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成语出处

1、 不耻下问 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 不得其死 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 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 从心所欲 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当仁不让 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 恶衣恶食 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 发愤忘食 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 犯上作乱 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 割鸡焉用牛刀 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2、 好行小惠 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3、 后生可畏 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14、 诲人不倦 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 惠而不费 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16、 家喻户晓 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17

、 见义勇为 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8、 举一反三 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9、 理屈词穷 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20、 鸣鼓而攻之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声讨。《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可鸣鼓而攻之可也。’”

21、 内省不疚 省:省察,反省;疚;因歉疚而内心不安。自己反省没有内心感到惭愧不安的事。《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2、 能近取譬 譬:打比方。能够就近那自己比方别人。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要替别人设身处地地着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23、 年富力强 年富:往后的年岁还多,指年轻力壮。《论语?子罕》:“后生可畏”。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24、 匹夫不可夺志 匹夫: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5、 轻裘肥马 裘:皮袄。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骏马。《论语?雍也》:“赤(公西华)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来就用“轻裘肥马”形容生活豪华。

26、 三复斯言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反复复地体会这句话。语本《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

27、 杀身成仁 仁: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语本《论语?卫灵公》“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为了成全或成就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生命。

28、 善贾而沽 贾:同“价”。等好的价出卖。《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也用来比喻怀才未遇,等待有赏识他的人才肯效劳出力,或得到高职位才出来做官。

29、 手足无措 措:安放。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在哪儿好了。形容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30、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四肢;勤:劳动。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论语?微子》记载:有一次子路跟随孔丘出外,途中子路落在后面找不到孔子了,正好遇上一位锄草的老大爷。子路问他说:“子见夫子乎?”那老大爷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后泛用以形容脱离劳动,脱离劳动人民。

31、 驷不及舌 意思是

言已出口,驷马也追不及。指说话应当慎重。《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32、 温故知新 温:温习;故;旧的。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现在有时比喻吸取历史经验,给认识当前情况提供参考。

33、 文质彬彬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指文和质配合得很好。形容举止文雅,态度从容不迫。《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4、 血气方刚 血气:精力;方:正在。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35、 循序渐进 循:依照,沿着。依照次序逐步地向前。《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自修,循序渐进耳。”

36、 循循善诱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后来泛用以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37、 言必有中 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得正确。《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那)

38、 言不及义 及:涉及;义,这里指正经事情。说话一点也不涉及正经的道理。《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39、 一言以蔽之 蔽: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语出《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0、 以直报怨 直:正直。以公道来对待自己怨恨的人。《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1、 仁人志士 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论语?卫灵公》:“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现泛指爱国的愿意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1、 不耻下问 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 不得其死 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 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 从心所欲 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当仁不让 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 恶衣恶食 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 发愤忘食 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 犯上作乱 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 割鸡焉用牛刀 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2、 好行小惠 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3、 后生可畏 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14、 诲人不倦 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 惠而不费 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16、 家喻户晓 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17

、 见义勇为 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8、 举一反三 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9、 理屈词穷 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20、 鸣鼓而攻之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声讨。《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可鸣鼓而攻之可也。’”

21、 内省不疚 省:省察,反省;疚;因歉疚而内心不安。自己反省没有内心感到惭愧不安的事。《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2、 能近取譬 譬:打比方。能够就近那自己比方别人。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要替别人设身处地地着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23、 年富力强 年富:往后的年岁还多,指年轻力壮。《论语?子罕》:“后生可畏”。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24、 匹夫不可夺志 匹夫: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5、 轻裘肥马 裘:皮袄。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骏马。《论语?雍也》:“赤(公西华)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来就用“轻裘肥马”形容生活豪华。

26、 三复斯言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反复复地体会这句话。语本《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

27、 杀身成仁 仁: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语本《论语?卫灵公》“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为了成全或成就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生命。

28、 善贾而沽 贾:同“价”。等好的价出卖。《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也用来比喻怀才未遇,等待有赏识他的人才肯效劳出力,或得到高职位才出来做官。

29、 手足无措 措:安放。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在哪儿好了。形容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30、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四肢;勤:劳动。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论语?微子》记载:有一次子路跟随孔丘出外,途中子路落在后面找不到孔子了,正好遇上一位锄草的老大爷。子路问他说:“子见夫子乎?”那老大爷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后泛用以形容脱离劳动,脱离劳动人民。

31、 驷不及舌 意思是

言已出口,驷马也追不及。指说话应当慎重。《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32、 温故知新 温:温习;故;旧的。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现在有时比喻吸取历史经验,给认识当前情况提供参考。

33、 文质彬彬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指文和质配合得很好。形容举止文雅,态度从容不迫。《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4、 血气方刚 血气:精力;方:正在。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35、 循序渐进 循:依照,沿着。依照次序逐步地向前。《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自修,循序渐进耳。”

36、 循循善诱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后来泛用以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37、 言必有中 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得正确。《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那)

38、 言不及义 及:涉及;义,这里指正经事情。说话一点也不涉及正经的道理。《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39、 一言以蔽之 蔽: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语出《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0、 以直报怨 直:正直。以公道来对待自己怨恨的人。《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1、 仁人志士 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论语?卫灵公》:“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现泛指爱国的愿意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相关内容

  • 论语十则的格言警句
  • 都是格言和警句 语:三省吾身 解释:〖释义〗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成语:一日三省 解释:每天多次地自我反剩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成语:温故知 ...

  • 来自[论语]的30个成语典故,助你修身养性
  • 来源: MOOC 来自<论语>的30个成语典故,助你修身养性 学而不厌.名正言顺.见贤思齐.杀身成仁.成人之美--这些成语都是来自<论语>.孔子与其弟子在论道讲学中留下了大量经典言论,包括教育.为政.修养.处事等方面.你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句话吗? 1.[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 ...

  • 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
  • 与教育有关的成语100条 1. 教导有方:释 义 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出 处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凡此种种,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2. 孟母三迁:释 义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 ...

  • 出自[论语]的25个成语典故
  • 出自<论语>的25个成语典故 | 1.[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 ...

  • 与孟子有关的成语
  • 日志 转到我空间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日志列表 与孔子孟子有关的成语 吴丽芳 发表于2010年03月23日 09:57 阅读(2) 评论(0) 分类: 个人日记 举报 1.色厉内荏sè lì nèi rěn [释义]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 ...

  • 以e开头的成语
  • 以e 开头的成语 制作人:崔萌 演讲人:雷至良 1. 阿谀奉承[字词释义]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 奉承:恭维人. [成语释义]巴结拍马屁,说恭维人的话,人讨好.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讨好拍马 [成语性质]贬义词 [近义词]阿谀逢迎.投其所好.趋炎附势 [反义词]刚正不阿 ...

  • 汉语成语的来源及结构关系(一)
  • 汉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三是历史典故,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 [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出自]:十七世纪法国 ...

  • 包含-"信"-字的成语
  • 1▲半信半疑 △b ànx ìnb àny í △典故: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出处: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 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例子:尽管大家都这么说,他还是-. 2▲背信弃义 △b ...

  • 形容 月亮 的成语
  • 成语<白兔赤乌>的解释 解释: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出处:唐·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成语<日月重光>的解释 解释: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 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