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天一阁的图书保护措施探析

台 史 话 

多年了 。因为范钦 比较喜 欢图  古 书 中“ 天一生水” 这 一 说法 为 依 据 , 取“ 用 

书 ,遂将其集 中起来 的七万册  水 制 火 ” 之意, 取名 “ 天 一阁 ” , 同 时 他 还 取 

图书全部 收藏 在该 藏书 阁里 。   “ 地六生水” 之意, 来设 计 整 个 藏 书 楼 的构 造  天一 阁有大量藏 书 ,特别 是明  与布局。 该楼的高度和屋里书柜 的尺寸都跟  朝时期 的刻 抄本 比较多 。里面  六有  - I 。 古代建筑物都不用偶数来 布局 。 而  收藏 的明朝地方 志有 2 7 1 种之  他却打破 了这一传统 , 将 书楼分开建造了六 

多, 而登科 、 会试 与 乡 试 录 多 达  间, 东西两侧建造 了封火墙 ; 用水波纹来装 

3 7 0 种 ,大多数都是海内孤本。   饰 阁楼中厅 的阁栅 。 上述这几方面都充分表  到现在 为止 ,天一阁的诸多藏  明了他 为了避 免书楼毁 于火患而作 了充足 

书 也 遭 遇 了无 数 种 天 灾 人 祸 ,   的准备 , 也充分体现了他高度的防火安全 意 

但 整体 来说保 存还 算完 整 , 其  识 。楼顶 是南薄砖 与瓦片组成的 , 既可保温 

书楼 南 边 的 山墙 下 挖 掘 了一 个 天  对保 护图 书所采取的方法值得  又能 防雨 。 我们 去探 究 。  

池, 池 中蓄 水很 多 , 也 是 为 了防 止 火 患 。 范 

天 一 阁 图 书 的 防 火 防  钦 的曾孙子范光之在天一池旁边用石头 堆 

潮 保护 措 施 

砌了“ 九狮一象 ” 的景观 , 建造 了亭子 , 种 植 

1 . 天一阁的防火建造结构。   了很 多竹子 , 可以作为读书疲乏时休息的地  0 0 0多平方 米 , 建  方。书楼 四周都是空地 , 可以当做防火隔离  浙汀宁波天一 阁, 是 国内外 知名 的一幢  天一 阁占地 面积大概是 2 匠心独运 。 院子 中间有假山, 南  带。 假 山北边是尊经 阁, 是1 9 3 3年搬迁过来  建 于古代 的藏 书楼 。该藏书阁的人名日范  筑鳞次栉 比,

钦, 明朝嘉靖时期进士 , 最 高 官 职 是 兵 部 有  边就是著名 的天一 阁,该藏书楼坐北朝南 ,   的前王海沙宁波府孑 L 庙。 院的周围是很高的 

侍郎( 等同 于当前 国防部副部长职务) 。 天一  前侧与后侧都有窗户 , 狭窄的窗户上钉有一  封 火 山墙 , 避 免 火 从外 面进 来 。 这种 具有 浓  对后来建造的罔书资料  阁建 造 于嘉 靖 四十年 , 到 目前 为 止 已经 四百  块 小 木 板 , 方便 通 风 , 防 止 图 书变 潮 。 范 钦 以  厚特色的建筑布局 ,   域 的文化交 流仍然起 着十分 重要 的作 用。   丽, 还是在学术研究方面 ,

郑振铎都足对他  向达才得以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敦煌文书 , 影 响较 大的一位。作为《 学衡 》 的主办者之  研究 工作才得 到了十分有效的提升。  

1 9 3 4年 , 向达受聘担任北京大学讲 师 , 教授 

也是向达大学期间参 与主持的史地学会 

在这个时期内 , 向达撰写与翻译 的许 多  “ 明清之际西学东渐史” 等重要课程。 这就标 

向达所 取得 的  与《 史地学报》 的主要指导老师 , 柳诒徵先生  著作 ,几乎都在 中西交通 史研究之范同内 ,   志着在中西交通史研究方面 , 恰好也足向达 的授业恩师 , 此时 向达的写作  如《 跋 明陈诚( 西域行程 记) 及李暹 ( 两域番  成就已逐渐为学术界所承认。譬 如, 正是 在  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  

国志) 》 、 《 徐光启逝世j百周年纪念》 、 《 佛游  同年 , 冯承钧在 为 自己所 翻译 的《 郑和下 两 

在这一时期 , 向达是用新的素材 和用专  天竺记 考释 》 、 《 我 的探 险生活 》 ( 斯 文赫定  洋考》 与《 伯希5 5 所作 的序中 , 就 专门表述 了   题论 文的方式来研究新问题 的, 这些研究的  著 、 孙仲宽译 ) 以及书评《 评黄文弼近著高 吕  向达对明清时期 中两交通 史研究所作 的重  内容 、 研究 的方法以及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 

冯 承 钧 认  种》 等等。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取得 的  要 贡献 。现在 既 有 新 资料 之 发 现 ,

与他在南高师和东南 大学 时不大一致。可  所有这些辉煌 的成绩 , 都是 向达沿着研究 方  为 ,能够疏通证 明的人最好是 向觉 明本人  不断探索的结果 。正是在这一  ( 见《 关于二 三 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 ) 。 早  见, 商务印书馆1 : 作 的五年应是 向达一生学  向继续前行 、 术研 究取 向的奠基时期。  

三、 向 达 图 书馆 治 学 

9 3 0年 ,向达与冯承钧就在学术上有争  时期内 ,向达顺利完成 了成名之作——《 唐  于 1 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并在学界产生 了广泛  鸣。 例如 , 针对冯承钧的一篇文章 , 向达发表 

1 9 3 0年秋 , 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机构 , 兼  影响 , 发表 了《 唐代俗讲考》 ( 后有增补 , 这奠  短文《 论龟兹 白姓》 与之商榷。 次年 , 又在《 女 

敦煌学” 学术地位 ) , 翻译了《 斯  师大学术季刊》 上发表了一组文章与冯承钧  具采购 、 编 目、 收藏 、 借 阅图 书功能的北平 陶  定了向达的“

书馆新馆落 成 , 向达参加 了《 国立北平 罔书  坦 冈西域考古记》和编写了 《 中西交通史》   进行讨论 。 随后 , 冯承

钧也发表了《 再说龟兹 

馆馆 刊》 的编辑T作 , 并j I : 任北平 图书馆 编  等。 所有这些成就一起标志着 向达对以西域  白姓 》 一文 , 尔 后 向达 对 此再 次 作答 。 又经 过 

冯 承钧 对 向达在 明清 时 期 中 两 交通 史  纂委员会编纂 。 除各部主任 、 馆员之外 , 北平  史地为 中心的巾两交通 史的研究趋向成熟 。   四年 ,

图书馆还特没编纂委员一职 , 网罗天下俊彦  譬 如,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是唐代 中两文  方面的研究成就大加赞赏。抗 日战争期间 ,   萃集, 如 向达 ( 觉明) 、 刘 节( 子植 ) 、 贺 吕群  化交流史方面的力作 , 所述的内容是关于西  向达在昆明居住 , 曾多次邀好友一同前 去实  ( 藏云 ) 、 谢同桢( 刚主 ) 、 王庸 ( 以中) 、 王重民  域文化 , 空 间虽在长安 , 冈而堪称“ 长安 的西  地考察郑和之故里 , 如愿 以偿 。向达继续 收 

( 有三 ) 、 孙楷第 ( 子书 ) 、 赵万里 ( 斐云 ) 等 一  域文明” 。 该文不仅 内容范围超越了前人 , 而  集相关史料 , 上世纪 6 0年代整理  了《 中外  大批学者从事 图书整理和有关研究工作。  

且相 当有深度, 至今仍然不断地为新发掘 的  交通史籍丛刊》 。  

f 1 1 向达 向达 的 自 传( 1 9 5 5 年手稿 ) l C 1 . 向达 学记.  

f 2 】 张广迭. 向达先生文史研究的贡献 l C1 . 史家、 史 

作为一个晚辈 , 向达与他们亦师亦友地  地下考古资料所证 明。 此文的完成及其影 响  参考 文献 

朝夕共处 , 关系十分密切 , 并得 到了他们 的  充分奠定 了向达 在西 域史地研 究方面 的学  北京 : 三 联 书店 , 2 0 1 0 .   熏陶和与 同事切磋之益 。大家 以编纂之 名  术 地位 【 3 1 5 7 。  

义, 各治其所学 , 而后各有所成 , 殆所谓百年 

擎与现代学术 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 墒 .   3 1 郝斌. 我要有个三 长两短——记“ 牛棚” 中的向   向达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角度 、 研究涉及  I

达Ⅱ 】 . 万象, 2 0 0 9 ( 6 ) .  

树 人者 欤 。 正是 在 这种 浓 厚 的学 术环 境 中 ,   的 内容 , 对 于今 日 之 西 域 研 究 以 及 中原 与 西  ★作者单位: 西安航 空职业技 术学院图书馆 

1 2 4   台  界 2 01 3- 5 月  ‘ 甸 

兰 台 史 

库房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了建 造用于收藏  此在卷纸的选用上十分注重其防虫功效。 书  草的功劳 。 ” 放进防蠢药物 , 这个方法 比价简  《 四库 全书》 的库房 , 乾隆皇帝 在公元 1 7 7 4   卷用纸

用 药物进 行处理 ,可 以提高 纸张质  便 , 效果 也比较明显 , 所 以长久 以来一直 被 

年 六 月 二 一 四 日的上 谕 里提 到 , “ 浙 江 省 宁  量 , 起到防虫的作用 。药物处理包括浸演与  采用。 天一 阁较早时候的藏书也曾由于虫蛀  波 范 憋柱 家 , … …听 说 他 家 的藏 书处 叫做 天  涂布两类。 授渍指 的是把 含有防奋药物 的溶  问题遭受 了严重损失 , 后来范钦 不经意问发 

阁, 全部都是用砖瓦 , 不害怕火烛 , 从 明朝  液 当做浸演剂 , 然后把书卷用纸放到浸渍剂  现 只有《 书经新说》 第六卷没有受 到蠹虫 损  直到今天 , 还没有损坏 的地方 , 它 的建造  里 , 让 药 物 比较 均匀 地 浸 入 到 纸 基 中 , 达 到  坏 , 这令他感到非常奇怪 , 在经 过一 番认 真 

技 术非常精湛 , 著俞 寅亲前往此处 , 考察一  饱和浸渍的效果 , 通常采取 黄孽汁与椒汁染  观察后 ,发现书里夹着一株有淡淡香味、 不  下其房屋是怎么构造的 , 是不是全部用砖瓦  纸法两种。 涂布是把防蠹药物均匀涂抹在书  知名的小草。 范钦想起来这是他在广西读书  而不 用木材 , 书架是什么款式 , 一定要详细  卷用纸上 , 通常采取雌黄涂 布法 。明代嘉靖  的时候用来当书签的草 。 后来他知道 了小草  地进行考察……” 2 [ 1 清朝时期官方藏 书的地  时期 , 用防蠹药物处理以后 的纸张通常供官  的名字 叫“ 芸香草” , 广西人郁将它放到衣柜 

方是 “ 内廷 四阁 ” 和“ 江南 三 阁” ( “ 内廷 四 阁 ”   方使崩} 4 j 。《 系年要 录》 说: “ 诏军需要具备刻  中防蠹  。正是 因为天一I   使用 “ 芸香草” 来 

还得用黄纸印一轶送到秘书省 。 ” 硬  防蠹, 包括 故宫文渊阁 、 沈 阳文溯 阁、 圆明园文源  板书籍 , 才让天一阁在那么多的古代藏书楼 中  阁与承德文津阁; “ 江南三 阁” 包括扬州文江  黄纸在明朝时期享有很高的声誉 , 分别经过  独 占鳌头 , 闻名世界 。   阁、 杭州文澜阁和镇江文宗阁 ) , 其整体的设  了染纸与涂蜡两道工艺程序 , 也就是在黄纸  4 . 天一 阁人工除虫 。书虫是对书籍最具  计思路与构造 布局都效仿 了天一阁。 天一 阁  上多涂一层黄蜡制成 的。 书虫总是无情 、 贪婪地 破  明代李贽在《 藏书》   有杀伤力的东两 , 基地周围临水 ,又在基地下面挖掘了池子 ,   中提 到 : “ 悉 以黄纸 为大 册 写 之 , 自是 私 家 不  坏别人珍藏的名贵书画。 因此天一阁负责保 

整 幢建 筑 全部 用 砖 砌 成 , 墙 的 四 周 又离 灶

火  敢辄藏。 ” 对于天~阁主人范钦来说 , 其在明  护图书工作人员, 在完成修复图书T作的同 

比较远 。两层 书楼坐北朝南 , 而且都设有窗  朝身居要位 为其 图书抄写选取 防虫卷 帙提  时 , 还得更 加重视图书的养护工作 , 要定期  户, 书楼里 面书架前后两侧都有 门, 便于通  供 了较大方便 。   检查并努力清除书虫 , 做到未雨绸缪 。一 直 

』 x L 防潮 ; 屋脊是隆起来 的, 方便 雨水流下来 ;  

热 与 防 尘作 用 。  

2 . 书卷装帧裱褚过程注重 防蠢措施 。 把  以来 , 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保护天一 

人  样样都需要黏合剂 , 而黏合剂主要原料是淀  虽然工作任务多且重,但是却卓有成效 ,

书楼前后 都设置 了走廊 , 便于防光 , 起到隔  书籍装订成册 、 给书籍糊制 书套或书画裱褶  阁的藏书 ,并对那些古籍通过人丁来捉虫 ,  

2 . 天一 阁图 书 的 防火 防潮 制 度 。 天 一 阁  粉 , 这正是蠹虫 比较喜欢 吃的东西 , 凶此通  T除虫的详细步骤如下 : ( 1 )准备好 白色超 

自始至终都严厉禁止烟火进入书楼 内。 直到  常 由于使用糨糊而招来 了蠹虫 。 到了明朝嘉  薄手套 、 软毛刷子和干净 的镊子。 ( 2 ) 将需要  明朝方  捉虫的书籍小心地搬到隔离室 , 这是为了避  现在 , 楼梯一旁依 旧有“ 烟酒切忌登楼” 的醒  靖时期这个问题得到 了很好的解决 , 目禁牌。从 目前搜 集到的资料可以看出 , 清  以智写 的《 物理小识》 中有这样的记载 : “ 糊  免书虫到处逃窜 , 危害到别的书籍 。 ( 3 ) 彻底  朝道光九年八月 , 天一 阁还制定 了十一条管  就会生蛀虫 , 用苦株子碾成末和生面粘之。 ”   除去书柜里的灰尘 ,有缝隙的立 刻封上 , 避  理制度 , 其 中就包括 了在非 常紧急 的状况下  明朝冯梦祯写的《 快雪堂漫录》 记载道 : 范氏  免书虫再次侵入。( 4 ) 对还 可以进行 翻阅的 

定要做到道路保持通 畅。 清朝光绪三十 四  藏书装帧,都把小麦磨成粉状做成糨糊 , 以  书籍 ,要小心翼翼地从完好的地方翻开 , 如  天一 阁看书 , “ 范家人派遣 了二庠生 衣冠去  腊 、 明矾与川椒末” t S l 。《 藏书纪要》 中有这样  想办法将书虫驱赶到书页外再进行处理 , 这 

年 的时候 , 缪荃孙跟着宁波太守夏 闰枝前往  “ 由岌为 末 , 再均 匀放进 白面 ” , 再 加上 “ 白  果 有 书 虫 ,千 万 不 要直 接 在 书 页上 除 之 , 要  迎接太守 , 喝完茶说好不能携带星火之后才  的记载 : “ 糨糊用 小麦粉 、 川

椒 、 白矾 和百部  样就能防止书籍被污染 , 最大程度地 降低人  都能防止蛀虫。 ” 天一阁装帧  为损失。 去 了藏书阁” 1 3 1 。 这就足以证 明天一阁具有严  草碾成 的粉末 , ( 5 ) 先用干净镊子小心除去污渣物 ,  

格 的防火 制度 ,即使是 当地太守也必须遵  藏书通常使用药物处理黏合剂 , 可以有效避  再用软 毛刷 子慢 慢刷 净书页中的书虫造成 

守。 重视防火是天一阁可 以保存很长时间的  免虫蛀 。  

的污 尘 。 ( 6 ) 对 损坏 严 重 , 很难 翻 阅的残 破 蛀 

个关键 因素 。到 目前为止 , 负责管理天一 

3 . 使用药物创造辟蠹环境。放入可以防  蚀书籍 , 应该让专门负责古籍修复的技术人 

阁的部 门仍然像 以前那样注重做好 日常 的  蛀 杀 虫 的 药 物 : 在藏书阁 、 书 画 柜 中 放 进 杀  员进行特殊处理, 例如可 以通过冷冻来除虫 

安全丁作。 继 续 实 行 前人 烟 酒 不 能进 入 天 一  虫药物 , 是 当时 比较常见也相 当传统的防蠹  等 。 ( 7 ) 如果确认 了书籍没有书虫 , 那么按照 

阁的制度 , 现在天一阁不通 电也是为 了保证  方法。明朝屠隆写 的《 考桨余事》 记载道 : 藏  原样放回原处。书册和书橱经过净化以后 ,   安全 。现在虽然全部都用现代化高级 的通  书 中放人“ 纳芸香 、 樟脑 , 可 以防止蠹虫 。”   再放上适 当芸草 或别 的可以有 效驱 虫的相  讯、 报警与灭火设备 , 然而依 旧实行二 十四  《 物理小识》 记载 : 藏 书用 “ 莽草 、 葛芭 的味道  关药物 , 以避免书虫再次侵入书籍 。现在天 

小 时 有人 值 班 的 制 度 , 而且 在 这 个 基 础上 还  熏蠹虫 即可 。” 明朝李时珍编著 的《 本草纲 

阁有 三 十万 卷藏 书 , 经 过 近几 年 的反 复 捉 

配备 了专门人员负责巡逻 , 制订突发状况应  目》 里 收集 了可以除虫的植物 , 其 中包括莽  虫 除 虫 , 目前 蛀 虫 基 本上 已经 绝 迹 。   急预案 , 定期演 习, 用 自己的辛勤劳动来确  草 、 蜀椒 、 地椒 、 银杏、 马鞭草 、 芸香 、 必栗香 、   参考文献 

职 李怀亮. 天一阁藏书的失误 、 教训与启示… . 商丘  保该历史 文献宝库的绝对安全 。 此外 因为总  樟脑 、 黄萦 、 山矾等。 这些防蠹植物中属芸香  … 业技 术学院学 报, 2 0 1 2 ( 4 ) .   一   “ 水” 与 天 一 阁— — 从 “ 水” 文 化说 到 天  是翻 阅透气 , 库房还新添加 了除湿 机 , 因此  的使用最为广泛 ,而且也 收到了很好 的效  徐 炯 明.

基本上不会 出现霉变现象。  

二、 天 一 阁 图 书的 防 虫保 护 措 施 

果。 谢坤写的《 春草堂集》 有这样 的记载 : “ 范  I 4 1 冯瑞华 张 建 康“   图书 天 一阁 馆史 ” 规制 上璀 的启 璨之星 示 卟   政蓑 沧 嘹 桑 望。 2 ( 1 1 l l ( 1 ) .   2 0 ( 1 9 ( 2 )   . 氏所 建天一阁 , 藏书非常丰富 , 在世 界上 均  f 5 1 朱赛虹 . 天一生水——天一 时及其 藏书的历史  

阁保护的灵魂  津图学刊 , 2 ( ) ( ) 4 ( 4 ) .  

『 1 . 紫禁城 , 2 (  ( 1 2 ) .   1 . 选 用 药 物处 理 后 书 卷用 纸 。 在 天 一 阁  属罕见 , 藏 书中还有芸草一本 , 颜色淡绿但  贡献f 1 6 】 朱琴晖_ 中国古代的藏书技术 艺术科技, l 9 9 9 ( 1 )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 。   建立之前 ,范钦所得图书多是抄写而来 , 因  没有枯萎 , 三百年以来 , 没有生过蠹虫 , 是芸  ★作者单位 :

兰 台世 界 2 0 1 3・ 5月 上旬 1 25  

台 史 话 

多年了 。因为范钦 比较喜 欢图  古 书 中“ 天一生水” 这 一 说法 为 依 据 , 取“ 用 

书 ,遂将其集 中起来 的七万册  水 制 火 ” 之意, 取名 “ 天 一阁 ” , 同 时 他 还 取 

图书全部 收藏 在该 藏书 阁里 。   “ 地六生水” 之意, 来设 计 整 个 藏 书 楼 的构 造  天一 阁有大量藏 书 ,特别 是明  与布局。 该楼的高度和屋里书柜 的尺寸都跟  朝时期 的刻 抄本 比较多 。里面  六有  - I 。 古代建筑物都不用偶数来 布局 。 而  收藏 的明朝地方 志有 2 7 1 种之  他却打破 了这一传统 , 将 书楼分开建造了六 

多, 而登科 、 会试 与 乡 试 录 多 达  间, 东西两侧建造 了封火墙 ; 用水波纹来装 

3 7 0 种 ,大多数都是海内孤本。   饰 阁楼中厅 的阁栅 。 上述这几方面都充分表  到现在 为止 ,天一阁的诸多藏  明了他 为了避 免书楼毁 于火患而作 了充足 

书 也 遭 遇 了无 数 种 天 灾 人 祸 ,   的准备 , 也充分体现了他高度的防火安全 意 

但 整体 来说保 存还 算完 整 , 其  识 。楼顶 是南薄砖 与瓦片组成的 , 既可保温 

书楼 南 边 的 山墙 下 挖 掘 了一 个 天  对保 护图 书所采取的方法值得  又能 防雨 。 我们 去探 究 。  

池, 池 中蓄 水很 多 , 也 是 为 了防 止 火 患 。 范 

天 一 阁 图 书 的 防 火 防  钦 的曾孙子范光之在天一池旁边用石头 堆 

潮 保护 措 施 

砌了“ 九狮一象 ” 的景观 , 建造 了亭子 , 种 植 

1 . 天一阁的防火建造结构。   了很 多竹子 , 可以作为读书疲乏时休息的地  0 0 0多平方 米 , 建  方。书楼 四周都是空地 , 可以当做防火隔离  浙汀宁波天一 阁, 是 国内外 知名 的一幢  天一 阁占地 面积大概是 2 匠心独运 。 院子 中间有假山, 南  带。 假 山北边是尊经 阁, 是1 9 3 3年搬迁过来  建 于古代 的藏 书楼 。该藏书阁的人名日范  筑鳞次栉 比,

钦, 明朝嘉靖时期进士 , 最 高 官 职 是 兵 部 有  边就是著名 的天一 阁,该藏书楼坐北朝南 ,   的前王海沙宁波府孑 L 庙。 院的周围是很高的 

侍郎( 等同 于当前 国防部副部长职务) 。 天一  前侧与后侧都有窗户 , 狭窄的窗户上钉有一  封 火 山墙 , 避 免 火 从外 面进 来 。 这种 具有 浓  对后来建造的罔书资料  阁建 造 于嘉 靖 四十年 , 到 目前 为 止 已经 四百  块 小 木 板 , 方便 通 风 , 防 止 图 书变 潮 。 范 钦 以  厚特色的建筑布局 ,   域 的文化交 流仍然起 着十分 重要 的作 用。   丽, 还是在学术研究方面 ,

郑振铎都足对他  向达才得以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敦煌文书 , 影 响较 大的一位。作为《 学衡 》 的主办者之  研究 工作才得 到了十分有效的提升。  

1 9 3 4年 , 向达受聘担任北京大学讲 师 , 教授 

也是向达大学期间参 与主持的史地学会 

在这个时期内 , 向达撰写与翻译 的许 多  “ 明清之际西学东渐史” 等重要课程。 这就标 

向达所 取得 的  与《 史地学报》 的主要指导老师 , 柳诒徵先生  著作 ,几乎都在 中西交通 史研究之范同内 ,   志着在中西交通史研究方面 , 恰好也足向达 的授业恩师 , 此时 向达的写作  如《 跋 明陈诚( 西域行程 记) 及李暹 ( 两域番  成就已逐渐为学术界所承认。譬 如, 正是 在  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  

国志) 》 、 《 徐光启逝世j百周年纪念》 、 《 佛游  同年 , 冯承钧在 为 自己所 翻译 的《 郑和下 两 

在这一时期 , 向达是用新的素材 和用专  天竺记 考释 》 、 《 我 的探 险生活 》 ( 斯 文赫定  洋考》 与《 伯希5 5 所作 的序中 , 就 专门表述 了   题论 文的方式来研究新问题 的, 这些研究的  著 、 孙仲宽译 ) 以及书评《 评黄文弼近著高 吕  向达对明清时期 中两交通 史研究所作 的重  内容 、 研究 的方法以及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 

冯 承 钧 认  种》 等等。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取得 的  要 贡献 。现在 既 有 新 资料 之 发 现 ,

与他在南高师和东南 大学 时不大一致。可  所有这些辉煌 的成绩 , 都是 向达沿着研究 方  为 ,能够疏通证 明的人最好是 向觉 明本人  不断探索的结果 。正是在这一  ( 见《 关于二 三 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 ) 。 早  见, 商务印书馆1 : 作 的五年应是 向达一生学  向继续前行 、 术研 究取 向的奠基时期。  

三、 向 达 图 书馆 治 学 

9 3 0年 ,向达与冯承钧就在学术上有争  时期内 ,向达顺利完成 了成名之作——《 唐  于 1 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并在学界产生 了广泛  鸣。 例如 , 针对冯承钧的一篇文章 , 向达发表 

1 9 3 0年秋 , 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机构 , 兼  影响 , 发表 了《 唐代俗讲考》 ( 后有增补 , 这奠  短文《 论龟兹 白姓》 与之商榷。 次年 , 又在《 女 

敦煌学” 学术地位 ) , 翻译了《 斯  师大学术季刊》 上发表了一组文章与冯承钧  具采购 、 编 目、 收藏 、 借 阅图 书功能的北平 陶  定了向达的“

书馆新馆落 成 , 向达参加 了《 国立北平 罔书  坦 冈西域考古记》和编写了 《 中西交通史》   进行讨论 。 随后 , 冯承

钧也发表了《 再说龟兹 

馆馆 刊》 的编辑T作 , 并j I : 任北平 图书馆 编  等。 所有这些成就一起标志着 向达对以西域  白姓 》 一文 , 尔 后 向达 对 此再 次 作答 。 又经 过 

冯 承钧 对 向达在 明清 时 期 中 两 交通 史  纂委员会编纂 。 除各部主任 、 馆员之外 , 北平  史地为 中心的巾两交通 史的研究趋向成熟 。   四年 ,

图书馆还特没编纂委员一职 , 网罗天下俊彦  譬 如,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是唐代 中两文  方面的研究成就大加赞赏。抗 日战争期间 ,   萃集, 如 向达 ( 觉明) 、 刘 节( 子植 ) 、 贺 吕群  化交流史方面的力作 , 所述的内容是关于西  向达在昆明居住 , 曾多次邀好友一同前 去实  ( 藏云 ) 、 谢同桢( 刚主 ) 、 王庸 ( 以中) 、 王重民  域文化 , 空 间虽在长安 , 冈而堪称“ 长安 的西  地考察郑和之故里 , 如愿 以偿 。向达继续 收 

( 有三 ) 、 孙楷第 ( 子书 ) 、 赵万里 ( 斐云 ) 等 一  域文明” 。 该文不仅 内容范围超越了前人 , 而  集相关史料 , 上世纪 6 0年代整理  了《 中外  大批学者从事 图书整理和有关研究工作。  

且相 当有深度, 至今仍然不断地为新发掘 的  交通史籍丛刊》 。  

f 1 1 向达 向达 的 自 传( 1 9 5 5 年手稿 ) l C 1 . 向达 学记.  

f 2 】 张广迭. 向达先生文史研究的贡献 l C1 . 史家、 史 

作为一个晚辈 , 向达与他们亦师亦友地  地下考古资料所证 明。 此文的完成及其影 响  参考 文献 

朝夕共处 , 关系十分密切 , 并得 到了他们 的  充分奠定 了向达 在西 域史地研 究方面 的学  北京 : 三 联 书店 , 2 0 1 0 .   熏陶和与 同事切磋之益 。大家 以编纂之 名  术 地位 【 3 1 5 7 。  

义, 各治其所学 , 而后各有所成 , 殆所谓百年 

擎与现代学术 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 墒 .   3 1 郝斌. 我要有个三 长两短——记“ 牛棚” 中的向   向达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角度 、 研究涉及  I

达Ⅱ 】 . 万象, 2 0 0 9 ( 6 ) .  

树 人者 欤 。 正是 在 这种 浓 厚 的学 术环 境 中 ,   的 内容 , 对 于今 日 之 西 域 研 究 以 及 中原 与 西  ★作者单位: 西安航 空职业技 术学院图书馆 

1 2 4   台  界 2 01 3- 5 月  ‘ 甸 

兰 台 史 

库房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了建 造用于收藏  此在卷纸的选用上十分注重其防虫功效。 书  草的功劳 。 ” 放进防蠢药物 , 这个方法 比价简  《 四库 全书》 的库房 , 乾隆皇帝 在公元 1 7 7 4   卷用纸

用 药物进 行处理 ,可 以提高 纸张质  便 , 效果 也比较明显 , 所 以长久 以来一直 被 

年 六 月 二 一 四 日的上 谕 里提 到 , “ 浙 江 省 宁  量 , 起到防虫的作用 。药物处理包括浸演与  采用。 天一 阁较早时候的藏书也曾由于虫蛀  波 范 憋柱 家 , … …听 说 他 家 的藏 书处 叫做 天  涂布两类。 授渍指 的是把 含有防奋药物 的溶  问题遭受 了严重损失 , 后来范钦 不经意问发 

阁, 全部都是用砖瓦 , 不害怕火烛 , 从 明朝  液 当做浸演剂 , 然后把书卷用纸放到浸渍剂  现 只有《 书经新说》 第六卷没有受 到蠹虫 损  直到今天 , 还没有损坏 的地方 , 它 的建造  里 , 让 药 物 比较 均匀 地 浸 入 到 纸 基 中 , 达 到  坏 , 这令他感到非常奇怪 , 在经 过一 番认 真 

技 术非常精湛 , 著俞 寅亲前往此处 , 考察一  饱和浸渍的效果 , 通常采取 黄孽汁与椒汁染  观察后 ,发现书里夹着一株有淡淡香味、 不  下其房屋是怎么构造的 , 是不是全部用砖瓦  纸法两种。 涂布是把防蠹药物均匀涂抹在书  知名的小草。 范钦想起来这是他在广西读书  而不 用木材 , 书架是什么款式 , 一定要详细  卷用纸上 , 通常采取雌黄涂 布法 。明代嘉靖  的时候用来当书签的草 。 后来他知道 了小草  地进行考察……” 2 [ 1 清朝时期官方藏 书的地  时期 , 用防蠹药物处理以后 的纸张通常供官  的名字 叫“ 芸香草” , 广西人郁将它放到衣柜 

方是 “ 内廷 四阁 ” 和“ 江南 三 阁” ( “ 内廷 四 阁 ”   方使崩} 4 j 。《 系年要 录》 说: “ 诏军需要具备刻  中防蠹  。正是 因为天一I   使用 “ 芸香草” 来 

还得用黄纸印一轶送到秘书省 。 ” 硬  防蠹, 包括 故宫文渊阁 、 沈 阳文溯 阁、 圆明园文源  板书籍 , 才让天一阁在那么多的古代藏书楼 中  阁与承德文津阁; “ 江南三 阁” 包括扬州文江  黄纸在明朝时期享有很高的声誉 , 分别经过  独 占鳌头 , 闻名世界 。   阁、 杭州文澜阁和镇江文宗阁 ) , 其整体的设  了染纸与涂蜡两道工艺程序 , 也就是在黄纸  4 . 天一 阁人工除虫 。书虫是对书籍最具  计思路与构造 布局都效仿 了天一阁。 天一 阁  上多涂一层黄蜡制成 的。 书虫总是无情 、 贪婪地 破  明代李贽在《 藏书》   有杀伤力的东两 , 基地周围临水 ,又在基地下面挖掘了池子 ,   中提 到 : “ 悉 以黄纸 为大 册 写 之 , 自是 私 家 不  坏别人珍藏的名贵书画。 因此天一阁负责保 

整 幢建 筑 全部 用 砖 砌 成 , 墙 的 四 周 又离 灶

火  敢辄藏。 ” 对于天~阁主人范钦来说 , 其在明  护图书工作人员, 在完成修复图书T作的同 

比较远 。两层 书楼坐北朝南 , 而且都设有窗  朝身居要位 为其 图书抄写选取 防虫卷 帙提  时 , 还得更 加重视图书的养护工作 , 要定期  户, 书楼里 面书架前后两侧都有 门, 便于通  供 了较大方便 。   检查并努力清除书虫 , 做到未雨绸缪 。一 直 

』 x L 防潮 ; 屋脊是隆起来 的, 方便 雨水流下来 ;  

热 与 防 尘作 用 。  

2 . 书卷装帧裱褚过程注重 防蠢措施 。 把  以来 , 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保护天一 

人  样样都需要黏合剂 , 而黏合剂主要原料是淀  虽然工作任务多且重,但是却卓有成效 ,

书楼前后 都设置 了走廊 , 便于防光 , 起到隔  书籍装订成册 、 给书籍糊制 书套或书画裱褶  阁的藏书 ,并对那些古籍通过人丁来捉虫 ,  

2 . 天一 阁图 书 的 防火 防潮 制 度 。 天 一 阁  粉 , 这正是蠹虫 比较喜欢 吃的东西 , 凶此通  T除虫的详细步骤如下 : ( 1 )准备好 白色超 

自始至终都严厉禁止烟火进入书楼 内。 直到  常 由于使用糨糊而招来 了蠹虫 。 到了明朝嘉  薄手套 、 软毛刷子和干净 的镊子。 ( 2 ) 将需要  明朝方  捉虫的书籍小心地搬到隔离室 , 这是为了避  现在 , 楼梯一旁依 旧有“ 烟酒切忌登楼” 的醒  靖时期这个问题得到 了很好的解决 , 目禁牌。从 目前搜 集到的资料可以看出 , 清  以智写 的《 物理小识》 中有这样的记载 : “ 糊  免书虫到处逃窜 , 危害到别的书籍 。 ( 3 ) 彻底  朝道光九年八月 , 天一 阁还制定 了十一条管  就会生蛀虫 , 用苦株子碾成末和生面粘之。 ”   除去书柜里的灰尘 ,有缝隙的立 刻封上 , 避  理制度 , 其 中就包括 了在非 常紧急 的状况下  明朝冯梦祯写的《 快雪堂漫录》 记载道 : 范氏  免书虫再次侵入。( 4 ) 对还 可以进行 翻阅的 

定要做到道路保持通 畅。 清朝光绪三十 四  藏书装帧,都把小麦磨成粉状做成糨糊 , 以  书籍 ,要小心翼翼地从完好的地方翻开 , 如  天一 阁看书 , “ 范家人派遣 了二庠生 衣冠去  腊 、 明矾与川椒末” t S l 。《 藏书纪要》 中有这样  想办法将书虫驱赶到书页外再进行处理 , 这 

年 的时候 , 缪荃孙跟着宁波太守夏 闰枝前往  “ 由岌为 末 , 再均 匀放进 白面 ” , 再 加上 “ 白  果 有 书 虫 ,千 万 不 要直 接 在 书 页上 除 之 , 要  迎接太守 , 喝完茶说好不能携带星火之后才  的记载 : “ 糨糊用 小麦粉 、 川

椒 、 白矾 和百部  样就能防止书籍被污染 , 最大程度地 降低人  都能防止蛀虫。 ” 天一阁装帧  为损失。 去 了藏书阁” 1 3 1 。 这就足以证 明天一阁具有严  草碾成 的粉末 , ( 5 ) 先用干净镊子小心除去污渣物 ,  

格 的防火 制度 ,即使是 当地太守也必须遵  藏书通常使用药物处理黏合剂 , 可以有效避  再用软 毛刷 子慢 慢刷 净书页中的书虫造成 

守。 重视防火是天一阁可 以保存很长时间的  免虫蛀 。  

的污 尘 。 ( 6 ) 对 损坏 严 重 , 很难 翻 阅的残 破 蛀 

个关键 因素 。到 目前为止 , 负责管理天一 

3 . 使用药物创造辟蠹环境。放入可以防  蚀书籍 , 应该让专门负责古籍修复的技术人 

阁的部 门仍然像 以前那样注重做好 日常 的  蛀 杀 虫 的 药 物 : 在藏书阁 、 书 画 柜 中 放 进 杀  员进行特殊处理, 例如可 以通过冷冻来除虫 

安全丁作。 继 续 实 行 前人 烟 酒 不 能进 入 天 一  虫药物 , 是 当时 比较常见也相 当传统的防蠹  等 。 ( 7 ) 如果确认 了书籍没有书虫 , 那么按照 

阁的制度 , 现在天一阁不通 电也是为 了保证  方法。明朝屠隆写 的《 考桨余事》 记载道 : 藏  原样放回原处。书册和书橱经过净化以后 ,   安全 。现在虽然全部都用现代化高级 的通  书 中放人“ 纳芸香 、 樟脑 , 可 以防止蠹虫 。”   再放上适 当芸草 或别 的可以有 效驱 虫的相  讯、 报警与灭火设备 , 然而依 旧实行二 十四  《 物理小识》 记载 : 藏 书用 “ 莽草 、 葛芭 的味道  关药物 , 以避免书虫再次侵入书籍 。现在天 

小 时 有人 值 班 的 制 度 , 而且 在 这 个 基 础上 还  熏蠹虫 即可 。” 明朝李时珍编著 的《 本草纲 

阁有 三 十万 卷藏 书 , 经 过 近几 年 的反 复 捉 

配备 了专门人员负责巡逻 , 制订突发状况应  目》 里 收集 了可以除虫的植物 , 其 中包括莽  虫 除 虫 , 目前 蛀 虫 基 本上 已经 绝 迹 。   急预案 , 定期演 习, 用 自己的辛勤劳动来确  草 、 蜀椒 、 地椒 、 银杏、 马鞭草 、 芸香 、 必栗香 、   参考文献 

职 李怀亮. 天一阁藏书的失误 、 教训与启示… . 商丘  保该历史 文献宝库的绝对安全 。 此外 因为总  樟脑 、 黄萦 、 山矾等。 这些防蠹植物中属芸香  … 业技 术学院学 报, 2 0 1 2 ( 4 ) .   一   “ 水” 与 天 一 阁— — 从 “ 水” 文 化说 到 天  是翻 阅透气 , 库房还新添加 了除湿 机 , 因此  的使用最为广泛 ,而且也 收到了很好 的效  徐 炯 明.

基本上不会 出现霉变现象。  

二、 天 一 阁 图 书的 防 虫保 护 措 施 

果。 谢坤写的《 春草堂集》 有这样 的记载 : “ 范  I 4 1 冯瑞华 张 建 康“   图书 天 一阁 馆史 ” 规制 上璀 的启 璨之星 示 卟   政蓑 沧 嘹 桑 望。 2 ( 1 1 l l ( 1 ) .   2 0 ( 1 9 ( 2 )   . 氏所 建天一阁 , 藏书非常丰富 , 在世 界上 均  f 5 1 朱赛虹 . 天一生水——天一 时及其 藏书的历史  

阁保护的灵魂  津图学刊 , 2 ( ) ( ) 4 ( 4 ) .  

『 1 . 紫禁城 , 2 (  ( 1 2 ) .   1 . 选 用 药 物处 理 后 书 卷用 纸 。 在 天 一 阁  属罕见 , 藏 书中还有芸草一本 , 颜色淡绿但  贡献f 1 6 】 朱琴晖_ 中国古代的藏书技术 艺术科技, l 9 9 9 ( 1 )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 。   建立之前 ,范钦所得图书多是抄写而来 , 因  没有枯萎 , 三百年以来 , 没有生过蠹虫 , 是芸  ★作者单位 :

兰 台世 界 2 0 1 3・ 5月 上旬 1 25  


相关内容

  • 天一阁导游词
  • 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古籍浩瀚,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素负"南国书城"之盛誉,巍然屹立在宁波城月湖之滨,成为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它是宁波人最引以自豪的一个文明星座.文人墨客到了宁波,没有不到 ...

  • 江浙的著名藏书楼
  • 天一阁藏书楼 浙江宁波的天一阁藏书楼,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它的第一代主人是范钦. 范钦,明浙江鄞县人,字尧卿.安卿,号东明.由随州知州升工部员外郎,忤总督工务武定侯郭勋,谪为袁州知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以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赣,次年升兵部右侍郎.辞归后建 ...

  • 天津旧志基本情况概述
  • 按:笔者曾作<天津市旧志保存及整理出版概况>,发表于<天津史志>2011年第2期,介绍天津历代旧志57部.五年来,在阅读中又陆续发现一些新的资料,故对旧文进行增补修订,重新发表,以就教于方家. 方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连绵不断.历史上的天津旧志,作为反映不 ...

  • 明清小说教案
  • 小说是个古老的名词,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历经唐传奇.宋元的话本小说,小说发展到明清时期,无论是从数量质量.题材形式.创作人数都达到了我国小说发展的顶峰,小说也日益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 一. 简要概括古代小说发展的原因. (1)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中 ...

  • 明朝中后期服饰文化特征探析
  • 总21卷 第8期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8月 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Vol.21No.8Aug.2000 明朝中后期服饰文化特征探析 滕新才1 刘秀兰2 ...

  • 有关明清时期大同资料的分类整理
  • 论文所查资料整理: 一.古籍 1(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卷八十一 志第五十七 "大同马市始正统三年,巡抚户睿请令军民平价市驼马,达官李原等通译语,禁市兵器.铜铁"."嘉靖三十年,以总兵仇鸾言,诏于宣府.大同开马市." ...

  • 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国计与民生两条线索的考察
  • 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国计与民生两条线索的考察(1)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第三章第二节(1) 万明 如上所述,明朝赋税的折银并不始自正统,而赋税的货币化,也并不始自正统初国家法令向全国的推行.考诸历史事实,大规模的货币化是在成.弘以后在全国展开,表现在社会和制度的方方面面.明朝从以钞为 ...

  • [百家讲坛] 大故宫(第一部)(十二)文渊书阁
  • 大故宫(第一部)(十二)文渊书阁 (在故宫文华殿的北面,在众多红墙黄瓦的宫殿之中,赫然矗立着一座与众不同的建筑.黑色的琉璃瓦做顶,绿色的琉璃瓦剪边,绿色的立柱,独特的颜色和建筑风格连露出简浩素雅的艺术气息,这就是文渊阁.作为皇家图书馆,文渊阁与三部旷世奇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在三部大书编纂.修订 ...

  • 11明朝时期之[永乐大典]
  •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全书共计2293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永乐大典>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屡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