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2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

景观: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的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生态学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斑块及斑块动态: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和居民区等。斑块动态是指斑块内部变化和斑块相互作用导致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它反映了景观的复杂性程度。

景观异质性: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侧重于三方面: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

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如,景观单元面积、形状和多样性,它们的空间格局以及能量、物质和生物体的空间分布等。

尺度推绎: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

景观变化:受人类和自然干扰,景观不断变化。

景观指数:指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适合定量表达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关联的空间分析方法。 内缘比 :斑块周长与斑块面积之比,指斑块的边缘效应。

景观格局: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生态流: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干扰: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作用或事件。

生境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生态交错带:不同景观斑块空间邻接会产生与斑块特征不同的边缘带。

生态足迹: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边缘效应: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殘余斑块:在大规模干扰事件影响下,动植物群落在本底上残留下来的斑块。 粒度:空间粒度指景观中最小可辨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

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景观规划:按照人类目标改变和设计景观的结构、形态与功能的宏观布局过程。 本底:本底是全方位地覆盖、高度地连接以及控制景观及地区的变化的土地。

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岛屿生物群落生态平衡的学科。即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岛屿的面积、年龄、生境的多样性、拓殖者进入岛屿的可能性及丰富性,以及新种拓殖速度与现存种灭绝速度的平衡。

森林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 景观要素:指组成景观最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也叫作景观单元。 如马尾松林、栓皮栎林、樟树林等,每一片森林,每一条河流每一块农田等。 景观动态变化:指景观变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趋势。

边緣种:指的是在发育完好的群落交错区中生物有机体可包括相邻两个群落共有的物种,以及群落交错区特有的物种。

曲度:即廊道的弯曲程度。

网络:是景观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它包括由廊道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廊道网络,以及由同质性和异质性景观斑块通过廊道的空间联系形成的斑块网络。

简答题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的分析方法

答:景观格局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三大类: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法、景观格局分析模型分析法和景观模拟模型分析法。

斑块类型及特点

答:干扰斑块: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消失最快的斑块类型。 残存斑块:与干扰斑块类似,具有较高的周转率,消失较快 环境资源斑块:存留时间长、周转率低 引进斑块分为:①种植斑块:人维护、存留时间长 。 ②聚居地:受人干扰的景观中最显著并无处不在的景观成分之一

廊道作用

答: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本底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作用:具有将景观分离、将景观连接的双重作用。 具体表现在: 运输:公路、铁路、运河、输电线等 保护:长城、围墙、林带等 物种栖息地:走廊地带野生动物丰富、植物种类较多 观赏:古代曲径通幽、颐和园的长廊、西湖的苏堤

基质的主要特征

答:基质是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特征: 1 面积大,一般采用相对面积作为定义基质的第一条标准: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相对面积是指本底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相对面积大小决定本底对整个景观的控制程度。 2 连通性高,连通性是指单位面积景观被分割的块数,是确认基质的第二个标准。决定本底中物种迁移受其它景观要素的影响程度。间接影响本底对景观的控制程度。 3 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

景观变化主要作用力

答:1 人力,比如:采伐、造林、灌溉等

2自然力:包括物理力(比如:地震、洪水、台风)和生物力(比如:病害、虫害) 3力按照作用的强度分为四级:极度、强度、中度和弱度。依次可以产生景观替代、建 立新平衡、恢复和波动四种结果。

景观生态规划步骤

答:1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则目标 2景观生态调查 3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 4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 5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 6景观功能区划分 7景观生态规划方案评价及实施

简述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属性差异

答:自然景观:没有明显的人类影响,或人类的干扰没有改变自然性质的景观 人工景观:由人类活动而新产生的景观称为人工景观 列举景观格局分析的基本步骤 答:收集和处理景观数据(野外考察测量、遥感影像处理) 景观数字化 选用适当的景观格局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综合

简述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范畴。

答: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动过程中。 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具体地讲,景观动态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组成成分、多样性、形状和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分布与运动方面的差异。

简述景观与景观要素的关系

答: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其组成单元称之为景观要素。景观和景观要素是相对的,景观强调异质,景观要素强调匀质。

景观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生态系统的聚合; 2)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动和相互影响; 3)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4)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集合相对应。

干扰的类型

答:① 按干扰产生的来源划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 ② 按干扰的功能划分: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 ③ 按干扰产生的机制划分: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 ④ 按干扰的传播特征划分: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

常见的干扰现象:

①火干扰②放牧③土壤物理干扰④土壤施肥⑤践踏⑥外来物种入侵

判断景观变化的标准是什么?

答:①景观的基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成为景观基质; ②几种景观要素类型所占景观表面百分比发生足够大的变化,引起景观内部空间格局的改变; ③景观内产生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并达到一定覆盖范围。

廊道和斑块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形成机制相同(环境资源异质性、自然干扰、人类活动) 不同点: A 廊道具有连通性或其间断点的存在; B 廊道具有内环境的梯度变化; C 廊道具有宽度效应

廊道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运输:公路、铁路、运河、输电线等

保护:长城、围墙、林带等 物种栖息地:

走廊地带野生动物丰富、植物种类较多

观赏:古代曲径通幽、颐和园的长廊、西湖的苏堤

什么是斑块------走廊---------本底模式?

答:景观生态学家认为,景观由三种结构单元组成,即缀块、廊道、本底,并由此发展出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这种观点被称之为缀块-廊道-基底模式。缀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

什么是景观的连接度?它对景观功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景观连接度是指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的连续性程度, 它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景观功能是通过景观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得以表达,而景观连接度是反映景观结构联系的指标,因此,景观连接度是景观功能体系的重要内容。

描述景观多样性的指标有哪些?其内容是什么?

答: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离度、干扰强度和自然度、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分维数

简述生物多样性的类型及保护意义?

答: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意义:(1)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工业原料。(2)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3)潜在使用价值:就药用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的80%依赖植物或动物提供的传统药物,以保证基本的健康,西方医药中使用的药物有40%含有最初在野生植物中发现的物质。

论述题

1) 什么是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结构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结构与功能是动态发展的基础。

2 )阐述景观生态规划的一般原则是什么?试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来阐述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原则及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答:原则:综合整体性原则、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经济合理性和针对性原则、社会广泛参与原则、景观改造谨慎性原则 目标: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进行的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设计、为自然(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而进行的规划、为当前不合理的景观格局(土地利用)而进行的景观结构调整

名词解释

景观: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的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生态学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斑块及斑块动态: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和居民区等。斑块动态是指斑块内部变化和斑块相互作用导致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它反映了景观的复杂性程度。

景观异质性: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侧重于三方面: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

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如,景观单元面积、形状和多样性,它们的空间格局以及能量、物质和生物体的空间分布等。

尺度推绎: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

景观变化:受人类和自然干扰,景观不断变化。

景观指数:指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适合定量表达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关联的空间分析方法。 内缘比 :斑块周长与斑块面积之比,指斑块的边缘效应。

景观格局: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生态流: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干扰: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作用或事件。

生境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生态交错带:不同景观斑块空间邻接会产生与斑块特征不同的边缘带。

生态足迹: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边缘效应: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殘余斑块:在大规模干扰事件影响下,动植物群落在本底上残留下来的斑块。 粒度:空间粒度指景观中最小可辨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

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景观规划:按照人类目标改变和设计景观的结构、形态与功能的宏观布局过程。 本底:本底是全方位地覆盖、高度地连接以及控制景观及地区的变化的土地。

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岛屿生物群落生态平衡的学科。即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岛屿的面积、年龄、生境的多样性、拓殖者进入岛屿的可能性及丰富性,以及新种拓殖速度与现存种灭绝速度的平衡。

森林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 景观要素:指组成景观最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也叫作景观单元。 如马尾松林、栓皮栎林、樟树林等,每一片森林,每一条河流每一块农田等。 景观动态变化:指景观变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趋势。

边緣种:指的是在发育完好的群落交错区中生物有机体可包括相邻两个群落共有的物种,以及群落交错区特有的物种。

曲度:即廊道的弯曲程度。

网络:是景观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它包括由廊道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廊道网络,以及由同质性和异质性景观斑块通过廊道的空间联系形成的斑块网络。

简答题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的分析方法

答:景观格局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三大类: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法、景观格局分析模型分析法和景观模拟模型分析法。

斑块类型及特点

答:干扰斑块: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消失最快的斑块类型。 残存斑块:与干扰斑块类似,具有较高的周转率,消失较快 环境资源斑块:存留时间长、周转率低 引进斑块分为:①种植斑块:人维护、存留时间长 。 ②聚居地:受人干扰的景观中最显著并无处不在的景观成分之一

廊道作用

答: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本底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作用:具有将景观分离、将景观连接的双重作用。 具体表现在: 运输:公路、铁路、运河、输电线等 保护:长城、围墙、林带等 物种栖息地:走廊地带野生动物丰富、植物种类较多 观赏:古代曲径通幽、颐和园的长廊、西湖的苏堤

基质的主要特征

答:基质是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特征: 1 面积大,一般采用相对面积作为定义基质的第一条标准: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相对面积是指本底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相对面积大小决定本底对整个景观的控制程度。 2 连通性高,连通性是指单位面积景观被分割的块数,是确认基质的第二个标准。决定本底中物种迁移受其它景观要素的影响程度。间接影响本底对景观的控制程度。 3 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

景观变化主要作用力

答:1 人力,比如:采伐、造林、灌溉等

2自然力:包括物理力(比如:地震、洪水、台风)和生物力(比如:病害、虫害) 3力按照作用的强度分为四级:极度、强度、中度和弱度。依次可以产生景观替代、建 立新平衡、恢复和波动四种结果。

景观生态规划步骤

答:1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则目标 2景观生态调查 3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 4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 5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 6景观功能区划分 7景观生态规划方案评价及实施

简述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属性差异

答:自然景观:没有明显的人类影响,或人类的干扰没有改变自然性质的景观 人工景观:由人类活动而新产生的景观称为人工景观 列举景观格局分析的基本步骤 答:收集和处理景观数据(野外考察测量、遥感影像处理) 景观数字化 选用适当的景观格局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综合

简述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范畴。

答: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动过程中。 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具体地讲,景观动态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组成成分、多样性、形状和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分布与运动方面的差异。

简述景观与景观要素的关系

答: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其组成单元称之为景观要素。景观和景观要素是相对的,景观强调异质,景观要素强调匀质。

景观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生态系统的聚合; 2)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动和相互影响; 3)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4)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集合相对应。

干扰的类型

答:① 按干扰产生的来源划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 ② 按干扰的功能划分: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 ③ 按干扰产生的机制划分: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 ④ 按干扰的传播特征划分: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

常见的干扰现象:

①火干扰②放牧③土壤物理干扰④土壤施肥⑤践踏⑥外来物种入侵

判断景观变化的标准是什么?

答:①景观的基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成为景观基质; ②几种景观要素类型所占景观表面百分比发生足够大的变化,引起景观内部空间格局的改变; ③景观内产生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并达到一定覆盖范围。

廊道和斑块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形成机制相同(环境资源异质性、自然干扰、人类活动) 不同点: A 廊道具有连通性或其间断点的存在; B 廊道具有内环境的梯度变化; C 廊道具有宽度效应

廊道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运输:公路、铁路、运河、输电线等

保护:长城、围墙、林带等 物种栖息地:

走廊地带野生动物丰富、植物种类较多

观赏:古代曲径通幽、颐和园的长廊、西湖的苏堤

什么是斑块------走廊---------本底模式?

答:景观生态学家认为,景观由三种结构单元组成,即缀块、廊道、本底,并由此发展出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这种观点被称之为缀块-廊道-基底模式。缀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

什么是景观的连接度?它对景观功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景观连接度是指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的连续性程度, 它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景观功能是通过景观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得以表达,而景观连接度是反映景观结构联系的指标,因此,景观连接度是景观功能体系的重要内容。

描述景观多样性的指标有哪些?其内容是什么?

答: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离度、干扰强度和自然度、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分维数

简述生物多样性的类型及保护意义?

答: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意义:(1)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工业原料。(2)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3)潜在使用价值:就药用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的80%依赖植物或动物提供的传统药物,以保证基本的健康,西方医药中使用的药物有40%含有最初在野生植物中发现的物质。

论述题

1) 什么是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结构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结构与功能是动态发展的基础。

2 )阐述景观生态规划的一般原则是什么?试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来阐述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原则及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答:原则:综合整体性原则、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经济合理性和针对性原则、社会广泛参与原则、景观改造谨慎性原则 目标: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进行的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设计、为自然(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而进行的规划、为当前不合理的景观格局(土地利用)而进行的景观结构调整


相关内容

  • 园林景观设计师
  • 重庆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师(一级) 培训考试大纲 (园林植物与生态) 第一部分 总体说明 一.考试性质 符合<重庆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师条件>,并报名申请重庆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师资质评审的各类人员,均应参加本课程的考试,考试合格成绩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指定参考书<园 ...

  • 景观生态学试题
  • 名词解释 景观: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生态学干扰: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事件. 斑块及斑块动态 斑块是在外貌上与周围环境或基质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形地表区域 ...

  •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 题型 名词解释:5*2 填空:20*0.5 选择:10*1(单项):5*2(多项) 简答:5题,分值不等 论述:1题,15分 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 监测植物是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该类植物称为监测植物 ...

  •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_现状_困境与未来
  • 第28卷第11期2008年11月 生态学报Vo.l28,No.11 Nov.,2008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陈利顶,刘 洋,吕一河,冯晓明,傅伯杰 1 2,3 1 1 1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2.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 ...

  • [景观生态学]试卷(B)
  • 安徽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2004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景观生态学>期末考试试卷(B)(时间 120分钟)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 1.景观按照人类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 . . . 2. 3. 尺度转换即为尺度信息转换,将小尺度上的信息转换到大尺度上的过程, ...

  • 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与国际共识(一)
  • 长期以来,人类与自然之间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驱动下,产生了持续的交互影响,创造出延续性的关联状态.文化景观即是这一状态的表征与载体.不同类型的文化景观,依托所处的自然环境,深刻地反映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进化历程.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和相关保护理论的进步,涉及文化遗产保护学科的重大发展.在这一探 ...

  • 美国景观设计专业大揭秘
  • 美国景观设计专业大揭秘 走近景观设计专业 景观设计(又称景观建筑,英文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土地的艺术.计划.设计.管理.保存和修复,以及人为构造物的设计.此专业的范围包含有:园林景观设计.环境恢复.敷地计划.住宅区开发.公园和游憩规划.历史保存,并且与建筑设计.都市设计( ...

  • 公司总部办公区景观设计方案毕业论文
  • 公司总部办公区景观设计方案毕业论文 目录 1 前言 ............................................................................................................................ ...

  • 景观生态学_两栖动物生态学研究的新途径
  • 四川动物2007年第26卷第2期 Sichu锄Joumal of Zoolo留 V01.26No.22007 景观生态学:两栖动物生态学研究的新途径 王波1'2,王跃招h (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全球两栖动物正以远超过自然灭绝的高速率灭绝,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