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取得区域农业竞争优势,每个区域应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因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地理条件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自然条件 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无霜期从南部的180天到最北部的80天左右。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且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的生产类型。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由图4.3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从而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社会、经济条件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不仅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而且一些工业部门本身就是以农产品为原料,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共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这一方面使得东北地区农业规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人居耕地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倍多。另一方面,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农业布局特点

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差异。因地制宜地组织农业生产,就形成区域内各具特点的农业布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散大农业生产区域。

·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比例逐渐减少。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往北逐渐增多。睡到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以及东部山区的和骨盆底。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大小兴安岭是我过最大的林区。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放牧畜牧业区,并且农牧和林牧结合条件良好,是重要的羊、牛、马畜牧生产基地。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是闻名国内的良种。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条件。

此外,广大农区的舍饲养木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0世纪50年代之前,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大部分地区还是未开垦的荒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相继在这里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共开垦荒地数百万公顷,农场的经营规模达上万公顷。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粮食生产约占总播种面积的65%,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

自20世纪以来,级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例如,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

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东北地区有条件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

·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其农业发展重点是: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其牧业发展的重点是: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

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河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因素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二发展区域农业的目的

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1 我国东北地区区域农业发展

一、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1.位置、范围(纬度高、临海)

2.自然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冷夏暖,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一熟。(气候条件制约着农业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注意内部差异。——注意积温

地形、土壤条件: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黑钙土)黑土: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3.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发达→提供机械、化肥;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开发晚、人口密度低→大规模开发(商品开发)

二、农业布局特点

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水平分布状况;图4.5地形影响气温、降水。 三大平原之首——松嫩平原。

种植作物:小麦:北方,春天种植,春小麦;水稻南方、东部,靠海,降水多。

三大林区之首。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人少地多→可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术业有专攻→专业化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混合农业方向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取得区域农业竞争优势,每个区域应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因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地理条件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自然条件 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无霜期从南部的180天到最北部的80天左右。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且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的生产类型。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由图4.3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从而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社会、经济条件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不仅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而且一些工业部门本身就是以农产品为原料,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共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这一方面使得东北地区农业规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人居耕地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倍多。另一方面,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农业布局特点

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差异。因地制宜地组织农业生产,就形成区域内各具特点的农业布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散大农业生产区域。

·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比例逐渐减少。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往北逐渐增多。睡到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以及东部山区的和骨盆底。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大小兴安岭是我过最大的林区。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放牧畜牧业区,并且农牧和林牧结合条件良好,是重要的羊、牛、马畜牧生产基地。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是闻名国内的良种。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条件。

此外,广大农区的舍饲养木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0世纪50年代之前,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大部分地区还是未开垦的荒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相继在这里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共开垦荒地数百万公顷,农场的经营规模达上万公顷。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粮食生产约占总播种面积的65%,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

自20世纪以来,级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例如,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

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东北地区有条件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

·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其农业发展重点是: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其牧业发展的重点是: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

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河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因素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二发展区域农业的目的

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1 我国东北地区区域农业发展

一、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1.位置、范围(纬度高、临海)

2.自然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冷夏暖,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一熟。(气候条件制约着农业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注意内部差异。——注意积温

地形、土壤条件: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黑钙土)黑土: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3.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发达→提供机械、化肥;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开发晚、人口密度低→大规模开发(商品开发)

二、农业布局特点

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水平分布状况;图4.5地形影响气温、降水。 三大平原之首——松嫩平原。

种植作物:小麦:北方,春天种植,春小麦;水稻南方、东部,靠海,降水多。

三大林区之首。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人少地多→可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术业有专攻→专业化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混合农业方向


相关内容

  • 统筹区域发展
  • 统筹区域发展 学号:B10011402 姓名:王梦美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全局出发全面综合地考虑区域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以政府资源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各区域在发挥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发展,合理控制区域间发展差距,有重点地治理区域问题,逐步协调区域 ...

  • 积极推进余慈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考
  • 由余姚.慈溪两市组成的余慈区域地处宁波市北部.杭州湾南岸,是宁波重要的发展区域,总面积2681平方公里,总人口272万,城市化水平49.6%.2006年,余姚.慈溪两市生产总值合计790亿元,约占宁波全市的28%,两市在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县(市)中分别位居第18位和第14位,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 ...

  • 区域经济学课程讲义
  • 绪论 主要内容:绪论主要解决四个问题:(1)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来源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2)区域经济学研究什么?怎样研究?(3)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如何?(4)区域经济学同哪些学科关系比较密切?有何关系? 重点:绪论的重点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关于研究对象,有许多种观点,课堂上介 ...

  • 区域平衡发展优势理论探讨
  • 作者:袁政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01期 [中图分类号]D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20(2010)05-0666-07 经济学有一个常识性的结论:如果一个社会收入差异很大,其社会消费力为A:如果还是这个社会,收入差异很小,其社会消费力为B,那么显然有B&g ...

  • 发展区域经济壮大经济区域
  •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区域经济正在打破国际.省际.市际.县际界限而呈现出新的竞争态势,经济区域的强弱已成为衡量区域经济是否具有现实的和潜在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成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科学把握区域经济在新一轮竞争的主动权,使经济区域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将区域优 ...

  •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
  • 知识点一: 1. 区域科学:区域科学是一门有关区域或空间系统的治理.开发.管理的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 2. 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3. 适度人口:指对一国或地区发展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 劳动地域分工:社会 ...

  •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 区域:是指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1地球表面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2区域具有一定范围和界线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区域的划分:按概念划分:一种是区域内部空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此来区别其他区域, ...

  • 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区域协调内涵诠释
  • 摘要: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强的非均衡依赖性,或者说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在产业关联紧密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达到市场机会公平的过程.非均衡发展一般受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市场作用和政府干预三种力量的影响.无论非均衡发展效应的好坏是三者综 ...

  • 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_李援
  • 现代经济信息 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李 援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日益提升,但是,依然存在着资本缺乏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也不甚均衡.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区域社会稳定以及提升区域人民生活水平,而这些 ...

  •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学习体会
  •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学习体会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