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部审计新模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浅析内部审计新模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多,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条件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应运而生,并在我国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本文首先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产生和涵义出发,就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内部审计风险,阐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的变化,系统分析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同时针对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改进的方面提出完善措施,以便更为有效地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策略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产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多元化,使企业的经营环境难以预料,不确定性和多变性的增加,相应也就增大了企业的风险。此时,风险管理就成为高风险环境下企业活动的中心任务。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置的一个职能部门,必然应当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组成部分。为能使企业安全、持续发展,适应多变的风险环境,企业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希望及时知晓面临的显现和潜在风险,这样就促使内部审计部门必须面对企业整体的各种风险,从整个组织目标的角度来分析评价风险,提出防范和控制建议,并对审计风险承担一定责任。“参与企业风险管理,更多进行风险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这种多维和有效的审计模式便应运而生。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涵义

所谓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自始自终都以企业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各因素,并根据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审计项目优先次序,依据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助企业进行管理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独立、客观和签证的咨询活动。

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对审计风险的分析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现代审计模式,其根本目标是把审计风险降至最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仍处于发展完善中。

三、企业目前面临的内部审计风险

(一)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出现了内控不严密、监督不到位、财务管理松弛等现象,这无疑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风险。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时内部审计的前提和基础。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及时发现和控制企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差错和舞弊。反之,就会增加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差错和舞弊而形成审计风险。如企业内部某个部门私设“小金库”,内外串通,如果没有线索,审计人员就有不能查清事实真相的风险。

(二)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都不会将审计风险控制到零的程度。由于内部审计事项一般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联系较为密切,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一些敏感事项涉及人事关系复杂,舞弊手段隐蔽,内审人员取证难度较大,从

而面临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内容不仅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为效益、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经营决策等审计,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作出正确结论的难度也就越大,审计风险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

(三)内部审计机构职能定位不准确,内部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内部审计机构职能定位不准确,越权处理职能范围外的事物。企业内部的事情无论轻重大小,内审部门均要过问,或者直接参与具体的经济事务处理,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忙于应付,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等,这些都是审计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

(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但目前,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胜任能力不强,少数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在发现重大问题时,不能正确履行审计职责,再加上审计方法落后等因素增加了内部审计风险。

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及完善

(一)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1、按照企业目标全面评估风险。

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与管理层和决策者的沟通上,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经验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审计域和相关风险因素,如企业文化,内部控制体系,业务交流系统,财务报表及信息系统。至于相关的风险因素,应综合世界有关组织或团体内部审计机构的观点,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将具有代表性的相关风险因素整理归档,形成规范化的数据库。

2、充分利用分析性程序,提高审计效率。

分析性程序也称分析性复核,审计人员分析企业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性程序的主要目的是判断会计报表数据的合理性,证实报表表达的公允性。一方面,在审计计划阶段,运用分析性程序,有助于确认异常关系和变动,找出存在潜在错报风险的领域,帮助审计人员制定出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具体审计计划。另一方面在审计报告阶段,引用来对企业的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进行最后的复核,以确定是否需要追加审计程序。

3、确认和判断剩余风险。

在充分鉴别风险的基础上,内部审计人员要测试被审计单位现有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确定哪些风险在现有控制框架下无法得到防范和控制,即确定剩余风险。在企业经营环境中,风险是客观存在且不能完全消除的,而且风险有时也可以给企业创造机会,这就需要内部审计对剩余风险进行分析和判断。当某种风险不能避免或冒此风险可获厚利时,审计部门可建议被审计单位选择风险保留,否则,应进一步确定剩余风险的程度。审计部门在确定风险程度时,关注的指标至少应包括风险可能性、损失程度、损失频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和归一化处理,以便将剩余风险按照相同的口径由高到低排序,确定风险优先级。

4、制定合理的风险审计计划。

完善的风险审计计划,应该包括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审计计划、审计方案三个层次。年度审计计划时配合年度风险战略,对年度的风险审计任务所做的事先安排和规划,是企业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

部分。年度审计计划应当具有一定的柔性,以满足随时可能出现的战略要求。项目审计计划是对具体风险业务、项目或因素实施审计的全过程所做的综合安排。审计方案是指导现场审计达到审计目标的一套具体行动措施,一般包括从审计开始到结束的全部执行步骤。风险审计计划的三个层次应与可用审计资源对接,以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审计资源的配置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但必须保证团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完成审计任务,满足审计质量管理的要求。

5、注重审计过程中的沟通。

沟通应该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在审计实施前,内部审计人员应就审计报告的提交日期、各审计阶段的进度安排、应提供的资料、人力和物力协助、各重要审计程序的执行日期等方面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协调。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就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与被审计部门进行商谈,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审计结果的讨论通常采用口头交换意见、通过编制和答复审计备忘录。审计备忘录一般包括现状、标准或期望、原因、影响、评价、建议等部分,并要求指定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给予正式的书面答复,以免事后产生争议。此外,在审计报告发出前,不仅要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还应考虑相关部门的意见。

6、加强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指在审计报告发出后,内部审计人员仍要对报告中所涉及的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经行跟踪,以审查和监督被审计单位是否采取了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为了便于企业高层理解审计部门的工作,保证审计建议的有效落实,后续审计也必须有具体、详细的跟踪记录。跟踪记录应包括审计结果和建议、责任人、截止到目前采取的纠正措

施、未纠正的原因、计划采取的措施等内容,在坚持风险导向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拓展后续审计项目的深度和广度。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完善策略

1、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内部审计目标。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目标不仅是强化控制提高效率,已逐步向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转变。内部审计人员应尽快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加强与企业各部门的配合和沟通,为内部审计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内部审计定位于公司治理结构层面,其具有适应性和前瞻性的目标是增加价值,内部审计的职能在监督评价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为管理者提供咨询服务,拓展传统的内部审计范围,实现涵盖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全面审计,将财务审计、效益审计、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人力资源审计、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环保安全和信息处理系统的审计进行系统的整合。

2、找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定位。

内部审计应坚持“建议而不决策,检查而不代替”的定位原则。为此,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一是与决策层的关系。通过加强与决策层的战略沟通,运用审计咨询、案例教训、建议等,协助决策层对风险管理作出重大改进;二是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内部审计与业务部门是监督关系。因此,内部审计对业务部门风险管理提出的改进建议,业务部门应当以规范的书面文件作出回答。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更多是配合关系,内部审计只有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才能避免引起内部职责混乱,才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的客观公正性。

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和审计风险有密切关系。审计人员的思想觉悟越高,业务技术能力越强,工作越深入细致,在同样的时间内搜索的审计证据就更充分、合理,就更能避免工作失误,降低检查风险。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在接受委托之前就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外部风险进行评估,在审计过程中以风险为入手点,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因此,在整个审计过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人员必须时刻树立风险意识,增强自我的风险责任感。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能更好的理解各种风险,从而对审计风险的态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面对,有利于更积极地对待和处理审计风险,最终达到减轻风险的目的、另外,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审计等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懂得法律、市场、管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对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审计人员若想使用这种方法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促进了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更新,有利于其素质的提高。

4、有效利用计算机审计技术,提高内部审计效率。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审计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审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审计成为主流。正如李金华审计长指出的“计算机审计是一场革命”,“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将失去审计资格”。利用计算机比手工更迅速、更有效地完成审阅、核对、分析、比较企业的各种信息。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对企业资金、各种资产进行密切跟踪,从而有利于评估风险以及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然而,目前我国采用计算机审计才刚刚起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有关审计人员对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够统一、不够深刻。因此,我国企业内部

审计机构应积极开发和引进计算机审计,争取早日实现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专门配备或外聘信息技术方面的人员或机构,积极开发和使用电算化审计软件,设计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建立审计数据库,并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参考文献:

[1]邱胜利.网上审计:网上远程审计、经营风险审计、计算机审计[M]. 出版社.2003.1-20

[2]胡玲.试论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特点[J] .企业经济.2003

[3]马占树.信息技术对审计理论影响研究[D] .厦门大学.2006

中国金融

浅析内部审计新模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多,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条件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应运而生,并在我国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本文首先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产生和涵义出发,就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内部审计风险,阐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的变化,系统分析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同时针对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改进的方面提出完善措施,以便更为有效地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策略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产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多元化,使企业的经营环境难以预料,不确定性和多变性的增加,相应也就增大了企业的风险。此时,风险管理就成为高风险环境下企业活动的中心任务。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置的一个职能部门,必然应当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组成部分。为能使企业安全、持续发展,适应多变的风险环境,企业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希望及时知晓面临的显现和潜在风险,这样就促使内部审计部门必须面对企业整体的各种风险,从整个组织目标的角度来分析评价风险,提出防范和控制建议,并对审计风险承担一定责任。“参与企业风险管理,更多进行风险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这种多维和有效的审计模式便应运而生。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涵义

所谓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自始自终都以企业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各因素,并根据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审计项目优先次序,依据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助企业进行管理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独立、客观和签证的咨询活动。

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对审计风险的分析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现代审计模式,其根本目标是把审计风险降至最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仍处于发展完善中。

三、企业目前面临的内部审计风险

(一)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出现了内控不严密、监督不到位、财务管理松弛等现象,这无疑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风险。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时内部审计的前提和基础。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及时发现和控制企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差错和舞弊。反之,就会增加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差错和舞弊而形成审计风险。如企业内部某个部门私设“小金库”,内外串通,如果没有线索,审计人员就有不能查清事实真相的风险。

(二)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都不会将审计风险控制到零的程度。由于内部审计事项一般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联系较为密切,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一些敏感事项涉及人事关系复杂,舞弊手段隐蔽,内审人员取证难度较大,从

而面临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内容不仅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为效益、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经营决策等审计,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作出正确结论的难度也就越大,审计风险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

(三)内部审计机构职能定位不准确,内部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内部审计机构职能定位不准确,越权处理职能范围外的事物。企业内部的事情无论轻重大小,内审部门均要过问,或者直接参与具体的经济事务处理,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忙于应付,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等,这些都是审计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

(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但目前,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胜任能力不强,少数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在发现重大问题时,不能正确履行审计职责,再加上审计方法落后等因素增加了内部审计风险。

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及完善

(一)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1、按照企业目标全面评估风险。

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与管理层和决策者的沟通上,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经验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审计域和相关风险因素,如企业文化,内部控制体系,业务交流系统,财务报表及信息系统。至于相关的风险因素,应综合世界有关组织或团体内部审计机构的观点,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将具有代表性的相关风险因素整理归档,形成规范化的数据库。

2、充分利用分析性程序,提高审计效率。

分析性程序也称分析性复核,审计人员分析企业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性程序的主要目的是判断会计报表数据的合理性,证实报表表达的公允性。一方面,在审计计划阶段,运用分析性程序,有助于确认异常关系和变动,找出存在潜在错报风险的领域,帮助审计人员制定出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具体审计计划。另一方面在审计报告阶段,引用来对企业的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进行最后的复核,以确定是否需要追加审计程序。

3、确认和判断剩余风险。

在充分鉴别风险的基础上,内部审计人员要测试被审计单位现有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确定哪些风险在现有控制框架下无法得到防范和控制,即确定剩余风险。在企业经营环境中,风险是客观存在且不能完全消除的,而且风险有时也可以给企业创造机会,这就需要内部审计对剩余风险进行分析和判断。当某种风险不能避免或冒此风险可获厚利时,审计部门可建议被审计单位选择风险保留,否则,应进一步确定剩余风险的程度。审计部门在确定风险程度时,关注的指标至少应包括风险可能性、损失程度、损失频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和归一化处理,以便将剩余风险按照相同的口径由高到低排序,确定风险优先级。

4、制定合理的风险审计计划。

完善的风险审计计划,应该包括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审计计划、审计方案三个层次。年度审计计划时配合年度风险战略,对年度的风险审计任务所做的事先安排和规划,是企业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

部分。年度审计计划应当具有一定的柔性,以满足随时可能出现的战略要求。项目审计计划是对具体风险业务、项目或因素实施审计的全过程所做的综合安排。审计方案是指导现场审计达到审计目标的一套具体行动措施,一般包括从审计开始到结束的全部执行步骤。风险审计计划的三个层次应与可用审计资源对接,以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审计资源的配置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但必须保证团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完成审计任务,满足审计质量管理的要求。

5、注重审计过程中的沟通。

沟通应该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在审计实施前,内部审计人员应就审计报告的提交日期、各审计阶段的进度安排、应提供的资料、人力和物力协助、各重要审计程序的执行日期等方面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协调。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就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与被审计部门进行商谈,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审计结果的讨论通常采用口头交换意见、通过编制和答复审计备忘录。审计备忘录一般包括现状、标准或期望、原因、影响、评价、建议等部分,并要求指定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给予正式的书面答复,以免事后产生争议。此外,在审计报告发出前,不仅要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还应考虑相关部门的意见。

6、加强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指在审计报告发出后,内部审计人员仍要对报告中所涉及的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经行跟踪,以审查和监督被审计单位是否采取了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为了便于企业高层理解审计部门的工作,保证审计建议的有效落实,后续审计也必须有具体、详细的跟踪记录。跟踪记录应包括审计结果和建议、责任人、截止到目前采取的纠正措

施、未纠正的原因、计划采取的措施等内容,在坚持风险导向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拓展后续审计项目的深度和广度。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完善策略

1、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内部审计目标。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目标不仅是强化控制提高效率,已逐步向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转变。内部审计人员应尽快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加强与企业各部门的配合和沟通,为内部审计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内部审计定位于公司治理结构层面,其具有适应性和前瞻性的目标是增加价值,内部审计的职能在监督评价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为管理者提供咨询服务,拓展传统的内部审计范围,实现涵盖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全面审计,将财务审计、效益审计、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人力资源审计、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环保安全和信息处理系统的审计进行系统的整合。

2、找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定位。

内部审计应坚持“建议而不决策,检查而不代替”的定位原则。为此,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一是与决策层的关系。通过加强与决策层的战略沟通,运用审计咨询、案例教训、建议等,协助决策层对风险管理作出重大改进;二是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内部审计与业务部门是监督关系。因此,内部审计对业务部门风险管理提出的改进建议,业务部门应当以规范的书面文件作出回答。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更多是配合关系,内部审计只有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才能避免引起内部职责混乱,才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的客观公正性。

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和审计风险有密切关系。审计人员的思想觉悟越高,业务技术能力越强,工作越深入细致,在同样的时间内搜索的审计证据就更充分、合理,就更能避免工作失误,降低检查风险。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在接受委托之前就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外部风险进行评估,在审计过程中以风险为入手点,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因此,在整个审计过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人员必须时刻树立风险意识,增强自我的风险责任感。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能更好的理解各种风险,从而对审计风险的态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面对,有利于更积极地对待和处理审计风险,最终达到减轻风险的目的、另外,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审计等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懂得法律、市场、管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对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审计人员若想使用这种方法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促进了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更新,有利于其素质的提高。

4、有效利用计算机审计技术,提高内部审计效率。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审计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审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审计成为主流。正如李金华审计长指出的“计算机审计是一场革命”,“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将失去审计资格”。利用计算机比手工更迅速、更有效地完成审阅、核对、分析、比较企业的各种信息。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对企业资金、各种资产进行密切跟踪,从而有利于评估风险以及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然而,目前我国采用计算机审计才刚刚起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有关审计人员对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够统一、不够深刻。因此,我国企业内部

审计机构应积极开发和引进计算机审计,争取早日实现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专门配备或外聘信息技术方面的人员或机构,积极开发和使用电算化审计软件,设计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建立审计数据库,并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参考文献:

[1]邱胜利.网上审计:网上远程审计、经营风险审计、计算机审计[M]. 出版社.2003.1-20

[2]胡玲.试论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特点[J] .企业经济.2003

[3]马占树.信息技术对审计理论影响研究[D] .厦门大学.2006

中国金融


相关内容

  • 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

  • 财务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集锦
  • 对我国电算化审计发展的思考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目标 税务筹划有关问题探讨 论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 金融衍生工具下的财务会计创新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中国汽车工业的成本管理创新战略 我国会计电算化普及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企业偷逃增值税现象的思考 长虹四十亿应 ...

  • 2014审计论文题目
  • 2014审计论文题目 1.浅析证券公司的审计风险 2.浅析应收帐款的审计风险 3.风险导向审计在财务舞弊中德应用- 对××公司舞弊的分析 4.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运用研究---基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例分析 5.浅谈审计风险及防范--基于××案例分析 6.浅析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基于 ...

  • 2015届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
  • 会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会计方向 (一)财务会计 1.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具体谈某一准则)的思考 2.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3. 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 4.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构建的探讨 5. 具体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工作的影响 6.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7. 会计工作规范化问题的探讨 8 ...

  • 会计谨慎性原则探讨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

  • 2010届财会系毕业论文题目(会计学专业)
  •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财会系2010届毕业论文选题 会计学专业相关参考选题 1.财务报表附注问题研究 2.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3.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中的财务会计问题研究 4.企业改组.兼并及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研究 5.适应市场需求条件下会计信息体系的结构与发展 6.非营利组织会计问题 ...

  • 福建师范大学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
  • 福建师范大学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 1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分析 2 无形资产涉税问题的研究 3 保险业分析及其保险综合经营研究 4 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及对策研究 5 企业融资机制浅析 6 我国增值税征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与启示 7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8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评析和选 ...

  • 会计毕业论文大纲WORD版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实习大纲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会计专业的本科生,在第八学期应当进行为期8周的毕业专业实习. 二.实习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毕业实习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项必要措施,同时,也是培养合格的会计专门 ...

  •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研究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