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问题试题及答案.

双星问题

一.解答题(共7小题)

1.(2015秋•南京校级月考)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 、B 、C 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 星体质量为2m ,B 、C 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 ,三角形的边长为a ,求:

(1)A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 ;

(2)B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 ;

(3)C 星体的轨道半径R C ;

(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

2.(2015•大庆校级模拟)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3.(2015•万州区模拟)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两颗星组成的双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知双星系统中星体1的质量为m ,星体2的质量为2m ,两星体相距为L ,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 .求该双星系统运动的周期.

4.(2015秋•重庆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双星系统中的星球A 、B 都可视为质点,A 、B 绕两者连线上的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A 、B 之间距离不变,引力常量为G ,观测到A 的速率为v 、运行周期为T ,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

(1)求B 的周期和速率.

(2)A 受B 的引力F A 可等效为位于O 点处质量为m ′的星体对它的引力,试求m ′.(用m A 、m B 表示)( )

5.(2015春•重庆期末)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均为T .

(1)求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小;

(2)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求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轨道半径.

6.(2015春•抚顺期末)如图,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星球A 和B 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 和B 两者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 .已知A 、B 的中心和O 三点始终共线,A 和B 分别在O 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 .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7.(2015春•澄城县期末)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某人造地球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3倍处做匀速圆周运动,求:

(1)卫星的线速度;

(2)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一.解答题(共7小题)

1.(2015秋•南京校级月考)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 、B 、C 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 星体质量为2m ,B 、C 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 ,三角形的边长为a ,求:

(1)A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 ;

(2)B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 ;

(3)C 星体的轨道半径R C ;

(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向心力.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

【分析】(1)(2)由万有引力定律,分别求出单个的力,然后求出合力即可.

(3)C 与B 的质量相等,所以运行的规律也相等,然后结合向心力的公式即可求出C 的轨道半径;

(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相等,写出C 的向心加速度表达式即可求出.

【解答】解:(1)由万有引力定律,A 星受到B 、C 的引力的大小:

方向如图,则合力的大小为:

(2)同上,B 星受到的引力分别为:,,方向如图;

沿x 方向:

沿y 方向: 可得:=

(3)通过对于B 的受力分析可知,由于:,,合力的方向经过BC 的中垂线AD 的中点,所以圆心O 一定在BC 的中垂线AD

的中点处.所以:

(4)由题可知C 的受力大小与B 的受力相同,对C 星: 整理得:

答:(1)A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是;(2)B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是;(3)C 星体的轨道半径是;(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是.

【点评】该题借助于三星模型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其中B 与C 的质量相等,则运行的规律、运动的半径是相等的.画出它们的受力的图象,在结合图象和万有引力定律即可正确解答.

2.(2015•大庆校级模拟)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轨道

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

【分析】明确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找到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来源.

【解答】解:(1)在第一种形式下: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运行;

其中边上的一颗星受中央星和另一颗边上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

所以可得星体运动的线速度

v=

星体运动的周期 T=

(2)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项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

又周期T=

所以可解得:l= .

,周期为;

. ② 答:(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为(2)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

【点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的重点,在本题中有些同学找不出什么力提供向心力,关键在于进行正确受力分析.

3.(2015•万州区模拟)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两颗星组成的双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知双星系统中星体1的质量为m ,星体2的质量为2m ,

两星体相距为L ,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 .求该双星系统运动的周期.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

【分析】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双星系统围绕两星体间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该点距星体1为R ,距星体2 为r

对星体1,有 G

=mR ①

对星体2,有 G =2mr ②

根据题意有 R+r=L ③

由以上各式解得T=2πL

. 答:双星系统运动的周期为2πL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具有相同的角速度.以及会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进行求解.

4.(2015秋•重庆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双星系统中的星球A 、B 都可视为质点,A 、B 绕两者连线上的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A 、B 之间距离不变,引力常量为G ,观测到A 的速率为v 、运行周期为T ,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

(1)求B 的周期和速率.

(2)A 受B 的引力F A 可等效为位于O 点处质量为m ′的星体对它的引力,试求m ′.(用m A 、m B 表示)( )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专题.

【分析】双星系统构成的条件是双星的角速度相同,依靠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的向心力.由于两星球的加速度不同,必须采用隔离法运用牛顿定律分别对两星球研究,并通过数学变形求解.

【解答】解:(1)双星是稳定的结构,故公转周期相同,故B 的周期也为T .

设A 、B 的圆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由题意知,A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同,其为ω.

由牛顿运动定律:

2对A :F A =m1ωr 1

2对B :F B =m2ωr 2 FA =FB

设A 、B 之间的距离为r ,又r=r1+r2,由上述各式得:

故(其中v A =v)

解得:v B =

(2)由于,故 ①

恒星AB 间万有引力为:F=G;

将①式代入得到:

F= ②

A 受B 的引力F A 可等效为位于O 点处质量为m ′的星体对它的引力,则有:

由②③联立解得:m ′

=

答:(1)B 的周期为T ,速率为.

(2)A 受B 的引力F A 可等效为位于O 点处质量为m ′的星体对它的引力,m ′

【点评】对于天体运动问题关键要建立物理模型.双星问题与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模型不同,两星都绕着它们之间连线上的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双星、圆心始终“三点”一线.

5.(2015春•重庆期末)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均为T .

(1)求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小;

(2)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求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轨道半径.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电磁感应——功能问题.

【分析】1、根据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为.

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解二方程即可得出r .

【解答】解:(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均为T . 根据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为.

(2)设地球质量为M ,卫星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 则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于质量为m 0的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上,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联立上述两式可解得

答:(1)求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为;

(2)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点评】对万有引力与天体的运动问题,一定要知道两个关系:①星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②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熟练掌握这两个关系可以解决一切天体运动的问题.

6.(2015春•抚顺期末)如图,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星球A 和B 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 和B 两者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 .已知A 、B 的中心和O 三点始终共线,A 和B 分别在O 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 .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

【分析】该题属于双星问题,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它们两颗星的轨道半径的和等于它们之间的距离.代入公式即可解答.

【解答】解:A 和B 绕O 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A 和B 的向心力相等.且A 和B 和O 始终共线,说明A 和B 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

22则有:m ωr=MωR

又由已知:r+R=L 解得:

对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

化简得

答: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点评】该题属于双星问题,要注意的是它们两颗星的轨道半径的和等于它们之间的距离,不能把它们的距离当成轨道半径.

7.(2015春•澄城县期末)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某人造地球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3倍处做匀速圆周运动,求:

(1)卫星的线速度;

(2)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

【分析】(1)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以及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求出卫星的线速度.

(2)根据求出周期的大小.

【解答】解:(1)对于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质量为m ′的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大小,即:

解得:

(2)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代入数据得:

答:(1)卫星的线速度为;

. (2)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万有引力等于重力这两个理论,并能熟练运用.

第11页

双星问题

一.解答题(共7小题)

1.(2015秋•南京校级月考)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 、B 、C 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 星体质量为2m ,B 、C 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 ,三角形的边长为a ,求:

(1)A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 ;

(2)B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 ;

(3)C 星体的轨道半径R C ;

(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

2.(2015•大庆校级模拟)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3.(2015•万州区模拟)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两颗星组成的双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知双星系统中星体1的质量为m ,星体2的质量为2m ,两星体相距为L ,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 .求该双星系统运动的周期.

4.(2015秋•重庆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双星系统中的星球A 、B 都可视为质点,A 、B 绕两者连线上的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A 、B 之间距离不变,引力常量为G ,观测到A 的速率为v 、运行周期为T ,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

(1)求B 的周期和速率.

(2)A 受B 的引力F A 可等效为位于O 点处质量为m ′的星体对它的引力,试求m ′.(用m A 、m B 表示)( )

5.(2015春•重庆期末)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均为T .

(1)求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小;

(2)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求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轨道半径.

6.(2015春•抚顺期末)如图,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星球A 和B 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 和B 两者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 .已知A 、B 的中心和O 三点始终共线,A 和B 分别在O 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 .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7.(2015春•澄城县期末)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某人造地球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3倍处做匀速圆周运动,求:

(1)卫星的线速度;

(2)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一.解答题(共7小题)

1.(2015秋•南京校级月考)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 、B 、C 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若A 星体质量为2m ,B 、C 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 ,三角形的边长为a ,求:

(1)A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 ;

(2)B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 ;

(3)C 星体的轨道半径R C ;

(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向心力.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

【分析】(1)(2)由万有引力定律,分别求出单个的力,然后求出合力即可.

(3)C 与B 的质量相等,所以运行的规律也相等,然后结合向心力的公式即可求出C 的轨道半径;

(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相等,写出C 的向心加速度表达式即可求出.

【解答】解:(1)由万有引力定律,A 星受到B 、C 的引力的大小:

方向如图,则合力的大小为:

(2)同上,B 星受到的引力分别为:,,方向如图;

沿x 方向:

沿y 方向: 可得:=

(3)通过对于B 的受力分析可知,由于:,,合力的方向经过BC 的中垂线AD 的中点,所以圆心O 一定在BC 的中垂线AD

的中点处.所以:

(4)由题可知C 的受力大小与B 的受力相同,对C 星: 整理得:

答:(1)A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是;(2)B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是;(3)C 星体的轨道半径是;(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是.

【点评】该题借助于三星模型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其中B 与C 的质量相等,则运行的规律、运动的半径是相等的.画出它们的受力的图象,在结合图象和万有引力定律即可正确解答.

2.(2015•大庆校级模拟)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轨道

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

【分析】明确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找到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来源.

【解答】解:(1)在第一种形式下: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运行;

其中边上的一颗星受中央星和另一颗边上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

所以可得星体运动的线速度

v=

星体运动的周期 T=

(2)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项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

又周期T=

所以可解得:l= .

,周期为;

. ② 答:(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为(2)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

【点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的重点,在本题中有些同学找不出什么力提供向心力,关键在于进行正确受力分析.

3.(2015•万州区模拟)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两颗星组成的双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知双星系统中星体1的质量为m ,星体2的质量为2m ,

两星体相距为L ,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 .求该双星系统运动的周期.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

【分析】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双星系统围绕两星体间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该点距星体1为R ,距星体2 为r

对星体1,有 G

=mR ①

对星体2,有 G =2mr ②

根据题意有 R+r=L ③

由以上各式解得T=2πL

. 答:双星系统运动的周期为2πL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具有相同的角速度.以及会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进行求解.

4.(2015秋•重庆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双星系统中的星球A 、B 都可视为质点,A 、B 绕两者连线上的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A 、B 之间距离不变,引力常量为G ,观测到A 的速率为v 、运行周期为T ,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

(1)求B 的周期和速率.

(2)A 受B 的引力F A 可等效为位于O 点处质量为m ′的星体对它的引力,试求m ′.(用m A 、m B 表示)( )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专题.

【分析】双星系统构成的条件是双星的角速度相同,依靠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的向心力.由于两星球的加速度不同,必须采用隔离法运用牛顿定律分别对两星球研究,并通过数学变形求解.

【解答】解:(1)双星是稳定的结构,故公转周期相同,故B 的周期也为T .

设A 、B 的圆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由题意知,A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同,其为ω.

由牛顿运动定律:

2对A :F A =m1ωr 1

2对B :F B =m2ωr 2 FA =FB

设A 、B 之间的距离为r ,又r=r1+r2,由上述各式得:

故(其中v A =v)

解得:v B =

(2)由于,故 ①

恒星AB 间万有引力为:F=G;

将①式代入得到:

F= ②

A 受B 的引力F A 可等效为位于O 点处质量为m ′的星体对它的引力,则有:

由②③联立解得:m ′

=

答:(1)B 的周期为T ,速率为.

(2)A 受B 的引力F A 可等效为位于O 点处质量为m ′的星体对它的引力,m ′

【点评】对于天体运动问题关键要建立物理模型.双星问题与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模型不同,两星都绕着它们之间连线上的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双星、圆心始终“三点”一线.

5.(2015春•重庆期末)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均为T .

(1)求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小;

(2)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求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轨道半径.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电磁感应——功能问题.

【分析】1、根据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为.

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解二方程即可得出r .

【解答】解:(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均为T . 根据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为.

(2)设地球质量为M ,卫星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 则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于质量为m 0的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上,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联立上述两式可解得

答:(1)求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为;

(2)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点评】对万有引力与天体的运动问题,一定要知道两个关系:①星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②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熟练掌握这两个关系可以解决一切天体运动的问题.

6.(2015春•抚顺期末)如图,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星球A 和B 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 和B 两者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 .已知A 、B 的中心和O 三点始终共线,A 和B 分别在O 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 .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

【分析】该题属于双星问题,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它们两颗星的轨道半径的和等于它们之间的距离.代入公式即可解答.

【解答】解:A 和B 绕O 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A 和B 的向心力相等.且A 和B 和O 始终共线,说明A 和B 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

22则有:m ωr=MωR

又由已知:r+R=L 解得:

对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

化简得

答: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点评】该题属于双星问题,要注意的是它们两颗星的轨道半径的和等于它们之间的距离,不能把它们的距离当成轨道半径.

7.(2015春•澄城县期末)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某人造地球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3倍处做匀速圆周运动,求:

(1)卫星的线速度;

(2)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

【分析】(1)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以及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求出卫星的线速度.

(2)根据求出周期的大小.

【解答】解:(1)对于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质量为m ′的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大小,即:

解得:

(2)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代入数据得:

答:(1)卫星的线速度为;

. (2)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万有引力等于重力这两个理论,并能熟练运用.

第11页


相关内容

  • 实用管理基础试题
  • 一.单项选择(请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观点中,(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效率 )项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相左.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 ...

  • 2012年高考重庆理综物理试题评析
  • 河南省卢氏县第一高级中学 徐建强 整体感知:2012年重庆物理试题从试题结构.考查内容上基本延续近近几年重庆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整体感觉是:强调基础知识.注重能力考查.回归教材.联系实际:呈现出一些以现实生活.社会热点.学习实际以及科技前沿的情景为背景的试题,是该试卷的亮点,反应了新课改的效果.试题 ...

  • 2010-2015年高考湖北卷语文古诗词阅读试题及答案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 ...

  • 历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之[天体运动]
  • 历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之<天体运动> (全国卷1)17.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A.0.2 B.2 C.20 D.200 答案:B 解析:设太阳质量 ...

  •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必做经典试题(含详细解答)
  • 万有引力必做经典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7分,至少一个答案正确,选不全得4分,共 1.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A .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

  •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和天体运动试题和答案
  • 圆周运动试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线速度方向永远与加速度方向垂直,且速率不变 B . 它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C . 它是匀变速运动 D . 它是受力恒定的运动 2.汽车以10m/s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对地面的压力为20000N ,当该汽车以同样速率驶过半径为20 ...

  •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学案
  • ◎考点:诗歌鉴赏◎专题:表达技巧◎时间:2011/10/18[考点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高考命题情况看,一切用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从形式上看,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来考查的.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构思立意.[详见诗歌鉴赏(二 ...

  • 全国18省市地区诗歌高考题大全
  • 1.(2010·安徽)岁 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 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 ...

  • 天体运动典型例题
  • 高考中的天体运动问题模型探析 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吴国富 运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运动问题,是高考每年必考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近几年全国及各地高考试题的研究,发现天体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四种模型. 一.重力与万有引力关系模型 1.考虑地球(或某星球)自转影响,地表或地表附近的随地球转的物体所受重力实质是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