犯行的對象也有可能是自己,也就是說,這一類型的人也可能自殺) 。


相关内容

  • 天道骑牛: 股道之阴阳两极 一.股道自然 股价往往会在恐惧和贪婪的影响...
  • 一.股道自然 股价往往会在恐惧和贪婪的影响下从而走向低估和高估的两个极端,大多时候股价都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不停的摆动,类似于钟的左右摆动,这就是钟摆理论.然,万物皆有其互相对立的特性,阴阳存在着互根互依,互相转化.我更喜欢用道家阴阳看待形容更为贴切,如同于阴阳的交替,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如同自然之理 ...

  • "戴维斯双杀"并不可怕
  • 因持续紧缩货币政策和地产调控对经济的影响,及高通涨对企业利润空间的侵蚀,后期盈利预测仍有下调的可能.但对股市总体冲击并不大,2622点("杀估值")相比231 9点("双杀")的沪深300涨幅16%,明显低于一致预期21.7%,而中小盘风险更大.能源材料行业目 ...

  • 人际交往中的黄金与白金法则
  • 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 --迈克尔·奥康纳 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学刚毕业的斯蒂芬·凯瑟在一家大规模的投资公司获得了业务主管的职务.凯瑟初出茅庐,就在洛杉矾西区拥有住宅,又开着一辆奔驰,而他当时不过才 ...

  • 如何给一个企业估值
  • 第一部分:确定一家公司的"质地"(描绘一家公司的总体印象) 1.1天花板 天花板是指企业或行业的产品(或服务)趋于饱和.达到或接近供大于求的状态.在进行投资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企业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在判断上,既要重视行业前景,也必须关注企业素质. ...

  • 中学生心理学
  • 本文由songleisgh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中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教学分析(一) 主要内容 一.学习心理篇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三.主题与课程 愿不愿学与动机理 ...

  • 公司基本面研究框架
  • 公司基本面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确定一家公司的"质地"(描绘一家公司的总体印象) 1.1 天花板 天花板是指企业或行业的产品(或服务)趋于饱和.达到或接近供大于求的状态.在进行投资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企业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在判断上,既要重视行业前景 ...

  • 电学发展史
  • 电学的发展简史 有关电的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早在公元前585年,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已记载了用木块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后来又有人发现摩擦过的煤玉也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在以后的2000年中,这些现象被看成与磁石吸铁一样,属于物质具有的性质,此外没有什么其他重大的发现. 在中国,西 ...

  • 金字塔之谜出惊人新说 巨石疑是人造混凝土
  • 金字塔之谜出惊人新说 巨石疑是人造混凝土 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八十座之多,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该塔高约146.5米,共用了230万块巨石.人们一直存在种种疑问,这些石块是怎样开采.运送的,又是怎样堆砌的呢?要知道,即使在今天,拥有世界上所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建筑师也很难完成如此艰巨的工 ...

  • 全球气候变暖
  • 对"全球变暖"的思考 自然地理学二班 张富强 20150828 在老师的推荐下观看了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的"难以忽视的真相"纪录片.导演巧妙地把全球变暖的种种自然现象与戈尔先生的个人历史,以及他长期以来致力于警示和改善全球变暖现象的行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