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学生讲坛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学生讲坛

活动简报

2016年3月27日星期日

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分院

近日,我们开展了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学生讲台的活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 我们组介绍的人物是李鸿章,下面是介绍: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 ,晚年

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

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 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慈禧太后视其为" 再造玄黄之人" ,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 中兴四

大名臣" ,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 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

演讲稿如下

中国的现代化是痛苦而漫长的过程,近代史诸多英雄人物各领风骚,一次次失败后的重新探索,一次次侮辱下的奋起反抗,才争取到中国的日渐富强。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也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不可不提的一个人,他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称它为历史的钉子户,作为一位历史钉子户,他还身兼大清装修工。但他坚守一辈子,装修了一辈子,却没有获得美誉。他也自嘲自己为“裱糊匠”——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终究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休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在他去世后,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他的一生:吾敬先生之才,吾惜先生之识, 吾悲先生之遇。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此所谓敬其才。 只看到外国船坚炮利的表象,而不知制度才是其富强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耳。梁启超言其“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源”,此所谓惜其识。 生于那个时代的中国,妇人当政,满朝宵小,外忧内困,鞠躬尽瘁却得卖国贼之骂名,此所谓悲其之遇。他就是李鸿章。

我们在高中课本中一定见过这样一幅图,西方十一国威胁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最右边这个人就是李鸿章,作为大清重臣兼外交官,他代表大清帝国签下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使他背负重重骂名,成了清政府最大的替罪羊。在1901年签订完辛丑条约后不久,李鸿章变去世了。

1901年,清政府把这个78岁高龄的老人推到了北京去处理烂摊子,去直面八国联军的威逼。这个人当时已经接近油尽灯枯了。他一边忍着胃出血导致的濒临死亡的大吐血,一边指挥着下级官员,与联军谈判。经过努力,将联军方面一开始提出的赔款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这已经是走到生命尽头的他能够为国家尽的最后一份力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到来时,他还在病榻上与俄国公使签字。 与此同时,国内的舆论还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他,说他:“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为了国事耗尽了生命的他,成了清政府最大的替罪羊。李鸿章的一生可以用六句话来概括:少年科第,中老栋梁 镇压起义,死忠朝廷 洋务运动,运筹帷幄 甲午风云,老臣残梦 师夷长技,诟病颇多 身后蒙冤,千古骂名。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首,以抒发胸怀。其中: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表达了他立志要水击三千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当时20岁的李鸿章就立志“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而这些有道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他一生中的贵人,也是他的恩师——曾国藩。1845年李鸿章正式投帖拜在曾国藩门下,在此后京师备考的日子里,李鸿章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一在于诗文词章、治学方法;二在于学习曾的经世义理之学。之后,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抗击太平天国。不久,李鸿章再次投奔了老师,当了他的幕僚,而曾国藩也对其倾囊相授,教诲有加。很多年后,当李鸿章再次回忆这段历史时,非常庆幸在自己人生道路的开始,就遇到了曾国藩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关键人物,愿意教他带他,使他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1860年闰三月,清政府赖以抵御太平军、屏障苏沪的江南大营被攻破,绿营军主力瓦解。于是湘军便成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军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清政府继续整顿军备,重建江南大营,任务落在曾国藩头上,在组建新军的人选上,他斟酌再三决定给李鸿章一次机会,让他回家乡招募新勇。李鸿章回到家乡合肥后,尽心竭力,快速就组建了一支由团练为主的武装。因为这支队伍主要是从淮河流域招募的,所以叫“淮勇”(“勇”以区别于清朝国家的正规军),史称淮军。

1862年4月至6月间,他又用英国商船将淮军分批全部运抵上海,淮军开始了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镇压。他和淮军就此崛起,逐渐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一支势力。同治年间,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 ,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史称“同治中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展就是“洋务运动”。这段时间正值李鸿章四十岁年龄段,一直在苦心经营他的根基,消灭天平天国之后,他不仅煞费苦心的保存了淮军使其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一支军队,还成为了“洋务运动”的先锋和领袖。期间有一大批有志之士依仗李鸿章的影响力,团结在他周围,为其尽心尽力共创这亘古未有的改良事业。洋务运动的最终结果虽然是失败,但是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至此,李鸿章进入政治中心的同时,开始勤勉的全心致力于自己圈层体系的构架。据不完全统计,从1870年到1911年,李鸿章统帅的淮军中先后出任总督、巡抚、尚书、侍郎等要员共有38人,而在淮军和北洋海军量大军事系统中担任过提督、总兵以上的将领多达1300余人,尊其为老师者举不胜举。正因为他的提携和支持,这些人中很多都成为了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稍加考查就会知道,中国的现代化军事、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矿、铁路、

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同李鸿章和其门生弟子的推动有关。而在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洋等方面也有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50多岁的李鸿章正是因为桃李满天下,门生遍朝野,形成强大的势力,才成就了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梁启超 语)之功。

当他到了位极人臣地步时,他遇到了瓶颈。他面对着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他当时中华仅有的几位,可以和世界其他国家做现代外交的人——在他掌权之前,中国掌权的大多是些会乱杀使臣、关税白送、把他国都当藩属的土鳖。他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位,可以算得上外交家的现代政治家。做了及倡导无数的实业。经过他、曾、左、胡这一群人的努力,使汉人大臣们逐渐有了话语权,考虑到袁世凯是他的人,简直是他完成了反清复明啊„„最后他还是在夹缝之间,保留了一些火种,在大乱之间,为中华争取了尽量多的利益。某种程度上,在实际的领袖已经昏聩了的情况下,他是中华最后一缕现代文明的火焰。而且他想法子,在举国被暴乱分子(嗯,我说的是义和团)祸乱的情况下,还保留着一丝清明。在本该灭国的时刻,最后争取了点东西(辛丑之乱,虽然赔款数额巨大,但没有割地)。

纵观李鸿章一生,进行了一场半推半就的改革,签署了几张不得不签的条约,前者以失败告终,后者以凄凉收场。与陆秀夫相比,李鸿章面对的不是一个“已死之国”,而是“将死之国”,他还需要把国家治理好,所以他不能像陆秀夫一样杀身成仁的殉国,去做一个纯粹的忠臣。与张居正相比,他没有凌驾于孤儿寡母之上,反而受制于孤儿寡母之下,而且他还面临着严峻的外交压力,所以他不能像张居正一样大刀阔斧的改革,去做一个纯粹的能臣。 1901年11月7日,深秋的北京贤良寺,晚清肱骨之臣,洋务运动领袖,一代名相李鸿章在萧条、惨淡和悲凉中走完了他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去世前,他还挣扎着全部的力气,口述诗道:“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此刻的他一定想起了58年前,20岁入京赶考提笔抒怀而作的“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诗句,从傲娇的“觅封侯”,到无奈的“吊民残”,耗尽了李鸿章几近一生的宦海时光。

最后我想用李鸿章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结尾: 劳劳车马未离鞍,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 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 请君莫作等闲看。

谢谢大家

最后,活动圆满成功。

参与者:钱晨 王静怡

数字媒体2班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学生讲坛

活动简报

2016年3月27日星期日

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分院

近日,我们开展了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学生讲台的活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 我们组介绍的人物是李鸿章,下面是介绍: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 ,晚年

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

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 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慈禧太后视其为" 再造玄黄之人" ,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 中兴四

大名臣" ,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 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

演讲稿如下

中国的现代化是痛苦而漫长的过程,近代史诸多英雄人物各领风骚,一次次失败后的重新探索,一次次侮辱下的奋起反抗,才争取到中国的日渐富强。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也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不可不提的一个人,他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称它为历史的钉子户,作为一位历史钉子户,他还身兼大清装修工。但他坚守一辈子,装修了一辈子,却没有获得美誉。他也自嘲自己为“裱糊匠”——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终究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休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在他去世后,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他的一生:吾敬先生之才,吾惜先生之识, 吾悲先生之遇。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此所谓敬其才。 只看到外国船坚炮利的表象,而不知制度才是其富强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耳。梁启超言其“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源”,此所谓惜其识。 生于那个时代的中国,妇人当政,满朝宵小,外忧内困,鞠躬尽瘁却得卖国贼之骂名,此所谓悲其之遇。他就是李鸿章。

我们在高中课本中一定见过这样一幅图,西方十一国威胁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最右边这个人就是李鸿章,作为大清重臣兼外交官,他代表大清帝国签下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使他背负重重骂名,成了清政府最大的替罪羊。在1901年签订完辛丑条约后不久,李鸿章变去世了。

1901年,清政府把这个78岁高龄的老人推到了北京去处理烂摊子,去直面八国联军的威逼。这个人当时已经接近油尽灯枯了。他一边忍着胃出血导致的濒临死亡的大吐血,一边指挥着下级官员,与联军谈判。经过努力,将联军方面一开始提出的赔款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这已经是走到生命尽头的他能够为国家尽的最后一份力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到来时,他还在病榻上与俄国公使签字。 与此同时,国内的舆论还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他,说他:“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为了国事耗尽了生命的他,成了清政府最大的替罪羊。李鸿章的一生可以用六句话来概括:少年科第,中老栋梁 镇压起义,死忠朝廷 洋务运动,运筹帷幄 甲午风云,老臣残梦 师夷长技,诟病颇多 身后蒙冤,千古骂名。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首,以抒发胸怀。其中: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表达了他立志要水击三千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当时20岁的李鸿章就立志“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而这些有道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他一生中的贵人,也是他的恩师——曾国藩。1845年李鸿章正式投帖拜在曾国藩门下,在此后京师备考的日子里,李鸿章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一在于诗文词章、治学方法;二在于学习曾的经世义理之学。之后,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抗击太平天国。不久,李鸿章再次投奔了老师,当了他的幕僚,而曾国藩也对其倾囊相授,教诲有加。很多年后,当李鸿章再次回忆这段历史时,非常庆幸在自己人生道路的开始,就遇到了曾国藩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关键人物,愿意教他带他,使他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1860年闰三月,清政府赖以抵御太平军、屏障苏沪的江南大营被攻破,绿营军主力瓦解。于是湘军便成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军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清政府继续整顿军备,重建江南大营,任务落在曾国藩头上,在组建新军的人选上,他斟酌再三决定给李鸿章一次机会,让他回家乡招募新勇。李鸿章回到家乡合肥后,尽心竭力,快速就组建了一支由团练为主的武装。因为这支队伍主要是从淮河流域招募的,所以叫“淮勇”(“勇”以区别于清朝国家的正规军),史称淮军。

1862年4月至6月间,他又用英国商船将淮军分批全部运抵上海,淮军开始了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镇压。他和淮军就此崛起,逐渐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一支势力。同治年间,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 ,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史称“同治中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展就是“洋务运动”。这段时间正值李鸿章四十岁年龄段,一直在苦心经营他的根基,消灭天平天国之后,他不仅煞费苦心的保存了淮军使其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一支军队,还成为了“洋务运动”的先锋和领袖。期间有一大批有志之士依仗李鸿章的影响力,团结在他周围,为其尽心尽力共创这亘古未有的改良事业。洋务运动的最终结果虽然是失败,但是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至此,李鸿章进入政治中心的同时,开始勤勉的全心致力于自己圈层体系的构架。据不完全统计,从1870年到1911年,李鸿章统帅的淮军中先后出任总督、巡抚、尚书、侍郎等要员共有38人,而在淮军和北洋海军量大军事系统中担任过提督、总兵以上的将领多达1300余人,尊其为老师者举不胜举。正因为他的提携和支持,这些人中很多都成为了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稍加考查就会知道,中国的现代化军事、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矿、铁路、

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同李鸿章和其门生弟子的推动有关。而在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洋等方面也有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50多岁的李鸿章正是因为桃李满天下,门生遍朝野,形成强大的势力,才成就了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梁启超 语)之功。

当他到了位极人臣地步时,他遇到了瓶颈。他面对着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他当时中华仅有的几位,可以和世界其他国家做现代外交的人——在他掌权之前,中国掌权的大多是些会乱杀使臣、关税白送、把他国都当藩属的土鳖。他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位,可以算得上外交家的现代政治家。做了及倡导无数的实业。经过他、曾、左、胡这一群人的努力,使汉人大臣们逐渐有了话语权,考虑到袁世凯是他的人,简直是他完成了反清复明啊„„最后他还是在夹缝之间,保留了一些火种,在大乱之间,为中华争取了尽量多的利益。某种程度上,在实际的领袖已经昏聩了的情况下,他是中华最后一缕现代文明的火焰。而且他想法子,在举国被暴乱分子(嗯,我说的是义和团)祸乱的情况下,还保留着一丝清明。在本该灭国的时刻,最后争取了点东西(辛丑之乱,虽然赔款数额巨大,但没有割地)。

纵观李鸿章一生,进行了一场半推半就的改革,签署了几张不得不签的条约,前者以失败告终,后者以凄凉收场。与陆秀夫相比,李鸿章面对的不是一个“已死之国”,而是“将死之国”,他还需要把国家治理好,所以他不能像陆秀夫一样杀身成仁的殉国,去做一个纯粹的忠臣。与张居正相比,他没有凌驾于孤儿寡母之上,反而受制于孤儿寡母之下,而且他还面临着严峻的外交压力,所以他不能像张居正一样大刀阔斧的改革,去做一个纯粹的能臣。 1901年11月7日,深秋的北京贤良寺,晚清肱骨之臣,洋务运动领袖,一代名相李鸿章在萧条、惨淡和悲凉中走完了他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去世前,他还挣扎着全部的力气,口述诗道:“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此刻的他一定想起了58年前,20岁入京赶考提笔抒怀而作的“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诗句,从傲娇的“觅封侯”,到无奈的“吊民残”,耗尽了李鸿章几近一生的宦海时光。

最后我想用李鸿章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结尾: 劳劳车马未离鞍,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 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 请君莫作等闲看。

谢谢大家

最后,活动圆满成功。

参与者:钱晨 王静怡

数字媒体2班


相关内容

  •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
  •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案 [课程标准] 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出香港.澳门回归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 ...

  • 相关通史读物评价(喜欢历史的人必看)
  • 樊树志,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後流动站指导委员会委员.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明史学会顾问.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 樊树志<国史概要(第4版) >16K .409页,对中国古代史的概述,起自史前时期迄至清代.内容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发展史模式, ...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教案
  • 专题三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通过对维新派.革命派思想形成背景的分析,逐渐掌握综合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各派思想的比较,逐渐 ...

  • 近代史读后感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读史,从来不是简单的了解一段过去而已,而是为了更好的放眼未来.过去过不去,未来如何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更是如此.中国的近代史,完全称得上是一部血泪成长史:先饱受屈辱,后觉醒做主.读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两次,第一次读只当是看个新鲜读读故事,而最近 ...

  • 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文件夹[学习资料]
  • 首页 阅览室 馆友 我的图书馆 消息 对话 帐号 他的首页 他的馆藏 他的关注 馆友反馈 关于他 何事长向别时圆 与TA对话 关注 56966 贡献476 关注280085 访问 http://zhangdx.360doc.com 养生  健康  经济 馆藏 (共19839篇) 馆藏分类我的图书馆( ...

  • 新闻稿格式资料
  • 活动类: 人文学院志愿者服务中华首届慈孝节 近日,宁波市江北区举办了首届中华慈孝节活动,人文学院共派出36名志愿者参与这次志愿者服务,并圆满完成协助接待重要客商.协助通讯联络.协助会场布置.维持秩序以及陪同等工作. 志愿服务开展之前,学院志愿者进行了宣誓仪式,他们表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 ...

  •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侵蚀
  •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侵蚀 这,是中央在对"妖魔化"毛泽东发出反击信号? 来源: 求是理论网 | 作者:侯西安 | 点击:27580 | 时间:2013年6月29日 16:53 推荐者按:中共中央最大智囊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官方最大的学术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近 ...

  • 建国60周年征文:我与祖国共成长
  • 建国60周年征文:我与祖国共成长 建国60周年征文:我与祖国共成长 曾经的工作经历让我不知有多少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我有了出国的经历,才对"祖国"这一概念又多了一份感受.按说出国旅游拢共十天半个月,不会想家,奇怪的是当你天天面对的是陌生的国土.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语言时,虽 ...

  • 2014年领导干部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 2014年领导干部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在„„岗位上的本年度工作中,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增强党性观念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部门中心工作,根据职责分工,坚持廉洁从政,狠抓工作落实.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和学校党委有关要求,现结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