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试论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作者:王彦,双学位班级:法学101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管082班,王彦,20083274)

摘要:民法的归责原则,是构建整个民法内容和民事责任制度的关键,合理的归责原则体系一方面应充分体现民法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应体现 民事责任制度的制裁、预防、补偿、保护权利等价值功能。我国民法的归责原则体系应由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组成。

关键词:民事责任;归责原则;过错责任;过错推定;公平责任;严格责任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即确定民事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一定的归责原则决定着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也决定着举证责任的承担、免责条件以及民事责任的范围等问题。探讨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处理民事案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 为,我国民法的归责原则体系由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所构成。

一、过错责任原则

(一) 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过错责任指行为人只有在主观上具有过失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 没有过错, 则不承担民事责任。其特征如下:

1、以过错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即以过错为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若行为人没有过错,则即使其行为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其也并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如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所说:“使人负损害赔偿的,不是因为有损害,而是因为有过失,其道理就如同化学上的原则使蜡烛燃烧的,不是光,而是氧,一般的浅显明白。”耶林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民事归责的根本要素,阐明了民事责任领域中过错归责的一般原则。

2、以过错为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

过错责任要求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体现在多方面。例如,在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情况下,应该把加害人和受害人的行为作出比较,从而决定加害人应该承担责任的范围和受害人所应自负的损失。在数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的情况下,各个当事人的责任 范围应以其过错程度为依据。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可以因为故意和重大过失而导致责任的加重,也可以因为没有过错或过错轻微而导致责任的免除或减轻。

3、在举证责任问题上,采取“谁主张,主举证”的归则。

即在适用过错责任时,原告应就被告的过错问题进行举证,若其不能证明被告具有过错,则原告就要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二) 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民事责任归责体系中的地位。

我国《 民法通则》 是将过错原则作为民事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加以规定的。《民法通则》第1 0 6条第 2项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从该条的规定来看,似乎过错 责任原则仅是侵权民事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但《 民法通则》 并没有把该条规定在第六章第三节“侵权的民事责任”中,而是规定在第六章第一节“一般规定”中,正是表明立法的初衷是将其作为一般归责原则加以对待的。这一点在此后我国的民事立法中得以证实。如1 9 9 3年修订的《经济合同法》第2 9条第 l 款规定 :“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如属双方的过错,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违约责任。”这不仅强调了过错应作为确定违约责任的根据,而且也明确了过错是确定违 约责任 范围的重要标准。《合同法》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上的变化,反映了随着市场经济的

发展,我国合同立法宗 旨的变化。但合 同法并没有否定过错责任,一方面,《合同法》 规定的缔约过失责任仍以过错责任为归责原则,另一方面,《合同法》分则也规定了对某些违约责任采取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是我国民事责任的一项基本归责原则,在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体系中处于一般归责原则的地位。

二、 过错推定原则

过错推定,是指原告能证明其所受的损害是由被告所致,而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应推定被告有过错并应负民事责任。过错推定实际上是对过错责任原则的发展。因为过错推定以确定过错为目的,在责任的构成要件上与过错责任原则一样,均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的最终依据。但毕竟与传统的过错责任是有区别的,二者具有如下区别 :

1.免除了原告( 受害人) 就被告的过错举证问题。原告只需证明被告的行为或物件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而不必证明被告具有过错。

2.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办法, 由被告就其没有过错问题作出反证。若被告提出的反证不能成立,则将确定被告具有过错,承担民事责任。

3.在适用过错推定时,法律对抗辩事由作出了严格限定。如法律规定抗辩事由为不可抗力,第三人过失和受害人自身的过失。被告只有在证明存在这些抗辩事由的情况 下,才能表明其没有过错,从而推翻对其过错的推定。

4.过错推定只适用于特 殊侵权行为责任。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的民事责任、建筑物、悬挂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以及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就是关于过错推定责任的规定。

5.不能适用比较过失理论。过错 责任严格区分了加害人的过错与混合过错的情况,要求在混合过错中适用比较过失规则。然而,在过错推定中,推定出来的过错很难确定其程度并与原告的过错相比较,所以也很难适用比较过失理论。

三、 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1.公平责任适用前提是当事人没有过错。

2.公平责任主要适用于侵犯财产权案件。

3.公平责任考虑的主要 因素是损害程度和 当事人的经济状况。

四、 无过失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是指当损害发生后,既不考虑加害人的过失,也不考虑受害人过失的一种法定责任形式,其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所受的损失。无过失责任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

1.不考虑双方 当事人的过错 。民法上的“过失” 包括加害人的过失和受害人的过失, 只有在确定责任时,不考虑这两种过失的情况下,才可称为无过失责任。

2 .不能推定加害人有过错。也就是说,加害行为本身不具有谴责性,很难用体现了法律对行为人的行为否定评价的过错概念来衡量。

3.因果关系是决定责任 的基本要件。即在无过错责任情况下,行为人承担责任,不取决于他是否有过错,而取决于损害结果与其行为及其物件之 间是否有 因果关系。

4.有法律的特别规定。

五、 严格责任原则

严格责任, 是指只要没有免责事由,违约方就应对其违约行为承担责任,违约方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不能成为抗辩事由。

作为我国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严格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

1.严格责任不以过错为责任要件。严格责任是与过失责任相对应的责任,在过失责任

中,被告须有故意或过失才负责任,在严格责任中,过错不是承担责任的必要要件。

2.严格责任以违约行为为责任要件。严格责任“虽然”严格,但非绝对,在严格责任下,并非表示违约方就违约行为所生的损害,在任何情况下均应负责。在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免责事由的情况下,只要能表明违约行为是存在的,违约方就应承担违约责任。

3.严格责任的宗旨在于合理补偿债权人的损失,而不在于惩罚过错。一方面,严格责任对合同的履行提供了一种保障,从而有助于维护交易的安全,另一方面,严格责任强化了对债权人的保护,在维护合同纪律方面较过错责任能起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民法的归责原则体系由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所组成。其中,过错责任原则处于一般归责原则的地位,广泛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无效合同责任及法定特别违约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 则是适用于特殊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严格责任原则是违约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这些归责原则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我国民事责任的逻辑统一的归责原则体系。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讲话[ M].北京:法律出版社,1 9 9 9,4 4 —4 5.

[ 2 ]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9 9 3,1 0 5.

试论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作者:王彦,双学位班级:法学101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管082班,王彦,20083274)

摘要:民法的归责原则,是构建整个民法内容和民事责任制度的关键,合理的归责原则体系一方面应充分体现民法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应体现 民事责任制度的制裁、预防、补偿、保护权利等价值功能。我国民法的归责原则体系应由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组成。

关键词:民事责任;归责原则;过错责任;过错推定;公平责任;严格责任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即确定民事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一定的归责原则决定着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也决定着举证责任的承担、免责条件以及民事责任的范围等问题。探讨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处理民事案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 为,我国民法的归责原则体系由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所构成。

一、过错责任原则

(一) 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过错责任指行为人只有在主观上具有过失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 没有过错, 则不承担民事责任。其特征如下:

1、以过错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即以过错为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若行为人没有过错,则即使其行为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其也并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如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所说:“使人负损害赔偿的,不是因为有损害,而是因为有过失,其道理就如同化学上的原则使蜡烛燃烧的,不是光,而是氧,一般的浅显明白。”耶林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民事归责的根本要素,阐明了民事责任领域中过错归责的一般原则。

2、以过错为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

过错责任要求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体现在多方面。例如,在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情况下,应该把加害人和受害人的行为作出比较,从而决定加害人应该承担责任的范围和受害人所应自负的损失。在数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的情况下,各个当事人的责任 范围应以其过错程度为依据。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可以因为故意和重大过失而导致责任的加重,也可以因为没有过错或过错轻微而导致责任的免除或减轻。

3、在举证责任问题上,采取“谁主张,主举证”的归则。

即在适用过错责任时,原告应就被告的过错问题进行举证,若其不能证明被告具有过错,则原告就要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二) 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民事责任归责体系中的地位。

我国《 民法通则》 是将过错原则作为民事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加以规定的。《民法通则》第1 0 6条第 2项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从该条的规定来看,似乎过错 责任原则仅是侵权民事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但《 民法通则》 并没有把该条规定在第六章第三节“侵权的民事责任”中,而是规定在第六章第一节“一般规定”中,正是表明立法的初衷是将其作为一般归责原则加以对待的。这一点在此后我国的民事立法中得以证实。如1 9 9 3年修订的《经济合同法》第2 9条第 l 款规定 :“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如属双方的过错,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违约责任。”这不仅强调了过错应作为确定违约责任的根据,而且也明确了过错是确定违 约责任 范围的重要标准。《合同法》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上的变化,反映了随着市场经济的

发展,我国合同立法宗 旨的变化。但合 同法并没有否定过错责任,一方面,《合同法》 规定的缔约过失责任仍以过错责任为归责原则,另一方面,《合同法》分则也规定了对某些违约责任采取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是我国民事责任的一项基本归责原则,在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体系中处于一般归责原则的地位。

二、 过错推定原则

过错推定,是指原告能证明其所受的损害是由被告所致,而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应推定被告有过错并应负民事责任。过错推定实际上是对过错责任原则的发展。因为过错推定以确定过错为目的,在责任的构成要件上与过错责任原则一样,均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的最终依据。但毕竟与传统的过错责任是有区别的,二者具有如下区别 :

1.免除了原告( 受害人) 就被告的过错举证问题。原告只需证明被告的行为或物件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而不必证明被告具有过错。

2.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办法, 由被告就其没有过错问题作出反证。若被告提出的反证不能成立,则将确定被告具有过错,承担民事责任。

3.在适用过错推定时,法律对抗辩事由作出了严格限定。如法律规定抗辩事由为不可抗力,第三人过失和受害人自身的过失。被告只有在证明存在这些抗辩事由的情况 下,才能表明其没有过错,从而推翻对其过错的推定。

4.过错推定只适用于特 殊侵权行为责任。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的民事责任、建筑物、悬挂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以及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就是关于过错推定责任的规定。

5.不能适用比较过失理论。过错 责任严格区分了加害人的过错与混合过错的情况,要求在混合过错中适用比较过失规则。然而,在过错推定中,推定出来的过错很难确定其程度并与原告的过错相比较,所以也很难适用比较过失理论。

三、 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1.公平责任适用前提是当事人没有过错。

2.公平责任主要适用于侵犯财产权案件。

3.公平责任考虑的主要 因素是损害程度和 当事人的经济状况。

四、 无过失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是指当损害发生后,既不考虑加害人的过失,也不考虑受害人过失的一种法定责任形式,其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所受的损失。无过失责任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

1.不考虑双方 当事人的过错 。民法上的“过失” 包括加害人的过失和受害人的过失, 只有在确定责任时,不考虑这两种过失的情况下,才可称为无过失责任。

2 .不能推定加害人有过错。也就是说,加害行为本身不具有谴责性,很难用体现了法律对行为人的行为否定评价的过错概念来衡量。

3.因果关系是决定责任 的基本要件。即在无过错责任情况下,行为人承担责任,不取决于他是否有过错,而取决于损害结果与其行为及其物件之 间是否有 因果关系。

4.有法律的特别规定。

五、 严格责任原则

严格责任, 是指只要没有免责事由,违约方就应对其违约行为承担责任,违约方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不能成为抗辩事由。

作为我国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严格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

1.严格责任不以过错为责任要件。严格责任是与过失责任相对应的责任,在过失责任

中,被告须有故意或过失才负责任,在严格责任中,过错不是承担责任的必要要件。

2.严格责任以违约行为为责任要件。严格责任“虽然”严格,但非绝对,在严格责任下,并非表示违约方就违约行为所生的损害,在任何情况下均应负责。在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免责事由的情况下,只要能表明违约行为是存在的,违约方就应承担违约责任。

3.严格责任的宗旨在于合理补偿债权人的损失,而不在于惩罚过错。一方面,严格责任对合同的履行提供了一种保障,从而有助于维护交易的安全,另一方面,严格责任强化了对债权人的保护,在维护合同纪律方面较过错责任能起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民法的归责原则体系由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所组成。其中,过错责任原则处于一般归责原则的地位,广泛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无效合同责任及法定特别违约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 则是适用于特殊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严格责任原则是违约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这些归责原则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我国民事责任的逻辑统一的归责原则体系。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讲话[ M].北京:法律出版社,1 9 9 9,4 4 —4 5.

[ 2 ]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9 9 3,1 0 5.


相关内容

  •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一.法理学 1.论法治社会中的人权保障 2.同案不同判的反省与现实出路 3.当代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与困境 4.论网络舆论监督的法治意义 5.网络舆情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6.论法治社会构建中的权利冲突 7.当代中国法治社会构建中的公权力定位 8.网络监督与司法公正 9.能动司法的意义及其局限 10. ...

  • 论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01 摘要: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责任制度并对责任规范起着统帅作用的指导方针.关于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通说认为是严格责任原则,本文认为我国<合同法>将严格责任原则作 ...

  • 法学论文参考选题
  • 电大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法理学 1.系统论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2.评析资产阶级法的自由.平等原则 3.论法律权利和义务 4.论依法办事 5.论综合治理 6.论社会主义法律关系 7.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监督 8.论我国的司法原则 9.法与人权 10.法与自由 11.法与平等 12.法与秩序 1 ...

  • 论我国产品质量立法的现状及完善
  • 湘 潭 大 学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论我国产品质量立法的现状及完善 专 业: 考 籍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通讯地址: 邮 编: 电 话: 邮 箱: 完成时间:2010年月日 目 录 摘要.................................................. ...

  • 论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
  • 论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 班级:08秋法学本科2班 姓名:高俊杰 学号:[1**********]380 多样"归责"一词,最早是在民法学中提出,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或物件致他人损害的事实发生以后,应依据何种根据使其负责„„".1 归责之实质是一种根据,是把 ...

  • 论严格责任和无过失责任归责原则的区别_何全民
  • DOI: 10. 14154 /j. cnki .qss. 2006. 01. 036 2006年第 1期 No. 1, 2006 青海社会科学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2006年 1月 January, 2006 论严格责任和无过失责任归责原则的区别 何全民 [摘要] 过错 ...

  • 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之严格责任
  • 浅论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之严格责任 [摘 要]我国当前的产品责任原则是由过错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以及担保责任原则共同组成的"综合责任"原则.其中,严格责任原则是居于主要地位的责任原则.本文从严格责任原则在我国的立法现状之分析,系统阐述我国产品责任中适用严格责任之合理性以及完善严 ...

  • 国家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问题研究
  • 摘 要 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类型化的根据,其作用是规范侵权行为责任归属.国家赔偿制度从民事侵权制度划分而来,二者联系紧密.国家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应当是受害人获得国家赔偿的根据:我国最新的国家赔偿法中终于不再将违法责任原则作为归责原则的唯一标准,是一大进步. 关键词 国家赔偿责任 归责原则 责任归属 作 ...

  • 研究下"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若干问题
  • "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若干问题研究下 再则,就支撑"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与"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基本理论而言,也存在重大差别.支撑"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的基本理论是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处分权主义和辩论主义,按照该理论,民事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