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和氏璧]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甲文)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虽:( )

(2)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 )

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4 分 )

答: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译文:

13.《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4分)

答:

参考答案:

10.(1)虽:即使(2)相:鉴别

1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

12.(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思对即可)

13.答:《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大意如此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甲文)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虽:( )

(2)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 )

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4 分 )

答: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译文:

13.《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4分)

答:

参考答案:

10.(1)虽:即使(2)相:鉴别

1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

12.(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思对即可)

13.答:《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大意如此即可)


相关内容

  • [传国玉玺失踪之谜]阅读答案
  • 传国玉玺失踪之谜 何忆  孙建华 "玺"在秦以前尊卑通用,官.私印均可称"玺".汉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到了秦始皇时,秦始皇下令镌刻皇印,宣称只有皇帝印才可称玺,奉为天命的象征.又独以玉,作为历代帝王相传之 ...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一百天[13](含答案解析)
  • 阅读一百天13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 古诗词阅读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 , ." 两句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的情思. 2.请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 ...

  • 2015广东高考语文(桂城中学)考前交流卷
  • 桂城中学七校交流语文试卷(2015.5)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A. 纨绔\瓠子 酒馔\杜撰 阻挠\骁勇善战 ....... B. 戏谑\虐待 酒肆\肄业 慰藉\杯盘狼藉 ...... C. 悖论\荸荠 窠臼\巢穴 对弈\神采奕奕 ...... D. 掣肘\引擎 甄别\斟酌 绚丽 ...

  • 第四单元答案(1)
  • 第四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 预习案 [基础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1)黄帝,汉武帝,纪传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2)本纪,世家,列传,表,书,130,帝王言行和政绩,表,书,世家,列传 ...

  •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治理洪水. 2.__________________三顾茅庐去拜见______________. 3.王羲之书写的________________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 ...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及答案 <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 ...

  • 单元测试卷答案
  • 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 阅读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二.1.这篇短文主要讲了锡林郭勒草原广阔美丽.充满生机.(围绕广阔美丽.欢腾作答即可) 2.:",„„" 3.广阔 欢快 4.广阔美丽 欢腾 5.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 ...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课文教案
  • 18 将相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 ...

  • 晏子赠言阅读答案
  • 曾子①将行,晏子②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③,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④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⑤,不复嬴⑥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⑦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