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内容摘要: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各国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个趋势,我国也是一样的。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这种趋同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 趋同      我国会计准则正逐步的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我国的会计准则是以当时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作为蓝本起草的;我国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也都有着国际会计准则的印记;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核心准则基本相同。但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对比,差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同时存在,这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一个特色。尤其是2001年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后,会计准则就成为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指导纲领,这使得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二)我国会计准则排斥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会计计量属性。与账面价值相比,其特点是管理层和审计师的自主空间大,有利于公司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和公司的市场价值,但对支撑环境的要求较高。在会计标准的改革过程中,我国曾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关联方交易》等会计领域引进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践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盈余操纵的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危及会计信息的可信性。这使准则制定机构不得不反思其在我国当前会计环境下的应用价值,进而又对其做出了回避或限制性的准则调整。因此,我国现行做法与国际上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广泛应用的趋势并不合拍。   (三)会计处理及披露要求上的差异   仅就我国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相比,就存在着很多差异。比如,存货准则中,在采购成本的计量上,我国准则采用总价法,国际准则采用净价法;在现金流量表准则中,国际准则同时允许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编制正表,我国只允许采用直接法;对收到或支付的利息和股利,国际准则允许在保持一贯处理的前提下归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我国准则要求将支付的利息和股利列为筹资活动,将收到的利息列为投资活动;国际准则允许资本化的对象不仅包括固定资产,还包括存货。此外,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性质、制定程序、实施范围和招待机制等与其他国家的做法也有较大的差异。   (四)分类计量的具体因素不同   会计要素的分类在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其收益要素中包括收入和利得,费用要素中包括费用和损失。但是我国会计准则没有收益要素,费用要素也是狭义概念,但多一个利润要素,其中包括利得和损失。   存货国际会计准则对存货的初始计量是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低者来加以计量,而我国会计准则仍保持了历史成本原则。其次,对于采购成本国际会计准则采用的是“净价法”,我国则普遍采用“总价法”。根据最新改进的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存货成本计算方法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其基准处理方法是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另外,存货的采购成本中不包括由于购置以外币标价的存货而自接产生的汇兑差额,正常信用条件下的购买价格与附有延期结算条款时实际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也不构成存货的其他成本。   当然,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在其他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差距,在这里就不具体描述了。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实情况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组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供了可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从1973年成立以来,虽然为制定和推行国际会计准则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却一直受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竞争。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后设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明显加强了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联系。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14位新任成员中,美国占据5个席位,从原来的观察员身份转变成“主发言人”;2001年底美国相继发生安然、世界通信等一系列财务丑闻事件,人们对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提出了质疑。这些都使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之间的关系从对抗变成合作,也使得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及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之间的趋同成为可能。   各国对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形势的支持。欧盟是世界上最早积极表态支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的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后,欧盟和美国均表示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会计准则。此外,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也都公开表示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做的努力。可以预料,国际会计准则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建议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中,应达成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的概念框架。例如,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侧重于规范损益表、国际会计准则更关注资产负债表,这两种在要领框架上不同的观点,将直接导致对待具体会计事项时所遵循的会计原则的不同。如果有了会计术语和内容一致、各个具体准则制定中均可依赖的概念框架,就等同于在共同的会计目标和基础下进行具体准则的协调。仅从会计角度考虑,这无疑会减少趋同中的磨合,加速趋同的进程,为我国会计准则最终国际化奠定良好的开端和基础。   就目前我国的会计队伍来讲,当务之急是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向国际化标准迈进,从根本上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从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急需9万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国际会计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意味着我国会计行业的专业人才正面临着拓宽国际视野和提高应对能力,向国际化、专业化迈进的崭新挑战。专家们强调,会计人员除了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外,职业道德建设也是摆在中国执业会计师队伍面前的重要任务。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在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各方面素质培养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开放国内会计服务市场,鼓励国际知名会计公司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各式各样、广泛的项目合作,创造条件为国内会计人员提供锻炼与学习的机会。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主要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以美国为主)为基础制定的,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考虑不足。所以,我国应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流,研究发展中国家特有的会计现象,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共同经济现象及会计现象取得一致意见,从而对国际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建议国际会计准则能够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国家的情况,从而提高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增进发展中国家的会计国际化进程。   此外,必须认识到,我国无论在市场化方面还是法律法规方面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多差异。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树立两种正确的观点: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内容和方法中有许多是科学的、适宜的,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不能一味为了要求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而放弃这些内容;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主要表现为对国际会计的吸收和借鉴上,既要吸收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尽可能与之协调,又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同时,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活动,利用国际讲坛向世界介绍中国。也要积极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方法,充分利用会计职业团体和高校的智力优势,多方进行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方面的研究和讨论,提供国际协调的方法和途径。

  内容摘要: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各国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个趋势,我国也是一样的。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这种趋同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 趋同      我国会计准则正逐步的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我国的会计准则是以当时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作为蓝本起草的;我国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也都有着国际会计准则的印记;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核心准则基本相同。但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对比,差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同时存在,这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一个特色。尤其是2001年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后,会计准则就成为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指导纲领,这使得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二)我国会计准则排斥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会计计量属性。与账面价值相比,其特点是管理层和审计师的自主空间大,有利于公司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和公司的市场价值,但对支撑环境的要求较高。在会计标准的改革过程中,我国曾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关联方交易》等会计领域引进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践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盈余操纵的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危及会计信息的可信性。这使准则制定机构不得不反思其在我国当前会计环境下的应用价值,进而又对其做出了回避或限制性的准则调整。因此,我国现行做法与国际上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广泛应用的趋势并不合拍。   (三)会计处理及披露要求上的差异   仅就我国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相比,就存在着很多差异。比如,存货准则中,在采购成本的计量上,我国准则采用总价法,国际准则采用净价法;在现金流量表准则中,国际准则同时允许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编制正表,我国只允许采用直接法;对收到或支付的利息和股利,国际准则允许在保持一贯处理的前提下归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我国准则要求将支付的利息和股利列为筹资活动,将收到的利息列为投资活动;国际准则允许资本化的对象不仅包括固定资产,还包括存货。此外,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性质、制定程序、实施范围和招待机制等与其他国家的做法也有较大的差异。   (四)分类计量的具体因素不同   会计要素的分类在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其收益要素中包括收入和利得,费用要素中包括费用和损失。但是我国会计准则没有收益要素,费用要素也是狭义概念,但多一个利润要素,其中包括利得和损失。   存货国际会计准则对存货的初始计量是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低者来加以计量,而我国会计准则仍保持了历史成本原则。其次,对于采购成本国际会计准则采用的是“净价法”,我国则普遍采用“总价法”。根据最新改进的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存货成本计算方法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其基准处理方法是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另外,存货的采购成本中不包括由于购置以外币标价的存货而自接产生的汇兑差额,正常信用条件下的购买价格与附有延期结算条款时实际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也不构成存货的其他成本。   当然,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在其他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差距,在这里就不具体描述了。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实情况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组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供了可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从1973年成立以来,虽然为制定和推行国际会计准则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却一直受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竞争。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后设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明显加强了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联系。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14位新任成员中,美国占据5个席位,从原来的观察员身份转变成“主发言人”;2001年底美国相继发生安然、世界通信等一系列财务丑闻事件,人们对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提出了质疑。这些都使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之间的关系从对抗变成合作,也使得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及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之间的趋同成为可能。   各国对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形势的支持。欧盟是世界上最早积极表态支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的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后,欧盟和美国均表示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会计准则。此外,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也都公开表示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做的努力。可以预料,国际会计准则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建议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中,应达成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的概念框架。例如,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侧重于规范损益表、国际会计准则更关注资产负债表,这两种在要领框架上不同的观点,将直接导致对待具体会计事项时所遵循的会计原则的不同。如果有了会计术语和内容一致、各个具体准则制定中均可依赖的概念框架,就等同于在共同的会计目标和基础下进行具体准则的协调。仅从会计角度考虑,这无疑会减少趋同中的磨合,加速趋同的进程,为我国会计准则最终国际化奠定良好的开端和基础。   就目前我国的会计队伍来讲,当务之急是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向国际化标准迈进,从根本上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从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急需9万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国际会计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意味着我国会计行业的专业人才正面临着拓宽国际视野和提高应对能力,向国际化、专业化迈进的崭新挑战。专家们强调,会计人员除了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外,职业道德建设也是摆在中国执业会计师队伍面前的重要任务。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在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各方面素质培养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开放国内会计服务市场,鼓励国际知名会计公司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各式各样、广泛的项目合作,创造条件为国内会计人员提供锻炼与学习的机会。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主要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以美国为主)为基础制定的,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考虑不足。所以,我国应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流,研究发展中国家特有的会计现象,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共同经济现象及会计现象取得一致意见,从而对国际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建议国际会计准则能够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国家的情况,从而提高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增进发展中国家的会计国际化进程。   此外,必须认识到,我国无论在市场化方面还是法律法规方面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多差异。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树立两种正确的观点: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内容和方法中有许多是科学的、适宜的,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不能一味为了要求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而放弃这些内容;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主要表现为对国际会计的吸收和借鉴上,既要吸收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尽可能与之协调,又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同时,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活动,利用国际讲坛向世界介绍中国。也要积极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方法,充分利用会计职业团体和高校的智力优势,多方进行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方面的研究和讨论,提供国际协调的方法和途径。


相关内容

  •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整理
  •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国内外会计界近年来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成为世界各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就必须正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回顾我国会计改革以及会计准则建设的历史,会计准则的国际 ...

  •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
  • 摘要:本文从会计准则产生渊源的研究视角入手,分析了会计准则趋同的历史法律根源,探讨了当今世界会计准则体系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向发展的现象.同时结合我国实际,从经济学角度对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国际会计准则尝试与我国新准则的趋同,认为路径与选择是在维护本国利益基础之上的必然抉择. 关键 ...

  • 论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
  • [摘 要]我国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制定本国会计准则,会计改革的进程迫切需要准确把握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效果.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过程可分为局部借鉴.广泛借鉴.全面借鉴三个阶段,现行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具体表现明显. [关键词]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协调进程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乃至全球趋同是国内 ...

  • 科技文献检索大作业
  • 科技文献检索作业 (2010-2011年第二学期考核要求) 作业要求: 1.学生结合自己专业自主选题,学生每人一题. 2.学生要根据课题灵活运用检索技巧,全篇作业仅使用某一种检索途径(如全部途径.或题名途径.或文摘途径等),酌情扣分. 3.要求第3题到第7题,根据自己课题的检索实际,分别写出所检索的 ...

  •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架构.趋同与等效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架构.趋同与等效 刘玉廷 从2005年初开始,财政部在总结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顺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启动了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建成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 ...

  •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
  • [编者按]2010年4月2日,财政部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 路线图>(财会[2010]10号),引起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的强烈反响.对此,中国会计学会于4月11日在北京工商大学举办资深会员论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革及中国对策",财政 ...

  • 国际会计论文
  • 中国参与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建议言赅 交流,参与力度等等 现状 未来的发展趋势 做一下评价和展望 评分:1全面性,概括总结能力 2 展望部分要有自己的见解观点 3资料的准确和更新 中国与会计国际化,2000字左右 论会计国际化与我国会计建设过程 摘要:会计被认为是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会 ...

  • 会计论文范文企业会计准则论文: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协调化
  • 会计论文范文企业会计准则论文: 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协调化 摘要:国际会计协调是国际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国际会计协调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文章从国际会计协调化出发,介绍了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内容及美国会 ...

  • 论会计国际化及其对我国会计的影响
  • 中国科技成果\2006年\第01期 \编辑\胡杨\E-mail:zhyh@csta.org.cn 浙江海洋学院 尽量减少 各国在会计处理上的差异 所制定的会计准则也不一样 为了消除这种差异 要求处在不同国家的母子公司之间 同时子公司所在国家从财政 也要了解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 跨国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