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自选话题”虽自由度大,但所选话题应健康、积极,句意应力求意蕴丰富。

答案 (示例一) 微笑是阳光,带给人温暖,只要你肯照耀;微笑是雨露,带给人生机,只要你肯播撒;微笑是春风,带给人融洽,只要你肯吹拂。

(示例二) 普通是山石,孕育着宝藏,只要你肯锤炼;普通是大地,孕育着生机,只要你肯创造;普通是种子,孕育着生命,只要你肯播种。

2.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所学语文篇目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线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要注意活动的性质:“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这就要求我们写出所选人物感动我们心灵的地方。其次,迅速选出一位,不要首鼠两端,见异思迁。其三,联想课文中相关人物感动人心、震撼心灵的相关事迹。最后,用生动、连贯、得体的语言对其进行褒奖。这两个人物中学教材中都有,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语言要富有激情。

答案 (示例一) 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渑池赴会,舌战群狼,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蔺相如,千秋美名扬!

(示例二)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

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每个仿句都要运用比喻的修辞,三个仿句构成排比关系,句式结构与例句相同。①看清题干列出的几点要求,化仿写为填空。②分析仿写句:包括分析仿写句的句式特点、思想内容、修辞手法等。展开联想和想象,搜索仿写材料。③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做到内容符合要求,尽量写得新颖,有深意,带文采。修辞

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总之,句式仿写要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

词造句,连贯得体。

答案 (示例) 宽容是一股清爽的微风,能吹散萦绕在人们心中的阴霾;

宽容是一泓甘洌的山泉,能解除盘踞在人们心头的干渴; 宽容是一束明亮的阳光,能划破笼罩在人们心扉的黑暗。

仿用句式

嵌入式仿写

【例题】 仿照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 现如今,“个性”早已成为新新人类的宣言。“你真有个性”成为一种语言的时尚。其实,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夸夸其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个性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那忠贞爱国的热切与无望; ________;________。当个性化为一种精神、一份力量,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一种风度时,你能不快乐地接受并享有吗?

解析 本题是一道嵌入式仿写题。做这类题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即仿写两个句子;然后,要分析画线句子所隐含的信息,其中,这道题的句式特点为“个性就是„„‘„„’„„”。解答此题,要看清句子所运用的“引用”修辞格,并能揭示出所写人物的个性品质,否则,所写文字将不符合要求。

答案 (示例) 个性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那蔑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 个性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

这类题型往往是把要求考生所写的句子夹在材料中间,一般限定

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不仅考查仿写能力,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这类题型要注意如下几点:

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一致;

2.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

3.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

4.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

5.注意修辞特点。

命题式仿写

【例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为名人“画像”,从所提供的名人中任选一个写几句话。(不要求句数和字数完全相等)

(示例)

契诃夫

讽刺,是你身上的血液。

如银针刺向病疾,

轻轻一捻,

变色龙与别里科夫都自羞无比。

备选名人:屈原 杜甫 辛弃疾 鲁迅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命题式仿写题一般是先给出一段完整的语言材料,让考生

品读例句,领会其句式、结构、意蕴等方面的特点,然后给出要求仿写的具体材料,让考生依照示例仿写。这类题没有前后文,不需考虑上下文衔接问题,只需依照例文,表现与例文相似的意蕴即可。

答案

(示例一)

屈原

朝饮春兰之坠露,

夕餐秋菊之落英。

壮志凌云,

长歌离骚,

行吟出形容的枯槁。

(示例二)

杜甫

一杯浊酒,

可装下冷月低悬?

哭泣爷娘,

可唤回儿女平安?

半漏茅棚,

可栖居漂泊夙愿?

命题式仿写题一般会另外给出一个仿写的话题,内容与示例无关。因此,解答这类试题时要注意:

1.审清示例的句式特点,仿写句要与示例的句式保持一致;

2.分析示例的修辞特点,修辞方法与示例要保持一致;

3.把握要求仿写的话题,不要脱离要求另立话题;

4.依据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

开放式仿写

【例题】 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连贯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如果人生是一首诗,奋斗就是欣赏,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 成功,你可以从中体验到喜悦和自豪。

失败,你可以从中体验到痛苦和脆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话题外仿写,只要求句式和修辞上的一致,解答本题关键是选取一组合适的本体,如例句中的“人生”“奋斗”“成功”“失败”,选择时要考虑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确定相应的喻体,再依据句式结构进行仿写。

答案 (示例) 如果自然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

登山,你可以读到秀丽雄奇。

观海,你可以读到博大深沉。

开放式仿写与命题式仿写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不给出要求仿写的“话题”,要求答题者自己确定内容,按例句句式仿写。

对联式仿写

【例题】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英雄出少年扬鞭策马河山万里建功业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高考对对联的考查,一般有两种题型:一是给出上联或下联,让你补写出另外一联;二是根据语境或例子拟对联。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在形式上,上下联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形成对仗;在内容上,上下联要相互关联,或正对、或反对、或串对。对于平仄,高考一般不作要求。

答案 才俊满郡园挥毫泼墨青春十载展宏图

解答对联式仿写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字数相等。上下两联字数必须完全相等,这是对联具有对称美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2.词性相同。上下两联的词语基本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等等。

3.结构相应。上下两联之间的句法结构必须彼此一致,如主语对主语,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句相对,平仄相反。但是,在高考中一般要求宽对,不对平仄作具体的要求。

4.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的含义必须有一定的关联,做到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比较常见的有互补关系、对立关系、承接关系。

1.忌话题脱离

话题指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失之一词,谬以千里”。话题有时还

指文段所给定的主旨,仿写时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

【例题1】 在下文横线上,根据提供的开头,仿照提供的句子,续写句子。

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去遐想;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听众自去体味;诗人作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讲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例 洋洋洒洒 感情挥洒淋漓尽致 让读者身临其境 循循善诱 讲解深入浅出 让学生如坐春风

解析 在给定的例句中,“画家画花”“留些天地”,“音乐家演奏”“无声胜有声”,都体现了画画及演奏中的“空白艺术”,这也是例句的主旨,所以下文中“诗人作诗”“教师讲课”也应遵循这个主旨,即应体现“作诗”“讲课”中的空白艺术,而误例中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是不合要求的。

答案 (示例) 讲究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 让读者自去欣赏 言简意赅 故意引而不发 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2.忌结构不一

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

【例题2】 仿照例句的格式,任写一种景物。

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例 父亲额头上淌着汗水,啊,那是辛勤的汗水,那难道不是父亲辛苦劳作的见证吗?

解析 首先分析给定的结构形式,然后确定内容。例句的结构格式是“事物+否定+想象”,并且最后一个分句用了比喻的形式,且有其象征意义。而误例中首先没有用否定形式,其次,后一分句没有用比喻形式,再次,后一分句用一反问句,也不符合例句中的陈述语气,因而仿写不符合要求。

答案 (示例一) 教室前方有一块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播种知识的沃土。

(示例二) 农民的脚下泛着黄泥巴,不,那不是黄泥巴,那是农民播下的希望的种子。

(示例三) 学生的面前堆着厚厚的一摞书,不,那不是一摞书,那是学生砌下的通向成功的阶梯。

3.忌修辞不符

修辞作为一种表达手段,仅仅限于能够识别某些修辞格显然是不够的,而仿写句子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格,也正符合《考试大纲》中提出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内容,对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仿写前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或对偶或排比等,仿写时

必须严格遵守。

4.忌色调不合

色调,即色彩和格调。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谐,不论语境色彩还是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内容要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相对于前三项要求而言,这是一项比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正确运用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基本的语言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

【例题3】 依照例句的格式,根据提供的开头,仿写句子。 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一只无舵的航船,漂漂荡荡,没有方向;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例 (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 一只无头的苍蝇 哼哼嗡嗡 到处乱撞

解析 仿写的句子结构形式一致,属于假设关系的复句,并且也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点明了理想对人生的指导作用。但是整个句子缺乏美感,趣味不高,因而不合适。

答案 (示例一)(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 一只折翅的苍鹰 跌跌撞撞 缺少目标

(示例二)(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 一只断线的风筝 飘飘悠悠 迷失方向

修 辞

(一) 注意考查特点

历年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呈现出这样两个特点:

1.着重考查正确运用

高考考修辞,一般不考修辞方法的辨认,着重考修辞方法的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

达对事物的认识。因此,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近若干年来尤其如此。

2.多与其它表达方式结合

高考考修辞,注重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有与仿写结合的,有与“连贯”结合的等等。即使考修辞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种修辞方法,往往多种修辞方法放在一道试题中考。

例: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手法相同。

有些事情我们要勇于放弃,只有放弃才是明智的。悬崖上的青松懂得不放弃平坦,就难以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命风采;________。如果对什么都坚守,对什么都穷追不舍,则是愚蠢的,池中的鱼儿往往不知道放弃那些诱人的美味而上钩,从而把自己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________,________。

这道试题兼考修辞(拟人) 、仿写、扩写、“连贯”诸项,有相当的综合性。所给材料,首句表明对“放弃”的看法,后面的话都是用来证明这一看法的。根据试题规定的“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的要求,“风采”后可以接写“荒野上的梅花知道,只有放弃春天的舒适,才能赢得人们对自己的品格的赞美。”“美味”后可以接写这样的话:“池中的荷花不懂得在严寒来临之前要放弃漂亮的衣裙,从而使自己变得形容枯槁。”

此外,这一考点还常常出现在诗歌鉴赏题和现代文阅读题中,通常需要结合诗句或文章内容辨别使用了何种修辞方法以及修辞手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

(二) 几种易混的修辞格的辨析

1.比喻和比拟的辨析

(1)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例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例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例1以“喧腾的大海”比作热闹的“东西长安街”,有相似点;例2把“青蛙”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所以,例1是比喻,例2是比拟。

(2)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

[例3]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4]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3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例4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所以,例3是比喻,例4是比拟。

(3)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例3和例4能够达到各自的表达效果。

2.借喻和借代的辨析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例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例2]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例1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例2是借代,只出现借体“龙井”。

(2)不同点

①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

②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③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例3]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例4]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例3是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例4是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

3.对偶和对比的辨析

(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例1]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例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1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2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

(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

[例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例4]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

例3是对偶,例4是对比。

4.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1]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就变成了对偶。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例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例2是排比,“要”是提挈语;例3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

(3)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5.反问和设问的辨析

(1)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

[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

[例2]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例1是反问,能明确肯定“美”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例2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

6.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三) 注意辞格的综合运用

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 比喻、引用兼用。

2.联用:一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例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 先引用、再排比、后拟人联用。

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例如: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徂徕山等著名的山岭。(《泰山极顶》) 排比中套用反问、比喻、拟人、夸张。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自选话题”虽自由度大,但所选话题应健康、积极,句意应力求意蕴丰富。

答案 (示例一) 微笑是阳光,带给人温暖,只要你肯照耀;微笑是雨露,带给人生机,只要你肯播撒;微笑是春风,带给人融洽,只要你肯吹拂。

(示例二) 普通是山石,孕育着宝藏,只要你肯锤炼;普通是大地,孕育着生机,只要你肯创造;普通是种子,孕育着生命,只要你肯播种。

2.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所学语文篇目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线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要注意活动的性质:“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这就要求我们写出所选人物感动我们心灵的地方。其次,迅速选出一位,不要首鼠两端,见异思迁。其三,联想课文中相关人物感动人心、震撼心灵的相关事迹。最后,用生动、连贯、得体的语言对其进行褒奖。这两个人物中学教材中都有,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语言要富有激情。

答案 (示例一) 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渑池赴会,舌战群狼,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蔺相如,千秋美名扬!

(示例二)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

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每个仿句都要运用比喻的修辞,三个仿句构成排比关系,句式结构与例句相同。①看清题干列出的几点要求,化仿写为填空。②分析仿写句:包括分析仿写句的句式特点、思想内容、修辞手法等。展开联想和想象,搜索仿写材料。③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做到内容符合要求,尽量写得新颖,有深意,带文采。修辞

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总之,句式仿写要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

词造句,连贯得体。

答案 (示例) 宽容是一股清爽的微风,能吹散萦绕在人们心中的阴霾;

宽容是一泓甘洌的山泉,能解除盘踞在人们心头的干渴; 宽容是一束明亮的阳光,能划破笼罩在人们心扉的黑暗。

仿用句式

嵌入式仿写

【例题】 仿照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 现如今,“个性”早已成为新新人类的宣言。“你真有个性”成为一种语言的时尚。其实,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夸夸其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个性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那忠贞爱国的热切与无望; ________;________。当个性化为一种精神、一份力量,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一种风度时,你能不快乐地接受并享有吗?

解析 本题是一道嵌入式仿写题。做这类题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即仿写两个句子;然后,要分析画线句子所隐含的信息,其中,这道题的句式特点为“个性就是„„‘„„’„„”。解答此题,要看清句子所运用的“引用”修辞格,并能揭示出所写人物的个性品质,否则,所写文字将不符合要求。

答案 (示例) 个性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那蔑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 个性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

这类题型往往是把要求考生所写的句子夹在材料中间,一般限定

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不仅考查仿写能力,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这类题型要注意如下几点:

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一致;

2.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

3.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

4.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

5.注意修辞特点。

命题式仿写

【例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为名人“画像”,从所提供的名人中任选一个写几句话。(不要求句数和字数完全相等)

(示例)

契诃夫

讽刺,是你身上的血液。

如银针刺向病疾,

轻轻一捻,

变色龙与别里科夫都自羞无比。

备选名人:屈原 杜甫 辛弃疾 鲁迅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命题式仿写题一般是先给出一段完整的语言材料,让考生

品读例句,领会其句式、结构、意蕴等方面的特点,然后给出要求仿写的具体材料,让考生依照示例仿写。这类题没有前后文,不需考虑上下文衔接问题,只需依照例文,表现与例文相似的意蕴即可。

答案

(示例一)

屈原

朝饮春兰之坠露,

夕餐秋菊之落英。

壮志凌云,

长歌离骚,

行吟出形容的枯槁。

(示例二)

杜甫

一杯浊酒,

可装下冷月低悬?

哭泣爷娘,

可唤回儿女平安?

半漏茅棚,

可栖居漂泊夙愿?

命题式仿写题一般会另外给出一个仿写的话题,内容与示例无关。因此,解答这类试题时要注意:

1.审清示例的句式特点,仿写句要与示例的句式保持一致;

2.分析示例的修辞特点,修辞方法与示例要保持一致;

3.把握要求仿写的话题,不要脱离要求另立话题;

4.依据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

开放式仿写

【例题】 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连贯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如果人生是一首诗,奋斗就是欣赏,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 成功,你可以从中体验到喜悦和自豪。

失败,你可以从中体验到痛苦和脆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话题外仿写,只要求句式和修辞上的一致,解答本题关键是选取一组合适的本体,如例句中的“人生”“奋斗”“成功”“失败”,选择时要考虑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确定相应的喻体,再依据句式结构进行仿写。

答案 (示例) 如果自然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

登山,你可以读到秀丽雄奇。

观海,你可以读到博大深沉。

开放式仿写与命题式仿写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不给出要求仿写的“话题”,要求答题者自己确定内容,按例句句式仿写。

对联式仿写

【例题】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英雄出少年扬鞭策马河山万里建功业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高考对对联的考查,一般有两种题型:一是给出上联或下联,让你补写出另外一联;二是根据语境或例子拟对联。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在形式上,上下联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形成对仗;在内容上,上下联要相互关联,或正对、或反对、或串对。对于平仄,高考一般不作要求。

答案 才俊满郡园挥毫泼墨青春十载展宏图

解答对联式仿写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字数相等。上下两联字数必须完全相等,这是对联具有对称美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2.词性相同。上下两联的词语基本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等等。

3.结构相应。上下两联之间的句法结构必须彼此一致,如主语对主语,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句相对,平仄相反。但是,在高考中一般要求宽对,不对平仄作具体的要求。

4.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的含义必须有一定的关联,做到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比较常见的有互补关系、对立关系、承接关系。

1.忌话题脱离

话题指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失之一词,谬以千里”。话题有时还

指文段所给定的主旨,仿写时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

【例题1】 在下文横线上,根据提供的开头,仿照提供的句子,续写句子。

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去遐想;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听众自去体味;诗人作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讲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例 洋洋洒洒 感情挥洒淋漓尽致 让读者身临其境 循循善诱 讲解深入浅出 让学生如坐春风

解析 在给定的例句中,“画家画花”“留些天地”,“音乐家演奏”“无声胜有声”,都体现了画画及演奏中的“空白艺术”,这也是例句的主旨,所以下文中“诗人作诗”“教师讲课”也应遵循这个主旨,即应体现“作诗”“讲课”中的空白艺术,而误例中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是不合要求的。

答案 (示例) 讲究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 让读者自去欣赏 言简意赅 故意引而不发 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2.忌结构不一

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

【例题2】 仿照例句的格式,任写一种景物。

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例 父亲额头上淌着汗水,啊,那是辛勤的汗水,那难道不是父亲辛苦劳作的见证吗?

解析 首先分析给定的结构形式,然后确定内容。例句的结构格式是“事物+否定+想象”,并且最后一个分句用了比喻的形式,且有其象征意义。而误例中首先没有用否定形式,其次,后一分句没有用比喻形式,再次,后一分句用一反问句,也不符合例句中的陈述语气,因而仿写不符合要求。

答案 (示例一) 教室前方有一块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播种知识的沃土。

(示例二) 农民的脚下泛着黄泥巴,不,那不是黄泥巴,那是农民播下的希望的种子。

(示例三) 学生的面前堆着厚厚的一摞书,不,那不是一摞书,那是学生砌下的通向成功的阶梯。

3.忌修辞不符

修辞作为一种表达手段,仅仅限于能够识别某些修辞格显然是不够的,而仿写句子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格,也正符合《考试大纲》中提出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内容,对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仿写前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或对偶或排比等,仿写时

必须严格遵守。

4.忌色调不合

色调,即色彩和格调。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谐,不论语境色彩还是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内容要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相对于前三项要求而言,这是一项比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正确运用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基本的语言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

【例题3】 依照例句的格式,根据提供的开头,仿写句子。 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一只无舵的航船,漂漂荡荡,没有方向;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例 (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 一只无头的苍蝇 哼哼嗡嗡 到处乱撞

解析 仿写的句子结构形式一致,属于假设关系的复句,并且也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点明了理想对人生的指导作用。但是整个句子缺乏美感,趣味不高,因而不合适。

答案 (示例一)(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 一只折翅的苍鹰 跌跌撞撞 缺少目标

(示例二)(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 一只断线的风筝 飘飘悠悠 迷失方向

修 辞

(一) 注意考查特点

历年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呈现出这样两个特点:

1.着重考查正确运用

高考考修辞,一般不考修辞方法的辨认,着重考修辞方法的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

达对事物的认识。因此,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近若干年来尤其如此。

2.多与其它表达方式结合

高考考修辞,注重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有与仿写结合的,有与“连贯”结合的等等。即使考修辞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种修辞方法,往往多种修辞方法放在一道试题中考。

例: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手法相同。

有些事情我们要勇于放弃,只有放弃才是明智的。悬崖上的青松懂得不放弃平坦,就难以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命风采;________。如果对什么都坚守,对什么都穷追不舍,则是愚蠢的,池中的鱼儿往往不知道放弃那些诱人的美味而上钩,从而把自己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________,________。

这道试题兼考修辞(拟人) 、仿写、扩写、“连贯”诸项,有相当的综合性。所给材料,首句表明对“放弃”的看法,后面的话都是用来证明这一看法的。根据试题规定的“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的要求,“风采”后可以接写“荒野上的梅花知道,只有放弃春天的舒适,才能赢得人们对自己的品格的赞美。”“美味”后可以接写这样的话:“池中的荷花不懂得在严寒来临之前要放弃漂亮的衣裙,从而使自己变得形容枯槁。”

此外,这一考点还常常出现在诗歌鉴赏题和现代文阅读题中,通常需要结合诗句或文章内容辨别使用了何种修辞方法以及修辞手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

(二) 几种易混的修辞格的辨析

1.比喻和比拟的辨析

(1)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例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例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例1以“喧腾的大海”比作热闹的“东西长安街”,有相似点;例2把“青蛙”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所以,例1是比喻,例2是比拟。

(2)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

[例3]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4]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3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例4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所以,例3是比喻,例4是比拟。

(3)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例3和例4能够达到各自的表达效果。

2.借喻和借代的辨析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例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例2]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例1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例2是借代,只出现借体“龙井”。

(2)不同点

①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

②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③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例3]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例4]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例3是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例4是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

3.对偶和对比的辨析

(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例1]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例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1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2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

(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

[例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例4]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

例3是对偶,例4是对比。

4.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1]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就变成了对偶。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例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例2是排比,“要”是提挈语;例3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

(3)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5.反问和设问的辨析

(1)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

[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

[例2]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例1是反问,能明确肯定“美”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例2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

6.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三) 注意辞格的综合运用

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 比喻、引用兼用。

2.联用:一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例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 先引用、再排比、后拟人联用。

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例如: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徂徕山等著名的山岭。(《泰山极顶》) 排比中套用反问、比喻、拟人、夸张。


相关内容

  • 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
  • 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Ⅰ.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013年福建省语文科命题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

  • 2012年至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 语文科 一.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

  •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 3.比拟 [重点点击] 比拟是指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式,包括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和拟物(把 <考试大纲>中规定了考生必须掌握的几种修辞方法,它们是:比喻.借代.比拟.夸张.人当物来写) 两种.它的特点是将写人的词语"移用"于写物,将写物的词语&quo ...

  • 记叙文阅读讲解1
  • 记叙文阅读讲解 学习目标 1. 明确记叙文知识要点 2. 掌握记叙文阅读方法 3. 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中考要求 1.把握记叙要素.线索.顺序.人称.详略.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 3.理解题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 4.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5.分析文章表达方 ...

  • 2015四川高考考纲
  • 2015四川高考考纲 2015四川高考考纲暂时还没有公布,列出2014四川高考大致考纲来预测有关2015年的考试范围. 由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整理,其教改特色市场营销专业.环境艺术专业.3D数字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建筑动画专业.游戏设计专业.医药营销专业由于其密切与职业教育思想配合,不仅能够让学生在 ...

  • 高考语文散文小说答题模板
  • 高考语文散文小说答题模板 分类 题 型 答 题 格 式 一. 总分: (推荐)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 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 分总:先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 的总括. 二.这一人物形象(或××物)的作用. 思考: 1.从人物形象本身的作用思考(社会意义 ...

  • 2012届高考考前一周自主复习语文(6)
  • 考前一周自主复习语文(6) 解题指导 为了最好的发挥,请记住三个词:自信,沉着,谨慎. 总体原则 注意时间分配:一分钟拿一分,150分钟,160分.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和古诗文阅读各增加5分钟.考试时要基本遵循这一原则,也不要死守刻板,找到平时做题的感觉即可. 注意调查心态:语文是高考每一门,紧张往往不 ...

  • [转载]高考总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
  •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 (一).句式种类 1.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 3.根据结构的繁简分:长句.短句 4.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 5.根据句子成分或成分句的位置分:常式句.变式句."把"字句 6.根据语体 ...

  •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1]
  • 一.语基: ⑪语音题:包括注音.看拼音写汉字.抄写拼音等,常考教材中出现的生字.解答方法如下: ①直接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 ②以 ③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⑫汉字题:包括辨别.修改错别字:解释字义.查字典.抄写汉字等题型.解题方法如下: ①熟练掌握汉字书写规则,规范认真书写: ②注意识记形似字.同音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