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提要本文就在新会计准则即将执行情况下,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与实践冲击进行了论述,并对会计理论未来发展作了分析和预测,认为会计信息化使会计核算方法有新的突破,促使会计职能转变、会计范围扩大,会计学科与其他经济学科结合愈加密切等等。总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与实践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建立适应其要求的会计理论体系是大势所趋。

一、会计信息化的内涵

会计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会计工作,即资金运动的信息用会计语言输入信息系统;二是指会计学,即研究如何反映资金运动的理论。会计信息化不是去研究如何反映资金运动的,而是研究在会计工作中,如何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把资金运动的信息计入会计信息系统,进而用该系统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一门学科。所以简单讲,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处理,即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的收集、存贮和处理。

具体到会计信息化的内容,也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理论,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调查与分析、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等;二是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包括实施准备、人员培训、系统维护等。层次不同,会计信息化的内容也不同:前一方面主要研究如何把会计实务用计算机来处理,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实务对会计理论产生的影响;后一方面主要从事会计软件的实际应用,把会计软件应用到具体的会计工作中去。

二、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一)数据存储介质的磁性化。在采用电子计算机的条件下,是以磁性材料作为数据的载体,当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后,一切登录、计算、分类、汇总、转账、编制报表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二)数据的规范化、代码化。会计信息化系统要求原始会计数据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录入到计算机的数据尽量代码化。如会计科目、原材料、固定资产、产成品等数据必须形成标准化的代码,以便于计算机快速、高效地进行加工处理。

(三)会计数据处理的自动化、集中化。当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后,会计数

据就由计算机自动加工处理,很少人为干预。会计数据的处理集中在计算机内进行,使一次输入的会计数据在会计信息化系统内全面共享。

(四)数据处理流程的简约化。在手工操作的条件下,通常要经过审核原始凭证后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进行成本计算、定期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步骤来完成全部数据处理过程。应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上述会计业务时,处理顺序基本与手工处理相同,但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计算机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加工处理过程,因为计算机已使手工操作时的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作用失去意义。但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计算机对数据处理的简化,失去了手工操作时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内部牵制和相互制约控制。

(五)组织和人员协调及内部控制的网络化。会计信息化系统中的人员将由会计专业人员、电子计算机软件、硬件及操作人员组成;组织机构由原来的相互稽核牵制作用的专业组构成,改变为由会计数据处理部门、会计数据管理部门以及系统维护部门构成,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内部控制牵制网。

三、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由于计算机强大的存储能力,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差别会越来越大,因而对会计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会计信息化增加了会计理论假设的内容。传统会计建立存在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期间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而在信息化操作的条件下,使假设的基础发生了动摇和改变,有的假设需要重新确定。会计主体随着网上空间中的会计主体增多,出现了多重主体。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异地不同网上交易主体临时组合的经营主体,其经营方式比较独特,业务注册地难以确定,随时都会解散,这样一个主体可以受时间限制,不是持续经营。

2、会计信息化强化了会计职能。传统会计的主要职能确定为反映和监督、预测,决策和控制职能只作为辅助职能。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条件下,会计信息化将手下业务的记账、算账、报账转移到由计算机完成。因此,会计信息可靠性和及时性的大幅度提高,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从事企业的经营预测和决策活动,从而强化了会计的职能。

3、会计信息化使会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由于会计信息化的运用,会计报告不再以时间为约束条件,不同时期的会计报告可随时产生。年报、季报、月报仅是报告时间的特殊形式而已,借助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报告的内容、

方式、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为给报表使用者更易分析财务信息、准确做出判断,报告的结构可自由确定,内容可根据各种需要扩展加大,披露也更加准确、及时,报告的形式也更灵活。

(二)对会计实践的影响

1、会计信息化使会计核算方法选择更加多样化。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备选会计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在手工条件下,一些能使会计信息更加有用、更加准确、更加科学的会计方法由于操作上的难度而不得不忍痛割爱。而在信息化条件下,由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无论多么复杂的会计核算方法,计算机都可在瞬间予以完成。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操作简便不再是会计方法选择的依据,会计方法选择的唯一条件就是决策有用性。

2、会计信息化使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日益简单。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会计信息要按下述顺序进行:资金运动操作者把资金运动信息记载到原始凭证中,按明细科目归集到明细账中,按总账科目归集和按时间汇总并写入总账,按项目再抄写到报表。同时,报表的任何改变,所有的信息都需要重新归集、汇总和抄写。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只要输入一张原始凭证,计算机可自动进行过账、汇总、转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一张确认的订货单被计算机接收后,可自动产生提货单、发票等单据,并通过网络将单据送到有关部门自动生成反映该项业务的分录。其他,如报表的产生,手工条件下由于成本核算的复杂性及时间限制,只能在月底或月初产生,而计算机则可随时出报表。

3、会计信息化改变了管理方式及会计内部控制方法与技术。手工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以人为主体,系统内部人与人的联系是主要的,其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人与人的联系设计的。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处理工具,录入员录入完凭证数据后,由计算机自动集中处理各种会计业务。为此,会计信息化系统不仅引起内部结构的变化,也引起系统与外部信息交换的变化。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在内部控制方法和技术上,计算机的使用权限、输入原始数据的校验、数据处理的正确性、数据信息的保管等方面都要在计算机上完成,因此应采取不同于手工条件下的控制措施。

4、会计信息化改变了会计档案的保管形式。手工条件下会计档案主要以纸介质的形式存放,查询也以纸介质为基础。使用计算机后会计档案以磁介质为主,查询主要是在计算机上进行,显然后者效率要高的多。当然,计算机条件下对存储条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5、会计信息化使会计人员岗位发生了变化。由于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引起财会部门岗位设置的变化。原先为各种核算设立的岗位如成本、工资等将被计算机取代,一些新的岗位如操作员、系统管理员将会产生。财务分析、预测等“管理型”岗位将会进一步加强。

6、会计信息化改变了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实行会计信息化后,要求会计人员在精通会计业务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技术,了解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怎样处理会计业务。由于工作重点的变化,财会人员的管理会计知识、决策科学知识也需要加强。

在新会计准则即将执行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化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是一种渐进的过程,随着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会计自身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化会较好地溶入到会计理论与实务中,使会计更好地发挥作用。研究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既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信息革命、知识经济的需要。■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提要本文就在新会计准则即将执行情况下,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与实践冲击进行了论述,并对会计理论未来发展作了分析和预测,认为会计信息化使会计核算方法有新的突破,促使会计职能转变、会计范围扩大,会计学科与其他经济学科结合愈加密切等等。总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与实践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建立适应其要求的会计理论体系是大势所趋。

一、会计信息化的内涵

会计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会计工作,即资金运动的信息用会计语言输入信息系统;二是指会计学,即研究如何反映资金运动的理论。会计信息化不是去研究如何反映资金运动的,而是研究在会计工作中,如何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把资金运动的信息计入会计信息系统,进而用该系统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一门学科。所以简单讲,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处理,即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的收集、存贮和处理。

具体到会计信息化的内容,也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理论,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调查与分析、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等;二是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包括实施准备、人员培训、系统维护等。层次不同,会计信息化的内容也不同:前一方面主要研究如何把会计实务用计算机来处理,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实务对会计理论产生的影响;后一方面主要从事会计软件的实际应用,把会计软件应用到具体的会计工作中去。

二、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一)数据存储介质的磁性化。在采用电子计算机的条件下,是以磁性材料作为数据的载体,当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后,一切登录、计算、分类、汇总、转账、编制报表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二)数据的规范化、代码化。会计信息化系统要求原始会计数据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录入到计算机的数据尽量代码化。如会计科目、原材料、固定资产、产成品等数据必须形成标准化的代码,以便于计算机快速、高效地进行加工处理。

(三)会计数据处理的自动化、集中化。当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后,会计数

据就由计算机自动加工处理,很少人为干预。会计数据的处理集中在计算机内进行,使一次输入的会计数据在会计信息化系统内全面共享。

(四)数据处理流程的简约化。在手工操作的条件下,通常要经过审核原始凭证后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进行成本计算、定期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步骤来完成全部数据处理过程。应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上述会计业务时,处理顺序基本与手工处理相同,但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计算机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加工处理过程,因为计算机已使手工操作时的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作用失去意义。但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计算机对数据处理的简化,失去了手工操作时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内部牵制和相互制约控制。

(五)组织和人员协调及内部控制的网络化。会计信息化系统中的人员将由会计专业人员、电子计算机软件、硬件及操作人员组成;组织机构由原来的相互稽核牵制作用的专业组构成,改变为由会计数据处理部门、会计数据管理部门以及系统维护部门构成,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内部控制牵制网。

三、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由于计算机强大的存储能力,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差别会越来越大,因而对会计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会计信息化增加了会计理论假设的内容。传统会计建立存在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期间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而在信息化操作的条件下,使假设的基础发生了动摇和改变,有的假设需要重新确定。会计主体随着网上空间中的会计主体增多,出现了多重主体。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异地不同网上交易主体临时组合的经营主体,其经营方式比较独特,业务注册地难以确定,随时都会解散,这样一个主体可以受时间限制,不是持续经营。

2、会计信息化强化了会计职能。传统会计的主要职能确定为反映和监督、预测,决策和控制职能只作为辅助职能。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条件下,会计信息化将手下业务的记账、算账、报账转移到由计算机完成。因此,会计信息可靠性和及时性的大幅度提高,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从事企业的经营预测和决策活动,从而强化了会计的职能。

3、会计信息化使会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由于会计信息化的运用,会计报告不再以时间为约束条件,不同时期的会计报告可随时产生。年报、季报、月报仅是报告时间的特殊形式而已,借助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报告的内容、

方式、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为给报表使用者更易分析财务信息、准确做出判断,报告的结构可自由确定,内容可根据各种需要扩展加大,披露也更加准确、及时,报告的形式也更灵活。

(二)对会计实践的影响

1、会计信息化使会计核算方法选择更加多样化。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备选会计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在手工条件下,一些能使会计信息更加有用、更加准确、更加科学的会计方法由于操作上的难度而不得不忍痛割爱。而在信息化条件下,由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无论多么复杂的会计核算方法,计算机都可在瞬间予以完成。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操作简便不再是会计方法选择的依据,会计方法选择的唯一条件就是决策有用性。

2、会计信息化使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日益简单。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会计信息要按下述顺序进行:资金运动操作者把资金运动信息记载到原始凭证中,按明细科目归集到明细账中,按总账科目归集和按时间汇总并写入总账,按项目再抄写到报表。同时,报表的任何改变,所有的信息都需要重新归集、汇总和抄写。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只要输入一张原始凭证,计算机可自动进行过账、汇总、转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一张确认的订货单被计算机接收后,可自动产生提货单、发票等单据,并通过网络将单据送到有关部门自动生成反映该项业务的分录。其他,如报表的产生,手工条件下由于成本核算的复杂性及时间限制,只能在月底或月初产生,而计算机则可随时出报表。

3、会计信息化改变了管理方式及会计内部控制方法与技术。手工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以人为主体,系统内部人与人的联系是主要的,其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人与人的联系设计的。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处理工具,录入员录入完凭证数据后,由计算机自动集中处理各种会计业务。为此,会计信息化系统不仅引起内部结构的变化,也引起系统与外部信息交换的变化。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在内部控制方法和技术上,计算机的使用权限、输入原始数据的校验、数据处理的正确性、数据信息的保管等方面都要在计算机上完成,因此应采取不同于手工条件下的控制措施。

4、会计信息化改变了会计档案的保管形式。手工条件下会计档案主要以纸介质的形式存放,查询也以纸介质为基础。使用计算机后会计档案以磁介质为主,查询主要是在计算机上进行,显然后者效率要高的多。当然,计算机条件下对存储条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5、会计信息化使会计人员岗位发生了变化。由于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引起财会部门岗位设置的变化。原先为各种核算设立的岗位如成本、工资等将被计算机取代,一些新的岗位如操作员、系统管理员将会产生。财务分析、预测等“管理型”岗位将会进一步加强。

6、会计信息化改变了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实行会计信息化后,要求会计人员在精通会计业务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技术,了解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怎样处理会计业务。由于工作重点的变化,财会人员的管理会计知识、决策科学知识也需要加强。

在新会计准则即将执行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化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是一种渐进的过程,随着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会计自身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化会较好地溶入到会计理论与实务中,使会计更好地发挥作用。研究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既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信息革命、知识经济的需要。■


相关内容

  • 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DONGFANG COLLEG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管理会计 系 别: 管理系 专业年级: 09旅馆(1)班 学 号: 0960104014 姓 名: 曾华琼 指导教师: 张仁杰 成 绩: 2012 年 5 月 ...

  • erp环境下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
  • ERP环境下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 The ManagementofAccountingWorkwithinERP'SEnviromnent 张杰ZhangJie:王悦Wang (山东经济学院,济南250014) Shandong]nstimte Yue ofEconomics,Jinan250014 ...

  • 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研究
  • 东南大学 蔡佳丽 安徽财经大学 朱兆珍 吴应宇 [摘要]管理会计改革成为当下会计改革的主旋律,构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显得十分紧迫.本文分析了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现状及发展中的问题,对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 ...

  • 实习报告:会计实习的重要性
  • 会计实践的重要性及改进【摘要】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会计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而且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这一环节上,这种实践性教学与新时期要求培养“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等会计人才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尤其是在高职高专的院校,对实 ...

  • 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
  • 作者:冯巧根 财会通讯 2014年05期 管理会计有两大研究范式,一是以概念为中心的范式,二是以案例为中心的范式.这两种范式共同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种框架,即:(1)权变理论框架(Contingency theory framework):(2)经济组织架构框架(Economics-based mod ...

  • 浅谈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从2003年后随着房地产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建筑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激烈的建筑市场使得建筑企业不断改革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发展问题慢慢浮现出来,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促使每个建筑企业管理者深入地思考大型建筑企业如何提升财务管 ...

  • 会计本质和职能
  • 摘要:会计本质与职能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会计本质和职能的问题,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探讨会计本质到底是什么,会计又具有哪些职能.现代会计具有将经济.技术.管理.控制.责任等融为一体的本质特征,随之产生的会计职能也在原有的反应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上得到扩展.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认 ...

  • 会计目标三论
  • 会计目标三论 作者:李瑞银 来源:<学理论·下>2013年第11期 摘 要:会计目标理论中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的非此即彼的对立更多的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是对外部环境简单绝对化的研究成果.会计实务中更为普遍的是两者的融合,会计目标的实践指导意义体现在为谁提供怎样的会计信息.会计功能的多 ...

  • 会计是一种制度安排
  • 会计是一种制度安排一一对会计性质的新认识 [提要]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会计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较为完善 和系统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围绕着会计主体的价值运动展开,目的是通 过信息的制度化沟通,并结合其他制度,协调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降低商 业活动的风险,增强交易各方的信心,确保复杂的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