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6:感悟哲学与人生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欢迎您输入推送日期提取历史消息

通常,大家们所撰写的文章书目,不仅有广博见解,亦含深厚底蕴。故而,阅读之时常怀谦卑之心,常持敬畏之情。即使如此,读冯友兰先生所著的,亦未敢自认领会一二,恐自身理解狭隘而有所误读,仅就哲学与人生有三四感受言之,以作记录。

一、追问哲学与反思人生

既然书名是,自然要追问何为哲学。读书笔记16:感悟哲学与人生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这一问题应当如何回答?作者在本书第一章中,这样写道:[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概言之,作者是用反思这一词汇来引入了哲学的概念,而人生则才是反思的主要内容。

这样的解释,似乎是让哲学本身更加带上了一缕源远流长的厚重感。人生本就复杂,我们无法决定人生是什么,只能决定面对不同人生时的态度;人生也很无常,我们无法预期许久之后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只能身处此时此地来回忆、感悟或期待。不过反过来,必然拥有人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哲学本身也许并没有像旁人所言的那么难懂、深奥。只要我们不求系统理解,便亦可结合自身对人生的感受来谈谈哲学。

二、领会哲学与阅读经典

哲学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是一本书?还是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关于这一问题,冯友兰先生在书中专设一小节,来谈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读书笔记16:感悟哲学与人生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书中提到,外国学生初学中国哲学经常会遇到两个困难,其中一个,便是中国哲学家表达他们的思想的特殊方式。因为,在中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因此,是否拥有正式的哲学著作便不是能否成为哲学家的区别。

那么,后辈人如何学习哲学?阅读、、等经典名著成为了作者对大家的建议。然而,要想领会哲学的含义,却还需要理解一点,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便是我们学习哲学的首要认识了。

是因为这样,笔者在读陶渊明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便对自由有了一种美妙的理解;是因为这样,笔者在读到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时,便有了一种可以相信的确定感;是因为这样,笔者在读仓央嘉措的诗句"月亮回到湖心,野鹤奔向闲云[,便对自然添了一分原本的美好。由此看来,阅读经典,这本就是一种领会哲学的过程。

三、做圣人还是常人

读圣贤书,是否要当圣人?关于这一问题,冯友兰先生在介绍历史哲学时,是这样阐述的:在中国,圣人的人格是[内圣外王[的人格,而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这里,内圣是从其个人修养成就来讲,而外王是从其在社会上的功用来谈。这样的思想,正如同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所说的那样,在理想国中,哲学家应当为王,或者王应当是哲学家。由此,也揭示了哲学与政治思想的紧密联系,并为我们解释了学习哲学的最大目的,"特殊[人格--圣人的形成。

在后来的讲述中,冯友兰先生,进一步指出人生境界有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然而,笔者并非想对大家的理论提出反对,只是对学习哲学是为了成为圣人这一论点有所质疑。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哲学并非某些特殊群体的专利,去努力成为具有政治色彩的圣人,似乎是对我们这些常人的过高要求;加之,中外历史上法治与人治的较量,亦让仅依靠圣人治理国家成为一种奢望。由此,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哲学并非要求人必须为圣人。

实际上,后文中,冯友兰先生亦曾表述过这样一种观点,[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笔者认为,在这里,不仅可以撇除作者所考虑的特殊职业人,还可以进一步加入圣人的角色,也就是说,这里某种人亦包括[圣人"。

更何况,纵是常人,对人生的反思亦是平等的。我们身为常人,对于家人朋友,亦能真诚相待,设身处地,即使没有古人所说的那样值得讴歌;对于邻里路人,亦能微笑面对,推己及人,即使没有古人所说的那样品格高尚;

面对利益诱惑,亦能有所坚持,只是没有古人所说的那样慷慨激昂;面对违法犯罪,亦能有所预防,只是没有古人所说的那样荡气回肠--

说到此处,我想说的是,常人也好,圣人也好,只是一种人自身对于人生的反思,而非他人的要求或愿望。

需要说明,撰写此文,并非为了表述观点,亦非为了质疑经典,仅是在读书过程中的简单感受,但求抒意而已。

分页: 1 2 3

欢迎您输入推送日期提取历史消息

通常,大家们所撰写的文章书目,不仅有广博见解,亦含深厚底蕴。故而,阅读之时常怀谦卑之心,常持敬畏之情。即使如此,读冯友兰先生所著的,亦未敢自认领会一二,恐自身理解狭隘而有所误读,仅就哲学与人生有三四感受言之,以作记录。

一、追问哲学与反思人生

既然书名是,自然要追问何为哲学。读书笔记16:感悟哲学与人生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这一问题应当如何回答?作者在本书第一章中,这样写道:[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概言之,作者是用反思这一词汇来引入了哲学的概念,而人生则才是反思的主要内容。

这样的解释,似乎是让哲学本身更加带上了一缕源远流长的厚重感。人生本就复杂,我们无法决定人生是什么,只能决定面对不同人生时的态度;人生也很无常,我们无法预期许久之后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只能身处此时此地来回忆、感悟或期待。不过反过来,必然拥有人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哲学本身也许并没有像旁人所言的那么难懂、深奥。只要我们不求系统理解,便亦可结合自身对人生的感受来谈谈哲学。

二、领会哲学与阅读经典

哲学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是一本书?还是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关于这一问题,冯友兰先生在书中专设一小节,来谈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读书笔记16:感悟哲学与人生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书中提到,外国学生初学中国哲学经常会遇到两个困难,其中一个,便是中国哲学家表达他们的思想的特殊方式。因为,在中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因此,是否拥有正式的哲学著作便不是能否成为哲学家的区别。

那么,后辈人如何学习哲学?阅读、、等经典名著成为了作者对大家的建议。然而,要想领会哲学的含义,却还需要理解一点,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便是我们学习哲学的首要认识了。

是因为这样,笔者在读陶渊明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便对自由有了一种美妙的理解;是因为这样,笔者在读到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时,便有了一种可以相信的确定感;是因为这样,笔者在读仓央嘉措的诗句"月亮回到湖心,野鹤奔向闲云[,便对自然添了一分原本的美好。由此看来,阅读经典,这本就是一种领会哲学的过程。

三、做圣人还是常人

读圣贤书,是否要当圣人?关于这一问题,冯友兰先生在介绍历史哲学时,是这样阐述的:在中国,圣人的人格是[内圣外王[的人格,而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这里,内圣是从其个人修养成就来讲,而外王是从其在社会上的功用来谈。这样的思想,正如同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所说的那样,在理想国中,哲学家应当为王,或者王应当是哲学家。由此,也揭示了哲学与政治思想的紧密联系,并为我们解释了学习哲学的最大目的,"特殊[人格--圣人的形成。

在后来的讲述中,冯友兰先生,进一步指出人生境界有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然而,笔者并非想对大家的理论提出反对,只是对学习哲学是为了成为圣人这一论点有所质疑。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哲学并非某些特殊群体的专利,去努力成为具有政治色彩的圣人,似乎是对我们这些常人的过高要求;加之,中外历史上法治与人治的较量,亦让仅依靠圣人治理国家成为一种奢望。由此,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哲学并非要求人必须为圣人。

实际上,后文中,冯友兰先生亦曾表述过这样一种观点,[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笔者认为,在这里,不仅可以撇除作者所考虑的特殊职业人,还可以进一步加入圣人的角色,也就是说,这里某种人亦包括[圣人"。

更何况,纵是常人,对人生的反思亦是平等的。我们身为常人,对于家人朋友,亦能真诚相待,设身处地,即使没有古人所说的那样值得讴歌;对于邻里路人,亦能微笑面对,推己及人,即使没有古人所说的那样品格高尚;

面对利益诱惑,亦能有所坚持,只是没有古人所说的那样慷慨激昂;面对违法犯罪,亦能有所预防,只是没有古人所说的那样荡气回肠--

说到此处,我想说的是,常人也好,圣人也好,只是一种人自身对于人生的反思,而非他人的要求或愿望。

需要说明,撰写此文,并非为了表述观点,亦非为了质疑经典,仅是在读书过程中的简单感受,但求抒意而已。

分页: 1 2 3


相关内容

  •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二章
  •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中华民族的地理背景 中国是大陆国家.古代中国人以为,他们的国土就是世界.汉语中有两个词语都可以翻译成"世界":一个是"天下",另一个是"四海之内".海洋国家的人,如希腊人,也许不能理解这几个词语竟然是同义的.但是这种事 ...

  • 冯友兰_中国哲学简史_的三种向度_张悦
  • 第32卷第2期 Vol.32No.2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angchun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2013年3月Mar.2013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的三种向度 张悦,娄淑华 (吉林大学马 ...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重读
  • 单纯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本是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哲 学而用英文写就的,后有"法.意.西.南.捷.日.朝.中文译本", 且出版后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 材."①这样一本书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已自不待言,而尤为可贵 者,其 ...

  • 经典的历史著作
  • 经典的历史著作 虞云国.周育民<中国文化史年表> 严耕望<治史三书>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 许倬云<西周史> 刘宗绪等<世界近代史> 段炳麟等<世界当代史>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美国读本:感动过一个国家的文字(上 ...

  • 苏州大学生涯教育2014年寒假修学计划书
  • 苏州大学生涯教育2014年寒假修学计划书 生涯规划包含了生涯意识启蒙和生涯决策行动两个方面.而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这两者均已对自我和世界的客观认知为前提.而这种客观认知的形成则有赖于自我反省.外部学习.实践实习等方式获得.为了落实我们培养学生从"完整的人"到行业精英的生涯教育宗旨 ...

  •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郑雄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哲学的历史既是人类思想自身反思的历史,中国的哲学史则毋庸置疑的概括了中国传统思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发展过程有曲折.有流变.有消逝等等.通过阅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中国哲学的各个派别各自的特点和思维方式 ...

  • 大学生阅读书单
  • 齐齐哈尔大学大学生阅读书单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作者:习近平 2.<习近平用典>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部编 3.<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作者:叶永烈 4.<邓小平传(1904-1974)>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5.<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 ...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摘要:阅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后,我对渐渐开始对中国的哲学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让我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在我为古代中国哲学家智慧的思考而惊叹不已时,孔子孟子的仁和义.墨子的兼爱.杨朱的隐忍.道家的"道无名论",这一切 ...

  • 优秀班主任必读书
  • 一.实习期: 专业阅读: 必读书籍(<爱心与教育>(李镇西)<小学课堂管理>(温斯坦)<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王晓春)<孩子们,你们好>(阿莫纳什维利)<与黎明共舞――新教育晨诵本>(马玲编,待出)毛虫与蝴蝶推荐书目(部分) 选读书籍:&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