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择偶标准

浅谈当代青年择偶观

摘要

择偶观也就是男女选择结婚对象的价值取向。择偶标准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它是人们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但择偶标准的实现是个复杂的问题。在现实社会,择偶标准受多种因素影响,选择自己终生相伴,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而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文化背景的制约。利用网络对部分青年的调查显示,性格道德因素占择偶的首要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金钱对人们的择偶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女性来说,配偶经济因素的要求大于男性。研究表明,择偶时坚持“相似性原则”这一基本原则,今后婚姻会稳定持久。

关键词 择偶 价值取向 标准 影响因素 相似原则

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当代青年的择偶标准

三、 择偶观的影响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金钱对人们的择偶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广大青年在择偶时看重的是个人的性格,修养,品性,气质风格,才华,注重情投意合,志趣相投等精神因素,还是更看重对方的权力,地位,金钱呢?为了全面了解现代城市青年择偶标准,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活动。在探讨问题本身的基础上,我们对影响当代青年择偶标准的几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使当青年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作为一特定的社会行为,择偶行为在实质上更多的受到社会性择偶标准的约束。自社会学界公认的中国进入快速转型期以来,择偶标准从“政治出身”标准、向上世纪改革初期的“职业身份”一直到改革深化期中出现的“社会经济”标准的变迁。在目前“社会经济”标准下对择偶标准的研究将会对社会婚姻价值观及婚姻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七八月间,《蜗居》开始在各个地方台播放,其中海藻这一角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藻这个小城市出来的女孩,大学毕业后漂泊在大城市,起初她

有一个爱他愿为她付出一切的男友,但他和她一样一无所有,两个人连25元一个球的哈根达斯都舍不得吃。当市长秘书带她领略物质美好之后,她便开始半推半就投入其怀抱。据调查,75%的青年人认为自己如果是海藻,同样也会放弃前者而选择后者。其实反映出当今社会青年人的一种择偶观,或者说婚姻观价值观。在剖析这种择偶观之前我们先对当代青年的择偶标准做一个调查。

二、 当代青年的择偶标准

关于择偶标准,我们听到的最普遍的说话是男人希望对方年轻漂亮,女人希望对方有房有车,那究竟实际情况如何,外在和物质各占多大比例,男人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女人最看重男人什么品质,今天我们的调查报告将给您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结论。

(一)男性择偶标准

我们通过网络对289419位男性朋友调查问卷中,在列出的19项可选择标准中,其中排在前七位的是1. 长相耐看(45503票) 2.处女(24731票) 3. 会做饭(24198票) 4.爱整洁(22916票) 5. 苗条(20979票) 6.丰满(20724票) 7.有才气(18396票) 。长相耐看占总调查票数的15%,人们对外表的追求简直天经地义。就算是买苹果,也总会下意识挑选形状饱满表皮光泽好看的,何况是挑选终生伴侣。在没有了解对方之前,外表便成了独一无二的通行证。当然此选项也与现实生活中男人是视觉动物的观点相得益彰

表1男性青年择偶标准(前七位)

1. 长相耐看 2. 处女 3. 会做饭 4. 爱整洁 5. 苗条 6. 丰满 7. 有才气

(二)女性择偶标准

我们同样针对女性网友也罗列了19项具体、实在甚至看起来很老土的择偶关键词,结果依次如下:

1. 看着顺眼(33859票) 2. 讲卫生(20545票) 3. 有一技之长(18535票) 4. 有房(16831票) 5.收入高(16753票) 6.人缘好(15990票) 7.个子不矮(15464票) 8.外向开朗(14485票) 9.家庭负担小(12493票) 10.不抽烟(12079票) 11.会做家务(11503票)

12. 本科以上学历(10232票) 13.不秃顶(8681票) 14.不肥胖(7977票) 15.有车(7729票) 16.不喝酒(6259票) 17.花钱大方(4798票) 18.处男(3985票) 19.内向居家

看来男人对女人的外貌有要求,女人对男人的外貌同样有要求。看着顺眼虽然没有达到长得帅气那样的高度,但至少应该过得去。一句话,爱美之心,人皆有知。大概很多姐妹曾经为部分男人的卫生问题伤透了心,以至于这个选项高居第二。男人们总抱怨女人势利,只爱多金男。可现在的投票结果却完全证明不是那么回事:比起有很多钱,女人恐怕更希望身边的男人是个有一技之长的实力派,这意味着她可以接受你是支潜力股,而不是眼高手低的虚无派……因为买不起房子,很多情侣不欢而散。作为天生喜欢守护世界的女人来说,房子更是家的象征。当自己没有能力买房时,有房子的男人或许能帮自己完成梦想。当然前提是她爱这个男人,愿意和他打造一个温暖的家。

表2女性青年择偶标准(前七位)

(三)择偶标准细节分析

1、性格:比较外向(14446票) 入选男性朋友择偶关键词第十位,而比较宅女仅以4410票屈居16位。现在越来越多的单身女孩都演变成宅女,有的甚至都成了不相信爱情的干物女。原来 “宅”也是单身的罪魁祸首之一啊。而男人跟女人在这方面有着高度一致,显然外向开朗的男士更受欢迎。不过比起外向开朗,人缘好更让女士们青睐。如果觉得自己性格比较内向也没有关系,那就让自己人缘好起来总没错。

2、经济:男人女人都希望对方家庭负担小。很多人抱怨,什么娶了老婆,却要接济老婆一娘家人,小舅子读大学要帮忙,参加工作了也要帮忙;嫁给老公,迎面而来数万债务……大概是看了太多前车之鉴,大家都非常理性地选择了希望对方家庭负担小。 女人比男人更希望对方有房、收入高在对对方的经济需求方面,男人没有女人那么高。大概是“男人就应该赚钱养家”的观念已经在多数男人心中根深蒂固,所以要紧牙关也要贷款买套房。而现实里,有条件自己买房的女人,的确是不够多。

择偶标准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它是人们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但择偶标准的实现是个复杂的问题。由于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理想模式的人,人们的择偶标准便有了伸缩性和倾向性。男女双方都有最高期望与最低期望之间的一个标准幅度,同时还有侧重点或兴奋与排斥点。这样人们的择偶标准的倾向性就形成了一定的价值取向。从以上的综述和分析可知,我国当代青年在择偶时,仍把性格品德因素放在首要位置,同时关注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容貌、身高、教育程度、职业、感情、事业心等因素。其中对住房、职业、收入、容貌等的期望大幅上升。

三、择偶观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

作为一特定的社会行为,择偶行为在实质上更多的受到社会性择偶标准的约束。1949年以来,我国择偶标准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变迁,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政治出身”标准,到改革初期的“职业标准”,再到改革深化期的“社会经济”地位的标准。但是通过对择偶人行为标准内容的精细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在这变迁的历程中,择偶标准都遵循了“门当户对”取向。

在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那段时间里,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划分为工(即工人阶级、干部和知识分子)、农(即农民阶级)、兵(解放军)和少数阶级敌人(地主、富农、资本家、反动军人和后来出现的反革命分子、右派和资产阶级当权派等)等四个阶层。在择偶过程中,这种外显的阶层地位致使择偶人通常在自己所处的阶层群体内进行选择自己婚姻的伴侣。

在改革初期,职业的性质与种类等因素也是所谓“门当户对”择偶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现实生活中,职业状况相差较大的两者进行婚姻形式的结合是不大可能的,如在当时二元结构下的社会中,农民群体中的择偶人是不可能以平等的条件与城镇社会中工人群体的择偶人进行结合的。而对于处于弱势的农村择偶人来说,这种思想更是不敢奢求的,他们也只能在自己所熟悉的通婚圈内进行择偶,而这种熟悉的通婚圈也即是我们所说的农民群体这个阶层。从相反的角度进行理解,这种职业不相匹配的两择偶人结合所建立的家庭由于与社会结构不相协调,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

在这变迁的过程中,如果将择偶标准与当时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分层结构划分标准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择偶标准中的“门当户对”取向一直都没有变,变化的仅仅是标准表面上的内容。如果从形式与实质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择偶标准的变迁只是一种形式的变迁,而作为标准内在的实质性规律一直在作用着择偶人的行为

(二)文化背景

婚姻是满足两性生理、物质和精神多元需求的场所,故择偶标准具有多重性、综合性,人们在择偶时不可能仅关注对方的某一方面的条件,要综合多方因素考虑。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当事人的择偶价值取向的形成起着一定作用。

尤其是中国式的婚姻既崇尚白头偕老,又倚重家庭本位、社会本位,选择配偶历来不是一个轻松的、纯属个人的自由选择,选偶失慎、夫妻失谐既影响当事人的前程和家庭的声誉,又被视作社会不安定的因素,这无疑加重了当事人及其家庭的社会责任和心理压力。由于“门当户对”和“男高女低”的婚姻配对至今仍为社会通行的主流模式,当事人在择偶时关注对方的年龄、容貌、文化、职业、家庭背景等个人资源是否与自己相近类似也合情合理,考虑生理、经济条件与看重对方的人品个性并非矛盾对立,因此,综合性、多侧面是我们设计择偶标准框架

体系所遵循的原则。

年轻的、文化和职业层次较高的被访者在择偶时有更大的概率关注对方的具有现代气质的人品个性,这也与我们最初的假设相吻合。自己结识的当事人如前所述较少考虑对方的政治、经济背景,那么,他们更看重未婚对象的开朗、幽默、气质修养佳以及兴趣爱好与自己相仿也顺理成章。

生存环境越接近现代化,人们越看重浪漫爱情是超越国界的总趋势,但这并非意味着文化层次较高者更少地关注对方的教育、职业和收入等社会经济背景,实际上教育素养高者往往更认同般配模式、对意中人的期望更高、择偶也更慎重,他们不仅关注对方的社会经济背景,而且也更在乎情侣的人品个性和双方的情投意合。其次,年轻人、教育层次较高者更看重对方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对浪漫爱具有负面影响,因为考虑对方的经济条件与关注对方的人品个性并非对立,况且爱情往往是在双方深交、相互了解后产生的倾慕、依恋的炽热情感,故一般不是择偶的前提条件而是双方互动、交流的结果。两性在初次见面时“一见钟情”的仅占少数(在我们的研究中占17%),因此,把择偶条件定位在“找一个爱我的人”或“我爱的人”往往过于理想化,除非双方都特有魅力、特吸引人,让对方“一见”就情有独钟,但这种凭直觉并更多地借助于生理标准(外貌、身材、气质等)而在“一见”的瞬间所迸发的激情,未必都可靠、稳妥。再次,经过多年的婚姻生活实践,当事人的经济取向有所强化,除了有对非正常年代“崇高”、“纯洁”的恋爱观的反思甚至反叛的因素外,或许表明他们对经济物质基础在婚姻质量中重要性的新认识。

(三)家庭背景也很重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缩影,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一个良好的家庭背景有助于树立良好的择偶观、婚姻观。

改革开放的深人和拓展无疑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婚姻家庭观念逐渐呈现较为多元化的特性,现代人的婚姻多强调感情而非责任,例如出现了同居、未婚妈妈、单身贵族、试婚等各种前所未有的现象。环境是影响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社会是一个大的影响环境,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家庭的影响。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会形

成不同的婚姻择偶观。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榜样,他们的择偶观会给孩子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择偶观与父母择偶观的涵义。

家庭除了担负着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功能,还有赡养、消费、情感寄托等功能, 家庭关系处理的好坏, 关系着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人口素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因此, 每一对走进家庭的夫妇都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我国古代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因此父母应该把子女教育成一个热爱家庭的人,有良好的构建自己幸福家庭的能力的人。做到这点,对于建设我国和谐社会将会有重要意义。

《蜗居》中海藻的妈妈最后在总结女儿的教训时,做了一番自责,觉得作为父母没能给孩子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也就是女孩要富养的理论,并不是要给女儿多少钱,而是尽可能告诉她一些认知方面的东西,多带她见见世面,这样的女孩就不会被一顿饭或者过什么样的生活所迷惑。

我们的研究证实,不同人的择偶标准不同,影响择偶取向的因素是多元复杂的,诸如性别、社会变迁、家庭的经济住房背景、文化背景等因素都或多或少的起着作用。我国当代青年在择偶时,仍把性格品德因素放在首要位置,同时关注对方的年龄、容貌、身高、教育程度、职业、感情、事业心等因素。而综合不同社会背景或不同性别的择偶观,我们会发现择偶符合一个基本规律:相似性原则。从社会结构层面,所谓相似就是在经济社会背景及地位的类似;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个性的相似性既易于沟通和减少冲突,还会带来心理满足。

参考文献

1、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第18-30页

2、韩荣炜:《两性择偶标准的差异研究》,《西北人口》2002年,第1期,第42-50页

3、罗萍、封颖:《从性别视角看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念》,《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第631-635页

4、李煜、徐安琪:《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的研究》,《青年研究》2004年第10期,12-15页

5、钟道平:《近十年我国青年择偶标准研究评述》,《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13-18页

6、田岚:《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和价值观》,《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第1期,32-34页

浅谈当代青年择偶观

摘要

择偶观也就是男女选择结婚对象的价值取向。择偶标准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它是人们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但择偶标准的实现是个复杂的问题。在现实社会,择偶标准受多种因素影响,选择自己终生相伴,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而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文化背景的制约。利用网络对部分青年的调查显示,性格道德因素占择偶的首要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金钱对人们的择偶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女性来说,配偶经济因素的要求大于男性。研究表明,择偶时坚持“相似性原则”这一基本原则,今后婚姻会稳定持久。

关键词 择偶 价值取向 标准 影响因素 相似原则

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当代青年的择偶标准

三、 择偶观的影响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金钱对人们的择偶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广大青年在择偶时看重的是个人的性格,修养,品性,气质风格,才华,注重情投意合,志趣相投等精神因素,还是更看重对方的权力,地位,金钱呢?为了全面了解现代城市青年择偶标准,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活动。在探讨问题本身的基础上,我们对影响当代青年择偶标准的几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使当青年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作为一特定的社会行为,择偶行为在实质上更多的受到社会性择偶标准的约束。自社会学界公认的中国进入快速转型期以来,择偶标准从“政治出身”标准、向上世纪改革初期的“职业身份”一直到改革深化期中出现的“社会经济”标准的变迁。在目前“社会经济”标准下对择偶标准的研究将会对社会婚姻价值观及婚姻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七八月间,《蜗居》开始在各个地方台播放,其中海藻这一角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藻这个小城市出来的女孩,大学毕业后漂泊在大城市,起初她

有一个爱他愿为她付出一切的男友,但他和她一样一无所有,两个人连25元一个球的哈根达斯都舍不得吃。当市长秘书带她领略物质美好之后,她便开始半推半就投入其怀抱。据调查,75%的青年人认为自己如果是海藻,同样也会放弃前者而选择后者。其实反映出当今社会青年人的一种择偶观,或者说婚姻观价值观。在剖析这种择偶观之前我们先对当代青年的择偶标准做一个调查。

二、 当代青年的择偶标准

关于择偶标准,我们听到的最普遍的说话是男人希望对方年轻漂亮,女人希望对方有房有车,那究竟实际情况如何,外在和物质各占多大比例,男人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女人最看重男人什么品质,今天我们的调查报告将给您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结论。

(一)男性择偶标准

我们通过网络对289419位男性朋友调查问卷中,在列出的19项可选择标准中,其中排在前七位的是1. 长相耐看(45503票) 2.处女(24731票) 3. 会做饭(24198票) 4.爱整洁(22916票) 5. 苗条(20979票) 6.丰满(20724票) 7.有才气(18396票) 。长相耐看占总调查票数的15%,人们对外表的追求简直天经地义。就算是买苹果,也总会下意识挑选形状饱满表皮光泽好看的,何况是挑选终生伴侣。在没有了解对方之前,外表便成了独一无二的通行证。当然此选项也与现实生活中男人是视觉动物的观点相得益彰

表1男性青年择偶标准(前七位)

1. 长相耐看 2. 处女 3. 会做饭 4. 爱整洁 5. 苗条 6. 丰满 7. 有才气

(二)女性择偶标准

我们同样针对女性网友也罗列了19项具体、实在甚至看起来很老土的择偶关键词,结果依次如下:

1. 看着顺眼(33859票) 2. 讲卫生(20545票) 3. 有一技之长(18535票) 4. 有房(16831票) 5.收入高(16753票) 6.人缘好(15990票) 7.个子不矮(15464票) 8.外向开朗(14485票) 9.家庭负担小(12493票) 10.不抽烟(12079票) 11.会做家务(11503票)

12. 本科以上学历(10232票) 13.不秃顶(8681票) 14.不肥胖(7977票) 15.有车(7729票) 16.不喝酒(6259票) 17.花钱大方(4798票) 18.处男(3985票) 19.内向居家

看来男人对女人的外貌有要求,女人对男人的外貌同样有要求。看着顺眼虽然没有达到长得帅气那样的高度,但至少应该过得去。一句话,爱美之心,人皆有知。大概很多姐妹曾经为部分男人的卫生问题伤透了心,以至于这个选项高居第二。男人们总抱怨女人势利,只爱多金男。可现在的投票结果却完全证明不是那么回事:比起有很多钱,女人恐怕更希望身边的男人是个有一技之长的实力派,这意味着她可以接受你是支潜力股,而不是眼高手低的虚无派……因为买不起房子,很多情侣不欢而散。作为天生喜欢守护世界的女人来说,房子更是家的象征。当自己没有能力买房时,有房子的男人或许能帮自己完成梦想。当然前提是她爱这个男人,愿意和他打造一个温暖的家。

表2女性青年择偶标准(前七位)

(三)择偶标准细节分析

1、性格:比较外向(14446票) 入选男性朋友择偶关键词第十位,而比较宅女仅以4410票屈居16位。现在越来越多的单身女孩都演变成宅女,有的甚至都成了不相信爱情的干物女。原来 “宅”也是单身的罪魁祸首之一啊。而男人跟女人在这方面有着高度一致,显然外向开朗的男士更受欢迎。不过比起外向开朗,人缘好更让女士们青睐。如果觉得自己性格比较内向也没有关系,那就让自己人缘好起来总没错。

2、经济:男人女人都希望对方家庭负担小。很多人抱怨,什么娶了老婆,却要接济老婆一娘家人,小舅子读大学要帮忙,参加工作了也要帮忙;嫁给老公,迎面而来数万债务……大概是看了太多前车之鉴,大家都非常理性地选择了希望对方家庭负担小。 女人比男人更希望对方有房、收入高在对对方的经济需求方面,男人没有女人那么高。大概是“男人就应该赚钱养家”的观念已经在多数男人心中根深蒂固,所以要紧牙关也要贷款买套房。而现实里,有条件自己买房的女人,的确是不够多。

择偶标准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它是人们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但择偶标准的实现是个复杂的问题。由于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理想模式的人,人们的择偶标准便有了伸缩性和倾向性。男女双方都有最高期望与最低期望之间的一个标准幅度,同时还有侧重点或兴奋与排斥点。这样人们的择偶标准的倾向性就形成了一定的价值取向。从以上的综述和分析可知,我国当代青年在择偶时,仍把性格品德因素放在首要位置,同时关注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容貌、身高、教育程度、职业、感情、事业心等因素。其中对住房、职业、收入、容貌等的期望大幅上升。

三、择偶观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

作为一特定的社会行为,择偶行为在实质上更多的受到社会性择偶标准的约束。1949年以来,我国择偶标准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变迁,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政治出身”标准,到改革初期的“职业标准”,再到改革深化期的“社会经济”地位的标准。但是通过对择偶人行为标准内容的精细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在这变迁的历程中,择偶标准都遵循了“门当户对”取向。

在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那段时间里,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划分为工(即工人阶级、干部和知识分子)、农(即农民阶级)、兵(解放军)和少数阶级敌人(地主、富农、资本家、反动军人和后来出现的反革命分子、右派和资产阶级当权派等)等四个阶层。在择偶过程中,这种外显的阶层地位致使择偶人通常在自己所处的阶层群体内进行选择自己婚姻的伴侣。

在改革初期,职业的性质与种类等因素也是所谓“门当户对”择偶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现实生活中,职业状况相差较大的两者进行婚姻形式的结合是不大可能的,如在当时二元结构下的社会中,农民群体中的择偶人是不可能以平等的条件与城镇社会中工人群体的择偶人进行结合的。而对于处于弱势的农村择偶人来说,这种思想更是不敢奢求的,他们也只能在自己所熟悉的通婚圈内进行择偶,而这种熟悉的通婚圈也即是我们所说的农民群体这个阶层。从相反的角度进行理解,这种职业不相匹配的两择偶人结合所建立的家庭由于与社会结构不相协调,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

在这变迁的过程中,如果将择偶标准与当时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分层结构划分标准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择偶标准中的“门当户对”取向一直都没有变,变化的仅仅是标准表面上的内容。如果从形式与实质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择偶标准的变迁只是一种形式的变迁,而作为标准内在的实质性规律一直在作用着择偶人的行为

(二)文化背景

婚姻是满足两性生理、物质和精神多元需求的场所,故择偶标准具有多重性、综合性,人们在择偶时不可能仅关注对方的某一方面的条件,要综合多方因素考虑。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当事人的择偶价值取向的形成起着一定作用。

尤其是中国式的婚姻既崇尚白头偕老,又倚重家庭本位、社会本位,选择配偶历来不是一个轻松的、纯属个人的自由选择,选偶失慎、夫妻失谐既影响当事人的前程和家庭的声誉,又被视作社会不安定的因素,这无疑加重了当事人及其家庭的社会责任和心理压力。由于“门当户对”和“男高女低”的婚姻配对至今仍为社会通行的主流模式,当事人在择偶时关注对方的年龄、容貌、文化、职业、家庭背景等个人资源是否与自己相近类似也合情合理,考虑生理、经济条件与看重对方的人品个性并非矛盾对立,因此,综合性、多侧面是我们设计择偶标准框架

体系所遵循的原则。

年轻的、文化和职业层次较高的被访者在择偶时有更大的概率关注对方的具有现代气质的人品个性,这也与我们最初的假设相吻合。自己结识的当事人如前所述较少考虑对方的政治、经济背景,那么,他们更看重未婚对象的开朗、幽默、气质修养佳以及兴趣爱好与自己相仿也顺理成章。

生存环境越接近现代化,人们越看重浪漫爱情是超越国界的总趋势,但这并非意味着文化层次较高者更少地关注对方的教育、职业和收入等社会经济背景,实际上教育素养高者往往更认同般配模式、对意中人的期望更高、择偶也更慎重,他们不仅关注对方的社会经济背景,而且也更在乎情侣的人品个性和双方的情投意合。其次,年轻人、教育层次较高者更看重对方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对浪漫爱具有负面影响,因为考虑对方的经济条件与关注对方的人品个性并非对立,况且爱情往往是在双方深交、相互了解后产生的倾慕、依恋的炽热情感,故一般不是择偶的前提条件而是双方互动、交流的结果。两性在初次见面时“一见钟情”的仅占少数(在我们的研究中占17%),因此,把择偶条件定位在“找一个爱我的人”或“我爱的人”往往过于理想化,除非双方都特有魅力、特吸引人,让对方“一见”就情有独钟,但这种凭直觉并更多地借助于生理标准(外貌、身材、气质等)而在“一见”的瞬间所迸发的激情,未必都可靠、稳妥。再次,经过多年的婚姻生活实践,当事人的经济取向有所强化,除了有对非正常年代“崇高”、“纯洁”的恋爱观的反思甚至反叛的因素外,或许表明他们对经济物质基础在婚姻质量中重要性的新认识。

(三)家庭背景也很重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缩影,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一个良好的家庭背景有助于树立良好的择偶观、婚姻观。

改革开放的深人和拓展无疑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婚姻家庭观念逐渐呈现较为多元化的特性,现代人的婚姻多强调感情而非责任,例如出现了同居、未婚妈妈、单身贵族、试婚等各种前所未有的现象。环境是影响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社会是一个大的影响环境,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家庭的影响。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会形

成不同的婚姻择偶观。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榜样,他们的择偶观会给孩子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择偶观与父母择偶观的涵义。

家庭除了担负着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功能,还有赡养、消费、情感寄托等功能, 家庭关系处理的好坏, 关系着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人口素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因此, 每一对走进家庭的夫妇都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我国古代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因此父母应该把子女教育成一个热爱家庭的人,有良好的构建自己幸福家庭的能力的人。做到这点,对于建设我国和谐社会将会有重要意义。

《蜗居》中海藻的妈妈最后在总结女儿的教训时,做了一番自责,觉得作为父母没能给孩子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也就是女孩要富养的理论,并不是要给女儿多少钱,而是尽可能告诉她一些认知方面的东西,多带她见见世面,这样的女孩就不会被一顿饭或者过什么样的生活所迷惑。

我们的研究证实,不同人的择偶标准不同,影响择偶取向的因素是多元复杂的,诸如性别、社会变迁、家庭的经济住房背景、文化背景等因素都或多或少的起着作用。我国当代青年在择偶时,仍把性格品德因素放在首要位置,同时关注对方的年龄、容貌、身高、教育程度、职业、感情、事业心等因素。而综合不同社会背景或不同性别的择偶观,我们会发现择偶符合一个基本规律:相似性原则。从社会结构层面,所谓相似就是在经济社会背景及地位的类似;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个性的相似性既易于沟通和减少冲突,还会带来心理满足。

参考文献

1、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第18-30页

2、韩荣炜:《两性择偶标准的差异研究》,《西北人口》2002年,第1期,第42-50页

3、罗萍、封颖:《从性别视角看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念》,《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第631-635页

4、李煜、徐安琪:《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的研究》,《青年研究》2004年第10期,12-15页

5、钟道平:《近十年我国青年择偶标准研究评述》,《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13-18页

6、田岚:《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和价值观》,《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第1期,32-34页


相关内容

  •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
  • 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十分普遍.今天的大学生再也不会像他们的前辈那样以恋爱为羞耻或见不得人的事.虽然许多人因各种理由不去恋爱,但他们对别人的恋爱大都持肯定态度. 一.恋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恋爱对青年心理的成熟健全的促进作用 首先,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恋爱接触异性 ...

  • 浅析当代知识女性的择偶观
  • 目 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二.研究方法 .......................................... 1 三.当代知识女性择偶观的调查与分析 .................... 2 ㈠女嘉宾 ...

  • 元杂剧的爱情剧和元代的节日择偶习俗
  • 2006年1月第8卷第1期!!!!!!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h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hilosondSocialSciencey!PPya ! Jan.2006 Vol.8No.1 元杂剧的爱情剧和元代的节日择偶习俗 罗斯宁 () ...

  •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中国大城市出现年龄高\学历高\收入高的"三高"未婚女性青年群体,人们冠以她们"剩女"的称谓,并有关数据宣示,"剩女"现象现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针对这种社会现象,本文通过 ...

  • 恋爱及择偶的进化心理学观点
  • 恋爱及择偶的进化心理学观点 摘要:两性的恋爱与择偶选择问题是人类自诞生以来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两性在配偶选择方面的策略和心理截然不同,都会运用不同的配偶保持策略使自己和对方获益.作为人类恋爱形式的一种,同性恋现象是一种很独特的存在,进化心理学对此现象也进行了比较全面.深 ...

  • 一个有房有车的80后男生的择偶标准 女同胞看看吧
  • 2012年05月30日19:49:07 [新闻大杂烩] 自古就有"养女嫁高门"."一家养女百家求"的说话,但是,如果在爱情里面,男人如果具备了优厚的物质条件,那么,这个说法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其实男人具备一定经济实力之后,他们的择偶观标准也会水涨船高.Mitb ...

  • 农村婚姻市场现状调查研究
  • 李 萧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摘 要:伴随性别比的失衡,农村男性婚姻拥挤问题越发突出.本文主旨在于研究农村市场上男性择偶拥挤的现象,并且进行了 实地的走访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婚姻市场上确实存在而且严重存在男性择偶拥挤现象.本文根据所获取的资料分析探讨了产生男性择偶拥挤的原因以及男性择偶拥挤所产生的影响. ...

  • 从傅园慧择偶标准,深究你追求幸福失败的原因
  • 从傅园慧择偶标准,深究你追求幸福失败的原因 傅园慧择偶标准:不能太娘,一米八五以上,比自己大,三观一致.在生活中,不少男人埋怨当今社会的女生择偶标准太高,自己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屡战屡败,有的女生嫌弃自己不够成熟,甚至有时候和女生聊几句话,对方的匆匆离开了.作为男人,遇到失败不要把责任推到女生身上,首先 ...

  • 当代青少年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
  • [摘要]目前为止,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我国已有超过两亿的独生子女,他们正成为社会的主要成员.从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独特的群体有着他们独特的心理特点.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当前我国青少年独生子女的心理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独生子女 心理特点 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