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先说说我到底是怎么读的这本书吧。

这本书是借来的同学的书,从前也有一点听说过它的名字。

其实我看到这个名字,我完全无法联想到它的故事。我喜欢宗教这个话题,理由是我不了解他,因为不了解所以想知道,而他很神秘,是一时半会儿弄不清楚的,而且我总觉得宗教总是和人生,真理这样深刻的东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显得高深。

我看这本书其实一开始是在很久以前了,一点点地看,正当我以为我不会太快就把它看完的时候,悲剧又发生了,昨天在地铁上看了一点,然后回来以后,书被放在了桌面上,再然后到今天中午十二点他已经被我看完了。

我很多时候就觉得自己看书就像是囫囵吞枣,我无法遏抑自己的冲动,想要知道下面的发展,废寝忘食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果时间范围是24小时以内的话。我们为了很多很多的事情都可以废寝忘食。我觉得其实看书也是要激情的,很多时候有些东西一旦放下了,就真的放下了,不再去追逐了。就像是很多小说,电子书版的尤其了,它不占地方,很难让你看见,当你不再想起它它就在你的世界里消失了。所以我看过很多很多网络小时,但是一般我都没有看到它的结局,一般都是我看到它连载到的地方然后就不再看了。

算了,开始说书里的故事吧。

书是白色硬壳的,封面上没有一个字,只有一湾阴刻的新月,而这也是主人公的名字了。 我喜欢这样的设计,简单,干净,就像是楚雁潮给她立的墓碑一样。

文章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同时间双主线的,一个是男主角韩子奇,一个是女主角韩新月,因为他们之间很容易就可以有联系,韩子奇做玉器生意,和洋人打交道,而新月是学英文的,而且他们都和玉和玉魔和博雅宅有所联系,开始我只是微微的觉得有点奇怪,到后来韩子奇和碧儿结为连理之后就觉得自己理解有误,直到书中说明韩子奇的女儿就是新月时我才恍然大悟。

什么是爱情,这真的是爱情吗?这是我读这本书时最大的疑惑。这是一本主讲爱情的书,现实的婚姻,理想的爱情,苛刻的宗教,人性的妥协,思想的情怀,在这里冲撞。

而两条时间不同的线一直贯穿着,父辈和子辈的爱情都各自纠葛着。我觉得这本书是觉得爱情是无罪的美好的,而生活却是残酷的,人可以凭借爱情冲动一时但却无法拿它麻痹一生。

韩子奇,我本来有很多想讲的,但是写到这里却又想不到了。就记得一句话,他走了,天星没有了爸爸,他回来了新月没有了妈妈。书里一开头,新月看的那张照片早已为一切做好了铺垫。

他和碧儿没有爱情吗,或许没有,但你能说一定没有吗,我不觉得。爱情到底是什么?他和碧儿有着爱情的基础,他们有值得追念的过去,他们有一起奋斗的奇珍斋……如果说他们对于玉的不同的理念会导致他们的分歧,其实这并不是主要的,因为他们也差的不多,一直到最后最后,韩太太(碧儿)也只是逼着韩子奇卖掉了一块玉,也不可能再逼下去了,她也需要这些玉来支持自己对于这个家的无比的信念。

他和玉儿是真的相爱吗,或许是的,但是我其实更加觉得,这是战争的错,如果奥利弗没有死,如果他们在英国没有如此深刻地体会到死亡,就不会有后来的一切。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下一秒我们就会灭亡,我们想回中国,但是,但是我们可能会回去吗?中国也在经历着战争,也在经历着轰炸,他们还会活着吗?原本应该相濡以沫的妻子成为了飘渺的浮云,原本的家也不知现状如何,这样恶劣的生活条件是需要精神支柱的,而小姨子就在身边,美丽,温柔,善解人意,但更加重要的是她困惑,她迷茫,她需要他。此时妻子和家庭已经不重要了,身边的奥利佛已经死了,战争已经很严重了,明天已经看不见了,所以原本该顾虑

的一切都不再需要顾虑了,需要做的就是珍惜身边的人。

我可以理解韩子奇的决定,人性为之。但是在没有看清未来之时他和玉儿不应该有孩子,上一辈人的恩怨和不足够好的决定直接导致了孩子的不幸。这是两个家庭,两个不可调和的家庭,原因是他们有着同一个丈夫和父亲,碧儿玉儿这一双姐妹都无法容忍与人分享丈夫,碧儿是处于宗教,穆斯林不能娶一双姐妹,玉儿是处于自身,一个大学教育下的新女性,拥有独立的自尊。但是新月是不可以留下的,玉儿应该带走她,带走她,玉儿和新月都可以有依靠,这至少还是一个家,单亲家庭也是家啊,但是如果只有一个人,心是没有寄存的地方的,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笑话。

对于天星,我不能说他是一个悲剧,因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不幸者,而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而他一直是这样不幸,没有了爸爸,没有了伙伴,没法上大学,还平白无故地多了一个妹妹,父母也各自冷眼相对,更加要命的是他都知道,什么都知道。课依然接受了,他也追求了自己的爱情,但却被无情地破坏了。他是最憋屈的人。但他也是最最善良的人,他先是接受了父亲的背叛,真心地疼爱自己的妹妹,然后在了解爱情被毁,婚姻被操控的时候,也不去控诉他的妈妈,他肩负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啊。他不去为了自己而追逐,却为了肩上的担子而活下去。

新月,本书的主角,她应该拥有一切书中她应该有的东西,除了心脏病。与她的哥哥相比她的幸福是无法无天的,无知的人是最不幸的,却也是最幸福的。更何况她是在死前知晓了一切,那时她已经无需顾虑一切了,她所知道的一切都让她飞往梦幻的幸福。对她我也没有什么说的。幸福的小女人,唯一的不幸就是她就要死了。原谅我的神经大条,她如果没有生病的话我估计她会和楚雁潮私奔。。。。。。。。因为新月的母亲是不会同意他们的结合的,婚姻不是爱情,可是没有婚姻的坟墓爱情是死无葬身之地的,而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对于私奔我不发表任何意见,可是对于婚姻,新月和楚雁潮很难,很难啊,除了家庭还有宗教,除了宗教还有社会。走完了这些琐碎,我会怀疑他们的爱情还会剩下吗?

对于死去的人,死人的爱情,永远都不会变化;可是当人还活着,人是会变的,爱情也是会变化的。新月死的不幸,但也幸福。

如果拿这本书和《白鹿原》让我来挑,毫无疑问,我会选择《白鹿原》,我喜欢那样的格调,叙事风格,还有里面的人物。或许这样细腻的书并不适合我。

今天就到这里吧。本来还想写写我对于自己的思考,没时间了。

2013年4月5日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先说说我到底是怎么读的这本书吧。

这本书是借来的同学的书,从前也有一点听说过它的名字。

其实我看到这个名字,我完全无法联想到它的故事。我喜欢宗教这个话题,理由是我不了解他,因为不了解所以想知道,而他很神秘,是一时半会儿弄不清楚的,而且我总觉得宗教总是和人生,真理这样深刻的东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显得高深。

我看这本书其实一开始是在很久以前了,一点点地看,正当我以为我不会太快就把它看完的时候,悲剧又发生了,昨天在地铁上看了一点,然后回来以后,书被放在了桌面上,再然后到今天中午十二点他已经被我看完了。

我很多时候就觉得自己看书就像是囫囵吞枣,我无法遏抑自己的冲动,想要知道下面的发展,废寝忘食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果时间范围是24小时以内的话。我们为了很多很多的事情都可以废寝忘食。我觉得其实看书也是要激情的,很多时候有些东西一旦放下了,就真的放下了,不再去追逐了。就像是很多小说,电子书版的尤其了,它不占地方,很难让你看见,当你不再想起它它就在你的世界里消失了。所以我看过很多很多网络小时,但是一般我都没有看到它的结局,一般都是我看到它连载到的地方然后就不再看了。

算了,开始说书里的故事吧。

书是白色硬壳的,封面上没有一个字,只有一湾阴刻的新月,而这也是主人公的名字了。 我喜欢这样的设计,简单,干净,就像是楚雁潮给她立的墓碑一样。

文章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同时间双主线的,一个是男主角韩子奇,一个是女主角韩新月,因为他们之间很容易就可以有联系,韩子奇做玉器生意,和洋人打交道,而新月是学英文的,而且他们都和玉和玉魔和博雅宅有所联系,开始我只是微微的觉得有点奇怪,到后来韩子奇和碧儿结为连理之后就觉得自己理解有误,直到书中说明韩子奇的女儿就是新月时我才恍然大悟。

什么是爱情,这真的是爱情吗?这是我读这本书时最大的疑惑。这是一本主讲爱情的书,现实的婚姻,理想的爱情,苛刻的宗教,人性的妥协,思想的情怀,在这里冲撞。

而两条时间不同的线一直贯穿着,父辈和子辈的爱情都各自纠葛着。我觉得这本书是觉得爱情是无罪的美好的,而生活却是残酷的,人可以凭借爱情冲动一时但却无法拿它麻痹一生。

韩子奇,我本来有很多想讲的,但是写到这里却又想不到了。就记得一句话,他走了,天星没有了爸爸,他回来了新月没有了妈妈。书里一开头,新月看的那张照片早已为一切做好了铺垫。

他和碧儿没有爱情吗,或许没有,但你能说一定没有吗,我不觉得。爱情到底是什么?他和碧儿有着爱情的基础,他们有值得追念的过去,他们有一起奋斗的奇珍斋……如果说他们对于玉的不同的理念会导致他们的分歧,其实这并不是主要的,因为他们也差的不多,一直到最后最后,韩太太(碧儿)也只是逼着韩子奇卖掉了一块玉,也不可能再逼下去了,她也需要这些玉来支持自己对于这个家的无比的信念。

他和玉儿是真的相爱吗,或许是的,但是我其实更加觉得,这是战争的错,如果奥利弗没有死,如果他们在英国没有如此深刻地体会到死亡,就不会有后来的一切。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下一秒我们就会灭亡,我们想回中国,但是,但是我们可能会回去吗?中国也在经历着战争,也在经历着轰炸,他们还会活着吗?原本应该相濡以沫的妻子成为了飘渺的浮云,原本的家也不知现状如何,这样恶劣的生活条件是需要精神支柱的,而小姨子就在身边,美丽,温柔,善解人意,但更加重要的是她困惑,她迷茫,她需要他。此时妻子和家庭已经不重要了,身边的奥利佛已经死了,战争已经很严重了,明天已经看不见了,所以原本该顾虑

的一切都不再需要顾虑了,需要做的就是珍惜身边的人。

我可以理解韩子奇的决定,人性为之。但是在没有看清未来之时他和玉儿不应该有孩子,上一辈人的恩怨和不足够好的决定直接导致了孩子的不幸。这是两个家庭,两个不可调和的家庭,原因是他们有着同一个丈夫和父亲,碧儿玉儿这一双姐妹都无法容忍与人分享丈夫,碧儿是处于宗教,穆斯林不能娶一双姐妹,玉儿是处于自身,一个大学教育下的新女性,拥有独立的自尊。但是新月是不可以留下的,玉儿应该带走她,带走她,玉儿和新月都可以有依靠,这至少还是一个家,单亲家庭也是家啊,但是如果只有一个人,心是没有寄存的地方的,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笑话。

对于天星,我不能说他是一个悲剧,因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不幸者,而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而他一直是这样不幸,没有了爸爸,没有了伙伴,没法上大学,还平白无故地多了一个妹妹,父母也各自冷眼相对,更加要命的是他都知道,什么都知道。课依然接受了,他也追求了自己的爱情,但却被无情地破坏了。他是最憋屈的人。但他也是最最善良的人,他先是接受了父亲的背叛,真心地疼爱自己的妹妹,然后在了解爱情被毁,婚姻被操控的时候,也不去控诉他的妈妈,他肩负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啊。他不去为了自己而追逐,却为了肩上的担子而活下去。

新月,本书的主角,她应该拥有一切书中她应该有的东西,除了心脏病。与她的哥哥相比她的幸福是无法无天的,无知的人是最不幸的,却也是最幸福的。更何况她是在死前知晓了一切,那时她已经无需顾虑一切了,她所知道的一切都让她飞往梦幻的幸福。对她我也没有什么说的。幸福的小女人,唯一的不幸就是她就要死了。原谅我的神经大条,她如果没有生病的话我估计她会和楚雁潮私奔。。。。。。。。因为新月的母亲是不会同意他们的结合的,婚姻不是爱情,可是没有婚姻的坟墓爱情是死无葬身之地的,而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对于私奔我不发表任何意见,可是对于婚姻,新月和楚雁潮很难,很难啊,除了家庭还有宗教,除了宗教还有社会。走完了这些琐碎,我会怀疑他们的爱情还会剩下吗?

对于死去的人,死人的爱情,永远都不会变化;可是当人还活着,人是会变的,爱情也是会变化的。新月死的不幸,但也幸福。

如果拿这本书和《白鹿原》让我来挑,毫无疑问,我会选择《白鹿原》,我喜欢那样的格调,叙事风格,还有里面的人物。或许这样细腻的书并不适合我。

今天就到这里吧。本来还想写写我对于自己的思考,没时间了。

2013年4月5日


相关内容

  • 从语言角度看穆斯林葬礼的独到之处
  • 展鹤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047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000-01 摘要:<穆斯林的葬礼>以独特的视角.冷峻的文笔,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从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七九年这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却又交 ...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经典语录
  • 篇一:论霍达<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悲剧意识 论霍达<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悲剧意识 [摘要]<穆斯林的 葬礼>这部长篇巨著中的悲剧美和悲剧意识一直受到关注,先从人生经历.回族文化以及时 代背景三方面分析作家本身具有的悲剧意识,凸显了作家独具匠心的写作手法,小说中的&qu ...

  •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5篇
  •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下面YJBYS小编整理了5篇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一 初次端起了它,是在别人的推荐下. 刚看到书皮上的那一弯新月,那种神圣和庄严,透彻的穿过身体,像是在探寻,又像是在欣赏. 书中的"路&quo ...

  • 浅析_穆斯林的葬礼_中梁君璧人物形象的悲剧性_王丽玮
  • 文学评论 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梁君璧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王丽玮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363105) 摘要:<穆斯林的葬礼>以独特的视角.冷峻的文笔.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 ...

  •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2000字
  •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2000字 命运,有时总被裹胁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李成东 '天上有明月,年年照相思' 曾经一直相信爱情.命运是自己可以把握的.可以主宰的.读了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才知道爱情.命运总是被裹胁,父母.社会.国家.灾难.战争.名 ...

  •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一口气完成了那漫长的40万字旅程,在书里的主人翁都得到应有的结局时,我的心并没有随着书的最后一页的闭合而释然.我把书在从头翻了几遍,思绪也开始烦乱,我忽然发现这本书本不是为了简简单单地向读者阐述几个回族的穆斯林之间恩爱情仇的故事,它好像在借那几个悲惨的人物向世人表 ...

  • 毕业论文(中文格式参考)
  •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穆斯林的葬礼>中妥协与反抗的悲剧精神探析 系 别: 外语系 班 级: 11对外汉语本 姓 名: 范心语 指 导 教 师: 单小艳 2015 年 6月8 日 Study on the tragic spirit between compromis ...

  •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
  •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 <穆斯林的葬礼>,作家霍达的代表作,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深情回望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特定的时代 ...

  • 浅谈维吾尔民族与汉民族丧葬对比
  •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维吾尔民族与汉民族丧葬对比 学院:语言学院 专业班级:维语言09-6B 学生姓名:于博文 指导教师:热比娅副教授 答辩日期:2013年5月6日 新疆师范大学教务处 目录 引言:.......................................... ...

  • 穆斯林的葬礼(1993)
  • 穆斯林的葬礼 1997 电影 正片 主演: 史兰芽 / 王诗槐 / 盖丽丽 地区:大陆 导演: 谢铁骊 类型:剧情 编剧:未知 发行公司:未知 上映时间:1997-00-00 制作公司:未知 别名:Muslim's Funera/月落玉长河 56: 土豆: 剧情简介: 孤儿韩子奇在随长辈去朝圣时路过 ...