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把情人称为冤家?

无论是恋过的还是正恋的人,如果问你如何称谓你的爱人,50后的会称“同志”,感觉正派但古板;60后的叫名字,感觉实在但平淡;70后的称“亲爱的”,感觉热情但外露;80后的称“宝贝”,感觉火辣但肤浅;90后称“甜心”,感觉时尚没内含,00后还未成年,不知道将来造出什么不可思议的词来。

所有的这些词语用得并不错,但总感觉多多少少不周全。说现在人使用的这些词有毛病,也并非鸡蛋里挑骨头,因为现代人对恋人的这些称谓,似乎只反映了爱的表面,却没有揭示爱的真谛。那么,在爱情的词典中,真正能挠到恋人痒处的称谓究竟是什么?难道智慧的中国人还没有造出这个词?不,其实这个词不但造了出来,而且已诞生了近千年,只不过这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词,人们已经渐渐地忘却,并正在从爱情的词典中慢慢抹去。

《西厢记》中有一段[甜水令]唱道:“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稔色人儿,可意冤家,怕人知道,看时节泪眼偷瞧。”这里,张生称自己的心上人莺莺为“冤家”,令很多人产生了不小的误解,因为在中国的字典中,大凡带冤字的词语,好像褒义的不多。为什么把自己的至爱称为冤家对头?这符合中国人造词的审美观吗?

猛一看,作者王实甫似乎误用了恋人的称谓,犯了一个简单的错误,其实不然。在古代特别是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诸多文学作品中,把恋人称冤家的并非一例。唐代《醉公子》诗:“门外狗儿吠,知是俏郎至,划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黄庭坚《昼夜乐》曰:“其奈冤家无定据,约云朝又还雨暮。”宋代王之道《惜奴娇》曰:“从前事不堪回顾,怎奈冤家,抵死牵肠割肚。”明代《玉谷调簧·女自抬》中有:“吃交杯红了脸,俏冤家抱去。”清代《白雪遗音·马头调·人人劝我》说:“我爱冤家,冷石头暖的热了放不下,常言道,人生恩爱原无价。”由此可见,对想念的心上人使用“冤家”一词并非偶然,反而隐藏了古人对情感内含的深刻认识。

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国人向来讲究事物发展中的依存关系,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早早地说明了这个道理,现实生活中的乐极生悲、喜极而泣、物极必反也正验证了这一论述。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和统一的一对矛盾,当然包括爱情,如果只看到爱的一面是不全面的,看不到由爱转化而来的恨也是不符合情感实际的。

就《西厢记》而言,张生自从看到莺莺回头一笑后,就一见钟情,爱意迸发,而当他看不到喜欢的人出现,却又衣寝不安,彻夜难眠。当他使用各种招数示爱得不到回音时,几乎崩溃,不堪忍受,而当莺莺真正现身床前时,他感觉又像是在做梦,无限幸福。爱,给他带来了激情,爱,也给他带来了痛楚,这种爱中有恨、恨中有爱的复杂情感用什么词表达才是最合适的?才能反映出恋情的全部内含?估计就是经历过恋爱的每一个人也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语来形容,因为爱从来就是明明白白的,又从来都是胡里胡涂的。

为什么古人单单选择“冤家”一词作为情人的称谓呢?这不得不说一说我们的另一个语言习惯。民间方言中,人们不爱直截了当地表达情感,而是喜欢使用较为隐晦的词语,有时甚至使用反正话,来含沙射影地形容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既能表达意图,又显示语言含蓄,很符合中国人的性格。比如,冯巩相声中所说到的,男人说喜欢的人“你真好”,女人说喜欢的人“你真坏”,就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过来看,古代文学作品中,把情人称为冤家,其实并非就是真正仇人,而是仇人的反义词爱人,这样理解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古人对“冤家”一词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而相对理解最全面、解释最权威的,应首推宋代的蒋津。他在《苇航纪谈》中这样论述:“作者名流多用冤家为事,初未知何等语,亦不知所云。后阅《烟花记》有云:冤家之说有六。情深意浓,彼此牵系,宁有死耳,不怀异心,所谓冤家者一。两情相系,阻隔万端,心想魂飞,寝食俱废,所谓冤家者二。长亭短亭,临歧分袂,黯然销魂,悲泣良苦,所谓冤家者三。山遥水远,鱼雁无凭,梦寐相思,柔肠寸断,所谓冤家者四。怜新弃旧,孤思负义,恨切惆怅,怨深刻骨,所谓冤家者五。一生一死,角易悲伤,抱恨成疾,迨与俱逝,所谓冤家者六。此语虽鄙俚,亦余之乐闻耳。”这六重含义无不暗示男女之间那种又爱又恨、又疼又怨、缠绵悱恻的复杂情感。就是在现代,已经恋过的和正在恋着的人,如果仔细品一品,绝对会感觉使用“冤家”一词,原来真的奥妙无穷、耐人寻味。

幸运的是,现代的人们还没有完全忘掉这个词,平时所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几时休”,其实就是指有爱慕恋情的男女,只不过因为语言的演化和发展,恋人不在当面称自己的恋人为“冤家”,但爱中有恨、恨中有爱的这种情感却是永远不变的。

今天把“冤家”这个词再拿出来展示,并非要拉历史的倒车,让恋人们重新扔掉“甜心”之类的时尚词语来复旧,而是让恋爱中的人知道,我们的先辈利用自己的智慧曾经创造过这么一个含蓄的爱情名词,不要轻易地丢掉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有人真的喜欢这么称谓,也要在对方了解这个词真实含义的基础上再这样叫对方,否则,有可能你的恋人要打你的耳光,出现新的一起“掌掴门”。

无论是恋过的还是正恋的人,如果问你如何称谓你的爱人,50后的会称“同志”,感觉正派但古板;60后的叫名字,感觉实在但平淡;70后的称“亲爱的”,感觉热情但外露;80后的称“宝贝”,感觉火辣但肤浅;90后称“甜心”,感觉时尚没内含,00后还未成年,不知道将来造出什么不可思议的词来。

所有的这些词语用得并不错,但总感觉多多少少不周全。说现在人使用的这些词有毛病,也并非鸡蛋里挑骨头,因为现代人对恋人的这些称谓,似乎只反映了爱的表面,却没有揭示爱的真谛。那么,在爱情的词典中,真正能挠到恋人痒处的称谓究竟是什么?难道智慧的中国人还没有造出这个词?不,其实这个词不但造了出来,而且已诞生了近千年,只不过这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词,人们已经渐渐地忘却,并正在从爱情的词典中慢慢抹去。

《西厢记》中有一段[甜水令]唱道:“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稔色人儿,可意冤家,怕人知道,看时节泪眼偷瞧。”这里,张生称自己的心上人莺莺为“冤家”,令很多人产生了不小的误解,因为在中国的字典中,大凡带冤字的词语,好像褒义的不多。为什么把自己的至爱称为冤家对头?这符合中国人造词的审美观吗?

猛一看,作者王实甫似乎误用了恋人的称谓,犯了一个简单的错误,其实不然。在古代特别是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诸多文学作品中,把恋人称冤家的并非一例。唐代《醉公子》诗:“门外狗儿吠,知是俏郎至,划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黄庭坚《昼夜乐》曰:“其奈冤家无定据,约云朝又还雨暮。”宋代王之道《惜奴娇》曰:“从前事不堪回顾,怎奈冤家,抵死牵肠割肚。”明代《玉谷调簧·女自抬》中有:“吃交杯红了脸,俏冤家抱去。”清代《白雪遗音·马头调·人人劝我》说:“我爱冤家,冷石头暖的热了放不下,常言道,人生恩爱原无价。”由此可见,对想念的心上人使用“冤家”一词并非偶然,反而隐藏了古人对情感内含的深刻认识。

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国人向来讲究事物发展中的依存关系,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早早地说明了这个道理,现实生活中的乐极生悲、喜极而泣、物极必反也正验证了这一论述。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和统一的一对矛盾,当然包括爱情,如果只看到爱的一面是不全面的,看不到由爱转化而来的恨也是不符合情感实际的。

就《西厢记》而言,张生自从看到莺莺回头一笑后,就一见钟情,爱意迸发,而当他看不到喜欢的人出现,却又衣寝不安,彻夜难眠。当他使用各种招数示爱得不到回音时,几乎崩溃,不堪忍受,而当莺莺真正现身床前时,他感觉又像是在做梦,无限幸福。爱,给他带来了激情,爱,也给他带来了痛楚,这种爱中有恨、恨中有爱的复杂情感用什么词表达才是最合适的?才能反映出恋情的全部内含?估计就是经历过恋爱的每一个人也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语来形容,因为爱从来就是明明白白的,又从来都是胡里胡涂的。

为什么古人单单选择“冤家”一词作为情人的称谓呢?这不得不说一说我们的另一个语言习惯。民间方言中,人们不爱直截了当地表达情感,而是喜欢使用较为隐晦的词语,有时甚至使用反正话,来含沙射影地形容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既能表达意图,又显示语言含蓄,很符合中国人的性格。比如,冯巩相声中所说到的,男人说喜欢的人“你真好”,女人说喜欢的人“你真坏”,就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过来看,古代文学作品中,把情人称为冤家,其实并非就是真正仇人,而是仇人的反义词爱人,这样理解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古人对“冤家”一词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而相对理解最全面、解释最权威的,应首推宋代的蒋津。他在《苇航纪谈》中这样论述:“作者名流多用冤家为事,初未知何等语,亦不知所云。后阅《烟花记》有云:冤家之说有六。情深意浓,彼此牵系,宁有死耳,不怀异心,所谓冤家者一。两情相系,阻隔万端,心想魂飞,寝食俱废,所谓冤家者二。长亭短亭,临歧分袂,黯然销魂,悲泣良苦,所谓冤家者三。山遥水远,鱼雁无凭,梦寐相思,柔肠寸断,所谓冤家者四。怜新弃旧,孤思负义,恨切惆怅,怨深刻骨,所谓冤家者五。一生一死,角易悲伤,抱恨成疾,迨与俱逝,所谓冤家者六。此语虽鄙俚,亦余之乐闻耳。”这六重含义无不暗示男女之间那种又爱又恨、又疼又怨、缠绵悱恻的复杂情感。就是在现代,已经恋过的和正在恋着的人,如果仔细品一品,绝对会感觉使用“冤家”一词,原来真的奥妙无穷、耐人寻味。

幸运的是,现代的人们还没有完全忘掉这个词,平时所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几时休”,其实就是指有爱慕恋情的男女,只不过因为语言的演化和发展,恋人不在当面称自己的恋人为“冤家”,但爱中有恨、恨中有爱的这种情感却是永远不变的。

今天把“冤家”这个词再拿出来展示,并非要拉历史的倒车,让恋人们重新扔掉“甜心”之类的时尚词语来复旧,而是让恋爱中的人知道,我们的先辈利用自己的智慧曾经创造过这么一个含蓄的爱情名词,不要轻易地丢掉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有人真的喜欢这么称谓,也要在对方了解这个词真实含义的基础上再这样叫对方,否则,有可能你的恋人要打你的耳光,出现新的一起“掌掴门”。


相关内容

  • 古人歌咏金莲的诗词歌赋戏剧(中国风系列)
  • 古人歌咏金莲的诗词歌赋戏剧(中国风系列).txt 古人歌咏金莲的诗词歌赋.戏剧 1.<啄(濯?)金莲> 濯罢兰汤雪欲飘,横担膝上束足衣:起来玉笋尖尖,放下金莲步步娇:踏罢香风飞彩燕,步残明月听琼笛:几回宿向鸳被下,勾到王宫去早朝. <欢喜冤家> [清] 第十八回 2.< ...

  • 遥看牵牛织女星
  • 七月七,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络绎时光中,原本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但是,因为有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一天,对于中国人来说,就变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日子."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

  •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自编杂志 2007-10-24 16:23:31 阅读41 评论3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富贵五更春梦,功名一片浮云.眼前骨肉亦非真,恩爱翻成仇恨.莫把金枷套 ...

  • 情人是上辈子的夫妻
  • 情人是上辈子的夫妻,夫妻是上辈子的冤家 情人是上辈子的夫妻.因为上辈子缠绵不够,所以这辈子还要缠绵.情人是上辈子的夫妻,因为还欠着上辈子的情债,所以这辈子要偿还. 情人是上辈子的夫妻,要不在茫茫人海中,我们怎么会相遇,相知.我们一定是带着前生的气味,互相吸引.命运安排我今生不能做你妻子,但因为我前生 ...

  • 圣言善语(儒道释)---(史上最全的修心养命格言)
  • 圣言善语---(史上最全的修心养命格言) 序 言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东方中华古国,已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纪元初期,佛法传入中土,与儒道思想相互交融,形成举世瞩目之中国佛教奇葩.此后中国文化集儒释道三教为一体,孕育出一代代三教宗匠,文化泰斗.古圣先贤之警语,于历史银河中,星光朗耀,亘古长明:驱世间之 ...

  • 有基层小官为何对俄罗斯允许包二奶很感兴趣?
  • 据<扬子晚报>消息: 俄罗斯媒体报道,在19日梅德韦杰夫主持的人口会议上,俄自民党主席.国家杜马副议长日里诺夫斯基提出了一个令与会官员震惊不已的提议.他建言,应让"二奶"合法化,若一名男子与元配没有生育但外遇对象却怀孕时,国家应允许两人登记结婚.而负责主持会议的总统梅 ...

  • 关于战争的作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_750字
  •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次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救出了两个父母双亡的日本小姑娘.聂荣臻将军把两个孤女留在自己那里,还给她们找吃的.要知道当时正处抗日战争时期,但聂将军认为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起初,孩子对那里的环境感到陌生,心里感到恐惧.但最后被聂将军的和善可亲感动了.她们回国长大后,专程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日本 ...

  • 七夕的由来.习俗及诗句
  • 来源:大庆网综合 添加日期: 2014-08-02 07:26 七夕的由来.习俗及诗句 牛郎与织女 七夕又相会 乞巧节是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是中国传统节日里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节",是传说中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在银河鹊桥相会的日子,该日也逐步演变为中国的情人节.因为,每到七夕有情人总 ...

  • 中国文化中的"月亮"美学
  • 中国文化中的"月亮"美学 月亮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古代的传说到诗歌典籍记载中,单说月亮的别称就有"嫦娥"."婵娟"."金娥"."素娥"."素魄"."娥影"(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