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爱的教育中健康成长

  摘要:有爱才有教育,爱能使孩子受用终生,教师只有更多地给予孩子爱,让他们在爱的怀抱中成长,他才能更多地感受到爱,并学会把爱传递给他人。尊重人格,维护自尊心;找准切入点,树立自信心;善待和表扬,化腐朽为神奇。  关键词:孩子;爱;教育;健康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泰戈尔的美丽诗句形象地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尤其在对待缺乏甚至丧失进取心的学生问题上,一味的批评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深切的关怀和浓浓的师爱则会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教育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记得我们班曾有个叫小晨的同学,家长忙于工作,疏于管理、照顾孩子,尤其缺乏心灵的沟通,当出现问题时,非打即骂,方式粗暴,造成孩子孤僻、有攻击性,课堂上常左顾右盼,精力不集中,课余时间老是“招惹是非”,违纪是家常便饭,一段时间后,原本成绩和表现还处于中游水平的小晨成绩一落千丈,进取心也荡然无存,几乎所有的任课老师都非常头痛,不知所措。作为班主任,我当然把抓他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最初,采取批评的方式,生气时,甚至是言辞激烈狂风暴雨似的训斥,但这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反而引起他更强烈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不配合老师的工作,简直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劲头了。  怎么办呢?静下心来,我冥思苦想:听之任之,姑息迁就?推波助澜,劝其退学?交给学校和家长,不管不问?这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也对不起做老师的良知,如何突破呢?想起在集体活动中,每当我们班取得好成绩时,他总是异常激动和兴奋;打扫卫生时不怕脏不怕累;见到师长老远就打招呼……这样想来,他身上有许多的闪光点,他的表现只不过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和情感的交流才出现行为偏差,造成目前的状况,做出那些违反纪律的事,其实是想引起他人的关注,表面上看来他对什么都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事实上他很在意大家对自己的看法,于是,便从培养他的责任心入手,委任他为班级卫生委员,负责班级卫生打扫与监督工作,想不到他干的有声有色,还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每周一次的级部卫生情况反馈表上,我们班那一栏都记录着“良好”二字,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几次找他谈心,肯定他为班集体所做的贡献,更放手让他抓班级卫生管理工作,他的干劲更足了,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学习态度也有了变化!课堂听课用心了,作业也交的及时了,有时还能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问题。  此后,我用心的观察他一点一滴的进步,激励他不断前进,同时,要求家长配合,赏识孩子的优点,维护其自尊心,慢慢地,小晨变了,学习努力了,违纪现象几乎不见了,与家长的关系融洽了,从大家眼中的“不思进取”变成了负责任有强烈集体荣誉感有进取精神的孩子。爱的付出让孩子找回了自尊,步入人生发展的健康之路!这使我认识到教育的契机其实无处不在,只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善于思考,就可以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通过小晨的事例,我认为要做好缺乏甚至丧失进取心的学生的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人格,维护自尊心  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少年时期会强烈地感到需要看重自己。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他们有一种“我长大了”的成人感,由此而来的自尊心越来越强,他们渴望自己的能力、品格能为集体接受,在集体生活中受到尊重;他们最苦恼的,往往是在集体中感到孤立,受到冷落。所以,老师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决不能讽刺挖苦,不许体罚或变相体罚,不要打骂学生,更禁止侮辱人格,批评时要采用正确方法,在和风细雨中给学生以教诲,帮他们分析错误所在,使他们能展开自我批评,自觉维护自己的自尊心,积极进取,追求上进。  二、找准切入点,树立自信心  这一部分学生往往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或者限于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向前再进一步,于是得过且过,久而久之,进取心便消磨殆尽。要让他们重新树立进取心,必须找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些恰恰是树立自信心的“支点”,也是激励他们进取的切入点。当他们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不过多关注自己的缺点和劣势时,自信心就会增强,这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当充满自信的孩子开始生活和学习,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时,就会给他带来无限的喜悦,产生前进的动力,激发潜能和创造力,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三、善待和表扬,化腐朽为神奇  有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还有人说:“爱心是通向教育艺术殿堂的通行证”。我们现在提倡的“民主、尊重、信任、赏识、激励”学生的教育理念;“多表扬、少批评,先表扬、后批评,寓批评于表扬中”的教育方法,其核心都缘于对学生的爱,正是有了这种爱,才会使教育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奇妙效果。对待学生应该拿起表扬的武器,善待和表扬能够激起学生的上进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有着其他工作无法比拟的复杂性、艰巨性与长期性,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教育必须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心田,深深的关怀和爱护,会把教育变成载歌载舞的水,让学生在爱的阳光里积极进取和前行!  爱心是水,滋润着你我的心田;爱心是金钥匙,能够打开孩子的心灵窗户;爱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  爱孩子就是要给他空间,给他时间,等待他自己慢慢放松和适应 。这样,他才能真正感觉到在教室里玩就像在家玩一样,才会亲近老师,才会向老师打开心灵之门。爱能使孩子受用终生,教师只有更多地给予孩子爱,让他们在爱的怀抱中成长,他才能更多地感受到爱,并学会把爱传递给他人。我们要把爱的种子播洒在幼儿的心间,让其生根发芽。  爱的教育并不是单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而是需要家庭、社区、孩子的多向沟通。把爱真正的落实到孩子的品质当中,实践当中。更要把幼儿在爱的教育中所获得如何付出爱的快乐,潜移默化的引申到班级集体管理教育中,构筑孩子快乐成长的精神桥梁。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爱犹如航海中的一盏明灯,犹如万紫千红中的衬绿,告诉我们,在漫长的教育生涯,班级管理教育中不断的创新更前位,更具有影响力的关爱,让孩子们的精神桥梁越筑越牢固。

  摘要:有爱才有教育,爱能使孩子受用终生,教师只有更多地给予孩子爱,让他们在爱的怀抱中成长,他才能更多地感受到爱,并学会把爱传递给他人。尊重人格,维护自尊心;找准切入点,树立自信心;善待和表扬,化腐朽为神奇。  关键词:孩子;爱;教育;健康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泰戈尔的美丽诗句形象地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尤其在对待缺乏甚至丧失进取心的学生问题上,一味的批评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深切的关怀和浓浓的师爱则会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教育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记得我们班曾有个叫小晨的同学,家长忙于工作,疏于管理、照顾孩子,尤其缺乏心灵的沟通,当出现问题时,非打即骂,方式粗暴,造成孩子孤僻、有攻击性,课堂上常左顾右盼,精力不集中,课余时间老是“招惹是非”,违纪是家常便饭,一段时间后,原本成绩和表现还处于中游水平的小晨成绩一落千丈,进取心也荡然无存,几乎所有的任课老师都非常头痛,不知所措。作为班主任,我当然把抓他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最初,采取批评的方式,生气时,甚至是言辞激烈狂风暴雨似的训斥,但这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反而引起他更强烈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不配合老师的工作,简直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劲头了。  怎么办呢?静下心来,我冥思苦想:听之任之,姑息迁就?推波助澜,劝其退学?交给学校和家长,不管不问?这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也对不起做老师的良知,如何突破呢?想起在集体活动中,每当我们班取得好成绩时,他总是异常激动和兴奋;打扫卫生时不怕脏不怕累;见到师长老远就打招呼……这样想来,他身上有许多的闪光点,他的表现只不过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和情感的交流才出现行为偏差,造成目前的状况,做出那些违反纪律的事,其实是想引起他人的关注,表面上看来他对什么都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事实上他很在意大家对自己的看法,于是,便从培养他的责任心入手,委任他为班级卫生委员,负责班级卫生打扫与监督工作,想不到他干的有声有色,还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每周一次的级部卫生情况反馈表上,我们班那一栏都记录着“良好”二字,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几次找他谈心,肯定他为班集体所做的贡献,更放手让他抓班级卫生管理工作,他的干劲更足了,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学习态度也有了变化!课堂听课用心了,作业也交的及时了,有时还能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问题。  此后,我用心的观察他一点一滴的进步,激励他不断前进,同时,要求家长配合,赏识孩子的优点,维护其自尊心,慢慢地,小晨变了,学习努力了,违纪现象几乎不见了,与家长的关系融洽了,从大家眼中的“不思进取”变成了负责任有强烈集体荣誉感有进取精神的孩子。爱的付出让孩子找回了自尊,步入人生发展的健康之路!这使我认识到教育的契机其实无处不在,只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善于思考,就可以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通过小晨的事例,我认为要做好缺乏甚至丧失进取心的学生的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人格,维护自尊心  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少年时期会强烈地感到需要看重自己。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他们有一种“我长大了”的成人感,由此而来的自尊心越来越强,他们渴望自己的能力、品格能为集体接受,在集体生活中受到尊重;他们最苦恼的,往往是在集体中感到孤立,受到冷落。所以,老师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决不能讽刺挖苦,不许体罚或变相体罚,不要打骂学生,更禁止侮辱人格,批评时要采用正确方法,在和风细雨中给学生以教诲,帮他们分析错误所在,使他们能展开自我批评,自觉维护自己的自尊心,积极进取,追求上进。  二、找准切入点,树立自信心  这一部分学生往往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或者限于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向前再进一步,于是得过且过,久而久之,进取心便消磨殆尽。要让他们重新树立进取心,必须找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些恰恰是树立自信心的“支点”,也是激励他们进取的切入点。当他们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不过多关注自己的缺点和劣势时,自信心就会增强,这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当充满自信的孩子开始生活和学习,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时,就会给他带来无限的喜悦,产生前进的动力,激发潜能和创造力,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三、善待和表扬,化腐朽为神奇  有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还有人说:“爱心是通向教育艺术殿堂的通行证”。我们现在提倡的“民主、尊重、信任、赏识、激励”学生的教育理念;“多表扬、少批评,先表扬、后批评,寓批评于表扬中”的教育方法,其核心都缘于对学生的爱,正是有了这种爱,才会使教育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奇妙效果。对待学生应该拿起表扬的武器,善待和表扬能够激起学生的上进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有着其他工作无法比拟的复杂性、艰巨性与长期性,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教育必须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心田,深深的关怀和爱护,会把教育变成载歌载舞的水,让学生在爱的阳光里积极进取和前行!  爱心是水,滋润着你我的心田;爱心是金钥匙,能够打开孩子的心灵窗户;爱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  爱孩子就是要给他空间,给他时间,等待他自己慢慢放松和适应 。这样,他才能真正感觉到在教室里玩就像在家玩一样,才会亲近老师,才会向老师打开心灵之门。爱能使孩子受用终生,教师只有更多地给予孩子爱,让他们在爱的怀抱中成长,他才能更多地感受到爱,并学会把爱传递给他人。我们要把爱的种子播洒在幼儿的心间,让其生根发芽。  爱的教育并不是单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而是需要家庭、社区、孩子的多向沟通。把爱真正的落实到孩子的品质当中,实践当中。更要把幼儿在爱的教育中所获得如何付出爱的快乐,潜移默化的引申到班级集体管理教育中,构筑孩子快乐成长的精神桥梁。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爱犹如航海中的一盏明灯,犹如万紫千红中的衬绿,告诉我们,在漫长的教育生涯,班级管理教育中不断的创新更前位,更具有影响力的关爱,让孩子们的精神桥梁越筑越牢固。


相关内容

  • 过度关怀比棍棒教育危害更大
  • 过度关怀比棍棒教育危害更大 现在很多家庭为了孩子学习,家务活从不让孩子参与,即使参与也否定孩子,赶走孩子,甚至说,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这样的话,更是无形中戕害孩子的成长,剥夺孩子的成人教育,变成了唯学之上,甚至唯学分之上,这种全然不顾孩子的生活教育和成人教育就是过度关怀.有的家长更甚之,孩子越上高中, ...

  •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青少年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个教育者共同的愿望.在当今青少年身上所反映出现的许多的社会问题中,也让广大的教育者有了新的思考,那就是青少年身体健康,并不代表他的心理是健康的.换个角度去思考,当今的青少年更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理性 ...

  •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及矫正方法
  •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及矫正方法 [摘要]长期以来幼儿园普遍注重智力的开发,强调卫生保健,却很少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尤其是父母在对幼儿的物质生活.知识学习重视的同时却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当今社会,心理健康已然成为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重视,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幼儿的衣食住行 ...

  • 开展"关注心灵,我们携手成长"特色教育活动总结
  • 美学家朱光潜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必须经过青少年学生自我的“心灵创造”。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 ...

  •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当前青少年成长环境面临诸多挑战,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的黄金时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新时期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却不容乐观,当前世界复杂多变,社会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应深刻认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快解决. 一是价值多元的影响.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传统向 ...

  • 社会学概论
  • 浅析家庭环境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摘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的最早的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庭中成长,需要教育环境.生存环境.智力环境.道德环境.心理环境.心理环境和创造环境,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成长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家庭环境.子女.成长 人的一生需要接受三种教 ...

  • 让孩子健康成长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健康地成长,这大概是每一位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同时也知道要实现这个期望,家长们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来培养孩子。我认为,孩子健康成长包括智力的健康成长,道德的健康成长和身体的健康成长。三者都应具备,才是全面的。   让孩子智力健康成长。这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是第一 ...

  • 当前家庭教育不足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摘要: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生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塑造人的个性.品质的重要阶段.初中生的行为习惯是否得到正确的鼓励.得到正确的疏导和矫正决定了其心理是否能健康成长,最终决定其思想.行为的表现是否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行为规范.下面,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 孟德 ...

  • 家庭教育研究
  • 家庭环境: 家长素质: 家长的教育艺术 物质环境 教育观念 教育时机 文化环境 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 人际心理 教育能力 教育方式 5.你喜欢在下面哪种环境下学习知识? A 父母的宽敞大屋里 B 父母告诉你学习的重要性后 C 父母的嘉奖下 6.你最喜欢下面哪种习得道理的方法? A 自己读各种各样的书 ...

  • 朱雅琴小学教育专业自考本科论文
  •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考籍号: [1**********]7 姓 名: 朱雅琴 题 目: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 指导教师: 成长的意义 专 业: 小学教育 联系电话: [1**********] 邮 编: 410100 地 址: 长沙市长沙县星沙 长沙师范学院 QQ 号: 二O一六年四月 目 录 目 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