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交易制度

浙江海越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交易制度

(2014年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浙江海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或

“本公司”)关联交易,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公 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 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施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 件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关联交易应当定价公允、决策程序合规、信息披露

规范。公司应当积极通过资产重组、整体上市等方式减少关联交易。

第三条 公司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履行公司关联交易控制 和日常管理的职责。

第四条 公司临时报告和定期报告中非财务报告部分的关联人

及关联交易的披露应当遵守《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 规定。定期报告中财务报告部分的关联人及关联交易的披露应当遵守 《企业会计准则第 36号—关联方披露》及相关规定。

第二章 关联人及关联交易认定

第五条 公司的关联人包括关联法人和关联自然人。

第六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公司的关联 法人:

(一)直接或者间接控制本公司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由上述第(一)项所列主体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除本公司

及控股子公司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三)由第八条所列本公司的关联自然人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 或者由关联自然人担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除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 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四)持有本公司 5%以上股份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认定的其他与本公 司有特殊关系,可能导致本公司利益对其倾斜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包 括持有对本公司具有重要影响的控股子公司10%以上股份的法人或其 他组织等。

第七条 公司与前条第(二)项所列主体受同一国有资产管理机

构控制的,不因此而形成关联关系,但该主体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或者半数以上的董事兼任本公司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的除外。

第八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自然人,为公司的关联自然人:

(一)直接或间接持有本公司 5%以上股份的自然人;

(二)本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三)第六条第(一)项所列关联法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 人员;

(四)本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述人士的关系密切的家庭 成员;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认定的其他与本公 司有特殊关系,可能导致本公司利益对其倾斜的自然人,包括持有对 本公司具有重要影响的控股子公司1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等。

第九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视 同公司的关联人:

(一)根据与本公司或者本公司关联人签署的协议或者作出的安 排,在协议或者安排生效后,或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将具有第六条或 者第八条规定的情形之一;

(二)过去十二个月内,曾经具有第六条或者第八条规定的情形

之一。

第十条 公司的关联交易,是指本公司或者控股子公司与本公司 关联人之间发生的可能导致转移资源或者义务的事项,包括:

(一)购买或者出售资产;

(二)对外投资(含委托理财、委托贷款等);

(三)提供财务资助;

(四)提供担保;

(五)租入或者租出资产;

(六)委托或者受托管理资产和业务;

(七)赠与或者受赠资产;

(八)债权、债务重组;

(九)签订许可使用协议;

(十)转让或者受让研究与开发项目;

(十一)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

(十二)销售产品、商品;

(十三)提供或者接受劳务;

(十四)委托或者受托销售;

(十五)在关联人的财务公司存贷款;

(十六)与关联人共同投资。

(十七)上海证券交易所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认定的其他通过 约定可能引致资源或者义务转移的事项,包括向与关联人共同投资的 公司提供大于其股权比例或投资比例的财务资助、担保以及放弃向与

关联人共同投资的公司同比例增资或优先受让权等。

第三章 关联人报备

第十一条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5%以上的股东、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应当将其与公司存在的关联关系及时告

知公司。

第十二条 公司审计委员会应当确认公司关联人名单,并及时向 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

第十三条 公司应及时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市公司专区” 在线填报或更新公司关联人名单及关联关系信息。

第十四条 公司关联自然人申报的信息包括:

(一)姓名、身份证件号码;

(二)与公司存在的关联关系说明等。

公司关联法人申报的信息包括:

(一)法人名称、法人组织机构代码;

(二)与公司存在的关联关系说明等。

第十五条 公司应当逐层揭示关联人与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说 明:

(一)控制方或股份持有方全称、组织机构代码(如有);

(二)被控制方或被投资方全称、组织机构代码(如有);

(三)控制方或投资方持有被控制方或被投资方总股本比例等。

第四章 关联交易披露及决策程序

第十六条 公司与关联自然人拟发生的交易金额在30万元以上 的关联交易(本公司提供担保除外),应当及时披露。

第十七条 公司与关联法人拟发生的交易金额在 300 万元以上, 且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 0.5%以上的关联交易(本公 司提供担保除外),应当及时披露。

第十八条公司与关联人拟发生的关联交易达到以下标准之一的, 除应当及时披露外, 还应当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一)交易金额在3000万元(受赠现金资产、单纯减免本公司

义务的债务和提供担保除外)以上,且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

绝对值5%以上的关联交易;对于达到上述标准的关联交易,若交易 的标的为公司股权,公司应当聘请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 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交易标的最近一年又一期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 计(审计截止日距协议签署日不得超过6个月);若交易标的为股权 以外的其他非现金资产,公司应当聘请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 资格的资产评估事务所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距协议签署日不得超 过一年),并将该交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二)交易金额在300万元(不含300万元)至3000万元(含

3000万元)之间或在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值的0.5%以上5% 以下时,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三)交易金额高于300万元或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的0.5% 以上的,应当由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认可后再提交董事会讨论并对 该交易是否对公司有利发表意见。

(四)公司为关联人提供担保,不论数额大小,均应当在董事会 审议通过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十九条 公司与关联人共同出资设立公司,应当以本公司的出 资额作为交易金额,适用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

第二十条 公司拟放弃向与关联人共同投资的公司同比例增资

或优先受让权的,应当以本公司放弃增资权或优先受让权所涉及的金 额为交易金额,适用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和 第十八条的规定。

公司因放弃增资权或优先受让权将导致本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

生变更的,应当以本公司拟放弃增资权或优先受让权所对应的公司的 最近一期末全部净资产为交易金额,适用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和第十 八条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公司进行“提供财务资助”、“委托理财”等关

联交易的,应当以发生额作为交易金额,适用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和 第十八条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公司进行下列关联交易的,应当按照连续十二个

月内累计计算的原则, 计算关联交易金额,分别适用第十六条、第 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

(一)与同一关联人进行的交易;

(二)与不同关联人进行的交易标的类别相关的交易。 上述同

一关联人,包括与该关联人受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直接或 间接控制的,或相互存在股权控制关系;以及由同一关联自然人担任 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已经按照累计计算原则履行股东大会决策程序的,不再纳入相关 的累计计算范围。

第二十三条 公司拟与关联人发生重大关联交易的,应当在独

立董事发表事前认可意见后,提交董事会审议。独立董事作出判断前, 可以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出具报告,作为其判断的依据。

公司审计委员会应当同时对该关联交易事项进行审核,形成书面 意见,提交董事会审议,并报告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可以聘请独立财 务顾问出具报告,作为其判断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 公司董事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关联董事应当回 避表决,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

该董事会会议由过半数的非关联董事出席即可举行,董事会会

议所作决议须经非关联董事过半数通过。出席董事会会议的非关联董 事人数不足三人的,公司应当将交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十五条 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关联股东应当 回避表决,也不得代理其他股东行使表决权。

第二十六条 公司监事会应当对关联交易的审议、表决、披露、 履行等情况进行监督并在年度报告中发表意见。

第二十七条 公司审计部门应对所有关联交易数据进行核对, 确保数据的准确。

第五章 关联交易定价

第二十八条 公司进行关联交易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关联交

易的定价政策。关联交易执行过程中,协议中交易价格等主要条款发 生重大变化的,公司应当按变更后的交易金额重新履行相应的审批程 序。

第二十九条 公司关联交易定价应当公允,参照下列原则执行:

(一)交易事项实行政府定价的,可以直接适用该价格;

(二)交易事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可以在政府指导价的范围内 合理确定交易价格;

(三)除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外,交易事项有可比的独立 第三方的市场价格或收费标准的,可以优先参考该价格或标准确定交 易价格;

(四)关联事项无可比的独立第三方市场价格的,交易定价可以 参考关联方与独立于关联方的第三方发生非关联交易价格确定;

(五)既无独立第三方的市场价格,也无独立的非关联交易价格 可供参考的,可以合理的构成价格作为定价的依据,构成价格为合理 成本费用加合理利润。

第三十条 公司按照前条第(三)项、第(四)项或者第(五)

项确定关联交易价格时,可以视不同的关联交易情形采用下列定价方 法:

(一)成本加成法,以关联交易发生的合理成本加上可比非关联 交易的毛利定价。适用于采购、销售、有形资产的转让和使用、劳务 提供、资金融通等关联交易;

(二)再销售价格法,以关联方购进商品再销售给非关联方的价 格减去可比非关联交易毛利后的金额作为关联方购进商品的公平成

交价格。适用于再销售者未对商品进行改变 外型、性能、结构或更 换商标等实质性增值加工的简单加工或单纯的购销业务;

(三)可比非受控价格法,以非关联方之间进行的与关联交易相

同或类似业务活动所收取的价格定价。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关联交易;

(四)交易净利润法,以可比非关联交易的利润水平指标确定关 联交易的净利润。适用于采购、销售、有形资产的转让和使用、劳务 提供等关联交易;

(五)利润分割法,根据本公司与其关联方对关联交易合并利润 的贡献计算各自应该分配的利润额。适用于各参与方关联交易高度整 合且难以单独评估各方交易结果的情况。

第三十一条 公司关联交易无法按上述原则和方法定价的,应当

披露该关联交易价格的确定原则及其方法,并对该定价的公允性作出 说明。

第六章 关联人及关联交易应当披露的内容

第三十二条 公司与关联人进行本制度第四章所述的关联交易, 应当以临时报告形式披露。

第三十三条 公司披露关联交易应当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下列 文件:

(一)公告文稿;

(二)与交易有关的协议或者意向书;董事会决议、决议公告文 稿;交易涉及的有权机关的批文(如适用);证券服务机构出具的专 业报告(如适用);

(三)独立董事事前认可该交易的书面文件;

(四)独立董事的意见;

(五)审计委员会的意见(如适用);

(六)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第三十四条 公司披露的关联交易公告应当包括:

(一)关联交易概述;

(二)关联人介绍;

(三)关联交易标的的基本情况;

(四)关联交易的主要内容和定价政策;

(五)该关联交易的目的以及对公司的影响;

(六)独立董事的事前认可情况和发表的独立意见;

(七)独立财务顾问的意见(如适用);

(八)审计委员会的意见(如适用);

(九)历史关联交易情况;

(十)控股股东承诺(如有)。

第三十五条 公司应在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重要事项中披露

报告期内发生的重大关联交易事项,并根据不同类型按第三十六至三 十九条的要求分别披露。

第三十六条 公司披露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应当包括:

(一)关联交易方;

(二)交易内容;

(三)定价政策;

(四)交易价格,可以获得同类交易市场价格的,应披露市场参 考价格,实际交易价格与市场参考价格差异较大的,应说明原因;

(五)交易金额及占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结算方式;

(六)大额销货退回的详细情况(如有);

(七)关联交易的必要性、持续性、选择与关联人(而非市场其 他交易方)进行交易的原因,关联交易对公司独立性的影响,公司对 关联人的依赖程度,以及相关解决措施(如有);

(八)按类别对当年度将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进行总金额预计的, 应披露日常关联交易事项在报告期内的实际履行情况(如有)。

第三十七条 公司披露与资产收购和出售相关的重大关联交易, 应当包括:

(一)关联交易方;

(二)交易内容;

(三)定价政策;

(四)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评估价值、市场公允价值和交易价格; 交易价格与账面价值或评估价值、市场公允价值差异较大的,应说明 原因;

(五)结算方式及交易对公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情况。

第三十八条 公司披露与关联人共同对外投资发生的关联交易, 应当包括:

(一)共同投资方;

(二)被投资企业的名称、主营业务、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 产、净利润;

(三)重大在建项目(如有)的进展情况。

第三十九条 公司与关联人存在债权债务往来、担保等事项的, 应当披露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公司的影响。

第七章 日常关联交易披露和决策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四十条 公司与关联人进行本制度第十条第(十一)项至第(十

五)项所列日常关联交易的,应视具体情况分别履行相应的决策程序

和披露义务。

第四十一条 首次发生日常关联交易的,公司应当与关联人订立 书面协议并及时披露, 根据协议涉及的总交易金额提交董事会或者 股东大会审议。协议没有总交易金额的,应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四十二条 各类日常关联交易数量较多的,公司可以在披露上

一年年度报告之前,按类别对公司当年度将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总金 额进行合理预计,根据预计结果提交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审议并披露。

对于预计范围内的日常关联交易,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和半年度 报告中按照第三十六条的要求进行披露。

实际执行中超出预计总金额的,公司应当根据超出金额重新提交

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审议并披露。

第四十三条 日常关联交易协议在执行过程中主要条款发生重

大变化或者在协议期满后需要续签的,公司应当将新修订或者续签的 协议,根据协议涉及的总交易金额提交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审议并及 时披露。协议没有总交易金额的,应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及时披露。

第四十四条 日常关联交易协议应当包括:

(一)定价政策和依据;

(二)交易价格;

(三)交易总量区间或者交易总量的确定方法;

(四)付款时间和方式;

(五)与前三年同类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的比较;

(六)其他应当披露的主要条款。

第四十五条 公司与关联人签订的日常关联交易协议期限超过

三年的,应当每三年根据本制度的规定重新履行相关决策程序和披露 义务。

第八章 溢价购买关联人资产的特别规定

第四十六条 公司拟购买关联人资产的价格超过账面值100%的

重大关联交易,公司除公告溢价原因外,应当为股东参加股东大会提 供网络投票或者其他投票的便利方式,并应当遵守第四十七条至第五 十条的规定。

第四十七条 公司应当提供拟购买资产的盈利预测报告。盈利预

测报告应当经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 公司无法提供盈利预测报告的,应当说明原因,在关联交易公告中作 出风险提示,并详细分析本次关联交易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未来发 展的影响。

第四十八条 公司以现金流量折现法、假设开发法等基于未来

收益预期的估值方法对拟购买资产进行评估并作为定价依据的,应当 在关联交易实施完毕后连续三年的年度报告中披露相关资产的实际 盈利数与利润预测数的差异,并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审核意见。 公司应当与关联人就相关资产实际盈利数不足利润预测数的情况签 订明确可行的补偿协议。

第四十九条 公司以现金流量折现法或假设开发法等估值方法

对拟购买资产进行评估并作为定价依据的,应当披露运用包含上述方 法在内的两种以上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的相关数据,独立董事应当对评 估机构的独立性、评估假设前提的合理性和评估定价的公允性发表意 见。

第五十条 公司审计委员会应当对上述关联交易发表意见,包括:

(一)意见所依据的理由及其考虑因素;

(二)交易定价是否公允合理,是否符合本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 利益;

(三)向非关联董事和非关联股东提出同意或者否决该项关联交

易的建议。审计委员会作出判断前,可以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出具报告, 作为其判断的依据。

第九章 关联交易披露和决策程序的豁免

第五十一条 公司与关联人进行下列交易,可以免予按照关联 交易的方式进行审议和披露:

(一)一方以现金认购另一方公开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或企业 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或者其他衍生品种;

(二)一方作为承销团成员承销另一方公开发行的股票、公司债 券或企业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或者其他衍生品种;

(三)一方依据另一方股东大会决议领取股息、红利或者报酬。

第五十二条 公司与关联人进行下述交易,应当向上海证券交

易所申请豁免按照关联交易的方式进行审议和披露:

(一)因一方参与面向不特定对象进行的公开招标、公开拍卖等 活动所导致的关联交易;

(二)一方与另一方之间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的定价为国家规定 的。

第五十三条 公司与关联人共同出资设立公司达到重大关联交

易的标准,所有出资方均以现金出资,并按照出资比例确定各方在所 设立公司的股权比例的,公司可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豁免提交股 东大会审议。

第五十四条 关联人向公司提供财务资助,财务资助的利率水平

不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且公司对该项财务资 助无相应抵押或担保的,公司可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豁免按照关 联交易的方式进行审议和披露。

关联人向公司提供担保,且公司未提供反担保的,参照上款规定 执行。

第五十五条 同一自然人同时担任本公司和其他法人或组织的

独立董事且不存在其他构成关联人情形的,该法人或组织与本公司进 行交易,公司可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豁免按照关联交易的方式进 行审议和披露。

第五十六条 公司拟披露的关联交易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

者上海证券交易所认可的其他情形,按本制度披露或者履行相关义务

可能导致其违反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或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公 司可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豁免按本制度披露或者履行相关义务。

第十章 公司与关联人的资金往来限制性规定

第五十七条 公司与关联人发生的经营性资金往来,不得占用公

司资金,公司不得为关联人垫支工资、福利、保险、广告等期间费用,

也不得互相代为承担成本和其他支出。

第五十八条 公司不得以下列方式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给 关联人使用:

1、有偿或无偿地拆借公司的资金给关联人使用;

2、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关联人提供资金;

3、委托关联人进行投资活动;

4、为关联人开具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

5、代关联人偿还债务。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五十九条 本制度所指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年

满十八周岁的子女及其配偶、父母及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 配偶的兄弟姐妹、子女配偶的父母。

第六十条 本制度所指公司关联董事,系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董事:

(一)为交易对方;

(二)为交易对方的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人;

(三)在交易对方任职,或者在能直接或间接控制该交易对方的 法人或其他组织、该交易对方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任 职;

(四)为交易对方或者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人的关系密切的家庭 成员;

(五)为交易对方或者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人的董事、监事或高 级管理人员的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六)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本公司认定的与本公司 存在利益冲突可能影响其独立商业判断的董事。

第六十一条 本制度所指公司关联股东,系指具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股东:

(一)为交易对方;

(二)为交易对方的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人;

(三)被交易对方直接或者间接控制;

(四)与交易对方受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直接或间接 控制;

(五)因与交易对方或者其关联人存在尚未履行完毕的股权转让 协议或者其他协议而 使其表决权受到限制和影响的股东;

(六)中国证监会或者上海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可能造成本公司利 益对其倾斜的股东。

第六十二条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自公司股东大会

审议通过后实施,修改亦同,原《公司关联交易制度(2008年修订)》 同时废止。

浙江海越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交易制度

(2014年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浙江海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或

“本公司”)关联交易,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公 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 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施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 件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关联交易应当定价公允、决策程序合规、信息披露

规范。公司应当积极通过资产重组、整体上市等方式减少关联交易。

第三条 公司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履行公司关联交易控制 和日常管理的职责。

第四条 公司临时报告和定期报告中非财务报告部分的关联人

及关联交易的披露应当遵守《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 规定。定期报告中财务报告部分的关联人及关联交易的披露应当遵守 《企业会计准则第 36号—关联方披露》及相关规定。

第二章 关联人及关联交易认定

第五条 公司的关联人包括关联法人和关联自然人。

第六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公司的关联 法人:

(一)直接或者间接控制本公司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由上述第(一)项所列主体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除本公司

及控股子公司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三)由第八条所列本公司的关联自然人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 或者由关联自然人担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除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 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四)持有本公司 5%以上股份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认定的其他与本公 司有特殊关系,可能导致本公司利益对其倾斜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包 括持有对本公司具有重要影响的控股子公司10%以上股份的法人或其 他组织等。

第七条 公司与前条第(二)项所列主体受同一国有资产管理机

构控制的,不因此而形成关联关系,但该主体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或者半数以上的董事兼任本公司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的除外。

第八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自然人,为公司的关联自然人:

(一)直接或间接持有本公司 5%以上股份的自然人;

(二)本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三)第六条第(一)项所列关联法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 人员;

(四)本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述人士的关系密切的家庭 成员;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认定的其他与本公 司有特殊关系,可能导致本公司利益对其倾斜的自然人,包括持有对 本公司具有重要影响的控股子公司1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等。

第九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视 同公司的关联人:

(一)根据与本公司或者本公司关联人签署的协议或者作出的安 排,在协议或者安排生效后,或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将具有第六条或 者第八条规定的情形之一;

(二)过去十二个月内,曾经具有第六条或者第八条规定的情形

之一。

第十条 公司的关联交易,是指本公司或者控股子公司与本公司 关联人之间发生的可能导致转移资源或者义务的事项,包括:

(一)购买或者出售资产;

(二)对外投资(含委托理财、委托贷款等);

(三)提供财务资助;

(四)提供担保;

(五)租入或者租出资产;

(六)委托或者受托管理资产和业务;

(七)赠与或者受赠资产;

(八)债权、债务重组;

(九)签订许可使用协议;

(十)转让或者受让研究与开发项目;

(十一)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

(十二)销售产品、商品;

(十三)提供或者接受劳务;

(十四)委托或者受托销售;

(十五)在关联人的财务公司存贷款;

(十六)与关联人共同投资。

(十七)上海证券交易所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认定的其他通过 约定可能引致资源或者义务转移的事项,包括向与关联人共同投资的 公司提供大于其股权比例或投资比例的财务资助、担保以及放弃向与

关联人共同投资的公司同比例增资或优先受让权等。

第三章 关联人报备

第十一条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5%以上的股东、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应当将其与公司存在的关联关系及时告

知公司。

第十二条 公司审计委员会应当确认公司关联人名单,并及时向 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

第十三条 公司应及时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市公司专区” 在线填报或更新公司关联人名单及关联关系信息。

第十四条 公司关联自然人申报的信息包括:

(一)姓名、身份证件号码;

(二)与公司存在的关联关系说明等。

公司关联法人申报的信息包括:

(一)法人名称、法人组织机构代码;

(二)与公司存在的关联关系说明等。

第十五条 公司应当逐层揭示关联人与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说 明:

(一)控制方或股份持有方全称、组织机构代码(如有);

(二)被控制方或被投资方全称、组织机构代码(如有);

(三)控制方或投资方持有被控制方或被投资方总股本比例等。

第四章 关联交易披露及决策程序

第十六条 公司与关联自然人拟发生的交易金额在30万元以上 的关联交易(本公司提供担保除外),应当及时披露。

第十七条 公司与关联法人拟发生的交易金额在 300 万元以上, 且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 0.5%以上的关联交易(本公 司提供担保除外),应当及时披露。

第十八条公司与关联人拟发生的关联交易达到以下标准之一的, 除应当及时披露外, 还应当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一)交易金额在3000万元(受赠现金资产、单纯减免本公司

义务的债务和提供担保除外)以上,且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

绝对值5%以上的关联交易;对于达到上述标准的关联交易,若交易 的标的为公司股权,公司应当聘请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 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交易标的最近一年又一期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 计(审计截止日距协议签署日不得超过6个月);若交易标的为股权 以外的其他非现金资产,公司应当聘请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 资格的资产评估事务所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距协议签署日不得超 过一年),并将该交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二)交易金额在300万元(不含300万元)至3000万元(含

3000万元)之间或在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值的0.5%以上5% 以下时,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三)交易金额高于300万元或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的0.5% 以上的,应当由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认可后再提交董事会讨论并对 该交易是否对公司有利发表意见。

(四)公司为关联人提供担保,不论数额大小,均应当在董事会 审议通过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十九条 公司与关联人共同出资设立公司,应当以本公司的出 资额作为交易金额,适用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

第二十条 公司拟放弃向与关联人共同投资的公司同比例增资

或优先受让权的,应当以本公司放弃增资权或优先受让权所涉及的金 额为交易金额,适用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和 第十八条的规定。

公司因放弃增资权或优先受让权将导致本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

生变更的,应当以本公司拟放弃增资权或优先受让权所对应的公司的 最近一期末全部净资产为交易金额,适用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和第十 八条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公司进行“提供财务资助”、“委托理财”等关

联交易的,应当以发生额作为交易金额,适用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和 第十八条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公司进行下列关联交易的,应当按照连续十二个

月内累计计算的原则, 计算关联交易金额,分别适用第十六条、第 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

(一)与同一关联人进行的交易;

(二)与不同关联人进行的交易标的类别相关的交易。 上述同

一关联人,包括与该关联人受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直接或 间接控制的,或相互存在股权控制关系;以及由同一关联自然人担任 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已经按照累计计算原则履行股东大会决策程序的,不再纳入相关 的累计计算范围。

第二十三条 公司拟与关联人发生重大关联交易的,应当在独

立董事发表事前认可意见后,提交董事会审议。独立董事作出判断前, 可以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出具报告,作为其判断的依据。

公司审计委员会应当同时对该关联交易事项进行审核,形成书面 意见,提交董事会审议,并报告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可以聘请独立财 务顾问出具报告,作为其判断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 公司董事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关联董事应当回 避表决,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

该董事会会议由过半数的非关联董事出席即可举行,董事会会

议所作决议须经非关联董事过半数通过。出席董事会会议的非关联董 事人数不足三人的,公司应当将交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十五条 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关联股东应当 回避表决,也不得代理其他股东行使表决权。

第二十六条 公司监事会应当对关联交易的审议、表决、披露、 履行等情况进行监督并在年度报告中发表意见。

第二十七条 公司审计部门应对所有关联交易数据进行核对, 确保数据的准确。

第五章 关联交易定价

第二十八条 公司进行关联交易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关联交

易的定价政策。关联交易执行过程中,协议中交易价格等主要条款发 生重大变化的,公司应当按变更后的交易金额重新履行相应的审批程 序。

第二十九条 公司关联交易定价应当公允,参照下列原则执行:

(一)交易事项实行政府定价的,可以直接适用该价格;

(二)交易事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可以在政府指导价的范围内 合理确定交易价格;

(三)除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外,交易事项有可比的独立 第三方的市场价格或收费标准的,可以优先参考该价格或标准确定交 易价格;

(四)关联事项无可比的独立第三方市场价格的,交易定价可以 参考关联方与独立于关联方的第三方发生非关联交易价格确定;

(五)既无独立第三方的市场价格,也无独立的非关联交易价格 可供参考的,可以合理的构成价格作为定价的依据,构成价格为合理 成本费用加合理利润。

第三十条 公司按照前条第(三)项、第(四)项或者第(五)

项确定关联交易价格时,可以视不同的关联交易情形采用下列定价方 法:

(一)成本加成法,以关联交易发生的合理成本加上可比非关联 交易的毛利定价。适用于采购、销售、有形资产的转让和使用、劳务 提供、资金融通等关联交易;

(二)再销售价格法,以关联方购进商品再销售给非关联方的价 格减去可比非关联交易毛利后的金额作为关联方购进商品的公平成

交价格。适用于再销售者未对商品进行改变 外型、性能、结构或更 换商标等实质性增值加工的简单加工或单纯的购销业务;

(三)可比非受控价格法,以非关联方之间进行的与关联交易相

同或类似业务活动所收取的价格定价。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关联交易;

(四)交易净利润法,以可比非关联交易的利润水平指标确定关 联交易的净利润。适用于采购、销售、有形资产的转让和使用、劳务 提供等关联交易;

(五)利润分割法,根据本公司与其关联方对关联交易合并利润 的贡献计算各自应该分配的利润额。适用于各参与方关联交易高度整 合且难以单独评估各方交易结果的情况。

第三十一条 公司关联交易无法按上述原则和方法定价的,应当

披露该关联交易价格的确定原则及其方法,并对该定价的公允性作出 说明。

第六章 关联人及关联交易应当披露的内容

第三十二条 公司与关联人进行本制度第四章所述的关联交易, 应当以临时报告形式披露。

第三十三条 公司披露关联交易应当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下列 文件:

(一)公告文稿;

(二)与交易有关的协议或者意向书;董事会决议、决议公告文 稿;交易涉及的有权机关的批文(如适用);证券服务机构出具的专 业报告(如适用);

(三)独立董事事前认可该交易的书面文件;

(四)独立董事的意见;

(五)审计委员会的意见(如适用);

(六)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第三十四条 公司披露的关联交易公告应当包括:

(一)关联交易概述;

(二)关联人介绍;

(三)关联交易标的的基本情况;

(四)关联交易的主要内容和定价政策;

(五)该关联交易的目的以及对公司的影响;

(六)独立董事的事前认可情况和发表的独立意见;

(七)独立财务顾问的意见(如适用);

(八)审计委员会的意见(如适用);

(九)历史关联交易情况;

(十)控股股东承诺(如有)。

第三十五条 公司应在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重要事项中披露

报告期内发生的重大关联交易事项,并根据不同类型按第三十六至三 十九条的要求分别披露。

第三十六条 公司披露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应当包括:

(一)关联交易方;

(二)交易内容;

(三)定价政策;

(四)交易价格,可以获得同类交易市场价格的,应披露市场参 考价格,实际交易价格与市场参考价格差异较大的,应说明原因;

(五)交易金额及占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结算方式;

(六)大额销货退回的详细情况(如有);

(七)关联交易的必要性、持续性、选择与关联人(而非市场其 他交易方)进行交易的原因,关联交易对公司独立性的影响,公司对 关联人的依赖程度,以及相关解决措施(如有);

(八)按类别对当年度将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进行总金额预计的, 应披露日常关联交易事项在报告期内的实际履行情况(如有)。

第三十七条 公司披露与资产收购和出售相关的重大关联交易, 应当包括:

(一)关联交易方;

(二)交易内容;

(三)定价政策;

(四)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评估价值、市场公允价值和交易价格; 交易价格与账面价值或评估价值、市场公允价值差异较大的,应说明 原因;

(五)结算方式及交易对公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情况。

第三十八条 公司披露与关联人共同对外投资发生的关联交易, 应当包括:

(一)共同投资方;

(二)被投资企业的名称、主营业务、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 产、净利润;

(三)重大在建项目(如有)的进展情况。

第三十九条 公司与关联人存在债权债务往来、担保等事项的, 应当披露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公司的影响。

第七章 日常关联交易披露和决策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四十条 公司与关联人进行本制度第十条第(十一)项至第(十

五)项所列日常关联交易的,应视具体情况分别履行相应的决策程序

和披露义务。

第四十一条 首次发生日常关联交易的,公司应当与关联人订立 书面协议并及时披露, 根据协议涉及的总交易金额提交董事会或者 股东大会审议。协议没有总交易金额的,应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四十二条 各类日常关联交易数量较多的,公司可以在披露上

一年年度报告之前,按类别对公司当年度将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总金 额进行合理预计,根据预计结果提交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审议并披露。

对于预计范围内的日常关联交易,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和半年度 报告中按照第三十六条的要求进行披露。

实际执行中超出预计总金额的,公司应当根据超出金额重新提交

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审议并披露。

第四十三条 日常关联交易协议在执行过程中主要条款发生重

大变化或者在协议期满后需要续签的,公司应当将新修订或者续签的 协议,根据协议涉及的总交易金额提交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审议并及 时披露。协议没有总交易金额的,应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及时披露。

第四十四条 日常关联交易协议应当包括:

(一)定价政策和依据;

(二)交易价格;

(三)交易总量区间或者交易总量的确定方法;

(四)付款时间和方式;

(五)与前三年同类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的比较;

(六)其他应当披露的主要条款。

第四十五条 公司与关联人签订的日常关联交易协议期限超过

三年的,应当每三年根据本制度的规定重新履行相关决策程序和披露 义务。

第八章 溢价购买关联人资产的特别规定

第四十六条 公司拟购买关联人资产的价格超过账面值100%的

重大关联交易,公司除公告溢价原因外,应当为股东参加股东大会提 供网络投票或者其他投票的便利方式,并应当遵守第四十七条至第五 十条的规定。

第四十七条 公司应当提供拟购买资产的盈利预测报告。盈利预

测报告应当经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 公司无法提供盈利预测报告的,应当说明原因,在关联交易公告中作 出风险提示,并详细分析本次关联交易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未来发 展的影响。

第四十八条 公司以现金流量折现法、假设开发法等基于未来

收益预期的估值方法对拟购买资产进行评估并作为定价依据的,应当 在关联交易实施完毕后连续三年的年度报告中披露相关资产的实际 盈利数与利润预测数的差异,并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审核意见。 公司应当与关联人就相关资产实际盈利数不足利润预测数的情况签 订明确可行的补偿协议。

第四十九条 公司以现金流量折现法或假设开发法等估值方法

对拟购买资产进行评估并作为定价依据的,应当披露运用包含上述方 法在内的两种以上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的相关数据,独立董事应当对评 估机构的独立性、评估假设前提的合理性和评估定价的公允性发表意 见。

第五十条 公司审计委员会应当对上述关联交易发表意见,包括:

(一)意见所依据的理由及其考虑因素;

(二)交易定价是否公允合理,是否符合本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 利益;

(三)向非关联董事和非关联股东提出同意或者否决该项关联交

易的建议。审计委员会作出判断前,可以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出具报告, 作为其判断的依据。

第九章 关联交易披露和决策程序的豁免

第五十一条 公司与关联人进行下列交易,可以免予按照关联 交易的方式进行审议和披露:

(一)一方以现金认购另一方公开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或企业 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或者其他衍生品种;

(二)一方作为承销团成员承销另一方公开发行的股票、公司债 券或企业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或者其他衍生品种;

(三)一方依据另一方股东大会决议领取股息、红利或者报酬。

第五十二条 公司与关联人进行下述交易,应当向上海证券交

易所申请豁免按照关联交易的方式进行审议和披露:

(一)因一方参与面向不特定对象进行的公开招标、公开拍卖等 活动所导致的关联交易;

(二)一方与另一方之间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的定价为国家规定 的。

第五十三条 公司与关联人共同出资设立公司达到重大关联交

易的标准,所有出资方均以现金出资,并按照出资比例确定各方在所 设立公司的股权比例的,公司可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豁免提交股 东大会审议。

第五十四条 关联人向公司提供财务资助,财务资助的利率水平

不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且公司对该项财务资 助无相应抵押或担保的,公司可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豁免按照关 联交易的方式进行审议和披露。

关联人向公司提供担保,且公司未提供反担保的,参照上款规定 执行。

第五十五条 同一自然人同时担任本公司和其他法人或组织的

独立董事且不存在其他构成关联人情形的,该法人或组织与本公司进 行交易,公司可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豁免按照关联交易的方式进 行审议和披露。

第五十六条 公司拟披露的关联交易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

者上海证券交易所认可的其他情形,按本制度披露或者履行相关义务

可能导致其违反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或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公 司可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豁免按本制度披露或者履行相关义务。

第十章 公司与关联人的资金往来限制性规定

第五十七条 公司与关联人发生的经营性资金往来,不得占用公

司资金,公司不得为关联人垫支工资、福利、保险、广告等期间费用,

也不得互相代为承担成本和其他支出。

第五十八条 公司不得以下列方式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给 关联人使用:

1、有偿或无偿地拆借公司的资金给关联人使用;

2、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关联人提供资金;

3、委托关联人进行投资活动;

4、为关联人开具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

5、代关联人偿还债务。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五十九条 本制度所指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年

满十八周岁的子女及其配偶、父母及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 配偶的兄弟姐妹、子女配偶的父母。

第六十条 本制度所指公司关联董事,系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董事:

(一)为交易对方;

(二)为交易对方的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人;

(三)在交易对方任职,或者在能直接或间接控制该交易对方的 法人或其他组织、该交易对方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任 职;

(四)为交易对方或者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人的关系密切的家庭 成员;

(五)为交易对方或者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人的董事、监事或高 级管理人员的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六)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本公司认定的与本公司 存在利益冲突可能影响其独立商业判断的董事。

第六十一条 本制度所指公司关联股东,系指具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股东:

(一)为交易对方;

(二)为交易对方的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人;

(三)被交易对方直接或者间接控制;

(四)与交易对方受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直接或间接 控制;

(五)因与交易对方或者其关联人存在尚未履行完毕的股权转让 协议或者其他协议而 使其表决权受到限制和影响的股东;

(六)中国证监会或者上海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可能造成本公司利 益对其倾斜的股东。

第六十二条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自公司股东大会

审议通过后实施,修改亦同,原《公司关联交易制度(2008年修订)》 同时废止。


相关内容

  • 2009网络交易服务规范,公告2009年第21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络交易服务规范,公告2009年第21号 ,2009-04-02 标准编号: SB/T 10519-2009 标准名称:网络交易服务规范 实施日期:2009年12月1日 范围 本标准针对电子商务B2B.B2C和C2C模式的特点,规定了各模式中网络交易方.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网络 ...

  • 我国股票市场T+1交易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 摘要:股票市场作为重要的资本市场,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国股票市场交易制度经历了从T+0交易且无涨跌停板制度到现行的T+1交易且涨跌10%的交易制度,这对我国的股票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股指期货.ETF套利.融资融券等新型交易手段的出现,这种T+1的 ...

  • 场外市场业务-3
  • 本期专辑Highlights 浅析建立统一监管的 场外交易市场 在 01 年1月份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针对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证监会领导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阳光化.规范化的股份转让平台. 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础层次,建设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做市商的发展
  • 做市商制度(Market Maker Rule)出现在金融市场时间并不长.几十年来,虽然其立足于金融市场的目的和作用没有改变,但作为其外在的特征一直处于演变过程中.关于做市商制度的定义,一般都是针对证券市场,且是描述性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描述一: 做市商制度是由做市商对其登记做市的证券报出买卖双 ...

  • 新制度经济学
  •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目录 [隐藏] 1 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2 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3 新制度经济学兴起的原因 4 新制度经济学兴起的表现 5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6 新制 ...

  • 修订版股指期货交易规则
  •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修订版股指期货交易规则点评 [主要观点] ¾ 1月19 日下午,中金所发布了股指期货交易规则及其实施细则修订稿和沪 深300 股指期货合约征求意见稿.此次征求意见的范围包括中金所的<交 易规则>.<交易细则>.<结算细则>.<结 ...

  •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
  •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全 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 9号--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2008] 9号 为进一步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平交易制度,保证同一公司管理的不同投资组合得到公平对待,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我会制定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

  • 论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
  • <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10期 论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 期海明1,堵婧2 (1.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昆明650000:2.星耀集团集团办公室,昆明650224) 摘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大量存在.由于其"蜀t,y/剑"的作用,导 ...

  • 新.老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 作者:黄少安张卫国 江海学刊 2007年02期 一般认为,制度经济学派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以凡勃伦.康芒斯和密契尔等为代表的制度学派(Institutionalism或the Institutional School),制度主义.老制度主义.旧制度主 ...

  • 包不同: 做市商交易制度解密(10.6.5)
  • 我们国内目前的证券期货交易,采用的都是竞价交易制度--投资者通过网络,把买卖指令传输到交易所,交易所的电脑主机根据时间优先.价格优先的原则,将买卖指令撮合成交,形成连续的成交价格.根据这种交易方式下价格的形成机理,又可以叫做指令驱动(Order driven)制度. 而国外在100年前没有电脑的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