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2

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八十年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每一次重大胜利,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在新的世纪,我们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这应当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正确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是革命辩 证法精神的贯彻,它既体现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又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于共产主义社会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解放思想就是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树立创新意识。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 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因此三者是统一的,三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 践中。实践是三者一致性的共同的现实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用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表述,但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们的理论创造和革命活动也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声明,他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列宁也说过,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对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

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现在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伴随着工人阶级登上人类历史舞台,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而出现的。当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的转变时,共产主义理想也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与以往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理想虽然远大,但并不神秘。它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我们虽然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细节不能进行详尽的描述,但完全可以根据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和所有制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考察,完全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其轮廓和基本特征加深认识。而且,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是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靠人的实践。共产主义理想最终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第一次把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并做出新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也一再强调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邓小平是我们党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倡导者。十年动乱结束以后, 我们党面临着在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中, 受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在这个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 邓小平同志最先起来同“两个凡是”进行了坚决斗争, 支持并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为我们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如邓小平同志在《解决思想,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 实事求是, 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一个党,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都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迷信盛行, 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这篇被称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讲话, 是我们党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宣言书, 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这是深刻回答长期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成功地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改革和建设的辉煌成就。

邓小平同志去世后, 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考验摆在党和人民面前, 与此同时,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的予盾要求更好解决, 各种思想理论上的疑惑需要加以澄清。面对这样重大右史关头,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更高地举起了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坚持了党的思想路线,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作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死新的科学论断和重大决策。同时必须看到, 没有全党的思想解放, 即使有人提出这些论点, 也会被看作“异端”。可见, 党的十五大在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进入世纪之交,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 我们党又面临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性重大课题。正是深刻思考和回答这一历史性重大课题,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2月视察广东时, 发表了又一个“南方谈话”,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此后,他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时, 又一次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号召全党要坚持科学态度, 大胆探索, 使用权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十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从实际出发,紧跟世界潮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容应对来自政治、经济以及自然界的严峻考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进一步巩固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又一次新的飞跃,是新时期加强和

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指针,是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最新成果,又推动着全党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赋予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新的时代内涵和更高要求。

新世纪要使党的事业不停顿, 要理论创新不停顿。面对这些新情况、新课题,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旗帜, 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 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走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不断深化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是在新世纪新阶段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言,《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 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实践永无止境, 创新永无止境。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 我们党始终坚持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不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有机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解决现实生活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思想观念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事”中,从这些“实事”固有的相互联系中,从“实事”内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去探求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不解放思想,搞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盛行,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脱离客观实际,脱离群众实践,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不解放思想,不敢试不敢闯,就会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实事求是,胡思乱想,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注意克服主观主义、形而上学,掌握辩证法,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发展观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把各项改革推向前进。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八十年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每一次重大胜利,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在新的世纪,我们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这应当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正确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是革命辩 证法精神的贯彻,它既体现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又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于共产主义社会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解放思想就是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树立创新意识。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 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因此三者是统一的,三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 践中。实践是三者一致性的共同的现实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用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表述,但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们的理论创造和革命活动也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声明,他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列宁也说过,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对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

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现在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伴随着工人阶级登上人类历史舞台,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而出现的。当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的转变时,共产主义理想也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与以往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理想虽然远大,但并不神秘。它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我们虽然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细节不能进行详尽的描述,但完全可以根据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和所有制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考察,完全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其轮廓和基本特征加深认识。而且,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是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靠人的实践。共产主义理想最终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第一次把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并做出新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也一再强调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邓小平是我们党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倡导者。十年动乱结束以后, 我们党面临着在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中, 受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在这个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 邓小平同志最先起来同“两个凡是”进行了坚决斗争, 支持并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为我们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如邓小平同志在《解决思想,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 实事求是, 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一个党,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都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迷信盛行, 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这篇被称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讲话, 是我们党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宣言书, 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这是深刻回答长期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成功地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改革和建设的辉煌成就。

邓小平同志去世后, 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考验摆在党和人民面前, 与此同时,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的予盾要求更好解决, 各种思想理论上的疑惑需要加以澄清。面对这样重大右史关头,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更高地举起了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坚持了党的思想路线,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作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死新的科学论断和重大决策。同时必须看到, 没有全党的思想解放, 即使有人提出这些论点, 也会被看作“异端”。可见, 党的十五大在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进入世纪之交,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 我们党又面临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性重大课题。正是深刻思考和回答这一历史性重大课题,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2月视察广东时, 发表了又一个“南方谈话”,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此后,他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时, 又一次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号召全党要坚持科学态度, 大胆探索, 使用权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十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从实际出发,紧跟世界潮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容应对来自政治、经济以及自然界的严峻考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进一步巩固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又一次新的飞跃,是新时期加强和

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指针,是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最新成果,又推动着全党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赋予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新的时代内涵和更高要求。

新世纪要使党的事业不停顿, 要理论创新不停顿。面对这些新情况、新课题,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旗帜, 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 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走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不断深化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是在新世纪新阶段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言,《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 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实践永无止境, 创新永无止境。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 我们党始终坚持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不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有机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解决现实生活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思想观念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事”中,从这些“实事”固有的相互联系中,从“实事”内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去探求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不解放思想,搞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盛行,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脱离客观实际,脱离群众实践,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不解放思想,不敢试不敢闯,就会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实事求是,胡思乱想,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注意克服主观主义、形而上学,掌握辩证法,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发展观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把各项改革推向前进。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关内容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
  • 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 实事求是是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钥匙.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坚持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揭示了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坚持了实事求是为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才从剖析资本 ...

  • 追忆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
  • 追忆峥嵘岁月 缅怀革命先烈 ---参观遵义会址心得 陕县农业局 李保安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之际,我们前往"红色革命圣地"---遵义会址进行了参观,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追思他们为真理献身的历程,回顾长征的历史,我深切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真是来之 ...

  • 遵义会议的影响与启示
  • 遵义会议及其影响和启示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不但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也给今天的我们很大的启示.本文试就以上两个方面谈谈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是 ...

  • 会议工作报告
  • 1.概述 会议工作报告是一种会议文件,通常是各级机关的主要领导,代表各级党的组织、人民团体、行政机关和代表大会向全局性大型代表会议所作的正式的、郑重的讲话。 会议工作报告是代表整个组织或机关回顾总结工作、实析研究形势、部署任务时使用的文件,有的会议工作报告需要提请大会审议批准。 会议工作报告根据其性 ...

  • 8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
  • 8.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徘徊) 1.原因: "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 2.时间: ...

  • 重温党的历史
  • 重温党的历史,扎实做好工作,争做优秀党员,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已经有九十个年头,到今年的七月一号将迎来党的九十周年生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九十年,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道路的九十年,是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带领人民创造辉煌业绩的九十年,九十年来,中国共 ...

  • 浅论改革开放时期的解放思想问题
  • 浅论改革开放时期的解放思想问题 [摘 要]:毛泽东为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将其 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开创了改革开放历史新局面.解放思 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是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 宝.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进一步 坚持解放思想. [关键词] ...

  • 100年来挽救中国命运的
  • 100年来挽救中国命运的 四次伟大历史转折和四位大伟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2014年4月12日 目 录 前 言 第一次伟大历史转折--辛亥革命 第一位大伟人--孙中山 第二次伟大历史转折--遵义会议 第二位大伟人--毛泽东 第三次伟大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

  • 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 30年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呼唤伟大变革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对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今天我们纪念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0周年,最重要的是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